目前分類:資訊 (16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2004年九月,雅加達的澳洲大使館爆炸,三名網友將爆炸瞬間拍攝下來,上傳到「Flickr」網站,這個獨家照片透過網路傳遍全球,Flickr更因為「隨手拍」的社群分享理念,紅透半邊天。

締造「Flickr奇蹟」的就是創辦人史都華‧巴菲特爾(Stewart Butterfield)。

Flickr是線上相簿分享網站。2004年二月,當時市場普遍認為線上相簿網站市場已經飽和,沒戲可唱時,巴菲特爾仍然執意架設Flickr網站。靠著網站特有的「標籤」、「互動」和「社群」機制,Flickr一推出,使用者數量就以每年平均25%到50%成長率增加。驚人的成長動能,吸引網路業者爭相併購,去年三月雅虎正式併購Flickr,將Flickr定位為雅虎前進 Web2.0時代的最佳利器。

昨天巴菲特爾應經濟部之邀,來台演講。會後的媒體聯訪,巴菲特爾更調皮的不斷拿著單眼數位相機,拍攝在場媒體,將Flickr的「隨意」精神,發揮至極。

巴菲特爾昨天就表示,Flickr成功不在於網站用了多少技術,而在於利用創意,為使用者製造了多少便利。

他舉網站特有的「標籤」機制說明,以前大家想到「搜尋」,只想到找文章、新聞,但很少人想到就連圖片,也可以進行搜尋。因此在Flickr中,使用者只要輸入「圓形」,或是「外面方的、中間圓的」關鍵字,網站就會自動跳出上千萬張符合條件的圖片,可能是月亮、蘋果,也可能是太陽。

另外,Flickr也開發「虛擬旅行」服務,網友可以將照片和地圖結合,在地圖上點一點滑鼠,就可以在地圖上進行一趟旅行。巴菲特爾認為,這些技術並不難,但是以前就沒有人想到,「就是因為這樣,大家才覺得Flickr很酷。」

昨天巴菲特爾再次提出「世界之眼」(Eyes of the World)概念。他認為,在Flickr世界中,攝影不再是擺好姿勢再照相,每一分、每一秒,世界各地都有值得擷取的畫面,不論是街頭抗爭,或是 Sony電池瞬間爆炸的鏡頭,透過「看見」和「互動」,Flickr讓全球網友都有共享「瞬間」視野的機會。

【2006/09/27 聯合報】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電腦的網際網路裡,每天都有不計其數的免費資訊,如洪水般湧向世界各個角落。上個月,在日本的網路上誕生了一個新的媒體「Oh My News」,讓日本報業生態起了重大變化,也使日本報紙的生存面臨新挑戰。

「Oh My News」最早出現於南韓,打著市民記者的招牌,把許多既存的報紙打得哇哇叫。日本版「Oh My News」則於上個月廿八日誕生,重金禮聘朝日電視台的名人鳥越俊太郎為總編輯,開始了日本前所未有的網路新聞新事業。

剛開始時記者有一千人,跟日本各大報不相上下。不過,雖然掛名「記者」,其實他們都只是普通市民。

沒錯,就是讓市民都成為記者。只要把你周邊的事物忠實地寫成稿子貼到網頁上,就是新聞了。這意味新聞不再是記者的專利了。

登載出的新聞,稿酬最高是日幣二千元(台幣五百六十元),雖然不多,但總是讓投稿人有執筆後的「充實感」。

「Oh My News」最早在南韓推出時,各報社都還對它不屑一顧。可是推出不到半年,在廣泛的耳語傳播之下,就幾乎達到了「無人不知,眾人皆曉」的地步,這個網路新媒體,最早也只有七百名登錄記者,現在則發展到了四萬三千名記者,每天發出的新聞量約在二百到二百五十條。

鳥越說,經過嘗試後才知道不需太過擔心。日本的教育程度高,網路興起後,許多人慣常在網路上開設自己的「部落格」網頁,所以只要稍作編輯的刪修,經常就是一條很好的新聞。特別是各行各業的專家很多,既有醫生記者,也有公務員記者。他說:「記者的分析往往還比不上這些專家們來得透徹呢!」

除了網路新聞報以外,日本其實數年前即已開始步入「免費報紙(Free Paper)」的時代,一份每星期四發行的「R25」雜誌,就在日本的幾個大城市掀起風潮。薄薄的一本印刷精良的雜誌,經常找出一些大家日常生活「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事情來報導,反而成了上班族在電車上最好的精神食糧。

R25是以廿歲年代的上班族為主要對象,上個月起,另一本以中高年「團塊族」為對象的免費雜誌「GOLDEN」,也出現在市面上。這本雜誌是以五十歲世代,已經過了育兒年代,開始要享受自我生活的夫妻為對象,告訴他們如何保持心理上的輕鬆感,提供家庭、工作等方面的溝通方法,並介紹銀座、青山等高級商店與飲食店鋪等,等於是為經濟比較豐裕的中高年族群提供新的「生活指南」。

「日本生活情報紙協會」的統計說,日本國內現在免費報紙與雜誌約有一千兩百家,總發行量高達二億九千四百萬份。

【2006/09/25 聯合報】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線上影片分享網站YouTube十八日宣布和華納音樂集團達成協議,華納授權YouTube播放該公司的音樂影片與含有華納音樂產品的網友自製影片,YouTube則同意和華納分享廣告營收。

紐約時報十九日報導,YouTube首度獲得主流音樂出版公司授權,顯示該網站推展以免費觀看網友自製影片為主的服務不遺餘力。YouTube廣受歡迎,引發智慧財產權所有者的兩極反應。許多網友的自製影片含有音樂、電視、電影等受著作權保護的片段。

根據協議,YouTube將利用特殊軟體,確認網友上傳影片所使用的音樂來源,然後將刊載於網友影片旁的廣告營收,撥出部分付給音樂著作權所有人。著作權所有人也可以選擇要求YouTube移除該支影片。

全球最大音樂出版業者環球音樂集團的執行長上周在一場投資人會議中指出,MySpace和YouTube之類的交友與分享網站侵犯音樂出版業者的智慧財產權,「欠我們數千萬美元」。

華納和YouTube協議是否包含YouTube用戶過去使用該公司歌曲和影片的賠償,華納的數位策略執行副總裁朱畢拉加不願透露,僅表示該公司希望領先的領域是創新,而非訴訟。

【2006/09/20 聯合報】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月「google」正式被收錄進美國《韋氏大學字典》,成為美式英語字彙。對於網路搜尋引擎巨人Google公司,一般人會認為,該公司應該會樂見媒體大幅報導這件事,其實不然。

《華盛頓郵報》就收到 Google商標律師來函,顯然是對上月所刊文章當中的一段敘述感到不悅。這段文字寫著:「 Google這個字現在與其他少數專有名詞並列,它們都已從一個獨特產品,變成整個產業的代名詞──原屬性商標(generic trademarks,或譯為通用描述性商標,其商標顯著性弱,商標所受到的保護範圍較窄)」。
Google律師的來函就警告說,對Google的這種描述是genericide(把商標名變成普通名詞),應該予以避免。急於保護自家商標的公司每天會發出類似的郵件,譬如:Wham-O公司就希望文字工作者不要用「Frisbee」來指飛盤,而要說是「plastic flying disc」。另外,還有避免用「Palm」(掌上型電腦),而要說是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個人數位助理)。Google公司還特別附上該公司名稱用法適當與不當對照表。例如:

「適當用法:他在Google搜尋引擎上搜尋自己的名字(ego-surfs),看看他的名字是否出現在搜尋結果。不當用法:他googles自己(googles himself)。

適當用法:我在Google搜尋引擎上搜尋(ran a Google search)舞會上那個人的資料。不當用法:我上網搜尋過(googled)那個辣妹(hottie)的資料。

華盛頓郵報除認為一家大公司在正式信函用「辣妹」這個字眼是否適當有待商榷之外,最令他們吃驚的是,Google公司的這封商標投訴信居然是手寫地址並透過實體郵件寄達的。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球第一大掌上型遊戲機廠商任天堂周一公布本會計年度第一季(四月至六月底)財報,由於新款掌上型遊戲機DS Lite以及一款益智遊戲軟體熱賣,助長該公司該季營收較去年同期勁揚八五.二%,進一步促成同季獲利成長一○.二%。

任天堂受此激勵,於周一調高本會計年度(截至明年三月底)財測,年度獲利預測值從六五○億上調至八三○億日圓,營收預測值則由六千億日圓調高至六千四百億日圓。
任天堂今年第二季獲利一五五.五億日圓,營業利潤是去年同期的七倍多,為二八八億日圓。任天堂在四至六月期間賣出了三五八萬台DS Lite,加上舊款DS同一季銷售量,任天堂在第二季共賣出四五四萬台DS,是去年同期的逾三倍,促使任天堂該季營收達到一三○九.二億日圓。任天堂預估 DS系列本會計年度總銷售量為一千七百萬台。

任天堂DS的遊戲軟體第二季銷售量約是去年同期的三.四倍,數量為一八三五萬組,最熱賣的是益智 遊戲《Brain Age: Train Your Brain in Minutes a Day!》,不只小孩子和年輕男性喜歡,年長者和女性都愛玩,此一遊戲也開始在美國流行起來。

《新超級馬利兄弟》遊戲也賣得很不錯,有效彌補了掌上型遊戲機Gameboy銷售欠佳。

DS系列遊戲機第二季銷售熱度雖超越任天堂預期,然而,Gameboy系列遊戲機和家用遊戲機 GameCube在第二季都賣得不好。Gameboy的Advance SP和Micro第二季共賣出六十八萬台,比去年同期銷售量縮水三成。任天堂在第二季賣出了十五萬台GameCube,較一年前縮水四二.三%。

任天堂訂於今年推出新款家用遊戲機Wii,力拚新力PS3和微軟Xbox 360。任天堂將Wii的本會計年度銷售目標訂為六百萬台,該公司為Wii設計了形似電視遙控器的動作感應控制器,配備動作感應器和麥克風。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黃正穆(Dennis Hwang)可能是全球最紅的「無名藝術家」,他的作品沒有放在畫廊或博物館展覽,卻已被人瀏覽成千上億次,因為他是知名搜尋引擎Google的商標設計師。

大家打開Google網頁時,一定曾發現它的商標設計會隨特殊節日或事件而轉換,像新年、耶誕節、世界盃等。這些異想天開的創意設計,全出自28歲的美籍韓裔設計師黃正穆的手筆,可說是Google創意商標的幕後推手。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 (CNN)報導,大學主修藝術的黃正穆在2000年加入Google當網站管理員 (webmaster),其中一項任務就是在特別日子替公司「裝飾」商標。

黃正穆回憶當初是Google創辦人佩吉和布林主動找上他,對他說,「嘿,丹尼斯 (黃的英文名),為何不試試看?」這句話,讓黃正穆一頭栽進Google的網路世界。

設計商標只占黃正穆工作的五分之一,過程有趣卻累人,他說,「過去幾年來,我挖空心思設計不同款式的Google商標,將獨特設計加進這6個英文字母內,實在是有趣的挑戰」,但他強調,他常常要不眠不休找設計靈感。

但黃正穆的辛苦有代價,像他替世界杯32支隊伍個別設計的Google商標,就大獲好評。他還收到全球網友寄來讚美他的電子郵件,而且不少人希望他能夠多出一些新設計。

黃正穆自己最滿意的設計是藝術家的誕辰系列,像梵谷、米開朗基羅、畢卡索等大師誕辰,都可見到黃正穆用大師經典作品替Google增添藝術氣息。當然,如果問到黃正穆最愛哪一個設計,他就像任何自豪的父母一樣選不出來,他說,「如果你硬要我挑一個,我做不到,它們全都獨一無二」。

此外,每當有新設計在網站亮相,與設計題材相關網站的點擊率就會節節上升,甚至造成網路塞車。像4月的Google商標以西班牙畫家米羅為題,藝術網站Artcyclopedia.com的瀏覽次數,就比平常多出成千上萬次。

黃正穆說他每年會跟Google職員開會幾次,討論未來有哪些節日或特殊事件可以設計,除了國際節日和有趣假日外,熱門新聞事件或其他酷題材都是黃正穆的設計來源。

【2006/07/21 聯合晚報】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球最大的網路搜尋引擎公司Google以「影音串流」技術,正式推出線上影片服務,由於該項服務將以廣告收入支付影片版權費用,包括「卓別林」等上千部經典影片,將可以免費線上下載。

目前合法與非法的P2P線上影音下載網站,已經愈來愈受到消費者歡迎,全球主要音樂唱片公司為了維護版權,甚至不惜將P2P消費者告上法院,相對之下,合法的影音平台在取得版權後,如何訂定合理的訂價,才不至於嚇跑消費者,這個問題也一直困擾著網路 公司。
為了避免虧本經營影音平台,Google上周四推出的免費影片下載,就直接找上廣告商贊助,《華爾街日報》報導, Google去年全年廣告收入高達60億美元,Google利用既有的廣告客戶,提供免費影片下載服務,如果經營成功,未來可能會影響蘋果iTune等線上影音平台的營收。

《華爾街日報》指出,Google目前經營的「Google影片」服務,涵蓋上千部影片,包括卓別林經典,以及卡通影集「Mr. Magoo」,另外Google同時也有販售摔角比賽轉播。

Google表示,首次推出免費影片下載後,已經有漢堡王等廣告商,將廣告穿插於影片中,不過目前參加試播的廣告商數目尚未超過十家,目前「Google影片」的部分電影,仍收取下載費用。

另外,Google上周也推出一項新的廣告收費制度,廣告刊登後,唯有消費者實際點選線上廣告,並發生購買行為,廣告商才需要支付廣告費用。

華爾街日報報導,網路廣告效益如何,過去以來一直缺乏定論,Google新的廣告計費方式,是以實際線上交易為條件,廣告商相對有保障,同時可以避免網路公司,透過人為操縱方式,虛增廣告點選次數。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微軟公司31日宣布,正與日本電信電話公司移動通信網(NTT DoCoMo)、東芝公司和其他日本企業合作開發隨身音樂播放機,挑戰蘋果電腦公司iPod的獨霸地位。熟悉內情人士還指出,微軟即將在即時傳訊服務(IM)上與與DoCoMo合作,進軍日本市場的雄心展露無疑。

微軟表示正與八家日本企業合作,提供與微軟視窗媒體技術(Windows Media Technology)相容的多媒體內容。日本Napster、NTT與青山資本協助開發內容。

這個聯盟可能挑戰蘋果獨霸日本343億日圓(3.04億美元)網路下載音樂市場的地位。微軟與日本最大的行動電信公司DoCo-Mo合作,又與消費電子大廠東芝結盟,可望擴大微軟在日本音樂與媒體市場的影響力。日本是個很特殊的市場,使用手機上網的用戶比使用電腦上網多。

微軟Windows Live Messenger傳訊服務在日本面臨日本雅虎(Yahoo!)的強力挑戰。一旦與Do-CoMo合作,DoCoMo用戶將能用手機使用微軟的即時傳訊服務。

日本第二大行動電信業者KDDI日前才於Google達成協議,在手機內建Google的搜尋軟體。而日本雅虎與日本伏得風(Vodafone K.K.)同屬軟體銀行(Softbank)旗下子公司,合作之日指日可待。

據日本唱片產業協會(RIAJ)統計,日本的音樂下載市場在2005年第四季擴大到105億日圓,比年初時激增58%。透過手機的音樂下載占去年全年音樂下載銷售額的94.3%。

蘋果的iTunes是全球使用者最多的網路音樂下載商店,iPod則是全球最暢銷的隨身音樂播放機。

【2006/06/02 經濟日報】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法國下議院週二通過法案,強制線上音樂零售商開放在法國售出的下載物及播放系統的格式,以利彼此相容。首當其衝的美國蘋果電腦,週二首度對此法案公開做出回應,批評此舉無異鼓勵法國用戶尋求非法的下載音樂,將造成「由國家支持的盜版」。

蘋果表示,如果這項法案獲得通過,將只會助長盜版。蘋果發言人凱瑞斯說:「法國引入歐盟的著作權指針,將造成由國家支持的盜版。一旦如此,非法的盜版替代手法將擄獲顧客,合法的音樂銷售將劇減。」
蘋果在聲明中指出:「由於iPod使用者可以自由地下載『可相互播放」、但卻未獲得足夠保護的音樂,因此iPod的銷量可能將增加。而繼這個很快就將成為由國家支持的盜版文化之後,將是免費的iPod電影。」除聲明外,蘋果發言人拒絕進一步評論。

分析師猜測,蘋果可能寧可乾脆放棄法國市場,也不願意去遵行一項可能促使其他國家比照辦理的法案。週二美國那斯達克股市盤中,蘋果股價重挫逾三%,每股收在六一.八一美元。法國微軟則拒絕發表評論。

蘋果目前為線上音樂市場的龍頭,其iTune下載服務及iPod播放器為封閉式的系統,從iTune下載的音樂只能用iPod或摩托羅拉的相容手機播放,而iPod也無法和非iTune格式的數位音樂相容。

法國眾議院的法案,還需送交法國參議院表決。一旦正式成為法律,分析師認為,首當其衝的,將是蘋果賴以稱霸數位音樂市場的封閉式系統,因為蘋果將必須開放其透過iTunes在法國售出的音樂,可以在iPod以外的其他播放器上播放,同樣地,也必須開放讓從其他網站下載的音樂,可以在iPod上播放。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本幾乎天天傳出個人電腦資料外洩,在網路上傳播的事件,比較嚴重的有軍事機密和機場通行密碼外洩,比較無傷的有明星的私人電話號碼和小學生的成績。

這全是依附在「Winny」檔案分享軟體之上的病毒「Antinny」惹的禍。由於日本人有把工作帶回家的習慣,而使這種病毒更猖獗。日本人對於日本可能遭到潛伏敵人從內部攻擊感到不安。

「Winny」是一種點對點檔案交換軟體(又稱P2P軟體),由東京大學助理教授金子勇在二○○二年開發,功能和「Napster」檔案交換軟體類似,讓使用者能輕易交換音樂和電影檔。

一般的電腦資料外洩頂多是讓私人照片和影片上傳到網路上,供大家欣賞,令受害人難堪而已,但「Antinny」病毒的險惡之處在於這種病毒充分利用日本人把工作帶回家的壞習慣。

日本的自衛隊人員、股市營業員、醫師和警察習慣把和工作有關的資料存入他們的個人電腦,帶回家加班。但許多個人電腦使用「Winny」軟體,因此造成大量機密資料在網路上曝光,這些資料一旦外洩上網就覆水難收,根本不可能消除。

外洩的機密愈來愈多,包括從京都一間監獄的典獄官的電腦洩出來一萬名受刑人的詳細個人資料;從一名警察的家用電腦洩出來犯罪被害人和線民的資料,還有嫌犯的供詞;從一家航空公司機長的個人電腦洩出廿九座機場的通行密碼;從一家私人醫院的行政人員電腦洩出兩千八百名病人的手術病歷。這些資料全都上傳到網路上讓大家看。

沒人知道是誰設計這種病毒,但這兩年來,不同版本的「Antinny」病毒不斷攻擊電腦。

最尷尬的莫過於日本自衛隊的機密外洩,包括地對空飛彈測試資料、代號為「K半島」(朝鮮半島)的模擬危機「戰鬥情境訓練」細節。自衛隊下令所有人員的家用電腦去除「Winny」軟體,並不准把軍事資料帶回家,為此自衛隊立刻添購了五萬六千台電腦以求改善。

下載和安裝「Winny」軟體不違法,但分享的音樂和影片檔案若受著作權保護,使用者可能被起訴。創作「Winny」的金子勇也因而在前年五月被捕起訴。

【2006/03/22 聯合報】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網路產業近兩年春去春又回,從業人員歷經景氣大起大落,不但變得更加成熟,腳步也更穩健和踏實。多年來經驗和歷練,的確也讓這些曾經紙上富貴者,蛻變成為名實相符網路新貴。拜網路產業競爭加劇,許多後進業者開始高薪挖角,而網路公司則是紛紛祭出「競業禁止條款」,防堵人才流失。

時序進入淡淡三月天,但目前排名前兩大的電子商務網站「PChome Online網路家庭」與「興奇科技」(Yahoo!奇摩電子商務委託經營業者),卻以週年慶為名,各自展開凌厲的行銷活動,讓台灣電子商務的市場並不寂寞,大有淡季不淡的狀況。檯面上的行銷戰雖然煙硝味十足,但是兩家業者檯面之下的角力競爭,才真正精彩。
PChome與興奇互告

PChome Online網路家庭為鞏固市佔率第一的地位,在兩年前祭出「競業禁止條款」,明令規定網路家庭員工離職後一年之內,不得轉赴電子商務相關公司任職。該公司員工都心知肚明,這個條款最主要就是用來防堵興奇科技的大手筆挖角。

這個「競業禁止條款」的制定,要回溯到二年多前,那時興奇科技才剛與雅虎奇摩簽約成為B2C電子商務合作廠商,並且以倍數薪水為誘因,大手筆向台灣電子商務龍頭業者PChomeOnline網路家庭挖角。

當時在網路家庭負責女性購物頻道的副總經理林文欽跳槽到興奇科技,不但帶走了電子商務的know-how,旗下多位產品經理也跟著跳槽,也令網路家庭一時元氣大傷。

為了杜絕後患及避免類似事件發生,PChomeOnline網路家庭只好要求員工簽下「競業禁止條款」。但這樣的規範,仍無法阻止同業的高薪挖角,後來陸續有不少員工仍不顧一切跳槽到競爭對手陣營。

條款擋不住跳槽風

根據員工所簽署的條款,網路家庭對跳槽到興奇科技的多位員工提起訴訟,目前兩造都還在官司當中。興奇科技表示,PChome Online網路家庭要求簽競業禁止條款,但並沒有給予適當的補償,該條款對員工來說並不公平。但網路家庭則不願意朝和解之途發展,目的乃是要「殺雞儆猴」,告誡員工不要再因為利誘因素輕易被挖角。

從去年底開始,台灣網路界又掀起了一陣挖角風潮。因為全球市值最高(市值超越印尼股市)的網路搜尋業者Google確定要進軍台灣市場,透過各種管道尋找合適的業務及研發主管。

包括雅虎奇摩的業務副總張憶芬、搜尋暨分類事業部門總監黃蕙雯等人,都是第一批被鎖定的挖角對象,但她們兩人跟著雅虎奇摩一起成長,雅虎奇摩在台灣網路廣告市場的市佔率達五成,她們兩人可說立下不少汗馬功勞。一起創業的成就感與責任感,讓她們不能接受Google的邀約。

Google來台獵人頭

據了解,Google在台灣的業務主管,已經徵詢過非常多人的意見,除了向雅虎奇摩挖人,也爭取過台灣微軟MSN事業處副總經理林燕,另外,網路家庭及中時網科的網路廣告業務高階主管都是被挖角的對象。

Google挖角的觸角雖然廣泛,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辦法敲定人選,像是部份外商的商階主管就是受限於競業禁止條款,即使Google祭出優惠條件向其招手也沒有辦法跳槽。雖然Google已經來台灣正式登記成立公司,但業務方面還未能開展,就是與業務主管仍懸缺有關。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搜尋引擎一哥Google財務長雷伊斯周二在參加美林舉辦的一場法說會上發出警語,指稱Google引以為傲的高成長勢將難以為繼,「終有一天成長率將從高檔滑落」,此番論調嚇壞市場投資人,造成該檔個股週二盤中一度暴跌一三%,並拖累大盤。分析師警告,Google此一高人氣的個股大跌,可能是美股大盤拉回整理的前兆。

雷伊斯指出,Google已逐漸來到「企業發展定律的瓶頸」,意即開始「面臨維持營收與獲利高成長的挑戰」,他進一步說明指出:「終有一天成長率將下滑,下滑的幅度會不會很大?我並不這麼認為。」
此語一出造成市場驚慌,周二投資人紛紛賣出手中持股,Google股價一度從三九七.五四美元重挫至三三八.五一美元,跌幅逾一三%。隨後部份分析師發表研究報告指出,以Google營運高層過去也曾發表類似的悲觀論調,投資人此次反應顯然過於激烈,在法人消毒後,股價才止跌回穩,但終場仍下跌至七.一%,收在三六二.六二美元。而以一月十一日的四七五.一一美元盤中歷史高點計算,迄今回檔幅度已達二成四。周三美股早盤Google股價略有反彈。

雷伊斯表示:「我不是對公司前景轉趨悲觀,我依舊認為公司還有很多的成長空間,但問題是,會以多快的速度成長?」Google在美股盤後也針對雷伊斯的談話發表聲明,指公司過去在例行性的申報資料已提出類似的警告。

有些分析師對雷伊斯的警告反應冷靜,他們指出,成長趨緩早在法人的預期中,且雷伊斯也未提及下滑幅度,股價因此暴跌反而是投資人進場買點。不過,技術面分析師認為,Google是美股的人氣指標,股價重挫可能是大盤拉回整理的預兆,尤其是近來美股漲幅甚小,都無法突破關鍵反壓,更增添大盤拉回整理的可能性。

Asbury Research公司總裁柯薩指出:「科技股是美股的交投重心,而當人氣指標Google股價又重挫時,其對大盤的影響可見一斑。若未來幾周大盤跌破支撐,則拉回整理的時間將會拉長。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際唱片業協會(IFPI)為打擊網上點對點盜版活動,和七家唱片公司聯手,要求香港四大主要網路供應商交出22名疑是盜版網友資料,但被網路供應商指此舉違反「個人資料(隱私)條例」,案件鬧上法庭,香港高院判決下令四大網絡供應商,須在10天內,交出22名「黑名單網友」資料,包括姓名、身份證號碼及地址。

唱片公司將利用資料,向每名網友索償約3000元美元(約台幣9萬6000元),並此作先例,陸續對侵權網友提出一連串訴訟。

國際唱片業協會認為判決肯定唱片業界維護版權努力,協會總裁馮添枝表示,涉案的22名網友屬嚴重侵權者,部分人同時擁有300個檔案供下載,及上載未發行的歌曲。

協會指出,向每名侵權者索償,主要是嚇阻及教育,如果侵權者提出庭外和解,協會將積極考慮。

港高院法院強調 ,「個人資料條例」是為保障個人的資料不被外洩,但當資料涉級公眾利益或侵犯私人利益的違法行為時,均可豁免。

【記者陳珮琦/台北報導】

刑事局偵九隊表示,有關KURO音樂網站提供網友付費下載音樂,對於使用者IP,當初業者也是以「沒有紀錄」為由,拒絕提供,警方表示,唯有立法約束業者,才能依法偵辦。

【2006/01/27 聯合晚報】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首先打开Google,在关键词输入框中输入"index of/"inurl:lib(双引号为英文状态下),选择“搜索简体中文网页”选项,回车搜索,得到了一些网页,不要以为这是一些普通的页面,其实它们是一些图书网站的资源列表,点击打开它来看看,怎么样?是不是所有资源一收眼底了?

使用其他关键字可能得到更多的资源
在搜索框上输入:"index of /"
再按搜索你就可以找到许多图书馆的 、VIP、 等入口!
在搜索框上输入:"index of /" ppt
再按搜索你就可以突破网站入口下载powerpint作品
在搜索框上输入:"index of /"mp3
再按搜索你就可以突破网站入口下载mp3、rm等影视作品
在搜索框上输入:"index of /"swf
再按搜索你就可以突破网站入口下载flash作品
在搜索框上输入:"index of /"加上要下载的软件名

再按搜索你就可以突破网站入口下载软件

到这里,大家也许都明白了,其实就是"index of /"这个关键词在起的作用,使用它可以直接进入网站首页下的所有文件和文件夹中,不必在通过HTTP的网页形式了,从而避免了那些网站的限制,作到了突破限制下载



发了这个帖,我又上网遛遛,又发现这篇相关文章,把它贴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超级P2P搜索引擎让所有收费网站破产!
2005-04-01 05:45:06 fzj4326@-6tZZ http://bbs.mobile.163.com/push/-6tZZ-OnrjHn--BLA.html 复制 评论
搜索Google大家都用过吧?我们正是利用它强劲的搜索功能来突破封锁下载,Google搜索和限制下载有什么关系,没可能实现吧?不要不相信哦,往下看哦!

http://www.google.com/intl/zh-CN/
http://www.3721.com/
http://www.baidu.com/

首先打开Google,在关键词输入框中输入"index of/"inurl:lib(双引号为英文状态下),选择“搜索简体中文网页”选项,回车搜索,得到了一些网页,不要以为这是一些普通的页面,其实它们是一些图书网站的资源列表,点击打开它来看看,怎么样?是不是所有资源一收眼底了?

使用其他关键字可能得到更多的资源:

在搜索框上输入:"index of /"

再按搜索你就可以找到许多图书馆的 、VIP、 等入口!

在搜索框上输入:"index of /" ppt

再按搜索你就可以突破网站入口下载powerpint作品!

在搜索框上输入:"index of /"mp3

再按搜索你就可以突破网站入口下载mp3、rm等影视作品!

在搜索框上输入:"index of /"swf

再按搜索你就可以突破网站入口下载flash作品!

在搜索框上输入:"index of /"加上要下载的软件名

再按搜索你就可以突破网站入口下载软件!

在搜索框上输入:"index of /"AVI

再按搜索你就可以突破网站入口下载AVI视频

你会找到什么呢?同理,把AVI换为MPEG看看又会找到什么呢?呵呵!接下来不用我再教了吧?那就试一下你的手气吧!

"index of /" RMVB
"index of /" WMA
"index of /" MTV
"index of /" MPEG
以下是百度搜索排名
1. index of mpeg4
3. index of mp3
4. index of
5. index of rmvb
6. index of rm
7. index of movie
8. index of swf
9. index of jpg
10. index of admin
12. index of pdf
13. index of doc
14. index of wmv
15. index of mdb
16. index of mpg
17. index of mtv
18. index of software
19. index of mov
20. index of asf
23. index of lib
24. index of vod
25. index of rar
27. index of exe
28. index of iso
29. index of video
30. index of book
31. index of soft
32. index of chm
33. index of password
34. index of game
35. index of music
36. index of dvd
37. index of mid
38. index of ebook
40. index of download

到这里,大家也许都明白了,其实就是"index of /"这个关键词在起的作用,使用它可以直接进入网站首页下的所有文件和文件夹中,不必在通过HTTP的网页形式了,从而避免了那些网站的限制,作到了突破限制下载。

怎么回事?点鼠标右键直接用网际快车下不了,都是网页,链接地址是乱码。别灰心懈气,可以在新窗口中打开页面中的超链接,真实地址不就出来了。下面就用马克思ie(mxie)这个超级P2P共享资源搜索引擎帮你搞定收费网站。
马克思ie简体中文网址:http://cn.mxie.com/down.html
http://cn.mxie.com/mxie0400Setup_cn.exe

马克思ie(mxie)
软件大小:3307KB
软件语言:简体中文
软件类别:国产软件/免费版/搜寻引擎
运行环境:Win9x/Me/NT/2000/XP
马克思ie(mxie)是一个拥有网页浏览器功能的超级P2P搜索引擎,完全免费!各种音乐、电影、动漫、小说、图片等娱乐文件,一切你想得到的都可以找到!采用目前最为先进的多点P2P技术,搜寻到的就能下载到,绝对无死链!神奇的“越多人下载越高速”特性,充分挖掘你的带宽潜力,保证高速!独家装备了强力防火墙穿透利器,即使在严密防护的企业防火墙后也能通行自如。
完全免费,永远免费!
完全免费!永远免费!马克思ie(mxie)就是要把免费进行到底!奉行网络上的马克思主义,打造影音娱乐共产帝国!

编者自述:此方法采用独特技巧,集成了网络加速及穿透防火墙的P2P共享技术,能够无限提升你的网速!----高手自然一点就透,对于菜鸟本人也不想浪费唇舌多作解释,以下跟着洒家向前冲:

先下一个exe文件合成器“绿色分割{X} V3.1”:
http://www.pcdog.com/soft/20205.htm
http://www1.pcdog.com/down/Split3.1.rar

解压到指定文件夹。再下一个加速软件“speed4web”:
Speed4WEB 可以帮忙你把浏览器的速度提升到原来的300%!程序使用简单,提交小巧!功能强大!
Speed4WEB V2.2.3.2 汉化版:
http://www.yqdown.com/soft/675.htm
http://km.yqdown.com:8989/UUAuth/wlgj/Speed4WEB_v2.H.rar
http://www2.pcdog.com/down4/HB_Speed4WEBV2.2.3.2.exe
http://www.pcdog.com/down2/HB_Speed4WEBV2.2.3.2.exe

解压安装后点击桌面图标打开,在所有选项前均打勾(除了“总在顶部”),最小化令其运行。
点桌面图标右键,点属性,点查找目标,找出其真实应用文件“Speed4WEB.exe”,将它复制到指定文件夹。

选择你最想加速的文件***:点桌面图标右键,点属性,点查找目标,找出其真实应用文件“***.exe”,复制到指定文件夹。

双击打开绿色分割,点“合并”,点“合并任意文件”,点+号依次选择“***.exe、Speed4WEB.exe”,点“设置”,点“正常、分割完成后生成合并exe文件”,点“保存文件”选择***文件原路径,重命名为“***.exe”,点开始即可替换原“***.exe”。

注意:合并过程中***软件不可使用,否则无法成功替换原***文件!也不可以关闭Speed4WEB!

再下一个共享资源搜索利器“马克思ieV.0.4.0.0 最新版--
马克思ie简体中文网址:http://cn.mxie.com/down.html
http://cn.mxie.com/mxie0400Setup_cn.exe

解压双击安装后,以“马克思ie(mxie)”为例,下载后重命名为“马克思ie(mxie).exe”即可直接双击安装,点桌面上刚刚生成的”马克思ie (mxie)”图标右键,点属性,点查找目标,找出其真实应用文件“mxie.exe”,复制到指定文件夹。下面按步就搬即可。

以上方法经本人测试,适合于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下载工具、游戏、浏览器以及其它一切与网络相关的软件。----这种合成的软件同时运行的越多,网速愈快!

每个人上网的方式与宽带限制都不一样,有时候是电信局封了BT端口或用了扫描仪限制下载流量,请恕本人也无能为力了!用过马克思ie的朋友仍然嫌慢的话,请打上下面的补丁

最新上传漏洞通用工具 V1.0
http://soft.sq88.com/soft/537.htm
http://download.sq88.com/hk/upld.rar

动网下载中心上传漏洞利用工具
http://soft.sq88.com/soft/419.htm

http://download.sq88.com/hk/dvup.rar任意下载其中一个后门程序,解压后即可见其中的两个ActiveX控件“MSINET.OCX、MSWINSCK.OCX”,然后再用绿色分割合并即可。

好了,废话少说。觉得有用请顶一下,并帮我多多转贴,别小心眼偷懒呀!
当网上有半数人熟悉此法时,估计收费网站也要破产了!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聯邦機關依規定絕大部分不准在進入所屬網站的使用者電腦放網路瀏覽紀錄(cookies),情治單位的國家安全局網站最近卻傳出,在訪客的電腦放這種檔案監控網路活動。

在一位保護隱私權運動人士揭發此事後,美聯社本周也進行調查,這種檔案現已移除。國安局官員廿八日承認失誤,但美國情治單位祕密監聽人民曝光,已搞得灰頭土臉,這件事再度引發國安局侵犯人民隱私權的問題。

華府保護隱私權團體民主與科技中心副執行長史瓦茲說:「就國安局擁有的監控權限而言,放cookies其實沒什麼大不了,但這件事凸顯出他們普遍不了解有關隱私權的規定,所以自己也沒有遵守政府對網路隱私權的基本規定。」

國安局網站直到廿七日還在放兩個cookies,二○三五年才會失效,可能超過現在使用中的所有電腦的壽命。

國安局發言人廿八日發表聲明說,國安局網站最近更新軟體,才會發生不慎放cookies情事。國安局網站通常放合乎規定的暫時性cookies,使用者關掉瀏覽器就會自動消失,軟體更新後帶有常駐式cookies。國安局接獲通知後,立即關掉這個功能。

Cookies在商業網站使用很廣,網站可藉以記住使用者喜好,使網路瀏覽更便利。例如,有了cookies,使用者登入網站,不必一再輸入密碼。

但保護隱私權運動人士抱怨,cookies可能被用來追蹤網路活動,即使沒有蒐集資料也不能放。

美國政府最早在二○○○年嚴格規定cookies的使用,這是因為白宮打擊毒品政策辦公室用這種技術追蹤電腦使用者看線上掃毒廣告情況一事曝光。事隔一年,國會展開調查,在廿三個政府機關網站發現三百個cookies。

白宮預算管理局在二○○三年下令,聯邦機關除非迫不得已,否則不准用常駐式cookies。如果要用,須由高層官員簽字批准,使用單位必須詳細公告使用情形。

柯林頓政府時代草擬cookies規定的官員史懷爾說,規定必須明確,國安局這種模糊的國家安全論點站不住腳。

【2005/12/30 聯合報】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動、漫畫綜合資訊類: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he Digital Photography Weblog 在今天刊出一篇名為「資訊隱匿法與 Flickr 」的文章,向讀者介紹了資訊隱藏 (Steganography) 這個從古希臘時代就有的隱藏訊息技術,以及作者如何利用工具軟體將檔案藏在 JPEG 圖片檔案裡之後送上 Flickr,以達到檔案備份的目的。

如果有興趣嘗試的朋友,首先您必須前往 Sourceforge 下載一個名為 Steghide的小工具,接著找一個圖片或是音樂檔案,就可以開始進行檔案隱藏的工作。由於 Flickr 的 Pro 帳號提供了無限的檔案儲存空間,理論上 Flickr 的使用者確實是有可能將 Flickr 轉變成一個廉價線上檔案備份中心。

2005/08/02 2:15 pm 冰果室編輯部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ummary: Weblogs are often too internally focused and ignore key usability issues, making it hard for new readers to understand the site and trust the author.

Weblogs are a form of website. The thousands of normal website usability guidelines therefore apply to them, as do this year's top ten design mistakes. But weblogs are also a special genre of website; they hav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and thus distinct usability problems.

One of a weblog's great benefits is that it essentially frees you from "Web design." You write a paragraph, click a button, and it's posted on the Internet. No need for visual design, page design, interaction design, 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or any programming or server maintenance.

Weblogs make having a simple website much easier, and as a result, the number of people who write for the Web has exploded. This is a striking confirma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ease of use.

Weblogs' second benefit is that they're a Web-native content genre: they rely on links, and short postings prevail. You don't have to write a full article or conduct original research or reporting. You can simply find something interesting on another site and link to it, possibly with commentary or additional examples. Obviously, this is much easier than running a conventional site, and again indicates the benefits of lowering the barriers to computer use.

As a third benefit, weblogs are part of an ecosystem (often called the Blogosphere) that serves as a positive feedback loop: Whatever good postings exist are promoted through links from other sites. More reader/writers see this good stuff, and the very best then get linked to even more. As a result, link frequency follows a Zipf distribution, with disproportionally more links to the best postings.

Some weblogs are really just private diaries intended only for a handful of family members and close friends. Usability guidelines generally don't apply to such sites, because the readers' prior knowledge and motivation are incomparably greater than those of third-party users. When you want to reach new readers who aren't your mother, however, usability becomes important.

Also, while readers of your intranet weblog might know you, usability is important because your readers are on company time.
Usability Issues
To reach new readers and respect your existing readers' time constraints, test your weblog against the following usability problems.
1. No Author Biographies
Unless you're a business blog, you probably don't need a full-fledged "about us" section the way a corporate site does. That said, the basic rationale for "about us" translates directly into the need for an "about me" page on a weblog: users want to know who they're dealing with.

It's a simple matter of trust. Anonymous writings have less credence than something that's signed. And, unless a person's extraordinarily famous, it's not enough to simply say that Joe Blogger writes the content. Readers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Joe. Does he have any credentials or experience in the field he's commenting on? (Even if you don't have formal credentials, readers will trust you more if you're honest about that fact, set forth your informal experience, and explain the reason for your enthusiasm.)
2. No Author Photo
Even weblogs that provide author bios often omit the author photo. A photo is important for two reasons:

* It offers a more personable impression of the author. You enhance your credibility by the simple fact that you're not trying to hide. Also, users relate more easily to somebody they've seen.
* It connects the virtual and physical worlds. People who've met you before will recognize your photo, and people who've read your site will recognize you when you meet in person (say, at a conference -- or the company cafeteria if you're an intranet blogger).

A huge percentage of the human brain is dedicated to remembering and recognizing faces. For many, faces work better than names. I learned this lesson myself in 1987 when I included my photo in a HyperCard stack I authored that was widely disseminated on Mac-oriented BBSs. Over the next two years, countless people came up to me and said, "I liked your stack," having recognized me from the photo.

Also, if you run a professional weblog and expect to be quoted in the press, you should follow the recommendations for using the Web for PR and include a selection of high-resolution photos that photo editors can download.
3. Nondescript Posting Titles
Sadly, even though weblogs are native to the Web, authors rarely follow the guidelines for writing for the Web in terms of making content scannable. This applies to a posting's body text, but it's even more important with headlines. Users must be able to grasp the gist of an article by reading its headline. Avoid cute or humorous headlines that make no sense out of context.

Your posting's title is microcontent and you should treat it as a writing project in its own right. On a value-per-word basis, headline writing is the most important writing you do.

Descriptive headlines are especially important for representing your weblog in search engines, newsfeeds (RSS), and other external environments. In those contexts, users often see only the headline and use it to determine whether to click into the full posting. Even if users see a short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headline (as with most search engines), user testing shows that people often read only the headline. In fact, people often read only the first three or four words of a headline when scanning a list of possible places to go. Sample bad headlines:

* What Is It That You Want?
* Hey, kids! Comics!
* Victims Abandoned

Sample good headlines:

* Pictures from Die Hunns and Black Halos show
* Office Depot Pays United States $4.75 Million to Resolve False Claims Act Allegations
(too long, but even if you only read the first few words, you have an idea of what it's about)
* Ice cream trucks as church marketing

This last headline works on a church-related blog. If you're writing an ice cream industry blog, start the headline with the word "church" because it's the information-carrying word within a context of all ice cream, all the time.

In browsing weblog headline listings to extract these examples, I noticed several headlines in ALL CAPS. That's always bad. Reading speed is reduced by 10% and users are put off by the appearance of shouting.
4. Links Don't Say Where They Go
Many weblog authors seem to think it's cool to write link anchors like: "some people think" or "there's more here and here." Remember one of the basics of the Web: Life is too short to click on an unknown. Tell people where they're going and what they'll find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link.

Generally, you should provide predictive information in either the anchor text itself or the immediately surrounding words. You can also use link titles for supplementary information that doesn't fit with your content. (To see a link title in action, mouse over the "link titles" link.)

A related mistake in this category is to use insider shorthand, such as using first names when you reference other writers or weblogs. Unless you're writing only for your friends, don't alienate new visitors by appearing to be part of a closed clique. The Web is not high school.
5. Classic Hits are Buried
Hopefully, you'll write some pieces with lasting value for readers outside your fan base. Don't relegate such classics to the archives, where people can only find something if they know you posted it, say, in May 2003.

Highlight a few evergreens in your navigation system and link directly to them. For example, my own list of almost 300 Alertbox columns starts by saying, "Read these first: Usability 101 and Top Ten Mistakes of Web Design."

Also, remember to link to your past pieces in newer postings. Don't assume that readers have been with you from the beginning; give them background and context in case they want to read more about your ideas.
6. The Calendar is the Only Navigation
A timeline is rarely the best 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yet it's the default way to navigate weblogs. Most weblog software provides a way to categorize postings so users can easily get a list of all postings on a certain topic. Do use categorization, but avoid the common mistake of tagging a posting with almost all of your categories. Be selective. Decide on a few places where a posting most belongs.

Categories must be sufficiently detailed to lead users to a thoroughly winnowed list of postings. At the same time, they shouldn't be so detailed that users face a category menu that's overly long and difficult to scan. Ten to twenty categories are appropriate for structuring many topics.

On the main page for each category, highlight that category's evergreens as well as a time line of its most recent postings.
7. Irregular Publishing Frequency
Establishing and meeting user expectations is one of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Web usability. For a weblog, users must be able to anticipate when and how often updates will occur.

For most weblogs, daily updates are probably best, but weekly or even monthly updates might work as well, depending on your topic. In either case, pick a publication schedule and stick to it. If you usually post daily but sometimes let months go by without new content, you'll lose many of your loyal -- and thus most valuable -- readers.

Certainly, you shouldn't post when you have nothing to say. Polluting cyberspace with excess information is a sin. To ensure regular publishing, hold back some ideas and post them when you hit a dry spell.
8. Mixing Topics
If you publish on many different topics, you're less likely to attract a loyal audience of high-value users. Busy people might visit a blog to read an entry about a topic that interests them. They're unlikely to return, however, if their target topic appears only sporadically among a massive range of postings on other topics. The only people who read everything are those with too much time on their hands (a low-value demographic).

The more focused your content, the more focused your readers. That, again, makes you more influential within your niche. Specialized sites rule the Web, so aim tightly.

If you have the urge to speak out on, say, both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and the business strategy of Internet telephony, establish two blogs. You can always interlink them when appropriate.
9. Forgetting That You Write for Your Future Boss
Whenever you post anything to the Internet -- whether on a weblog, in a discussion group, or even in an email -- think about how it will look to a hiring manager in ten years. Once stuff's out, it's archived, cached, and indexed in many services that you might never be aware of.

Years from now, someone might consider hiring you for a plum job and take the precaution of 'nooping you first. (Just taking a stab at what's next after Google. Rest assured: there will be some super-snooper service that'll dredge up anything about you that's ever been bitified.) What will they find in terms of naïvely puerile "analysis" or offendingly nasty flames published under your name?

Think twice before posting. If you don't want your future boss to read it, don't post.
10. Having a Domain Name Owned by a Weblog Service
Having a weblog address ending in blogspot.com, typepad.com, etc. will soon be the equivalent of having an @aol.com email address or a Geocities website: the mark of a naïve beginner who shouldn't be taken too seriously.

Letting somebody else own your name means that they own your destiny on the Internet. They can degrade the service quality as much as they want. They can increase the price as much as they want. They can add atop your content as many pop-ups, blinking banners, or other user-repelling advertising techniques as they want. They can promote your competitor's offers on your pages. Yes, you can walk, but at the cost of your loyal readers, links you've attracted from other sites, and your search engine ranking.

The longer you stay at someone else's domain name, the higher the cost of going independent. Yes, it's tempting to start a new weblog on one of the services that offer free accounts. It's easy, it's quick, and it's obviously cheap. But it only costs $8 per year to get your personal domain name and own your own future. As soon as you realize you're serious about blogging, move it away from a domain name that's controlled by somebody else. The longer you delay, the more pain you'll feel when you finally make the move.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起爭議的數位圖書館計畫

2004年底,新興網路公司Google打算將密西根大學,哈佛大學,史丹佛大學,紐約公立圖書館和牛津大學圖書館內所有的藏書全部掃描上 網供人搜尋。這個稱之為「Google Print」的計畫馬上引起喧然大波。

所謂的喧然大波,包含了競爭對手(例如微軟)馬上跟進宣佈類似計畫,以及書籍著作權人的群起圍攻,認為這是大規模的著作權侵害,美國出版商協會和美國作家工會各自就此事對Google提出訴訟。

面臨一波波批評,Google宣布中止對享有著作權的書籍進行數位化工作,並希望能聽取出版商的意見,讓Google知道哪些書不參與數位化。另一方面,微軟則加緊腳步在類似的計畫上力圖超前Google。

圖書館,是人類智慧的匯集地。不論中外,在歷史上都曾發生過多起因為戰爭而焚燒館藏書籍的事件,造成當代文化的斷層,每每令人痛心。將圖書館藏數位化,除了更易保存外,也更利於知識的傳播。

令人困惑的是,如果這件事情是對的,是符合公眾利益的,甚至引起競爭對手發出「這件事情我們怎麼沒想到?趕快跟進」的叫喊聲,為什麼在發展上會如此不順利?其實,這背後是一個產業的掙扎。

◎書籍的販售是電子商務敲門磚

細數網際網路發展過程,始終和「書籍」,「出版」等字眼糾纏不清。首先,由美國 Amazone.com帶領風潮,以致於世界各地都有從網路書店起家的成功電子商務公司(當然,成功後也開始擴大銷售項目)。

為什麼書籍販售會成為電子商務的敲門磚?首先是消費者有需求,其次是單價低,降低消費者第一次在網路購物的門檻。書籍運送幾乎不怕碰撞碎裂,而且不具時效性。以上種種確實適合早期的網路環境。

由於實體書籍在透過網路銷售時總是有配送問題,與網路的虛擬特性相違背。書籍的利潤本來就不高,獲利卻大量被物流成本侵蝕,經營者也苦思對策,於是在2000年的時候興起一波電子書熱潮。

2000年 3月,美國知名驚悚作家Stephen King在各大網路書店推出新的小說。這本售價僅 2.5美元,內容僅有66頁的短篇小說僅有電子書版而無實體書本,因為大師的名氣而造成瘋狂搶購。

基於版權保護,這本書必須用一套稱為GlassBook 的軟體來閱讀。即便如此,上市後24小時內在Amazon仍狂銷40萬冊。然而事後Stephen King卻公開表達對電子書發展的失望,並表明從此不再出版電子版。

◎網路出版與實體出版的兩難

我們或許難以窺見大師到底有多不滿,但卻可以想像,如果一個平凡人一如你我,在網路上出版一本書而擁有40萬銷售量,大概可以坐享「網路暢銷作家」的美譽及10萬美金版稅收入(版稅以 10%估計)。

然而這正是問題所在。如果Stephen King早先沒有在實體的書籍出版成名,他的電子書上網販賣大概也不會有人買。電子書已經成為網路書店必要的販賣項目,然而在書籍目錄上卻總是找不到知名作者的書。

因為,如果真正是知名作家的書,你會寧可花錢去買一本,以便享受更好的閱讀經驗(不可諱言,電腦螢幕並不是好的閱讀介面,而這也已經證明是電子書發展的最大阻礙)。

也有另一股潮流是反過來的。99年,作家痞子蔡,因為網路小說「第一次的親密接觸」享譽兩岸,接著誕生更多網路作家。在網路上書寫免費小說打開知名度,然後靠出版實體書籍來獲利,似乎是可行的。

海峽兩岸曾經誕生過許多文學社群網站,例如台灣的優秀文學網,大陸的榕樹下等等。然而,文章在網路上不能賣錢,搞到後來還是得依靠傳統出版才能贏利。談到這,經營者大概已經疲累到不行了。

◎舊體制受侵蝕,新體制尚未起

培養一個知名網路寫手,到能夠依靠知名度出版實體書籍營利,真是談何容易;網路上已經到處轉貼的文章還有多少人願意買也是問題。而從網路成名的作家,大部分會從此以實體出版為主,不願再回頭。

為什麼我們從Google的數位圖書館計畫談到網路出版?因為很明顯的書籍內容的數位化傳播是必然的趨勢,然而害怕自身權益受損卻成了出版商與著作權人普遍的擔憂,因為新的獲利模式還看不見。

其實所有的數位內容都有一樣的困擾:舊有權益受損,新獲利不能保證,只是音樂與電影的創作的門檻較高,而文字創作門檻較低罷了。然而,隨著數位化工具的普遍,此類創作的門檻將會越來越低。

Google的數位圖書館計畫打算依靠關鍵字廣告盈利。這件事情給了我們一個暗示,權利總是某程度和金錢掛上關係。如果書籍的作者能夠從Google的廣告收入上分一杯羹,是否就不會反抗得如此激烈?

⊙訂閱《數位之牆電子報》FREE!
每週一發報,探討數位化導致的變革,面向包含通訊、網路、新媒體對你我生活及企業與社會的影響。

【2005/12/05 數位之牆】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0096_S

耶誕節為親友選購禮物的時刻即將來臨,美國「個人電腦」雜誌的實驗室挑出今年十大最有問題的產品,供大家參考。這些產品固然在架子上光鮮亮麗,但都有問題。

以下是前5名的名單:

第5名:PQI mPack P800 Media Player:想買可攜式影音播放機嗎?mPack可錄音訊或視訊,甚至還有快閃記憶體卡槽。但播放是問題,快速向前或向後根本不能用。蘋果的iPod和Creative Zen Vision及Archos的任何產品都比這強。

第4名:Dual XNAV3500P:這種攜帶式汽車地圖看起來不錯,但界面很差,輸入鍵盤也不行,根本通不過試驗。買TomTom GO或是Nuvi比較好。

第3名:PepperPad:這是晚了5年的網路泡沫失敗之作。比筆記型電腦還貴,電池幾分鐘就沒電了。一個8x6吋的觸控式螢幕,實在沒什麼好說的。

第2名:Sony Network Walkman NW-S23:新力發明Walkman,然後讓蘋果搶走市場。這個產品支援MP3,但沒有其他東西,根本不值一提。

第1名:Samsung Digimax V700:南韓的三星現在好像不會犯錯。三星已把新力排擠開,成為一流的電子廠商,品質也不錯。但這個710萬畫素的攝影機動作很慢、自動曝光很差、快門也不行,根本就不該上市。

另外,第6到第10名分別是:Cinego D-1000、ROKR E1 10、H2i SimplyTouch OpticalBar、Voodoo Doll D210、Oakley Thump。

【記者廖敏如/台北報導】針對美國個人電腦雜誌實驗室將PQI mPack P800列為今年十大最有問題產品之一,勁永國際(PQI)24日表示,P800是目前支援最多檔案播放格式的個人多媒體播放器之一,雜誌指稱播放問題,僅在少數檔案格式時才會發生,在大多數常用檔案格式都可正常運作,雜誌此種說法易令人產生誤會。

【2005/11/25 聯合報】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佳動漫BT下載
站名:動漫花園資源網 排名:NO.1 /
等級:特優
網址:http://bt.dmhy.net/index.php
站名:極影BT 排名:NO.1 /
等級:特優
網址:http://bt.ktxp.com/
站名:漫遊BT伺服器 排名:NO.1 /
等級:特優
網址:http://bt.popgo.net/
站名:泥娃娃影視動漫下載  
網址:http://www.niwawa.net/
站名:動漫之家  
網址:http://bbs.dmzj.com/index.php
站名:HKG動漫組論壇  
網址:http://www.ani-comic.net/cgi-bin/leobbs.cgi
站名:漫遊字幕組 POPGO  
網址:http://popgo.net/b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