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22 03:51 am
 

聯合報刊出「語言癌」專題報導後,有許多學者專家、作家詩人紛紛表示這是嚴重的問題,「年輕人」受「網路」影響太大,導致講話累贅。

學者認為,說話應該要「精準」、「優美」,語言癌上身,其實背後的原因是「年輕人」「思考力不佳」、「思考有問題」,「學生」因為缺乏「閱讀」所以言談思想缺乏「深度」和「內涵」,應該要立刻加強「教育」。(請先記下引號中這些關鍵字)

但語言癌真的錯了嗎…真的錯了嗎…真的錯了嗎…?(因為很重要,所以問三遍)

為什麼會有語言癌?它有沒有存在的必要?又它為什麼錯?到底是誰在用語言癌?又是哪裡出問題?當中的邏輯和根據又是什麼?在對語言癌進行化療之前,也許我們該先好好討論這些問題。

年輕哲學家、「哲學哲學雞蛋糕」 一書的作者朱家安日前接受本報專訪,深入探討和語言癌有關的8個問題;不過在此先提醒讀者,以下內容為個人觀察並衍生出的推論,不代表語言癌現象的全部面貌。語言癌「癌史」實際上為何,有哪些可能「療程」,還需心理學、語言學等等跨領域分析解釋分析。

先說結論,朱家安認為:

•我們看到的語言癌不見得反應語言能力問題,有可能是社會背景或產業需求造成的。

•學者需要進一步舉證,才能說明這些語言癌真的是「錯誤用法」,而不只是他們基於美感無法接受;若無法證明,那語言癌就只是主觀美感問題。

•目前沒有證據指出語言癌特發於年輕人,或者肇因於網路的興盛。

•他也不喜歡到處氾濫的「的部分」、「的動作」,但認為我們應該盡量客觀看待社會現象。對於語言癌,學者急於管教和咎責,卻疏於思慮和舉證,實在可惜。

1. 誰有語言癌?

「貴賓您好,先為您進行一個點餐的動作」

「那今天療程的部分,我們就先為您做按摩的部分」

「所謂的冬粉,就是所謂的綠豆,在經過一個磨粉的動作後,所做出來的產品」

這些語言癌語句,在生活中好像似曾相識,究竟都是誰在使用語言癌呢?這個問題尚未經過嚴謹的調查,但就朱家安觀察發現,語言癌大多出現在下列三種人身上:

a.服務業從業人員(咖啡館、速食店、餐廳,特別是連鎖店,或是金融業、保險業…)

b.需要現場播報新聞的記者、主播等媒體從業人員

c.活動主持人、演講者、導覽員

朱家安說,這三類人的共通點是從事「需要現場即想、即說、即時反應」的工作,我們姑且稱這類工作為「即時商務溝通」。語言癌語句如「進行一個XX的動作」、「為您提供XX的部分」,幾乎都出現在電視、廣播中的受訪者和訪問者口中,民眾日常聊天講話,不太使用這類語句。

2. 為什麼「即時商務溝通」工作者,要使用語言癌語句?

「先生,這筆訂單,您必須明天繳費喔」

「什麼?」

「不好意思…呃…先生,這筆訂單的部分,可能必需要明天就請您就去幫我們做一個這個繳費的動作喔」

朱家安推測,需要使用語言癌可能有下列三種可能性:

a.專業形象:學術界喜歡用,或需要用較冗長的的句子解釋複雜的事物,由於學術界在社會中的形象是高深、有學問、正式,因此想要表現專業形象的人,就會無意識地模仿這種冗長的敘事方法。

b.委婉考量:台灣,或者說中文文化中,長一點的句子聽起來較為委婉、溫順、禮貌、尊敬,這些都是服務業希望帶給客人的感覺。

c.爭取時間:也就是有些語言學者說的「語言痙攣」,需要即時思考同時說話的人,還是需要思考時間,因此在語句中加入冗言贅字,可以幫助他們爭取思考時間。另外,人緊張詞窮的時候,也會找能直覺反應的詞彙先「墊檔」。

朱家安說,服務業從業人員可能著重「委婉考量」,媒體從業人員和主持人、導覽員則著重「爭取時間」。在這些原因下出現語言癌,朱家安認為,並不代表當事人的語言能力有問題。

3.為什麼以前沒出現語言癌現象?

關於快去睡覺的說法:

阿嬤對媽媽:「泥快企碎叫啦!」

女兒對媽媽:「可以請妳進行一個移駕的動作回妳床上,把我的床的部分還給我嗎?」

朱家安認為,不能說以前沒有語言癌現象,畢竟現在沒有語言癌從何時何地誕生的確切證據,也許語言癌一直以來都以各種形式存在,但他猜測:

a.或許以前需要即席說話的工作比較少,近年服務業興起後這些工作增加。

b.或許以前人們即席發言的影像不易傳播出來,所以沒被大家注意,現在多媒體發達(例如新聞常做現場連線),大家才注意到語言癌現象。

c.大眾服務業過去沒有那麼強調近乎卑微的服務形象,現在服務業要求服務人員要對客人必恭必敬,在這種情況下,有語言癌的語句,就容易成為選擇之一。例如:「您必須明天繳費」這說法太直白強硬,服務人員若改說「您可能必須明天繳費喔」,就溫和有禮多了,即使「可能必須」根本不能連用,因為兩者是矛盾的詞。

換句話說,語言癌因「委婉考量」常出現在「店員被強烈要求對客人要有禮貌」的地方,這些用語很可能只是主管要求的SOP,並不影響員工本身的語言能力。朱家安說,他在服務業打工的朋友,只有在工作時才會出現語言癌語句,但平時和大家聊天並不會語言癌上身。

4.語言癌真的有問題嗎?如果有,到底是哪裡有問題?

學生:「阿我這樣講不行嗎?」(怒)

老師:「阿我就是聽不爽不行嗎?」(更怒)

一些學者和作家指出,語言癌代表一個人的溝通能力、甚至是思考能力出問題,但朱家安認為,就目前檯面上的證據,語言癌頂多算是「美感的問題」。

朱家安解釋,若語言癌是溝通能力出問題的「病徵」,那就要找出使用語言癌,會造成人和人在溝通上不順、誤會或是有其他缺陷的證據。

同理,若要主張語言癌代表思考能力不佳,也同樣需要證據佐證,朱家安表示,出現語言癌,可能是真的對事情沒想法或沒想清楚,但也可能只是緊張、想爭取時間或工作場合要求,原因究竟是哪一個,每個個案可能不一樣,任何超越猜測的診斷,都需要科學研究支持。

「我不認為一個人會因為需要在上班的時候用這個文法,腦袋就變差;我也不覺得只有思考有某些缺陷的人,才比較會用這些文法。」朱家安說。

至於美感問題,朱家安指出,學者當然可主張「進行一個XX的動作」這種用法不優雅,或聽起來很笨。只要聽了不舒服、不順耳,人就可以做出美感上的批評,不需要其他證據支持,「但,這單純是品味跟喜好的問題,不能算是溝通或表達能力的缺陷」

5.語言癌擴散是因為年輕人的文化+網路發達?

朱家安認為,目前沒有證據指出語言癌擴散和年輕學子或網路發達有關,他觀察到有語言癌的人,多半是已經在工作的人,學生很少有機會展現或使用語言癌,他引述北一女校長楊世瑞的話:

「學生平常說話,倒不常聽見「進行某某動作」這種句子,但「那」、「而且」、「然後」這類連接詞,倒是講沒兩句就出現」

朱家安說,他觀察到在網路社群溝通的文字中,也顯少出現「XX的動作」、「XX的部分」這種用法,因為沒有這樣講話的需要,有的話多半是特意使用這種句型開玩笑,所以他不認為網路是讓語言癌變本加厲或擴散出去的元凶。而在師長與學生對談的口語中,我們也很難判斷「那」、「而且」、「然後」的出現,代表的是語言能力不好,還是緊張。

6.那麼,為何大家把語言癌問題歸因到年輕人和網路身上?

問:試證明,名廚阿X師還很年輕

答:因為阿X師有說過:「我們有進行一個互相索取溫暖的動作。」

既然語言癌擴散不見得是年輕人和網路造成的,為何大家都把矛頭指向年輕人跟網路?

朱家安認為,人傾向指導年紀比自己小的人,加上年輕人容易在語言上創新,而網路易讓創新的語言快速散布(對,就像這次「語言癌」一詞爆紅的速度),所以人們可能才因此把語言癌和年輕人與網路直接連結。

朱家安指出,如果大家發現年輕人真的較常使用語言癌,也有可能是因為第一線的媒體從業人員和服務業從業人員,不少都是年輕人。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發現,語言癌的重度使用者為服務生、記者,這些工作非傳統刻板印象中,會被稱為『高尚』或被大眾尊敬的工作」朱家安說,因此人們在看這些人常使用的特殊語句時,潛意識裡可能直接連結到「這些人的社會地位非菁英、工作不高尚」,因此衍生出「這樣子的說話方式=思考力不佳、思考不清楚」的想法。朱家安認為,我們一旦思慮不周,就更可能會這樣被刻板印象影響,導致不公平的判斷。

朱家安提醒,若我們發現某行業人員特別容易有我們認定「不理想的說話方式」,在因此否定他們的語言或思考能力前,應該先想想,有沒有可能是社會結構上的原因(例如主管要求、禮貌考量),促使他們這樣做,否則我們容易出於刻板印象,做出因果關係錯誤的結論。

7.我們是否應該要求人人說話正確呢?有辦法定義什麼叫「正確的說話方式」嗎?

下屬:「好繽紛絢爛又青春耶妳今天~」

上司:「講話請遵循主詞、動詞、受詞的原則。」

下屬:「…妳是個花枝招展的人」

朱家安認為,語言是活的,隨時都因說話的人而變動,同樣地,用來歸納說話規則的「文法」也會因為語言的變動而改變,因此無法定義「絕對正確的語言」。

朱家安舉例,「被自殺」就是個不符先前慣用規則的新用法,但目前可用來描述「異議人士死在家中,身旁有他的遺書,但上頭的字跡不是該人的筆跡」這類情況,「這種說法在兩年前看起來一定很怪,但現在大家是這麼用的。」

朱家安說,如果要為語句訂出「溝通合格」的標準,他會看「這個語句這樣用,是否大多數人都可以正確理解,聽得懂。」只要夠多人同意這樣的用法,連文法也可以隨之改變。

朱家安表示,從邏輯上來看,「改文法」是很危險的事情,因為若重要的文法改變了,語言可能會無法使用,但這在現實中很難發生,因為某種文法若有嚴重瑕疵,它在流行起來之前應該就會被淘汰了。

8.所以「如何說話」應該被控管嗎?

「老闆,一個蛤(ㄍㄜˊ)蜊(ㄌ|ˊ)湯」

「蛤?瞎密?」

「噢,我說葛力湯啦」

「好好好,馬上來嘿」

朱家安認為,我們當然需要在義務教育裡提供兒童和青少年基本的語言能力。但對於其他中文使用者在溝通過程當中發明的新用法,在原則上,除非有證據顯示它們會嚴重危害溝通效率,否則不需要控管,他覺得應該要讓語言有演化和更新的空間,如果一個新語句會帶來嚴重的混淆或誤導,它應會自動消失。

朱家安開玩笑說,以字音字形的例子來看,不少教育部字典裡寫的讀音跟大家的口語發音不同,「但大家還是不太鳥教育部字典啊!」

有些國文老師提出要增加國文課時數來防治語言癌,朱家安提醒,要增加國文課時數,也必須要有證據,證明學校提供的課程,真的有助於學生提升日常溝通的效率才行

擔任編輯工作的朱家安自陳,自己也不喜歡那些無謂又沒煩人的語言癌,然而他強調我們應該持平看待社會現象。對於「語言癌」的價值定位、診斷歸因和有效解方,都需要紮實研究,「對教育政策有影響力的學者們,更不該繞過應做的科學研究、妄下定論。把可能有合理成因的社會現象貶低成當事人罹患的「癌」」

【2014/12/22 聯合報】


 【朱家安不要偷懶了】地方的語言癌也需要社會學
0
2014-12-22 作家專欄, 朱家安不要偷懶了

我跟大部分的人一樣,第一次接觸社會學,是在國高中的公民課(還是社會課?這些課程的存在感實在太薄弱了),課本裡介紹幾個專有詞彙如「標籤理論」、「刻板印象理論」等等,然而,對於理論的說明文字實在太簡單,我甚至無法理解這些理論到底可以拿來幹嘛。

後來我進了哲學系,在那個完全不缺理論的地方,高中時唸過的詞彙,幾乎通通還給課本。在大學時代又一次接觸社會學,是藉由網路論壇上關於社會議題的討論。這些際遇讓我感受很深:對我而言,社會學最有幫助的地方不是社會學理論,而是社會學面對問題的思維。

這個感受跟我當時接受的哲學訓練很一致,我也是一樣認為,對於一般人來說,哲學可以提供的最有用的東西不是理論,而是哲學面對問題的思維。哲學訓練讓人注意到,許多問題的癥結在於問題涉及一些內涵不清楚的抽象概念,理解了這一點,我們會更容易藉由釐清問題、探索概念來解決問題。(例如「名人撒謊」是否總是會構成道德錯誤?)這種「解題技巧」當然不是哲學的全部,但是對一般人來說,在溝通和討論上很實用。
就連「語言癌」也可以社會學

類似地,社會學提供一種視野,是讓我們穿透事物表象,看待事件背後故事深層的形成脈絡:許多社會現象之所以會出現,除了我們第一眼看到的原因之外,還存在有其他出自於社會背景、權力關係的因素,而對於後面這些因素的調整,有可能會讓我們更有效率,或者更公平地解決需要解決的問題。例如前天開始討論的「語言癌」議題,它的發展大概是這樣:
有人抱怨為什麼主播、記者、餐廳服務生喜歡用「…的動作」這種多餘的語法來講話。
國文學者回應,指出這代表年輕人的語言能力低落,甚至有可能影響到思考能力
國文學者開出解決方案:增加國高中的國文學分。

這一串發展當中,幾乎每一個推論都有待討論。例如,考慮到目前國文課程充斥的那些跟當代語文能力無關的內容,增加國文學分真的有助於提升國民的語文能力嗎?又,我們怎麼知道慣用語是否會影響到思考能力?

事實上,有社會學思維的人,可能在事情發展的第一階段,就察覺到現象的特殊之處:為什麼這些「語言癌」是大量發生在「主播、記者、餐廳服務生」身上?這些人是真的慣用「語言癌」,還是說他們只在工作的時候用?是什麼特殊的社會因素,導致這些「語言癌」產生?

有了這個方向的發想,我們就更有機會評估各種可能的解釋,例如:
餐廳服務生大半自己也不喜歡那些用語,但主管覺得對客人講「待會會為您做一個清理的動作」比「待會會為您清理」禮貌。
臨場報導的記者和主播需要夠多時間想接下來要說什麼,但是基於專業要求又不能放慢講話速度,因此只好變化句型,塞一些贅字在口語報導裡面。

這些解釋是否符合事實,需要進一步的求證,但它們提供了一些可能性,讓我們可以應付「語言癌」,同時又不需要帶給國高中生更多課業壓力。「語言癌」只是眾多可以用社會學眼光檢視的例子之一,但是它已經足以告訴我們,若不時常把「社會因素」和「權力關係」等社會面向放在心裡,我們就更可能會錯誤地理解現象成因,忽略其他可能有效的解法。
巷仔口社會學

不管是哲學還是社會學,都希望人慢下來檢視問題,確認自己的理解盡可能完整、解決方案盡可能有效。要養成這樣的思維習慣,最有效的途徑就是在恰當的引導下慢慢閱讀和思索大量的案例,了解別人是如何使用那些思維來處理社會現象。

自去年2月開始,巷仔口社會學出現在網路上。這個由社會學者們共同撰寫的部落格,提供許多比學術論文簡單許多的內容,讓人體會社會學的思維。或許是基於在地和普及的精神,部落格作者們多半挑選台灣社會的現象或事件來討論,也讓讀者更能進入。

在這個月,巷子口社會學出書了,這本同名書籍由部落格裡三十餘篇文章集結而成,分成「政治」、「性別」、「勞工」、「弱勢」和「另類觀察」五章。除了和部落格上一樣有趣的內容,出版社也很用心為文章裡的數據和資料重新設計風格一致的圖表,提升了易讀與舒適程度。此外,《巷仔口社會學》的主編王宏仁在導讀裡提到,這本書的版稅收入將全數用於支持台灣社會學會營運,由此顯現的學者熱情,也值得大家支持。

*本文感謝來自沃草烙哲學寫作社群以及武陵的建議。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Jackie, and adapted by Limin Din

《巷子口社會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