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希林╱專題報導  (20050125)
台灣每年推出三萬餘種新書,其中有七成賣不到一千本。這些書,後來都到哪兒去了?賣掉的書呢?

哪兒也沒去。有些進入「69元書店」,更多去了圖書墳場:被澆上水,用工業油壓成團塊,載運到紙漿場打成一團泥糊,有的變成麥當勞外帶杯架,或被製成再生紙產品。

舊書業者、作家、慈善團體最近對環保機構、一般家戶發出懇切的呼籲,希望在資源回收的過程中將「紙類」與「書籍雜誌」分開,使得後者還有生命的第二春。文化工作者同時呼籲一般讀者的舊書別輕易丟掉,拿到二手書店可以論本計價。

著有《蠹魚頭的舊書店地圖》一書的作者林皎宏說,現行的資源回收方式並不區分紙類與書籍雜誌,使得「可以賣的二手書」快速消失,對讀書人來說實在可惜。

賣不掉的新書,有些會流入「69元書店」低價銷售,但其經營成本遠大於二手書店。二手書店大都堅守「二手」戰線,在台北市汀州路、牯嶺街等地的大型二手書店都擁有自己的「樁腳」,也就是固定配合的資源回收者,將收到的舊書帶到店裡供店家挑選。

問題是這些貨源正在快速枯竭,猶如地球蘊藏的石油一樣。林皎宏說,理由是資源回收者都是老人家,走了就無人繼承其事業;其次,現在的資源回收不將紙類再細分為可回流入市場的圖書,而是全打掉做成紙漿。

新一代的二手書店業者發展出多功能的會員制,讓客戶變成貨源。茉莉二手書店負責人戴莉珍說,該書店的「台大店」貨源的八成以上來自「客戶交流」,也就是客人拿出來賣,超過一百本的話書店還會到府收書。

戴莉珍統計,該店每天源自「客戶交流」的二手書,數量已達3百本左右,約等於平均的銷售量。儘管如此,戴莉珍說,二手書店業者仍然在相當程度上仰賴資源回收站,必須自己親自前往,在堆積如山的紙類當中自己尋寶,看看有無可賣的二手書。

這種「尋寶」精神,正如客戶到二手書店碰運氣找書一樣。但是對消費者來說,許多二手書店都以本計價購入舊書,這樣賺到的錢遠遠大於賣給收破爛的人。

茉莉二手書店最近結合財團法人崔媽媽基金會、財團法人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等團體,希望將可用的二手書籍搶救下來,重新進入市場。陽光基金會行政部主任陳明里說,更可行的方式是與公寓大廈管理委員會合作,趁著歲末年終大掃除之際募集舊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