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他人作嫁衣裳」似乎已經成為台灣企業的宿命,強大的代工能力是優點也是弱點,即使我們在許多產品區隔都擁有過半的全球占有率,但相對的全球品牌知名度卻低的可憐。因應台灣現狀,《工匠精神的瑞士概念股》一書提出「工匠精神」與「瑞士概念」兩大願景。

瑞士的移民歷史、傭兵背景、群強環伺的地理位置,以及高山滿布的國土環境等先天條件與台灣相仿,但她破除種種迷思與限制,一舉成為世界的中心,培育出許多知名的國際級企業,正可做為台灣最好的借鏡。

目前籠罩台灣的許多迷思,都可在瑞士概念獲得解答,關鍵就在思考與行為邏輯的不同。像是台灣和瑞士的地形都以山地居多,但瑞士用它來發展觀光業,台灣卻是用來開墾栽植,兩者所創造的經濟效益,以及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好壞立判。

從瑞士經驗 看轉型關鍵

台灣如何從瑞士經驗看到自己的影子,將是攸關台灣能否成功轉型的關鍵。舉例來說,主要由德、法移民組成的瑞士,想要跨出國土做生意,第一個選擇就是先到最熟悉的德國等地,然後再以此為跳板,通往世界巿場;同理,台灣要向外擴張,中國大陸也是一塊拓展美歐外銷的墊腳石,而非經營的終點,如何使這種業務模式更蓬勃發展,而非由政府設下諸多阻礙,將是瑞士概念落實於台灣所須思考的方向。

瑞士也是經過了100多年的演化,才成就今天的成果,國民年所得突破4萬美元,工匠精神扮演主要動力。同樣地,台灣人是由一批批勇敢的移民所組成,跨越台灣海峽這個凶險的黑水溝,來台開墾拓荒,這種開拓的精神正是工匠精神的體現之一。然而,中國傳統的工匠只為帝皇等少數人服務,雖有精良技藝,卻無法留名青史,顯見「工匠精神」的重塑,將是一大挑戰。

台灣教育 扼殺工匠精神

然而,台灣教育制度過去十年的劇烈變革,卻又嚴重扼殺工匠精神。瑞士人認為,取得專業認證的工匠絲毫不遜於鑽研學問的博士,但在台灣卻只求廣開學位之門,抹殺舊有的技職教育制度。於是,我們看到全國的專科學校都成了技術學院與科技大學,原先多元化的教育體系已不復見,現在所培養出來的都是同一質性的高知識份子,不再有對工匠精神的尊崇與追求。

台北工專就是一個例子,它培養了許多深具工匠精神的企業主,但在升格為大學後,追隨潮流開辦EMBA課程,卻無法與台大、政大爭取高素質的學生,甚至還遺落了工匠精神。想想全台灣有多少像這樣的一流工匠學校,在高等教育的門戶大開之後,成為三流大學,辦起不入流的EMBA課程,工匠精神的延續,已面臨重大危機。

當工匠精神已經成為一種美與藝術,它的價值將會截然不同。像是瑞士的勞力士以「永續保存」為設計概念,對於品質有著高標準的要求;但台灣的電子表卻是一路殺價,非但很難獲利,使用者也是用過即丟,無法建立起所謂的價值。在缺乏價值的情況下,只能一再地從成本面著手,結果造成對人、對環境的過度剝削,台灣上班族投入全球數一數二的工時,但國民所得卻不到瑞士的一半,就是最好的說明。

值得欣喜的是,這本書也讓我們發現台灣仍有堅守工匠精神的企業,甚至有更多書中未提及的工匠企業,都曾是造就台灣經濟起飛的推手,不眠不休、一心一意只想做出最好的成品。如何延續工匠精神,藉由資本社會模式,達成全球化普及發展的目標,將是亟思轉型的台灣社會與企業,必須思考的課題。

(作者是美商甲骨文台灣分公司總經理)

【2005/02/16 經濟日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