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羅倫斯大牛排吃時要將丁骨部分的牛肉切成五公分厚,放在燒葡萄枝或栗樹枝的烈焰上燒烤,吃這種牛排要越生越好吃。吃三分見血最佳。

義大利托斯卡尼人有個外號叫「吃豆子的人」,意思是托斯卡尼家常菜中,豆子是最主要的食材,吃豆子想必是為了補充植物性蛋白質,因為托斯卡尼的常民食物中,多是以各種豆子、乳酪、蔬菜、水果為主,尤其是托斯卡尼的中世紀古城西耶納,更是這些被叫成托斯卡尼「窮人菜」的大本營。

但在托斯卡尼諸城中,文藝復興名城卻以愛吃牛排及牛內臟出名,不知此點是否造成了他們最後得以打敗其他托斯卡尼名城,而成為托斯卡尼地方的霸權;因為在人類歷史中,常常是吃牛肉的人最會打仗。

我平日並不嗜吃牛肉,但卻無法抗拒佛羅倫斯大牛排,每回到佛羅倫斯,都會發現自己體內流起野蠻人嗜血的衝動。

佛羅倫斯大牛排,在我心目中,是全世界最好吃的牛,英國安格斯牛、美國頂尖牛、日本和牛都比不上;為什麼呢?這和佛羅倫斯大牛排選用的特殊奇亞那白牛有關,這種牛在托斯卡尼的山谷中自然放牧,因此不會有人工飼養的羶氣,牛隻長至一至二歲間宰殺,之後不經冷凍,而以冷藏數日讓肉質變軟,吃時要將丁骨部分的牛肉切成五公分厚,放在燒葡萄枝或栗樹枝的烈焰上燒烤,吃這種牛排要越生越好吃。吃三分見血最佳。

吃佛羅倫斯大牛排是以公克計算,通常餐館都會建議一人份吃半斤,即六百公克,換算成美國人吃牛排的盎斯會嚇死人,六百公克等於二十一盎斯,比常見的巨大的紐約丁骨牛排的十六盎斯還多。

佛羅倫斯人每次吃牛排都這麼大量,但還好他們不會天天吃,否則奇亞那牛早被吃光了,因此在佛羅倫斯你絕找不到像英國、美國那類的牛排屋,也許在佛羅倫斯人心目中,一家餐館專賣牛排是很粗魯的事。

我們這回先後在佛羅倫斯逗留了三日,原本信誓旦旦只准吃一次大牛排,但臨去西思那前那夜,在中央市場旁的廣場徘徊,聞到烤牛排的果木香,又忍不住吃了一次。

吃佛羅倫斯大牛排,只要撒點海鹽即可,連黑胡椒都未必需要。

除了牛排外,佛羅倫斯還有極庶民的牛內臟料理,在中央市場內有一家叫拿波內的老鋪,從清晨七點起就隨著市場內的肉販、菜販一起開張,許多在市場工作的勞工階級都會叫一份紅燒牛肚配托斯卡尼無糖麵包,再來一杯紅酒,就足以忘卻一早的勞累。

除了紅燒牛肚外,這家攤子還賣各種水煮的大塊牛腩、牛肚、羊肚,切成薄片後包在浸過肉汁的硬皮麵包內,還可澆上辣椒醬。

這家攤子水煮內臟的方式,很像清真館的烹調手法,我不禁想著佛羅倫斯開始流行這樣吃牛羊,也許是和伊斯坦堡及中亞回教徒大量貿易後的產物,也讓佛羅倫斯從吃豆子的人變成大塊吃肉的民族。

吃完大塊牛排的當晚,我們在百花教堂前散步以消耗卡路里,卻撞見了難得的佛羅倫斯的中世紀大遊行,城內不同行政區的市民都穿上他們的中世紀服裝,拿著各區域的地方彩色旗幟,這些遊行的人大都高頭大馬;還有不少金髮,和一般托斯卡尼其他地方的人種很不同,(譬如說伊特拉斯坎人種的黑髮褐眼,中等身材),想必佛羅倫斯的人種和西哥德族混血得很厲害,佛羅倫斯在歷史中贏了托斯卡尼各地方的人,卻永遠失去了托斯卡尼人的心。如果你也像我們一樣在托斯卡尼各地旅行,就會不時聽到比薩人、西思那人、盧卡人等等至今提到佛羅倫斯人都沒好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