謬誤有四大類:「不一致」、「不當預設」、「不相干」和「不充分」。
有關違反思考方法時所犯的毛病,哲學家和心理學家均有研究。前者所著眼的,是所犯毛病的分類和欠缺理據的地方。後者所關注的,是這些毛病對人類的心理結構有何啟示。對於希望改善自已思考的人來說,這兩方面的研究都非常值得關注。我們先看看哲學家如何理解謬誤。
謬誤的定義
「謬誤」(fallacy)一詞的用法在日常語言裏並不嚴格。有的人把任何言論或思想上的錯誤都叫做「謬誤」。在這個意義下,像「吸煙可治好肺癌」這類與「事實」不符的錯謬說法,也可以說是犯了謬誤。然而,在方法學上,「謬誤」一詞是有較嚴格的用法的,像上述「吸煙可治好肺癌」這類違反事實的說法,就不能算是一種「謬誤」。因它犯的只是「事實上」的錯誤,而非「邏輯上」的錯誤。 
有的邏輯家則把「謬誤」的用法限於意指「推論上的錯誤」。這個定義在大多數的情況下都和邏輯裏的嚴格用法相符。例如,像「以偏概全」、「人身攻擊」等常見的謬誤都是犯了「推論上的錯誤」。而事實上,從邏輯的觀點來看,把「推論上的錯誤」都叫做「謬誤」是十分恰當的,因為,「推論上的錯誤」是一種「邏輯上」或「思維方法上」的錯誤。不過,並非只有「推論上的錯誤」才是「邏輯(或思維方法)上的錯誤」。比如說,「雪是並且不是白的」這個說法犯了邏輯上的錯誤,但,它不是一個論証或推論,故此,它所犯的錯誤並非「推論上」的錯誤。由此觀之,用「推論上的錯誤」來界定「謬誤」是過於偏狹的。

在下面,我們把「謬誤」界定為「邏輯上的錯誤」。這裏所說的「邏輯」是廣義的,它包括了演繹邏輯和歸納邏輯。故此,所謂「邏輯上的錯誤」即違反上述兩種邏輯的方法學規求的錯誤。這個定義避免了如上述等定義所犯的過寬或過狹的毛病。根據這個定義,違反事實的判斷並不算是「謬誤」,因為,有關判斷只是事實上錯而非邏輯上錯;而自相矛盾則明顯是一種謬誤,這是由於它是一種邏輯上的錯誤。

謬誤的分類
對於謬誤,不同的邏輯家有不同的分類。其中一個常見的方法是把謬誤先分作「形式謬誤」及「非形式謬誤」兩大類。但這裡要介紹的是李天命博士的「四不架構」:
不一致 (The fallacy of inconsistency) - 思考或言論有矛盾衝突、自我推翻、不一致等性質。
不當預設 (The fallacy of inappropriate presumption) - 把不妥當的假設視視為妥當。
不相干 (The fallacy of irrelevance) - 嘗試建立某論點時提出一些沒有邏輯關係的論據。
不充分 (The fallacy of insufficient evidence) - 嘗試建立某論點時所提出的論據雖然與結論有關連,但卻不足以支持結論。
詳見李天命網上思考 一些例子
不一致的謬誤
自相矛盾 - 所謂「自相矛盾」(self-contradictory)就是指同時斷定兩個「互相矛盾」的說法。比如說,「雪是白色的」和「雪不是白色的」就是兩個互相矛盾的句子,若果我們同時斷定這兩個句子,例如「雪是並且不是白色的」,那就是斷定了一些自相矛盾的說法。
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
- 韓非《韓非子·難勢》

自相衝突 - 所謂「自相衝突」就是指同時斷定兩個「互相對立」(contrary)的語句,如「a是圓的並且a是方的」。「a是圓的」和「a是方的」是兩個互相對立的句子。它們不能同時為真,但卻可同假。比如說,a可以是三角的。
自我推翻 - 自我推翻(self-refuting)的謬誤有時又稱為「自我否定」的謬誤。像「我一句中文也不會說」便是犯了這個謬誤。香港的第一任行政長官董建華,被問及對一個批評香港政府的電視節目有什麼看法時說:「這些是低趣味的東西,我不想評論」。這句說話,自然也犯了自我推翻的毛病。
不當預設的謬誤
「到底墮胎是錯還是對的?」這個問題假設了墮胎是絕對的對或錯。但這個假設並不恰當。其實,大部份的行為並非如此,而是可以在某些情況之下是對的,但在另一些情況下則是錯的。所以,若要提出這個問題,首先應提出理據解釋何以墮胎是絕對的對或錯。否則便是犯了簡化問題的毛病。
循環論証(Circular argument)- 若果用來証明結論的前提就是結論本身,又或者所採用的前提預設了結論的真確性,那麼,有關論証就是循環論証。例:「由於聖經說上帝存在,而聖經是上帝所默示的,故此,上帝存在。」
不相干
盲目比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所以,種善因得善果。」
《台灣論》作者美化日本強徵「慰安婦」罪行,引起台灣社會激烈的批評。台灣總統資政許文龍為該書提出辯護:「慰安婦有其時代背景,不能用現時的價值判斷來批評。」這個說法犯了不相干的謬誤,因為某行為應否受到批評和其時代背景並不相干。
「邏輯實証主義這個哲學理論並不成立,因為這個理論已經過時。」
不充分
有人因吃了「保寧丹」而中鉛毒,於是有人質疑該丹藥的安全性。製造該藥中醫這樣自辯:「我的太太和子女服食過該藥並沒有出過什麼問題。」由一個例子或並不有充份代表性的數幾個例子推論到全部,這種論証方式就是一種以偏全的論証方式。
有政府官員(曾蔭權)斷言,香港大專教育成本比哈佛還要貴,其中一個理由是:香港學生獲得的資助平均高於哈佛學生所獲得的資助。這個講法所提供的是偏面証據 - 政府官員隱瞞了哈佛的龐大研究經費以及私人機構的資助。
偏差統計 (The fallacy of biased statistics) - 偏面簡化的謬誤主要是源於統計上的偏差。比如說,社會科學家在從事社會研究工作的時候,往往需要進行抽樣調查的工作,但,若果有關樣本不夠代表性,那麼,由有關樣本的數據所推出的結論就並不可靠,而這樣的推論是一種偏面簡化的推論。

--------------------------------------------------------------------------------

認知偏差
心理學家所討論的「認知偏差」,是指一些非常普遍、主要是基於人類認知結構所犯的謬誤。這些認知偏差,包括有關統計和或然率的一些常見的誤解,以及錯誤的決策和思考模式。例子包括:
隨想偏差:我們估計某事物的出現率很多時候視乎是否可以很容易地記起相關的例子。但這個方法並不一定準確。
主觀偏差:我們常因為主觀的喜惡而相信某些立場,甚至因此而不合理地忽略與自已立場不乎的證據。
定錨偏差:我們對某現象的看法是基於最起初的印象或估計(定錨),根據往後的經驗而上下調整。然而我們往往調整不夠,以致後來的看法與事實存有偏差。這可算是「先入為主」的問題。
呈現偏差:相同的問題以不同的方式提問,答案卻並不一樣。

--------------------------------------------------------------------------------

人生謬誤
李天命講述四種「人生謬誤」:
談人生問題可用千言萬語,若從四不架構所指出的四類思維謬誤引申講述四種「人生謬誤」(即錯誤的人生觀念或態度),那就較有頭緒,較易掌握。剛才討論不一致的謬誤,箇中的「教訓」就是要「過得自己過得人」,不要犯雙重標準的毛病。我不是在道德說教的層面上講的(道德說教並無多大說服力),而是在實利的層面上講,「過得自己過得人」的態度是對我們自己很有利的。
比如說,人們之所以不開心,很多時候是因為覺得別人獲取了他們不值得獲取的名利友誼愛情等等東西,於是自己就怨天尤人起來。但倘能如實反省一下,往往可以發現自己其實不比別人好,甚至比別人差,只是由於「嚴於責人寬於責己」的習慣而覺得不公平吧了。如果採取「過得自己過得人」的態度,就會發現世上看不過眼的「壞人」少了很多,自己的怨憤不平之氣也會消減很多,而這樣做人就會開心很多的了。

不相干的謬誤包括了「人身攻擊」、「誤用權威」、「牽強類比」、「偷換論題」等等謬誤。現在由偷換論題----即離題謬誤----作一引申討論:如果將快樂的人生或有意義的人生視為做人的主題,那就不要浪費精神去理會與此無關的事情,否則就是離題。計較與「人生主題」不相干的雞毛蒜皮之事,可謂「婆媽」;反之則為乾淨俐落。

例如閒言閒語,乾淨俐落的人是不會去理它的,除非那些閒言會損及自己的實利,譬如會因而被革職,那才有需要澄清。閒言閒語每每源於妒忌。妒忌別人已夠愚蠢(對於快樂的人生毫無益處),計較別人因妒忌而造出的閒言閒語(假定無損於自己的實利),那就更為愚蠢了,這種閒言閒語不但無須理睬,我們甚至不妨「惡意地」享受一番呢。所謂「沒有人會去踢一條死狗」,狗兇猛才會招人打擊,那是樹大招風吧了。

不充分的謬誤包括了「以偏概全」、「假值傳遞」、「居後為果」等等。這裏只考慮以偏概全或(更一般的)「片面謬誤」。引申到人生問題上,「片面樂觀主義」和「片面悲觀主義」是兩個典型的例子。

片面樂觀主義以為世界是玫瑰園,這種思想常表現為幼稚、假浪漫,「攜手漫步彩虹上」那種假浪漫。我們固然應該基本上樂觀,這是很有利的做人態度,但不可片面樂觀,忽略了世界有陰暗的一面,以致容易得意忘形,樂極生悲。最好是有適度的(而非神經質的)如臨深淵的謹慎。

至於片面悲觀主義,則以灰色眼鏡看世界,以酸刻(Cynical)的觀點看人生,認為友誼不過是互相利用,愛情不過是互相取暖,兄弟父子的關係也不過是無可選擇的偶然。這種看法的錯誤在於片面,就像把人說成只是一堆原子。人是一堆原子,但並非「只是」一堆原子。朋友可以互相得益,但此非朋友關係的全部。在無他人在場的情況下探望一貧如洗孤苦伶仃的垂死友人,這就永遠不是「友誼只是互相利用」這種片面狹窄的酸刻觀點所能解釋的(為所愛的人而犧牲自己,那就更不是「愛情只是互相取暖」所能解釋的了)。 酸刻的觀點時下很盛行(或因「受傷的心靈」大多了),這是很可怕的,酸刻的人是不會快樂的。

所謂預設,在此界定為「視為當然的假設」。不當預設的謬誤包括了「循環論證」和「混合問題」。這裏只談混合問題,那就是(我初步這樣界定)把發問時不能視為當然的假設視為當然而混入了問題之中。例如不久前有電視節目主持人這樣問被訪者:「講師的責任是教書,你為什麼出來爭取權益呢?」這問題就是混合問題,預設了教書和爭取權益互相排斥,但其實兩者並不互相排斥。

對預設有警覺性是很重要的。一般人在成長的過程中被灌輸了許多「人生預設」,習焉不察而不去質疑,對預設有警覺性的人則會憑獨立思考去判斷這類預設(例如「有名利即成功」)是否可以接受,是否適合自己,流行的「社會遊戲」或「成功預設」並不是天經地義的,懂得反省這些預設,這對於過一個快樂和有意義的人生有莫大的助益。

[ 節錄自李天命《破惘》一書中的「人生逍遙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