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2-10 中國時報
 經濟有它專技的觀念和方法,但當用普遍話語來表示時,它的談論方式與一般說話並無不同。當代主要經濟史家黛德瑞.麥克勞斯凱(Deirdre N.McCloskey)就說過,經濟學的談話與說服,它在修辭上,其使用類比、隱喻、挑釁、煽情等方式,其實與別的說話方式並無二致。

 而在當前,人們談論經濟時,就大量使用著一個意義非常曖昧模糊的比喻,那就是所謂的「復甦」。許多人說「下半年復甦」,「最慢明年復甦」等等。這種說話的方式,似乎是在講有那麼一個叫作「復甦」的地方,再等個半年一載,我們就可以回去了,而後繼續過著高出口、快成長、股市兩萬點、吃香喝辣的幸福日子。問題是「復甦」這個地方,我們真的回得去嗎?

 過去廿年,全球的確擴張快速,而它的主要力道就是「債務」,這也就是專家所謂「債務帝國」結構性格局─美國以債養債擴張其似乎無止境的超前消費;而對內則信用寬鬆無比,以股市房市畸型繁榮支撐著未來,整個金融服務業的全球擴張,儼然已成全球繁榮推手。新興經濟體的出進口暢旺、消費勃興,其實都托庇這樣的結構。今天這結構所造成的超級泡沫業已破裂,我們當然可事後先見的宣稱是「華爾街肥貓惹的禍」、「全球早已成了超級老鼠會」,但指責後,我們又怎能指望那種結構再現呢?

 在舊結構下,亞洲新興經濟體過去十年平均年成長率百分之七點五,為全球其他地區的二點五倍;而去年第四季的成長大幅下滑,南韓甚至跌幅高達百分之廿一;至於日本則十二月分出口劇減三成五,台灣進出口則皆減少超過四成,工業生產則跌百分之卅二。如此驚人的數字,與其說是短期的景氣現象,毋寧更應視為是與舊結構的訣別禮。許多人在談「復甦」,意思是說還有某種美好的狀態可以回得去,但回得去嗎?

 去年十月以來,英國首相布朗和美國前財長鮑爾森都不只一次放話,希望中日俄及石油生產國將外匯存底貢獻出來,其思維模式其實就是企圖維繫過去那個「債務帝國」已不可能的結構;各國狂印鈔票救經濟,同樣是把致病之因當救病之藥。目前全球新說法之一,就是印鈔票救經濟,只不過是替無法預期的第二波金融海嘯做預備而已。

 再以歐美漸興的經濟國家主義為例,我們當然可以由現在的自由貿易觀點認為它是保護主義在蠢動,但若我們回顧戰後「關貿總協」(GATT)成立以至後來改制為「世貿組織」,當可發現今天的貿易秩序,乃是歐美逐步成長後將需求不足部分開始以配額制和自動設限制逐漸釋放出來所致,歐美的經濟國家主義漸興,只不過是它們自保的民粹鄉愁而已。由所有的這些動向,已可看出這其實是舊結構解體,新結構與新規則仍漫無頭緒的過渡狀態。美國新國務卿希拉蕊和財長蓋特勒都已明言,這是一種「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

 因此,「復甦」裡的「復」,遂變成經濟修辭上具誤導作用的比喻。它使人錯誤以為,真的還有一個叫做「復甦」的地方或狀態可以回得去,但有這個地方或狀態嗎?

 張愛玲的小說《半生緣》裡,男女主角相戀而歷經變故,後來又再相逢,但相逢又如何?女的說「我們回不去了」。他們當然回不去了,支撐舊狀態的所有因素都已成了過去,又能回到哪裡?既然緣只有半生,那後面的半生就只得努力,各自去追求幸福。而當前的經濟情勢不也相同嗎?舊結構所造成的狀態業已消失,我們其實已沒有一個叫做「復甦」的地方可以回得去。人們已不能等待「復甦」而是要努力的去創造新的方向與願景:我們有沒有本領去創發更新的知識性產業?是否能提升某些產業的附加價值?是否能在教育、醫療、社會服務、環境服務等方面創造更多非商品性的內需?在等待「復甦」裡浪費金錢和時間,將犯下最大的錯誤!

 我們已沒有一個叫做「復甦」的地方或狀態可以回得去,我們只有努力去找路,這才是嚴酷但有希望的考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