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危機的擴大,「貧窮」成為越來越普遍的現象。我們這個社會究竟如何看待貧窮?不容諱言,太多人習慣將貧窮與污穢、羞愧、低賤、愚懦、墮落等形容詞連結,以至於貧窮代表一種卑下鄙陋的狀態,窮人等同於在社會底層蠕動掙扎的「低等人」。

將貧窮污名化是當代消費社會最頑強的意識形態,正是這樣的意識形態,將滿足物質慾望變成永無止盡的勞役。政府也將經濟增長奉為最高信仰,而刺激消費則是不二手段。消費券基本上就是這一信仰下的產物。在鋪天蓋地的宣傳下,「消費」成為國民義務,沒有能力或拒絕消費的人就變成異端,只能苟活於社會的邊緣。

其實,人類文明史上真有一些不甘屈服於消費社會商品拜物教的異端,他們自有一套革命性的生活哲學,自願處於「貧窮」的狀態,用「簡約」來換取個體生命更充分的綻放。他們認為人的生活,「是」什麼(to be)比「有」什麼(to have)更有價值。他們看到人類不斷膨脹的慾望製造了永遠感覺欠缺的痛苦,而在滿足欠缺的過程中,卻忽略了人生中最珍貴的事物,譬如愛情、親情、友情、互助、團結、分享。在歐洲、加拿大、美國、澳洲、紐西蘭都不乏這樣選擇貧窮的個人或團體,用「放棄」作為抵抗的武器,背離資本主義社會經濟增長的信條,自認為是「自願簡約」的奉行者,或者乾脆自稱為「減速者」(downshifters)。

他們從日常生活當中一系列的「自主選擇」來實踐簡約的理想。譬如,只購買當季的在地蔬果、儘量騎乘腳踏車或搭乘公共交通工具、避免使用非必要的電器、節約用水。他們儘量學會自製物品,樂於耕種田園,寧願用以物易物、回收、維修來代替購買。他們堅持一個簡單的信念:要改變世界,先改變自己。

這種自願簡約貧窮的運動,最具代表性的是目前遍佈五大洲的「第四世界互助組織」(ATD Quart Monde)。組織創建者雷津斯基神父(Joseph Wresinski)倡議追隨者都應讓自己處於匱乏狀態,因為,自願貧窮會讓志工更接近想要幫助的貧困家庭,更容易讓他們接受並取得信任。這種自願選擇的貧窮可以讓窮人脫離卑賤自慚,不必在富人面前低聲下氣。而一旦窮人建立自信,可以自我肯定,就會挺身和周遭的世界接觸,勇於表達,敢於對抗。

在台灣,當貧窮的現象擴大,我們是否已經準備好面對貧窮的態度?是否可以接受貧窮做為自願的生活方式?不是歌頌貧窮,而至少是不再以貧窮為污名,允許有人選擇自處於匱乏的狀態,拒絕消費,拒絕經濟增長的迷思,允許人們更團結互助,消滅剝削和壓迫,充分發展個性,讓社會往自由人聯合體的方向邁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