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不要讓愛心失去信心

2009年08月18日蘋果日報
水災以來,各界的踴躍捐輸,很讓人感動。不但大量金錢湧入,物資也堆積如山。災區已經呼籲,物資太多,難以整理發放,本身已成災難;希望大家捐錢。

政府應負監督之責
其實,每個捐錢的人,心裡都難免嘀咕:「我的錢真的會到災民手裡嗎?還是被貪官奸商半途污走,中飽私囊?」此前歷次捐給大陸災難的錢,據報超過一半進入國庫以及被貪官中飽,所以慈濟乾脆派人去大陸災區建房屋,送物資,不給錢,真是很聰明

這些報導使得很多人寧願捐物資,不願捐現金;而且現金的流向也不透明,讓人不知怎麼捐最安全。有的慈善機構也乘機撈一筆,以行政、人事費的名義先扣下若干,很讓捐錢的人不爽。政府有責任管理監督捐獻,整合分配所有現金和貨品,不能讓愛心浪費,肥了貪官奸商。

捐款是美德。真正的富有不是看你有多少,而是看你能付出多少。捐款的人才是真富有。這種善良的人台灣很多,是台灣真正的財富和瑰寶。捐款心理學指出,個人以捐款來發現自我、了解自我,並以這種花錢的方式來呈現個性。美國社會學家經過研究認為,窮人希望得到的援助是金錢而非物資,因為金錢提供了選擇的力量,例如買衣服成為自我表達的工具;付房租則是一種尊榮。

捐款流向應透明化
20世紀中,由消費來定義救濟已成為主流,新的「物質救助之療效」概念表示,恰當發放現金能夠重建窮人;在花錢的過程中,有助於培養儉約、遠見和主動積極。這些是提供物資救助做不到的心理治療效果。專家們認為,「現金療法」可以造就獨立而有技巧的窮人消費者。

20世紀初,美國社工人員在支持窮人自由消費和無法信賴窮人能妥善花費之間持續矛盾,到了1935年透過《社會安全法》,終於同意窮人的消費自主性,可按本身意願花費捐款,於是救濟窮人應該發錢而非給予物資遂成為定論。

在進步資本主義經濟的特色中,含有多種貨幣,「慈善貨幣」即為其中之一。台灣人從不缺慈善貨幣,從歷次對中國和台灣的賑災可以看出,善款不是問題;問題是對捐款流向的信心問題。政府須督促並稽核收納善款的機構,透明正確地公開資金的運作,以免遭人中飽。政府要讓愛心有信心。


司馬觀點:冷血內閣(江春男)

2009年08月19日蘋果日報
消防署長黃季敏因救災過度勞累昏倒,送到加護病房,他如知道劉兆玄和薛香川在做什麼,一定會懷疑這樣認真值得嗎?

薛香川說在父親節上館子吃一頓飯,太過分嗎?大哉問。他不知道救災如打仗,分秒必爭,無數災民陷在絕境中,全國人民都期待政府聞聲救苦,火速馳援。但這位負責總協調的秘書長,卻像個旁觀者,照常上館子過節日。面對名嘴捉包,還回電嗆聲,一副理直氣壯的樣子,真是冷血官僚。

僅廖了以上前線
其實,劉兆玄的表現也不遑多讓,他在這個關鍵時刻,依照日常生活方式,定期前往理髮廳,裝飾門面,整肅儀容,視為理所當然。比較幸運的是,面對外界質疑,他不必回電互嗆,由幕僚掛人電話即可。

這樣的閣揆,配這樣的幕僚長,性格相同,默契十足。內閣除了廖了以在前線打仗之外,交通部長和經濟部長仍在踱方步,過正常日子,副院長邱正雄也在問,災情有這麼嚴重嗎?劉內閣臨危不亂,處變不驚的本領,終於贏得「冷血內閣」的封號。

「後馬時代」來臨
誠懇是馬英九的強項,能力則是他的致命傷他在記者會上同時展現了這兩大特質,態度極為誠懇,但辦法沒半步。他說的都是有關機制和預算的事,沒血沒淚的冷東西,對災民面臨的具體問題,他只能鞠躬致歉了。

劉內閣玩完了,馬英九還可拖死狗,但「My Angel」的形象已經幻滅,「後馬時代」即將來臨了。

像個男子漢,辭職吧!◎ 李詩云

親愛的總統先生,我是個道地台灣女兒,去年因不滿前政府涉及多起貪污弊案而支持該給民進黨一次教訓,也相信您的清廉形象應會讓污濁的台灣政治帶來清流。儘管周遭也有許多質疑您的治國能力,仍然堅持應該政黨二次輪替而挺您,不惜被綠營朋友戲稱為藍藍人。但經過這一年多,卻越來越懷疑自己當初堅持清廉為重、治國德勝於才是否正確?

星期二看完您為莫拉克風災處理而召開的中外記者會後,我的期望變成徹底失望了。看到您那一分道歉九分自辯,用檢討包裝自己的過失,用第一線基層的努力來掩飾執政的無能…我不禁掉下淚來,痛心疾首的懇求您辭職吧!

清廉卻無能的您,適合執政在無風無浪的太平盛世。但此時是天災人禍不斷和金融風暴襲擊的動盪時代,台灣人民承受不起這樣危機應變差又剛愎自用的總舵手。如果現在不辭職,而還不願也不肯承認自己的治國無能,那麼爾後您的剩餘三年任期,將會為台灣帶來比莫拉克風災更大的政治災難。

召開這場中外記者會的起心動念為何呢?如果不是連各國重要媒體都對您提出執政能力的強烈質疑,您會有這場中外記者會嗎?在記者會上只敢先點幾家對自己友善的媒體記者來佔用時間,是在心虛什麼呢?為什麼您永遠認為維持自己的明星形象比認真虛心的當個治國有為、能苦民所苦的好總統來得重要呢?您看不出來消弭整個民怨,最根本不是您是否換了閣員閣揆,而是總統先生您本身嗎?台灣不需要只會花拳繡腿又自戀的偶像明星再當三年的總統。

謝謝您去年成功的完成歷史責任讓貪污者易權,也謝謝您這一年多來的為民服務,您對台灣人民的階段性任務已完成,台灣人民也不會忘記曾有個清廉的馬英九總統。但現在,請容小百姓含淚敦請總統您,留下政治家真正的典範,做個台灣第一個肯承認自己無力治國而辭職的總統,像男子漢那般,勇敢走入歷史吧!(作者為家庭主婦,彰化縣民)

煙幕彈◎ 許慧如

看總統府記者會,我觀察到,記者針對救災不力提出的質疑甚至批評,馬總統有兩種乍聽有理,但其實根本是似是而非的煙幕彈。

一、消費救災人員:馬總統會指出某救災人員殉職、過勞入院等等,而且還會用感性的口氣補述這些人員發生悲劇之前的一些軼事。他的邏輯顯然是,「救災人員有傷亡=救災很盡力」,同時利用補述的那些軼事,營造出悲劇英雄的氣氛,要以道德力量削弱媒體質疑他的正當性,好像就是在說,「大家都這麼辛苦了,你們還要在傷口上撒鹽嗎?」

但是,如果總統與行政院長一開始就盡心盡力,並且判斷正確、決策正確、指揮調度正確,會有人員因為出勤過度而發生意外嗎?

二、玩弄數據:馬總統還會提出一些數據,大致就是哪天從哪裡救出多少多少人。這招他在之前的CNN專訪也用過,說「八月十四日天氣一轉好,我們就撤出二五一八人,這是創紀錄的」。二五一八人多不多,那要看總共有多少人需要救援吧。就像某年某月某日股市上漲七十點,那我們就得先問當時指數是在七百點、七千點還是一萬四千點吧。至於為什麼這些人會陷入需要救援的狀態,也還有人要負其他的責任吧。

二○○八年總統大選時馬蕭提出的六三三,其實也是這種數字遊戲,刻意隱藏可以比較的基準。(作者現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助理教授)

理髮染髮 九劉九流◎ 洪淑蓉

行政院長劉兆玄被踢爆在莫拉克颱風造成嚴重災情時還有心情去染髮,馬英九在十八日記者會還解釋「他是去理髮,不是去染髮」,我不禁聯想到晉惠帝的「何不食肉糜」的千古名句。

劉兆玄在小林村可能已經滅村時,還有心情去理髮?他的辦公室主任丁乃琪更在接受媒體詢問時怒答:「理髮不行嗎?」這是什麼世界啊!第一線救災人員與洪水搏鬥,差一分鐘支援未到,就會死傷。災民生死分秒必爭,行政院長理髮?總統緩頰?

人死不能復生,豈是馬英九一肩得以扛起?災民之痛,汝可知矣?(作者長榮大學大眾傳播系副教授、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訪問學者)

「我們不知道」的公務員文化【聯合晚報╱社論】
   
2009.08.18 02:41 pm
外交部政次夏立言遞出辭呈。各界對「拒絕外援」一事不滿,但如果要夏次長一人扛責,外交部內外都有人為他抱屈。這次事發過程尚未調查清楚,次長下台未必算是「給了交代」。爭功諉過的官僚文化,的確是台灣政治發展路上的大石頭,這次水災過後最好一併檢討,免得「政府效能」繼續被評比為妨害台灣競爭力的因素之一。

這次的「政治土石流」來勢洶洶,馬英九說「總統負起全責」,表明要懲處官員。的確,天災難以抗力,人禍更令人痛心。參與第一線救難的小兵和警消人員都在揮汗搏命,但很多「長官」簡直一問三不知。從氣象局一開始沒測準超大雨量,水利署缺乏災難意識,到消防署和國防部緊急動員不力,乃至外交部作為「信使」所傳遞的救災需求訊息有誤,這其中「我們不知道…」的公務員心態,成了人禍的源頭。

很諷刺,政府官員常常「不知道」。馬總統以「他們(災民)不知道…」向國外媒體說明災情慘重的原因,結果被罵慘了。馬總統說山區居民沒有事前撤離,應是指天災難防,未必是為卸責。但民眾聽在耳裡感受不佳,因為未見政府承擔責任。山區居民資訊有限,而政府「管理眾人之事」,負有告知危險和保護安全的責任。所以不但「他們不知道」不應拿來做為理由,身為公務員,連「我們不知道」這句話都不該說出口的。

致使天地變色這種程度的災害,不是一二人所能預防,也不是一二人所能扛責。但公務員不能只知本位主義。如果只知遵守書中的法條,只知緊抓自己手裡的權責,除此之外都「不知道」;在該興利之處不能興利,在災變來臨時更無法權宜應變,則難怪災禍擴大,民眾怨怒不可遏止。

拒絕外援風波,造成外交部次長請辭,其中不無「本來不知道會這麼嚴重」的因素。而馬總統如今面臨的內外交迫局面,難道不也是出於「本來不知道」的初始輕忽?公務員拿人民俸碌,沒有「不知道」的推拖餘地。官僚文化之弊,非改不可了!

【2009/08/18 聯合晚報】

司馬觀點:馬英九泡在大水中(江春男)

2009年08月17日蘋果日報
外交部婉拒外國援助,國防部反應遲緩,這兩個部變成民怨的出氣筒,但到目前,交通部只開了一場記者會發布災情、救難進度或有待解決的問題。中央救災中心的網站很難找,找到也看不到有用的資訊。馬英九等了一個禮拜才召開國家安全會議,但內容空洞,行禮如儀,整部政府機器離離落落,馬英九的形象全泡在水中。

馬劉不懂災民的心
外交部誤判情勢,作出錯誤決定,原因之一是,國安單位缺乏應變機制,外交部求助無門原因之二是,外交休兵變成外交休假,不知災難外交對台灣的重要性。國防部誤判情勢原因之一是,部長和總長全心調查弊案,無力他顧。原因之二是,馬英九不信任,也不重視國防部除了下令三軍跑3000公尺外,他不知道軍人可以打仗也可以救災。他把統帥權擺在抽屜裡,不知如何使用。

國防部救災行動遲緩,錯失良機,也許有難言之隱,但遇到災民抱怨,國防部卻迅速召開記者會,義正辭嚴地替自己辯白,爭功諉過,又缺乏同理心,令人看了更失望。國民黨主席吳伯雄出席國安會,這個會議好像府院黨高層會,與國安會體制不合。國安會決議了無新意,照本宣科,有如一場失敗的公關會議。連最基本的救災體系和資訊宣傳都拿不出有效改善辦法。不論任何方面,馬英九跟李登輝相比均望塵莫及。

馬劉兩人帶著一顆心去看災民,卻不懂得災民的心。理智上知道災民苦難,但情感上有距離感。好像蓋著保鮮膜,永遠隔了一層。馬團隊的人格特質和執政能力,在這個大災變中,暴露無遺。

台灣多山多地震多颱風,多災多變,找不到國泰民安的太平盛世。執政者須有強烈的憂患意識,隨時面對不測風雲。俗語說「路遙而知馬力」,如今大家已知他是軟腳馬,未來的日子必定更難過了。

「聞聲救苦」變成了「聞聲訴苦」

連續被國內外交相指責了一個多星期,馬英九總統昨天分別召開中外記者會,不過,眾所矚目的記者會卻令人十分失望。馬總統強調:安置重建的路還很長,不能在此時逃避責任,他會讓民眾知道他可以做得好,到時候再來評價我。言下之意,對於國人不分藍綠一片罵聲,CNN的網路民調結果甚至有八成二的人認為馬總統應該下台,馬總統依舊打算「好官我自為之」。

之前,馬總統的六三三政見跳票,他竟然想賴到二○一六年完成。可以想像,如果安置重建做不好,他也會想一直賴到二○一六年完成。馬總統的邏輯果然與眾不同,自己做不好不去自我檢討,反而要求選民給他連任的機會,「到時候再來評價我」。如此綁架選民,實在稱不上高明的騙術。可是,「到時候」如果什麼都做不好,選民又能拿他怎麼樣?任期屆滿荷包滿滿,還可以享受優渥的禮遇,而倒楣的災民恐怕得繼續住在組合屋裡過日子。

昨天的記者會中,馬總統提出的做法,比較具體的應屬成立災害防救署,以取代消防署,地方政府則成立災害防救局。姑且不論這些做法牽涉立法工作,遠水救不了近火,即使成立了災害防救署,還不是跟消防署一樣隸屬於內政部,如此換個比較大的招牌,花費政府更多的預算,能提升多少救災效率,不得不令人質疑。而且,這些新的制度設計,也對當前有燃眉之急的救災工作無濟於事。我們幾乎可以從此斷定,馬總統以及他所領導的馬政府,先是錯失了救災的黃金時間,現在又對救災束手無策了。

廣大的災民何其無辜,因為馬總統一意孤行,捨棄發布緊急命令的有效之道,迷信已經沒有指揮體系支撐的災害防救體系,使得現在國軍部隊能做的只剩下尋找罹難者的大體。試想,如果事發當初,馬總統從善如流,立即發布緊急命令,站上三軍統帥的高度,指揮調度救災事宜,今天的死傷程度會那麼嚴重嗎?馬總統讓自己的權力睡著了,卻一味怪雨量太大、道路不通、災民沒有適時撤離,還推給「地方負責」。馬總統所謂的「聞聲救苦」,變成了「聞聲訴苦」,連外國記者都在記者會當眾質疑「馬總統,你的領導力真的夠強嗎?」我們的國家前途交給這種人,加上「勢在必行、愈快愈好」的ECFA,大家豈不是寢食難安?

對於老百姓的身家性命,馬總統實在是麻木到不行,一如第一夫人曾經描述的:「他對他周圍或身邊的人,從來不會是非常體貼別人或者關心別人、照顧別人」。然而,他對於不得罪中國,邁向終極統一的目標,卻是異乎常人地念茲在茲。昨天,有外國記者問「中國是否影響你接受外援的決定」?馬總統竟不敢立即回答!再如,今年的聯合國大會將在九月十五日召開,馬政府過了提案期都沒有委請友邦提入會案。我國加入聯合國的努力,前後奮鬥了十幾年,如今馬總統卻自動放棄,國際視聽將如何看待此事的象徵意義,不言可喻。值得注意的是,馬總統放棄入會案的決定,算起來應在八八水災之前,這就跟因為救災而停辦國慶的性質截然不同了。

或許,有些災民直到昨天還對馬總統懷有希望,但那麼空洞的政治演出只會讓更多人從失望轉為絕望。從昨天的記者會看來,馬總統以及馬政府已經手足無措了,但如此重大的災後重建,需要極大的人力與資源,政府仍屬主要的角色。事到如今,我們必須把監督政府的重建工作當作全民運動,早日弭平災民所受的痛苦,並且避免八八水災的悲劇再度發生。


聯合筆記/「道歉政府」搶救形象【聯合報╱戴定國】

2009.08.19 02:37 am
政府最近頻頻道歉,人民的感受諒必強烈。

外交部通令外館婉謝國際救援八八水災,遭各界痛批後,鄭重道歉。馬總統針對風災舉行國際記者會,新聞局發函外籍記者聯誼會,要求先告知提問的問題,引起抗議後,也去函致歉。馬總統面對中外一片抨擊,更是幾度道歉。

再看,台北市內湖捷運多災多難,兩個月來幾度停駛,昨天系統再度因異常暫停。台北市政府道歉了多少次,也已經數不清。

柵湖線真正的問題在哪裡,還沒找出來;但捷運畢竟有機械、電子等專業問題,一般人難以置喙。至於風災救援、災民處置和後續重建,雖言人人殊,但眾口一聲指責政府指揮調度毫無章法。

相對於扁政府一貫的硬拗、不認錯,馬政府可謂內省有餘,誠意已足。但常常道歉的政府,究竟是敢於承擔值得喝采?還是治國無能,令人三嘆?

論語「一言興邦,一言喪邦」,源自魯定公對此說不解而就教孔子。孔子表示,這句話重點不在說的是什麼話,而在於說話的人影響力有多大。如果是一國之君,一呼而百應,就可能一言興邦,一言喪邦。

人之一言或輕於鴻毛或重於九鼎,全看影響力。縱觀歷史,許多改變國家前途命運的決定,不都是由於統治者的一句話或一個命令?

以此檢視我們的「道歉政府」,道歉其實不足以興邦或喪邦,卻足以興人廢人。當中央政府慣於道歉,各級政府官員將日漸習以為常,藉此輕易求下台階。但民主時代畢竟不同,統治者的「一言」不再是唯一意志,當民意漸生反感,則道歉「一言」恐成為政府通往「下台」的階梯。

搶救風災,形同搶救政府形象,人民要的是「有能政府」,而不是「道歉政府」。【2009/08/19 聯合報】

換腦、換心!

馬英九總統昨連開兩場記者會,面對各方追究救災不力責任,要求無能的馬政府下台、冷漠的劉內閣總辭,他卻稱,已與行政院長劉兆玄達成共識,追究官員疏失責任。

天啊!各方都認為,莫拉克颱風及八八水災,台灣受災深重,最顢頇、無能、失職、責任最大的就是掌握救災權力、資源的馬英九、劉兆玄,追究責任首先就要追究馬劉,怎麼馬劉反而要追究別人責任?這根本就是荒唐無恥的卸責之辭!

昨天記者會上,國內外記者連番猛烈質問馬英九,救災不力應如何負責?馬卻顧左右而言他,聲稱此刻不大張旗鼓調查,是擔心影響救災人員士氣云云,但是,各界對第一線救災人員的表現,並沒有責怪,而且十分肯定,各界究責的對象並非救難人員,而是馬劉及政府高官,馬英九卻企圖拿救災人員當擋箭牌,以救自己製造的政治災難,這種行徑實在沒道德!沒良心!不要臉!

這次救災體系大亂,效率極差,問題出在政府決策指揮核心的馬劉,就如一個人的身體,他們應是神經中樞的腦與輸送血液的心臟,卻腦殘麻木、心臟衰弱,以致無能因應災害來襲,身體殘破受損嚴重,照馬英九的講法,如同腦與心臟自己失職,卻怪雙腳不快跑、責怪手指不靈活等等,這簡直太離譜了。

救災中樞的腦就是馬英九總統、發動救災的心臟就是劉內閣,台灣未來如要有救,人民必須痛下決心,儘快換掉麻木無能的腦、換掉冷漠不仁的心!

林保華專欄/八八馬災

馬英九在八月十八日又召開記者會講救災問題。由於CNN的網路民調表明八成二民眾認為馬英九應該下台負責,因此媒體都表示馬英九要借這個機會挽救自己形象。但是這個記者會開完後,只能說,這場記者會是新的災難,馬英九無法挽救他自己。八八水災演變成「八八馬災」。邱正雄與陳肇敏的表現與馬英九一樣,這就是馬團隊的慢懶散賴。不論水災馬災,受難的是台灣民眾。

馬英九在記者會上的表現十分惡劣:
第一,馬英九表面上承認「疏失」,要「概括承受」,具體則否定。以前記者會,他都認為救災「可以更好,可以更快」,意思就是本來就很好、很快。這算什麼疏失?因此他吹噓救了多少人,但是他怎麼沒有說,如果一開始就投入更大量的人力兵力,從外國接受更好的救災設備,政府官員投入更多的關注,而不是喝喜酒、吃大餐、理染髮,那不是可以救出更多的人?

第二,更惡劣的是,記者要追究的是馬英九與他的團隊的責任,他卻推到基層的官員,還大談下面官兵、救難人員如何辛苦,甚至犧牲自己的生命(馬英九為此還表演眼淚),要媒體與民眾多體諒、多鼓勵,因為如果追究他們,會影響他們的士氣云云。這是什麼話!媒體與民眾什麼時候責怪他們?感謝都來不及呢。他們怪的是馬英九沒有及早下命令,動員更多的人力與物力,馬卻挑撥媒體、民眾與軍人、救難人員之間的關係,這就是馬英九表面溫良恭儉讓,內裡卻是蛇蠍心腸的人品。正是馬英九沒有調動更多的人力物力,才造成他們的過勞乃至犧牲。

第三,馬英九還感謝監察院,認為現在不應該究責,一切推到九月。然而總統領導的是行政團隊,有問題就要立刻究責改正,這點都不懂嗎?

為什麼八八水災會變成八八馬災?主要以下幾點:
第一,馬英九的階級優越感、種族優越感、總統優越感,對民眾疾苦自然漠不關心。假裝關心只能暫時的,例如競選期間,但是偽裝不可能長久,尤其在出現緊急狀況的時候就會表現出來。

第二,「八八」是父親節,馬英九這個孝子當然會想到他的老爸,記住「化獨漸統」的遺言,所以用它來指導救災工作。例如發佈緊急命令,用「總統」名義會不會觸怒中國?美國要援助,會不會影響統一的步伐?因為九二一地震時,中國政府向國際表明,來台灣救災,必須北京批准,因此胡錦濤沒有同意,馬英九敢答應嗎?馬英九這次再提起自己已去世的父親,然而馬英九的父親是在哪裡去世的,是怎麼去世的,與受難的災民相提並論,不是很突兀嗎?

還使人寒心的是,馬英九說,重建的任務很長,所以他不能下台。如果這個理由可以成立,將是台灣大災難,因為颱風、地震不斷,馬英九再爛也要做下去。怪不得九二一地震的台北市東星大樓問題十年還沒有解決。未來還會有多少類似東星大樓事件,作為馬英九必須留任的藉口?

八八馬災,已肯定馬英九自己救不了自己,他也受到藍營自己人抨擊。看來,泛藍應該尋找新的共主,別被馬英九拖累。什麼人可以做新的共主?連戰、吳伯雄、王金平、宋楚瑜,或馬英九的繼承人葉金川?(作者林保華為資深時事評論員,http://blog.pixnet.net/LingFengComment

自己捧屎,自己抹面

當漫天巨流沖刷著祖靈之地,轟隆哭號、奔竄而下的掩埋祖父、父親、孫兒之際,馬政府的高官,正在燈光美、氣氛佳的大飯店,慶祝「爸爸節」;當外國救援隊伍獲悉災情慘重,就等訓令前來救援,馬政府的外交部,深怕得罪中國,發函外館婉謝各種救援。一碰到有人責難,馬英九和他的團隊,就列舉各種數據,和斷水、斷電、斷訊、斷橋、斷路,斷糧又家破人亡、妻離子散、哀痛無助的災民對嗆,辯稱救災做得不算差。

八八風災迄今,這種背棄人民的政府,這種冷酷無情的官長,只能用「自己捧屎,自己抹面」來形容。換句高水準的馬英九比較聽得懂的話,即是「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

都已經「朱門酒肉臭、路有淹死骨」了,這些英文比台語好、上海比高雄熟,對中國共產黨陪笑,對台灣民進黨鄙夷,還敢推諉卸責說地方政府回報太慢,是災民不願撤離的馬政府大官,你們不僅正踩著罹難人民的血肉,更在踐踏著台灣人民的脊樑,想把它踩歪!

竟然會選在風災「頭七」,召開國家安全會議的馬英九,你以為召開幾場記者會,數百位無辜的亡靈,就會復活嗎?你以為批准夏立言的辭呈,就可以脫掉外界質疑你是中國「兒皇帝」的封號嗎?外交部長歐鴻鍊,你以為自己剛好出國,有不在場證明,就可以閃躲執行「外交休克」政策,攔阻美日及時救援,如此禍國殃民的責任嗎?

如果不是這種麻木不仁的政府,八八風災遇難的災民人數不會這麼多;如果不是一個中國心勝過台灣情的團隊,舉國軍公教人員,不至於瞻前顧後。小林村是這次風災受創至深至痛之地,重建時,應該設置一個「馬英九執政紀念公園」,以警來者。(作者陳杉榮,資深新聞工作者)

再不改組政府 更待何時?【聯合報╱陸以正/退休外交官(台北市)】
   
2009.08.19 02:37 am
馬政府上台一年三個月,支持度已跌得慘不忍睹。馬本人在處理八八水災救援事宜上,確有不少瑕疵,被全民罵到臭頭。CNN播出專訪同時,甚至以「馬英九該不該下台?」為題,邀請觀眾上網投票。這種測驗民眾感受的方法並不科學;但作為一面反映民意的鏡子,仍然不可輕視。

我不知道馬總統身邊有無所謂「謀士」;如果有的話,他們應該趕快向馬提出建議:立刻改組政府,換個全新班底,重建人民對行政團隊的信心。

世界各國不論採總統制或內閣制,遭遇重大事故如戰事失利或天災人禍後,都會改組政府,一新人民耳目。這樣做並不表示對劉兆玄院長不信任,馬如果不想留他,現在是更換行政院長的好機會;如果需要劉院長繼續挑這個沒人願意挑的重擔,正可趁機賦予全權,讓他更換不適任的部會首長。

檢討馬英九這次為人詬病的原因,首先是一派書生見解,誤以為既有「災害防救法」和施行細則,各級政府自然會依法辦理。不知徒法不足以自行,如此重大的全國性災禍,怎能留給地方政府各自去處理?報載他在已知全省災情慘重,還想去小琉球參加台北縣副縣長李四川母親的公祭,如未臨時取消,恐怕民進黨發起的罷免運動,真有通過的可能。

其次,他既欲維持一貫的不干涉行政院的態度,又想效法蔣經國親民愛民的作風,不知兩者間存有基本矛盾。而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單位亂成一團的現象,使災民與廣大民眾把過錯都記在馬英九帳上。馬雖主持過一次「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工作會報,救災工作未見改善。難怪他到台東太麻里慰問災民,被一位顯屬深綠陣營的婦女嗆聲。

最後,政府各部門缺乏橫向聯繫,左手不知右手在做什麼,民間責怪自須由馬一個人概括承受。國防部遲命國軍參與救災,外交部訓令外館婉謝友邦援助,也只能怪他。新聞如此炒作下去,不知伊於胡底。此時再不改組政府,更待何時?【2009/08/19 聯合報】

蘋論:救災如作戰 國軍被殲滅

2009年08月19日蘋果日報
美軍大型直升機前來救災,被有心人士解讀為美中競逐台灣下,美國的勝利。在充滿高政治含意的兩岸三方(台美中),有人這樣解讀並不奇怪。

善意援助遭污名化
網路上陰謀論流傳說:馬總統在水災時,第一時間是向中共請援,而且是請解放軍來台救災;中方則要求台灣不准讓外國來救災,特別是美國,以免台灣問題國際化,更不能讓美軍藉機來台。這是外交部拒絕外援的原因。而美國已看出要害,派軍機來台就是要向傾中的馬政府展示實力,阻止馬繼續傾中,並搶下先機阻擋中方藉口救災派軍來台。

以上傳說並無證據,也不是事實,杜撰的可能很高。以馬的遲鈍無能,謹小慎微,「臨深履薄」的幕僚個性,沒那個膽量和想像力去請解放軍來台救災。外交部婉拒各國救災也不是服從中共的要求,而是傳承滿清總理衙門昏庸顢頇的傳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官僚主義態度罷了。不必想太多。

至於美國派軍機來援,也是美軍基地的就近行動,快速便利而已,看不出來是戰略性威脅馬的兩岸政策,以及嚇阻中國的染指。美方明白說,救災結束立即返回基地;而且低調的掩蓋飛機上美軍的標誌,(?!)以免刺激中國。這像是具有戰略性的企圖嗎?
陰謀論很討厭,影響人心對救災的專注,且把善意援助污名化、政治化、工具化,是人性中最陰暗面的展現,典型的以己之心度人之腹。偏偏台灣陰謀論非常發達,藍綠杜撰陰謀論的高手如雲,尤其名嘴最長於此道,靠編織對方的陰謀討生活,對社會人心影響很大,人人喪失互信,別人任何行為都有不可告人的陰謀。

將帥無能害死三軍
國軍的救災受到總統與國防部長的耽誤,一開始呆若木雞。這其實很危險,因為他國軍情機構都把受災國軍隊動員救災的速度、部署和效能,視為作戰時的戰力指標。去年解放軍對四川大地震的救災行動,就被美軍解讀為作戰時的戰力表現。國軍救災遲緩,會被共軍認為國軍不堪一擊。

對軍隊而言,救災就是作戰,因為考驗指、管、通、情的協同能力和速度,與戰爭的情況很類似。國軍的戰時表現若以這次的遲緩反應來評估,早在一開始就被殲滅了。禍首就是──將帥無能,害死三軍。

巨災新聞的三要件四原則◎ 鄭泰安

一個星期以來,八八水災成為媒體的焦點,對於災區實況、災民死傷與亟須救援情形與政府有關單位的處理,以及人民發揮同胞愛奮勇救助的報導,充分表現了媒體的社會責任和功能。然而隨著死傷者逐一揭露,新聞處理方式開始出現負面的成份,令人擔憂。

悲劇與災難一發生,常是記者搶新聞的時候,為了「告知真相」,我們的記者經常一再報導那些令人心碎的場面,卻忘了過度的報導極可能對災民造成心理上的巨大傷害。

天災最常造成的心理傷害為「創傷後壓力障礙症」,嚴重時可高達四十%以上,重鬱症、恐慌症、焦慮症、畏懼症與自殺的風險也會升高。此時如果新聞一再大量呈現天災和死傷的場景,原已罹患「創傷後壓力障礙症」的災民看了會更加回想當時的經歷(影像重現),使病情加劇,自殺風險也升高。這兩天媒體報導小林村災民因自責而出現嚴重傷害自己的行為(這些行為難以排除自殺成份),更加不宜。重鬱症造成的「過度自責」症狀欠缺理性,模仿這種行為的風險很可能增加,媒體不可不慎。

想當一個報導災難的稱職記者,這裏有三點建議。首先必須具備「同理心」,對災民的經歷和苦痛「感同身受」,不要讓苦難的報導只為了滿足閱聽人的好奇心,成為茶餘飯後閒聊的話題;其次須具有新聞和心理衛生兩方面的專業知識;最後要具備採訪心理受傷者的經驗和適當的技巧,具備這三個要件才能避免在採訪、報導災情時造成災民的二度傷害。

英美對於悲劇與災難的新聞處理列出原則,其中四點尤其值得我國的媒體人士參考(Sanders, 2004):

一、對採訪保持敏感,要徵得對方同意才能採訪。也要向對方解釋清楚採訪規則,因為對方可能是第一次接受記者採訪。

二、刊播令人痛苦的題材務必小心謹慎。尤其是悲劇或重大災難週年紀念時,要慎重再慎重。

三、指派經驗豐富的記者採訪報導,確保公司編輯政策的執行。

四、在採訪中顯示記者的人性,不能像一般新聞一樣報導悲劇,要做到既不放棄新聞追蹤,又能展現自己的感情和同理心。

(作者為精神醫學教授,著有《媒體與自殺:自殺可以預防嗎?》)

需要重建的,豈止是災區而已【聯合報╱社論】
   

2009.08.19 02:37 am
馬總統昨日兩場記者會,主要是想修補他過去十天在中外媒體上遭受嚴重損傷的形象。他為救災期間的疏失致歉,也承諾將做好未來的安置及重建工作。

大家都知道未來的施政重點在災後重建,但是坦白說,這個國家所需要重建的,豈僅是災區而已?在這個當口,台灣亟需重建的,至少有以下三端:

首先,全台灣人民對執政者的信心,需要重建。馬總統「你不是見到我了嗎」、「你們要我做什麼」、「他們沒有準備好」、「他們該及早撤離」等失當言語,以及劉揆指責媒體記者「外行」、官方救災效率遠低於民間、外援物品往返搬動,乃至薛香川的「父親節吃頓飯過分嗎」等種種表現,都讓人民對中央政府處理災情與重建的信心大受創傷。現在,官員至災區指揮救災動輒被嗆、被罵,幾乎已經只是出氣的對象;他們所能發揮的協調功能也就大幅降低。這樣的信心危機若是無法扭轉,則重建效率必定大打折扣,不僅政府頭痛,災民更是難過。

第二個需要重建的,當然就是內閣團隊。坦白說,馬總統發言不當、統合不力,固然會讓人民心頭不快,但真正耽擱救災、延誤效率的,當然是行政院團隊。交通部氣象局早被總統點名,而救災中外記者會上能夠弄到不歡而散的指揮官,又正是交通部長。其他被普遍指責的,還包括經濟部水利署、外交部(拒絕外援)、工程會(內部會議發飆、讓媒體全拍)、國防部(動員官兵緩慢、調度僵化)等各大部會。放眼望去,不但小林村等災區滿目瘡痍,內閣與救災相關的部會也一個個都展現他們的顢頇情態。八部之中除了教育部與法務部較不相干外,有哪一個展現了一丁點的行政效率?各部會欠缺效率與府院高層的不當發言「相得益彰」,遂成了今天一團亂的局面。現在,國人皆在拭目以待馬總統昨日在記者會上承諾的九月以前調整的人事名單。

第三個需要重建的,是政府的財政。據政府粗估,災後重建需一千一百億預算,無奈劉內閣在財政部過去一年的減稅操弄下,使得政府赤字日益嚴重,今年稅收短缺數千億,舉債幾乎達到法定上限;這是財政部所製造的稅收土石流。教育部不敢對行政院長劉兆玄即興式的營養午餐支出表示意見,每年又活生生地減少了一百七十億至兩百廿億;這是即興政見排擠正常國家政策支出的土石流。經濟部在天不時、地不利、人不和的情況下,明知無助於我國半導體業發展,但為了面子,還要硬推TMC補助,徒然加持一個未經評選程序的民間業者,又是三百億;這是亂推產業政策的土石流。這樣拉里拉雜胡亂支出,將全國財務融資的溝渠堵塞了,造成現在沒有餘力融通迫切需要的重建經費的窘境。即使勉強以特別預算迴避預算法及公債法規範,也將有極大的後遺症。

綜合以上分析可知,台灣所需要重建的,絕不只是災區,而是民心士氣、內閣組成、與財政結構。這三個面向若是不能矯治,則災後重建將是舉步維艱。我們當然了解,大家熟知的馬政府要做到前述三方面的重建,實在不容易。七年前SARS侵襲台北時,馬市府團隊也是一團混亂。但是國家畢竟不是市府,八八水災的衝擊更是遠甚於和平醫院侷限一地的疫病,馬總統再不當機立斷,不僅延誤救災,也將嚴重影響其民意基礎,其民調支持恐將再探新低。

馬劉團隊執政僅僅十五個月,曾幾何時,「自我感覺良好」竟然成了台灣媒體用來形容馬政府與劉內閣的專有名詞。一個國家的行政團隊演變到這種地步,那絕對是比八八水患更嚴重的災情。【2009/08/19 聯合報】

CNN民調【聯合報╱黑白集】
   
2009.08.19 02:37 am
滾滾而來的政治土石流,使得馬政府的形象受到重創;馬總統接連召開中外記者會試圖止血,應是已覺察危機深重。

不但國內媒體對荒腔走板的狀況嚴予批判,多家知名國際媒體也以「無能」來形容馬政府此次救災作為;這是馬政府自作自受,理當深切檢討。但是,像美國CNN記者逕以所謂「網路民調」來調查「台灣領導人應否為此下台」,而此間某些政客及媒體亦藉誇大操作這條訊息來進行政治鬥爭,便未免顯得離譜。

CNN記者對馬政府的表現有所品評,是一回事;但公然「向全世界數十億網友」徵詢中華民國總統應否下台,卻是另一回事。試想:若在美國卡翠納颶風時,北京媒體派去的記者公然在中央電視台的網路上,作「美國總統應否下台」的民調,美國人作何感想?而CNN為何不作義大利總理應否為緋聞下台,或日本麻生首相應否為失政下台的「全球民調」?CNN應為其不符「民調專業」及「媒體專業」的這個民調感到羞恥,並向台灣人民道歉。

其實,美國政府倒是謹守分際,國務院強調提供救災協助完全是「人道援助」,軍方派直升機運送物資,從不夸夸其談。此間若干政媒人物企圖將CNN出格的「網路民調」操作為一項政爭工具,難道是將美國視作殖民主,連美國一家媒體的無厘頭作為也視作金科玉律?

馬英九及其團隊確應對國內外媒體所針砭的失能與失效,痛切反省。但無論CNN或任何外國媒體,畢竟都沒有資格對馬英九應否去職進行操作。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只有選民有權決定總統誰屬!【2009/08/19 聯合報】

國王的新衣【經濟日報╱社論】
   
2009.08.19 02:37 am
八八水災的災情空前嚴重,直到今天還有許多村落殘破乃至消失。橋樑道路柔腸寸斷、多少受難者深埋土石中;不僅國內媒體每天都是不忍卒睹的慘況,國際媒體也不斷以頭條向全球報導台灣的悲劇。但全球最知名的新聞網CNN最受矚目的報導,則是15日網上民調,「台灣領導人應否為延誤救災下台」,結果近1.4萬人次中,82%答「是」。

於是台灣不僅因洪水橫流埋村奪命上了國際媒體,更因為馬政府救災不力、釀成更大人禍而成了全球焦點。當然,網路投票可以人為灌票而失真,投票者也不盡了解台灣災情而判斷有偏,但如此一面倒地要求馬總統下台,必定某種程度反映了世人對我們的國家領導者在救災行動中的觀感。國內也有媒體跟進民調,近53%受訪者認為馬總統應下台;網友發起罷免馬總統的連署,上網者多到塞爆網站。

因此,馬總統應否下台,絕不僅止是國際媒體搞的一個噱頭,而是此刻必須嚴肅面對的問題。我們引一個童話故事做為判斷的佐證。

一位身負全民福祉與安危重任的國王,為了宣揚國威、提升聲望,重賞徵求裁縫師縫製新裝;但舉國技藝高超、經驗豐富的裁縫都不受青睞,因而自外地翩然來臨、風流倜儻、舌粲蓮花、外貌出眾的遠客誇稱可以做出比雲彩輕柔、比花朵鮮艷、唯有智者才看得見的衣裳,深受國王賞識。當國王身著有如空氣一般的新衣赤身出巡,全國上下不願自認為愚人的百姓官員,無人敢指出真相。

這個故事的頭一個現實教訓,正是馬總統從去年5月就職之後的表現:當他忽然承擔無比沈重的治國大任,環目四顧,在所有深富經驗、深孚眾望的專才中看不見一個可獲青睞者,卻精選與治國幾無任何關聯、頭頂著桂冠在象牙塔中讀死書的蛋頭學者縫製唯有智者看得見的新衣。

與童話中唯一不同的是:許許多多勇於吐露真話的國人不懼得罪當道早已指出國王未著片縷,但國王一概置若罔聞,堅決穿著新衣到底,終於惹來大禍。

當這位國王終於認清真相,他該如何以對?第一個選擇,為自己的愚昧不堪重任而深感羞愧,急流勇退,將國家大事委由更聰明幹練者承擔。第二個選擇,就是向人民認錯、痛自懺悔,嚴厲懲治誆稱能縫新衣的騙子,同時痛改前非,認真地從真正的能人中找尋足當大任者。第三個選擇,就是不論如何丟臉,反正挺一下就過去了,好官我自為之,天下人奈我何。

選擇那一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位身負國家重任的領導者,能否真正體認:當不當國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為全體百姓找到最適當、英明幹練、知人善任的領導者;如果能痛改前非、重新出發,將舊習悛改、洗心革面,變成一個適任的領導者,不但他自己應該堅持留任,全民都會額手稱慶。關鍵端在於,事實上有無可能?

另一個現實的類比,就是故事中的國王其實是全國的選民,由於資訊不足,可供選擇的人選有限,被候選者的翩翩風度、舌粲蓮花、英挺的外表、崇高的頭銜所眩惑,選定了這位自詡可縫製比雲彩輕柔、比花朵鮮艷、唯智者能見的新衣,而且穿著這襲新衣度過500個晨昏、遭遇無數大大小小的苦楚,終於被一場嚴重的洪災沖醒,看見了新衣的真相。

這位神奇的裁縫師可有什麼選擇?第一個選擇是騙局拆穿,倉皇逃竄,從此不見蹤影。第二個選擇是,向國王深心懺悔,承諾可以盡力縫出真正的美裳。第三個選擇是堅持到底,鼓其如簧之舌,讓國王再度深信不疑。

馬總統會如何選擇?【2009/08/19 經濟日報】

蘋論:頭頂生瘡 腳底流膿

2009年08月17日蘋果日報
國際援助源源抵達台灣,使台灣人感覺很好,證明我們不是亞細亞的孤兒,還有很多國際友人把我們當朋友;尤其看到美軍30年來重返台灣,雖僅為援助,還是很有安全感。

總統迂腐浪費時間
這次水災很殘酷的一面是把台灣「頭頂生瘡,腳底流膿──爛透了」的德行,打回原形。儘管外表錦衣華冠,光鮮亮麗,其實脫了衣服全身的楊梅大瘡。

打回原形是:上從總統、閣揆、部長、次長、各級官員、下至地方首長、課長、課員,全都失職;還暴露出地方工程的樁腳黑金與貪瀆橫行以及救難準備的嚴重不足。平時的演練,全是花拳繡腿,銀樣鑞槍頭,不堪一擊。要為這次救災不力傷亡慘重負最大責任的依序是:總統、閣揆、國防部長、內政部長、經濟部長、農委會、外交部、高、屏縣長、軍團司令等人。

總統的問題很大。他先是反應遲鈍,接著言語失體,像「我這不是來了嗎?」、「他們」不肯離開家園等等,把災民當「他者」。又拘泥於體制,一直站在第二線,直到被罵臭頭了才召開國安會站上第一線,已是7天後了。

錯誤適用《災害防救法》,拒絕發布緊急命令;竟不知《災害防救法》只是低階的救難層級,最高只到部長級,和有最多救難資源的國防部是平行關係;只有總統的緊急命令才能統一指揮調度救災,並令國防部立即投入。馬總統的迂腐溫吞態度浪費了救難的黃金72小時,其無能的領導延誤救災,且殃及人民。

國防部長僵硬死板
閣揆和國防部長的罪責第二大。國軍都在焦急等待命令救災,卻久久等不到命令。劉揆不會急電國防部長令其投入嗎?

陳部長為什麼不迅速下令國軍救災呢?各地指揮官看到災情慘重也應該先主動投入官兵,再向上報告。這點彈性都沒有,延誤軍機,僵硬死板,怎麼對抗現代快速的突擊斬首作戰?一旦高級首長被敵軍斬首或隔離失聯,各地的軍隊等不到命令就呆若木雞,束手就擒嗎?

台灣每年都有颱風地震,又不是新的東西,怎麼還是搞不定?這次水災把台灣的官僚體制的全身疾病,一次發作出來。今後不只要建立救災機制,而且要全面現代化官僚體制,痛下殺手除舊布新才行。

如期開學 不能只靠一紙命令(周祝瑛)

2009年08月18日蘋果日報
根據統計,莫拉克颱風已造成全國1295所學校受損,災損金額高達19億3000萬。目前已知有22所國中小無法如期開學,不過教育部已經通令這22所學校,重建可以延緩,但是開學不能延後,務必要讓學生準時開學。除了校舍損壞外,教育部門十分關心教科書泡水等問題,即將編列預算補助等。

問題是:災區中的環境真的靠一紙命令就可以順利讓學校開學嗎?如果迄今仍有如此多的災區中還有那麼多的危險教室,危險民眾活動中心,及危險道路與橋樑有待處理……開學真的有這麼重要嗎?孩童的安全顧慮難道不應擺第一位呢?還有為什麼直到現在,教育主管當局在召開緊急會議後,掛在網站上的救災決策竟然還只在討論教科書與課桌椅受損,教室環境如何清除淤泥,行政主管視察災區嚴重學校,與停止暑期活動與否等事務性枝節問題?我們整體的防災政策與教育方針何在?

如果連藝人李連杰來台參加賑災晚會時,都不忘呼籲政府,必須面對全球溫室效應中越來越多天災的事實,隨時要做好防災準備,才能馬上因應。然而這些年來國內類似的防災教育幾乎成了紙上談兵。從上述教育主管當局迄今的救災政策,還只在討論一般事務可見端倪。尤其明顯的是連1999年發生九二一地震結束後的第二年,實施了中小學的九年一貫課程,但卻忽略了台灣的天然災害防治教育目標?這些年來也經常疏於各級學校防災教育的落實。

培養危機處理能力
為什麼防災教授在台灣非常重要?根據世界銀行2005年出版的報告「全球天然災害危機分析」(Natural Disaster Hotspots: A Global Risk Analysis)指出,台灣可能是世界上最易受到天然災害衝擊的地方之一,特別是台灣約有73%地區與人口是居住在有3種以上災害,如地震、洪水、乾旱與土石流等。另根據中央氣象局統計,自1897至1990年間,國內曾受到340次颱風侵襲,平均每年達3.6次。在1991至2009年8月之間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