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朔觀點-馬政府能夠走出鐵鳥籠和金鳥籠政治?【南方朔】

    * 2009-09-08    * 中國時報    *      終於,到了最後關頭,馬總統還是點了頭,同意閣揆下台,以示負責。馬總統這次做對了,但願接下來的內閣及府黨會重組,能延續這種對的邏輯,做出讓人有信心的部署。

     目前閣揆劉兆玄已宣布將於周四總辭。儘管此刻已不宜對下台者多說些甚麼,但我們還是要表示一種不滿的惋惜。當今這個內閣,大學校長可以排成一個班,博士也可站成一個排。但為什麼在一年三個半月的短短任期內,竟然把原來的大好形勢搞成如此不堪的亂局?這個內閣的失敗,對當政者到底有甚麼樣的教訓?

     其實,有關「技術官僚政治」的問題,在近代學術裡早已有了差不多的定論,那就是技術官僚們儘管表面看起來似乎有其專業的合理性,但這種合理性並不開放,這意味著所謂的技術官僚,乃是一群把自己關在「鐵鳥籠」的封閉新階級,他們不知道老百姓在想甚麼,總認為自己想的才正確合理。這個內閣總是會鬧出不知民間疾苦的凸槌風波,就已將他們的限制充分的顯露了出來。

     因此,技術官僚階級不是個能夠領導別人的階級,而是個要由別人領導始能發揮作用的階級。台灣過去的老技術官僚表現傑出,除了他們自己確實有優秀之處外,更重要的乃是在他們之上有個頗有擔當及能力的政治階級。台灣過去對技術官僚政治的歌頌,乃是一種迷思與誤會。現在這個技術官僚內閣的失敗,等於已瓦解了過去將技術官僚政治神化的迷思。

     因此,現在這個內閣的失敗,如果要真正的歸根究底,人們還是無法閃避的要歸因於馬總統自己的那個政治領導階級。馬總統和他直屬的那個政治領導階級,從去年五月廿日就職以來,就被他自己的「全民總統論」、「二線總統論」、「不統不獨論」、「不下指導棋論」所建構的框框自我設限。馬總統在國家有重大疑難時,從不會親自走上最前線,當國家有重大紛爭時,也永遠不會披掛上陣以他總統的高度為問題定調。

當最高領導人不去扮演真正的領導人角色,寧願自囚在閃閃發光的「金鳥籠」裡,而把問題丟給根本不知世事為何的「鐵鳥籠」來承擔,難怪這個政府會一年三個半月一事無成了。這個內閣永遠在揣摩那個並不存在的上意,對重大事務永遠慢了一拍不止。除了技術官僚掛帥的行政院自己要負責外,總統府和國安會那一群政治階級恐怕要負起更大的責任。

     也正因此,在這個內閣即將總辭的時刻,馬總統做為國家領導人,可能已必需對馬劉政府的失敗,去做真正痛苦的深刻反思了。

     一、這個內閣的失敗,已瓦解了技術官僚政治的神話,也等於證實了總統府本身的失敗。往後不論閣員將如何組成,但由這次失敗,至少已可看出,總統府自己的那個金鳥籠已必須先打開。如果身為國家領導人的總統不願負起真正領導角色,未來的吳內閣也必將和劉內閣一樣,撐不出一個局面;再多的博士也同樣無用!

     二、無論台灣的憲政架構如何,在民選總統的台灣,最具有公共權威的無疑的就只有民選的總統一人而已,非民選的閣揆和閣員其實既無實力,也無本領承擔起太大的政治責任。基於此,在內閣總辭的同時,總統府與國安會也同樣應被列為失敗的因素之一而全盤改組,今後也必須由躲在暗處而走上台前。只有府院會同一步調,共擔成敗,對行政院也才算公道!

     一年三個半月,馬劉政府以失敗告終,這是危機,但若能從失敗的危機裡真正覺悟,無論人事部署或領導風格都全部重新再來,未嘗不能因此而脫胎換骨,創造新機。但無論如何,「金鳥籠」和「鐵鳥籠」的政治已必須結束,這才是最大的失敗教訓!     (作者為文化評論者)

蘋論:內閣的漂亮總辭

2009年09月08日蘋果日報
行政院長劉兆玄昨天宣布將在周四率內閣總辭。劉的動作有可能為台灣憲政創造先例,並形成日後政黨政治慣例。此外,吳敦義和朱立倫分接正副院長。

認真清廉但不懂民心
劉兆玄內閣坦白說是認真努力也清廉的內閣,可惜同質性太高,缺乏與社會溝通的經驗,予人傲慢不了解民心民意的印象,又反應遲鈍,危機處理無能,以致在不斷說錯話、怪話、蠢話,乃至莫拉克颱風成為壓斷駱駝背脊的最後一根稻草而黯然總辭,十分可惜。

劉揆總辭是正確的政治抉擇。民主政治就是責任政治,為某種施政失敗負責是漂亮的態度。劉個人的嶔崎磊落、清廉正直,已塑造了他良好的個人身影;而若他的總辭可以成為慣例,將對台灣憲政做出重大貢獻。也就是說,當執政的民調滿意度低於20%或25%,並持續一段時間,內閣即必須為負責而總辭。

傳統上內閣總辭發生在三種情況下:國會通過不信任案、地方選舉或國會選舉大敗。近年來由於民調精確度大增,民意支持度越來越成為度量政府合法性的重要指標;如果太低表示行政當局正當性受到質疑,也可構成總辭的理由。

劉揆總辭從人情的角度看也是智慧的。有些部長是他力薦或力保的,若要他逼人辭職而自己卻戀棧閣揆,對君子之人來說是有所不為的,也不是負責任的態度。大家一起辭就沒有良心壓力,不會內疚而坦蕩蕩。對總統來說,總辭是給總統自由,總統可以毫無牽制罣礙地選擇新班底。如此則上對得起總統,下對得起同仁,心安而理得。

台灣的憲政體制是既非總統制亦非內閣制的曖昧糊塗制。總統由全民選出,但卻不必為施政失敗負責,責任由閣揆擔當。
國防外交出包誰下台

所以當總統聲望慘跌,閣揆須總辭對總統有負民望負責。這個制度的眼下的問題是:現在總統負責國安、國防、外交與兩岸政策,若是這些項目出現嚴重失誤,還是閣揆總辭嗎?八八大水災算不算是國安問題?

吳敦義和朱立倫比劉「世俗化」,畢竟他們都經過多次選戰洗禮和地方首長的豐富經驗,兩人還當過立委,了解國會生態;吳又做過黨的秘書長,很符合民主國家領導人的條件。希望這次內閣能政通人和,富國裕民。

馬讚劉「政治責任典範」【聯合報╱記者李順德/台北報導】
   
2009.09.08 04:29 am
行政院長劉兆玄昨天下午四時半在新聞局舉行記者會宣布,八八水災死亡、失蹤超過七百多人,他將一肩扛起所有政治責任,一再向馬總統請辭終於獲准,他將率閣員在後天的行政院會提出總辭。

劉兆玄去年五二○接任閣揆,到昨天宣布請辭獲准,在任四百七十六天。

昨天下午三時許,新聞局發出簡訊通知媒體記者,表示劉兆玄要開記者會。外界原本以為劉兆玄要宣布內閣改組名單,沒想到是劉請辭獲准,現場媒體記者一陣愕然。

劉揆著深色西裝,拿出事先準備好的演說稿,在記者會上逐字念稿,語氣略顯激動。他並特別感謝公益團體與熱心人士投入重建工作,及宗教領袖精神上的支持,企業對政策及對他個人的相挺,他還不忘感謝批評他的人;最後以「天佑中華民國、天佑台灣人民」結尾。

他表示,他在前兩天面報馬總統說明重建、安置的進度後,「我的階段性任務完成,現在是離開的時候」,他是全國最高行政首長,所有的政治責任他一肩挑起,所以再次向總統請辭;馬總統前晚還為此親自到他母親的家,和他深談到深夜。

【記者林新輝/台北報導】行政院長劉兆玄宣布請辭獲准,總統府發言人王郁琦表示,馬總統高度肯定並感謝劉兆玄自任職以來對國家的貢獻,以及忍辱負重、勇於負責的精神。馬總統認為,劉兆玄留下最高行政首長擔負政治責任的典範。

王郁琦說,劉兆玄八月中旬就向馬總統請辭,被總統懇切慰留,但劉兆玄去意甚堅,認為應一肩扛起政治責任。馬總統勉勵劉院長要忍辱負重,任怨任謗、堅守崗位、穩定團隊士氣,等救災工作告一段落,安置與重建工作打下基礎,再談內閣人事問題。

當時劉兆玄允諾守住崗位,投入重建與安置工作,但仍堅持九月初會負起政治責任。王郁琦表示,前天(六日)晚上馬總統到劉揆母親的寓所,馬總統誠摯感謝並肯定劉揆及內閣團隊貢獻。

總統府人士表示,過去兩個星期,劉兆玄帶領的重建團隊工作迅速、確實,績效有目共睹;行政院研考會針對災民所做的民調顯示,劉兆玄滿意度也回升到百分之五十四。【2009/09/08 聯合報】

內閣總辭是俯順民意的第一步【經濟日報╱社論】
   
2009.09.08 02:54 am
劉兆玄院長承擔八八水災的政治責任,率內閣總辭,應是對民意的直接回應,表現了民主制度的重要精神。

民主是當今的普世價值,知名的歷史學家福山宣稱,當政治走向民主,而經濟走向市場經濟,人類社會的發展已企及最終的狀態,再無以超越。台灣近年來在這兩方面都已實現,的確是全民的幸事。尤其在華人社會之中,市場經濟我們並非頭一人,而且在經濟自由化的進程上,遠遠落在香港之後;但民主,不僅是亞洲的開路先鋒,而且環顧華人社會,迄今尚無出其右者。民主,的確是台灣最寶貴的價值。

然而民主制度的可貴,固在於除了民主,還找不到更能避免全民命運握於一個獨夫手中,不靠流血革命難以自拔的政治體制;但更由於在巧妙的設計之下,權力可以得到適當的制衡,民意更能在制衡的過程中若干程度的表露,因而人民儘管不能完全做主,人民的福祉還是可以得到相當程度的保護。

當然,民主制度本身亦有種種差異;一般而言,如瑞士所行的直接民主,常被認為優於代議制度的間接民主,而內閣制的間接民主,又遠勝過權力過度集中於一人之手的總統制。尤其在總統制被過度地放縱,各種權力制衡設計大事毀壞的情況下,民主與極權之隔只在一線;如果連任期制也被破壞,一個大統領可以隨意做多少任,就只剩披著民主的外衣罷了。

因此,當我們高舉民主做為台灣最寶貴的價值,必須先定睛細看,台灣究竟是那一種民主。仔細省視,我們不能不赧顏承認,除了四年一任、頂多兩任的任期制之外,我們與上述最後一種相去亦不遠矣。造成這種後果的罪魁禍首,我們應不敢忘記,正是政權淪落到民進黨之手的國民黨李登輝前總統。在他利用強人總統遺留下的黨政軍機器強力修憲為總統擴權之後,台灣總統權力之大、之難以制衡,在號稱民主的國家之中,應已名列前茅。因而我們才慘遭前總統的荼毒,搞得民生凋敝、國力流失、貪贓枉法、無恥至極,卻人人束手無策,連百萬人民上街頭怒吼也莫奈他何。

幸好陳前總統未用手中無上大權將總統任期無限延長,人民熬了八年好不容易等到政權再度輪替。但一個被絕對權力絕對腐化的貪婪總統鎯鐺入獄,賦予總統絕對權力的體制卻絲毫未改。人民的命運,至少在另一個八年之間,只能寄望新任總統天賦異稟,可以抵擋得住絕對權力的誘惑不致腐化;同時,天可憐見,讓這位新總統人才出眾、知人善任、心懷民瘼,儘管欠缺有效的制衡機制,仍然能夠成為一個可與過去兩位強人總統媲美的賢能總統。

所謂腐化,並不單指如陳前總統一般,大至百億、下至錙銖,任何髒汙一概巧取豪奪;當擁有至高權力的總統,將官位視同禁臠、俸祿當做私賜、權力只是追求連任、鞏固一小群人勢力的武器,這是更可怕的腐化。因為將公帑搬回窖藏,即使高達百億,與舉國數以百兆計的資源相比,仍如九牛之一毛,而且一旦人贓俱獲,再多的家產仍會回到人民手裡。但若治國如同辦家家酒,將國之公器授與非人,國事紛亂、國運蜩螗,一旦碰上內憂外患,多少生靈將要塗炭、良善百姓輾轉溝壑。

何其不幸,台灣的處境半世紀來從未如今日的動盪不安、臨深履薄,稍一不慎即將鑄成千古之恨;除非盡舉國之智、團結一心、共同奮鬥,難以扭轉國運、轉禍為福。就在這個時刻,何其不幸,我們的民主體制幾乎全然失去制衡機能,在野黨混亂失能、執政黨與執政無關,知識份子一片瘖啞,而強人總統的性向、能力、眼光、胸襟又受到國人高度質疑。

今天全民的命運握在一人手中,只有這一個人,可以改變這種命運。內閣總辭是俯順民意的第一步,但是否有心亦有能苦民所苦,讓我們先從內閣名單上檢驗!  【2009/09/08 經濟日報】

無人能使酸掉的牛奶復原【聯合報╱社論】
   
2009.09.08 02:54 am
劉兆玄昨日率內閣總辭,令人想起去年五二○他宣誓就職後,在行政院的台階上一腳踩空摔了一大跤。劉兆玄曾說,他雖以道歉上台,將以掌聲下台,但現實政治未如他願。

劉兆玄曾有「下台三條件」。現實則是:總統曾全力慰留他,他自己對自己的評價其實不重要,唯有民意的不滿與憤怒卻是劉兆玄不能不嚴肅面對的事實。在如此強烈的負面民意下,身為閣揆極難自處,這應是劉兆玄辭職的主因。

劉兆玄辭職,與吳敦義、朱立倫接任,透露了兩個訊息:一、馬團隊所承受的民意壓力顯非一般人所能承受。回顧去年五二○,馬英九曾是代表榮譽與向心力的標誌,民意對內閣期許多,挑剔少;但是,如今馬英九三個字已不再是內閣的保護傘與防彈衣,所有的壓力直接撲向內閣,劉兆玄之所以不再能「忍辱負重」,殊非意外;在此種負面民意下,要劉兆玄繼續勉膺艱鉅亦是強人所難。

二、馬總統確有覓才不易的困境。現行憲制其實給了總統無限的覓才空間,但姑不論吳敦義與朱立倫的才具如何,卻不是什麼新面孔。吳敦義這張牌只因熟悉,朱立倫這張牌則打得略早,甚至等不及他縣長任滿。何況,劉兆玄畢竟有多年中央主政的經歷,而吳朱二人卻皆僅具地方首長的閱歷而已。馬總統不願劉兆玄辭職,原因之一應是未必能覓得適當人選,此一事實在昨日的新舊替繼中已獲證實。馬英九似乎也陷入了陳水扁當年不得不從地方縣市長中覓才的侷限。

馬總統的聲望下降與政治環境的持續惡化,是馬政府當前處境的二大危機,且互為因果。現實的底蘊是,由於馬總統撐持不住民怨,所以劉內閣就撐持不住;如今連清淤未盡如民意,也會出現「This man下台」的抗議,馬總統倘若不能重新提振他在民間的聲望,內閣的壓力即不易緩解。再就政治環境言,金融海嘯創痛未癒,經濟復甦的步履緩慢,新流感疫情惡化,達賴造成的兩岸裂痕亦待療治;馬政府面臨的可謂皆是修補療傷的工作,未來新閣若不能有一二積極的正面建樹,將何以提振人心,一新人民耳目?這真是一個逆水行舟的艱難局面。

從一個月來的發展演變看來,劉內閣總辭應非馬總統的第一選擇;他曾亟力試圖慰留劉兆玄,但政治現實迫使劉兆玄不能不辭職。持平而論,劉的請辭較馬的慰留為理智;因為,留下來除了天天面對下台的嗆聲,已無可為。

馬總統應當從這次重大衝擊中領略:這就是「政治」。而政治是一種超越法制、意志、情感與理智的東西;拿捏全憑一個「感覺」,當感覺不對,不論有無理由,猶如牛奶變酸,一切即無可挽回。就大局言,劉兆玄是倒下的第一張骨牌,馬總統已不能不有所警覺。

當然,劉內閣總辭也使馬政府在危機中出現了轉機,這正是以全新面貌及全新作為與民更始的契機。既已總辭,吳內閣即不必再侷限於「比小幅度大一點」的框架中;這正是一個抽梁換柱、脫胎換骨的機會。馬總統原想以劉內閣「過渡」至年底選舉以後,但新的吳內閣卻不能有「過渡」的念頭;因為,如果吳內閣又因撐不住而下台,那就幾可確定馬政府此後將很難止住所謂的「骨牌效應」了。

馬總統應已深刻感知:這不只是一場「行政危機」,而是一場「政治危機」。這也許已使慣於將一切皆行政化、法制化、規格化的馬總統,感受到「政治」的威力。當主政者不能有效駕御「政治」,極易被「政治」反噬。

此時的馬總統不能寄望酸掉的牛奶復原,必須為全民端上一杯新的鮮奶。【2009/09/08 聯合報】

新內閣應少些選舉算計 多點專業考量    * 2009-09-08    * 中國時報    * 【本報訊】

     螢光幕前,眾家名嘴們還在口沫橫飛,痛罵內閣改組劉揆不辭之際,電視跑馬燈已經打出幾個震撼台灣政壇的大字:「劉揆請辭獲准」!名嘴們還來不及撿拾跌破的鏡片,只能錯愕的承認,劉兆玄果然是號人物。

     人生就是這樣,政治往往也是這樣,失去的,才突然回神發覺,原來他還不錯。但是,來不及了。一個專業團隊,終究不敵政治算計、不敵選舉考量、不敵重大災難累積的龐大民怨。劉內閣號稱博士內閣,多數是專業官僚出身的老將,他們什麼都懂,就是不懂民意氣候;但是,他們也有專業官僚的骨氣,非常知道去留之間,背影的重要。

     劉揆早在八八水災釀成民怨前就已向馬英九總統口頭請辭。劉揆勉力留任,為的是撐住災後第一個月的救災重建期。在過去三個星期時間中,劉揆承擔無數罵名,他一句話不說,甚至和多數決定離開的部會首長合演這齣戲,為的只是避免更多改組傳言或謠言,打擊災後同樣受重創的內閣。

     時代確實不一樣了,蔣經國時代或李登輝前期出身的財經科技官僚,有專業、有執著,卻缺乏民選的洗禮,他們自認經國濟世,民眾卻覺得他們高高在上;害羞於張開雙臂擁抱群眾的人,得不到民眾熱情回應,只能黯然離開政治舞台。

     但是,這一年三個月,這個財經專業內閣,的確做了不少事,兩岸三通直航、經濟鬆綁、順利參與WTO「政府採購協定」和世衛大會、推動縣市升格、更沉穩因應讓台灣度過全球金融風暴。凡走過的必留下痕跡,無視政治算計的劉內閣在短短的時間裡,讓台灣重新回味一個不談政治、不想選舉的年代,可以做多少事。一年三個月的時間,太短了,但是,天災非人為可以控制,面對天災的反應與民眾期待有落差,毅然選擇離開,也不必有遺憾。

     劉揆請辭獲准同時,總統府宣布正副院長分別由立委吳敦義、桃園縣長朱立倫接任。這兩位身負組閣重任的正、副行政首長,和劉內閣特性迥異,兩人都是民選出身,政治身段柔軟,選舉戰鬥力特強。簡單講,劉內閣不諳民意氣候的弱點,在吳、朱身上可以得到九成九的補強,然而,長處也可能正是吳、朱的罩門。

     吳敦義是蔣經國時代刻意栽培的省籍精英,崛起於政壇甚早,歷練甚豐,卻在高雄市長選舉一役敗北,其中固然有所謂緋聞錄音帶的傷害,但很大因素還是與他地方經營著力不深有關。緊接著,政黨輪替,讓吳敦義失去中央歷練的機會。多數民眾對他的印象是選舉上能征善打,政策上到底有多少遠見?卻是一片空白。朱立倫則是國民黨新崛起的中生代精英,政治世家的背景,讓他行走政壇省不少力;但是,除了為桃園招商,他的財經專業在他的立委與縣長經歷中並不凸顯。在台灣最需要經濟轉型起飛的時刻,吳、朱兩人能否脫出政治框架,帶領台灣走出一條不一樣的發展之路,是兩人最大的考驗。

     就在內閣確定總辭前,台灣才度過達賴訪台的不確定危機;這個危機之所以生成,一方面固然是出於民進黨地方首長的力邀,另一方面卻是出於國民黨高層會議的首肯。在府院黨高層會議中,力主達賴來訪者,吳敦義正是關鍵人物之一,吳敦義的政治算盤讓民進黨丟給馬英九的燙手山芋,轉而拋回給民進黨;國民黨贏了這一局,卻讓兩岸建立不易的互信遭到嚴峻的考驗,當高層喘口氣認為兩岸危機正如輕舟已過萬重山,達賴卻誠實以告:兩岸關係有沒有變化,在未來半年到一年中才看得出來。吳、朱內閣的選舉性格,能否延續劉內閣的兩岸政策,勢必成為北京觀察的重點,吳、朱不能不慎。

     吳敦義和朱立倫出任行政重職,不能不體會此時此刻肩上要扛的重擔,遠遠超過他們過去的政治歷練。八八災後重建才開始,劉內閣規畫的防災與重建機制,必須靠他們實踐;他們不但不能以選舉成敗做為政策的唯一指標,相反的,他們必須展現過去不被民眾看到的遠見。重建兩岸互信從現在就要開始,選舉算計不能壓倒國家利益,政黨壁壘不能阻礙施政,吳、朱必須謹記,他們不是執政黨的行政團隊,而是中華民國的行政團隊!

司馬觀點:吳敦義組閣有新意(江春男)

2009年09月08日蘋果日報
執政黨秘書長接任閣揆,表面上似乎順理成章,但由縣市首長升任副閣揆,打破國民黨用人傳統,馬英九似乎開始趕上時代潮流了。

從蔣家到李登輝,國民黨時代的閣揆都是行政體系出身,蕭萬長有立委資歷,但基本上也是官僚系統。反觀民進黨所用的閣揆,除唐飛之外,都有選舉和地方首長經驗。兩黨用人路數大不相同。這次,馬英九任命吳敦義和朱立倫,一舉打破傳統框架,對國民黨政治生態必然造成衝擊,黨內大老今後更要靠邊站才行。

野心強懂地方生態
吳敦義有豐富的地方選舉經驗,他在北中南都當過民代和縣市首長,口才、頭腦和辦事能力在同輩中甚為傑出,早在蔣經國時代就被認定是明日之星。他的出線標誌一個新時代來臨,未來國民黨閣揆都會從地方首長中產生。

吳年輕時期認識他的朋友都知道他是野心勃勃的政治動物,他了解國民黨文化,也了解地方生態。不論分析時勢或品評人物,他都出口成章、一針見血,令人印象深刻,他精明幹練的形象,政界多所談論,但負面居多。
與馬英九互補性強

其實,做人精明不一定做事幹練,吳敦義在高雄市長任內並沒有留下多大政績。他很精明,但別人不一定笨,他得罪一大堆人,從李登輝、連戰到吳伯雄,許多大老和黨內同志對他的為人頗有微詞。他和馬英九的背景、個性均南轅北轍,但吳之所長可以彌補馬之不足,兩人的互補性很強,與馬劉的同質性形成鮮明對比。

馬英九是吳敦義的伯樂,但吳敦義是否是他的千里馬,仍在未定之天。馬吳體制的未來如何,正如劉兆玄所言,只能禱告,天佑台灣!

水災究責 劉揆引咎總辭 吳敦義掌政院【綜合報導】

2009年09月08日蘋果日報
在八八大水災屆滿1個月前夕,行政院長劉兆玄昨突然宣布扛起水災的政治責任,內閣本周四總辭,這是我國因天災而總辭的首例。總統府也隨即宣布由國民黨副主席兼秘書長、現任立委吳敦義擔任閣揆,桃園縣長朱立倫擔任副閣揆。學者認為,總辭才能挽回馬政府的支持度。

八八大水災死傷慘重,各界痛批政府救災不力,疾呼馬劉下台,為平息眾怒,馬英九總統及劉兆玄決定本月初檢討內閣人事。劉揆昨宣布總辭,副院長邱正雄等政務官全部下台,將在本周四行政院會提總辭案完成總辭程序後,並辦理新舊閣揆交接。
馬劉政府原定昨晚討論內閣究責名單,今天公布,但昨下午4時30分,劉兆玄突在行政院舉行記者會表示,八八水災死亡失蹤加起來超過700多人,死這麼多人,這裡有政治責任,應有人把它負起來,「我身為行政院長,最應該由我概括承擔,8月中向總統請辭,當時總統極力慰留,我去意甚堅。」
朱立倫擔任副閣揆

吳敦義將接任行政院長,他承諾將全力做好災區重建工作。

劉兆玄說,前兩天面報總統,說明災後發放撫慰金及安置重建工作,「我的階段性任務已經完成,現在是離開的時候,我是全國最高行政首長,所有責任一肩挑起,我再度請辭,總統終於同意。」他說前晚馬總統到他住處深談到深夜,「我同時也向總統、國人表示抱歉,很多工作應該做得更好。」結束記者會前,他大聲說,「天佑中華民國,天佑台灣人民!」隨即離去,不讓媒體發問。
政院高層透露,幾乎全數首長都不知劉兆玄請辭,更別談內閣總辭,「除了院長核心幕僚昨天一早知情,其他閣員都蒙在鼓裡!」
劉兆玄宣布請辭不到1小時,總統府發言人王郁琦隨即舉行記者會,宣布由吳敦義擔任閣揆,朱立倫擔任副閣揆。他轉述,總統認為,「劉院長留下一個最高行政首長擔負政治責任的典範,令人敬佩。」至於馬總統前晚與劉揆懇談,「是去表達對劉揆的謝意。」
吳敦義:臨深履薄

馬英九因特別費案被起訴時,由吳敦義陪同宣布參選總統。

王郁琦說明,馬總統是在三天前徵詢吳敦義、兩天前徵詢朱立倫,並向兩人強調「關鍵時刻沒有拒絕的權利」,吳敦義將在數天內完成內閣改組,內閣閣員將由馬總統與吳敦義共同決定。

在總統府宣布人事安排後,候任閣揆吳敦義在國民黨中央舉行記者會,說明馬總統是在上周四、五及前天約見徵詢、交換意見,總統基於政務需要指派他到行政院去服務,「實在沒有拒絕理由。」他強調,未來將以臨深履薄的心情全力做好災區重建工作,並秉承總統提示原則和政策,接受國會監督,不負國人期待。吳昨晚赴中興寓所,一般認為應與馬總統商議人事。

候任副閣揆朱立倫昨晚也在桃園舉行記者會表示,馬總統和「吳院長」兩天前相繼找他,他說:「在關鍵時刻,當國家面臨最大危機、最艱鉅挑戰時,我沒有拒絕的空間!」未來包括八八大水災災後重建、新流感防疫和金融海嘯後台灣經濟的重整等,都需要努力,他都會盡全力輔佐「吳院長」。

學者:合人民期待
由於曾對桃園縣民承諾「做到任期屆滿」,眼看承諾將因入閣跳票,朱立倫坦承:「我的心情非常複雜!」兩度鞠躬表示愧疚和歉意。但他提到,基於8年努力的基礎,相信桃園縣民會了解他的心情。至於將卸下副院長職務的邱正雄,昨未公開露面,他昨晚接受《蘋果》訪問時說:「院長講得很清楚了,總辭前他有告知我,但內情已經不重要了!」

對於內閣總辭,台大政治系教授王業立說,劉內閣聲望低,若只換幾個閣員而不換正副院長,不足以挽回馬政府的支持度,馬英九作出這樣決定,符合人民期待。

分析》新人事 透露世代交替氣氛【中時電子報/綜合報導】

    * 2009-09-07    總統府七日下午宣布新任正副閣揆人選:吳敦義、朱立倫。對於這個保密到家的組合,各種各樣的解讀,今晚忙亂交錯在台北的夜空中。

    不少政壇人士表示,吳朱配的確是目前可以想到的最佳人選,而這個組合其實透露著濃濃的世代交替氣氛。說得再直白一些,政壇人士揣測吳朱配可能有未說出的「過渡任務」,也就是要讓從政經驗豐富的吳敦義帶著朱立倫補足「中央」經歷之後,未來還有重用。

    劉兆玄是在七日下午四點半宣布總辭,總統府則在半個小時之內隨即召開記者會拋出新任正副閣揆名單,一個小時之後,吳敦義召開記者會。一步接一步,顯示出政府想穩定政情的苦心。吳敦義從政經驗豐富,歷任地方首長、直轄市長、並在國民黨中央擔任要職。只不過一路走來,吳敦義因為多次選舉風波惹上不少「塵埃」。反觀朱立倫形象好、地方政績受肯定,但因為年齡與資歷輕,即使之前接任閣揆的呼聲頗高,最後仍以副閣揆的身份「作收」。

    其實,接下來台灣還有重要選舉,政治版塊仍會異動,而內閣因此也有再變動的空間。此時吳正朱副,政壇人士表示,馬劉可能有意讓從政經驗豐富的吳敦義帶著朱立倫補足「中央」經歷,未來甚至有「扶正」的可能。

吳敦義作風悍 政壇評價兩極

2009年09月08日蘋果日報
總統府宣布吳敦義接任閣揆,跌破政壇眼鏡。吳敦義從政以來評價兩極,他擔任過直轄市長、國民黨副主席及立委,黨政資歷完整。但他與女記者的「愛妳」錄音帶緋聞風波,後來雖證明錄音帶是變造,但已對當時高雄市長選情造成影響,讓他從政之路增添坎坷。

「立院將戰火連天」
政壇上曾與吳敦義交手過的人士形容,吳敦義鬥性極強,聰明權謀又懂得觀風向;學歷史又當過記者,對時勢及民意有極高敏感度。

「我知道很多事,但是都不能講!」這是吳敦義常常掛在嘴邊的話,顯得像是掌握很多重要訊息的消息靈通人士。這次不到最後一刻,不透露幾天前就被總統徵詢出任閣揆,正是「不能講」的最佳寫照。

立院人士說,吳敦義面對黨外政敵,「是強悍的主戰派」,只要看他與宿敵謝長廷,從市長選舉到高捷案一路纏鬥,即可略窺一二。比之劉兆玄溫和說理,攻擊性超強的吳敦義出任閣揆,政壇人士預測,「立法院下會期將戰火連天!」
記者晏明強

現任行政院院長 劉兆玄
現職:行政院長
年齡:66歲
出生地:中國湖南
學歷:台大化學系畢業、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化學博士
經歷:清華大學校長、交通部部長、行政院副院長、東吳大學校長、行政院院長
家庭:妻子錢明賽,育有1子2女,弟劉兆凱為現任東元電機董事長
備註:任交通部長時與當時同為湖南人的法務部長馬英九並稱雙雄

新任行政院院長 吳敦義
現職:國民黨秘書長
年齡:61歲
出生地:台灣南投
學歷:台大歷史系畢業
經歷:中國時報記者、台北巿議員、南投縣長、高雄巿長、立法委員、國民黨秘書長、國民黨副主席
家庭:妻子蔡令怡,育有3子1女
備註:政壇評價鬥性強、活躍於黨政部門、熟悉中央及地方事務
現任行政院副院長 邱正雄
放大圖片
邱正雄

邱正雄
現職:行政院副院長
年齡:67歲
出生地:台灣花蓮
學歷:台大經濟學系畢業、台大經濟學碩士、美國俄亥俄州經濟學碩士與博士
經歷:中央銀行副總裁、財政部長、大華證券公司董事長、中國國民黨智庫執行長、安泰商業銀行董事長
家庭:妻子張美保,育有2子
備註:被前總統李登輝譽為「全世界最具財經才幹的財政部長」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新任行政院副院長 朱立倫
放大圖片
朱立倫

朱立倫
現職:桃園縣長
年齡:48歲
出生地:台灣桃園
學歷:台大工商管理系畢業、美國紐約大學財務金融學碩士、美國紐約大學會計學博士
經歷:第4屆立委、桃園縣第14屆縣長、桃園縣第15屆縣長﹙現職﹚、中國國民黨副主席
家庭:妻子高婉倩,育有1子1女
備註:朱立倫與馬英九、胡志強曾合稱「馬立強」,被視為國民黨內中生代指標人物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總辭後看守 不作重大決策
根據《憲法》及《憲法增修條文》規定,總統提名行政院長、行政院向立法院負責,因此國會改選後、總統就職前,內閣都必須總辭,視為義務性、禮貌性辭職。立法院通過不信任案(倒閣)也必須總辭。另外,行政院長因重大事件、民意壓力也可主動總辭,這次劉兆玄因水災究責而總辭就是一例。

一旦閣揆提出總辭獲准,總辭後的內閣成為「看守內閣」,在交接前不能從事重大決策。

「億萬」內閣 吳朱身家驚人

2009年09月08日蘋果日報
總統府昨宣布由國民黨秘書長、立委吳敦義與桃園縣長朱立倫出任行政院正副院長,根據兩人去年底向監察院申報的財產資料,吳敦義夫妻存款高達2400多萬元,而朱立倫身家更是驚人,存款高達2500多萬元,包括土地建物不動產合計,財產合計高達上億元,監院人士昨戲稱,兩人組閣可說是「億萬」內閣。

存款皆逾2千萬
吳敦義財產申報較單純,除土地與建物各2筆外,妻子蔡令怡名下則有2輛車子,分別是CAMRY 3000c.c.與VOLVO(富豪)2400c.c.。與現任行政院長劉兆玄存款加有價證券1800多萬元相比,吳敦義存款高出600多萬元,但劉揆建物則比吳敦義多了1筆,土地一樣是2筆。

朱立倫去年申報存款2521萬元,有價證券6000多萬元,另外朱信託22筆土地、2筆建物與282萬元國內上市上櫃股票,若與前年的財產申報相比,朱存款增加700多萬元,不過有價證券少了約200多萬元,同時也少了2筆位於台北縣石門鄉的建物。現任行政院副院長邱正雄的存款與有價證券合計約 2400多萬,朱立倫的總財產高出邱正雄許多。
記者吳家翔

吳敦義申報財產
土地:2筆
建物:2筆
存款:2412萬4688元
汽車:CAMRY 3000c.c.一輛 VOLVO 2400c.c. 一輛
申報日:2008/11/17

朱立倫申報財產
土地:22筆(信託)
建物:2筆(信託)
存款:2521萬4795元
股票:高氏企業等6檔股票,共2623萬3840元 宏碁21筆股票,共282萬7130元(信託)
基金:JF東協等31檔基金,共3450萬8676元
手錶:90萬元
申報日:2008/12/27
資料來源:監察院

朱接副閣揆 培養接班  劉兆玄記者會後 府即宣布新人事 情何以堪【王家俊、王姵雯╱台北報導】

2009年09月08日蘋果日報
行政院長劉兆玄昨閃電宣布請辭獲准,昨有黨政人士認為,馬英九總統挑吳敦義組閣可能只是「過渡內閣」,為了豐富新任行政院副院長朱立倫的行政資歷,進而培養接班梯隊。

儘管府院雙方都透露,這是馬總統與劉兆玄8月中的默契,當時劉揆去職已定,先全力救災、民心拼回來就換手。但府方昨在政院記者會後即宣布新閣揆人選,給劉揆難堪,政壇即盛傳陰謀論。

友人透露曾多次倦勤
親劉人士說,劉揆年初至今多次向友人表達倦勤,「他只是找一個適當時機辭」,藉由八八風災這個時機辭職,「劉兆玄自己認為這是一種解脫。」近劉人士說,劉揆去職「火上加油」起因,是8月下旬馬親信提供資訊中傷劉內閣,包括前國策顧問林火旺上政論節目爆料攻擊行政院秘書長薛香川,放話修理副院長邱正雄,直指究責劉揆。

不過,消息人士說,即便8月中劉揆辭意已定,但以劉個性,9月1日還認真地表示內閣改組幅度會比小的稍微大一點,「一個要走的人,尤其個性耿直,不可能戲演這麼像!」顯然當時劉揆並未完全確定去職。

但偏偏馬英九私下徵詢新閣人選,傳到劉耳邊,劉自認幫馬不少,但外界指責多於鼓勵,「讓他覺得不如歸去。」親劉人士說:「為總統做事的人,差不多都這樣下場。」

府黨高層昨還指出,這次內閣改組要用的幾個人事,如教育部長由馬系的台北市副市長吳清基接任等,劉不想買帳,決定總辭一了百了。對此,總統府發言人王郁琦說:「沒聽過這種說法。」

留不住人後徵詢策士
黨政人士說,馬英九知道留不住劉揆後,開始向策士徵詢意見,由於新任閣揆吳敦義長久以來與馬互動不錯,頗能在黨中央貫徹馬的意志,加上他和馬信任的核心幕僚金溥聰等關係不錯,便有人「提醒」馬可考慮吳。府方昨透露,馬4日接觸吳、5日接觸朱立倫,敲定人事。府方人士表示,朱立倫人事「是由總統和吳敦義共同決定。」

內閣改組大事記
08/16 馬英九總統接受CNN訪問
我會調查,到底我們的救災系統和救難行動,是否出了什麼狀況,不光是要改正錯誤,也要懲處該負責的官員。
08/18 馬英九在總統府召開記者會
如果在調查過程中,發現政府官員有疏失,就應負起行政責任,甚至是政治責任,這點,我跟劉院長已有共識,時間不會晚過9月初。
08/19 閣揆劉兆玄接受媒體訪問
馬總統與我已有共識,先做好救災、重建工作9月前會有全盤改組決定,屆時會向大家報告,當然包括我自己在內一起檢討。
09/01 劉兆玄在災後重建委員會南部
辦公室受訪

內閣改組不是僅以這次災情決定,其實已觀察1年多,時間點一直沒宣布而已,絕不會只看風災表現,那太以偏概全。改組幅度會比小的稍微大一點,小的外界可能以為只換1、2個閣員。
資料來源:《蘋果》採訪整理

劉揆學者性格 最被詬病  2009年09月08日蘋果日報

即將卸任的行政院長劉兆玄政治武功剛柔並濟,宛如他年輕時迷醉的武俠小說人物,可走得孤獨,但身影不能不漂亮。
與媒體互動不足

劉揆長居官場,政治性格不改文人作風,認為對的事情,絕對堅持到底。他擔任清大校長處理「獨台會案」,抗議調查局進校園逮捕學生,強硬作風,凸顯他崇尚自由、不畏權勢。去年因綠卡風暴遭民進黨立委包圍,他也始終態度強硬。而馬英九總統當年勸進蕭萬長搭檔副手,居間穿針引線關鍵人物即是劉。

劉揆帶兵最為外界詬病是學者、技術官僚性格,即使面臨嚴重的政治危機和民意支持度慘跌,仍不為所動,朝野多次呼籲改組內閣,劉也反應溫吞;與媒體互動不足也是罩門。劉與馬英九保守性格類似,互補性不足,易陷入集體思考盲點。

劉揆孝順又浪漫,出任閣揆後平常在台北跟媽媽住,假日回新竹陪老婆。他與妻子錢明賽是分別就讀台大化學、台大植物系的學長、學妹,當年劉放棄美國伊利諾大學獎學金,與錢到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就讀,才抱得美人歸。此外,他還以「上官鼎」為筆名寫武俠小說。

劉兆玄在九二一大地震後出任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執行長,造化弄人,自許九二一重建為代表作的他,竟成首位為天災負責下台的閣揆,恐怕始料未及。

去年就職日跌跤
劉揆去年520就職當天在行政院內跌了一跤,不忘幽默打趣:「我武功很好,沒事!」說話帶有俠客味道,如今在任1年3個月餘,彷彿小說裡的大俠,來去匆匆。
記者王家俊

馬王牌盡出 選舉內閣搏連任 【陳洛薇、呂昭隆/特稿】

    * 2009-09-08    * 中國時報   *     八八水災迫使劉內閣總辭,新閣人事敲定「吳朱配」,更引爆了政壇大地震,吳敦義、朱立倫一向被視為閣揆熱門人選,此次雙雙由候選人躍升為正副閣揆,馬英九提前出手,且一次出盡手上的兩張好牌,挑戰二○一二年連任的戰鬥內閣已然成形。

     八八水災淹沒災區,也讓劉內閣所有閣員面臨滅頂危機,高層刻意放出「保劉」風聲,劉揆日前也釋出內閣改組會「比小還要大一點」的訊息,引導外界及黨政人士朝內閣小幅改組的方向思考。

     但就在同一時間,馬劉已重新布好戰局,劉宣布內閣總辭,展現承擔政治責任的風範,新正副閣揆順勢推出,絲毫不拖泥帶水,一舉助馬拉抬頹靡已久的聲勢,也為馬築了一道防波堤,阻擋水災究責的大洪水。

     馬劉關係深厚,劉兆玄既是馬英九的密友,也是重要國師,一如熟知兩人的幕僚所言,劉若不想走,馬絕對力保劉,劉內閣下台一鞠躬,不減損劉在馬心中的影響力及信任度,而這場震撼政壇的總辭戲,兩人鋪排已久。

     劉內閣正式交棒,接棒的吳敦義、朱立倫,是馬英九一向倚重且高度信任的重要幕僚,兩人都是歷經地方民意洗禮,且曾各據一方的百里侯,安排同質性高的兩人出任正副閣揆,當然也是馬劉深思後的錦囊妙計。

     若說政壇有桃園三結義,吳敦義、朱立倫再加一位馬重要國師金溥聰,堪稱「新桃園三結義」,眼前金溥聰無意自破誓言入閣入府,而吳敦義、朱立倫同樣列入接班梯隊,也都有更上一層樓的企圖心,讓具競爭關係的兩人同心合作,挑戰二○一二年連任,也是層鋒設下的考驗。

     眼下,吳、朱二人之一,極可能是馬總統尋求連任的搭擋;放手讓吳敦義、朱立倫逐鹿中原,兩人既比知名度,也比民意支持度,縱使閣揆可能折損率高,後面也有副閣揆來接班,對馬英九挑戰二○一二年而言,堪稱最保險的重要布局。但這次內閣人事顯示,馬英九被逼到牆腳,退無可退時,反而敢放手一搏。不過,既是王牌盡出,就不能有大差錯,否則,馬英九與國民黨就有大麻煩了。

棄車保帥 劉兆玄無愧於心【江慧真/特稿】 中國時報

    * 2009-09-08 *      去年六月,劉揆首次的立法院施政報告,竟從一聲道歉開始!或許,那個打破歷任閣揆紀錄,一上台就違反常態的道歉,道盡了「老船長」劉兆玄重入政治江湖的宿命。

     當時,油電雙漲被罵得滿頭包,他曾豪氣干雲允諾,「我雖在道歉聲中上台,但將在掌聲中下台!」十五個月後,劉兆玄帶著駐守第八軍團的重建內閣揮師北上,這回,他不再政治辯駁,乾脆俐落宣布內閣總辭;各界來不及給他掌聲,只能一邊撿拾跌破的眼鏡,一邊給他一句肯定「劉兆玄終究是號人物。」求仁得仁者只求無愧於己。

     劉揆自詡是科技專業中人,做事有章法,施政有邏輯,就連面對名嘴、輿論和民調,他也通通有一套定見,帶著頭要閣員不自亂陣腳。但劉揆所計算不到的,恐怕是歷史上難以預測的不確定性,以及政治裡永遠無法道盡公平的人性醜惡。

     上台之初,劉兆玄打造了重量級的財經小內閣,本想在兩岸貿易開放中大展身手,怎知偏偏撞上了世紀金融海嘯;施政周年,他擘畫了前瞻性的產業新革命,原要在國土規畫翻轉下重新出發,誰料竟毀於百年風災水害。

     就連當時他在老闆馬英九心目中萬中選一的優點,也成了今日執政的包袱。馬英九要他清廉自持,不受地方派系利益左右,但來自黨內和國會的異聲,卻是他此次萬箭穿心的傷口;馬英九要他落實政見,不受外界民調呼聲影響,但整個馬政府行政效率和國安體制失靈,卻由劉兆玄零存整付、棄車保帥。

     上台的那一天,劉兆玄曾這樣形容政治局勢,「再好的保溫杯,只要不持續的煮沸,溫度也是會冷掉的!」道盡了這一年多來,馬劉兩位政治夥伴的關係變化。劉兆玄完成階段性任務,下台一鞠躬,新揆吳敦義未來在立法院的表現,將成馬英九第二階段執政的助力。但劉兆玄、邱正雄十五個月來契合無私的組合,能否在吳敦義、朱立倫之間複製成功,已成新內閣面對災後重建、金融風暴、產業重建的重要指標。

內閣換人不換政策有什麼用?

馬英九政府上台一年四個月,第一次行政院總辭已經宣布將在本週四院會提出,原本明年二月國會開議前後是內閣大幅改組的時點,但被八八水災嚴重打亂了相關權力布局,劉兆玄的提前鎩羽折翼,已經把國民黨內的接班問題被迫端上了檯面。面對「後馬英九時代」的來勢洶洶,馬推出吳(吳敦義)立(朱立倫)組合因應,明顯是權位保衛戰的思維考慮,也因為政治算計過重,新的內閣不僅無法令外界耳目一新,尚未上路卻已充滿了不穩定因子。

「馬英九道歉、劉兆玄下台」,這是七百條人命犧牲後,社會在第一時間要求政府最起碼必須負起的政治責任。歷經一個月的頑抗抵擋,就在九月開議反對黨行將杯葛之際,民意山洪終於衝破了搖搖欲墜的內閣堤防,讓這個反應遲鈍、傲慢自大的政權,不得不正視人民力量的不可輕慢,必須有所回應。

但就如日本民主黨擊倒自民黨的霎時變天,韓國李明博起用異議者出任總理的奮力一搏,在這股人心思變的東亞風漸之下,馬英九勉力棄劉保帥後,如果是個雄才大略的領導者,絕對會好好利用這個契機大刀闊斧的檢討並調整過去的作為與方向,不但設立停損點,同時成功將危機化為轉機。但是很遺憾的,人選的擇用目的在展現施政目標與策略,吳敦義這位新任最高行政首長的出現,依其人品、專業、歷練與一路走來的政治風格,似乎只是舒緩內部矛盾的一個過渡安排,完全看不出馬政府下一步究竟會有何種具體改善,更遑論提出希望與願景了。

反倒是大家記憶猶新的是,吳敦義最近密集出面對中國的眼中釘達賴喇嘛出言不遜,肆意恐嚇兩岸關係將因此受損倒退,其向中南海輸誠表忠得非常徹底賣力,儘管外界高度側目,馬英九卻並未阻止;尤其準新閣的家屬在對岸是否有利益糾葛?亦未聞相關單位已就安全查核著手調查,以正國人視聽。馬英九重用這樣的角色,套句美國小雜誌「心理牙線」(mental floss)的嘲諷用語,難道這個政府未來將更為大膽的「向中國求愛」(wooing China)來展現「膽識」嗎?

什麼時候台灣與中國的關係成了以男女為比喻的關係?台灣甚至還成為地位相對弱勢的「求愛」者角色?如此大加消遣,國人聽來實在很刺耳。但是就在昨天宣布人事調整的同一天,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公開表述「台灣尚欠大陸一句感謝」,讓人不解他是何方的代表,馬英九隨之就在高雄八八水災追悼會上,場合不當、受眾不對的四度感謝中國的賑災,並且口出「大陸的捐款是外來最大的一筆,充分展現兩岸血濃於水的情感」,台灣的致謝何曾少過,這一搭一唱的默契所為何來?這種話語像不像北京擬稿、兒皇照唸?難怪總統府先前對於外媒的調侃無所忌諱,還振振有詞的說「都是事實」。

「求愛」放在兩岸的政治現實上是什麼意思?中國亟欲併吞台灣,六十年來一以貫之世人皆知,以台灣人民為拉攏的統戰無所不行,在中國苦苦追求的對應關係上台灣原本是具有身價的,若在馬英九主政下過往的情勢翻轉,則台灣的主動「求愛」無疑等於「接受併吞」,下一步不就是「投降統一」?

如此回過頭來檢視馬英九為什麼要用吳敦義,該問的是,這是對吳敦義「言其所不能言」的獎賞嗎?其組閣會不會把國共平台搭建到政府內部?若是人變化了,但是施政路線卻是換湯不換藥,或是變本加厲要續行西傾的鎖在中國政策,則這次的人事改組還有什麼實質意義?只是國民黨內的大風吹,藉由換牌來換手氣而已,在一陣撩目煙花過後,台灣真正的問題依舊無能對症解決,甚至病情延誤更為惡化,那麼下一個更嚴重的政治土石流必然蓄勢待發蠢蠢欲動,現在絕不是最後的谷底。

不宜久留換馬無力  自由時報

在八八水災中,讓民眾深感「此地不宜久留」的九劉政府,抵不過民意壓力,終於解體。劉兆玄率內閣總辭,博得滿堂彩,總算符合劉兆玄要在掌聲中下台的自我期許。

然而,馬英九一貫的行事作風,就是讓人民高興一下就好,為祝賀劉揆總辭的香檳還來不及開,新的正副閣揆人選馬上出爐,吳敦義、朱立倫成了馬英九的左右護法,結果走了一個「不宜久留」的內閣,卻換來了一個「馬無力團隊」。

坦白說,在國民黨中生代裡,「力」的表現還不錯,外界頗為看好,軟腳的「馬」若能有「力」的加持,可能還可以真正做事。令人驚奇的是,馬的人事布局總是出人意表,竟然在好好的「馬力」組合中,加了個顧人怨的「無」,畫蛇添足之下成了「馬無力」,於是掌聲才歇,噓聲又起。

其實,馬政府聲望低迷,不得人心,癥結不在「下半身」的部屬,而是頭部出問題。也就是說,馬英九本人才是問題的核心,如果他的終極統一路線不改,台灣的經濟一定日益惡化,任誰出任閣揆,一樣「無力」回天。何況,馬偏偏推出「無力」組閣,更加注定了「無力」的結局。

實際上,馬英九雖然讓劉兆玄去職,但兩人的深厚情誼,由吳敦義出線組閣便可窺知。如果不是馬找一個不如劉的人擔任閣揆,誰會懷念滿意度才十三%的閣揆?而一位為了維護老友下台身影,願意在人事棋盤上下一著必死棋步的人,入選全球五大最具膽識領袖,誰曰不宜?

金恒煒專欄/從「九流」到「九無」!

劉兆玄終於辭職了!行政院召開記者會,劉兆玄一人現身表演「單口相聲」,喃喃說了八分鐘,雖不精采,確實聳動。尤其結尾最後一句話:「天佑台灣人民」,倒像政治評論的一針見血。劉內閣被迫總辭,當然是台灣人民的勝利,劉下台自是「天佑」;「九流」政府最終抵不過人民的「不信任投票」,「馬統」再硬撐也撐不下去了。劉兆玄是「馬統」倒下的第二張骨牌,離第一張的達賴短短三天,可見「骨牌」的效應擋不住了。

值得觀察的是,四時半劉兆玄突然跳將出來宣佈「自我了斷」,接下來五時十五分總統府發言人公佈新閣揆由黨秘書長吳敦義接任,六時,吳敦義召開記者會;一場接一場,可見一環扣一環的有計畫操作,所謂「會無好會」,劉兆玄見識了。

劉兆玄固然宣稱「二次請辭」,不過從劉兆玄一再表示與馬總統共商「改組」來看,內情明顯不簡單。八月十九日(週三),劉兆玄召開記者會,公開表達「全盤改組」,還是一派閣揆氣派,然而就是隔一天的週四,吳敦義透露馬英九找他商討。依《聯合報》二十日報導,府方暗示「劉揆若將去職,馬劉豈會一起討論內閣人事?」但也引用知情人士的說法:「除非局勢壞到無法控制,才有必要更動閣揆」,既然劉下吳上,固是民意壓垮「馬統」,但「馬統」偷偷的在背後捅了劉兆玄一刀,劉倉皇辭廟。值得探究的是,重組內閣是總統的事,「馬統」為什麼不見了!

老實說,「馬統」如何「密室作業」不需費神討論,問題是,劉下吳上,從「馬劉」的「九流」變成「馬吳」的「九無」,「馬統」止得住骨牌已傾的事實?劉兆玄雖然有「冷水坑」的醜聞,吳敦義也有「錄音帶」事件,比起吳來,劉兆玄還算有清譽。現在吳出線,記者會中自供「才具有限」,話說得老實,也比劉坦誠,不過,先不必問人民服不服,恐怕連藍營內部都壓不住,不只破了「人才濟濟」的神話,「馬統」口袋裡真的無人了?!

吳敦義為什麼能得到「馬統」青睞?據府方說法,是與馬「默契良好」,而且強調著眼「黨政平台」。「馬統」已身兼黨主席了,還需要黨秘書長去部勒?「默契良好」更可笑。花蓮縣長黨內初選,吳敦義操盤,全力勸退前縣府參議杜麗華,硬推「馬統」屬意的衛生署長葉金川,結果內部擺不平,還被控違反〈選罷法〉涉「期約賄選」。初選揭曉,名不見經傳的杜麗華竟而打敗「馬統」一力推薦的葉金川,這樣的「敗軍之將」還能高升?顯示「馬統」與吳敦義的「默契」不只「良好」,而且「良好」到匪夷所思。葉金川敗下陣來,媒體推測吳敦義入不了閣了,「理性思考」抵不住「馬統」的「笨商」,不但入閣還是閣揆,輸給「他,馬的」了。

劉兆玄所組的號稱「學者內閣」,旋起旋落,風流雲散,府院沒有自我檢討,沒有向人民道歉不說,還大吹十五個月「政績」的法螺、大表「自我感覺良好」的成就。要問的是,成績那麼好,為什麼要「內閣總辭」?倒地了還嘴硬!難道「劉十一郎」標準就是吳敦義的「典範」?

用mental_floss的調調,「馬統」起用吳敦義果然是「膽識」十足,也果然符合「充斥大膽點子以及怪異手法」的論斷。「九無」起步,「苦民所苦」已然破功,現在是「苦民」、「民苦」時代到來!(作者金恒煒為《當代》雜誌總編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