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器之美,在於其弧線劃出之面,如月,通常在肩處最為寬大而頸稍窄,上至額稍寬,而肩亦為稍厚,琴的厚度由肩往上至額漸薄,即低頭,約三、四分,另一方向,琴面向下往龍齦處延伸出一條似乎是直線實為一弧線的琴面,在九、十徵處稍低,然後逐漸往上至龍齦處稍高,岳山,最高處,而弦即從此向龍齦劃出筆直的弦線,然後急轉入琴底,纏於雁足,岳山寬而齦窄,七條弦線收止於龍齦處,動靜,收發自如風華自現,弦線所形成的弦面亦為弧形如延展伸長之扇面。

     琴置於琴桌上,有兩處落於桌上,一處在琴底近軫處,另一處落在雁足,琴之齦處高勢,岳山及額為低勢,如此有利於左右手勢,右手如游魚擺尾,如鷹飛如輕雲,左手如蒼龍入海,秋鶚凌風,吟猱綽注,琴器之美,就在這寬宏收束天圓地方之天地之間形成,琴即是通天地而萬物及人所生所處之琴宇宙。

     近十數年來,由台北都會遷至陽明山,再遷至北海三芝、淡水,在海邊、在山上,像探索心靈內在的土地、海洋、山林、人們,感受陽明山的細雨薄霧,溫泉幽谷,三芝明朗夏日海洋,冬日淒風苦雨,鄉間田園農家生活在陽明山上清澈水圳流經的平房,石屋,感受大屯山小油坑呼吸聲,在三芝北海岸,感受海的氣息,在橫山梯田一小榖倉,許多人許多土地,許多早晨陽光,梅花盛開,櫻木成林,渲染了山頭,我這踩踏的土地,遊走的山林,幫助了我一床一床琴完工了,這些琴自然地出現了,各自有了自己的生命。

    心隨琴 琴從心 意不斷 斷落根

     道可道,非常道,隱劍蕉語,心空天地大,琴展前一年我在思考這琴展最能代表我在斲琴這段時光,身心所受之啟發,與古琴之間的關係,然後,一位剛才結識的朋友跟我聊了他的前半生,拿了兩本日本武士小說「蟬時雨」、「隱劍孤影抄」,是藤澤周平的作品,啟發了我取名「隱劍」為琴名,代表天地間及人間的道理,許多都是隱而顯,易發深遠,而這與古琴淡、雅、幽遠的音質氣息相合,陽剛與陰柔相生相應,而「蕉語」也是,代表無聲似有聲,大自然以其豐富的無言之語,發著人類聽不懂的聲音,述說著那亙古的「祕密」。

    隱劍鳴鶴 對月長嘯 蟬雨空竹 清風明月

     良材善斲始為良琴,初期斲琴多選用老杉木,底材為老台灣牛樟,「斲月琴」、「採真琴」、伏羲式無名琴皆為這樣搭配,後來也採用桐木琴面底梓木,或台灣香杉為面材,而底材選用舊的梓木料,如「隱劍」、「蕉語」即為香杉面、梓木底,而兩床仿唐琴「大音希聲」、「玉壼真香」即為桐木為面,梓為底,桐木經置於水中,烈日曝曬後,木液去盡,裁制成器,雖不能有古木舊材之奇妙,亦可稍盡新材之美,舊材雖佳,但不宜太軟太鬆,稍堅實可發輕靈而沉穩厚實之音,斲制古琴當然包括木工、髹漆、裝飾、雕刻、安弦辨聲,其過程手續繁瑣,在此不述,但一床良琴除選材之外,還必須是選用傳統工序施作斲制,天然的適宜的材料,如天然生漆、膠合、溶劑、礦物粉……等,為首要條件,再來才是資歷、經驗、名聲、器形。

     若斲琴人也善於撫琴操縵,為佳。

     弦動心未動

     音隨絃止 心未止

     身似流水 影如風

     天玄地玄

     繁星似雨

     「隱劍蕉語」琴展,展出了從二○○四年~二○一一年所斲制古琴,算是為自己交了一點成績,感謝治堂主人何健提供場地,精神上的鼓勵、支持,在斲琴的過程,也是自己在尋道,整合自己、反射自我、超越自我的旅程,所有啟發我的老師、琴友、收藏家、茶人及我這一路上所遇到的同好,在此說,謝謝你們。

     因為斲琴,探究物與心、與人,其間相合,相映相生,也在內也是外,今即是古,而又可並行,古琴在現代正在啟發現代的我們,天地人相合,師法自然,藝術回到了生活,回歸並落實。

     (隱劍蕉語──劉繕維斲琴展,5月20日起至6月19日,在台北市永康街31巷20-2號1樓「冶堂」展出,詳情洽電:02-3393898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