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3.31  中國時報 今年八十二歲的八卦專欄作家麗茲.史蜜絲(Liz Smith),不僅是美國八卦專欄作家群中的老祖母,也是個家喻戶曉的媒體人。寫了近卅年的八卦專欄,勤耕不輟,目前仍堅持一個禮拜寫六篇,七十家報紙轉載。然而,在部落格(blog)和電子郵件大行其道的網路時代,人人都變成了八卦新聞的傳送者,像史蜜絲這樣的職業八卦專欄作家,已逐漸成為稀有動物。

史蜜絲的八卦專欄其實是極為傳統的名流行蹤報導,沒有刺激的羶腥內幕,也沒有無事生非的謠言,只是透露影劇圈和政壇名流的動態,和專事揭人隱私的八卦專欄完全不同。史蜜絲的原則是不得罪人、不造謠、不渲染醜聞和所有的名流維持友好關係,廣建人脈,名流利用她做公關,她也利用名流獲取資訊。與史蜜絲齊名的另一祖母八卦專欄作家是七十多歲的莘迪.亞當絲(Cindy Adams),她們兩人都在《紐約郵報》寫八卦專欄,專欄的同質性很強,亞當絲的筆調比較辛辣,也都擁有不少讀者。她們兩人是美國八卦專欄的長青樹。
美國八卦專欄的老祖宗是華特.溫奇爾(Walter Winchell)。溫奇爾是美國新聞史上的怪傑,他最早在一個流動戲團跑龍套、當演員,後來為小報發新聞,報導演藝界動態,頗受歡迎。一九二九年開始寫八卦專欄,專門揭發影劇界、商場和政壇名流的私生活,打破了媒體不報導個人隱私的禁忌,肇始了八卦新聞、八卦專欄和八卦文化的興起。

一九三二年,溫奇爾再跨進廣播界,每個禮拜天上午利用無線電散布名流隱私。據估計,在三、四十年代的美國,每天至少有五千五百萬人讀他的專欄、聽他的廣播,全美二千家報紙刊登他的專欄,從東岸到西岸的電台都在播放他的節目。三、四十年代的美國媒體,有兩個人最有影響力,一個是溫奇爾,另一個就是政論家華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n)。他們都是猶太人,李普曼代表的是菁英文化和知識群眾,他的政治專欄深切影響美國外交與政治走向達三、四十年(直至越戰)之久。

溫奇爾的格調、旨趣、品味與內涵和李普曼全然相反,他是個沒有原則、只知譁眾取寵的八卦專家,不是一個主持正義的扒糞之士,而是一個專事挖人瘡疤的投機報人。在他濫用「第四權」的淫威下,大家都怕他、討好他,連羅斯福總統都要巴結他,不時提供他一些小道消息。在這種奉承文化中,溫奇爾自以為是無所不能的媒體權威,可以任由他呼風喚雨。他的致命錯誤是在五十年代白色恐怖席捲美國之際,大力吹捧製造白色恐怖的威斯康辛州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麥卡錫。麥卡錫陷害無辜和打擊異己的手段,終於受到正義人士的反撲。麥卡錫垮台,溫奇爾也完蛋,晚年的溫奇爾有如喪家之犬,沒人理他,一九七二年去世時,只有女兒在葬禮上悼祭他,但他創造的八卦文化卻生生不息,成為美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環節。

由於「部落格」和「伊媚兒」已臻氾濫地步,八卦消息無遠弗屆,全天候供應,嚴重影響到傳統八卦專欄以及在超市出售的八卦小報,他們的讀者群已大量縮小,最有名的超市八卦小報《國家詢問報》,八年前銷路多達二百五十萬份,目前已跌至一百五十萬份。《紐約時報》過去一直不屑開闢八卦專欄,但在大勢所趨之下也已在數年前開始刊登八卦。

史蜜絲的八卦專欄雖嫌保守,但未完全過時,還是有很多讀者喜歡讀她無傷大雅的八卦,如女星妮可基曼食量驚人,一頓午餐把麵包、炸蝦、魚排、烤馬鈴薯、巧克力蛋糕和香草冰淇淋吃光光,她說她完全不相信「節食」。史蜜絲還常在專欄中提倡讀書、推廣慈善事業。史蜜絲最近又和《紐約郵報》簽了兩年合同,讀者吃膩了政治新聞主菜,還是要吃點八卦點心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