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乩童」是宗教活動,還是藝術活動?對有虔誠宗教信仰的人來說,這無疑是宗教活動,但是對趕廟會的「觀眾」來說,這也可能是一場令人目眩神迷的「秀」。相對來說,許多西方人也都認為「催眠」是一種醫療行為,甚至是刑事辦案的手段。只是,電影理論家很早就發現,成功的電影之所以能夠一方面吸引觀眾全神貫注地跟隨劇情,另一方面自我的思考活動卻持續進行,基本上就是一種類似催眠的機制。即將登場的「感應的謎與惑」-催眠、附身、集體瘋狂影展,就將以這樣特殊的角度,來介紹許多在台灣戲院難得一見的電影。

著魔狂熱 靈感泉源

早期台灣觀眾對電視歌仔戲與布袋戲,以及隨後電視連續劇的集體瘋狂,在台灣社會一直是一種「司空見慣的奇蹟」。除了對政治之外,群眾對名牌、小飾品的收集狂,對偶像明星近乎歇斯底里的追逐,其實都是融合了藝術與儀式的一種現象。妄想、著魔、催眠、附身、集體瘋狂等名詞,各自代表不同的狀態,但是在藝術的範疇裡,卻都是藝術家靈感的泉源。

「感應的謎與惑」-催眠、附身、集體瘋狂影展,將透過紀錄片、劇情片的呈現,讓觀眾清楚意識到,藝術除了是種欣賞活動,也是智能的激盪。策展人王派彰認為:「觀看電影的本身就是一種集體催眠,沒有催眠就沒有電影。我們在昏暗的影片放映場所裡,隨著某種特定的節奏,將自己放鬆,進入完全被動的情境中,任憑聲音與影像隨意地進入觀影者意識。最後,自以為是理智的觀眾,其實才是瘋狂與被觀看的一群!因為電影中所有的一切早已被設計好,包括結局。」

音網交織 等待共鳴

本次影展特別挑選世界各地21部影片,讓觀眾感受透過電影被催眠的影像魅力。擔任開幕片的「青春向前行」,該片導演派德羅柯斯塔被譽為葡萄牙最重要中生代導演,他向來關心社會中低階層生存所需面對的現實遭遇,對葡萄牙境內非裔移民族群的關注,早在拍攝「瑪麗安娜的漫長等待」(2005金馬影展放映)時已有深入探討。這次為了拍攝本片,導演花了2年的時間辛苦琢磨中心人物的心境,在劇中人物絮絮叨叨生活瑣事的對話中,低沉的人聲韻律與模糊的背景聲,交織成悠緩催眠的音網,觀者不自覺地放開防衛,進入與他們同情的共鳴狀態。柯斯塔作品堅持低調沉穩風格,向來不是討喜的商業作品,反而是小眾影評人眼中的瑰寶。

迷離夢囈 醞釀張力

本次影展的閉幕片,則是榮獲2005年威尼斯影展最佳首部劇情長片獎、與今年日舞影展世界戲劇類評審團大獎的「13」。片中描述死氣沉沉的法國沿海小鎮裡,年輕水泥匠偶然在屋頂聽到屋主正在等著一封可以致富的信,不久,房主因吸毒過量而死,意外拿到信的年輕人決定踏上未知的旅程。影片看似迷離、瑣碎、帶著抽離的夢囈風格,看似無重點的情節,卻在影片中後段醞釀出爆炸性張力,並將觀眾帶入一個如同心理學實驗的殘酷遊戲中,展現出人在面對左輪槍賭局時刻的精神恐懼和求生欲望。

大師出手 經典重現

除此之外,影展中也不乏影迷熟悉的大師作品,然而透過本次影展的特殊命題,卻可從中看到奇妙而新穎的角度。德國新電影健將韋納荷索的紀錄片「太陽牧者」,以非洲南部的游牧民族烏達比(Wodaabe)部族的傳統儀式,探觸原始部落那些華麗油彩臉孔後頭的祕密。匈牙利電影大師楊秋的「紅聖歌」,以1890年代匈牙利農民起義的故事為主題,全片以28個長鏡頭,刻意將視覺拉遠擴大,將革命運動化為高度抽象的歌舞慶典,也將激烈的爭鬥轉化為一幕幕優美的動作。大衛林區的「橡皮頭」則被視為70年代B級電影的必看經典,片中除模擬潛意識的實驗影像,也藉由大量工業廢棄景觀的穿插,點出那個時代說不出口的集體焦慮。

長鏡緩移 侯導催魔

最令人意外的是,侯孝賢導演由清末小說「海上花列傳」改編的「海上花」,也被選入本次影展。片中的長拍鏡頭跟隨演員在封閉空間中緩慢移動,細細觀察著男男女女如舞蹈般優雅的身姿,聆聽滿布玄機的交談。該片配樂林強在看片之後曾表示,這是一部很「鴉片」的電影,一語點出侯導細膩磨戲的美學,在本片臻至爐火純青的境界。長拍鏡頭如午後蟬鳴的巨大音網,帶著若有似無的韻律催眠的魔力。

2006國民戲院「感應的謎與惑」催眠、附身、集體瘋狂影展,將由27日起在台北之家光點電影院上映,即日起在兩廳院售票系統購票,請上台北之家網站www.spot.org.tw查詢,隨後也將轉到台中與高雄陸續上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