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鋼琴師》一片榮獲奧斯卡金像獎七項提名的澳洲導演史考特希 克(Scott Hicks),花了十八個月的時間拍攝配樂大師菲利普‧葛 拉斯(Philip Glass)的創作過程及生活點滴,完成紀錄片《菲利普 ‧葛拉斯十二樂章》,即將於十二月在台灣放映。
  身為葛拉斯的頭號粉絲,史考特希克不僅親自掌鏡當攝影,還邊接 拍廣告片籌錢,目前該片已定晉級奧斯卡十五強名單,準備搶攻明年 奧斯卡最佳紀錄片。
  七○年代 極限主義音樂代表
  一般人對葛拉斯的認識,多半來自他為電影的配樂,像是《楚門的 世界》、《時時刻刻》、《達賴的一生》或《命運決勝點》,家喻戶 曉的程度連青少年卡通《辛普森家庭》、《南方公園》都曾點名由他 擔任配樂。事實上,早在一九七○年代葛拉斯便以長達四個半小時的 歌劇《沙灘上的愛因斯坦》獲得藝文界極高的評價,被視為極限主義 音樂的代表人物。
  菲利普‧葛拉斯一九三七年生於美國巴爾第摩,十九歲進入茱麗亞 音樂學院就讀,不過,反叛的性格以及獨具的創意讓他吃足苦頭。他 努力尋找屬於自己的聲音及創作邏輯,並前往法國、印度等地取經, 且和畫家、劇場人士互動頻繁,終於開創新聲,歌劇《沙灘上的愛因 斯坦》在大都會上演時造成轟動,沒有中場休息時間,也不限制觀眾 任意走動,完全顛覆演出的傳統,許多創作者因此受到啟發。
  兒邀看電影 史考特從此成樂迷
  史考特希克表示,之所以「認識」葛拉斯,是因為兒子邀他去看電 影《機械生活》,他深深為該片的配樂著迷,從此成為葛拉斯的樂迷 。二○○五年初,葛拉斯經紀人向他提議拍紀錄片為大師祝賀七十大 壽,他不假思索便一口答應。
  《菲利普‧葛拉斯十二樂章》靈感來自葛拉斯的作品,仿效同樣以 傳奇音樂家為紀錄對象的《顧爾德的卅二個片段》,將影片切成十二 個樂章。史考特希克說,他並不想拍攝一部傳記式的電影,而是以最 親切的方式,進入一位音樂家的生活。這十二個樂章等於是了解葛拉 斯的十二個切入點。
  撇傳記拍法 將生活切成12樂章
  影片一開始便以葛拉斯凌亂的工作室為起點,切入音樂家繁忙的創 作世界,片中也展現了這位創作力旺盛的音樂家,如何透過靈修、與 家人相處、不斷自己鞭策的方式,激發出無限的創意。當導演透過鏡 頭問他創作的祕訣,正在製作披薩的葛拉斯開玩笑地說,「我不知道 ,但我知道做披薩一定要加酵母。」
  不過葛拉斯在片中許多段落透露了他創作的祕密,即每天要不停的 工作,絕不能偷懶。而當鏡頭透過他的眼睛望向迷濛的朝霧,他也緩 緩道出身為藝術家,所能做的也只是仔細看與仔細聽,沒有其他祕訣 。
  採貼身拍攝 影片親切激勵人心
  片中最感人的一幕莫過於葛拉斯的前妻提及她如何成為他的生活伴 侶,卻始終無法進入他的心靈世界,此時葛拉斯剛好探頭出來問她: 「電腦的密碼是幾號?」道出音樂家對家人的依賴,以及與現實脫節 的一面。而當他與另一位吉他大師拉維香卡閒聚時,葛拉斯的稚子穿 著超人裝在兩人之間撒野,兩位老人也跟著逗趣裝可愛的畫面,備極 溫馨。
  史考特幾乎亦步亦趨跟隨葛拉斯的行程橫越三大洲,並會見葛拉斯 精神導師格勒克仁波切與國際名導馬丁史科西斯、伍迪艾倫、超寫實 主義畫家克羅斯等多位長期合作夥伴。也因為這種貼身採訪的方式, 讓影片顯得更為親切且激勵人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