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巴渝樵夫]

該粥方適用於咳嗽、消化不良、腸胃炎、痢疾、煩熱消渴 等疾病的治療或預防。此方選自《食療本草》,作者陣孟詵,唐朝汝州人,從小 愛好醫學,曾任台州司馬,同州刺史等職,他淡於仕途,後來,“歸隱於伊陽之山第,以藥餌為事”,專門研究藥膳養生之法,“年雖晚暮而志力 如壯”,一直活到93歲。所著《食療本草》三卷、《必效方》十卷,其原書早已散 佚。 1900年修建敦煌石室時,發現有孟詵《食療本草》殘 卷。雖不能獲原書之完壁,當已見孟氏原著的一部分,該殘卷 共載藥粥方4個,茗粥即是其中之一。

  陳茗葉5~10 克,粳米1 ~2兩。

消食化痰,清熱止痢,除煩止渴,興奮提神。適用於食積不消,過食油膩,飲酒過量,口乾煩渴,多睡 不醒,赤白痢疾。

先用茶葉煮汁,去渣,入粳米同煮為粥。

茗,即人們常說的茶葉,“其陳年者曰臘茶,以其經冬過 臘,故以命名”。據《本草綱目拾遺》中說:“三年外陳者入藥,新者有火 氣。”所以又稱“陳茗”。因加工方法不同,一般分作紅茶、綠茶兩類。

茶葉除了當作飲料外,入藥治病,我國古代很多書籍中均 有記載,群眾也早已有所應用。它有很好的清熱止渴、消食化痰的作用。 《日用本草》稱:“除煩止渴,解膩清神。”《本草綱 目》載:“濃煎,吐風熱痰涎。”《隨息居飲食譜》還說,“清心神,涼肝膽,滌熱,肅肺胃。“在民間,凡飽餐飲酒之後,人 們喜歡泡上濃茶一杯,以消食解酒;得了腸炎菌痢,有經驗的老年人,應用濃茶來治療。古代醫家對應用荷葉治病的經驗,曾作了很好的總結:” 產徽者曰松蘿,長於化食;產浙紹者曰日鑄,專於清火;產閩者曰建茶,專於闢瘴;產六合者曰苦丁,專於止痢;產滇南者曰普 洱茶。則兼消食闢瘴,止痢止功。”

近代研究發現,茶葉中所含的鞣酸,能止渴,解油膩,並 有殺菌作用。關於茶葉治療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急慢性腸炎、小 兒中毒性消化不良等,報刊雜誌上屢有報導。茶葉的另一種主要成分是咖啡鹼,它能興奮高級神經中 樞,加快血流,促進胃分泌,使消化液增多,抑制腎小管的再吸收。這就是喝茶能夠提精神、助消化、解疲勞、利小便的道 理。

茶葉雖然有上述好處,如喝之過多,或飲之過濃,也有一 定的害處,會沖淡胃液,降低消化吸收食物的能力。前人也曾提出:茶“皆苦寒伐胃,胃虛而弱之人,有嗜茶 成癖者,久而傷精,血不華,色黃瘁弱,嘔逆洞洩,種種皆傷茶之害。”而用茶汁煮粥,既可消食化痰,健脾養胃,又避 免上述害處。 《食療本草》中說:“茗葉,利大腸,去熱,解痰,煮取 汁,同煮粥良。”中有一定的科學道理。

茗粥宜稀薄,分上下午溫服,臨睡前不宜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