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東西的故事(The Story of Stuff)
作者:安妮.雷納德(Annie Leonard)
譯者:吳恬綾、黃亭睿
出版:時報 2010 / 06

《東西的故事》(The Story of Stuff)原本是由美國知名的環保人士安妮‧雷納德(Annie Leonard,曾獲選為《時代》雜誌環保英雄)和其團體在2009年製作的動畫短片,在網路上的觀看次數已經超過數百萬次,由於淺顯易懂並將環保、全球化、勞工人權和消費主義等以往分散討論的諸多議題串連起來而得到廣大迴響,進而才有了紙本書《東西的故事》的出版。

傳統的環境保護論述時常分散成好幾個子題,也較少和勞動人權及經濟全球化的論述或運動連結,除了將發展與環保對立;例如分成鯨豚保育、反核、反焚化爐等不同的論述區塊,即便會譴責消費主義,但很少深入檢視這所有一切其實都和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息息相關。就此,安妮‧雷納德極具洞識地指出:一切事物都是相連的,這些看似分散的議題在根本上都是環環相扣的。最清楚的例子就是「環境種族主義」。以美國來說,垃圾場或焚化爐多半蓋在有色人種居住的地區;若以台灣來說,則顯然就是將核廢料掩埋場蓋在蘭嶼,更別提都市規劃/更新的受害者永遠是環境、原住民族及經濟弱勢者。

如果將這些問題放在經濟全球化的架構下來看,則更可以清楚地看出環境的不正義和區域經濟/資源、勞動人權的不正義息息相關。例如,2008年全球糧食價格飆漲,海地的人民甚至得吃泥土餅果腹,而這有一部份的原因是因為大量耕地被拿來改種生質作物以取代石油,導致窮人買不起糧食,另一部份的原因則是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和世界貿易組織等三個令人詬病的國際組織的發展政策問題。又或者舉一個台灣的例子,則正如《商業週刊》最近所揭露的,ECFA恐怕將導致中國將高污染的石化產業「讓利」給台灣,這裡即牽涉到碳交易和經濟全球化及環保的問題。

很簡單地說,雷納德認為這是因為我們的價值觀、世界觀被資本主義的「典範」框框給侷限住了。確然,雷納德的這個觀點其實並不特別,詹明信老早就指出早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和生產及新教倫理相關,人們的存在價值端賴於作為生產者的價值,然而單單這樣無法支撐整個系統,因而後期資本主義不得不轉為消費主義,使消費活動和身份認同及自我價值相連結,藉由廣告來鼓勵、刺激消費才使資本主義得以不崩毀。換言之,這套生產消費系統也就是雷納德所說的「開採-生產-丟棄」和「工作-看電視-花錢」兩個迴圈的結合。

亦即,這個生產消費系統不只將我們從能夠發動議題的公民身分轉為消費者、將涉及公政權利的個人自由奇怪地轉化成消費選擇的自由,對環境影響更巨的是:為了讓我們不停地消費,產商於是在設計商品時「縮短換新週期」,以便讓消費者不停地「消費-丟棄-消費」,換句話說,這些在消費市場上流動的商品是專門「設計來丟的」。以電子產品為例,除了更新週期極短,而且時常不能相容,例如每當微軟作業系統一升級,就得也更換電腦硬體設備,或者各個廠牌的手機充電器/電池刻意做成不能通用,以及妳不能只更新零件;而其中最狠的殺手鐧就是:維修的價格高過重新買一台。

雷納德和其團體還再接再厲地製作了《碳交易的故事》(The Story of Cap and Trade)和《瓶裝水的故事》(The Story of Bottled Water),看守台灣協會已將之全翻成繁體中文版放在Youtube,我極推薦大家觀看。以及,最後我想補充,台灣甫通過的「環境信託」守護白海豚活動,其實是一個成功整合反石化、保護濕地和白海豚的運動,亦即,晚近的環境保護無論在論述或實踐上,已逐漸打破雷納德所說的經濟/環保的關係藩籬,儘管或許仍屬少部分,但若忽視這些進展無疑是不公允的。

線上觀看:http://www.storyofstuff.com/internationa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