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合一選舉進入倒數階段,不管電視、報紙還是網路,每天都充滿了選舉訊息。毫無疑問,熱度最高的就是台北市長候選人柯文哲與連勝文的對決。本來嘛,台灣媒體給台北的版面就比較多,加上這是首都市長選舉,動見觀瞻並不意外。但仔細觀察大家每天閱聽媒體消息之後的評論、反應,會發現這裡頭似乎還有一點古怪。大家注目這個消息,好像不只是因為它很重要,更有一種很強烈的感覺是,重點好像是這件事本身⋯⋯很娛樂?

沒錯,承認吧,你會這麼愛看,是因為連柯爭霸的系列報導真的很娛樂。

而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它符合一部好看的小說最基本的要素,結構上甚至很逼近完整的長篇小說。

到底「小說的基本要素」是什麼,這是一個沒有明確定論的問題。小說家張大春曾說,小說是「一個詞在時間中的旅行」,這幾乎是我看過最簡潔的定義了。我完全同意,只稍微補充兩點:
 
    我認為那個「詞」必然是一個「主詞」,代表至少一名角色——大部份時候是人類,有時是動物,你真的想要的話兩者皆非也不是不可能。

    我認為這個主詞不是盲目地旅行的,它往往筆直地被自己的「動機」推著走。
 
請清空你的腦袋,我們現在要根據以上兩點,開始無中生有,憑空弄出一篇小說來了。首先,先在你的腦袋裡面設想一個角色A,先暫時不要想他是誰、長什麼樣子、喜歡吃什麼水果這種細節,首要任務是想辦法先賦予他一個動機。這個動機最好是有點困難,有點抽象,帶有內在的精神價值而且難以實現。
 
比如說:A想要獲得一種神秘力量,能夠讓傷殘的弟弟恢復原狀。
 
這位角色A就是你的原點,他的動機就是所有人最關心的事。接下來的整篇小說裡,A所做的每一件事必然都是為了此動機的完滿,而讀者最在乎的也是A到底會不會得償所願。只要你的角色A不要太失敗,讀者都會希望他的動機A能夠完成;如果能完成大家都會很開心,如果不能完成、或者為了完成它而犧牲很多東西,大家都會一起哭。這股「到底動機A會不會完成呢?」的好奇,就是所有小說推動讀者繼續翻頁的最強動力。
 
但是如果A一走出家門就踩到一個腳印,立刻獲得了這種神秘力量的話,這篇小說是會被所有讀者唾棄的。所以,我們需要讓事態變得更複雜一點,我們需要創造角色B。這位角色B身上也持有一個動機,這個動機必然與角色A的動機相衝突,而且同樣的,有點困難,有點抽象,帶有內在的精神價值而且難以實現的動機是最好的。
 
比如說:B想要獲得同一種神秘力量,好得到父親的認同。
 
這時候,小說就開始變得精彩了。因為B也會從自己的動機出發,做出一堆事情,而因為動機A、B是相衝的,所以這兩堆事情就會撞在一起,形成衝突。這時候讀者就要開始緊張了,到底A的心願能不能完成呢?特別是A、B看來勢均力敵,甚至B好像比A更強的時候,就更讓人揪心了。而這種衝突、懸念,就是故事為何可以娛樂我們的原因:A快要找到線索的時候,B派人搶走了重要的資料;B在進行某個計劃的時候,A跑出來搗亂,然後⋯⋯

如果小說家還嫌場面不夠刺激,可以再派新角色A2出場(她來自異國,要靠這種力量奪取繼承權,但蠻喜歡A的,決定和A結盟⋯⋯),然後是B2(他是她爭奪繼承權的對手,所以很自然地投入了B的陣營⋯⋯),以此類推,只要篇幅容納得下,理論上愛塞多少人就塞多少人。每一個新加入的角色,都會產生的新的動機和事件,從而改變目前的局面。而高明的小說家,還會安排一些看似跟主角的動機毫無關係的角色,因為某種曲折的因素,他的動機也牽動了整體局勢,可能對主角有所助益或減損。比如說一名因為部族被屠殺,而對上述所有角色都心懷怨恨的C,當C跳進戰局的時候,究竟會⋯⋯?

結果一不小心,我們就得到了日本漫畫家荒川弘的名作《鋼之鍊金術師》(的基本結構)。

這種娛樂模式非常古老,而且歷久彌新,幾乎可以用來拆解所有暢銷的、不暢銷的作品。包括那些表面上很沈悶的文學經典,也很少跳脫這個結構(只是在那種狀況裡,動機和衝突變得比較不明顯、更內在性,但不是沒有)。現在,回過頭來看看柯文哲和連勝文,你會發現從他們宣布參選以來,基本上就形成了比別的選舉組合更小說的態勢。不管是朱立倫vs游錫堃、賴清德vs黃秀霜、陳菊vs楊秋興都有點無聊,因為這些組合裡面的A、B要不是實力差距過大,沒有想像空間,要不就是動機不明確,看不出他們所爭的東西有什麼額外的意義,他們的勝負因而不會懸疑、好像「反正就這樣嘛」。
 
相較之下,如果你是柯文哲的讀者,以他作為角色A的話,你會讀到一篇非常有可看性的小說。(當然,如果你是連勝文的讀者,會看到另外一個結構類似的版本,請自行代入)柯文哲說這場選舉是「價值的選擇」、「文化的運動」,為他所爭取的官位添上新的意義,符合了「有點困難,有點抽象,帶有內在的精神價值而且難以實現」的良好動機標準,所以你很容易認同這個角色。由此觀之,角色B連勝文完全站在他的對立面,他的動機似乎就只是想為自己的家族攫取更多的政治、經濟利益;雖然他也說了一些內在的精神價值,但他所做的事情和那些宣稱對不起來,所以沒什麼讀者會相信(比如說,他宣稱選舉應該要以政見為主,不要抹黑,但他在辯論會上還是一直抹黑對手)。說實話,連勝文不是一個太好的角色B,因為他的動機單薄、不堪一擊,幸好(?)他擁有龐大的資源和權貴的身份,使得這場對決還能延續,進入一種非常古典的善惡對立模式,也能讓角色A的讀者感受到威脅、懸疑和衝突。

於是,就在每天的媒體報導裡,我們不斷讀到他們兩個的新行動。就小說而言,他們都是稱職的角色,每項行動都完美地附屬在各自的動機底下,無私對自私,開放對保守,磊落對卑劣,平民對貴族⋯⋯其他的角色也在選戰中紛紛加入。柯文哲這一側有A2段宜康和A3林淑芬,連勝文這一側有B2蔡正元和B3羅淑蕾。有段時間,還出現了游移的C宋楚瑜。他們的動機(文化價值vs家族利益)本來不見得會相衝突,但當他們都來選台北市長的時候,就匯聚到一個窄小得毫無取巧餘地的目標上,所有事情就撞在一起了。於是,每一次的喊話、叫陣都變成新的衝突章節,像是MG149、地瓜事件,然後,在短兵相接的辯論會上,「墨綠說」激起了目前最強的一波高潮──你發現了嗎?那段話最主要的功能正是闡明自身動機的純正,駁斥對方動機的污濁。是的,又和動機有關。
 
最好玩的是,在這篇小說裡,我們不但是讀者,而且還可能是角色之一。當你製作一張惡搞圖片,當你發表一則臉書訊息的時候,你可能正是Ax、Bx或Cx。
 
這一切,讓他們的故事成為2014年全台灣人最熱切閱讀的連載小說,沒有一部作品比他們擁有更多讀者,並且保持如此長久的高關注度。
 
因為我們真的太想知道最後的結局了,這些動機就是我們內心慾望的濃縮,我們好想知道自己有沒有機會贏,就像每一部小說所帶給你的生命震動一樣。閱讀選舉和閱讀小說,在一定程度上都是把自己投射到那個與我們素昧平生的人身上,當他的動機完滿,我們就會感受到希望;如果他的動機無法完滿,我們也期待是崇高的失敗。(想想網路上有多少非台北市民每天轉貼他們的訊息?)而現實世界的選舉畢竟不是真正的小說,你沒有辦法翻到最後一頁去偷看。所以,面對未知的我們,只好儘全力吸收每一條已知的資訊,每天乖乖追連載,希望每一章都沒有錯過的自己,能夠更早一點猜中結局。
 
而小說的結局,就是小說家表露自己的思想立場的所在。在結局裡,角色A的動機必須做個了結,不管是完成還是失敗。透過動機A的「下場」,他到底是如何成功或者如何失敗,作者終於告白:「那是可能的⋯⋯」或者「那是沒有希望的⋯⋯」並且為這趟旅程賦予意義,就像為我們雜亂無章的日常生活描出輪廓那樣。

最後就只剩下這個問題了:你還記得自己不但可以是讀者和角色,也是〈連柯爭霸〉這篇小說的作者群之一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