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婚、不生、不立是台灣社會的「新三不」,本報日前推出專題剖析當前社會趨勢。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伊慶春指出,「新三不」現象,可說是現代社會中,教育、經濟獨立等新增個人資源與傳統社會規範交互作用的結果。

伊慶春指出,「資源」與「規範」是觀察現代家庭變遷的主軸。

她指出,不婚源於對「已婚者」傳統角色的質疑,不生起於「子女價值」的改變;但「家庭」仍是台灣民眾看重的價值,當年輕人「三十不立」,仰賴的仍是家庭所提供的資源和支援。

伊慶春長年研究台灣家庭的變貌。以下以第一人稱記述她的觀點。

不結婚,因對婚姻期待提高

台灣這幾年來的不婚、不生現象,讓官員很苦惱,但年輕人為什麼不結婚呢?兩個原因:一是教育普及,個人條件提升了,婚姻的期待也提高了;另一個是性別角色態度的差異,女生往前走了,男生還留在原地。

多年來,世界各國的研究都有相同結論:對性別角色的期待,女性比男性有更現代化的取向。比如說,女性會要求丈夫分擔家務,也是心靈伴侶;但男性對妻子的期待,還停留在傳統刻板角色,希望另一半是家務提供者。當女性期待平等的婚姻關係,但男性還是傳統期待,這樣就很難配嘛!

此外,教育水準提升、產業結構變化和社會規範鬆動,使得個人資源增加,可以獨立生活,許多人因為不滿「已婚者」的傳統角色,寧為「不婚族」,同居和未婚生子的比例也增加。但是,這些「特例」需要有特殊條件才能應付社會壓力,所以很難普遍化。

例如,當初殷琪未婚生子,有些人就很雀躍,覺得終於有個勇敢女性,可以不需要婚姻與男性就能獨力養育子女。但因為殷琪是大企業集團負責人,所以她有足夠的資源可以完成任務,且對抗社會規範的壓力;如果條件不足者也要對抗規範,結果可能是烙印多於祝福了。

在聯合報的民調中,超過七成未婚男性表示可以接受學歷比自己高、賺錢比自己多的太太;但只有一半的未婚女性,能接受學歷及收入都不如自己的先生。這樣的落差顯示,台灣女性對「往下婚配」仍感受到不小的社會壓力。

至於男性樂於打破男尊女卑的「婚姻斜坡」而向上婚配,原因應該是太太的高學歷、高所得,會增加小兩口的「資源」,所以何樂不為?同樣地,未婚男性對於年齡比自己大很多,或外表不理想的女性接受度低,也和這兩項條件都難以轉換為「資源」有關。

由調查數據也可看出,大多數民眾可以接受「不婚」,卻不能接受「同居」,而且只有四分之一的人可以接受「未婚生子」,顯示台灣民眾對於「家庭制度」的服從性仍高:你要單身、不想結婚,可以;但同居、未婚生子,原本是在家庭內才能做的事,一挑戰到家庭價值,支持度就低了。

生不生,不再著重需不需要

「不生」的原因,不外是不結婚以及結了婚卻不生,哪一個對少子化的「貢獻」更大,現在學術上還無定論。但就家庭類型來說,雙薪家庭比「男主外」的家庭更傾向不生,太太是純家庭主婦的,不太可能不生。

雙薪頂客族特徵,常是夫婦年紀輕、居住都市、教育程度高。這些人口特性的夫妻,掌握了較多現代社會的資源,較容易做出不生的決定。如果住在鄉下大家庭裡,規範力量就會占上風,只怕很難抗拒長輩傳宗接代的要求。

討論「不生」,要回頭過來看「子女價值」的轉變。過去認為孩子帶給父母的價值不外是三個面向:物質、經濟與情感,除了孩子帶給父母的情感滿足之外,農村社會還非常仰賴孩子提供的勞力(物質面向),老了需要孩子提供養老資源(經濟面向)。

但現在各國研究都發現,對孩子的情感需求比重都是上升的,反倒是功利性功能需求降低;現代人生不生小孩,是看個人有多愛孩子,而不再著重「需不需要」孩子。

就性別來看,對女性職涯真正造成傷害的,不是結婚,而是生育。因為社會規範仍會問職業婦女:「妳是如何兼顧事業與家庭?」但從不會對事業有成的男性這麼問,這就是差別。

30不立,卻能勇敢追求理想

不婚與不生已是普遍的趨勢,但「不立」稍有不同,我認為只是年輕族群的少數,但這仍有它產生的社會變遷背景。

現代人的老化大事之一,是「祖父母期」變長。以前小孩在十歲前,祖父母都已經過世了;但現在很多四十歲的人,祖父母都還健在。同樣的,青春期與童年期也變長。所有的生命周期都延後、也拉長了。

在少子化與老年化的社會裡,「不立」族群的出現背景,因為這世代的父母供養得起;在文化價值上,父母也認為未就業的子女都是家長的責任。所以,廿五歲了還在念書,父母繼續養你;不僅學費,連第一輛車、第一棟房子,都是父母出的錢。

卅歲不立,也不太有社會壓力,因為周圍參考團體多,很多人都這樣,見怪不怪。家裡像是「六星級旅館」,要什麼有什麼,還不用付錢。年輕人的青春期、成熟期一路延後,外在環境的工作機會也愈來愈少,父母也供養得起,於是「三十不立」一族產生。

由社會經濟結構變遷來看,這些「富裕世代」成長的孩子,創新力比上一代豐富,生命選擇也多,不必為了生存而折腰委屈自己。因為生存的事交給父母扛著,他們能有追求理想的奢侈。比如為了音樂創作,不就業而讓父母養,這是四十年前的年輕人不敢想的。

【2005/07/04 聯合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