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月前,愛德華.甘迺迪參議員公開支持歐巴馬角逐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時,曾引述他的二哥、甘迺迪總統就職演說中的一句名言:「火炬已傳給新一代的美國人」。除了歐巴馬,當今美國政壇上也有不少耀眼的黑人政治新星正蓄勢待發,準備向全國政治舞台進軍。

 這批年輕一代的黑人政治家包括麻州州長狄沃.派屈克(Deval Patrick)、華盛頓市長亞德利昂.范迪(Adrian Fenty)、新澤西州紐渥克(Newark)市長柯利.布克爾(Cory Booker)、馬里蘭州副州長安東尼.布朗(Antony Brown)以及阿拉巴馬州三聯任的聯邦眾議員阿圖.戴維斯(Artur Davis)。他們都是屬於所謂「後塞爾瑪時代」的黑人領袖,又稱為「後種族政治時代」的黑人菁英。一九六五年三月七日,一群黑人民權鬥士在阿拉巴馬州塞爾瑪(Salem)發動大遊行,遭到警察粗暴對待,民權史上稱為「血腥星期日」,這一天是民權運動的轉捩點。

 「後塞爾瑪時代」成長的一代,生來也晚,未能像他們的父執輩親身參與血腥抗爭,卻坐收民權運動的成果,上大學時享受平權措施中的保障名額。因此,新一代黑人政治明星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色:皆出身常春藤盟校或其他名校。他們踏著民權運動前輩的足跡和血跡進入政壇,他們憑真才實學和篤實作風爭取黑白選票,他們揚棄了對抗與衝突,而以追求種族和諧與種族諒解的方式,共同為社區打拚,創造雙贏的局面。

 這批黑人政治新星裡,只有麻州州長派屈克年屆51,其他皆為3、40歲。黑人只占麻州人口6%,但哈佛畢業的派屈克卻獲得56%選票,他做過律師,也當過司法部民權處處長。他和歐巴馬關係極好,曾共用一個演講稿撰稿人,不久前歐巴馬使用派屈克舊稿遭希拉蕊訕笑。

 其實,在這批「明日之星」中,最被看好的是38歲的新州紐渥克市長布克爾,這個在猶太社區長大的青年才俊,畢業於史丹福大學和耶魯法學院,並曾獲選為羅德學者(Rhodes Scholar)負笈牛津大學,就讀史丹福時曾擔任學生會會長和足球校隊。2002年,新澤西州民主黨參議員羅伯特.托里切利(Robet Torricelli)因貪汙腐化被迫放棄競選連任,新州民主黨大老遊說布克爾出馬角逐勝算極大的參議員,但他一口回絕,表示要從基層做起,而參與競選紐渥克市長。選舉失利後,他並不後悔,2006年再投入市長選戰,終告獲勝。

 紐渥克是美國居住環境最差的一個都會,六成居民為黑人,6、70年代一連串城市暴亂之後,即從未復原。布克爾寧願在一個險惡的環境中接受試煉,而婉拒進軍聯邦參議院,這一點就充分說明他的務實精神及自我磨煉的特質,和歐巴馬的「好高騖遠」造成強烈對照。如果布克爾6年前答應角逐參議員並勝選的話,即比歐巴馬早兩年進入參院,而成為唯一的黑人參議員,其時歐巴馬還是個名不見經傳的伊利諾州州議員。

 歐巴馬說他不喜歡「後種族政治時代」這個指稱,因它隱含新一代黑人政治家有坐享漁人之利的味道,同時亦影射黑人政治新星在尋求種族和諧的路途上有「抄捷徑」之嫌。不管怎樣,歐巴馬、派屈克、布克爾和其他後起之秀在美國政壇的躍升,象徵了民權運動與黑人政治世代交替的局面已經成形。「前人種樹,後人乘涼」,新一代的黑人政治菁英都在內心深處感懷金恩牧師等先賢的開荒拓野,才能使他們出頭天。

 歐巴馬3月18日在費城所發表的種族問題演說對蘊蓄美國社會兩百多年的「黑人憤怒」(black anger)和「白人憎怨」(white resentment)的根源,作了最坦誠、最切中要害的闡述,不僅使得黑白動容,一些比較理性、客觀的保守派媒體亦心服口服。說實話,放眼美國政壇,也唯有歐巴馬能夠以黑白混血的身分,從一個寬容、博大的視角娓娓而從敏感的種族問題。

 歐巴馬與新一代的黑人政治家,捨棄了煽動性的演說與教條式的鋪陳,而以對話代替指責、以包容取代摩擦。只有這樣才能化解美國的種族宿疾。在歐巴馬等人身上,我們看到了美國政界光明的一面、有希望的一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砂山 的頭像
    砂山

    砂之椅子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