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先驅導報  楊偉中

多元史觀仍不是島內的主流思維。圖為台灣“國史館”保存的《共產主義原理》等文獻。
“民國百人”不能有毛澤東、鄧小平?

台灣政界正是在多種歷史詮釋中不斷擺盪游移,搞不清究竟是要採“中華民國史觀”、“中華民國是台灣史觀”還是“台獨史觀”

《國際先驅導報》特約撰稿楊偉中發自台北12月8日和9日兩天,“國史館”這個直屬台灣“總統府”的冷衙門,突然成了島內各大媒體的新聞焦點。原來,由於明年是辛亥革命百週年,台灣正緊鑼密鼓地籌備“慶祝建國百年”系列活動,作為活動的一環,“國史館”舉辦了“民國百人·票選百大人物”活動。不過,票選名單中因列入了毛澤東、鄧小平等人,在台灣引發了軒然大波。

鄧小平“大贏”陳誠
“國史館”自10月10日“雙十節”這天下午3點起推出的這項活動,原定到明年1月10日晚上6點截止,得獎名單將於明年1月31日前在網頁公佈。 “國史館”將所有票選人物分成八大類,包括“政治、財經、軍事、外交、社會、宗教、學術與藝文”。其中,毛澤東列在政治類,鄧小平則放在軍事類。 “國史館”設置了活動的專門網頁,供網友上網票選。

截至12月8日晚上6時30分,票選的結果顯示,“政治類”由孫中山先生以2965票領先,於右任、丘逢甲分居二三名,“軍事類”則由張學良以122票領先,但鄧小平曾一度得票數高居第一名。其他幾類的首位分別是:“財經類”的王永慶、“外交類”的宋美齡、“社會類”的吳三連(台灣無黨籍政治人物,《自立晚報》創辦人)、“宗教類”的釋聖嚴(台灣佛教宗派法鼓山之創辦人)、“學術類”的梁啟超、“藝文類”的鄧麗君。

12月8日上午,國民黨籍“立法委員”周守訓在“立法院”提出質詢,他表示,慶祝辛亥百年活動應是“中華民國的建國百年”,“有這麼多曾捍衛中華民國的軍事人物,為什麼會選出曾任中共中央軍委會主席的鄧小平?難道沒人可選了?”

台“國防部”副部長趙世璋說,“國史館”的做法“絕對不合適”,將聯繫表達關切。而“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代局長”王明我也表示,“國史館”並未徵詢過“國防部”意見,“確實讓人意外”,會再了解。

面對壓力,當日下午,“國史館”第一個修正動作就是將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溥儀等4人被從民國百大人物名單中撤除。隨後,由於馬英九要求“國史館嚴肅處理”,“國史館”晚間宣布停辦這項活動,相關網頁全數撤除。當晚,其發布的新聞稿指出,“關於民國百人票選活動,館長指示此一活動尚未成熟,因此停止試辦,對之前發生的困擾,本館深感歉意”。

大陸領導人被視為“負面人物”
雖然,“國史館”迅速取消這個號稱是“試辦”的活動,但第二天台灣各大報還是大幅報導此事,相關的議論數日未歇。

島內深綠媒體《自由時報》的標題是“離譜國史館”,諷刺“毛澤東'打敗'蔣介石”,“鄧小平'大贏'陳誠”;而《聯合報》記者則撰寫評論特稿質疑“到底票選哪國人物?”,該報的短評“黑白集”直斥此活動是“醜事”,堪稱“國恥”,“非辦人不可”。平常尖銳對立的“獨媒”和“統媒”,卻在此一事件上有了若干交集。

《聯合報》“黑白集”的論點,首先是從“國史館”的定位出發,認為“國史館最重要的責任就是維持中華民國歷史正統的價值標準”,“應在史實中把持是非之辨”。這樣的論點似乎有其道理,畢竟“國史館”不是學術單位,而是台當局機關。不過“是非之辨”一詞,仍難免反映了台灣一些政治人物、輿論界和民眾歷史觀的僵固,還是固執於某種“正統史觀”,對於歷史的多元性與復雜性缺少理解,對於被傳統教科書定型化的“負面歷史人物”,沒有更全面、廣泛的認識。

其實,台灣已經出版了越來越多種、觀點越來越多元的近代史書籍,尤其國共鬥爭和中共歷史方面的書籍不在少數,大陸出版各種歷史書籍也在台灣廣泛流通、再版,從《毛澤東語錄》、《毛澤東著作選讀》、《中國四大家族》、《長征》,以至於各種版本的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中共領導人傳記都在市面廣泛流通。越來越多民眾從傳統國民黨正統、反共史觀的禁錮中解放出來,發現歷史事實的複雜性以及歷史評價的多面性。只不過,此次事件仍反映出,多元史觀還不是台灣政界與社會的主流思維。

另一種觀點則是認為,既然是要慶祝“中華民國建國百年”,怎能列入“滅亡(或傷害)中華民國”的歷史人物,所以不僅僅是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不應納入票選,袁世凱、汪精衛、溥儀等人也該摒除。 《聯合報》“黑白集”便說,“毛澤東、鄧小平諸人雖從學術觀點或可列為對'中華民國影響重大(慘重)'之人,但竟將之列入慶祝建國百年百人誌的名單,已非但是專業上的荒唐,甚至是無常識”。

其實,所謂“慶祝”,是否只容許“頌揚偉業”,不容許反思歷史、汲取教訓,顯然還可以多做討論。傳統中國的史觀中,“知興替”、“鑑往知來”本就是歷史的一大功用。

問題根源出在台灣的歷史觀
在台灣媒體中,《旺報》的社評倒是比較中肯,這篇題為“國史館事件凸顯國家定位的混亂”的評論指出:

“顧名思義,民國百人是指1911至2011年這段期間較具代表性者。毛澤東與鄧小平固然是推翻中華民國的人,但嚴格來說,1949之前,兩人還是中華民國的公民,除非國民黨口中的中華民國係指1949後的台灣,或如同部分民進黨人士的主張,中華民國始於1992年。如果我們認同《中華民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均屬一個中國的範疇,那麼,將毛、鄧二人列入中華民國百年人物,除了不容於當前台灣的政治氣氛外,並沒有邏輯上的問題。”

“台灣在戒嚴期間,兩岸處於軍事對立狀態,中共被視為叛亂團體,理論上鄧小平與毛澤東尚被通緝,自不能成為人物。於今,台灣早已解除戒嚴,動員戡亂法條亦已廢除,兩岸的交流與合作正處於歷史巔峰,此時在民國百人誌方面大作文章,確無必要。”

《旺報》社評的題目已經點出了問題的核心,也就是所謂“台灣定位”問題。

在統獨激烈爭論的台灣,“中華民國”可說是台灣各種政治立場的最大公約數,除了那些最激進的“統派”與“獨派”之外。但,“中華民國”所指為何,卻是各派“各自表述”。如果按照“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中華民國”涵蓋的是從民國元年至今的海峽兩岸,只不過如今“中華民國”暫時“治權”不及大陸地區。但“獨派”心中的“中華民國”自然不包括大陸,甚至是從1992年(“國會全面改選”)、1996年(“總統直接民選”)算起,這大概是所謂的“中華民國是台灣”論述。對於另外一些人來說,他們認同的“中華民國”則可能是1949年以前的大陸,加上1945年光復以後的台灣。

台灣政界正是在這多種歷史詮釋中不斷擺盪游移,究竟是要採“中華民國史觀”、“中華民國是台灣史觀”還是“台獨史觀”?始終沒有很好地釐清,也隨情勢而變異。正是在這種混亂的情況下,導致“國史館”這次風波的發生與擴大。

其實,如果回到“國史館”舉辦此活動的最初立意,就會赫然發現,原來天下本無事。 “國史館”當初的構想是“選出100位在民國史上最具影響力,或在各領域有重要貢獻的人物,透過他們的生平事蹟,讓參觀者領略這一百年來歷史發展的多元樣貌。”既然選擇標準是並舉“最具影響力”和“有重要貢獻”,又要強調“歷史發展的多元樣貌”,這份“民國百人名單”本來就應該尊重史實,容納百川,面面俱呈。

看來,在拿捏、釐清“政治立場”、“價值判斷”與“歷史事實”的分際方面,台灣社會還有很多該反思學習的地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砂山 的頭像
    砂山

    砂之椅子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