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04 03:29 am
要了解芭瑪颱風對台灣的影響,要先知道兩個專有名詞:「共伴效應」和「藤原效應」。共伴效應會為台灣帶來雨量,而藤原效應則會左右颱風的動向。
秋天北方高壓南下,東北季風會為台灣北部、東北部帶來降雨,如果台灣南方巴士海峽一帶有颱風向西走,颱風外圍環流成逆時針方向,與東北季風的雨量「雙效合一」,彼此「共伴」,會讓北部和東半部迎風面降雨強度增加且持續。
秋颱共伴效應比較著名的例子,是七十六年的琳恩颱風和八十九年的象神颱風。琳恩颱風造成台北南港、松山、內湖和汐止一帶嚴重淹水;象神颱風的豪雨也讓台北市、汐止、基隆和宜蘭部分地區成水鄉澤國。這次芭瑪颱風,氣象局也再三強調要防範共伴效應為北部和東部造成的驚人雨量。
芭瑪颱風未來幾天的動向,要看另一個颱風米勒的「臉色」,原因就在於「藤原效應」。如果兩個颱風靠近到一千公里左右時,彼此會互繞呈逆時鐘旋轉,較小的颱風走得快,較大的走得慢,理論上兩個颱風在一千五百公里左右就會有這種效應,只是彼此牽引的力量較小。日本氣象學家藤原最早研究這種雙颱交互作用,所以稱為藤原效應。
這次的米勒颱風如果與芭瑪更接近,藤原效應就會發生,較小的芭瑪會被「甩」向東邊,遠離台灣。【2009/10/04 聯合報】
「共伴效應」與「藤原效應」【聯合新聞網╱综合整理】
2009.10.02 12:29 pm
雙颱來勢洶洶,是否會帶來「共伴效應」與「藤原效應」引起關注。
共伴效應
秋冬颱風常帶來驚人的雨量,原因之一是「共伴效應」,
也就是颱風外圍環流與東北季風合流的現象,兩者加乘發威,
外圍風雨帶來的威脅常大過颱風中心。
氣象局預測,這次颱風與很可能與東北季風產生共伴效應,北部、東半部豪雨少不了。
藤原效應
當兩個颱風位在彼此外圍環流影響範圍內,
有一說是距離縮短到一千五百公里以內時,就可能產生「藤原效應」,
不過,因為芭瑪與米勒兩個颱風之間的距離尚遠,相互牽引的現象也就還不明顯。
「藤原效應」該現象又稱「雙颱效應」,由日本人藤原櫻平在1921年提出。
藤原效應會影響兩個颱風的移動路徑:
東邊颱風的氣流,會由北往南推動西邊的颱風,驅使西邊颱風往南移動;
西邊颱風的氣流則會由南往北推動東邊颱風,使東邊颱風路徑偏北。
當兩個颱風強弱相差很大、距離又很近時,強颱也有可能把弱颱「併吞」。
【2009/10/02 聯合新聞網】
- Oct 04 Sun 2009 05:05
兩效應/「共伴」帶雨量 「藤原」左右動向 【聯合報╱記者李承宇/台北報導】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