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貼於2009.11.23 07:34 真正的KNOWHOW
煎的食材不拘生熟,均須本身或加工成扁平形,以少量的油加熱,慢
慢把兩面熟透,並使其顏色變黃的成菜技法。此成菜不帶湯汁,外表酥脆
,內部軟嫩,香氣溢出,美觀可口。至於食材是否上漿掛糊、拍粉,則視
成品的要求而定,頗有發揮空間。通常煎製品可先著味,或煎製時烹調味
汁;也可在成菜後,拌味或蘸味食用。而煎製的用油量,以不覆沒食材為
原則。其常用的手法為晃鍋與撥動相結合;先煎一面再煎另一面,使食材
受熱均勻、色澤一致。此外,煎法在麵點及『鐵板燒』中也常使用,前者
像煎餛飩、煎餃、鍋貼、兩面黃等均是。
早在北魏時,煎的技法已獨立存在。《齊民要術》中所載的將蛋液下
鍋鐺中,膏油煎之,令成團餅的『雞鴨子餅』,即今煎荷包蛋的原型。
另,其把魚肉剁成茸泥後,用手團作餅,膏油煎之的魚肉餅,如將魚
肉換成豬肉,另加梅菜或鹹魚,此即廣東家常菜常見的肉餅;若將魚肉改
成牛肉,用圓麵包剖半夾食,不就是西方人嗜食的漢堡?
等到元代時,煎的技法進一步提升,已出現一種食材鑲入另一種食材
的煎品,如《居家必用事類全集》中記載的『七寶捲煎餅』等是。目前常
用的煎法分別是清煎、乾煎、鑲煎及油水煎等,只是在運用時,以清煎的
應用而較狹。
一‧清煎--食材不掛糊、不上漿、不拍粉,乃直接入鍋煎製成菜的
技法。必較常用者為煎蛋餃、煎蝦餅和煎牛排等。
二‧乾煎--為一種用油量甚少或煎後將味汁收乾的技法。此技法又
因而衍生出兩種技法。其一為將主食材漬味後,用麵粉或乾澱粉(註:常
見 者為太白粉、綠豆粉,艾實粉、藕粉、菱粉、荸薺粉、葛粉、馬鈴薯
粉、蠶豆粉等)、 蛋清均勻地塗沾兩面,入鍋以少量油把兩面煎成金黃
色即成。由於煎製之 成品不見油,似乾煎,故名。其較著者有山東省的
『煎帶魚』、『煎丸子』等。另,在煎製將熟之際,放入少量調味汁液,
煎至味汁收乾為止。如粵菜中的『乾煎蝦碌』、『乾煎中蝦』,京菜中的
『乾煎魚』等均是,品質香嫩,清爽適口。
三‧鑲煎--食材採用夾或嵌等方法鑲入餡料,並煎製成菜的技法。
其手法比較繁複。採用鑲煎的技法,一種是鑲入餡料後,隨即煎製,像是
『煎藕餅』、『鑲煎禾花雀』等即是;另一種是鑲入餡料後,再掛糊煎製
成菜,其名品有『煎茄夾』、『煎肉盒』等。
四‧水油煎--食材在煎時加水,利用速成蒸氣助熟的技法,適合於
點心的成熟。例如上海的『水煎包』,把包子整齊地排列在刷過油的平底
鍋內,用大火加熱煎製,待其將熟之際,立即加稀薄的水面漿液,蓋上鍋
蓋煎至水面之漿靠乾,包子皮黏上一層薄而脆的麵衣,底部金黃色即成。
其它如「生煎饅頭」亦屬水油煎,與前者不同的是,等到饅頭半熟時
,啟蓋潑灑適量清水,其成品底部硬脆,上部柔軟,餡心充滿汁液。
其實煎食物應對其分量的多少、體積的長短作適當的處理。比方說,
煎一條稍大之魚,因魚身太長,可切成兩段同煎;如果煎豆腐塊,其因數
量較多,可分作兩次煎。唯有如此,才容易保持食物的完整與美觀。
綜上所述,煎物最忌大火,必須小火慢煎,方使食物外表光潤美觀,
內部酥嫩可口。否則,外觀焦黃,內心帶生,既無美觀可言,又有異味殊
厭,真的不可不慎。袁才子認為煎須武火,若非筆誤,即屬觀念偏差,有
以致之。
他指出另一須武火者為炒,這倒是一個正確說法。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