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是人類的本能。不管什麼階層的人們,都常以唱歌表現其本身的生活。歌的詞、曲、意境形成統一完整而又鮮明的藝術形象,沁人肺腑,感人至深,令人心曠神怡。唱歌,始終是人們表達思想、抒發情感的一種重要的藝術形式,是振奮民族精神、陶冶道德情操、提高審美情趣、豐富文化生活、引導人們追求真善美的一種重要途徑;也是實施藝術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聲樂——簡稱用人聲唱出的帶有語言的音樂。也稱藝術歌唱,是運用藝術化的語言(歌唱語言)與科學化的歌喉(藝術嗓音)相結合塑造出鮮明生動、悅耳動聽的聽覺藝術——歌聲,它以高度凝練的歌詞以及典型化、情感化的旋律去抒發思想感情和進行二度創作的一門音樂表演藝術。

一、嗓音的保護
世界上最珍貴的樂器是人的聲帶。它之所以珍貴是因為不可以隨心更換。它是歌唱發聲的物質基礎。人們都希望自己擁有優美動聽的嗓音,因此,保護嗓音,使發聲器官處於良好的功能狀態,非常重要。

(一)青少年學生的嗓音特徵

  人的嗓音在身體發育過程中都要經歷生理上的變聲期。嬰兒出生呱呱的哭聲是尖細的聲音,兩三歲以後是清翠明亮的童聲;十二三歲後漸變粗厚,壯年時期,嗓音更漸渾厚;到了老年,嗓音的功能就減退。這種變化是人生的自然規律。

          人由兒童到成人要經歷青春期(大約從12歲——20歲左右)。青春期是人一生中最主要的生長發育時期,這時少年的生理、心理髮生急劇的變化,各種器官、機能逐漸發育成熟。嗓音也由童聲逐漸發生變化,直到變為成人聲。這種時期生理學稱之為變聲期。

    變聲期開始的年齡一般是:男孩在12—15歲,女孩在 11—14歲。根據全國各地統計數據來看,平均年齡最早約為11歲,最遲約為18歲。變聲期受地區和氣候等因素的影響,因而有一定的差異。如經濟發達地區比經濟落後的地區早、熱帶地區比寒帶地區早、營養條件好的地區比營養條件差的地區早、城市比農村早。隨著我國人民經濟與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各地區變聲期的年齡也相應地提前了。變聲期可分為變聲前期(6—13歲左右)、變聲期(13—16歲左右)和變聲後期(16—20歲)三個階段。而藝術嗓音的變化則一般要通過三年左右的技能訓練才能完成。

    變聲屬於青春期第二性徵表現之一。變聲期前,男女童聲嗓音的特徵都是音量不大、音色清脆明亮,音域、音色基本上無太大差異。變聲期中,由於在內分泌激素、尤其是在性激素作用下,喉部聲帶發生變化,聲帶急劇增長,也顯著增寬。男性比女性嗓音變化明顯,男性由於雄性激素的作用,喉頭迅速發育長大,形成男性特有的喉結。變聲後男性的聲帶增長一倍,最寬可達3毫米,音調比變聲前低了一個八度;女性聲帶增長約二分之一,最寬可達2·2毫米,音調比變聲前約低了三度。據國內喉科專家調查研究的結果和和目測聲帶的數據,約以12毫米為短聲帶,24毫米為長聲帶,15-16毫米左右為中聲帶,中短、中長聲帶則介於期間。一般來說,女高音聲帶最短、呈白色,

大多從聲門處看不見氣管環;而男低音聲帶最長,呈粉紅色,從聲門處可見到氣管環;其他以女中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中音的次序排列介於兩者之間。

在變聲期間,會出現生理性的喉粘膜腫脹、聲帶充血、時有水腫、附有分泌物、聲帶後半部分閉合不全等現象,聲音很不穩定,唱歌尤其感到吃力,發聲器官容易疲勞受損。所以,要特別注意變聲期嗓音的保護。

   (二)嗓音的衛生與保健

    濫用嗓音是聲樂學習的大忌。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無節制地用嗓,高興時唱個不停、說個沒完,生起氣來爭吵不休、大喊大叫,這很容易造成對發聲器官的損害。特別是在睡眠不足或休息不夠的情況下,濫用嗓音就出現聲音和器官上的反應。如:出現不同程度的聲音沙啞,甚至失聲。濫用嗓音可出現運動過渡性粘膜充血、水腫,甚至粘膜下出血,發聲功能失調性聲門閉合不良和精神心理方面的疲勞。這種損傷如得不到及時的治療,可造成聲帶肥厚和聲帶息肉等病變,失去演唱能力。另外,某些刺激性食物對聲帶粘膜較大,它會使嗓音髮乾、微血管充血,聲帶肥厚。在變聲期和女性月經期間,還要加強營養,注意起居冷暖和咽喉衛生,不吃燥熱性刺激性食物,節制用嗓,以利於嗓音的保護。

    初學者練唱宜用中等音量,多練自然聲區(中聲區),待自然聲區相對鞏固後再逐步擴展音域。練唱可分多段時間,每次掌握再15-20分鐘。練唱時要保持精神振奮,注意力集中,以呼吸支持發聲,以後可視具體情況逐步延長練唱時間。練唱時還要注意傾聽、分辨自己發聲的正誤,隨時調整各個器官的協調運動,使它們始終處於正常狀態。練唱前後,不宜吃過冷過熱的食物,特別是練唱或劇烈運動後,咽喉部血管擴張,血液循環旺盛,稱為“熱嗓子”,如在此時喝冷飲,喉部突然受到冷的刺激,血管驟然痙攣收縮阻礙血流,引起咽喉肌肉的伸縮失調,導致聲嘶或失聲。如嗓音出現異常,應及時就醫治療。

嗓音的保護與人的身心健康、生活規律、飲食習慣和體力鍛煉等有著密切的關係。我國著名京劇藝術表演藝術家梅蘭芳先生在個人的嗓音衛生與保健上有一套完善的方法,他曾精練地概括成以下幾點: “精神暢快、心氣平和、飲食有節、寒暖當心、起居以時、勞逸均勻、練嗓保嗓、學貴有恆、由低升高、量力而行、五音飽滿、唱出劇情。”由此可見,良好的生活習慣對嗓音保健有著重要作用。在日常生活中,睡眠不足會導致血液中的酸性物質增多,引起喉肌疲勞,除了生活要有規律和保證必需的睡眠時間外,個人要根據不同的年齡、性別、體質,積極參加適當的體育和勞動鍛煉,增強抗寒抗病能力,預防感冒和呼吸道疾病,保持身體健康。同時,體育鍛煉能幫助擴大肺活量,增加肌肉的彈性,有利於歌唱時的氣息控制。

在保持身體健康的同時,要注意心理的健康。情緒變化是人心理狀態的反映。情緒穩定,心情愉快,說明中樞神經系統處於相對平衡狀態,意味著機體內各臟腑之間是協調的。整個身心處於積極向上的狀態,它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增強抗病能力,使人健康長壽。反之,情緒波動、過度焦慮、生氣,可引起頭痛、失眠、記憶力減退、生病衰老。這對嗓音的影響也是很大的。中醫學常說“暴怒失音,慟泣失聲”正是最好的說明。為此,我們要加強自身的修養,正視現實、克服困難、豁達大度、保持愉快的情緒,以利於身心的健康和嗓音的保健。

在此,介紹幾種常用的嗓音保健方法和練習方法:

1、喉部按摩

用拇指和食指按住喉結兩旁上下移動。指壓力量以感覺舒適為度,不可用力過大,每次約2-3 分鐘。

2、毛巾熱敷

把毛巾用熱水浸透後擰乾敷在頸部(溫度以不燙傷皮膚為宜),反複數次。以上保健法可以增進喉部血液循環,消除疲勞,增進分泌,減少咽乾、喉痛,以及練唱後喉部不適等。

3、吹唇練習

    雙唇閉合後,用微弱而均勻的氣流吹動閉合的雙唇,使之彈動發出清晰的嘟嚕聲,也稱為彈嘴皮練習。

4、哼鳴練習

  牙關鬆開,雙唇輕閉,喉肌放鬆,用微弱而均勻的氣流發出單純的哼音。

5、氣泡音(也稱水泡音)練習

  頭部端正,雙眼平視,張嘴鬆開牙關,用少量微弱均勻的氣息平穩地從鬆弛的聲帶吹出,發出連貫的氣泡音。

以上3、4、5、條練習對於聲帶振動的平衡、發聲器官與呼吸器官的協調、增加聲帶的肌肉力量有一定的作用,還可以鍛煉均勻呼氣的能力。這些練習對於聲帶閉合不良或閉合過強等嗓音病變,均有一定的預防和治療作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砂山 的頭像
    砂山

    砂之椅子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