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氣》在美國的成功,代表著一個中國文化在客場從邊緣走向中心的罕見時刻。

By Rong Xiaoqing
2021年9月16日漫威新片 這可能不是中國人會感興趣的那類好萊塢大片,男女主角的顏值對中國審美來說或許有些“掉線”,故事本身對中國邏輯來說或許有些牽強,連“尚氣”這個“中國名字”對很多中國人來說大概也顯得有點古怪。但它在美國引來一片喝彩,本土長大的華人更是因為漫威推出了第一部由華裔擔綱主角的影片雀躍,從華裔評論家楊致和(Jeff Yang)為時報撰寫的觀點文章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對電影的理解往往各不相同,但如果把這部影片作為一個文化現象來解讀,不僅美國華人的激動之情顯得順理成章,身在中國的中國人大概也能看到它在銀幕之外的意義。

對於很多像楊致和這樣在美國出生的華人而言,影視作品中缺乏正面亞裔角色、亞裔演藝人才缺乏機會,是個伴隨他們長大的 作為美國“外化”亞裔的傳統思維的一部分,這種機會缺失更加深了美國出生的華人對身份認同的困惑,成了很多人一輩子無法舒解的痛。從這個角度看,近幾年美國主流熒幕上集中出現的一批亞裔擔綱的影視劇——從楊致和的兒子主演的劇集

在中國長大的華裔移民對自己的身份認同有著明確的概念,很多人也因此無法理解美國本土長大的華人對這件事為什麼那麼糾結。比如直到今天,對我來說,在聽到“你從哪兒來”這個問題時,都不會像本土華人一樣生氣。至於熒幕上是否有足夠的亞裔角色,對新移民來說似乎也沒有那麼重要,畢竟大多數華人家長並不傾向於鼓勵孩子今後進入演藝圈,而他們自己,如果在繁忙的工作中能有短暫的閒暇,更喜歡的還是在網上追中國劇。

但楊致和的文章準確捕捉到了熒幕上缺乏亞裔英雄給亞裔帶來的深層傷害:亞裔記者不願報導自己族裔的新聞、亞裔作家不願把自己族裔的人作為小說主角、亞裔演員接受了“無論是在銀幕上還是在生活中”自己只能當配角的現狀。這種縮手縮腳、努力去淡化自己的族裔特徵,以免被人當成異類的經歷,在主流文化沒有給你的文化留出一席之地的環境中,幾乎是無可避免的。即使是沒有身份認同困惑的華人新移民,想必對此也不陌生吧?

理論上,這種情況可以靠中國文化的輸出來改善。中國電影這些年在美國上映的頻率實際上也已經相當可觀。在時報廣場的AMC、格林威治村的IFC等紐約主要影院,幾乎可以同步看到所有中國電影市場上最受歡迎的新片,從 腫瘤君》到 這些影片常常也會滿座,甚至一票難求,但觀眾大多是中國留學生和僑民,與其說是“文化輸出”,倒不如說是“送戲下鄉”。

馮小剛1998年的賀歲片《不見不散》裡,葛優飾演的洛杉磯中國移民小混混在接待一個中國來的攝製組時有句經典台詞:“什麼第七代、第八代都沒人看,在洛杉磯就別提咱那電影。”現在,“咱那電影”跟那時候比,質量早已大幅提高,一些影片製作精良堪比好萊塢大片。但美國人對外國影片的接受度總體並沒有明顯變化,在中美關係走低後,對中國電影更可能有逆反心理,這大概不是中國單方面拍出好電影就能解決的問題。

這時候,好萊塢“金字招牌”的重要性似乎變得難以替代——無論電影本身如何,美國觀眾信這個。當你在美國鬧市區的影院,看到《摘金奇緣》裡楊紫瓊飾演的大家長對未來的兒媳婦說,“你們美國講究追求自己感興趣的事,我們的文化不是那樣,我們把家庭放在第一位”時,或是看尚氣為女朋友糾正自己中文名字的發音,而滿場的非華人觀眾沒有哂笑、沒有狐疑、沒有不屑,而是聚精會神地盯著熒幕時,你心裡也許也會湧起一種自豪感。

這是你的文化在客場從邊緣走向中心的罕見時刻,在這樣的時刻,電影情節是否老套、演員長相如何、或者不同背景的華人在電影品味上的差異也許已經沒那麼重要了。

arrow
arrow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