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9.22 02:28 am
隨著社會快速高齡化,台灣的失智症患者初估已超過十萬人,且仍以年增六千人的速率成長。失智症大部分都發生在高齡長者身上,過去由於民眾對失智症的不了解與醫療專業訓練的忽視,患者普遍延誤就醫或照護欠佳,導致兩年內失智症死亡率遠高於歐美國家。
照顧失智長者是一條艱辛漫長的路,家屬在無盡的摸索、嘗試與忍耐中,一再承受挫折打擊。由於失智長者多有記憶、語言表達、判斷等認知功能的障礙,對人事地物常感錯亂,且常伴隨異常行為與心理、精神症狀,如妄想、幻覺、錯認、攻擊、遊走、睡眠障礙;到晚期時,往往還會大小便失禁、吞嚥困難、肢體僵硬無力而臥床,讓人對失智長者的晚境備感不忍。
雖然世界頂尖科學家已投入失智症研究多年,醫學界仍視失智症為無法治療的病,只有透過早期診斷及適當、正確的治療,才能改善症狀、延緩病程發展;這也是目前失智症最好防治之道。但如何對失智症這個顛覆人生、擾亂生活的無情殺手提高警覺,不將老人種種異常視為老化之必然,並適時求醫?如何正確解讀他們紊亂的思考、話語與行為背後真正的意涵?如何在他們難以正確表達求助訊息時,適時察覺並給予援助?這是一門深奧的功課。
十年前的九月二十一日,也就是國際阿滋海默症日,在永和耕莘醫院和一群來自比利時的修女們發起下,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正式成立,並在台北開辦一所備受國內外專家學者肯定的「聖若瑟失智老人養護中心」,毅然挑起照護失智長者的責任,也希望成為失智者家屬的倚靠,並廣邀各界人士共同簽署二十一世紀失智症照顧宣言,期盼達到「認識他、找到他、關懷他、照顧他」的目標。
十年來,我們欣見家屬不再視家有失智長者為羞恥的事,更高興他們懂得如何彼此相處照顧;最近網路調查,我們也興奮地發現,大部分年輕人對失智症都有一定程度認識,更樂見相關專業團體於台北、台中、台南、高雄等地相繼成立,積極投入失智症研究、教育訓練和服務行列。
雖然我們也感謝政府的支持與鼓勵,但卻不得不表達對台灣失智長者照顧現況的不滿與沮喪。為什麼政府制定的政策總是曲高和寡?為甚麼政府的獎勵措施乏人問津?為甚麼失智症照顧機構至今仍寥寥可數?扮演社區式照護重要角色的日間照顧中心為何嚴重缺乏?失智症居家照顧遲未正式展開?高成本、高難度的失智症照顧工作不僅讓一般長期照護提供者望而卻步,也讓一般家庭無力負擔!
台灣是一個處處看見愛心善行的寶島,也是一個處處充滿專業人才的福地,我們認為醫療水準與全民健保已備受國際肯定的台灣,沒有理由在失智長者照顧方面落人於後,請別讓失智成了不可承受之重!
【2008/09/22 聯合報】
- Sep 22 Mon 2008 14:10
別讓失智成了不可承受之重【聯合報╱鄧世雄/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執行長(台北市)】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