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比較大的朋友,很多都用過蘋果電腦;年紀比較輕的朋友,很多都有一台iPod或者是mini-disk 60 gigabyte的ipod,或者是最新的用flash memory的4 gigabyte nano ipod。注意美國企業的朋友,會注意到2006年1月24日美國的廸斯耐公司Disney Company用74億美元把製作卡通動畫的Pixar公司買下來。這些新聞裡,最重要的主角就是Steve Jobs這個人。我想談談Steve Jobs的故事,今天先以科技為背景,談談Steve Jobs的事業,下一次,我會多談一點他個人的事情。


電腦,可以說是20世紀後半個世紀裡最重要的一個發明,大家都知道電腦有硬體和軟體兩個主要部分。在硬體方面,五、六十年以前的第一代電腦是個龐然大物,要佔用一個大房間,一台電腦要花幾百萬美金。那個時候IBM是最大的電腦公司,他的創辦人叫Thomas J. Waston Sr.,是一位非常有遠見的企業家。但是有一個傳言說,他曾經做過一個大錯特錯的估計,他說:「全世界的電腦市場一共只需要五台電腦」,我相信今天很多人家裡,不只有五台電腦。第二代的電腦,差不多有一個衣櫉那麼大,那個時候叫做mini computer,相信很多人還記得DEC(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這家公司,它是那個時候製作mini computer非常成功的公司。DEC的創辦人之一叫做Ken Olson,也有一個傳言說,當別人向他提出從mini computer轉型到desktop computer桌上電腦的時候,他說:「誰會想要把電腦搬到家裡去?」接下來,可以放在桌面的desktop computer可以說是第三代電腦,desktop computer也叫做personal computer個人電腦。再接下來,可以放在大腿上laptop computer或者也叫notebook computer,可以說是第四代電腦。電腦的硬體的演進是由於基本技術的進步,大致來說,第一代電腦用真空管,第二代電腦用電晶體,第三代電腦用主機板mother board,第四代電腦用晶片chips,因此電腦變得越來越小、輕便,也越來越便宜。


至於電腦的軟體,最基本的是操作系統operation systems,大家都聽到Windows、Linus及Unix這些名字,操作系統可以說是一個使用電腦硬體的平台,在這個平台上,我們可以有各式各樣特殊的應用程式,例如:準備文件的Words,作會計的Excel,做投影片的Power Point,都是放置在操作系統上面的應用程式。


Steve Jobs 二十一歲的時候,那是1976年,他和他的一個朋友叫做Steve Wozniak成立了蘋果電腦公司,他們做的第一台常人電腦叫做Apple I,他們開始的時候有三個股東,Steve Jobs、Steve Wozniak,每人佔45%,有一個朋友叫做Ron Wayne,佔10%。一開始的時候,公司的資金只有1,000美元,過了不到兩個月,Ron Wayne股東就退出了,他用800美元,把他的股份賣掉。在Apple全盛時期,Ron Wayne股票可以值60億美元,當然有很多人問起Ron Wayne這個決定,他說,「我不後悔,因為那個時候,我是按照我所能掌握的資訊,作一個最好的決定。」這雖然是一個很小很小的插曲,我倒覺得Ron Wayne的心態是值得欣賞的。Apple I後來成為Apple II,那是一個很成功的產品,接連下來的兩個產品是Lisa 和Macintosh,Lisa可以說是失敗的產品,但是Macintosh變成了Apple的主流產品了。不過,最重要的是Lisa 和Macintosh在技術上引進了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圖形使用者介面的觀念,年長的聽眾也許還會記得,以前用電腦靠打字把指令一行一行打進去,現在只要在銀幕上對著代表這個指令的圖形icon一點就可以了。


講到這裡,再穿插一個小故事,在1970、80年代,以影印機出名的Xerox公司,在Palo Alto 有一個非常成功且有名的研究中心,叫做Xerox PARC,他們對資訊科技有很多非常重要的發明,包括:個人電腦的硬體和軟體,滑鼠,電腦的Internet等,可惜的是他們許多的發明都沒有轉移為成功的商品,卻讓別的公司拿去發了大財,這也引起是不是當時管理階層缺乏遠見的批評。其實,在1972年在Xerox PARC裡,已製造第一部個人電腦,並引進了圖形使用者界面GUI及滑鼠,這當然是他們的機密,是不讓外人知道的,後來因為Xerox PARC投資了一百萬美元買了十萬股Apple的股票,他們才讓Steve Jobs帶幾個人一起去看Xerox PARC裡面個人電腦的展示,他們看到圖形使用者介面及滑鼠之後,興奮得不得了,就把這些重要的觀念抄過來放在Macintosh電腦上了。


Apple這個公司不斷成長,內部的管理,出現了很多問題,Steve Jobs當時是董事長也是主管Macintosh computer部門的人,在1983年,他請了當時Pepsi Cola的總經理,是一個很有市場行銷經驗的人,叫做John Sculley到Apple當總經理,經過一段時間的權力鬥爭,董事會支持John Sculley,並把Steve Jobs實在的權力和責任,完全拿掉,當然他也不願意留下來掛名當空頭董事長,不久,可以說掃地出門離開了Apple,那年他才30歲。沒有想到,十幾年之後,他又回到Apple掌權,這個故事我待會再講。讓我補充一個小故事,Steve Jobs的夥伴Steve Wozniak早就逐漸淡出了Apple的主流工作,在Steve Jobs離開Apple以前,他就離開了。


Steve Jobs跟Steve Wozniak對個人電腦技術的發展是有極大的貢獻的,在1985年他們得到雷根總統頒發的國家科技勳章。在個人財富方面,Steve Jobs說過,我21歲成立Apple Computer這家公司,23歲成為一個百萬富翁,24歲成為一個千萬富翁,25歲成為一個億萬富翁,那就是100 million美金,那的確是豪語。


Steve Jobs離開Apple後,差不多馬上就成立一間新的電腦公司,名字叫做Next,這間公司的產品是工作站(其實工作站可以算是比較大的個人電腦而已),開始的時候,要發展硬體的製作,也要發展軟體,特別是操作系統的製作。整體而言,硬體的發展可以說是一個很大的失敗,但是,沒有想到在Next這家公司裡,Steve Jobs做軟體的發展,卻成為他後來回到Apple的跳板。


Steve Jobs在1985年離開Apple之後,Apple的生意一直往下滑, CEO換了幾次;同時,電腦市場在硬體方面,IBM的 PC,在軟體方面,Microsoft的Windows操作系統,都佔了非常大的優勢,很多人都擔心Apple可能撐不下去,很可能會完全垮下來了。到了1995年左右,當Apple知道要救活它的Macintosh computer,除了在硬體方面改進之外,也要在軟體方面改進,Apple自己沒有足夠的人力和時間去改進,或者做新Macintosh的操作系統,必須要靠外來的支持。當時有四個可以選擇的對象:Microsoft、Sun Microsystem、一家叫做Be的小公司和Next,最後他們選了Next的軟體。1997年,Apple用4億美金把Next買下來,Steve Jobs回到Apple,先是做顧問,後來做interim CEO,最後才正式成為CEO。Steve Jobs回到Apple之後,一年之內推出一個新設計的Macintosh叫做iMAC,這台電腦的外型設計非常漂亮,銷路很好,可以說是起死回生,讓Apple重新站穩腳。


在2001年Apple推出大家都非常熟悉的iPod,iPod這個名字,前面的「i」是Apple用來標示它的產品的,例如:iMAC,iTunes等等,Pod是來自Portable Digital Music Player裡面的三個字母,第一代的iPod有5 gigabytes的硬碟,大概可以存1,000首歌,最新的iPod有60 gigabytes的硬碟,可以存超過一萬首歌了。毫無疑問,iPod是非常成功的產品,面世以來,已經賣出超過4,000萬台。要聽數位音樂Digital Music需要硬體和軟體,iPod就是硬體,相配合的軟體叫做iTunes。


此外,Apple還加了一個很有創意的作法,Apple開了iTunes Music Store那就是iTunes的音樂店,透過iTunes這個軟體,顧客可以在iTunes Music Store以99 cents 美金的價錢,下載一首歌,這是個非常成功的作法。一方面對顧客是非常方便,另外一方面,以往顧客如果喜歡一首歌,往往得買整張CD,上面有十幾首歌,現在顧客可以合法地選取自己喜歡的歌,到目前為止,透過iTunes Music Store下載的歌已經接近十億首了。iPod是Apple公司有史以來最成功的產品。Steve Jobs天才之處,是把都不是Apple發明的技術,整合包裝起來;iPod裡用的Mini Disk是Toshiba的技術,iTunes源自一家叫做Sound Jam的公司的軟體。


當Steve Jobs在1985年給Apple趕出來之後,他買了一家公司叫做Pixar,這間公司是作電腦動畫製作的,五、六十年以前,當電腦剛剛發明的時候,電腦是用來處理數字的,電腦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處理很繁雜的數字的運算,接著大家開始用電腦來處理文字、處理聲音、處理圖形、處理動畫,從最基本的觀念出發,數字、文字、聲音、圖形和動畫,都是用「0」和「1」來代表,只不過處理這些「0」和「1」的時候,需要的是速度很快的硬體和複雜度很高的軟體而已。二、三十年以前,大家覺得要處理圖形和動畫,為了增加硬體操作的速度,一條可以走的路是專門為處理圖形和動畫設計專門用的電腦special purpose computer。Pixar這家公司開始的時候,目標之一就是設計專門處理圖像影片的電腦,這家公司原來是由以拍攝星際大戰(Star Wars)這幾部電影成名的George Lucas成立的,可是做了6、7年生意做得不好,快要做不下去了。在1986年Steve Jobs用10 millions美金把這家公司買下來,以後硬體沒有什麼大進展,倒是Pixar一直和狄斯耐合作製作動畫卡通片,第一部卡通長片叫做玩具總動員(Toy Story),在1995年推出非常賣座,接著一連推出好幾部非常成功的電影。在1930年代,Walt Disney開始製作卡通電影,那個時候,電影裡的畫是一張一張用手來畫的,非常費時;用電腦來畫,完全改變了卡通片製作的方法和過程。經過好幾年的合作和成功的結果,在2006年1月狄斯耐公司以74億美元代價,把Pixar買下來,Steve Jobs因此拿到狄斯耐7%的股份,成為狄斯耐最大的股東。


我很簡短的把Steve Jobs事業上的故事,講了一遍,大家可以想像得到,從成立一個公司,到經營一個公司,到跟別的公司競爭和合作,背後有許多艱難、痛苦和有趣的插曲,諸位可以在圖書館和網路上看到許多這種資料,下一次,我想講一點,Steve Jobs個人的故事。


我希望每位聽眾在公司裡也好,在家裡也好,都會do a good job today。
祝您有個平安的一天,我們下周再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砂山 的頭像
    砂山

    砂之椅子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