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閱讀迎接新春,用知識對抗不景氣,準備血拼吧! (20090202)
搞搞創意,生活更美麗 導覽人/江童/文字工作者
今年的國際書展,大小創意書奇招百出,不管是小市民或大宗師,只要你有創意,就能玩出生活新意。
文明,不過是創意的累積。這也是為什麼時至今日,到處創意、創意談得令人生厭,但一瞄到這兩個字,人們照樣還是要多看兩眼。創意是精神的腎上腺,少了點創意,再美好也興奮不起來。而書展之所以令人興奮期待,就因為這裡是集大成的創意展示場。
今年的台北國際書展,出版社照樣端出了不少「點子書」以饗讀者。從小市民到大宗師,創意向來是沒有門戶之見。像森井由佳玩遍各國郵局,寫出了圖文皆Q的《郵局玩設計》(繆思),就是全民寫作的範例。鎖定一個主題,繞一趟世界,順便出本書,籌措旅費,沒有比這更實惠的,有為者很可以亦若是。舉凡郵筒、郵車、郵票、郵戳、公仔飾物一一有圖為證,看了似曾相識,好像自己也去過了。這本書也讓我們看見了,不景氣歸不景氣,靠著卡哇依的周邊商品,公家單位照樣可以經營得有聲有色,甚至成為新潮的文化地標,真可以提供給我們賣面膜賣白米的郵局作為經營參考。
即便是大師的鬼斧神工,也是不脫日常的。荒木經惟這位超多產的日本攝影名家,風格異色而雄辯,拍靜物、拍人像,一不小心就拍成了淫照,充份展現出他對生命的原始熱情。《寫真的話》(木馬)書中,荒木歐吉桑現身說法,每回出場必定呵呵幾聲,老得很開心,但說他童心未泯又顯不出其壞。聽他看照片說故事,一張簡單的寫真也有無數的細節,上一句還在插科打諢,突然就竄出驚人的見解,很胸有成竹的大師觀。
從平面到廣電,媒材容有不同,靠的同樣是腐朽處見神奇的眼力。天下遠見抬出電視教父王偉忠的《這些創意不是亂講》,分享他製作「全民」系列的幕後點滴,讓我們這些迷迷糊糊的觀眾得以一窺究竟,知道自己到底著了什麼道。將每日的政經八卦轉化成解悶的笑點,看似信手拈來,基本功卻是不懈的堅持和思考、精準的執行和紀律。想一想,還是當個挑剔的觀眾
和讀者比較清爽。
兩本設計專書則直搗創意核心,包山包海,深廣兼具。《紐約時報》藝術總監海勒(Steven Heller)和插畫家伊利奇(Mirko Ilic)合撰的《設計解剖全書》(積木),以四十九個經典平面設計為例,企圖破解出色設計的基因密碼。從「指紋條碼」、「陰莖地鐵路線圖」到「膠帶便利貼」,生活中習以為常的小東西,一經點化,不只生動有趣,甚至驚世駭俗。換個角度來看,本書又是以小見大的文化史:這些設計案例不只是創意,更是特定時空背景下的表現形式,一枚枚都是時代的印記。
至於文化評論家貝利(Stephen Bayley)和設計師康藍(TerenceConran)共同執筆的《設計全書A-Z》(積木)則有志成為一部案頭小百科。導讀八章綜覽了十八世紀以來設計史的各個面向,審視設計在現代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創意不再只是一時興起的靈感,反映了時代精神和材質技術的演進。主體部份的四百九十三個詞條,包浩斯、三宅一生、iPod、迪士尼,一詞一傳奇。字典式的編排不但方便查閱,放在茶几上更是絕佳的殺時間讀本。
- Feb 02 Mon 2009 18:10
《尋找Q點子》值得一讀的最新精品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