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以挖苦為能事的「洋蔥報」內容實在夠嗆,以致我忍不住也會引用它的報導。以2005年,該報一篇以美國對中國大陸出口商品上癮為題的造假文章為例:
中國奉化—寧波奉化塑膠製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輕質量居家塑膠製品主要銷往西方市場。該公司員工陳賢(譯音)周一對「美國人竟會購買大量垃圾表示不可置信」。他說:「每當接到某種產品,例如沙拉攪拌機的訂單時,我總會對自己說,『根本不會有人買這種東西』…一個月後,我們會接到同一種產品的訂單,數量則是三倍。怎麼有人會需要這種無用(的垃圾)?我聽說,美國人會買他們想要的任何東西。以我為他們生產的東西來看,我絕對相信。我還聽說,一旦不再需要,他們會毫不猶疑的丟掉它們。多麼的浪費、可鄙。」
我們不妨暫時跳脫對當前經濟危機的正常分析界限,自問一個基本的問題:如果2008年的危機代表某種比嚴重衰退更基本的問題,我們該如何自處?如果這場危機告訴我們,我們過去50年來創造的整個成長模式無論在經濟或生態上都無法永續,並於2008年達到極限,亦即大自然與市場異口同聲的要求我們「住手」,我們又該如何自處?
我們創造的成長體系有賴於我們建造愈來愈多的倉庫,便於販售在愈來愈多的中國大陸工廠所生產愈來愈多的商品。這些工廠消耗的煤炭愈來愈多,最後勢必引發愈來愈多的氣候變化,卻也能夠為中國大陸賺取愈來愈多的美元,用以購進愈來愈多的美國國庫券,使美國得以利用愈來愈多的錢建造愈來愈多的倉庫,據以販售愈來愈多的商品,進而雇用愈來愈多的中國人…。
我們再也不能這麼做。
為不可或缺的部落格climateprogress.org撰寫文章的物理學家兼氣候專家羅姆(Joe Romm)表示:「我們創造一種提高生活水準的方法。這種方法可能無法代代相傳。」我們為了創造財富而將包括水、碳氫化合物、森林、河流、魚類、可耕地在內的自然資源消耗殆盡,卻又不思創造可以循環再生的資源。
羅姆表示:「我們可以用這種貪婪的行為取得暴增的財富。然而除非成年人站出來說,『這是龐氏騙局。我們非但並未創造真正的財富,而且還在破壞一種適合萬物滋長的氣候』,它終有崩潰的一天…真正的財富可以傳承,可供其他人共享。」
如今,逾十億人飲用水匱乏;熱帶森林遭到濫伐的面積平均一年相當於希臘領土,面積超過一千萬公頃;全球逾半的魚類撈捕過度或已達到極限。
國際保育協會資深副總裁普雷基(Glenn Prickett)表示:「當少數的經濟學者警告,我們財務透支時,科學家同時警告,我們的生態與自然資產已經透支。」他指出,環保人士強調:「大自然不會為我們紓困。」
澳洲環保商機專家基爾丁(Paul Gilding)很久以前即已向我提出這項警告。當前是「大自然之母」與「貪婪之父」同時達到極限的時候。基爾丁名之為「大崩解」(The Great Disruption)。
他曾在寫給我的一封信中指出:「我們使系統的運作超越它的極限,使它運轉得更快速,將它壓榨更甚。無論系統如何奇妙,物理學與生物學的法則仍然適用。」我們必須追求成長,但必須以不同的方式追求。首先,經濟必須轉型至「純零」的概念。在這種概念下,汽車、工廠、住家不只能夠產出與用量相等的能源,盡可能多的環節更必須能夠無限的循環再生。我們必須創造源源不絕的產出,據以創造永續成長,而不是一味掠奪。
基爾丁表示,他其實是樂觀派。我也是。許多人已經開始利用經濟衰退的機會重新調整經濟。德國、英國、中國大陸及美國已相繼利用刺激方案大舉投資潔淨電力。南韓追求發展的全民新口號是「低碳,綠色成長」。誰知道?許多人已經開始明白,我們不只需要量的改變。更聰明、更有效率,更負責任的處事之道也已經開始成長。
基爾丁表示,在此同時,我們必須謹記:「我們回首時會發現,2008年是人類歷史上,重要的一年。後代子孫會問我們:『它怎麼樣?一切開始土崩瓦解時,你們在做什麼?你們在想什麼?如何面對及自處?」在歷經重大事件的過程中,我們通常察覺不到它的意義。不過對我而言,有一點毫無疑問:2008年是分水嶺,即「大崩解」開始的一年。
(本文作者Thomas L. Friedman是紐約時報專欄作家)
【2009/03/09 經濟日報】
中國奉化—寧波奉化塑膠製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輕質量居家塑膠製品主要銷往西方市場。該公司員工陳賢(譯音)周一對「美國人竟會購買大量垃圾表示不可置信」。他說:「每當接到某種產品,例如沙拉攪拌機的訂單時,我總會對自己說,『根本不會有人買這種東西』…一個月後,我們會接到同一種產品的訂單,數量則是三倍。怎麼有人會需要這種無用(的垃圾)?我聽說,美國人會買他們想要的任何東西。以我為他們生產的東西來看,我絕對相信。我還聽說,一旦不再需要,他們會毫不猶疑的丟掉它們。多麼的浪費、可鄙。」
我們不妨暫時跳脫對當前經濟危機的正常分析界限,自問一個基本的問題:如果2008年的危機代表某種比嚴重衰退更基本的問題,我們該如何自處?如果這場危機告訴我們,我們過去50年來創造的整個成長模式無論在經濟或生態上都無法永續,並於2008年達到極限,亦即大自然與市場異口同聲的要求我們「住手」,我們又該如何自處?
我們創造的成長體系有賴於我們建造愈來愈多的倉庫,便於販售在愈來愈多的中國大陸工廠所生產愈來愈多的商品。這些工廠消耗的煤炭愈來愈多,最後勢必引發愈來愈多的氣候變化,卻也能夠為中國大陸賺取愈來愈多的美元,用以購進愈來愈多的美國國庫券,使美國得以利用愈來愈多的錢建造愈來愈多的倉庫,據以販售愈來愈多的商品,進而雇用愈來愈多的中國人…。
我們再也不能這麼做。
為不可或缺的部落格climateprogress.org撰寫文章的物理學家兼氣候專家羅姆(Joe Romm)表示:「我們創造一種提高生活水準的方法。這種方法可能無法代代相傳。」我們為了創造財富而將包括水、碳氫化合物、森林、河流、魚類、可耕地在內的自然資源消耗殆盡,卻又不思創造可以循環再生的資源。
羅姆表示:「我們可以用這種貪婪的行為取得暴增的財富。然而除非成年人站出來說,『這是龐氏騙局。我們非但並未創造真正的財富,而且還在破壞一種適合萬物滋長的氣候』,它終有崩潰的一天…真正的財富可以傳承,可供其他人共享。」
如今,逾十億人飲用水匱乏;熱帶森林遭到濫伐的面積平均一年相當於希臘領土,面積超過一千萬公頃;全球逾半的魚類撈捕過度或已達到極限。
國際保育協會資深副總裁普雷基(Glenn Prickett)表示:「當少數的經濟學者警告,我們財務透支時,科學家同時警告,我們的生態與自然資產已經透支。」他指出,環保人士強調:「大自然不會為我們紓困。」
澳洲環保商機專家基爾丁(Paul Gilding)很久以前即已向我提出這項警告。當前是「大自然之母」與「貪婪之父」同時達到極限的時候。基爾丁名之為「大崩解」(The Great Disruption)。
他曾在寫給我的一封信中指出:「我們使系統的運作超越它的極限,使它運轉得更快速,將它壓榨更甚。無論系統如何奇妙,物理學與生物學的法則仍然適用。」我們必須追求成長,但必須以不同的方式追求。首先,經濟必須轉型至「純零」的概念。在這種概念下,汽車、工廠、住家不只能夠產出與用量相等的能源,盡可能多的環節更必須能夠無限的循環再生。我們必須創造源源不絕的產出,據以創造永續成長,而不是一味掠奪。
基爾丁表示,他其實是樂觀派。我也是。許多人已經開始利用經濟衰退的機會重新調整經濟。德國、英國、中國大陸及美國已相繼利用刺激方案大舉投資潔淨電力。南韓追求發展的全民新口號是「低碳,綠色成長」。誰知道?許多人已經開始明白,我們不只需要量的改變。更聰明、更有效率,更負責任的處事之道也已經開始成長。
基爾丁表示,在此同時,我們必須謹記:「我們回首時會發現,2008年是人類歷史上,重要的一年。後代子孫會問我們:『它怎麼樣?一切開始土崩瓦解時,你們在做什麼?你們在想什麼?如何面對及自處?」在歷經重大事件的過程中,我們通常察覺不到它的意義。不過對我而言,有一點毫無疑問:2008年是分水嶺,即「大崩解」開始的一年。
(本文作者Thomas L. Friedman是紐約時報專欄作家)
【2009/03/09 經濟日報】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