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爭議的數位圖書館計畫
2004年底,新興網路公司Google打算將密西根大學,哈佛大學,史丹佛大學,紐約公立圖書館和牛津大學圖書館內所有的藏書全部掃描上 網供人搜尋。這個稱之為「Google Print」的計畫馬上引起喧然大波。
所謂的喧然大波,包含了競爭對手(例如微軟)馬上跟進宣佈類似計畫,以及書籍著作權人的群起圍攻,認為這是大規模的著作權侵害,美國出版商協會和美國作家工會各自就此事對Google提出訴訟。
面臨一波波批評,Google宣布中止對享有著作權的書籍進行數位化工作,並希望能聽取出版商的意見,讓Google知道哪些書不參與數位化。另一方面,微軟則加緊腳步在類似的計畫上力圖超前Google。
圖書館,是人類智慧的匯集地。不論中外,在歷史上都曾發生過多起因為戰爭而焚燒館藏書籍的事件,造成當代文化的斷層,每每令人痛心。將圖書館藏數位化,除了更易保存外,也更利於知識的傳播。
令人困惑的是,如果這件事情是對的,是符合公眾利益的,甚至引起競爭對手發出「這件事情我們怎麼沒想到?趕快跟進」的叫喊聲,為什麼在發展上會如此不順利?其實,這背後是一個產業的掙扎。
◎書籍的販售是電子商務敲門磚
細數網際網路發展過程,始終和「書籍」,「出版」等字眼糾纏不清。首先,由美國 Amazone.com帶領風潮,以致於世界各地都有從網路書店起家的成功電子商務公司(當然,成功後也開始擴大銷售項目)。
為什麼書籍販售會成為電子商務的敲門磚?首先是消費者有需求,其次是單價低,降低消費者第一次在網路購物的門檻。書籍運送幾乎不怕碰撞碎裂,而且不具時效性。以上種種確實適合早期的網路環境。
由於實體書籍在透過網路銷售時總是有配送問題,與網路的虛擬特性相違背。書籍的利潤本來就不高,獲利卻大量被物流成本侵蝕,經營者也苦思對策,於是在2000年的時候興起一波電子書熱潮。
2000年 3月,美國知名驚悚作家Stephen King在各大網路書店推出新的小說。這本售價僅 2.5美元,內容僅有66頁的短篇小說僅有電子書版而無實體書本,因為大師的名氣而造成瘋狂搶購。
基於版權保護,這本書必須用一套稱為GlassBook 的軟體來閱讀。即便如此,上市後24小時內在Amazon仍狂銷40萬冊。然而事後Stephen King卻公開表達對電子書發展的失望,並表明從此不再出版電子版。
◎網路出版與實體出版的兩難
我們或許難以窺見大師到底有多不滿,但卻可以想像,如果一個平凡人一如你我,在網路上出版一本書而擁有40萬銷售量,大概可以坐享「網路暢銷作家」的美譽及10萬美金版稅收入(版稅以 10%估計)。
然而這正是問題所在。如果Stephen King早先沒有在實體的書籍出版成名,他的電子書上網販賣大概也不會有人買。電子書已經成為網路書店必要的販賣項目,然而在書籍目錄上卻總是找不到知名作者的書。
因為,如果真正是知名作家的書,你會寧可花錢去買一本,以便享受更好的閱讀經驗(不可諱言,電腦螢幕並不是好的閱讀介面,而這也已經證明是電子書發展的最大阻礙)。
也有另一股潮流是反過來的。99年,作家痞子蔡,因為網路小說「第一次的親密接觸」享譽兩岸,接著誕生更多網路作家。在網路上書寫免費小說打開知名度,然後靠出版實體書籍來獲利,似乎是可行的。
海峽兩岸曾經誕生過許多文學社群網站,例如台灣的優秀文學網,大陸的榕樹下等等。然而,文章在網路上不能賣錢,搞到後來還是得依靠傳統出版才能贏利。談到這,經營者大概已經疲累到不行了。
◎舊體制受侵蝕,新體制尚未起
培養一個知名網路寫手,到能夠依靠知名度出版實體書籍營利,真是談何容易;網路上已經到處轉貼的文章還有多少人願意買也是問題。而從網路成名的作家,大部分會從此以實體出版為主,不願再回頭。
為什麼我們從Google的數位圖書館計畫談到網路出版?因為很明顯的書籍內容的數位化傳播是必然的趨勢,然而害怕自身權益受損卻成了出版商與著作權人普遍的擔憂,因為新的獲利模式還看不見。
其實所有的數位內容都有一樣的困擾:舊有權益受損,新獲利不能保證,只是音樂與電影的創作的門檻較高,而文字創作門檻較低罷了。然而,隨著數位化工具的普遍,此類創作的門檻將會越來越低。
Google的數位圖書館計畫打算依靠關鍵字廣告盈利。這件事情給了我們一個暗示,權利總是某程度和金錢掛上關係。如果書籍的作者能夠從Google的廣告收入上分一杯羹,是否就不會反抗得如此激烈?
⊙訂閱《數位之牆電子報》FREE!
每週一發報,探討數位化導致的變革,面向包含通訊、網路、新媒體對你我生活及企業與社會的影響。
【2005/12/05 數位之牆】
- Dec 06 Tue 2005 12:35
數位之牆》網路與書(上)網路出版的兩難 【文/黃彥達】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