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訪奈良這個日本名古都,隱約可見中國文化的影子。日本人並不諱言歷史文化傳承自中國,反而希望透過古蹟來強調與中國自古以來的友好關係,呼籲更多國際人士到日本感受歷史文化共生的魅力。
日本政府和關西產、官、學界為了紀念日本奈良時代的大型首都「平城京」,將耗資三百五十億日圓(約近九十八億元台幣),於二○一○年在奈良舉辦一系列的「平城遷都1300周年紀念事業」活動,記者日前在關西國際廣報中心的安排下,實地參觀了平城京的遺跡。
平城京依長安建造
平城京是日本元明天皇於西元七一○年,在奈良盆地北方建蓋的首都,整個平城京是模仿唐朝首都長安城建造的,這個國際都市繁盛七十四年,透過與中國的頻繁交流,吸收歐亞文化,也造就了日本文化盛世。
平城京首都中心是天皇的居所「平城宮」以及天皇出席國家儀式之「太極殿」,宮殿四周環繞著圍牆,有「朱雀門」等十二個大門,平城宮遺跡目前已被指定為世界遺產。
朱雀太極仿唐朝
平城宮正門「朱雀門」是取名自中國唐朝長安城的門號,是天皇迎接外賓或舉行宮廷儀式常用的大門,於一九九八年修建完成,而「太極殿」則取自長安皇帝居所之名。
中國味濃的紅色「朱雀門」出現在日本古都中顯得有些突兀,穿過朱雀門是一大片空曠的空地,遠遠可看見正由文化廳負責趕工修復中的「太極殿」。解說員描述說:「平城京中採用許多中國建築設計與工法,修復時僅憑殘缺的樑柱位置很難判斷,因此也參考中國建築來推敲京城的景觀」。
「平城遷都1300周年紀念事業」計畫在二○一○年招攬一千五百萬名日本國民及國際友人來參與「與歷史文化對話與交流」活動。屆時要在平城京召開國際會議,在朱雀大道廣場上,與中國友人重演千年前的日中友好的盛況。
奈良另外一寶文化財「東大寺」則是由聖武天皇的皇太子基親王為祈福所建,當時肩負有研究佛教教理和培養學僧的任務,寺中有日本最大的木造建築「大佛殿」。 東大寺建材來自中國
東大寺庶務執事筒井寬昭解說指出,高十四.九八公尺、坐在蓮花座上的大佛建於西元七百四十五年,正式名稱是毘盧遮那佛,是普照智慧和慈悲的光明佛。東大寺的許多屋瓦、建材是來自中國,一一八一年時還得到宋朝的鑄造師陳和卿的幫助,補鑄大佛的頭部和左手等,現在每年還會與中國的佛教界交流往來。
東大寺的二月堂每年到了二月就會舉行「修二會」法會,至今已舉行超過一千兩百多次,祭典上所用的紙衣、木屐、紙花等都遵循古禮,藉由僧侶誦經,替信眾悔過、消除孽障,並向觀音菩薩祈求國泰平安、五穀豐收。
燃松灑灰法會重頭戲
法會中的重頭戲是在入夜之後,僧侶們會在二月堂二樓的長廊上,點燃一個個的大松明(用松葉等編製的大火把),並將點燃的松明在二樓欄杆外迅速滾動,使火屑灰燼像煙火般地灑落,象徵為眾生燒盡煩惱。據說,在長廊下迎到火屑灰燼者可保全年無病無災,由於場面壯觀也成為吸引觀光客的名祭典。
被問及「修復東大寺時為何不多強調日本味?」時,東大寺庶務執事筒井寬昭表示,「我們修復古蹟的原則是保持發現時的原貌,每個古蹟文物都代表當時的一段歷史,都應該好好保存,不希望再加入現代的詮釋」。
- Apr 01 Sun 2007 10:42
奈良護古蹟 保存中國原汁原味 黃菁菁/東京報導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