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老牌導演市川崑上週三辭世,享年九十二歲,特刊載此文,向這位擅長發揚人道主義、發掘人性心理、捕捉女性意識的電影巨匠致敬。

 鄭樹森:市川崑在八十年來日本「電影旬報」十大電影入選導演中排名第6。他入選次數18次,榜首次數2次。市川崑的作品相當多,近80部。個人認為他有幾個特色。
 一、他可能是日本電影史上最偉大的改編日本文學的導演;我心目中他的傑作幾乎都是文學名著改編的。

 二、他與夫人和田夏十長時期的緊密合作,令他有非常紮實的電影劇本基礎。和田夏十是成功的編劇家,備受肯定。日本有不少人誤會和田夏十只不過是市川崑申請經費時用來「頂包」的閒角,此事也曾令和田生前甚不高興。事實上,市川崑的劇本往往需要由夫人來編寫、完成,例如他晚年改編谷崎潤一郎(1886- 1965)的小說「細雪」,和田本已停止為他編劇,但最後還是需要由她來結尾,整部電影才得以順利完成。這種合作關係非常獨特,在日本以至世界電影史上均非常罕見。進一步而言,可能正因為和田夏十的文學出身,令這對電影合作夥伴,特別長於文學名著的改編。

 三、日本電影史上,市川崑有幾項技術突破:

 (一)他早年從事動畫的創作;

 (二)他開始了日本歷史上第一部的彩色片;

 (三)他是第一位運用「殘銀法」(silver retention)的日本導演。

 雖然很少人提及市川崑在這幾方面的成就,但既然電影是一項工業,我們對於他在技術層面的突破,自然不能忽視。

 四、比較有趣的是,市川崑整個電影生涯中的高潮與低潮,剛好與日本電影史在商業上的榮辱若合符節。市川崑有很多不同類型的作品,包括早期配合片廠的製作,後來又有些較迎合市場的作品,還試行過半獨立的包裝等。他的電影,可說見證著日本電影商業市場的興衰。

 我心目中市川崑的傑作有八部:

 「緬甸豎琴」,原作竹山道雄(1956);

 「炎上」,原作三島由紀夫的「金閣寺」(1958);

 「鍵」,原作谷崎潤一郎(1959);

 「野火」,原作大岡昇平(1959);

 「弟弟」,原作幸田文(1960);

 「雪之丞變化」,原作三上於菟吉的劇本(1963);

 「細雪」,原作谷崎潤一郎(1983);

 「東京世運會」,和田夏十編劇(1965)。

 舒明:市川崑在1915年11月20日出生,現存最早的作品是1945年的「娘道成寺」,屬傀儡戲短片,戰後遭美國沒收,後來才重見天日。

 根據我的統計,到目前為止,市川崑一共拍了79部電影,其中有部份本來是為電視而拍的。那些為電視而拍的作品,假如在電影院再公映,日本評論界一般都當作電影計。如沒有在劇場再公開放映的話,則不能算做電影。日本的年輕導演,多同時為電視拍片。黑澤、小津因年代早,才沒有這樣做。順帶一提,木下惠介有一段時間離開電影界,專拍電視劇,甚至自己有一個「木下惠介劇場」的電視節目,在香港亦曾放映。有些統計把市川崑為電視而拍的電影另外處理,故在統計其總產量時,或與我所得的數字略有出入。

 市川崑早期拍過各式各樣的電影,包括荒誕喜劇,像「糊塗先生」(1953),都很好看,視覺效果極為出色。市川崑經營影像獨樹一幟,給人印象很美,這是他跟其他導演不同的地方。「細雪」無論在女角攝影、景色及服裝等,都非常華麗。

 我約看過他34部電影,五十年代是市川崑的黃金時代,其中的代表作是「緬甸豎琴」,屬於溫情戰爭片。全片講述戰爭結束時一隊的日本士兵流落緬甸,其中主角決定離開軍隊,不再跟隨戰友返回日本,而要在異鄉埋葬死去的日本同袍。最後他終於被上袈裟,流落當地。原作本屬兒童故事,內容相當溫情,作者竹山道雄 (1903-1984)沒有去過緬甸,拍成電影後,卻有別於一般戰爭片。市川崑拍該片時,也沒有機會去緬甸取景,只能假造緬甸風光。八十年代他有機會用彩色重拍一次,是在泰國拍攝的「新緬甸豎琴」(1985)。不過,兩相比較之下,傑作仍是舊的一部,新的頂多只是佳作。

 市川崑在「緬甸豎琴」之後,另一部傑出的戰爭片是「野火」。此片講述日軍在菲律賓戰敗前一刻,受傷、逃亡,甚至吃人肉(cannibalism),風格冷峻,在影像處理上嘆為觀止。「緬甸豎琴」與「野火」兩部戰爭片,一暖一冷,都是傑作。

 鄭樹森:雖然市川崑不少作品,有時甚至可稱為劣作,但值得留意的是,市川崑的作品為數甚多,加上曾在片廠工作,從二十世紀三十代年開始,直至2006年為止,仍在拍電影,他需要顧及票房,也與日本電影工業及商業成長榮辱互見,自然會有水準之下的作品,倘若因此而忽略了他在文學上改編的成就,並不公平。事實上,回頭細看,他的電影有個人風格,他對改編作品的重寫、以及如何妥貼運用影像表達原作面貌和精神,確曾深思熟慮。

 舒明:最後,我還想解釋一下市川崑所用的「殘銀法」。簡單來說,「殘銀法」即是把彩色片拍得像黑白片一樣。「殘銀法」是在正片顯像時,保留若干銀粒子,以抑止彩色的顯現。市川崑在「弟弟」中曾用此技巧。當然,這與他創作隊伍中有優秀的攝影師有關。例如:「炎上」中金閣寺被燒一幕,實在令人印象難忘,片中的火焰極具影像的震懾性。假如要分析市川崑的視覺風格的話,就必定要提到1963年的「雪之丞變化」。

 「雪之丞變化」的劇本非常通俗,主角是江戶時代一個「男扮女裝」的演員,本為富家子弟,其父遭人殺害,結果衍生成一個復仇故事。此片在當年日本的評價中並不高,後來在英國才大受激賞。英國電影協會(British Film Institute,簡稱BFI)出版過一套叢書,以一本小書介紹一部電影,每書約80頁左右,其中一本就是關於「雪之丞變化」。英國評論界對該片的推崇,主要是基於其形式和視覺上的突出表現。

 鄭樹森:引伸而言,我們很難說市川崑有一個持續、貫串的視覺風格,但我覺得在他較為傑出的文學改編電影中,他最成功之處就是能因應作品的題材、表現方式而尋求一種視覺風格,嘗試恰當地呈現文字本身所要追尋的效果。由1956年的「緬甸豎琴」到1983年的「細雪」,都是風格殊異的影片。「細雪」的華麗、「緬甸豎琴」的冷峻等,均截然不同。還有「殘銀法」、反差燈光等技巧,他可以用在其他電影上,卻沒有出現在「細雪」中,因為小說題材、小說所建構的世界,都不容許用這些技巧。從這個角度來看,市川崑本身很難說有一特殊的「個人風格」。不過,從另一方面來看,這正是他的獨到之處。對於電影導演來說,形式固然重要,但我們也不應只是單一追求他在形式上的表現。像市川崑那樣,能因應改編作品的內容而改變其視覺風格,已相當難得,好像唱歌劇的能唱出不同曲式一樣,並不容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砂山 的頭像
    砂山

    砂之椅子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