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回到中古世紀,VAI與他的吉他可能會被視為巫術而處以火刑"
- Guitar World Magazine
曾獲得包括葛萊美等無數獎項,神乎其技、極富創意的Steve Vai,是當今世界上搖滾吉他的第一把交椅。Steve Vai出生於1960年6月6日紐約長島,大約13歲時,Led Zeppelin 在紐約麥迪遜廣場的演唱會是促使他學習吉他的催化劑,Jimmy Page在 'Heartbreaker'(Led Zeppelin 專輯)的solo抓住他的心,他回憶道:「我在那之前從未聽過那麼快的彈奏,以今天的標準或許不是偉大的solo,但在當時對我是極具意義的」。
Vai 14歲師承吉他英雄Joe Satriani,Satriani讚嘆的說:「Steve Vai是我最初的學生之一,當時他還是個徹底的初學者,一手拿著沒有弦的吉他,另一手拿著一包弦的那種人。然而到了最後教他的日子裡,他彈了我不曾彈的,他已彈得和我一樣快了,當時我痛恨所謂的速彈。Steve也和我鑽研搖桿、點弦,他已經成為一個有能力的彈奏家,但讓我更驚訝的是,他已是一個特殊的音樂家!」
另一個對Steve Vai有著無形影響的是Jimi Hendrix,Vai說:「我想Jimi Hendrix最主要給我的是精神上的影響,他的表演方式激勵了我,他完全憑本能彈奏沒有copy任何範例,你沒有聽過他彈得像任何人,大多數的吉他手你能聽出其影響來自誰,但Jimi Hendrix好像從金星或某處跑來令你捉摸不定」。
Steve Vai後來在波士頓柏克萊音樂學院念書,這段期間Vai被訓練成很強的視譜者,他練習一切從圖書館可得到的譜,他覺得這樣辛苦訓練是值得的。而更大的苦工是在他負責謄寫Frank Zappa的曲子,後來他也加入Frank Zappa,也在那兒錄了生平第一張專輯。Vai回憶道:「當時我一天工作10個小時完全在翻寫樂譜,有吉他solo、主奏部份、管弦樂部份,我家堆4呎高的譜,我已經能在心中聽到音樂或形成在吉他上的把位,現在我一看到譜就能相當清楚音樂的性質及聽起來如何,我如果想到一串旋律,我能馬上寫出來,就像寫信一樣」。
1984年Vai加入Alcatrazz取代離團的Yngwie Malmsteen,自此Steve Vai開始5年的吉普賽式職業打手的生涯,這其中還包括了David Lee Roth's Band、Whitesnake。這期間Steve Vai也參與電影 'Crossroads'的客串演出,Vai飾演帶有邪惡氣息的吉他手,最後與男主角(小子難纏男主角飾演)決鬥輸了,當然這只是戲劇效果。直到1990 年發行 'Passion and Warfare'專輯,Steve Vai正式開始屬於自己的吉他音樂事業。
聽過Steve Vai所有專輯的人一定會發現到,每一張專輯的第七首曲子都是抒情曲,'Passion and Warfare'專輯封面也出現7的字樣,這是他的幸運數字。基本上,Vai的每一張專輯都非常值得推薦,也很容易在唱片行買到,入門者可先買SONY最近發行的'史帝夫范 / 無限延伸-終極精選'雙CD,顧名思義裡頭全是他最膾炙人口的作品,如'For the love of God'和 'Tender Surender'等佳作都在其中,相信就算不彈吉他的樂迷也會被他富有情感的優美旋律所深深折服。
- Oct 31 Wed 2007 08:14
Steve Vai小傳
- Oct 31 Wed 2007 08:09
傷心小棧心得 by 萩
0.梅花二先出
1.黑桃12挑出來
(吾后和國王ace等一起走,其他人站住)
2.黑桃大牌挑出來
3.注意有黑桃12的牌局
4.紅心在不等中出大的
5.紅心在等中出小的
6.消耗黑桃、方塊和梅花的大牌
趕快消掉
消耗完才可亂丟紅心牌
先大後小交替
7.非必要不要拿下一墩
8.一開始消耗可以出大,但有風險
9.記得其他人的牌
10.逼別人出黑桃12
求敗是也!
- Oct 31 Wed 2007 07:55
茶壺種豆芽
種豆芽菜的幾個共通要點:
-種子要好。不見得要選擇豆芽菜專用的綠豆,但是壞掉的豆子一定要撿起來扔掉
-豆子要在活水下沖個10分鐘左右。把水龍頭開到最細擺著給它沖,目的是去除黴菌,之後再泡水4小時到6小時即可
-容器最好殺菌過。網路上那種用茶壺種植的方式,你可以事前先燒一壺熱水當作幫茶壺殺菌...
-種植途中要常沖水。沖水不但可以洗去雜菌,而且種植豆芽會產生熱量,過熱會導致豆芽腐敗,沖水有降溫的效果,同時也有換氣的作用。總之就是4小時沖一次水,並且壺內只留下適度的水氣,不可積水
-種植數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太少的話種出來容易東倒西歪,太多的話容易過熱腐敗。最適當的量大約為還未泡水的豆類可平鋪在容器上約2層厚度,冬天也許能多擺一點...
…無題 Name 名無し 07/10/24(水)01:08 ID:OUGP9gYo No.12865
-沖水時盡量不要動到豆子。不可以像洗米一樣去攪動,不但會傷到根部而且種出來的豆芽菜也很容易彎曲,剛開始一兩天得特別注意,等之後生長密度出現了就比較無所謂....
-不可以見光。種植的地點越暗越好,並且最好擺在陰涼的地方,照到光線的話豆芽容易變苦。雖然我覺得其實還好...
-不要太晚採收。市面上那種子葉超小根部超大的豆芽菜是激素效果種出來的,一般家中絕對種不出那種東西。大概豆芽的子葉裡面微微露出本葉的話就該採收了。等到子葉萎縮露出本葉的話那個豆芽菜不會脆,而且帶纖維,很韌。另外這是我的經驗談orz
-想種出根部肥厚的豆芽菜,可以在豆芽菜上面施加一點點重量,像是小碟子之類都可以,不過要注意清潔。
颱風過後大家都在想辦法生青菜,這個希望對大家的家計有點幫助w
一把5塊錢的蔬菜我看大概也只有這個了
除非你想種出綠色豆芽菜 (照到光會開始行光合作用)
豆芽菜的種植除了壓重 陰暗 密閉空間另外就是溫度與溼度了.溫度太低長不出來.溫度太高.容易爛根.水也一樣太少長的慢.太多一樣容易爛根的.....
- Oct 31 Wed 2007 07:54
死亡フラグ一覽
①この戦争が終わったら、俺、結婚するんすよ
②いいか、俺が帰ってくるまでここを動くんじゃないぞ
③セックスする前のシャワー
④いわく付きの場所で若者がいい雰囲気
⑤「必ず戻ってくるから」
⑥「この中に犯罪者がいるかもしれないのに一緒に寝れるか!俺は自分の部屋に戻るぞ!」
⑦「明日は娘の誕生日なんだ」
⑧この最後の仕事を終えたら足を洗うと決意してる状態
⑨「この仕事が終わったら2人で暮らそう」
⑩「××様が出るまでもありませんよ。ここは俺に...」
⑪今まで目立たなかった脇役が急に目立つ
⑫「今度の仕事でまとまったカネが入るんだ」
⑬「もうすぐ子供が生まれるんだ」
⑭「何の音だ・・・?ちょっと見てくる」
⑮恋人に贈る予定の指輪、家族の写真を見せびらかす
- Oct 31 Wed 2007 07:51
台北》南村小吃店【聯合報/記者吳雨潔/報導】
拍黃瓜:現拍小黃瓜淋上大蒜與芝麻醬,同時感受香酸嗆口感,新鮮脆嫩又開胃。70元
南村小吃店 小凱悅
車水馬龍的台北信義區莊敬路上,50幾年前曾是製造武器彈藥的火藥庫——四四兵工廠,兵工廠宿舍中,平民技工多住南村,屋舍簡陃,即四四南村。
民國65年即在四四南村經營小吃的南村小吃店,經歷眷村拆遷,搬到離原眷村不遠的現址至今已有30多年歷史。來自山東的老闆娘李小姐說,因為從南村搬來,店名就叫南村;別名「小凱悅」則是過去開在凱悅飯店附近,客人求方便隨口取的,也就一直沿用。
對於店名,有種隨遇而安的眷村特質;對於食物,卻是十分講究。各式滷味分別使用7種不同滷鍋熬煮,無論是海帶或牛肉,都能兼具原味與老滷香味。家常卻回味無窮的「番茄炒蛋」,好吃的秘訣在於黑柿紅番茄需先熬煮至軟爛,入口餘韻悠長。
滷味拼盤:有雞肝、素雞、牛腸、牛肚、牛筋、豆干、海帶等滷味可選擇,每種滷味都用不同的滷鍋分別滷,保持原味。
炒麵:每天現和現做的麵條,由機器揉麵、手工桿麵。再與肉絲、蛋花共炒,口感極佳。作家舒國治也十分喜愛。55元/小份
櫃子裡擺的各色滷味,噴香撲鼻,有老闆傳承二三十年的技術與祕方。
DATA
南村小吃店面樸素,幾乎無裝潢,塑膠桌椅幾個櫃架,保持眷村小吃店的標準樣貌。
地址:台北市莊敬路423巷8弄14號
電話:02-2720-7388
營業時間:11:00~14:30、17:00~23:00
休息日:周日
刷卡:無,無加成
【2007/10/27 聯合報】
- Oct 31 Wed 2007 07:49
怎麼做滷肉飯? 女食神教撇步【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
一千元跟大廚學作菜!被封為「超級女食神」的阿嬌,曾以滷肉飯、蝦仁羹等台式小吃,三年內還清一千五百萬的債務,昨晚她將秘訣傾囊相授,台下的學員們也頻頻打聽善選材料的她,用哪家的米、醬油,希望能複製大師的好味道。
已經十年沒有開班授課的阿嬌,在追求慢食樂活的「南村落」邀請下,重現小吃美味。學員花一千元可以跟大廚面對面討教,為了這堂課,阿嬌從一早就開始準備材料,毫不藏私,一一講解撇步。
蝦仁羹 大尾蘆蝦做的
而且這些給學員示範品嚐的食材也不小氣,每一丸蝦仁羹用的是好大一尾蘆蝦、滷肉飯的白米飯用的是一公斤200元、蘇澳冷泉灌溉的有機「合鴨米」,還「灑米司」準備了紅豔的蜜蕃茄及青綠的漬黃瓜當小菜。
選食材 隨便炒都好吃
「我沒有好手藝,但是我是好廚師」,講究材料的阿嬌,即使擺攤也對食材很挑剔,花在上天下海找材料的時間比待在廚房還多。學員們也拼命記筆記,順便打聽「阿嬌老師,你用的是哪一種醋?豬肉哪裡買?」如此講究,阿嬌說是因為「我不敢吃的,別人怎麼敢吃!」她說,只要選好食材,「閉著眼睛隨便炒也是美味」。
她的蝦仁羹湯料簡單,淡黃色的高湯是冬蝦與香菇熬成,點綴著香菜末,浮著薄薄一層蛋花,傳遞的是單純的好味道,入口只有滿嘴鮮甜,讓學員邊喝邊好奇秘訣在哪裡。原來阿嬌堅持,裹蝦仁的魚漿要用基隆本港的魚肉去打,絕不用遠洋的冷凍魚肉,才能避免腥味。
滷肉飯 不要用肩頸肉
而油亮的滷肉飯,淋在飯上的每一小塊豬肉都是肥瘦相間,選用的是深坑的黑毛豬,她也不厭其煩的叮嚀,不要買肩頸肉,這裡是豬打抗生素的部位,她都用五花肉,加一點白切豬皮,緩衝瘦肉的柴、澀。
一邊聽著講解,一邊把現場示範的滷肉飯吃下肚,學員更不敢相信,入口即化的滷肉,竟然烹調的步驟這麼簡單,滷肉飯的五花肉,只要燙熟切成長條,再與米酒、調味料燉煮。阿嬌說,除了過程不加一滴水,才能讓肉中帶著酒香,她也堅持五花肉要手工切,用絞肉口感較差,紅蔥酥自己油炸較香。
要用心 美味就能上桌
「作菜不是把食物煮熟就好!」如同電影「食神」裡周星馳的台詞說「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是食神」,阿嬌也不謀而合地說,作菜要用心,「不要懶惰」,就能把美味端上桌。
滷肉飯:
材料:
A.五花肉(深坑黑毛豬)2斤、白膘(炸豬油用的肥豬肉)半斤
B.紅蔥頭300g、蒜頭300g、米酒 (私釀米酒)1 瓶、醬油 (丸莊醬油)300cc.、胡椒粉5g、冰糖150g 作法:
1.將五花肉燙熟切成0.5公分長條,白膘切丁備用。
2.紅蔥頭切片油炸成紅蔥酥,將蒜頭拍碎,與米酒等材料B煮勻,然後加入作法1,慢火煮半小時後,入燉鍋12小時。
蝦仁羹:
材料:
冬蝦150g、香菇10g、太白粉20g 蝦1200g、魚漿600g、蛋白2個、太白粉40g 、香菜50g、醋(穀盛黑醋)100cc、全蛋1個
作法:
1.5000cc.水加入冬蝦與香菇,水滾後轉小火一小時,煮成羹湯
2.蝦去頭去腸泥並洗淨、瀝乾,以蛋白與太白粉攪拌,加入魚漿拌勻,直到魚漿完整包覆蝦子。
3.煮一鍋水,90度時,開始將蝦仁裹漿入鍋煮熟,撈起備用。
4.將作法1煮好上湯瀝去冬蝦及香菇,再煮開後以太白粉加水勾芡。全蛋打散加入50cc.水,再倒入羹湯成蛋花湯,最後將煮熟的蝦仁入鍋,灑上香菜及醋即可。
製表/黃玉芳 資料來源/阿嬌
【2007/10/27 聯合晚報】
- Oct 23 Tue 2007 08:13
071023濱江市場一遊
早上八點鐘坐公車到榮欣花園,再走五常街再往北走
沿路有傳統市場、肉市魚市,路邊的都不值一看因為
品質不如人...進場內安定
第一印象是場內大家都賣類似的東西,價錢也差不多
第二印象是場內賣得比我家附近的市場低了三成左右
第三印象是蔬菜可以買小把的感覺有划算,水果則否
第四印象是水果等級非常高種類奇特,且要大量採購
買了場外菠菜20元場內小黃瓜25元(1斤38元)
場內一把空心菜20元,一袋百香果80元
咖哩粉+泡打粉55元
加車錢來回30元
共230元
俗啦!
- Oct 22 Mon 2007 16:33
『龍槍』裏歐提克的辣馬鈴薯 by 萩
馬鈴薯數個
奶油適量
辣椒粉適量
胡椒少許
鹽適量
1.馬鈴薯洗淨,去芽眼,切成1.5立方公分的塊狀,放入微波爐,強火加熱至馬鈴薯軟化
2.熱鍋,放油,待奶油融化起泡後,加入辣椒粉與胡椒,拌勻
3.放入馬鈴薯,轉中大火,煎至馬鈴薯外皮金黃香脆,以鹽稍加調味即可上桌
感想
馬鈴薯最好切成相等大小
一定要微波至全熟
在鍋中要時常翻動
最後火可轉大一些才會脆
味道要下足,但胡椒不要放太多
如果有香草,香料也可以大膽加一些
做出來的就是若不脆一定是溫度的關係
--大膽加溫,不要焦掉就好
這一道簡單的菜色
鬆軟偏甜的馬鈴薯原味
加上香辣爽脆的外皮
可說是一道下酒好菜
- Oct 17 Wed 2007 19:48
「小日本」不吃飯 新米食運動出擊【聯合報╱編譯陳世欽/報導】
日本的新世代與米食文化漸行漸遠,每人稻米消耗量僅及一九六○年代末期的一半。他們的西式飲食習慣使老一輩引以為傲的傳統逐漸式微,也迫使農民與糧商推陳出新,帶來一波「新米食運動」。
華盛頓郵報十六日報導,新潟縣四十九歲的公務員山口紘二喜愛米食,三餐都吃,然而每當山口與十四歲的女兒美咲一起用餐時,美咲卻總是以麵包或義大利通心粉為主食,顯然已向父祖輩的飲食習慣告別。
稻農與零售商正在設法讓消費者繼續愛護象徵繁榮與自給自足的稻米。十年前繼承父親米店的穗刈晃教是積極為稻米重新包裝的有心人之一。他的小店面提供多種特別訂做的食米;它們其實是未經精碾的米,小量加入蒸鍋後,能使傳統的白米變成粉紅色或紫色。此外,他還為注重健康的消費者提供含有高纖維的綜合米食,包括米與燕麥混合,以及泡水後長芽的棕米。
穗刈晃教已經擁有一些愛好者。在乎健康的消費者喜愛有嚼感的發芽米,一些年輕的消費者對他的有色米趨之若鶩。此外,他還設法說服當地的一些醫院為新媽媽們準備粉紅米。
儘管如此,許多老一輩的日本人還是憂心忡忡,特別是能夠讓他們想到二次大戰的粗米。在物資匱乏的大戰時期,精米是奢侈品。
當地的食米零售商協會已經開始邀請會員銷售一種在佐渡島種植的有機米。它們少量種植,完全不用機器,售價比日本全國最高檔食米多出三到四成。日本烹飪專家正在積極開發各種全新的米食產品。
幾年前,大阪的法國麵包師傅深森公一受當地官員之託,開發以米粉製成的美味烘焙食品。他說:「我當時認為對方很瘋狂。」現在,深森公一的店已有販售米麵包和米捲。這種麵包柔嫩卻有嚼勁。
西式飲食使越來越多的日本人腰圍變粗。一九八八年,列為肥胖的日本兒童約占全部的百分之十八點九,前年增至百分之廿四點三。不過即使最樂觀的米食倡導者也承認,他們能做的實在有限。
【2007/10/17 聯合報】
- Oct 17 Wed 2007 19:46
八卦影響力 竟勝過事實【聯合報╱編譯莊蕙嘉/路透倫敦十五日電】
俗話說「事實勝於雄辯」,但新的科學研究發現,八卦可能強過事實。德國學者指出,即使人們握有事件真相的證據,他們還是寧可相信與證據牴觸的小道消息。而且八卦在人們做決定時,有很大的影響力。
這項研究由德國馬克思.普朗克學院的演化生物學家桑默費爾德主持,他設計一個遊戲,觀察參與的學生在八卦的影響下如何做決定。研究團隊在「美國國家研究院會報」上發表報告指出:「這個研究顯示八卦消息有強大的影響力。針對同一件事,即使受測者有了解事件真相的管道,他們往往選擇相信謠言而非事實。顯而易見的,街談巷議有很強的操控力量。」
在這項研究中,學者給受測學生一筆錢,讓學生可自由選擇將錢給予其他受測者;同時受測者寫下筆記,描述他們觀察到其他學生在遊戲中的表現。所有筆記都是公開的,每一位受測者都可以看到其他人的筆記。
遊戲結果,學生們對於被描述成「討人厭的小氣鬼」或「守財奴」的受測者,會給比較少的錢;但是對於被描述為「慷慨的夥伴」或「合群的人」的受測者,則會給比較多的錢。接著,研究者把其他人給了多少錢的事實紀錄提供給受測者,並同時提供不實的八卦消息,結果發現,受測給錢是根據八卦,而非紀錄。
桑默費爾德說:「人們通常關心別人說了什麼,多過於注意別人做了什麼。」
演化學家認為,八卦消息在人類評價他人、工作、社交或日常生活時,都是取得資訊的重要工具。
【2007/10/17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