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景氣,生意難做,夜店也不例外,但最近台北某夜店發揮創意,成功創造人氣與話題。他們趁著暑假,推出「制服之夜」,讓辣妹店員穿上制服,宛如空姐及護士化身,滿場熱情豔舞,扭腰擺臀high到最高點,挑動現場男客奔放的情緒。空姐之夜和護士之夜都吸引不少型男靚女,夜店生意大好,

白色巨塔裡的護士制服真的非常炙手可熱。英國曾針對十八歲以上飲食男女做過性幻想對象調查,男性性幻想前三名,分別是護士、女僕和空服員;女性則是消防員、軍人和企業家。在這六種最引人遐想的職業,有五種就是穿制服的。如果請日本人接受同樣的調查,穿著水手服的高中女生一定榜上有名,而且名列前茅吧?

同樣是制服,年輕時視為遮蔽青春的烏雲,脫離青澀歲月後,竟然成為性感,甚至於流行的象徵。不只是夜店,主題派對穿睡衣已不夠看,現在流行要求參加者穿上制服的「制服趴」,對為數不少的人來說,重新穿上高中制服可能是酷刑的同義詞,制服也許可以重買,窈窕纖細的身材絕對往事只能回味。

拜制服流行之賜,制服更成為拍賣網路的熱飆商品,名校高中制服的價碼不差,但最難取得的應是空服員制服,不只是詢問度高,競價激烈,因為一旦被航空公司發現,正主空姐可能難逃開除命運。倒是性幻想對象排行榜第一名的護士制服,反正只要是連身白色裙裝,看起來就有幾分像,門檻最低。

回到前頭的夜店,滿場飛舞的賓客愈夜愈美麗,但第二天,被影射的航空業和護理人員,可就不怎麼高興了。

航空公司認為,空服員制服屬於企業識別標誌,不當變造、使用來攬客,有損公司名譽,揚言不排除提告;護理人員更是無奈,醫師護士/護士病人的A片情節已是老戲碼了,從檳榔西施變身清涼護士在路邊營造性感風情,到藝人瑪格莉特扮成性感小護士招大家來打線上麻將,都曾讓白衣天使看不下去,義憤填膺跳出來抗議。

有些人覺得護士們的抗議舉動小題大作了,嗆聲「有那麼嚴重嗎?」就只是穿著比較短的白衣服熱舞,「幹嘛要想那麼多?」也有男士明顯流口水:「好像很好玩,我其實也想見識見識!」

護理人員在白色巨塔裡的地位不高,照護患者已經很辛苦,還要被當人當做性幻想對象,一位護士就很擔心,夜店辣妹裝成護士熱舞,社會上如果都用這種有色眼光看護士,好像意味著護士可以被侵犯一樣,令人很不舒服;有人比較激動,我為什麼要被別人幻想?想到就惡心!

其實,制服和職業本身沒有色彩,是性感、是莊嚴,端看個人心態。適度善用制服,也有增加情趣的效果。曾有情趣商店做過統計,購買角色扮演訂做服的人愈來愈多,不只是護士服,兔女郎和女傭服的銷路都不錯,穿上這些衣服,彷彿把新奇與想像也一起帶上床,也許有人認為穿著衣服嘿咻是多餘的,但角色扮演服絕非床上「長物」。

只是,幻想歸幻想,不宜與真實生活搞混,平常只有病人或家屬有機會接觸到正牌白衣天使,既然已躺進了白色巨塔的病床上,絕對應該對照顧自己的人心存敬意。

【2006/09/03 聯合報】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檢討醫界的聲浪接踵而至,一切向錢看的氣氛卻在醫界越來越濃。健保總額制度之下,點值日益縮水,各醫院為了另闢財源,廣開自費門診,明顯往營利傾斜,醫師也連帶失去理想性;不管連續劇「白色巨塔」的劇情是否真人實事,但台灣已可預見,一場白色風暴才剛要開始。

過去若有醫師完成高難度、國內第一例的手術,或是論文被刊登在國際期刊上,這等光耀門楣的醫生,醫院無不立即召開記者會昭告天下。如今卻全都噤聲,就怕名聲弄得太響亮,萬一病人來得太多,在健保合理門診量制度之下,多做又不會多賺錢,醫院都選擇別太張揚。

從健保局口袋掏錢困難,醫院乾脆直接訴諸民眾,創造疾病需求。從醫學中心到診所,各種自費門診不斷擴張,健康檢查、睡眠中心、植牙、雷射美容、減肥門診等,唯有會賺錢的話題才是好話題。

在醫院明顯往營利傾斜,醫生也失去理想性的時代,醫院管理凌駕在醫師專業之上,以利益的觀點壓縮醫療人力、踢病人,醫護人員被迫配合或主動迎合,做了有違醫德的行為,好醫生不再被褒揚,只能逐漸沉默。

在一切向錢看的環境下,醫師開藥時,哪一種藥最適合病患已經不是首要考量,醫師心中盤算的是本月額度用完沒 開藥會不會被健保局核刪 「醫者父母心」已成鳳毛鱗角,「利字當頭」卻司空見慣,醫病衝突將日益增多,病患如何安心把性命交給醫生

【2006/09/03 聯合晚報】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由於在德國結婚必須面對磨人的官僚手績,前往丹麥完成終身大事的德國新人多如過江之鯽,平均每年約1300對。

部分德國新人熱中的結婚聖地是距離德國北部邊界約僅五公里的丹麥通德鎮。準備在通德結婚的科隆建築工人辛姆塞克表示:「在德國結婚太費事。德國官員要求新人備齊的文件項目很可笑,手續折煞人。」

歷任德國政府均曾矢言簡化結婚手續,進展卻極其有限。德國企業界表示,官僚體系繁瑣使德國受到無形的扼殺;經濟學家也指出,官僚體系疊床架屋有礙投資與經濟成長,影響深遠。德國總體經濟規模高居全歐第一。

部分德國人決定擺脫令人窒息的官僚作業流程,至少在結婚這一天。人口一萬二千的通德鎮風景如畫,街道以古雅的鵝卵石舖設,建築物以紅磚建造,特別受到打算與外國人共締良緣的德國人歡迎。專門為準新人代辦一應手續的西艾里爾公司創辦人娜塔麗雅‧勞斯基表示:「我們的業務量逐年增加,今年夏天特別忙碌。德國政府規定準新人備齊各種文件還不是最糟糕的部分。承辦的官員甚至可能極其冷漠又不友善。」她又說,通德有如歐洲的拉斯維加斯。

1965年至今,在通德結婚的新人已經超過2萬5000對,大多來自德國,數字並持續增加,最初只有47對,前年達到創紀錄的1366對。通德鎮結婚登記處職員艾莉絲‧梅德森表示:「我們終年承辦新人的結婚手續,而且從無淡旺季之分。」還在讀書的艾琳‧羅格夫來自柏林附近的埃伯斯瓦爾德,決定與男友在丹麥結婚前,曾與德國官僚纏鬥半年。她說:「簡直欺人太甚。他們傷透我的心。我們只是要結婚而已,難道這也有罪嗎?丹麥是很棒的國家。」

許多在丹麥結婚的德國新人擁有雙重國籍,因為德國當局對打算嫁娶德國人的外國人設限重重。裴雷拉是安哥拉出生的麵包師,一生的多歲數月在德國度過,原打算在不來梅結婚,卻在一名官員交給他必備文件的項目清單後明白,如願以償可能必須花費大量的時間、精神與金錢。他說:「在德國結婚太麻煩,繁瑣得令人不敢置信,可能一輩子也準備不了必要文件。我恐怕必須返回安哥拉準備對方指定的文件。」

【2006/09/03 聯合晚報】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泰國資訊部表示,泰國的色情網站數量名列全球前五名,為了防止網路色情氾濫,泰國資訊部早就已經開始加強查緝色情網站,凡是發現色情網址,一律封鎖。

資訊部常務次長曼妮拉並未指出其他四個色情網站數量名列全球前五名的國家,但她強調,的確知道泰國的色情網站數量足以列入全球前五名。

曼妮拉強調,日益增長的色情網站數量,已造成泰國的社會問題,資訊部早就下令全面查緝泰國的色情網站,並且由特別調查局負責。

凡是被查緝到的色情網站,資訊部會加以封鎖,並在網站最下端註明:「抱歉,您所上的網站,已經被泰國資訊部封鎖」訊息,並且附上資訊部網站管理中心的網址。

為了防止網路色情的再擴散,曼妮拉也認為,泰國需要更完整的法令來限制色情網站的問題,一味的防堵並不是最好的方法,唯有透過法令,才能夠有效防止色情網站蔓延,也才能避免增加社會問題。

曼妮拉指出,資訊部已封鎖數千個色情網址,目前繼續查緝中,除了色情網站,資訊部也加強控管可能危害國家安全的網站,特別是與泰南暴動相關的網站,資訊部也在了解之中。

【2006/09/03 中央社】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義大利水都威尼斯尚未沈沒,但已逐漸變成空城。四十年來,威尼斯的登記居民從十二萬一千人,變成現今的六萬兩千人,少了將近一半。

照此速度,四十年後,威尼斯將變得有如迪士尼樂園,遊客如織,居民卻屈指可數。

提供上述最新數字的威尼斯市議會說,威尼斯將變成活的博物館城市,一個終將失去魅力的觀光景點。

一九九二年來,威尼斯每年人口平均縮減九百人。但二○○五年一年,有一千九百一十八人搬離市中心,令當局心驚。除非能有對策,市議會預期二○一四年前,還會再有八千名威尼斯人出走。

一九六六年威尼斯發生大洪水後,因水位持續上升與觀光業發達,生活於威尼斯的挑戰與成本增加。威尼斯每年約有觀光客一千八百萬人,平均一天五萬人。

在里奧托橋經營一家小酒吧的帕洛,望著圓石路上的人潮,他說:「這裡的生活費太貴,我認為威尼斯已失去它的靈魂。」

從烘焙坊到木匠鋪,傳統家庭式商店一間間消失,只剩下紀念品與高級時裝商店,還有價格高於其他地方的速食店與旅館。

一有機會,飯店業者即會以高價購買寶貴的空間,多金的外國人炒高房價,市中心的公寓,每平方公尺售價逾八千歐元(約每坪台幣一百一十萬元)。

居民搬離,威尼斯人口結構也因此出現變化。離開者以年輕人居多,現有居民中,逾三分之一超過六十歲。

市議會打算翻修棄置的舊房子或建造新屋,再平價出租,以吸引居民入住。為籌措資金,當局計畫十月標售十三筆建物與土地,但感興趣者還是飯店與餐飲業者。

當局必須提出預防對策,以因應有一天威尼斯可能不再有觀光客的情況。他們可能推出涵蓋交通與博物館門票的觀光套票,以增加財政收入並支付保存城市的費用。

【2006/09/03 聯合報】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用伏地挺身換啤酒,一段演講換地瓜,還是用一個未經申請核准的集會遊行,換一個對開放社會的想像與召喚?儘管最近一年來台北市各種藝術市集如雨後春筍不斷冒生,一群社會行動者昨天齊聚曾是黨外民主運動堡壘的台大校門,舉辦「以物易物」露天市集;市集裡,什麼都可以交換,就是不換錢。

「什麼?又是市集?至少,全民近用、絕對獨立,而且不是沒可能變成海德公園。」有別於許多藝術市集終究只是成為個人特異生活美學的展演場,以及自創品牌的繽紛櫥窗;23歲正等待兵單的張碩尹和伙伴們架起發電機,用冰桶盛裝啤酒,靜待人們交換各種可能,或是警察的驅趕。

在創作世界裡化名Bbrother的張碩尹,曾以密碼般的塗鴉語彙衝撞母校保守父權的空間配置,晝伏夜出在公館和台北東區噴繪具有社會反思性格的塗鴉作品,成為地下創作世界裡的話題人物;張碩尹帶領一群青年佔領財團棄而不用的空屋,嘗試打造全民近用的新樂園;如今,他率眾站上街頭,重新觀照「居民社會與國家歸訓實體角力的空間」。

一張反對國際連鎖速食店每天活宰50萬隻雞、拒絕員工參與工會組織及提供垃圾食物與低薪工作的宣傳DM、一首女研究生自創的搖滾歌曲、一張翻箱倒櫃找出的老雜誌、一個個拒絕把金錢當成市集核心價值,並同樣拒絕「聚眾集會必須事前申請」的年輕人,將人潮往來的人行道打造成自在解放的遊藝場。

一路和張碩尹並肩作戰的鄭中睿說,之前大夥佔領空屋,結果是每到假日就來了一群大學生,喝喝酒、唱唱歌就留下垃圾走了,「空屋行動搞久了,自己都會臉紅」。他說:「打造公共空間不能關在廢墟裡自己喊爽」,為此這群年輕人決定站上街頭,實驗解放公共空間。

張碩尹表示,即使隨時可能招致警察關切,未來仍將不定期在假日舉辦以物易物市集,有興趣民眾可上網查詢;網址:http://www.wretch.cc/blog/Bbrother。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電視新聞主播「明星藝人化」的趨勢起源於何時,已不可考,確定的是今夏到達高峰。由NBC轉戰CBS,將於本月五日登上晚間新聞主播大位的凱蒂庫瑞克(Katie Couric),以及接替凱蒂庫瑞克主持在NBC節目的梅樂迪絲薇耶拉(Meredith Vieira),早已成為全美超商零售書報攤上,無數雜誌爭相報導的焦點人物。主播的寓所裝潢成甚麼樣子?穿衣的風格和講話的腔調有無改變?都被鉅細靡遺披露。

在此同時,美國電視頻道Bravo推出的紀錄片實境節目「Tabloid Wars」,以「紐約每日新聞報」(The New York Daily News)編輯部為採訪對象,不用專人打理髮型與化妝,也無需煩惱是否有觀眾緣,回歸記者專業本質。

有一集播出體育實習記者採訪麥迪遜花園廣場的球賽,卻發現撥接上網的連結全被佔滿。菜鳥拎著手提電腦在走道奔跑,總算找到地方傳稿,但已錯過第一次截稿,新聞只能上二次版。實習記者哭喪著臉,每個記者回想起剛入行時,都知道那是甚麼滋味。

社會記者柏克是所有主編心目中的理想記者,每當出現精采的報導或訪問時,可以感受到他的血脈賁張。柏克沒有CNN當家夜間新聞主播安德森庫柏的招牌微笑與瀟灑髮型,不過如果要比採訪技巧的硬功夫,帥哥主播恐怕會一敗塗地。

報紙編輯部內,社會版主編吉特里奇有條不紊整理柏克回報的內容,向中央台報告。一則被害人身首異處的新聞,總編輯和其他主管討論時,語氣冷靜。這正是處理新聞的態度:報導優先,個人情緒次之。當凱蒂庫瑞克和梅樂迪絲薇耶拉的熱潮漸退後,新聞記者可以好好檢視自己賴以維生的專業究竟是甚麼。

【2006/09/01 民生報】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王牌一出手,便知「有沒有」。三十多年前揭發越戰美萊村美軍屠殺事件的美國記者赫許(Seymour M.Hersh),最近在「紐約客」雜誌再丟出一枚震撼彈;大爆美國與以色列合謀攻擊黎南內幕。消息曝光後,朝野震動。

不久前以色列藉兩名士兵遭綁架為由,對黎巴嫩南部真主黨大本營發動三十多天的狂轟濫炸。當時大家以為美國只是默許;但赫許採訪了近百名美、以官員、間諜、外交官後發現,綁架案發生之前,以色列就制訂好攻黎計畫。布希政府不但知情,而且還全程參與,鼎力支持!

布希的如意算盤是:既可借以色列之手剷除真主黨,又可為日後摧毀伊朗核武設施先來一場「實彈演練」。未料以色列師老無功,美國的「黑暗之心」又被赫許公諸於世,面子裡子一併丟光。

赫許何許人也?許多人認為他是「當今世上最偉大的記者」,「無冕王之王」。不過長期以來,他卻活在另一位明星記者伍華德的陰影之下。

伍華德跟柏恩斯坦當年在「華盛頓郵報」揭發了「世紀醜聞」水門案。這也是伍華德三十多年記者生涯中唯一「世紀代誌」;但已足夠讓他吃香喝辣,享受不盡。

赫許成名比伍華德早,1969年即以報導「美萊村事件」成名。但水門案太經典了,很難超越。伍華德爆紅之後,赫許仍不斷在「紐約時報」和「紐約客」雜誌披露真相,打擊魔鬼;也寫過好幾部嚴肅、有如暮鼓晨鐘的警世之作,但一直無法達到像伍華德那種明星地位。

報導水門案揭發經過的「總統的人馬」一書,讓伍華德/柏恩斯坦名利雙收。該書後來拍成電影「大陰謀」,由勞勃瑞福和達斯汀霍夫曼分別飾演兩位大記者。對照際遇,赫許怎能不吃味?他有一次接受「滾石」雜誌訪問時有點酸的說:「我當然樂意有一本書可以讓我賺上百萬;更不介意由勞勃瑞福來扮演我。」

近年伍華德跟赫許逐漸發展出兩種截然不同的記者風格。伍華德自從一爆成名後,逐漸變成華府的「局內人」,著作多半構築在統治階層提供的資料上。赫許則一直扮演「局外人」的角色,鍥而不捨追尋真相,挑戰權勢人物,質疑官方說法。

赫許著作的叫好不叫座,跟他著作內容太過嚴肅有一定關係。例如以色列發展核武計畫,蘇聯戰機擊落韓航007客機的真相等。不過,赫許的頂尖之作,卻有「不廢江河萬古流」的價值。假如有一天前國務卿季辛吉會以「戰犯」身分受審,起訴書一定是根據赫許1983年重量級著作「權力的代價」的摘要來完成的。

真相不見得受歡迎,不一定人人樂見。追尋真相的人也許寂寞,也許享受不到榮華富貴。但「非將此骨媚公卿」,不也正是赫許與許多有脊梁骨的媒體人所堅持的信念嗎?

【2006/09/01 民生報】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馬卡龍(Macaroons)杏仁蛋白餅,今年以性感小圓餅之姿,席捲甜點市場,從飯店、百貨公司的禮品專櫃,時尚派對的點心,名媛婚禮的謝客禮、貴婦的下午茶點,甚至連今年的中秋月餅禮盒,都看得到它,因此,也製造出不少馬卡龍名店。

起源13世紀威尼斯 法國發揚光大

馬卡龍(Macaroons),最早的食譜是起源於十三世紀的義大利威尼斯,當地人稱杏仁小圓餅為馬卡龍。中世紀時期,大量杏仁從亞洲被帶進威尼斯,滿足歐洲皇室與貴族的需求,當時,歐洲貴族很喜歡杏仁堅果點心,馬卡龍就是眾多杏仁甜點之一。

到了十六世紀,法國國王亨利二世,娶了義大利的貴族凱瑟琳,而這位皇后特別喜歡吃馬卡龍,所以,她也把馬卡龍的食譜從義大利帶到法國,後來,這種杏仁小圓餅很快在法國各地流行起來,許多城鎮都製造特殊風味的馬卡龍。

經過幾百年,馬卡龍在法國依舊受歡迎,因為在二十世紀,名店拉杜蕾Laduree的點心主廚,重新改造馬卡龍,夾入各式各樣的內餡,包括檸檬、開心果、巧克力、咖啡等風味,獲得廣大回響。

然而,將馬卡龍帶進亞洲,則是另一位甜點名廚皮耶Pierre Herme,早期他為法國名店Fauchon工作時,就創造了許多獨特口味的馬卡龍,甚至連可口可樂都可以入餡;後來他自己開店,代表作之一,就是經典杏仁小圓餅,以及花式馬卡龍甜點。皮耶的馬卡龍,受到日本女性瘋狂喜愛,皮耶到東京開分店,更是掀起一股馬卡龍流行風。

現在,台灣的貴婦美女們,也流行在喝下午茶時,吃塊馬卡龍,體驗一下當年歐洲貴族或是時下巴黎、東京的時髦都會氣息。

【2006/08/31 民生報】

甜點芳蹤》西華飯店 師出名門 限量生產

【記者趙敏夙、劉大絹/報導】

西華飯店的馬卡龍,因為有法國藍帶廚藝學校的首席甜點主廚伯納德(Nicolas Bernarde)掛保證,而且每天限量生產,同時,也是唯一用密封的玻璃罐盛裝,避免溼度影響品質,口感上相當精巧細緻,尤其是馬卡龍光滑的外殼,口感纖薄輕脆,對應柔軟的內餡,不愧是師出名門的馬卡龍。

多少錢:8個500元

哪裡買:西華Toscana義大利餐廳外賣櫃

甜點芳蹤》晶華酒店 尺寸放大 做成月餅

【記者趙敏夙、劉大絹/報導】

台北晶華酒店的馬卡龍在哪裡?就在今年的月餅禮盒裡。晶華酒店的馬卡龍之所以值得期待,是因為剛剛走馬上任的甜點主廚,是一位年輕的法國帥哥,羅倫(Laurent)今年33歲,畢業於法國甜點學校(Institute National of Bakery & Pastry),待過約旦、埃及、北京等地,熟稔傳統的法式糕點,同時,也願意接受新挑戰。

今年晶華的「彩月杏仁蛋白餅禮盒」,把馬卡龍尺寸放大,從性感的小圓餅,變成了圓滿的月餅,就是羅倫前所未有的挑戰。口味上也很大膽,有黃金棗泥、白蓮蓉、黑豆、綠茶、紅豆、芝麻、梅子、芒果、白巧克力等九種口味。

根據記者試吃,發現略帶酸味的芒果、梅子馬卡龍都十分爽口,馬卡龍的 Size雖然偏大,芝麻口味的馬卡龍看起來更有如燒餅,但是,該有的薄脆、鬆軟、溼潤等種種口感,都有講究。後來,和主廚羅倫一談,才曉得他做馬卡龍真的很用心,因為台灣的杏仁粉含油量較高,所以,他得先低溫烤粉,降低油脂,再製作,做工繁複,所以才會限量發行。

多少錢:每盒9粒,900元。每日限量50盒。

哪裡買:台北晶華酒店

【2006/08/31 民生報】

甜點芳蹤》糖村 適度減糖 無損風味




糖村的馬卡龍禮盒,也很有質感。
記者高智洋/攝影


【記者趙敏夙、劉大絹/報導】

糖村的馬卡龍,今年情人節曾經登上華航,是由日本甜點名家金子美明指導製作,有抹茶、香草、巧克力、玫瑰、紫羅蘭和檸檬六種口味。總經理何子嫻表示,鑑於消費者曾經反應,道地法式的馬卡龍實在太甜了,所以糖村稍稍做了減糖動作,但是,不減損其獨特的杏仁蛋白餅風味,適合怕胖又愛時髦的小姐。

多少錢:每個30元

哪裡買: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158號

【2006/08/31 民生報】

甜點芳蹤》紅利 帶領風潮 產量最大




紅利的馬卡龍品質穩定、口味變化多,每天生產約2千個,稱得上是目前市場之冠。
記者高智洋/攝影


【記者趙敏夙、劉大絹/報導】

知名的紅利(RATAFIA)義大利餐廳,從今年春天開始在新光三越A4館設立馬卡龍專櫃,並且一炮而紅後,稱得上是把台灣馬卡龍熱潮推上頂峰的大功臣。因為銷售成績亮眼,沒多久又在誠品信義店開設第二個據點,九月份還要連開三家,屆時預估每天要生產2千個馬卡龍,是目前全台產量最大的馬卡龍專家。

為紅利打響馬卡龍名號的是甜點主廚洪守成,為紅利創造出多達二十種以上口味的馬卡龍。他目前帶領一個七人左右的團隊,在紅利為馬卡龍專門設置的小型工廠中,專心生產餅皮外脆內軟、內餡變化多端的美味馬卡龍。

馬卡龍的口味多為獨創的複合式口味,包括鹽花焦糖巧克力、橄欖油、水蜜桃番紅花杏桃粒、草莓黑胡椒、檸檬巧克力等,而且還在不斷增加中。中秋節時,還會推出頂級松露口味,每個要價168元。另外,在紅利餐廳中,還可以嘗到夾入新鮮水果,如覆盆莓的花式馬卡龍。

哪裡買:
百貨:新光三越A4、誠品信義店地下二樓餐廳:紅利餐廳,信義路四段199巷3號,http://www.pekoe.com.tw

多少錢:一個60元。

【2006/08/31 民生報】

甜點芳蹤》君悅飯店 可依需求 量身製作




君悅飯店Ziga Zaga美女享用馬卡洪。
記者徐世經/攝影


【記者趙敏夙、劉大絹/報導】

由奧地利籍西點主廚渥寬德製作的手工馬卡龍,喜以當季新鮮水果做成內餡,最近就有淡粉紅色的水蜜桃口味,前一陣子還有淡橘色的芒果口味,到了冬天則有最適合冷天食用的巧克力口味,外皮為淡咖啡色,頗具時尚感。其他招牌口味還有米白色的香草口味、淡黃色的檸檬口味、綠色的開心果口味等。除了在一樓君悅精品外帶櫃可買到綜合口味馬卡龍小禮盒外,在二樓Ziga Zaga餐廳,也能在套餐裡吃到馬卡龍小茶點,最適合搭配咖啡或茶食用。另外,婚宴或宴會也可依照客人需求量身打造不同口味、顏色的特製馬可龍。

哪裡買:台北市松壽路2號君悅飯店一樓 君悅精品

多少錢:一盒280元(140公克)

【2006/08/31 民生報】

甜點芳蹤》亞都麗緻 空運來台 數量不多




亞都麗緻的馬卡龍來自總裁嚴長壽親自在巴黎找到的店家。
記者高智洋/攝影


【記者趙敏夙、劉大絹/報導】

亞都麗緻因為標榜是法式風格飯店,所以從十年前開始,就已經在一樓的麗緻坊外賣櫃銷售法國進口的馬卡龍,且是由總裁嚴長壽親自到法國找到的店家,每周一次從法國空運來台,數量不多,所以有時還會出現缺貨。亞都麗緻的馬卡龍由於是法國製造,所以口味也走傳統路線,如巧克力、草莓、藍莓等,但受到東方熱的影響,近幾年也出現抹茶等創新口味。建議購買後,三天內吃完。消費者除了可在外賣櫃購買馬可龍之外,二樓巴黎廳的套餐後,也有附上馬卡龍的精緻點心盤,是許多識貨饕客最期待的甜點。哪裡買:台北市民權東路二段41號亞都麗緻飯店一樓多少錢:一個45元。

【2006/08/31 民生報】

甜點芳蹤》亞太會館 有機內餡 味道甜美




用有機藍莓做的馬卡龍甜點
記者高智洋/攝影


【記者趙敏夙、劉大絹/報導】

亞太會館最近推出的有機套餐裡,也有一道用有機藍莓做的馬卡龍甜點,有機藍莓特別甜美,加上主廚的巧思,重新塑造花式馬卡龍的造型,教人眼睛一亮。

多少錢:藍莓馬卡龍包含在有機套餐裡,套餐定價每客1800元

哪裡買:亞太會館

【2006/08/31 民生報】 @

甜點芳蹤》小法國 貼近原味 貴族血統




小法國的花式馬卡龍,滋味、口感更多層次。
記者高智洋/攝影


【記者趙敏夙、劉大絹/報導】

小法國的馬卡龍在台北的甜點圈內名氣響亮,老闆Eric在法國、義大利學藝,回國後,堅持製作精緻傳統的歐式甜點,不流於俗。多數使用法、義進口食材,以保持甜點尊貴的「歐洲血統」,所以小法國的馬卡龍,的確在口味上相當貼近法國風味。這裡有八種口味,會根據各季不同的新鮮食材和氣候變化口味。最近,他為馬卡龍穿上新衣,設計全新的禮盒,將小巧玲瓏的馬卡龍,襯托得更有貴族氣息。在小法國本店裡,還有花式馬卡龍,口味層次變化更多,有以玫瑰花瓣裝飾的「小姐馬卡龍」,吃得到覆盆子、荔枝、玫瑰、茴香酒的滋味,造型絕美,滋味也令人陶醉;另一款「馬卡龍先生」,有濃郁的巧克力香、酒香與焦糖布丁混合交融的芳香甜美。多少錢:8個300元哪裡買:台北市延吉街246巷6號

【2006/08/31 民生報】

甜點DIY》控制溫溼度 用料要純正




步驟1~步驟8分解動作
記者高智洋/攝影






完成品
記者高智洋/攝影


【記者趙敏夙/報導】

馬卡龍跨越好幾個世紀,擄獲人心,它不只是甜點而已,也是一項精彩的手工藝表現。藍帶首席甜點主廚伯納德形容,一個完美的馬卡龍,必須擁有以下四個條件:

一、表皮要薄、脆、光滑,而且微微凸起,絕對不能有裂痕。

二、蛋白餅的中間,質地不是乾脆,而是溼脆,帶著溼潤的鬆脆感。

三、蛋白餅的底部,是柔軟的,甚至帶著一點沾黏。

四、最重要的是,在脆與軟的界線,馬卡龍最獨特的環狀物,要做出來,太大或太小都會影響美感。

但是,在台灣,要複製性感的杏仁小圓餅,並非易事。就連藍帶大師都承認,他也在飯店廚房裡試做了好幾遍才成功。「溼氣太重!」、「原料不夠純!」是謀殺馬卡龍的主要原因。

他建議,要製作馬卡龍,應該在溼度、溫度都控制良好的工作室,而且要選擇純糖粉,不能用市售摻有玉米澱粉的白砂糖;還有「不能快!」馬卡龍的成分看似很簡單,但是要十分注意各種製作細節,不然失敗率頗高。

以下是伯納德示範的馬卡龍製作食譜。

材料:杏仁粉180公克、糖粉220公克、蛋白100公克、糖250公克。

1.將糖粉與杏仁粉過篩,將蛋白與糖打發,但是,不能打發過度。

2.蛋白霜有如鳥嘴一般,彎曲倒勾的程度適中,如果蛋白霜直挺挺的,表示打過頭了。

3.將粉狀材料與蛋白霜混合,宜慢慢分次倒入,混合均勻;將麵糊用擠花袋,在烤盤紙上,擠成小圓形。

4.將蛋白霜靜置三十分鐘,讓它的表面自然風乾,形成一層薄皮。在這段過程中,最容易出錯,如果放在溼度太高的地方,蛋白霜很可能會塌掉(如第二排),你也會烤出一堆扁扁醜醜的馬卡龍。

5.用攝氏180度的烤箱,烤約17分鐘。

6.烤好的馬卡龍,倒扣在盤上,在烤盤紙的背後,均勻噴水,再用乾布拭去多餘水分。

7.灑水的目的是幫助馬卡龍脫離烤盤紙,同時依然能維持美麗的造型。

8.擠入巧克力醬。

9.再蓋上另一片蛋白餅。

【2006/08/31 民生報】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把華爾特翻成「瓦特」已頗為奇怪,把莫札特翻成「摩擦惹特」,貝多芬翻成「白堤火粉」,交響曲譯成「生風里」,則是怪事中的怪事……

「名字算什麼?名字算得了什麼?我們所謂的玫瑰,換個名字還不是一樣芬芳?」當茱麗葉得知愛人竟出身世仇之家,全場觀眾無不同聲而嘆──是的,無論羅密歐姓啥名誰,他仍是羅密歐,茱麗葉的最愛。

但名字真的不重要嗎?那可不盡然。指揮大師華爾特(Bruno Walter)原姓史列辛格(Schlesinger),「華爾特」則來自華格納樂劇《紐倫堡名歌手》中的年輕騎士(Walter von Stolzing),果然成為如雷貫耳的鼎鼎大名。在歌劇仍為娛樂主流之時,活躍舞台上的聲樂明星,多精選藝名以塑造形象。美國歌劇女王席爾絲(Beverly Sills)原為席弗曼(Belle Silverman),就是改名最巧的代表人物之一。

音樂家改名,有時則為符合潮流。在西方音樂以義大利為尊的時代,音樂家往往得讓自己顯得「義大利化」以引人注意。莫札特出生受洗時之名是 Johannes Chrysostomus Wolfgangus Theophilus Mozart,我們所熟知的「阿瑪迪斯」(Amadeus)則是他十三歲至義大利旅行時,擇「Theophilus」同義之義大利名更改而來。自視甚高的貝多芬也在名字上從眾,常以義大利文「Luigi」而非德文「Ludwig」簽名或發表。到英國發展並歸化英籍的韓德爾,最後把德文名「Georg Friederich Handel」改成英文「George Frederick Handel」。義大利作曲家盧利(Giovanni Lullo)為了讓法國接受歌劇,聰明地以法文名「Jean Lully」行走樂壇。音樂家姓名的更動,常反映所處的時代風尚,也是值得研究的歷史題目。

和隨俗相反,也有音樂家改姓以避嫌。畢竟天分往往出自遺傳,和名人同姓確實難為。聖彼得堡音樂院創辦者安東魯賓斯坦(Anton Rubinstein)是名動公卿的鋼琴聖手,波蘭鋼琴家魯賓斯坦(Arthur Rubinstein)出道時就曾飽受揶揄與質疑。作曲家史特勞士(Oscar Straus)則是最誇張的例子。當時小約翰史特勞斯(Strauss)家族的舞曲和輕歌劇風行全歐,許多人甚至打著該家族的名號矇騙。和他們並無關連的史特勞士有鑑於此,索性自去一「s」,改姓自清。只是相關傳言仍然不斷,讓他不堪其擾。

名字的翻譯,學問也不小,像俄國作曲家拉赫曼尼諾夫的英文譯名,至今仍有「Rachmaninoff」和「Rachmaninov」兩種版本。問題更大的則是中文譯名。就我所見之早期資料,把華爾特翻成「瓦特」已頗為奇怪,把莫札特翻成「摩擦惹特」,貝多芬翻成「白堤火粉」,交響曲(Symphony)譯成「生風里」,則是怪事中的怪事。照此譯名,則「華爾特指揮莫札特和貝多芬的交響曲」就成了「瓦特指揮摩擦惹特與白堤火粉之生風里」,讀者不以為自己看的是炸藥調製指南才怪呢!西風東漸之初,中國對西詞一度完全音譯,最後反是信雅達兼備的日文譯名,如「奏鳴曲」、「交響曲」、「協奏曲」,和「經濟」、「哲學」等一同成為中文名詞。不過,想想當年連「耶穌」都能譯成「耶鼠」,或許也就不能特別責怪這些令人發笑的譯名吧!

【2006/07/04 聯合報】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