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一出手,便知「有沒有」。三十多年前揭發越戰美萊村美軍屠殺事件的美國記者赫許(Seymour M.Hersh),最近在「紐約客」雜誌再丟出一枚震撼彈;大爆美國與以色列合謀攻擊黎南內幕。消息曝光後,朝野震動。

不久前以色列藉兩名士兵遭綁架為由,對黎巴嫩南部真主黨大本營發動三十多天的狂轟濫炸。當時大家以為美國只是默許;但赫許採訪了近百名美、以官員、間諜、外交官後發現,綁架案發生之前,以色列就制訂好攻黎計畫。布希政府不但知情,而且還全程參與,鼎力支持!

布希的如意算盤是:既可借以色列之手剷除真主黨,又可為日後摧毀伊朗核武設施先來一場「實彈演練」。未料以色列師老無功,美國的「黑暗之心」又被赫許公諸於世,面子裡子一併丟光。

赫許何許人也?許多人認為他是「當今世上最偉大的記者」,「無冕王之王」。不過長期以來,他卻活在另一位明星記者伍華德的陰影之下。

伍華德跟柏恩斯坦當年在「華盛頓郵報」揭發了「世紀醜聞」水門案。這也是伍華德三十多年記者生涯中唯一「世紀代誌」;但已足夠讓他吃香喝辣,享受不盡。

赫許成名比伍華德早,1969年即以報導「美萊村事件」成名。但水門案太經典了,很難超越。伍華德爆紅之後,赫許仍不斷在「紐約時報」和「紐約客」雜誌披露真相,打擊魔鬼;也寫過好幾部嚴肅、有如暮鼓晨鐘的警世之作,但一直無法達到像伍華德那種明星地位。

報導水門案揭發經過的「總統的人馬」一書,讓伍華德/柏恩斯坦名利雙收。該書後來拍成電影「大陰謀」,由勞勃瑞福和達斯汀霍夫曼分別飾演兩位大記者。對照際遇,赫許怎能不吃味?他有一次接受「滾石」雜誌訪問時有點酸的說:「我當然樂意有一本書可以讓我賺上百萬;更不介意由勞勃瑞福來扮演我。」

近年伍華德跟赫許逐漸發展出兩種截然不同的記者風格。伍華德自從一爆成名後,逐漸變成華府的「局內人」,著作多半構築在統治階層提供的資料上。赫許則一直扮演「局外人」的角色,鍥而不捨追尋真相,挑戰權勢人物,質疑官方說法。

赫許著作的叫好不叫座,跟他著作內容太過嚴肅有一定關係。例如以色列發展核武計畫,蘇聯戰機擊落韓航007客機的真相等。不過,赫許的頂尖之作,卻有「不廢江河萬古流」的價值。假如有一天前國務卿季辛吉會以「戰犯」身分受審,起訴書一定是根據赫許1983年重量級著作「權力的代價」的摘要來完成的。

真相不見得受歡迎,不一定人人樂見。追尋真相的人也許寂寞,也許享受不到榮華富貴。但「非將此骨媚公卿」,不也正是赫許與許多有脊梁骨的媒體人所堅持的信念嗎?

【2006/09/01 民生報】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馬卡龍(Macaroons)杏仁蛋白餅,今年以性感小圓餅之姿,席捲甜點市場,從飯店、百貨公司的禮品專櫃,時尚派對的點心,名媛婚禮的謝客禮、貴婦的下午茶點,甚至連今年的中秋月餅禮盒,都看得到它,因此,也製造出不少馬卡龍名店。

起源13世紀威尼斯 法國發揚光大

馬卡龍(Macaroons),最早的食譜是起源於十三世紀的義大利威尼斯,當地人稱杏仁小圓餅為馬卡龍。中世紀時期,大量杏仁從亞洲被帶進威尼斯,滿足歐洲皇室與貴族的需求,當時,歐洲貴族很喜歡杏仁堅果點心,馬卡龍就是眾多杏仁甜點之一。

到了十六世紀,法國國王亨利二世,娶了義大利的貴族凱瑟琳,而這位皇后特別喜歡吃馬卡龍,所以,她也把馬卡龍的食譜從義大利帶到法國,後來,這種杏仁小圓餅很快在法國各地流行起來,許多城鎮都製造特殊風味的馬卡龍。

經過幾百年,馬卡龍在法國依舊受歡迎,因為在二十世紀,名店拉杜蕾Laduree的點心主廚,重新改造馬卡龍,夾入各式各樣的內餡,包括檸檬、開心果、巧克力、咖啡等風味,獲得廣大回響。

然而,將馬卡龍帶進亞洲,則是另一位甜點名廚皮耶Pierre Herme,早期他為法國名店Fauchon工作時,就創造了許多獨特口味的馬卡龍,甚至連可口可樂都可以入餡;後來他自己開店,代表作之一,就是經典杏仁小圓餅,以及花式馬卡龍甜點。皮耶的馬卡龍,受到日本女性瘋狂喜愛,皮耶到東京開分店,更是掀起一股馬卡龍流行風。

現在,台灣的貴婦美女們,也流行在喝下午茶時,吃塊馬卡龍,體驗一下當年歐洲貴族或是時下巴黎、東京的時髦都會氣息。

【2006/08/31 民生報】

甜點芳蹤》西華飯店 師出名門 限量生產

【記者趙敏夙、劉大絹/報導】

西華飯店的馬卡龍,因為有法國藍帶廚藝學校的首席甜點主廚伯納德(Nicolas Bernarde)掛保證,而且每天限量生產,同時,也是唯一用密封的玻璃罐盛裝,避免溼度影響品質,口感上相當精巧細緻,尤其是馬卡龍光滑的外殼,口感纖薄輕脆,對應柔軟的內餡,不愧是師出名門的馬卡龍。

多少錢:8個500元

哪裡買:西華Toscana義大利餐廳外賣櫃

甜點芳蹤》晶華酒店 尺寸放大 做成月餅

【記者趙敏夙、劉大絹/報導】

台北晶華酒店的馬卡龍在哪裡?就在今年的月餅禮盒裡。晶華酒店的馬卡龍之所以值得期待,是因為剛剛走馬上任的甜點主廚,是一位年輕的法國帥哥,羅倫(Laurent)今年33歲,畢業於法國甜點學校(Institute National of Bakery & Pastry),待過約旦、埃及、北京等地,熟稔傳統的法式糕點,同時,也願意接受新挑戰。

今年晶華的「彩月杏仁蛋白餅禮盒」,把馬卡龍尺寸放大,從性感的小圓餅,變成了圓滿的月餅,就是羅倫前所未有的挑戰。口味上也很大膽,有黃金棗泥、白蓮蓉、黑豆、綠茶、紅豆、芝麻、梅子、芒果、白巧克力等九種口味。

根據記者試吃,發現略帶酸味的芒果、梅子馬卡龍都十分爽口,馬卡龍的 Size雖然偏大,芝麻口味的馬卡龍看起來更有如燒餅,但是,該有的薄脆、鬆軟、溼潤等種種口感,都有講究。後來,和主廚羅倫一談,才曉得他做馬卡龍真的很用心,因為台灣的杏仁粉含油量較高,所以,他得先低溫烤粉,降低油脂,再製作,做工繁複,所以才會限量發行。

多少錢:每盒9粒,900元。每日限量50盒。

哪裡買:台北晶華酒店

【2006/08/31 民生報】

甜點芳蹤》糖村 適度減糖 無損風味




糖村的馬卡龍禮盒,也很有質感。
記者高智洋/攝影


【記者趙敏夙、劉大絹/報導】

糖村的馬卡龍,今年情人節曾經登上華航,是由日本甜點名家金子美明指導製作,有抹茶、香草、巧克力、玫瑰、紫羅蘭和檸檬六種口味。總經理何子嫻表示,鑑於消費者曾經反應,道地法式的馬卡龍實在太甜了,所以糖村稍稍做了減糖動作,但是,不減損其獨特的杏仁蛋白餅風味,適合怕胖又愛時髦的小姐。

多少錢:每個30元

哪裡買: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158號

【2006/08/31 民生報】

甜點芳蹤》紅利 帶領風潮 產量最大




紅利的馬卡龍品質穩定、口味變化多,每天生產約2千個,稱得上是目前市場之冠。
記者高智洋/攝影


【記者趙敏夙、劉大絹/報導】

知名的紅利(RATAFIA)義大利餐廳,從今年春天開始在新光三越A4館設立馬卡龍專櫃,並且一炮而紅後,稱得上是把台灣馬卡龍熱潮推上頂峰的大功臣。因為銷售成績亮眼,沒多久又在誠品信義店開設第二個據點,九月份還要連開三家,屆時預估每天要生產2千個馬卡龍,是目前全台產量最大的馬卡龍專家。

為紅利打響馬卡龍名號的是甜點主廚洪守成,為紅利創造出多達二十種以上口味的馬卡龍。他目前帶領一個七人左右的團隊,在紅利為馬卡龍專門設置的小型工廠中,專心生產餅皮外脆內軟、內餡變化多端的美味馬卡龍。

馬卡龍的口味多為獨創的複合式口味,包括鹽花焦糖巧克力、橄欖油、水蜜桃番紅花杏桃粒、草莓黑胡椒、檸檬巧克力等,而且還在不斷增加中。中秋節時,還會推出頂級松露口味,每個要價168元。另外,在紅利餐廳中,還可以嘗到夾入新鮮水果,如覆盆莓的花式馬卡龍。

哪裡買:
百貨:新光三越A4、誠品信義店地下二樓餐廳:紅利餐廳,信義路四段199巷3號,http://www.pekoe.com.tw

多少錢:一個60元。

【2006/08/31 民生報】

甜點芳蹤》君悅飯店 可依需求 量身製作




君悅飯店Ziga Zaga美女享用馬卡洪。
記者徐世經/攝影


【記者趙敏夙、劉大絹/報導】

由奧地利籍西點主廚渥寬德製作的手工馬卡龍,喜以當季新鮮水果做成內餡,最近就有淡粉紅色的水蜜桃口味,前一陣子還有淡橘色的芒果口味,到了冬天則有最適合冷天食用的巧克力口味,外皮為淡咖啡色,頗具時尚感。其他招牌口味還有米白色的香草口味、淡黃色的檸檬口味、綠色的開心果口味等。除了在一樓君悅精品外帶櫃可買到綜合口味馬卡龍小禮盒外,在二樓Ziga Zaga餐廳,也能在套餐裡吃到馬卡龍小茶點,最適合搭配咖啡或茶食用。另外,婚宴或宴會也可依照客人需求量身打造不同口味、顏色的特製馬可龍。

哪裡買:台北市松壽路2號君悅飯店一樓 君悅精品

多少錢:一盒280元(140公克)

【2006/08/31 民生報】

甜點芳蹤》亞都麗緻 空運來台 數量不多




亞都麗緻的馬卡龍來自總裁嚴長壽親自在巴黎找到的店家。
記者高智洋/攝影


【記者趙敏夙、劉大絹/報導】

亞都麗緻因為標榜是法式風格飯店,所以從十年前開始,就已經在一樓的麗緻坊外賣櫃銷售法國進口的馬卡龍,且是由總裁嚴長壽親自到法國找到的店家,每周一次從法國空運來台,數量不多,所以有時還會出現缺貨。亞都麗緻的馬卡龍由於是法國製造,所以口味也走傳統路線,如巧克力、草莓、藍莓等,但受到東方熱的影響,近幾年也出現抹茶等創新口味。建議購買後,三天內吃完。消費者除了可在外賣櫃購買馬可龍之外,二樓巴黎廳的套餐後,也有附上馬卡龍的精緻點心盤,是許多識貨饕客最期待的甜點。哪裡買:台北市民權東路二段41號亞都麗緻飯店一樓多少錢:一個45元。

【2006/08/31 民生報】

甜點芳蹤》亞太會館 有機內餡 味道甜美




用有機藍莓做的馬卡龍甜點
記者高智洋/攝影


【記者趙敏夙、劉大絹/報導】

亞太會館最近推出的有機套餐裡,也有一道用有機藍莓做的馬卡龍甜點,有機藍莓特別甜美,加上主廚的巧思,重新塑造花式馬卡龍的造型,教人眼睛一亮。

多少錢:藍莓馬卡龍包含在有機套餐裡,套餐定價每客1800元

哪裡買:亞太會館

【2006/08/31 民生報】 @

甜點芳蹤》小法國 貼近原味 貴族血統




小法國的花式馬卡龍,滋味、口感更多層次。
記者高智洋/攝影


【記者趙敏夙、劉大絹/報導】

小法國的馬卡龍在台北的甜點圈內名氣響亮,老闆Eric在法國、義大利學藝,回國後,堅持製作精緻傳統的歐式甜點,不流於俗。多數使用法、義進口食材,以保持甜點尊貴的「歐洲血統」,所以小法國的馬卡龍,的確在口味上相當貼近法國風味。這裡有八種口味,會根據各季不同的新鮮食材和氣候變化口味。最近,他為馬卡龍穿上新衣,設計全新的禮盒,將小巧玲瓏的馬卡龍,襯托得更有貴族氣息。在小法國本店裡,還有花式馬卡龍,口味層次變化更多,有以玫瑰花瓣裝飾的「小姐馬卡龍」,吃得到覆盆子、荔枝、玫瑰、茴香酒的滋味,造型絕美,滋味也令人陶醉;另一款「馬卡龍先生」,有濃郁的巧克力香、酒香與焦糖布丁混合交融的芳香甜美。多少錢:8個300元哪裡買:台北市延吉街246巷6號

【2006/08/31 民生報】

甜點DIY》控制溫溼度 用料要純正




步驟1~步驟8分解動作
記者高智洋/攝影






完成品
記者高智洋/攝影


【記者趙敏夙/報導】

馬卡龍跨越好幾個世紀,擄獲人心,它不只是甜點而已,也是一項精彩的手工藝表現。藍帶首席甜點主廚伯納德形容,一個完美的馬卡龍,必須擁有以下四個條件:

一、表皮要薄、脆、光滑,而且微微凸起,絕對不能有裂痕。

二、蛋白餅的中間,質地不是乾脆,而是溼脆,帶著溼潤的鬆脆感。

三、蛋白餅的底部,是柔軟的,甚至帶著一點沾黏。

四、最重要的是,在脆與軟的界線,馬卡龍最獨特的環狀物,要做出來,太大或太小都會影響美感。

但是,在台灣,要複製性感的杏仁小圓餅,並非易事。就連藍帶大師都承認,他也在飯店廚房裡試做了好幾遍才成功。「溼氣太重!」、「原料不夠純!」是謀殺馬卡龍的主要原因。

他建議,要製作馬卡龍,應該在溼度、溫度都控制良好的工作室,而且要選擇純糖粉,不能用市售摻有玉米澱粉的白砂糖;還有「不能快!」馬卡龍的成分看似很簡單,但是要十分注意各種製作細節,不然失敗率頗高。

以下是伯納德示範的馬卡龍製作食譜。

材料:杏仁粉180公克、糖粉220公克、蛋白100公克、糖250公克。

1.將糖粉與杏仁粉過篩,將蛋白與糖打發,但是,不能打發過度。

2.蛋白霜有如鳥嘴一般,彎曲倒勾的程度適中,如果蛋白霜直挺挺的,表示打過頭了。

3.將粉狀材料與蛋白霜混合,宜慢慢分次倒入,混合均勻;將麵糊用擠花袋,在烤盤紙上,擠成小圓形。

4.將蛋白霜靜置三十分鐘,讓它的表面自然風乾,形成一層薄皮。在這段過程中,最容易出錯,如果放在溼度太高的地方,蛋白霜很可能會塌掉(如第二排),你也會烤出一堆扁扁醜醜的馬卡龍。

5.用攝氏180度的烤箱,烤約17分鐘。

6.烤好的馬卡龍,倒扣在盤上,在烤盤紙的背後,均勻噴水,再用乾布拭去多餘水分。

7.灑水的目的是幫助馬卡龍脫離烤盤紙,同時依然能維持美麗的造型。

8.擠入巧克力醬。

9.再蓋上另一片蛋白餅。

【2006/08/31 民生報】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把華爾特翻成「瓦特」已頗為奇怪,把莫札特翻成「摩擦惹特」,貝多芬翻成「白堤火粉」,交響曲譯成「生風里」,則是怪事中的怪事……

「名字算什麼?名字算得了什麼?我們所謂的玫瑰,換個名字還不是一樣芬芳?」當茱麗葉得知愛人竟出身世仇之家,全場觀眾無不同聲而嘆──是的,無論羅密歐姓啥名誰,他仍是羅密歐,茱麗葉的最愛。

但名字真的不重要嗎?那可不盡然。指揮大師華爾特(Bruno Walter)原姓史列辛格(Schlesinger),「華爾特」則來自華格納樂劇《紐倫堡名歌手》中的年輕騎士(Walter von Stolzing),果然成為如雷貫耳的鼎鼎大名。在歌劇仍為娛樂主流之時,活躍舞台上的聲樂明星,多精選藝名以塑造形象。美國歌劇女王席爾絲(Beverly Sills)原為席弗曼(Belle Silverman),就是改名最巧的代表人物之一。

音樂家改名,有時則為符合潮流。在西方音樂以義大利為尊的時代,音樂家往往得讓自己顯得「義大利化」以引人注意。莫札特出生受洗時之名是 Johannes Chrysostomus Wolfgangus Theophilus Mozart,我們所熟知的「阿瑪迪斯」(Amadeus)則是他十三歲至義大利旅行時,擇「Theophilus」同義之義大利名更改而來。自視甚高的貝多芬也在名字上從眾,常以義大利文「Luigi」而非德文「Ludwig」簽名或發表。到英國發展並歸化英籍的韓德爾,最後把德文名「Georg Friederich Handel」改成英文「George Frederick Handel」。義大利作曲家盧利(Giovanni Lullo)為了讓法國接受歌劇,聰明地以法文名「Jean Lully」行走樂壇。音樂家姓名的更動,常反映所處的時代風尚,也是值得研究的歷史題目。

和隨俗相反,也有音樂家改姓以避嫌。畢竟天分往往出自遺傳,和名人同姓確實難為。聖彼得堡音樂院創辦者安東魯賓斯坦(Anton Rubinstein)是名動公卿的鋼琴聖手,波蘭鋼琴家魯賓斯坦(Arthur Rubinstein)出道時就曾飽受揶揄與質疑。作曲家史特勞士(Oscar Straus)則是最誇張的例子。當時小約翰史特勞斯(Strauss)家族的舞曲和輕歌劇風行全歐,許多人甚至打著該家族的名號矇騙。和他們並無關連的史特勞士有鑑於此,索性自去一「s」,改姓自清。只是相關傳言仍然不斷,讓他不堪其擾。

名字的翻譯,學問也不小,像俄國作曲家拉赫曼尼諾夫的英文譯名,至今仍有「Rachmaninoff」和「Rachmaninov」兩種版本。問題更大的則是中文譯名。就我所見之早期資料,把華爾特翻成「瓦特」已頗為奇怪,把莫札特翻成「摩擦惹特」,貝多芬翻成「白堤火粉」,交響曲(Symphony)譯成「生風里」,則是怪事中的怪事。照此譯名,則「華爾特指揮莫札特和貝多芬的交響曲」就成了「瓦特指揮摩擦惹特與白堤火粉之生風里」,讀者不以為自己看的是炸藥調製指南才怪呢!西風東漸之初,中國對西詞一度完全音譯,最後反是信雅達兼備的日文譯名,如「奏鳴曲」、「交響曲」、「協奏曲」,和「經濟」、「哲學」等一同成為中文名詞。不過,想想當年連「耶穌」都能譯成「耶鼠」,或許也就不能特別責怪這些令人發笑的譯名吧!

【2006/07/04 聯合報】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推動新農業運動,農委會推出「園丁計畫」,要輔導35歲至55歲的中壯年人轉型投入農業,推出後反應熱烈,有來自各行各業的知識分子參與報名。農委會表示,輔導高學歷的中壯年務農,不但為他們一圓田園夢,更能帶動台灣農業升級,走向精緻、知識型農業。

農委會主委蘇嘉全表示,園丁計畫開放報名以來,已有五百多人報名,顯示社會上關注農業、想瞭解農業或轉業從農的民眾為數不少。而且從報名人員資料分析,六成以上具有大專院校以上學歷,來自公教、資訊科技業的中壯年者也非常多,這代表台灣的農業技術,以及整體的產業環境仍具有相當魅力。

農委會也認為,這些高知識分子投入農業,一方面讓他們從都會的職場走入田園,展開不同的人生;對台灣農業更是不可多得的生力軍,因為他們學歷高、有理想,本身又已是社會的中堅,勢必能會為台灣農業帶來新的活水和觀念。

蘇嘉全指出,園丁計畫9月下旬先展開五天的培訓課程,10月起,更要再視 400名參與者的意願,安排他們展開第二階段的「築巢」行動,也就是輔導這些中壯年人展開農業實務。農委會輔導處更已著手規畫,未來將輔導這群新農民在各地鄉間設產銷班,讓他們扮演起「火車頭」的角色,帶動當地農民一起經營知識型農業,加整台灣整體農業的轉型。

另外,不只中壯年民眾熱烈響應「園丁計畫」,多所大專院校農業系所也有意參與。蘇嘉全說,包括台灣大學、屏東科技大學,已與農委會洽談合作方案,希望「園丁計畫」或是針對35歲以下有意投入農業青年的「漂鳥計畫」,能保留部分名額給農業系所的學生,讓學有專精的學生,畢業後能與實務結合,應用所學,投入農業,一改「學農沒前途」的傳統觀念。農委會也非常願意輔導高學歷的農業系所畢業生投入本業,提昇台灣農業的競爭力。

【2006/08/28 聯合晚報
「園丁計畫」 9月新農特訓

【記者邵冰如/台北報導】

新農業運動的「園丁計畫」9月起展開五天的訓練,農委會將為400名有意投入農業者,先進行最基本的入門課程,未來還有後續輔導和補助措施,提供專業訓練,更有輔導員全程協助新農民開創事業。

農委會表示,「園丁計畫」五天四夜的課程內容有農業政策、產業概況與發展潛力、栽培技術等入門課程,並安排現場實地參觀。受訓地點在農委會所屬的農業試驗所、畜產試驗所和農業改良場。

農委會預估,受訓結束後,約有九成的受訓者有意願實際投入農業。農委會將針對有意願者,輔導參加專業農民訓練,同時先加入各地、各類型的農業產銷班,了解產業經營和產品行銷。

農委會也會提供多項補助。農糧署署長黃有才表示,將透過基層農會輔導農地的購置或租用,也會編列經費補助產銷設施。至於農民需要的經費,農委會將開辦農業經營低利貸款。

農委會主委蘇嘉全更承諾,將為這些新農民開設技術輔導的單一窗口;由農改場、農試所等單位設置專案輔導員,協助轉介相關專家或輔導單位,解決經營上的任何問題,保證「讓初來乍到新農民,不孤單、不害怕」。

【2006/08/28 聯合晚報】
園丁計畫擠爆 電子新貴也來




農委會邀請兩位從電機等行業轉入農業的神農獎得主蔡燦玉(右)與黃良僖現身說法。
記者鄭超文/攝影


【記者邵冰如/台北報導】

愈來愈多都會上班族有著田園夢。農委會最近推出「園丁計畫」,要協助中壯年族群轉業下鄉成為「新農民」,推出後引起熱烈響應;農委會決定增加園丁訓練名額,要幫助四百名中壯年人轉業務農,一圓終生的田園夢。

農委會主委蘇嘉全7月提出施政新方向「新農業運動」,先推「漂鳥計畫」,要協助35歲以下的年輕族群投入農業,引起都會上班族高度興趣,尤其35歲以上的都會上班族紛紛反應也有需求。於是農委會8月上旬又推出「園丁計畫」,是 35至55歲中壯年族群的新農民養成計畫,原本只先推出一班40個名額,但受理報名的第一天,便已額滿,截至昨天已達481人。因此,農委會今天宣布,園丁計畫擴增到10班400個名額。9月下旬起舉辦為期5天的農業專業課程。

蘇嘉全上午主持「園丁計畫」發表記者會。他表示,民眾報名園丁的熱烈情形,「讓農委會嚇一大跳」,這顯示台灣想回歸田園、轉業務農的民眾非常多,農委會也希望透過這些「新農民」的加入,帶動台灣農業轉型。

農糧署分析,四百多位報名者,大多是知識分子。57%具有大學專科學歷,8%有研究所學歷,代表著高知識份子渴望一圓快樂園丁夢的心願。另從職業別分析,四百多位報名者目前從事的職業涵蓋公教、服務、科技資訊、製造等行業,甚至有大專院校講師、電子新貴報名。

「園丁計畫」雖已有四百多人報名,但其中約三分之一已逾55歲,因此還有百餘名額;蘇嘉全今天更承諾,如果報名踴躍,農委會考慮再增加名額和梯次。有意報名者可盡快報名,9月10日截止,參訓者每人報名費3500元,可上農糧署網站 (www. afa.gov.tw)查詢,並下載報名表。

【2006/08/24 聯合晚報】

機電老闆→種葡萄 水電老師→種茶花

【記者邵冰如/台北報導】

45歲的黃良僖,十年前還是個機電公司的老闆,因為景氣衰退,因著太太一句「我們去種田吧,夫妻一起,終生守著田園,一定很幸福…」於是他捲起袖子,從頭學起,種起有機葡萄。如今他的「阿僖葡萄園」一年獲利百餘萬,去年他更奪下農業界最高榮譽「神農獎」,他的葡萄還獲全國葡萄評鑑第一名。

為了兩個女兒喜歡直接在果園摘葡萄現吃,黃良僖又研究建立「無農藥殘留安全葡萄」的栽培管理標準流程,讓他去年一舉奪下神農獎。

如今「阿僖葡萄園」一年營收450萬,獲利三成;「阿僖」今天哽咽著說,真正讓他欣喜滿足的,是和妻子帶著女兒,一家守著土地、守著田園的幸福人生。

另一位52歲的「園丁」蔡燦玉,學的是電機,他當過水電課程的老師、開過電腦公司,但35歲那年因為父親年邁,接手父親的茶花苗木生產,開始專業栽培之路。他說,因為愛花,也為園夢,他四處上課學習,終於產出一年四季都可開花的全新品種,尤其是夏季開花的四季杜鵑茶、越南包莖茶花,彌補4至7月國內茶花空窗期,他更創造了油茶根嫁接技術,獨步全球,帶著台灣茶花盆景藝術進入世界舞台。

蔡燦玉還帶著同區的十多位花農一起向前衝,他們成立了茶花產銷班,一起研發、一起行銷,一年收入破千萬元。蔡燦玉種精心培育的茶花更屢獲世界大獎,一盆拍賣價格動輒十多萬元,也讓他今年獲得神農獎。

【2006/08/24 聯合晚報】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菜市場的攤子上,我們時常可以看到有凝固的豬血、鴨血出售。此物雖然其貌不揚,上不得大雅之堂的筵席,但它不僅營養價值高,同時還具有一定的醫療保健功能,因此被一些內行人稱為「液體肉」。

血豆腐以豬、鴨血最常見。豬血的營養價值豐富,食用價值高。據分析,每百克豬血中含蛋白質18.9克,約為雞蛋蛋白質的1.5倍,而且所含氨基酸達18種之多,人體必需的八種必需氨基酸全部具備。此外,還含有銅、鋅、鈣、磷、鉀等多種微量元素,特別是含鐵量高,具有良好的補鐵功能。調查發現,鄉村偏遠地區一般兒童缺鐵性貧血患病率相當高,如果用豬血豆腐來同時補充優質蛋白質和鐵元素,堪稱一種經濟實用的兒童營養保健食品。

正因為動物血營養價值高,所以日漸為人們所重視。目前,保加利亞、英國和日本已把豬血加工成香腸、餅乾、點心、罐頭和營養添加劑;大陸傳統食物有血腸、血豆腐丸子等,就是極好的例子。另外,有些國家還將豬血脫水乾燥後作為食品營養強化劑。俄羅斯已從豬血中提取血漿製品作為一種醫療保健食品。

豬血不僅是滑嫩可口的營養食品,而且還是治病的良藥。中國醫學認為豬血可生血、補血、養血、利大腸。據「食物療病法」載:「豬血可醫乾血癆。其症見面痿黃無血色,非常倦怠,月經稀少,甚至全無;虛寒虛熱,夜間盜汗且難安寢。每日飲豬血一小杯,連飲二、三月無不見效。」老人或婦女產後腸燥津枯大便秘結,用豬血配冬葵葉煮食,有較好的潤腸通便作用。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豬血中的蛋白質經胃酸分解後,可產生一種消毒、潤腸的物質。這種物質能與進入人體內的粉塵和有害金屬微粒起生化反應,然後通過排泄將這些粉塵帶出體外。現在環境汙染已成為全球公害。不僅礦工、紡織工、翻砂工、油漆工、清潔工、教師等受粉塵的汙染侵害,所有城市居民都受到灰塵的侵害。因此,常吃動物血,可以幫助身體清除這些有害物質。

豬血中還含有微量元素銅、鉻等,對動脈硬化和冠心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它還能減輕低密度脂蛋白對人體的危害。

如果用豬血作菜餚佐膳,可用豬血與酸菜作湯,或用豬血燒豆腐,都是價廉物美的食物。

【2006/08/29 民生報】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天僅一頓的他,堅持呷爽,不合味的不沾筷,一旦合味絕對死忠。平日不喝酒的他,創作動人歌曲,竟是靠黃湯下肚而來!原來台灣南哥是這麼一個吃情男…

講到台灣資深浪子,有兩個人的名字會浮上眼前,一是蔡振南、一是陳昇。不過兩個人有些差別,一個回頭了,一個似乎還像貪玩的風箏在飄蕩。

南哥對吃的死忠 每日一餐,且獨沽一味

回頭了的蔡振南,現在每晚九點睡覺、清晨五點起床打高爾夫,幾乎不喝酒,還有許多巨蟹座又直又拗的習慣,包括日僅一食。

「就是習慣了,一天裡只吃ㄟ暗頓(晚餐),就算肚子很餓,也會一直忍,忍到ㄟ暗頓來臨。期待了一整天,只要吃到美食,就能心滿意足地入眠,明天再醞釀新的期待。」

蔡振南對唯一的一餐,有許多堅持,「一天只有一頓,當然要呷爽啊,若碰上別人請客,不合口味,連筷子都不碰,只有別人敬酒時沾酒示意;一旦合口味,就對這家店死忠到底,絕不輕言改變。」

他獨鍾新光三越百貨美食街某家炸排骨,經常開車去吃,有次兒子幫他買回家,他看了生氣,炸排骨竟像牛排一樣黑,「根本是油太久沒換。」 隔天便跑到店裡,把老闆數落一頓。

朋友勸他,「不好吃就換別家,你去罵人家做什麼?」他回答,「不行,我就是習慣吃這間,改不了。」罵到對方改善為止,他又繼續吃。

南哥對喝的縱情 滴酒不沾,卻以酒釀歌

無論外形或創作的歌詞,看似濃厚台灣庶民色彩的蔡振南,總讓人以為他是坐在路邊攤,一瓶米酒、兩三盤下酒菜過一餐的人;就像他在飲料廣告中,坐在路邊攤教黑人朋友念「維-大-力」一般。

不過現實生活中的他,幾乎滴酒不沾,原因是他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一旦飲酒,就可能發生危險,他笑說自己最有可能睡死。

但是過去,酒在他的創作中,仍占有重要地位。1982年,一曲充滿江湖無奈的歌曲「心事誰人知」,深深吐露男性悲哀情懷,紅遍全台灣;全首歌的醞釀,就靠一杯濃烈威士忌,讓五臟六腑一下如荊棘般糾結難解,非得用傷痛的利刃,在心頭又削又砍,讓情緒鼓脹到最高點。

而創作「空笑夢」、「花若離枝」這類抒情歌,則雙眼望著窗外微曦,輕啜紅酒,「紅酒發作時間緩慢,面皮ㄟ感覺燒燒麻麻。」靈感像添了柴火,隨著加溫席捲而來。

以吃會友 戀戀吳念真的手路菜

因戲劇與導演吳念真結緣,蔡振南現在每周固定去他家開會,對吳念真的手路菜讚不絕口,「在台北能吃到古早味台灣菜的機會很少,他對食材處理手法很俐落。」

他笑稱,吳念真和他是配好好的,一個「ㄟ煮不會吃」、一個「ㄟ呷不會煮」,吳念真每次一邊碎碎念自己命苦,一邊又拚命做菜,但菜上桌後卻吃不多;蔡振南則是笑嘻嘻聽他叨念,等著菜上桌就一下吃光光。

【2006/08/25 聯合報】

蔡振南 醞釀美味 晚餐達到高潮




「基隆海鮮」的炸牛蒡片,香酥爽口,是店裡招牌之一。150元
記者徐世經、朱惠如/攝影


【記者陳靜宜/專題報導】

不論精食或粗飽,也許要排隊、或者要開遠途,一路慢慢醞釀,南哥「吃飯如做愛」,做足前戲後,在每日唯一的一餐,「呷爽」到最高潮…

吃飯如做愛

「如果只衝動5分鐘的那種,不是做愛,是獸慾!」蔡振南說。

南哥將吃飯當作一種醞釀,睡前就開始計畫明天要吃什麼,一早上市場挑選,該買什麼菜、該配什麼料,直到晚餐讓一切達到高潮。做愛也是一樣,需要培養氣氛,要把內心很抽象的東西傳達出來。

不催菜,催收!

蔡振南對上菜有很多「習慣」,上菜順序要正確、時間節奏要掌握、分量要恰到好處,尤其一下子擺滿整桌菜,不知所措,會讓人食慾大減。

他不催菜上桌,但見到原本如花朵般盛開的菜肴,隨著時間、隨著眾人夾菜而凋零,便忍不住催收,不想不美好的留世上,就像「花若離枝」歌詞,「花若離枝隨蓮去,擱開已經無同時」,那細膩的感受也表現在他對吃的事情上。

【2006/08/25 聯合報】

推薦店》李海滷肉飯 大塊吃肉 彈牙又咋舌




「李海滷肉飯」的大塊五花肉香Q滑嫩、色澤誘人,全憑滷工了得。
記者徐世經、朱惠如/攝影






「李海滷肉飯」的冬粉湯清爽鮮美 。 20元
記者徐世經、朱惠如/攝影


【記者陳靜宜/專題報導】

蔡振南創作江湖味濃厚的歌曲,多半就在酒店林立的台中,看著歡場女子與酒客觥籌交錯,觸動了靈感。

脫離台中生活來到台北的他,只要有空就開車殺到台中,別想歪,為的只是第二市場內「李海滷肉飯」攤裡一碗白飯與一塊豬肉。

這攤已有六十幾年歷史,可說是台中滷肉飯的第一把交椅,但沒有裝潢、冷氣,只有工廠用電風扇,拚著老命強力送風。南哥說,老闆對客人是「來不打招呼、走不說謝謝」,不是沒禮貌,是生意太好了。「李海滷肉飯」只有晚上營業,但只要它一開張,附近所有賣跟飯類有關的攤子紛紛收工,就是不想跟它打對台。

李海的滷肉飯不是常見的肉燥丁,而是一大塊幾乎掉出碗外的蹄膀或五花肉,若有偏好,得事先說,否則就憑運氣了;隨著飯碗放上桌一震,肉還會輕晃,是滷工了得的關係,口感香Q滑嫩。滷肉採每日限量、現做、現賣,除此外,隨飯附上又脆又甜的醃瓜,具畫龍點睛之效。

【2006/08/25 聯合報】

推薦店》新港鴨肉羹 廟前小吃 難忘故鄉味




「新港鴨肉羹」 生炒新鮮鴨肉味美極 。 25元
記者徐世經、朱惠如/攝影


【記者陳靜宜/專題報導】

出身自嘉義新港的蔡振南,自然忘不了故鄉小吃,多年來他不記得鴨肉羹地址、店名,只憑著記憶畫出了地點,對鴨肉羹的想望一切變得清晰深刻;記者尋著提示,一下就找到。

祖傳已三、四十年歷史的鴨肉羹,目前由黃乾三兩姊弟,輪流在新港奉天宮前開店;每天凌晨三、四點起身,熬鴨骨湯,取去骨鴨肉切片做羹,假日到廟裡膜拜的香客絡繹不絕,新港鴨肉羹也成了必到之處。

南哥說,他會故意餓肚子,餓上一整天,風塵僕僕到了這裡,大快朵頤一番,再到隔壁攤子的「新港肉粽秀」吃粽子,也就心滿意足了。

【2006/08/25 聯合報】

推薦店》基隆海鮮 雞湯之甘 喝看嘜就知




「基隆海鮮」 的何首烏雞湯溫潤甘美 。 200元
記者徐世經、朱惠如/攝影






「基隆海鮮」 挑高 的空間讓用餐氣氛舒暢快意 。
記者徐世經、朱惠如/攝影


【記者陳靜宜/專題報導】

蔡振南是「基隆海鮮」的常客,這家餐廳魚貨以貨真價實取勝,台式混和式料理手法,變化靈活。

他愛生魚片的鮮,因為食材在上桌前一刻,還保有強勁的生命力;也愛何首烏雞湯,幾乎每到必點,問他怎麼那麼喜歡,他就像電視廣告中那樣回答:「你自己喝看嘜就知。」深沉的湯色如夜裡的幽靜河水,口感如同他的歌,溫潤中帶苦、苦中帶甘。

另外,平常餐館常見炸牛蒡絲,但基隆海鮮則賣炸牛蒡片,南哥說,改成片狀的受熱均勻度更好,吃起來更爽口。

【2006/08/25 聯合報】 @ http://udn.com

推薦店》肥前屋 鰻魚豐美 排隊也認命




「肥前屋」的鰻魚飯,魚肉豐美,以味噌湯作結,超滿足!240元(大)140元(小)
記者徐世經、朱惠如/攝影






「肥前屋」的烤肉串因醬汁夠味,入口香甜滑嫩。40元/2支
記者徐世經、朱惠如/攝影


【記者陳靜宜/專題報導】

「肥前屋」的鰻魚飯,吸引了大排長龍的人潮,蔡振南常常也在隊伍之中。他朋友是肥前屋的鰻魚進貨商,「幹,連他要吃都得排隊耶!」他在大呼驚訝後,也就認命地跟著排,雖然許多眼尖的客人認出他,但南哥硬是面不改色。

他對於吃鰻魚飯有自己一套哲學,「剛烤好的鰻魚,肉身豐美鼓脹,一旦冷卻,就像洩了氣的球,乾癟且透出腥味,所以要在上桌的黃金10分鐘內吃完,」他說,「鰻魚不須搭著白飯吃,享受完了鰻魚,剩下的白飯上還殘留一點醬汁,搭著蛋捲等小菜、味噌湯,就能畫下完美句點。」

「如果講究的話,就來碗鰻肝湯吧,那種苦甘的口感,可壓抑鰻肉殘存口中的膩感。」就如同他對人生的期待,在一切尚未消逝前,保留最美好的一刻。

【2006/08/25 聯合報】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楊貫一以珍貴的高檔鮑魚套餐,在戰況激烈的香港爭得一席之地,並贏得「鮑魚大王」的美名,不僅有歌頌他一生的電視劇「金玉滿堂」,還有崇拜他的日本人,將他的傳奇故事畫成漫畫「楊一」。

今年71歲的他,事業高峰在於1986年,在北京釣魚台賓館為前中共領導人鄧小平烹煮鮑魚。鄧小平當時讚不絕口,楊貫一因此聲名大噪,不僅前菲律賓總統馬可仕、非洲加彭總統都曾慕名前來,法國總統席哈克還親筆寫信致謝。

楊貫一的鮑魚珍貴,不僅為鮑魚投保,也是第一個為鮑魚裝監視器的人,他絕不透露倉庫地點,連出國鮑魚都要貼身攜帶不離手。

其鮑魚與眾不同之處,有幾項特殊過程:

1.選鮑:挑選日本青森鮑魚,強調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阿莎力風格,贏得日本人信任。

2.曬鮑:要經過一年四次、至少三年重複乾曬,不能曬到烈陽,也不能沾到雨水。

3.煲鮑:以豬腩排、老母雞湯的獨家煲鮑技術,只有長子楊漢生能操刀勝任,嘗起來彈牙且具糖心,塑造了鮑魚的品牌化。

4.砂鍋奇技:在鮑魚上桌前,楊貫一親自演出砂鍋奇技,將濃縮的鮑汁,加入鮑魚與老母雞湯與少許香港老抽,短短兩分鐘內,在一翻一收間,吸取長久歲月菁華的鮑魚上桌。

【2006/08/25 聯合報】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香港人稱「鮑魚大王」阿一的楊貫一,受台北國賓飯店之邀,來台推銷三頭鮑,但他自爆台中裕元花園酒店的「阿一鮑魚」餐廳摻有鮮鮑。這是繼大陸「譚魚頭火鍋」引進台灣後,遭大陸本店控訴非正宗外,又一起的餐飲糾紛。

今年五月,台中裕元花園酒店引進香港鮑魚大王「阿一鮑魚」的招牌,推出一客要價16萬8千元的三頭鮑套餐,引起台中地區餐飲市場的嘩然;不過,事隔三個月,楊貫一抱怨該餐廳打著阿一招牌,私下賣鮮鮑,但礙於合約也無可奈何。對此,台中裕元花園酒店否認此事,表示是「誤會」。

業界表示,阿一鮑魚不僅不可能是鮮鮑(生鮮鮑魚),而且還標榜優質乾鮑,比起市面上的乾鮑還要貴兩、三成。阿一鮑魚與眾不同,首先在於選鮑,挑選世界公認最頂級的日本青森鮑魚,其次是曬鮑,要經過一年四次、至少三年重複乾曬,且只有長子楊漢生能操刀。

對楊貫一的指控,裕元花園酒店表示,所有鮑魚進貨比例都按合約規定。主廚王偉全說,不明白阿一為何這麼說,但有可能是「客人自行帶鮑魚要求代客煲鮑」。

據了解,台中飯店市場中餐桌菜起跳價約8千元,但台中「阿一鮑魚」則要價1萬5千元,將近兩倍價格。之所以有賣鮮鮑的傳言,據了解,可能是楊貫一索價太貴,招牌要費用、每年固定來台要有指導費、出席要有出席費、差旅費,買鮑魚又另付費用,利潤有限。

鮮鮑沒有經過曝曬和煲鮑等調製過程,乾鮑則需要大量的人工和時間,過程繁複,兩者口感不同,鮮鮑之於白蘿蔔,乾鮑就像醃製過的菜脯,味道比較重,因此以四頭鮑的鮮鮑舉例,平均一顆要250-300元,乾鮑依品牌不同,每顆3萬─10萬不等,價差達百倍。

【2006/08/25 聯合報】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嬰兒潮父母常說自己進入空巢期,孩子大了,飛去念大學,然後翅膀真硬了,離巢不返,家裡空蕩蕩,好不寂寞。其實不然。經濟不確定,房價上漲,以及社會觀念改變,早已把離巢之鳥趕回來,而且這些傢伙回巢賴著不走。

美國就業服務公司Monster-Trak的調查發現,2006年的大學畢業生有48%搬回家吃住父母,2005年的畢業生有44%目前還留在父母家裡。

「2005年美國人口調查」則發現,24歲以下的大學畢業生,有三分之一回家和父母同住,幾乎是1970年的兩倍。

專攻求職心理的心理學家史瓦茲說,很多父母要他們已長大成人的子女來找他。這些父母告訴史瓦茲:「請你勸他們出去自立吧,你收費多少,我們付。」

愈來愈多研究顯示,嬰兒潮的下一代,大學畢業後沒有馬上求職就業,他們不知道自己要幹什麼,即使上班,也在許多「社會新鮮人」工作間換來換去。

他們可不純是愛家或戀家。造成這種回巢趨勢的第一原因是經濟。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本周公布的數字,幾乎一半大學生,亦即1120萬人,念書期間接受家庭以外的經濟輔助。今天的美國大學生,畢業時每人平均欠債1萬7600美元 (約台幣55萬元),1990年是9798美元。

社會新鮮人的薪水一直沒有跟上來。「全國教育統計中心」統計,2003年畢業的大學生,畢業一年後,平均年薪3萬8000美元 (約台幣124萬元),只比1973年的畢業生多50%。

近年房價看漲,公司提供的福利又愈來愈少,許許多多大生生畢業就回家裡住,直到還清欠債。25歲的阿米科說:「真令人氣短。」他畢業第一件工作是在加州一家報紙當記者,年薪2萬2000美元。他和大多數同事一樣住父母家裡,因為他們的薪水不足以還債和租屋。他們說,公車司機賺的錢還比他們多一倍。

另外,今天的大學畢業生都想找有意思、有意義的工作,造成他們在一個職位上平均只做20個月。行銷業「二十好幾公司」的總裁莫里森說,人住在家裡,當然比較敢辭職,另試新工作。

最後,是社會風氣改變使然。這個世代眼看著父母離婚,眼看著公司和員工相守的忠誠關係轉弱,大學生耳濡目染,知道世界可能瞬間全變,而且預料世界還會不斷再變,頻換工作沒什麼大不了。

所以,這些回巢之鳥自在過日子,又沒有人拿槍抵著他們腦袋逼他們離巢。他們坐在那裡,叫披薩,滑鼠在手打電玩,根本不急。

【2006/08/26 聯合晚報】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年來數位影像的蓬勃發展,不只在整個攝影器材市場上產生了極大的變化,包括技術、規格甚至市場走向都有明顯提升,讓攝影數位化成為不可抵擋的洪流。尤其許多老字號的相機大廠陸續宣告退出市場,更不難看出傳統底片時代即將結束,而數位影像獨大時代已經來臨。

「到底傳統底片還有沒有明天?」這是許多消費者心中的疑問。拜科技之賜,數位相機與手機功能結合的結果,幾乎已到了人手一部「數位相機」的程度。數位相機不僅可以直接將影像數位化讀入電腦,經由電腦的處理、傳送到彩色列表機上列印,即可得到接近相片品質的影像,同時也可以將影像資料數位化轉成檔案,存在磁片或光碟等記憶裝置,永久保存。

這一連串處理影像的步驟,不僅簡單容易,相較於傳統底片需透過相館約40分鐘的沖印過程才能看到相片,方便、快速、便宜,傳統底片難以抗衡,這也是為何相機使用者逐漸從傳統拍照轉而擁抱數位影像的緣故。

不過數位影像並非十全十美,最大的問題在於合理價位範圍內的相對品質。若以相同的花費,傳統攝影能得到較佳的影像品質,尤其數位影像目前最需克服的困難在於高感度或者放大後所產生的雜訊「顆粒」,因為數位影像解析度不夠,所以一直不能為專業攝影公司所採用。

而專業級的數位相機雖然可以克服雜訊的缺點,但因設備昂貴,以往只有專業攝影人士使用,如攝影報導、印刷、雜誌封面或廣告攝影等對於一般只要普通畫素與相片尺寸的消費者而言,無緣領略專業數位影像的豐富多變。

【2006/08/26 聯合晚報】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