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318)  如果你走在路上,突然看到路旁出現一台鋼琴,而且琴上還寫著「請演奏我,我是你的。」(Play me.I’m yours.)你會停下腳步,坐上鋼琴小露一手嗎?
 目前在英國伯明罕市,藝術家傑朗(Luke Jerram)正進行一項計畫,將十五台鋼琴放置在十五個地點,供民眾免費自由彈奏,鋼琴擺放地點包括購物中心裡、圖書館前、公園中、社區活動中心門前。民眾甚為捧場,有人興致一來還邊彈邊唱好不快活。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rom the preface to his short story collection Bagombo Snuff Box, Kurt Vonnegut shares the basics of what he calls Creative Writing 101.



Kurt Vonnegut created some of the most outrageously memorable novels of our time, such as Cat’s Cradle, Breakfast Of Champions, and Slaughterhouse Five. His work is a mesh of contradictions: both science fiction and literary, dark and funny, classic and counter-culture, warm-blooded and very cool. And it’s all completely unique.

With his customary wisdom and wit, Vonnegut put forth 8 basics of what he calls Creative Writing 101:



1. Use the time of a total stranger in such a way that he or she will not feel the time was wasted.



2. Give the reader at least one character he or she can root for.



3. Every character should want something, even if it is only a glass of water.



4. Every sentence must do one of two things—reveal character or advance the action.



5. Start as close to the end as possible.



6. Be a sadist. No matter how sweet and innocent your leading characters, make awful things happen to them—in order that the reader may see what they are made of.



7. Write to please just one person. If you open a window and make love to the world, so to speak, your story will get pneumonia.



8. Give your readers as much information as possible as soon as possible. To heck with suspense. Readers should have such complete understanding of what is going on, where and why, that they could finish the story themselves, should cockroaches eat the last few pages.



The greatest American short story writer of my generation was Flannery O’Connor (1925-1964). She broke practically every one of my rules but the first. Great writers tend to do that.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盛大開幕的第三十二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由其主辦的「亞洲電影大獎」,首創綜合觀照亞洲地區電影,旨在彰顯亞洲電影界之傑出表現,全方位鼓勵、鼓舞全亞洲多元類型的電影作品及電影精英。今年新增的兩項最高榮譽特別獎「亞洲電影終身成就獎」、「紀念楊德昌亞洲新秀大獎」,評審團決定分別頒發給日本電影巨匠山田洋次,以及日本新生代導演怪傑石井裕也。高齡七十七歲的山田,今將抵港親自出席接受表揚,並攜最新作品「母親」作為電影節開幕片(另一開幕片為我國導演張作驥作品「蝴蝶」)。值此香港國際電影節開幕喜日,本刊樂意共襄盛舉,跨海唱和,特邀得熱愛電影的學者鄭樹森,與香港的日本電影專家舒明,合作筆談,講述山田洋次的創作歷程、風格及其成就,向這位享譽國際的庶民電影大師致敬。 ──編者

 鄭樹森:上世紀五○年代、六○年代開始,日本電影新浪潮風起雲湧,精銳備出,羽仁進、川島雄三、使河原宏、增村保造、篠田正浩、大島渚、藏原惟繕、今村昌平……,精銳備出,加上早已有一定風評成就的鈴木清順、中平康、新藤兼人等等名家,構成了縱跨到七○年代末的日本電影的主調。山田洋次也約莫在同時踏上電影導演這條不歸路。但不同於新浪潮導演的激進、狂飆、尖銳,充滿政治意識,社會批判,以及自然主義人類學剖析,不喜愛暴力跟性愛畫面的山田,他低調節制的平和、平凡、平易,卻顯得更加耐人尋味。
 日本電影旬報十大電影入選導演中排第五位的是山田洋次。他最出名的自然是「寅次郎系列」。我常覺得他的排名太高。這當然是「日本的特殊品味」。或者我可先說幾點「寅次郎系列」的特色。

 男人真命苦

 首先是溫情,這是「男人真命苦──寅次郎系列」)內容上明顯的特色。溫情主義今天在評論界往往帶有貶義,但溫情在寅次郎系列,特別指感情豐富和洋溢同情心,在此處是說明,不是評鑒。加上「寅次郎系列」的溫情恆常以喜劇或嘲弄方式來框架,有所平衡,不致由溫情淪為純「催淚」。相對而言,山田的「幸福的黃色手帕」及「遠山的呼喚」就不免催淚之嫌。

 再來是哀愁,全系列的電影經常在哭聲過後,有嚴肅的一刻,帶出人生觀察,直指人生的無可奈何,以一絲哀愁加深全劇。

 還有懷舊,「寅次郎系列」呈現的其實是舊時日本價值,是對「日本」(an old Japan)的「召喚」,文本深層滲透舊價值,也許這是急速現代化後的日本,對農業社會價值的眷戀,失去的變成值得懷念的,甚至通過寅次郎系列,轉化為神話。

 與懷舊相關的正是家族式親情對個人的支援,也是現代化後日本逐漸失落的。通過寅次郎的漫遊,日本的城鄉距離成為母題,例如山田洋次在1991年所拍的「兒子」。寅次郎的漫遊,也有「公路電影」的影子。

 我們可以說,「寅次郎系列」是日本庶民劇的電影延續。

 關於「寅次郎系列」,或需請舒明多談一些。我相信在華人社會中,看過這系列的人,沒有比他看得更多了。

 寅次郎從螢幕跨入銀幕

 舒明:山田洋次出生於一九三一年九月十三日,一九五四年考進松竹公司為助導,一九六一年執導「二樓的陌生人」,拍片至今不輟,從業五十四多年,執導也有十七年,最新作品「母親」(二○○八)。就「寅次郎系列」而言,總共四十八集,由他做導演的有四十六集,因為早年公司趕著推出第三,四兩集,他分身不暇,改由森崎東及小林俊一執導。「寅次郎系列」原為電視劇,劇中最後寅次郎在沖繩死於毒蛇之口,後來很多觀眾抗議,認為寅次郎不應該死,公司遂決定投資拍電影,怎料第一部即大收旺場,公司立即趕製第二部,結果拍完一部又一部。「寅次郎系列」基本上是一年拍兩部,通常是賀節片,上映時間除了十二月底與新春外,就是七月的盂蘭盆會。由於這系列的觀眾對象並不限於東京、大阪等年輕人,而是面對全國廣大的市場,特別在鄉村、市鎮裏,上了年紀的人很喜歡看這系列,有些人甚至一年只看兩次電影,看的就是這兩部「寅次郎」。因此,山田洋次每一年裏皆忙於開拍這兩部戲。

 山田洋次也曾坦言,自知這系列電影的藝術性不高,但因票房甚佳,他也可借機爭取拍一些沒那麼公式化的電影,例如「幸福黃手絹」和「遠山呼喚」,改由高倉健擔任主角。「幸福的黃色手帕」是高倉健演員生涯的第一個轉捩點,令他成功轉型。「遠山呼喚」亦有美國導演喬治.史提芬斯(George Stevens)一九五三年傑作「原野奇俠」 (Shane)的味道。

 山田洋次在「寅次郎系列」之前,也拍過自己喜歡的時裝片,不完全是寅次郎那種懷舊式的電影。寅次郎的故事和人物,只是日本早期的社會實況,在現實社會中早已不存在。1970年的「家族」、1972年的「故鄉」和 1975年的「同胞」,全都是他的精心佳作。「家族」是移民的故事,描述南部的家庭因失業移居北海道,開始新生活。當年日本剛好舉辦世界博覽會,他順道取實景拍攝,極契合時代實況,兼有敏銳社會觸角。

 「學校」系列

 近十多年來,山田洋次也有不少精彩的作品。一九九一年的「兒子」,值得大力推薦。到了一九九五年,「寅次郎系列」拍到第四十八集,因主角渥美清(1928﹣1996)去世,此系列無法繼續下去。山田洋次也另謀出路,拍過兩類電影,一類以教育為題材,另一系列是描寫電影人。

 就教育題材來說,一九九三年的「學校I」講述夜校的學生,此時寅次郎系列仍未完結。一九九六年他所拍的「學校II」,講述特殊學校的情況,關注智障人士的教育問題。一九九八年的「學校III」則講述失業中年人,為了重新投入社會,必須再上課受訓,希望可找到新工作。二○○○年的「學校IV」,題目加上「十五才」字眼,即「十五歲」的意思,探討逃學少年各種不上課的原因,例如給人欺負、失去學習興趣、家庭問題等。這四部電影都有強烈的社會性,可見他用心良苦。

 第二個系列是在一九九六、九七年的兩部「摘彩虹的男人」,主角原型有點似八九年義大利名片「星光伴我心」(「Cinema Paradiso」)裏的放映師,熱愛電影,但無論如何努力都難以維生。主角雖然無奈面對的是“the last picture show”的命運。唯兩片不太成功,故此系列也很快結束。

 武士三部曲

 山田洋次只好另找出路,結果一口氣拍了三部古裝片:二○○二年「黃昏清兵衛」、二○○四年「隱劍鬼爪」和二○○六年「武士的一分」。這是他生平第一次開拍古裝片,三片均改編自藤澤周平(1927﹣1997)的小說。藤澤周平專以低下層武士的悲慘生活為題材,文筆優秀,他從前不肯出讓小說版權,後來才肯把版權賣給電視台和電影公司。他的小說一共改編成四部電影,其中山田洋次佔了三部,另一部「蟬時雨」(2005),由黑土三男(1947﹣)執導。山田洋次的「黃昏清兵衛」一放映,即大受讚賞。此片根據原著小說的精神,表達出武士要面對的是生活、家庭、以至「如何活下去」的問題,而不是日本電影中武士好勇鬥狠的一貫形象。「隱劍鬼爪」進一步指出,在幕末時代,刀劍已落伍,武士要面對如何重新學習槍炮的難題。全片把他們當時的環境、困境,發揮得淋漓盡致,角色細膩感人。在形式上,山田洋次累積了半世紀的功力,電影手法爐火純青。無疑令「黃昏清兵衛」、甚至「隱劍鬼爪」達到傑作的水準。

 傑作「兒子」

 鄭樹森:山田洋次在世紀之初的「武士三部曲」,對軍國主義、武士的批判,剛好與小林正樹名作「切腹」大相庭徑,更莫說其他淪為打鬥場面的武士片。他不像小林正樹那樣尖銳,而是以日常生活經營訊息,很自然、不刻意。故這三部曲在日本武士類型片中,極具意義。

 就「武士三部曲」而言,「黃昏清兵衛」肯定是傑作,唯「隱劍鬼爪」雖屬佳作,但又不到傑作的水準,主要是新意略減。「武士的一分」在三部曲裡比前兩部遜色,但仍是佳作。

 最後想一提的是一九九一年的「兒子」,此片是山田洋次的傑作。全片主要有幾點獨特之處:

 第一,寫老年人勞碌一生後的落寞,表面看來和小津「東京物語」主題接近,有小津珠玉在前;但是,細想之下,「兒子」卻是「楢山節考」故事的一九九○年代初電影新版,而且是男性版,蹊徑另闢。

 第二,此片同時也寫日本小說、社會、政治上常觸及的城市與農村的對立面。

 第三,又以平常、自然、不著跡的手法,讓觀眾看到日式資本主義苦痛的一面。但全片的重點不是批判,而是將大家都熟知的,以不同細節有機地、生活地流露。對外國觀眾來說,會發現日本城、鄉的平常人的平常生活。細節豐富,人物生動,不會流於說教。信息有力而不刻意,是本片成功之處。

 鮮看寅次郎

 舒明:回到「寅次郎系列」,48套應是世界上最長的電影系列。

 鄭樹森:從「系列」角度而言,「寅次郎系列」有三點特色:第一,山田洋次拍此系列,可謂「一部電影救了整間片廠」,令松竹映畫可生存下去。其次,此系列數量之多,結果竟能自成一個類型。換言之,一個導演拍了一系列電影之後,電影本身又變成片種,這個意義已非比尋常;第三,此系列是日本庶民劇的延續。此外,全系列雖然沒有某一部特別突出或可單獨稱之為傑作,但合起來的影響力甚大,縱橫日本電影界,我相信在世界電影史的表現上也很獨特。

 舒明:除了「系列」形式值得注意之外,「寅次郎」這個角色的創造也很了不起。此系列創造了這個角色,足以代表日本的國民性。這個角色雖然有缺點,卻得到不少日本人的認同,懷舊之餘也為他們帶來歡樂。

 鄭樹森:為了方便讀者,如果要你在眾多「寅次郎系列」的電影中,推薦一、兩部代表作,令他們對此系列的特色有基本的認識和理解,你會選哪幾集給讀者看?

 舒明:由山田洋次所拍的「寅次郎系列」已全部製成DVD,一共四十六部。如果要在眾多片集中選一兩部推薦,我想或者可以留意系列中的女主角。因為此系列的其中一個特色,就是每一部都會安排一位女明星,擔任片中「女神」(madonna)的角色,她們通常是男性的戀愛對象,基本上每集的「女神」都不同。淺丘琉璃子主演過四部「寅次郎系列」的電影,可算是演出次數最多的女明星,日本評論界對她亦很推崇。就香港的觀眾來說,我還可推薦另一位。田中裕子在這系列中演過一集叫「戀愛專家」(1982)的,在這一集裏,女主角並非寅次郎的戀愛對象,寅次郎只是代另一位男主角做「紅娘」,試圖令男女主角有情人終成眷屬,飾演男主角的是澤田研二,最後全劇大圓團結局,以戲中的澤田研二和田中裕子結婚告終。事實上,「寅次郎系列」各集的故事大同小異,如果你喜歡那位女明星,自然較易留意片中的特色。田中裕子演過「阿信」,在亞洲極很受歡迎,香港觀眾應該對她較為熟悉。

 鄭樹森:我覺得特別完整而相當有概括性的是一九六九年「男人真命苦」(「寅次郎系列」第一集),全片包含此系列常見的所有特色。另一部是一九七五年的「鴛鴦傘」(「寅次郎系列」第六集),今天重看這兩集也不會嫌其「過時」,仍有新鮮感。如果觀眾想在這個系列選一些片子來看,不妨看這兩部。

 舒明:從演員角度來看,此系列還也有一獨特處。戲中寅次郎的妹妹「櫻」(Sakura),一直由倍賞千惠子(1941﹣)扮演,她二十八歲時開始演此角色,一直演到五十四歲。櫻婚後誕下一子名滿男,此兒子由第二十七集「浪花之戀」(1981)起,改由吉岡秀隆(1970﹣)飾演,他和影片一同成長,這在電影史上實在罕見。

 鄭樹森:大概只有「哈利波特」差堪比擬。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美空ひばり』本來就走洋風,
會唱歌又會演電影
還唱過爵士歌曲(所以被喻為進口車)
可惜,這一代歌后,
才52歲就去世了
與父母同看其遺作:
88年之『不死鳥』演唱會
每每看到掉淚,唉
維基:http://0rz.tw/3e3RA

而(國產車)
就是當時一世風靡
而現在老而彌堅的
快70歲還現役中的『島倉千代子』
維基:http://0rz.tw/ef3Px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石川さゆり+1
官網如下,請參考:
http://www.ishikawasayuri.com/

她的特色是:音色澄清透明,
具療傷作用,
不會過火、做作
技巧全面,兼之名曲眾多
如:『津軽海峡冬景色』和
『天城越え』

大推:她的『二十世紀の名曲たち』
盒裝10CD,十年籌劃,重新詮釋
翻唱了跨越60年的日本老歌、新歌
共101首!!!(全人類之寶啊!)
得過唱片大賞的『企劃賞』喔!

(PS她的現場實力是超強的,
有興趣的人去找找『旭聲』出的DVD吧!值得一看。)

對於她的一些資訊,僅提供拙作,
供原PO及有興趣的島民參考:
『砂山閑聊石川さゆり(石川小百合)二三事』
http://0rz.tw/483LM

其實,大賣場有演歌合集,
請外婆聽幾個幾首
就知道她的胃口了嘛
之後再跟日本訂貨
或是到『老闆娘的店』『佳佳唱片行』買。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掃地的聲音,如此勤勉、溫和、綿柔而空靈,隔著一道牆,

 那掃地的聲音傳到房子裡我的耳內還十分清晰,那頻率和我寫字的頻率正合。
 許多年前當我還在念大學的時候,我賃屋住在往陽明山路上的一棟平房裡。就像那一帶山坳裡的許多人家一樣,我承租的房子有一棟堅固的主體宅院,然後房東從宅院的兩邊搭蓋出小房間,把這許多房間租給在士林和陽明山一帶唸書的大學生。我的房間就在房子南廂的前邊,屋頂稍低,蓋著石棉瓦,向南開著大窗一扇,朝谷地看去的前庭又有窗門各一扇,房子門戶開放,它的壞處是冬寒夏熱,佳處是光線極好,整日透亮。我經常覺得我的窗就是這棟房子的一隻眼睛,雨露陰晴、四時景色無時無刻不在我眼前為我演示;天黑以後,儘管看不見,但隔著牆聽出去就是山風、樹梢的擺動、蟲子鳴叫和夜歸人的腳步聲,在夜裡它變成這棟房子的耳朵。一般而言,出租給學生的房間都是空屋,但不知什麼原因,我搬進來時房內遺留有房東阿嬤的一張方形木桌和一把銅刀。那木桌是厚實的檜木所作,沒有雕飾,高度和炕几一樣,但比炕几大得多,我靠著方桌盤膝坐在褟褟米上,寫字讀書正好。那銅刀看起來像日據時代的遺物,是一把手工打造的彎刃拆信刀,我用來裁紙亦正好。

 那年我念大二,開始喜歡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碑書。我每天晨起──因為窗子太亮,窗簾透光,不太能睡晚──先裁全紙兩張,或直裁或橫裁,摺出每格約四吋的摺痕,然後打開幾冊最著名的拓本如「張猛龍碑」、「鄭文公碑」、「龍門二十品」,一邊磨墨一邊讀帖,等墨磨好,我心也醒了,用水潤開我白得發亮的純羊毫蘭蕊筆,醮墨寫下一個個碗口大的字。這是我的早課。早課做完,再吃早餐。每日從學校回來,進門坐定,沖一杯茶,然後裁紙、摺紙、磨墨、讀帖寫字,之後才開始做其它事。如此一年,直到我搬到離學校更近的山仔後才結束了這段彷彿用書法來清修的小屋生活。

 在此之前,我曾在書法課上寫過幾年形制嚴謹的漢代隸書如「乙瑛碑」、「曹全碑」和「史晨碑」,這個基礎使我寫北魏碑書時,有態勢伸張、自由自在的感覺。隸書有一種四平八穩、封禪祭祀的儒教社會的廟堂氣,寫久了不免覺得它太正經、太華貴;相反的,魏碑則有一種北方蠻族入主中原後的漢胡雜處、格律瓦解、自我個性被凸顯的時代氣息,它的體態與字形迭蕩動人,結構上的自由配置宛如「畫字」。這個時期的書風有未經雕琢、粗獷不文的特色,我們甚至經常會在魏碑拓本上發現俗字、別字和筆劃錯誤的字,而它的文字內容簡潔,沒有過度的修飾,也沒有四六駢文式的華美形式,如果以文學作品來相對照的話,那麼它就是無名詩人拋棄了繁文縟節和藻麗文字來直舒胸臆的古詩。對心思細膩的我而言,這些碑書不但不狂怪、不遠放,反而與我兩相投緣,把我對藝術的思考推向更根本的源頭,它讓我知道,文字的目的在表義而已,把心裡話說明白之後,適切的「言志」之後,其它的修辭、對仗和韻腳等等形式問題就顯得不重要了;而書法也是表意而已,在暢情達意之後,即使這裡多一劃、那裡少一點,也就不妨礙書法自身所要傳遞的美感了。我這麼說並不是不重視形式;若不重形式,那麼我還臨帖做什麼?重點在於,當藝術的內容與動機真摰、樸素且豐富到一定程度時,它就能超越形式的拘束,甚至引領藝術家從內心創發出新的、合宜的、深沉的形式。──我就是這麼一邊寫書法,一邊胡思亂想,失意的時候不免寫得不知所云,覺得空有樣子,只得一個形似而已;又想到傳統藝術如此浩渺博大,這麼一筆一劃地臨摹能寫出個將來嗎?當然得意的時候又覺得自己還真的與古人忘言對坐、攜手神遊,像交了個朋友,從書法想到繪畫、再推及文學,無不是觸類旁通、一以貫之。這時候不免高高興興地看看自己寫的大字,仔細地聞聞松煙墨帶點兒刺鼻的香味,然後起身把門推開,到柏樹下平常阿嬤洗衣服的水槽把筆洗淨。那水槽經過一夜山泉流淌,水自是乾淨清冽,若要是晴日,我就順便在這裡刷牙漱洗,順便放眼看看水槽旁的阿嬤的菜園、凝結著一層薄薄露水的石桌,和一棵落葉滿地的柿子樹。莊嚴大地,巍峨山川,還有老嫗的一個院落和菜田;寒來暑往,露結為霜,還有個人用竹管與羊毫寫字、用泉水磨墨和洗臉。此情此景,如果不是牙刷與牙膏上寫著歐樂B與高露潔,我還以為自己是陶淵明咧。

 我記得這一棵柿子樹在春天時有石綠色的新牙,盛夏時葉子油綠茂密,入秋後一直到冬天,柿葉會像落不完似的日復一日不斷地落下,最後整棵樹只剩禿枝。當時隔壁房裡住著兩個美術系的女同學,不知什麼緣故她們勤勞得像個村姑,下課後的黃昏和假日的早晨,用竹帚掃地便是她們的日課。掃地的聲音,如此勤勉、溫和、綿柔而空靈,隔著一道牆,那掃地的聲音傳到房子裡我的耳內還十分清晰,那頻率和我寫字的頻率正合。

 在那個寂靜而明亮的房子裡寫字,漸漸地,我也能聽到毛筆和宣紙的磨擦的聲音了。那是柔軟的羊毛和稻草與樹皮的纖維摩擦的聲音,那聲音會隨著墨汁的散逸而默默延長,當我將寫到下一個字時,它還會給我一個韻腳去拾,它會出現一個暗示或一組密碼讓我去相搭配、去相襯托,以達到一種介於有我與無我、介於著意與不著意之間的平衡。那是我第一次體會到書法中所謂的行氣和筆意。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不懂得做菜,而且我把我之不懂得做菜歸罪於我的出身──我是一個外省女孩;在台灣,「外省」其實就是「難民」的意思。外省難民家庭,在流離中失去了一切附著於土地的東西,包括農地、房舍、宗祠、廟宇,還有附著於土地的鄉親和對於生存其實很重要的社會網絡。

 因為失去了這一切,所以難民家庭那作父母的,就把所有的希望,孤注一擲地投在下一代的教育上頭。他們彷彿發現了,只有教育,是一條垂到井底的繩,下面的人可以攀著繩子爬出井來。
 所以我這個難民的女兒,從小就不被要求做家事。吃完晚飯,筷子一丟,只要趕快潛回書桌,正襟危坐,擺出讀書的姿態,媽媽就去洗碗了,爸爸就把留聲機轉小聲了。背「古文觀止」很重要,油米柴鹽的事,母親一肩挑。

 自己作了母親,我卻馬上變成一個很能幹的人。廚房特別大,所以是個多功能廳。孩子五顏六色的畫,貼滿整面牆,因此廚房也是畫廊。餐桌可以圍坐八個人,是每天晚上的沙龍。另外的空間裡,我放上一張紅色的小矮桌,配四隻紅色的矮椅子,任誰踏進來都會覺得,咦,這不是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的客廳嗎?

 當我打雞蛋、拌麵粉奶油加砂糖發粉做蛋糕時,安德烈和飛力普就坐在那矮椅子上,圍著矮桌上一團新鮮可愛的濕麵團,他們要把麵團捏成豬牛羊馬各種動物。蛋糕糊倒進模型,模型進入烤箱,拌麵盆裡留著一圈甜軟黏膩的麵糊,孩子們就搶著用小小的手指去挖,把巧克力糊繞滿了手指,放進嘴裡津津地吸,臉上也一片花糊。

 我變得很會「有效率」做菜。食譜的書,放在爬著長青藤的窗台上,長長一排。胡蘿蔔蛋糕的那一頁,都快磨破了;乳酪通心粉、義大利千層麵那幾頁,用得掉了下來。我可以在十分鐘內,給四個孩子──那是兩個兒子加上他們不可分離的死黨──端上顏色漂亮而且維他命ABCDE加澱粉質全部到位的食物。然後把孩子塞進車裡,一個送去踢足球,一個帶去上游泳課。中間折到圖書館借一袋兒童繪本,衝到藥房買一只幼兒溫度計,到水店買三大箱果汁,到郵局去取孩子的生日禮物包裹同時寄出邀請卡。。。然後匆匆趕回足球場接老大,回游泳池接老二,回家,再做晚餐。

 母親,原來是個最高檔的全職、全方位CEO,只是沒人給薪水而已。

 然後突然想到,啊,油米柴鹽一肩挑的母親,在她成為母親之前,也是個躲在書房裡的小姐。

 孩子大了,我發現獨自生活的自己又回頭變成一個不會燒飯做菜的人,而長大了的孩子們卻成了美食家。飛力普十六歲就自己報名去上烹飪課,跟著大肚子、帶著白色高統帽的師傅學做義大利菜。十七歲,就到三星米其林法國餐廳的廚房裡去打工實習,從削馬鈴薯皮開始,跟著馬賽來的大廚學做每一種沾醬。安德烈買各國食譜的書,土耳其、非洲菜、中國菜,都是實驗項目。做菜時,用一隻碼錶計分。什麼菜配什麼酒,什麼酒吃什麼肉,什麼肉配什麼香料,對兩兄弟而言,是正正經經的天下一等大事。

 我呢,有什麼就吃什麼。不吃也可以。一個雞蛋多少錢,我說不上來,冰箱,多半是空的。有一次,為安德烈下麵──是泡麵,加上一點青菜葉子。

 湯麵端上桌時,安德烈,吃了兩口,突然說,「青菜哪裡來的呀?」

 我沒說話,他直追,「是上星期你買的沙拉對不對?」

 我點點頭。是的。

 他放下筷子,一副哭笑不得的神情,說,「那已經不新鮮了呀,媽媽你為什麼還用呢?又是你們這一代人的──習慣,對吧?」

 他不吃了。

 過了幾天,安德烈突然說,「我們一起去買菜好嗎?」

 母子二人到城裡頭國際食品最多的超市去買菜。安德烈很仔細地來來回回挑選東西,整整三個小時。回到家中,天都黑了。他要我這做媽的站在旁邊看著,「不准走開喔。」

 他把澳洲牛排肉展開,放在一旁。然後把各種香料罐,一樣一樣從架上拿下來,一字排開。轉了按鈕,烤箱下層開始熱,把盤子放進去,保持溫度。他把馬鈴薯洗乾淨,開始煮水,準備做新鮮的馬鈴薯泥。看得出,他心中有大佈局,以一定的時間順序在走好幾個平行的程序,像一個樂團指揮,眼觀八方,一環緊扣一環。

 電話鈴響。我正要離開廚房去接,他伸手把我擋下來,說,「不要接不要接。留在廚房裡看我做菜。」

 紅酒杯,礦泉水杯,並肩而立。南瓜湯先上。然後是沙拉,裡頭加了松子。主食是牛排,用錫紙包著,我要的四分熟。最後是甜點,法國的souffle。

 是秋天,海風徐徐地吹,一枚濃稠蛋黃似的月亮在海面上升起。

 我說,「好,我學會了,以後可以做給你吃了。」

 兒子睜大了眼睛看著我,認認真真地說,「我不是要你做給我吃。你還不明白嗎?我是要你學會以後做給你自己吃。」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an it be I stayed away too long
Did I leave your mind when I was gone
Its not my thing trying to get back
But this time let me tell you where Im at
You dont have to worry cause Im coming
Back to where I should have always stayed
And now Ive heard the maybe to your story
And its enough love for me to stay

Can it be I stayed away too long
Did I leave your mind when I was gone
Its not my thing trying to get back
But this time let me tell you where Im at

Chorus:
I wanna, wanna be where you are
Anywhere you are
I wanna, wanna be where you are
Everywhere you are

Bridge:
Please dont close the door to our future
Theres so many things we havent tried
I could love you better than I used to
And give you all the love I have inside

Chorus:
I wanna, wanna be where you are
Any, any, anywhere you are
I wanna, wanna be where you are
I gotta be where you are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瑞典,出賣靈肉不違法,嫖妓則是違法行為。瑞典九年前施行「罰嫖不罰娼」的新法時,曾經淪為各國的笑柄。紐約州長史匹哲召妓醜聞曝光後,有些國家正考慮仿傚瑞典模式,將娼妓視為遭到剝削的受害者。

瑞典官員表示,修法降低了對妓女的需求,並改變各界對性產業的看法。瑞典「全國警察委員會」販賣人口組的卡姬莎‧華爾柏格表示:「我們對妓女沒有意見,有問題的是買春的嫖客。」她說,荷蘭和英國都曾派遣考察團到瑞典取經。

根據1999年頒布施行的瑞典「買春法」,法官可將嫖客處以罰金或關上六個月,外加公告周知。數名瑞典法官曾經捲入買春醜聞,包括一名最高法院法官2005年與年輕男子性交易而被處以罰金。

瑞典當局認為,新法已經產生預期的效果,批評者則質疑到底是賣春減少,或者妓女從花街柳巷轉進到偏僻地區做流鶯。華爾柏格承認,這方面的確切數據很難蒐集,不過她認為,瑞典妓女人數已由1998年的2500人減為2003年的1500人。

華爾柏格表示,瑞典警方監聽後發現,販賣人口集團因為瑞典採取強硬政策,而將瑞典視為生意不好做的地方。她說:「販賣人口集團會估計利潤、成本、行銷與被破獲的風險。我們試圖為人口走私集團創造艱困的市場。」

由於受到各國矚目,瑞典政府打算通盤檢討法律效果,預定明年完成。

不過,長期研究這項課題的作家佩蒂拉‧奧斯特葛蘭認為,瑞典新法並未產生預期效果。她說:「買春現象並未減少;許多年輕女孩為支付學費而透過網路兼差賣春。」

一名反對新法的四十六歲女子說,它使妓女更易受到暴力的傷害。奧斯特葛蘭表示:「如果一名性工作者試圖在街角拉客,員警躲在暗處伺機而動,她必須迅速跳上嫖客的車子,毫不考慮自己是否可能陷入險境。」

【2008/03/17 聯合報】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女性潛意識中的理想男性柯林法洛,深膚色讓他成為女性心中的性感和性格象徵。
(圖/美聯社)
男性偏好肌膚白皙的美女,女性則比較中意肌膚較黑的俊男,不分種族的審美觀,可是有科學根據的。

英國「獨立報」16日報導,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潛意識裡面形成的審美觀,建立在道德的假設上。

男性喜歡白皙美女,與道德想法,亦即文化價值有關。白色讓人聯想到天真、純潔、羞怯、童貞、脆弱、善良。莎翁名劇「奧賽羅」的女主角戴絲迪蒙娜與好萊塢女星妮可基嫚,在所有種族男性眼中,均是無敵的理想美女,理由是她們擁有人見人羨的白皙膚色。女性心儀膚色較深的男性,因為這讓她們聯想到性感,生殖力、神秘、會使壞(男人不壞,女人不愛!)、有危險性。
莫妮卡貝露琪這位義大利女星是深膚色美女典型,喜歡這類美女的男性潛意識中有冒險傾向
(圖/美聯社)

廣告照片中的模特兒在不同種族和性別間,幾乎總會被視為最具有吸引力。研究人員因此以2000張男女的廣告照片作研究,發現在所有白人女性廣告照片中,膚色最白者,穿著最為保守,形象以友善、快樂、誠實為主。相反的,同樣是白人女性,但膚色最深者,被塑造的形象則以露肚皮、赤腳、或暗示全身赤裸居多,而且多半穿著挑逗。

多倫多大學社會學家鮑爾表示,許多審美觀是從意識而來,例如對某人身高、體重、腿長、鼻形、嘴形的喜好等,但膚色是屬於在潛意識層面運作的審美觀。膚色白被認為較不性感,也較符合傳統理想女性的特質,膚色較深者,普遍被認為較性感、較隨便。

征服全球男性的白膚美女妮可基嫚,白膚傳達出天真、純潔、脆弱、善良等印象,讓男性無法抗拒
(圖/美聯社)
實際上,喜歡「愛爾蘭種馬」柯林法洛勝過新007丹尼爾克雷格,或者偏愛義大利波霸女星莫妮卡貝露琪更勝蜜雪兒菲佛,不分男女,均透露出喜歡冒險的傾向。

鮑爾表示,男女對於膚色的偏愛無法單純以生物學來解釋,而是根深柢固的文化價值:「我的研究可歸納成兩大要點,首先是膚色深淺的意義存在我們的文化裡面。其次,道德觀念和審美價值之間也有所關聯。」

【2008/03/17 聯合報】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