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青少年追求麻醉快感的玩法,日益翻新,當前無須任何菸酒與毒品的「窒息遊戲」,已風靡青少年社會。據官方研究統計,至少已有八十二名年輕人因這項遊戲死亡,但實際上由於許多死亡案例被歸類為自殺,因此確切數字難以計數。
美國官方研究機構疾病管制中心(CDC)今天發表研究報告指出,窒息遊戲的死者大多數是十一歲到十六歲的青少年,平均年齡為十三歲,而且百分之八十七為男生,目前死者已遍佈全美三十一州。
研究指出,絕大多數孩子發生不可挽救的死亡慘劇的美國父母,都不知道何謂窒息遊戲,往往獲知時已為時太晚。
所謂窒息遊戲是美國青少年藉由勒緊脖子,使腦部因缺氧,而產生剎那間的興奮快感,是項最廉價、快速、又不易為他人發現的麻醉玩法。
但由於勒頸的強度與時間難以拿捏,小則昏厥,重則因缺氧造成腦部的永久傷害,更嚴重的地步就是命喪黃泉。
窒息遊戲其實是一種流傳已久的危險遊戲,統計顯示,從一九九五年到二零零四年之間,新聞媒體報導因窒息遊戲死亡的案例,只有不到三起。然而,目前卻逐年增加,二零零五年時有二十二起,零六年有三十五起,零七年前十個月有九起死亡。
研究學者表示,他們很可能低估了死亡人數。曾有報導指出,窒息遊戲到二零零七年時造成的死亡人數,在兩百五十到一千人之間。但由於許多死亡案例是死者以繩索勒住自己的脖子,或是一同玩遊戲的朋友協助勒緊脖子,而被視為自殺、他殺之列。
CDC傷害中心主任阿里亞斯指出,這項研究報告是將窒息遊戲視為影響公眾健康問題的重要第一步,未來還將有更多的官方研究,以便進一步了解該遊戲的危險因素,以及協助孩童減少這類行為。
該中心同時表示,父母與師長可以從以下徵兆了解青少年是否涉及這類致命遊戲:包括使用窒息遊戲的別名如昏厥遊戲、太空猴子、太陽升、加州高潮、太空牛仔、美國夢等,與孩子討論這類遊戲;觀察孩子眼睛是否充血、脖子有勒痕、嚴重頭痛;長時間獨處後無法辨別方向;門把或傢俱是否綁有繩索、圍巾、或皮帶;是否出現來路不明的狗練、項圈、跳繩等。
【2008/02/15 中央社】
- Feb 15 Fri 2008 14:27
美青少年風靡窒息玩法 至少82死 【中央社╱亞特蘭大十四日專電】
- Feb 15 Fri 2008 14:16
奇幻是想像的泉源 南方朔 (20080215)
▲普拉斯名著《歐赫貝奇幻地誌學》一書畫作。圖/法蘭斯瓦.(Francois Place,時報出版提供)
「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就對地圖滿懷熱情,我會看著南美、非洲、澳洲的地圖,一看就看好幾個小時,並在那種探索的榮光裡完全失去了自我。那個時候,我認為在大地上有許多蒼蒼莽莽的空間,看著地圖就等於是一種邀訪,我會用手指著地圖說:『長大以後,我要去那裡。』」
──康拉德(Joseph Conrad, 1857-1924),《黑暗之心》
對於這部天馬行空、意興遄飛,充滿了奇想、童趣,彷彿到神話國度漫遊,又好像是在不可思議的幻域旅行的華麗著作《歐赫貝奇幻地誌學》,任何導讀或介紹似乎都顯得多餘。尤其是作者普拉斯那些讓人回想起西方中古世界精妙風俗繪本的圖畫,更是讓人歎為觀止,這是部美麗豪華之書,讓人讀了後感覺到自如小飛俠彼得潘率同眾家小精靈在神妙異境中快樂地飛行,所見所聞都是一幕幕的驚奇!
對於這種讓想像狂奔,讓異想恣放的著作,任何導讀或介紹都會落入言詮,反而成了不必要的包袱,但卻可以做延伸性的導覽,讓我們進入人類文明發展的軌跡,去思考更大的創意和可能性。
從「這裡」指到「那裡」,想像和期望隨之發生
今天我們所說的「地理」(Geography)、「地質」(Geology)、「地誌風土」(Topography)、「地圖」(Map)、「地圖集」(Atlas),其實乃是長期發展分化後的結果,在人類文化持續啟蒙的過程裡,人們對外在世界一直有著一種「善意的好奇」。正因為對土地山川、湖海洋泊,以及在其中活動的人群充滿了好奇與想像,我們遂從早期的敘述圖繪裡開展出今天的局面。好奇、想像、嚮往,乃是推動變化的巨輪,而我們都在其中。英國文豪康拉德在他所寫的名著──《黑暗之心》裡,就藉著主角馬羅的口,說出了這麼一段話:
「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就對地圖滿懷熱情,我會看著南美、非洲、澳洲的地圖,一看就看好幾個小時,並在那種探索的榮光裡完全失去了自我。那個時候,我認為在大地上有許多蒼蒼莽莽的空間,看著地圖就等於是一種邀訪,我會用手指著地圖說:『長大以後,我要去那裡。』」
康拉德的這段話,實在非常值得玩味體會。世界上的每個人都不可能不用到地圖。從最簡單的畫出我們和鄰里的關係;從「這裡」到「那裡」的路徑,我們都會用到地圖這種示意的表達方式。到了現在,我們開車,已有最新的衛星定位系統當地圖指引。地圖是一種示意、一種指引、一種目標,甚至是一種想像的標的,有了地圖,我們才可以經由對比而知道我在哪裡,以及我可以到哪裡去讓我的想像得以發揮。地圖是想像和期望的發生之地。
用地圖記錄的歷史──世界、想像與宇宙觀
今天全世界最大的地圖收藏是美國國會圖書館的「地理和地圖部」,計蒐地圖四百六十萬張、地圖集六萬冊、地球儀三百個,其規模之大,真是漪歟盛哉!
人類畫地圖,它的歷史大概與人類存在同樣長久。美國地圖專家威爾佛(John Noble Wilford)曾寫了一本《製圖人》(The Mapmakers)。書中前兩章就對古代以鑄刻、銅版、泥版、絲帛、實物所製的地圖做了很詳盡的敘述,中國在紀元前一千年就已有了很清楚的地圖概念,紀元前四世紀的墓葬銅版、紀元前二世紀的墓葬絲帛,並且已有很準確的地圖,對方位、道里、數字、象徵符號及風俗傳奇有詳細的繪製。由中東伊拉克北部魯齊(Nuzi)地區出土的紀元前二千三百年的泥版地圖,則可看到農莊、畜牧等的圖像。而巴比倫時代則有泥版的世界地圖,可供體會當時人們的世界、想像、甚或人們的宇宙觀。而同樣生動有趣的,則是早期的人們各有各的地理空間示意表達方式。歐洲人尚未抵達南太平洋之前,馬紹爾群島住民會用棍棒、木桿、貝殼、珊瑚等實物來製作地圖,標示出山川、島嶼、船隻、潮汐海浪;前哥倫布的墨西哥,是用足跡來示意道路的;早期的愛斯基摩人會在象牙上刻出很精確的海岸地形。凡此種種,都顯示出示意地圖的歷史悠久,成就輝煌。
我一向對中國古地圖和地誌風土插繪情有獨鍾。中國古代地圖與古代文字相同,都被賦予象徵上的重要性,藏在深宮祕府;它是官署權力的象徵,我曾見過古代知府縣令親自用的折疊絹帛地圖,裝幀華麗,阡陌界域縱橫,自有山川景象;我還看過日本幕府時代掛在長官辦公室的大幅浮世繪地圖,不但精美無比,而且地誌風物都在其中,每一幅都已昂貴到數十萬美元甚或百萬美元。而更讓人喜歡的,其實是歐洲中古世紀那些集寫真、想像、風物、藝術於一體的地圖。農作、狩獵、工商、古堡、戰爭、珍禽異獸,甚至神話傳說,都被繪製到地圖之上。對古代考誌不太陌生的人,將會發現到清代乾隆年間編纂的《四庫全書》裡《皇清職貢圖》裡對中國各地族民的形貌裝束就有鉅細靡遺的圖繪,在《神輿圖說》這部談論世界地理的著作裡,就已獨角獸、犀牛、大蜥蜴、巨鱷、蜂鳥、人魚,以及現在除了金字塔外,早已消失掉的世界七大奇觀的圖繪了。
在點線構成的世界中,用好奇開啟慧眼
因此,用點線或圖繪來呈現世界,跟用文字敘述來呈現世界相同,它既可以是個力求寫實的領域,但同時也可以是個想像的領域。我最近剛讀完英國作家溫契斯特(Simon Winchester)所寫的《改變世界的地圖》,這是本敘述地質地圖大師史密斯(William Smith,1769-1839)創意但又坎坷一生的故事,這個當測量小弟出身的工程師,根據它的觀察、想像和創意,把地圖的觀念用來繪製地質圖;他一生坎坷、沒有地位,甚至還因破產而坐過牢,但他的成就到了最後終於獲得肯定,開創了化石古生物及地質這個新領域。史密斯由地圖觀念出發而開創了地質地圖這個新方向,在人類對自然的理解上,真是豐功偉業!
因此,地圖是有大用的。它可以延伸出一般地圖、地質、水文、岩石土壤、氣象、歷史、戰爭、宗教、種族等各式各樣的實用地圖,同時我們也可以把地圖當做一個想像的媒介,去馳騁我們的夢境、我們的想像,像這套奇幻地誌學一樣,去恢復我們久已消失的對世界、對人類的好奇。只要好奇,我們就可以打開慧眼,看到不同的未來。
近年來「奇幻」當道,而論及地理地誌上的奇幻,義大利文豪卡爾維諾所著的《看不見的城市》無疑的是部把地誌當做文明寓意來發揮的傑作。卡爾維諾所敘述的城市都是一個個家徽,並以之組成了一個文明的意義叢林。由此已可看出,以地誌風土做為意義探索的泉源、做為人類可能性的想像空間,是大可發揮的一種表現方式;而普拉斯的《歐赫貝奇幻地誌學》即是這種表現方式的另一個高峰!
地理和地誌風土是個奇幻想像的領域,但願我們在閱讀和撫摸它的文字和圖繪的同時,也讓我們的好奇與想像隨之而奔放吧!
(《歐赫貝奇幻地誌學》作者法蘭斯瓦.普拉斯,明天下午三點半起,在台北書展世貿一館法國展區、主題廣場時報出版攤位舉辦新書簽名會及新書座談)
- Feb 15 Fri 2008 13:58
憂鬱症的常見症狀
如果你持續兩個星期以上表現出以下五個或以上的症狀,你就需要就醫或拜訪其他心理健康專家:
* 持續的悲傷、焦慮、或頭腦空白
* 睡眠過少或過多
* 體重減輕,食慾減退
* 失去活動的快樂和興趣
* 心神不寧或急躁不安
* 持續的對治療無反應的軀體症狀
* 注意力難以集中,記憶力下降,決策困難
* 疲勞或精神不振
* 感到內疚、無望或者自身毫無價值
* 出現自殺或死亡的想法
- Feb 15 Fri 2008 13:56
擺脫壓力、快樂過生活—認識憂鬱症
國際衛生組織(WHO)估計到2020年憂鬱症是僅次於缺血性心臟病的第二大人類健康人年損失之疾病,全世界估計有
34億人患憂鬱症。據研究估計30~50%各科就醫病人都有憂鬱症,而近七成憂鬱症病人初診時只報告身體症狀。
許多身體疾病與憂鬱症有甚高的共患率(comorbidity),憂鬱症終生盛行率在一般人口可能達到15%,但在老人病房
住院病人高達30-35﹪,癌症病人35-40﹪,中風病人40-45﹪,慢性胃腸疾病20-30%。然而憂鬱病人精神科治療願偏低
,因而往往造成濫用許多醫療資源。 國內專家學者調查,有憂鬱傾向民眾只有22.58%看精神科,58.19﹪看其他科,只
有13.95%接受心理諮詢。
三分之二的重憂鬱症患者曾有自殺的想法或企圖,其中10% ~ 15%會自殺成功。從民國52年到92年41年間.自殺有17
年進入前十大死因,民國86年以來,每年皆列入十大死因。92年台灣有3,195人死於自殺(14.16/十萬),平均計算台灣
每2.7小時有一個人自殺身亡,全球則每40秒一人自殺成功。 比SARS嚴重多了。 因此,憂鬱症的早期發現及治療,形成
自殺防治的前哨要務之一。
一、憂鬱症之檢測 -世界街生組織針對憂鬱症的自我檢定訂出九項標準:
1、常常感到憂鬱心情不好
2、失去對美好事物的喜好感受
3、睡眠習慣改變(失眠、多夢、易醒、嗜唾)
4、飲食習慣改變(吃不下或暴飲暴食)
5.行為上改變(行為急躁或行為緩慢)
6、情緒起伏垂化大(容易沮喪或脾氣暴躁)
7、感到疲累感,常常提不起勁做事
8、無法集中精神,記憶力衰退
9、常有輕生的念頭出現。
症狀符合五項以上並持續兩週以上加上失去對於快樂的能力,在這裡情況之下就有可能得到憂鬱症,應尋找專業醫師
診斷評估。
二、憂鬱症的成因與症狀
憂鬱症最主要症狀是心情差,生活沒興趣、悲觀、傷感、做事不起勁,連帶體力差、失眠、注意力不好、沒自信、緊
張、 呼吸不順有壓迫感,很多病人因而會到處求醫。得憂鬱症並非個人之選擇,是一件不得已的壞運氣。憂鬱症如同
心臟病、肝病、癌症等,是一種「腦」部生病(腦負責心理、智能等功能)的疾病。其成因是「生理、心理、社會」三要
素互相作用的結果,與許多個性特質和生活調適是否得當相關。
目前已知,不管誘發原因為何,最後都或多或少導致腦部血清素和正腎上腺素的功能改變,故其治療與預防亦是「生
理、心理、社會」配合效果才顯著,且治癒率相當高。
三、與壓力共處-養生修心六要訣
天有不測風雲,人生亦無法避免壓力與失落,故如何提高對憂鬱症的免疫力才能營造快樂人生。從兒童期我們就需要
培養達觀與開放個性,成人亦需要做好心身健康管理,其要訣包括:「認清自己、價值調整、增加彈性、壓力調適、
擴大網絡、生活規律」六項養生修心之道。活得老,不如活得好,免除憂鬱,人生會從黑白變回彩色。
四、「說」、「唱」、「作」、「寫」-調適壓力四方法
壓力是誘發憂鬱症的因子之一,只要做好壓力的情緒管理就可以預防失眠、焦慮、憂鬱,而要做好壓力管理,就應從
充足的睡眠、均衡的營養、適當的運動、適度的休閒活動及學習放鬆的技巧。
現代人最大致命傷就是「拼」,大家都很拼,卻不懂得喊停,不管是在生氣、或是工作忙得像陀螺一樣,一定要學會
「停」,即使是五分鐘也好,這五分鐘可以做腹部呼吸、或做其他可令你放鬆的事都可,可以讓頭腦清晰。
此外,也可以連用簡單的「說」、「唱」、「作」、「寫」作為調適壓力的方法:
「說」:指的是向家人、朋友或專業輔導人員、醫師傾訴心中的壓力與煩惱。
「唱」:指的是用唱歌或大聲喊叫的方式抒發心中的壓力。
「作」:指的是用作減壓操或運動來紓解壓力。
「寫」:指的是將心中的壓力或煩惱用筆寫下,藉由寫的同時,讓腦中思緒作整,思考造成壓力的原因,進而找出問題
與抒發 情緒。
民眾若是能學得放鬆及紓壓的方法,就會改善憂鬱、焦慮等情緒問題,而要放鬆就要做到三好:
一是睡得好,二是吃得好,三是能正常排泄,只要能做到這三項,日子就會輕鬆得多。
五、疏通情緒、壓力的專門診間
早期診斷,勇於治療,近八成的患者初次治療後可完全復原的,專家正確的診斷與評估是良好治療的必要基礎。
看診何處去?可以到「精神科」(或「身心科門診」、「心身科門診」、「心理衛生科」、「兒童心智科」、「婦女身
心門診」等),精神科和其他科最大的不同是,其他科是用看病 的方法來治療病,但是,精神科看的是 「一個人」,
不 是一個 「病人」。
精神科是從一個人的身、心、社會三方面下去看,至於生理的方面則和其他科別一樣,是在治病,但是, 除了解除患
者的生理症狀外,精神科還必須從心理著手,像是心理所造成的影響。
憂鬱症是一種疾病,生病就應該治療
憂鬱,不要輕言放棄
適時紓壓,才能活的輕鬆
- Feb 15 Fri 2008 13:46
植物油 健康效果大不同 文╱官生華
植物油可藉由不飽和脂肪酸
降低低密度膽固醇,
減少動脈硬化的風險,
其中又以橄欖油效果最佳,
但植物油不是吃愈多愈好,
適當食用才能達到保健的效果。
現在一般家庭作菜和料理食物幾乎都是使用植物油。對現代人來說,使用植物油是很自然也很普遍的事。但是如果大家還記得,二十幾年前的台灣普遍使用豬油來炒菜,就能發現從動物油到植物油的轉變,其實是台灣飲食健康的一大革命。
動物油和植物油的差別,主要是動物油含有飽和脂肪酸,而植物油則含有不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酸會增加血液中膽固醇的濃度,而不飽和脂肪酸則可以降低膽固醇的濃度。
膽固醇原本是人體必需的,是人體細胞膜的重要成份,也是人體一些荷爾蒙的重要原料,但是如果膽固醇過多時,則會沈積在動脈血管壁內造成動脈硬化。膽固醇不溶於水,所以無法直接由血液運送,必須和脂蛋白結合後才能經血液運送。
人體內有兩種重要的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負責將肝臟合成的膽固醇運送到全身利用,高密度脂蛋白則將全身用剩的膽固醇帶回肝臟代謝;和低密度脂蛋白結合的膽固醇稱為低密度膽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結合的膽固醇稱為高密度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偏高時,容易沈積在動脈血管壁內造成動脈硬化;高密度膽固醇較高時,則表示身體清理過剩膽固醇的功能較強,較不會有動脈硬化的傾向。飽和脂肪酸會增加低密度膽固醇的濃度,而不飽和脂肪酸則可以降低低密度膽固醇的濃度。
植物油藉由不飽和脂肪酸降低低密度膽固醇的作用,而達到降低動脈硬化的效果,這就是植物油比動物油好的理由。然而植物油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其實是包括十八烯酸、亞麻油酸和亞麻脂酸等三種。其中亞麻油酸和亞麻脂酸除了降低低密度膽固醇外,也會降低高密度膽固醇,只有十八烯酸在降低低密度膽固醇的同時,不會影響到高密度膽固醇。所以十八烯酸降低動脈硬化的效果最好,可以說是最好的不飽和脂肪酸。十八烯酸還有一種很好的特性,就是比較不容易氧化。
不飽和脂肪酸雖是有益健康,但如果氧化之後,反而對人體有致癌的危險。特別是食物調理中炒、煎、炸等方式所產生的高溫,更容易使植物油中不飽和脂肪酸氧化,而可能危害到人體。在這方面十八烯酸也較其他不飽和脂肪酸要好。
十八烯酸在各種植物油中都有,但含量比率各不相同。其中以橄欖油的含量比率最高,達七十%左右,這就是時下流行食用橄欖油的原因。雖然說橄欖油在降低動脈硬化方面表現比其他植物油都要好,但這並不表示其他植物油都不好。
事實上,不管是十八烯酸還是亞麻油酸、亞麻脂酸都是人體無法合成的必需脂肪酸,必須靠飲食攝取,而且除了降低膽固醇的功效之外,它們在體內的其他作用並不相同,因此都應該適量攝取,所以各種植物油都要食用、互相搭配,才能對健康產生最好的效果。但是對曾經腦梗塞的患者,或是有其他動脈硬化症狀的人,便要增加食用橄欖油的比例,以加強防止動脈硬化。
最後要提醒的是,不管植物油在預防動脈硬化上的效果再怎麼好,也絕不會是食用愈多愈好。因為植物油畢竟也是油,和動物油一樣也含有高熱量,食用過多不但容易變胖,也容易造成中性脂肪過高。那樣不但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反而可能加速動脈硬化的形成。
(本文作者為楊梅天成醫院神經科主任)
- Feb 09 Sat 2008 22:22
伍迪艾倫的倫敦三部曲
由美國名導伍迪艾倫所導的倫敦三部曲最終章「命運決勝點」即將在3/14隆重上映,為了讓觀眾能一次享用倫敦三部曲的魅力,in89豪華數位影院即將在3/14,3/15連續兩天播映倫敦三部曲,讓觀眾一飽眼福,一次將倫敦三部曲看個夠!
命運決勝點是倫敦三部曲的最終章,其導演伍迪艾倫是被公認為當代最重要的美國電影導演和喜劇演員,他曾參與過脫口秀的演出,也曾當過編劇而得到了艾美獎, 30歲時他第一次嘗試了電影的編劇寫作,並且執導參與演出,而正式的成為了導演。在2000年後,伍迪艾倫就轉往倫敦發展,不再走向幽默的喜劇風格,在「倫敦三部曲」之中,不再碎碎念,不再露出笑容,但仍不改其獨樹一格的伍迪式黑色幽默與精準的導演功力,他表現出濃厚的說教意味及深入探討人性的本質,用許多的對立手法禪述人們在面對金錢、親情、慾望、愛情要如何做選擇,在電影的背後給予觀眾另一層新的意涵;雖然許多人一時不能接受伍迪艾倫的轉變,但不可否認的是「倫敦三部曲」的確成為了影史上的一部重要影片。
命運決勝點其故事內容大約是在描述兩個夢想賺大錢的兄弟倆,因為賭博而賺了一筆橫財,但揮霍無度的兄弟倆最後還是落入山窮水盡的地步,為了金錢不得不向看似發達的舅舅低頭,最後卻得收拾舅舅所桶出的簍子,面對這種始料未及的情況,兄弟倆究竟是會為了金錢而反目成仇,或是了解到血濃於水的親情進而更加珍惜彼此呢?這部萬眾矚目的倫敦三部曲最終章,還邀請到了同樣具有外表以及演技實力兼具的好萊塢一線演員「伊旺麥奎格」以及「柯林法洛」,他們精湛的演技絕對會讓您大飽眼福。
現在至in89豪華數位影院服務台或博客來售票網即可立即購買「伍迪之夜套票組」,唯一二場僅於3/14及3/15晚間九點完整放映,「倫敦三部曲」愛情決勝點+遇上塔羅牌情人+命運決勝點,超值組合只要450元,還免費贈送日本超人氣喜生米漢堡套餐、Harper’s BAZAAR限量金馬星光特輯!in89豪華數位影院邀您一同參與獨一無二的伍迪之夜!詳細辦理方法請逕洽in89豪華數位影院一樓服務台,地址:台北市武昌街二段八十九號,或電洽02-2331-5067,或上官網查詢www.in89.com.tw。
- Feb 09 Sat 2008 22:17
HIT THE ROAD JACK by Ray Charles
(Hit the road Jack and don't you come back no more, no more, no more, no more.)
(Hit the road Jack and don't you come back no more.)
What you say?
(Hit the road Jack and don't you come back no more, no more, no more, no more.)
(Hit the road Jack and don't you come back no more.)
Woah Woman, oh woman, don't treat me so mean,
You're the meanest old woman that I've ever seen.
I guess if you said so
I'd have to pack my things and go. (That's right)
(Hit the road Jack and don't you come back no more, no more, no more, no more.)
(Hit the road Jack and don't you come back no more.)
What you say?
(Hit the road Jack and don't you come back no more, no more, no more, no more.)
(Hit the road Jack and don't you come back no more.)
Now baby, listen baby, don't ya treat me this-a way
Cause I'll be back on my feet some day.
(Don't care if you do 'cause it's understood)
(you ain't got no money you just ain't no good.)
Well, I guess if you say so
I'd have to pack my things and go. (That's right)
(Hit the road Jack and don't you come back no more, no more, no more, no more.)
(Hit the road Jack and don't you come back no more.)
What you say?
(Hit the road Jack and don't you come back no more, no more, no more, no more.)
(Hit the road Jack and don't you come back no more.)
you must me joking?
(don't you come back no more.)
what you trying to do to me?
(don't you come back no more.)
I didn't understand you
(don't you come back no more.)
You can't mean that
(don't you come back no more.)
Oh, now baby, please
(don't you come back no more.)
What you tryin' to do to me?
(don't you come back no more.)
Oh, don't treat me like that
(don't you come back no more.)
- Feb 09 Sat 2008 22:03
【關於戲劇遊戲歡樂抒壓工作坊介紹】
以Viola Spolin劇場遊戲與即興表演技巧為教學架構,旨在提倡在無壓力、笑聲
與無文本的即興表演中,提升學員敏感度 創造力 想像力以及人際關係溝通技巧
我們用[玩]戲劇遊戲的形式,達到抒壓放鬆的效果,找到我們失去的笑容....
上班的壓力讓你喘不過氣來?股票套牢讓你鬱鬱寡歡?
你上一次全力以赴毫無顧慮的笑是什麼時候呢? 和我們一起來玩吧!
●師資:曾彥豪(歐耶老師),甫獲96年北市社大優良課程教師
講師資歷介紹:
http://www.wretch.cc/blog/cggame&article_id=14970538
●課程大綱與內容:
http://www.wretch.cc/blog/cggame&article_id=16817329
●結業學員的分享照片與更多關於這個工作坊 請上網誌
戲劇遊戲抒壓工作坊:http://www.wretch.cc/blog/cggame
●【哪些人最適合來戲劇遊戲抒壓工作坊?】
1.平日工作與學業壓力大想要放鬆與喚回笑容的伙伴
2. 對戲劇表演有興趣卻毫無經驗的上班族與同學
3. 想將戲劇遊戲訓練與學校各種教學相結合的老師們
4.沒什麼錢上昂貴的表演課又怕上了後悔的表演初學者
●戲劇遊戲抒壓工作坊《中正社大周二晚間抒壓班》
http://www.zzcc.tp.edu.tw/
歡迎週間上班症候群嚴重 需要抒壓放鬆的上班族與學生唷!
【日期】97/3/04~97/7/01 每週二晚 7:00-9:40 共18週
【學費】18週費用僅3400元(含學費、報名費、冷氣費等等)
【地點】中正社大,北市濟南路一段6號
(開南工商內,立法院旁、近台大醫院、善島寺站)
●戲劇遊戲抒壓工作坊《萬華社大周四歡樂溫馨班》
http://www.wanhuaco.org.tw/
歡迎退休族、自由業、學生與家管媽媽唷!
【時間】97/3/06~97/7/03 每週四晚 7:00-09:50 共18週
【學費】18週費用僅3200元(含學費、報名費、冷氣費等等)
【地點】萬華社大,北市南寧路46號(近捷運小南門、龍山寺站,和平醫院旁龍山國中內)
●戲劇遊戲抒壓工作坊《北投社大周二午間優惠班》
http://www.btcc.org.tw
週二下午 悠哉的北投,歡迎忙裡偷閒的樂活族唷
【時間】97/3/04 ~97/7/01 每週二下午 2:00- 4:40 共18週
【學費】18週學費僅 1800元 (太便宜啦!!老師還混什麼呀....)
【地點】北投社大,北市新民路10號
(近捷運新北投站、新民國中內,有免費接駁車)
【額滿人數】各社大工作坊人數皆為24人,額滿即不收唷(以往是30人)
【報名方式】:
本班去年開課前一個月就已額滿了,有興趣者請儘速於過年前親至社大報名唷
- Feb 09 Sat 2008 22:01
《十七歲的天空》、《宅變》、《人魚朵朵》─製片葉育萍 文/卓文惠
當好萊塢強片大舉入侵,國片勢力衰微時,由葉育萍所監製的國片:《十七歲的天空》、《宅變》,卻屢創票房佳績。這樣的成績,有人稱為奇蹟,但是這背後,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年輕人,擺脫舊有的傳統束縛,努力在國際創造出台灣電影新的里程碑。
一頭飄逸的長髮、大大的眼睛、白淨的臉龐,6年級的葉育萍,看起來跟剛出校門的大學生沒有什麼不同。葉育萍,大家喜歡叫她的英文名-Michelle。 Michelle有一個特殊的身分,你也可以叫她「葉製片」。2004年,Michelle初試啼聲監製的電影作品《十七歲的天空》創下全省超過8百萬的票房;2005年又再以《宅變》創下超過1千4百多萬的票房佳績。這兩部成功的影片,讓我們看到不同以往面貌的國片。
年輕的Michelle,到底有什麼魔法,可以衝破洋片的重圍,將國片也拉上第一線的地位,讓我們一起深入瞭解。
電影天賦從小引發
Michelle從小就非常喜歡電影,她的電影天賦從小就已經可看出個雛形。Michelle腦海中不時充滿無窮的想像力及創造力,善於觀察週遭事物,再加以發揮運用,她很喜歡將想像的故事情節放進洋娃娃遊戲裡,在同輩的玩伴中已儼然是個小編劇家。
事實上,才6歲的Michelle,早就已經立定志向從事電影業。「Michelle以後應該就是會吃電影這行飯的人。」她的阿嬤就曾經這麼說過。家人的支持,也讓她日後的電影路走得更順暢。
為了實現她的電影夢想,Michelle不是只是嘴上談,除了日常多蒐集、接觸相關的電影事物外,從高中到大學畢業,就讀的科系都與戲劇、電影有關。長年在加拿大溫哥華生活及求學的Michelle,雖身在異地,卻只想要拍攝跟自己比較有切身關係的影片,因此,大學一畢業,獲得家人支持的 Michelle,很快地收拾行囊,回到她的故鄉-台灣。
寶貴的學習經驗
民國87年,Michelle回到了台灣,正好遇到台灣電影不景氣的時機,電影圈的前輩大多都勸她不要進入電影業,但憑著一股對電影的熱愛,Michelle仍然決定投身電影業。最後,她進入到當時以發行西片而相當知名的電影公司-春暉電影公司。
她從最基本錄影帶的包裝做起,長達4年多的春暉工作經驗,讓Michelle得以接觸國內外電影業的行銷方式、生態,以及觀眾的真實需求等。這段寶貴的經歷,讓日後Michelle更清楚如何籌畫及製作出成功的電影。雖然有了接觸電影業的機會,Michelle卻從未忘記她想拍片的願望。
民國92年,時機終於到了。Michelle遇到理念及想法相近的夥伴,幾個年輕人為了實現拍電影的理想,以熱情、年輕的膽識及不怕艱難的態度,募集了一些資金,成立了「三和國際娛樂有限公司」。
「三和國際娛樂有限公司」
「三和國際娛樂股份有限公司」初試啼聲的創業作品-《十七歲的天空》,一部啟用新導演及有限的資金所完成的電影,不但實踐Michelle她拍片的夢想,所創下的票房佳績更是令人讚賞。
「三和國際娛樂有限公司」就是希望可以拍攝品質精良的華語電影。「三和」的團隊們,一開始就從製片出發,先找到合適的編劇提案,再創作及發展觀眾想要的故事,最後才尋求適合的導演開始拍片計畫。這樣的方式,完全不同於一般台灣電影,從導演先開始、發展故事、最後再找製片完成拍片的計畫。
「三和」不單只有影片籌製的過程與其他公司不同,另外一項特別的地方是公司成員雖都較為年輕,但卻具有優秀良好的發行經驗。經過市場、觀影人口及票房分析、討論,最後她們決定從「類型電影」進行製作影片第一步。
「當影片可以清楚地定位成特定的類型,比較容易跟觀眾有良好的互動。」以發行面為考量而將電影定位為類型電影,加上她們的研究發現,看電影的人以年輕人居多,因此,「類型電影」、「年輕導演」的方向似乎確定了。
「三和」成立初期,因資金、人脈、通路等各項管道尚有不足,為了避免公司的創業作品失敗,她們鎖定三種特定的類型電影-「兒童」、「同志」、「恐怖」。
Michelle跟她的夥伴們,有了明確的目標及方向,便開始進行籌畫,最後因同志的議題最快完成企劃的準備,而相關工作人員也能夠配合,描述同志間細膩、深刻的感情-《十七歲的天空》誕生了。另外,影片上映前,密集性的宣傳、行銷也是公司的策略之一。《十七歲的天空》影片成本約400萬,光宣傳花了100多萬,卻締造了全省超過800萬票房佳績。除宣傳外,Michelle認為,一部好的影片,「編劇」、「導演」、「製片」、「國內發行」、「國外發行」等5個關鍵人物是重要因素,若影片企劃可以說服多數的關鍵人物,或者是彼此間可以互相協調配合,影片才有可能成功。
由《十七歲的天空》票房數字來看,證明「三和」這個team所想的idea成功了!2005年,「三和」再一次以票房超過1千4百萬的《宅變》來證明這群年輕人想法正確。
電影新勢力
很多人認為她們的電影是充滿商業氣息的,但若以台灣的電影趨勢來分析,影片能否成功,似乎除了創意,是否能夠符合市場需求,也是相當重要的關鍵原因。「我不知道這樣算不算商業片,但是從一開始企劃到後來真正落實到拍成電影,我唯一想到的是電影拍完後,所花費的成本是不是可以全部回收。」雖是簡單的幾句話,自信的Michelle,以自己的風格走出國片另一條道路。
獨立、熱情、有理想的Michelle,談到未來的規劃,仍謙稱自己尚有許多需要學習及改進的地方「我希望可以繼續開發優良的台灣電影、培養更多的導演及編劇人才,讓台灣電影越來越蓬勃。」
有了Michelle這股年輕的新潮流,不但讓我們看見一種勇往直前,樂於貢獻心力的精神,也讓台灣的電影加入了新的元素及方向。誰說國片不能起飛,將國片推廣至全世界應是指日可待的。
最後更新日期:2006/2/17
- Feb 08 Fri 2008 14:32
充滿神鬼氣氛的「花會」 謝輝煌
六十年前,故鄉的山村裡,出現了一種用三十六個「字」(詳後)來「裝標」的賭博。每天裝一字為標,大家去押,日賭一場。「開標」的地方,在小街後面那個沒有菩薩的破舊「行宮」裡。
每天早飯過後,綽號「狗崽仔」的莊主,和他的同夥,提個小箱子,從斜對面的住處出來,前往行宮,有些來押標的,已在那裡等著投「封子」(標單)了。
狗崽仔一進行宮,就打開小箱子,取出一個捲捆得結實的,他們叫「水單」的紅布軸,登梯上樓,把紅布軸掛在粗大的橫樑上,讓打著活結的紅繩自然垂下。接著,便和同仁坐在後樓「辦公」,不跟樓下的人見面,樓下只留一個人在收「封子」。
收封子的人一坐定,便開始工作,他只管在帳簿上登記某人下了多少注,封子和錢都放進一個竹籃裡,讓樓上那個專門接籃的人用繩子吊上去,傳給後樓,那些投封子的人中,有的是替人帶封子來投的,中了標,吃點紅而已。莊主有沒有一點犒賞?外人不知。
午時一到就開標,工作人員把紅布軸上的活結繩一扯,紅布上那個白紙黑字的標,就亮在眾人眼前了。一陣騷動之後,樓上的竹籃子便分批將一疊疊用硃紅筆手批好的封子,連同應賠的現金吊下來,由樓下那位先前收封子的人唱名發還,中了的,還要核對一下應賠的金額,當面點清,這些工作,不消一個鐘頭就圓滿結束收場。
那時,先父也常押標,我也曾代人用打冥錢的草紙寫過封子,對那三十六個字背得滾瓜爛熟。只是,事隔四十多年,都忘光了,直到二十年前某天,一位曾參與過狗崽仔裝標工作的遠房姑丈,在一位同鄉長輩家,突然擺起裝標的龍門陣來,擺出了一些裝標的邪門:
一、裝標時間總在深夜,由裝標人把決定好了的字,用白紙黑字寫好「水單」,以蛋青牢貼在紅布軸上,掛於財神旁,焚香祭禱完畢,把門窗關得水洩不通,不再見人或出門,白天也不多與人接觸。
二、裝好的字,只有他自己知道,這個字怎麼決定的?有時靠夢中或白天所見到的事物來觸發,有時靠偶然的感應。但初一、十五,不能裝「洪福」、「音會」(吊死鬼)。當天犯沖犯煞及相剋,不利的字,也不會裝。昨天裝過的,今天不能連裝。
三、標局的人在一起吃飯時,雞鴨魚頭,只有裝標的人能吃。
四、押標時,字數和金額沒有限制,十塊錢押二十個字也可以。其中若有押中,一賠三十六,童叟無欺。
五、批封子要用硃紅筆,鬼就不敢來搗蛋。沒中的,就畫個「×」。中了的,就在押中的那個字上,寫個「巾」字樣的「中」,「中」字決不可在下面封口。
六、押標的人,拜神拜鬼,求仙卜卦,所在多有。更有膽大的,於月黑風高的深夜,到那些難產鬼、吊死鬼、淹死鬼或短命鬼的新墳上,把寫好的三十六個字,用盤子托著放在墓前,祭拜後,用一根打通了竹節,一頭削尖的長竹筒,像打樁一樣打穿薄板棺材,淋進公雞鮮血,把雞一丟,躲在附近,等鬼魂出來哭叫咒罵,或撥弄盤子,倘若哭罵的聲音和某個字音相近,或是盤中的字上有血跡,他們就憑著這些跡象去押明天的標。
他擺完了這些裝標的事,我順便請他把那三十六個字寫出來,他一揮而就:
東門(左青龍):天良、占魁、逢春、有利、光明、漢雲、攀桂、明珠、榮生。
南門(出門):月利、必得、安土、日山、正順、坤山、合海、只得、音會。
西門(右白虎):上招、青雲、九官、青元、福孫、洪福、志高、元吉、茂林。
北門(歸心):天申、合同、吉品、元貴、太平、萬金、江祠、月寶、艮玉。
事隔多年,偶然在章君穀的︽杜月笙傳︾裡,得知杜氏年輕時,曾在上海江灣一帶的「花會」賭場當過「航船」(即前文中代帶封子的人)。文中並列舉了「林太平、王坤山、羅只得:::」等幾位花神的姓名,簡介了賭的方式。這才知道,「裝標」就是「打花會」,並從各辭書上「花會」條得知:
─︽思益堂日札︾:「廣東花會則拈︽千字文︾中二十四字射之,中者,數十錢可得數百金:::。」
─︽右台仙館筆記︾:「(花會),以廣東為最盛,清道光中,浙江黃巖盛行花會,以三十四古人名,任取一名,納於筒中。中者,三十倍酬之。」
─清姚覲元刻︽咫聞錄︾:「閩中有花會之局,以宋時嘯聚(即盜匪)三十六人,日標一名,勝負以三十倍為準。」
─清張心泰︽粵遊小志︾:「梧州有花會,襲(廣)東省之風,以花名三十六,輪流間出,甲曰梅,乙曰桃,密封盒中,高掛竿上。中者,一文賠三十二文。」
此外,辭書也作了個「往時盛行在廣東、上海等地」的補敘。
從以上口述及筆記資料中,大致可窺出一點花會的產地,及其設計、玩法、傳播和流變的大概痕跡。近又得麥穗兄影寄十多年前,台灣正流行「大家樂」和「六合彩」時,海嘯、何念之、紀景和等先生,在報上談花會的剪報,摘要如下:
一、三十六個花神(古人)名,和所附個別的或生肖,或職業,或十二生肖以外的象徵性動物如左:
林太平(龍)、陳安士(尼姑)、林銀玉(蟹)、陳逢春(鶴)、雙合同(燕)、林蔭街(鴨)、張江祠(蜈蚣)、李明珠(蜘蛛)、宋正順(豬)、李漢雲(牛)、陳日山(雞)、程必得(鼠)、李月寶(龜)、張三槐(山猴)、陳吉品(黑羊)、黃志高(曲鱔)、翁有利(象)、徐元貴(蝦)、趙天瑞(天狗)、田福雙(田狗)、周青雲(駱駝)、劉井利(鱉)、鄭天龍(老僧)、方茂林(小和尚)、張合海(青蛇)、張九官(老猴)、吳占奎(白魚)、張萬金(白蛇)、馬上蚤 (貓)、陳榮生(鵝)、張元吉(白羊)、羅只得(黑犬)、朱光明(馬)、蘇青元(黑魚)、陳攀桂(田螺)、王坤山(虎)。
二、上海叫「打花會」,每天「開筒」兩次,每次一個花神(神名放在筒中)。總機關叫「總筒」或「大筒」,下有男女「航船」及「聽筒」,如台灣的大、小組頭。總筒裡佈置如佛堂,燈燭輝煌。福建閩侯地區叫「花會筒」為「靶」,每天「開靶」一次。總機關叫「大山」。到現場押注及觀靶叫做「跑大山」,替人帶押注的叫「靶仔」(即上海的「航船」等)。
三、福建的花會,有時在三十六人之外,另加「觀音會」一名,列諸名之首。上海則以「林蔭街」為總神,不開。又,日筒不開「陳日山」,夜筒不開「王坤山」,加上前一天開出的兩門(神),共有四門不開,押注者只需在其餘三十二門中去猜押。押中者,一賠廿八。
四、押花會的,無一是先知,只好去荒山野寺,墓地鬼屋,求神鬼狐仙指點,或夜宿在那些地方等神鬼來托夢。有的則像「養小鬼」般,一開始就養一個「字」,天天祈拜天天押它。有個老婦養了「只得」,因無力繼續(因每次要加一底,如初次押十元,再次二十,以後就是三十、四十:::加下去),乃中途棄養。莊主得知,馬上開「只得」,氣得她上吊,幸而獲救。更有婦女捨身和不識的男人做愛,回去押「雙合同」。此外,還有「文祈」和「武析」。文析是紮三十六個紙祈,分別寫上花神名字,插在亂葬崗頂禮祈禱,等風把那個先吹倒,就押那個。武祈是找個乞丐,給他穿戴紙做的衣冠,把他帶到古墓處,給他吃肉喝酒,向他膜拜。等他神智模糊,便是神明附身了。他在胡言亂語中說出的花神名,便據以押注。怪招層出不窮,神鬼總是人願。
綜上所述,可知各地玩花會的方式,大同小異,而走邪門偏鋒的現象則一,且各有奇招。值得瞭解的是:作為賭具的三十六個(字),已出現兩種版本(見前),福建的又另加了一字。經仔細比對、推敲,可能是因諧音、字形、換字,及其他原因所造成。例如:占奎/占魁;安士/安土;銀玉/艮玉;上蚤/上招;蔭街/音會等五字,都可能是音形之誤,原因是靠口傳與抄傳,沒有「善本」可據。惟蔭街和音會,可能是因「音會」取代「蔭街」為總神之故而有所變更。其他如三槐、天瑞、福雙、井利、天龍等五字,是否依次改成了「天申、天良、福孫、月利、洪福」,就很難猜定了。因為,我們的歷史文化淵源流長,每個字詞裡都蘊藏了說不完的故事。譬如「井」字,是六十四卦之一,又和秦朝的「井田」及到處可見的「水井」有關,誰知原創「井利」者的命意所在?尤其,冠了姓氏的三十六字,沒有如前者的分門排列,也無法去做合理的對比與推測,故只好讓它們懸著,以待知音。
還有,這三十六位花神或古人,除了三位分別是僧尼外,其餘三十三位都帶一種動物。計:狗三、猴羊蛇魚各二、鼠牛虎龍馬雞豬蟹鱉龜蝦鱔象駱駝貓鵝鴨鶴燕蜈蚣蜘蛛及田螺各一,惟十二生肖中獨缺兔子。上列動物中,蝦燕鱔蟹鱉魚貓及十二生肖,均見於︽五行大義︾中的「三十六禽」,及佛教︽止觀︾中的「三十六獸」。以此推猜,僧尼和鶴鴨鵝龜象駱駝蜈蚣蜘蛛田螺等,可能也是出自與釋道五行等相關的傳奇志異之中,且多與神鬼有關,也是頗有文化根柢的一種賭具了。
另外,名字的本身就是個形象,再加附僧尼及動物,形象就更為複雜了。因此,裝字和押字雙方,都要運用到詩學中的聯想、想像等形象思維,以及感應、靈感、觸機等心理活動,乃至運用到兵法上的奇正、虛實等原則。總而言之,就是一種「術」鬥的發揮,豈是泛泛輩能鬥得過的?
人有賭性,自古皆然。但賭博也是遊戲方式的一種,能戲而不迷,像打水漂般輸得快樂,也是人生的享受。正經的說,賭風與世局有關。據何念之先生的觀察,上海的花會盛於太平天國之亂時,抗戰期中,上海淪陷之後期則最盛。勝利後就消聲匿跡了。再向前推,廣東的花會,起於「鴉片戰爭」時。再往近處看,台灣早年買愛國獎券就理性得多。在十大建設時,多以麻將消遣。蔣經國過世後,就開始搞「大家樂」、「六合彩」了,求「明牌」的滿天飛,不少神像因而遭無妄之災。近年,國內政局紛紛擾擾,兩岸關係,雲遮雨打。「大樂透」、「小樂透」,一週開幾次,用幾千萬去包牌者,屢見不鮮,而迷信風水、算命的,上至總統、下至賣小菜的。孔子說:「詩可以觀(風)。」其實,賭又何嘗不可以「觀」?詩是文化而有史,賭也是文化而宜有史。可惜,我們的賭博文化只見於裨官野史,且有視賭博為蛇蠍猛獸的,真是太不懂人類文史的義蘊了。
http://edo-ram.hp.infoseek.co.jp/teito/CoC_teito_ocult_etc.html#%89%D4%89%EF
http://open-lit.com/bookindex.php?gbid=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