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將法國興業銀行搞鬼交易員傑勒姆‧柯維耶闖的禍斥為偶然意外,很容易。
但這裡有個能讓華爾街認清事實的看法:我們身上可能都有一點柯維耶的成分。
包含幾位心理學家的一小群科學家說,他們真的發現長久以來許多華爾街從業人員的共同感受,就是人類確實見錢眼開。這些學者說,人腦對高風險交易的反應,與受到性誘惑時無異。交易風險越高,大腦對這種交易越是渴望。
法國檢察官曾將柯維耶的交易行為比作毒癮。這也在加州史丹福大學心理學與神經科學教授布萊恩‧柯內森意料之中,他是神經金融學的先驅,這個新興學術領域結合了心理學、神經科學與經濟學,藉此檢視人腦如何做決定。
柯內森讓自願受測者接受高能顯影儀的檢驗,以了解他們進行交易時腦部的細微活動。他的結論是,有時候,賺錢會讓人亢奮。柯內森說:「你自認可以從風險中賺的錢越多,你願意冒的風險就越大,神經迴路受到的刺激也越大。」
神經經濟學尚未獲得太多華爾街人士的認同。柯內森等研究人員還得證明他們的研究成果可以在市場上發揮實效。一些學者還質疑這個學科在經濟學中到底有沒有實用價值。
麻省理工學院法蘭可‧莫迪利亞尼金融暨經濟學教授史蒂芬‧羅斯說:「經濟學講究均衡,供給與需求,以及構成某種穩定系統的力量。它跟原子或人們的瑣碎舉動無關。」
即使如此,似乎有人開始注意這門學問。曾編輯2003年版班傑明‧葛拉漢著作《智慧型股票投資人》的傑森‧齊維格,去年寫了一本352頁的書,名為《你的錢與你的腦:新科學神經經濟學如何把你變有錢》。
他的研究發現之一,是準備嗑藥的吸毒者的腦部影像,與正在賺錢而且準備下單交易的交易員腦部影像難以區別。齊維格說:「這個發現明確地告訴我們,如果你賺了又賺,一如藥癮,欲罷不能。」
柯維耶(31歲)跟檢察官說,他秘密交易的歐洲股票指數期貨開始賺錢的時候,他興奮不已。直到去年12月底,他已獲利大約20億美元。「繼續玩下去的念頭油然而生,」柯維耶說,「出現雪球效應。」
然而當市場走勢與他預期相反時,柯維耶犯了一個尋常無比的錯誤:他拒絕停損,1月21、22日興業銀行發瘋似地出脫他持有的部位時,他的損失已經激增到超過70億美元。
榮獲諾貝爾獎的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尼曼表示,個人發現決策後果難以預料時,未必憑理性行事。個人預期將遭受損失的時候,也許寧可冒比較大而非比較小的風險,這與傳統經濟學思想的邏輯恰好相反。
研究情緒如何影響交易的麻省理工學院教授羅聞全說:「一個人面臨傾家蕩產的威脅時,反而什麼都豁出去了。」他說,柯維耶是研究虧損規避的典型個案。
羅聞全與波士頓大學的狄米崔‧瑞賓曾經研究交易員,以判定壓力與情緒如何影響其投資收益。他們在交易員買賣衝進殺出時,監測交易員的心跳速率、體溫與呼吸等生命徵象。
初步研究結果(也許並不令人意外)顯示,無法控制情緒的交易員,在市場上的表現通常欠佳。但是單憑邏輯做決定的交易員,表現也沒有那麼傑出。最成功的交易員,懂得善用情緒,不受情緒左右。
羅聞全說:「最佳交易員是能控制自己情緒反應的交易員。專業運動員也有同樣的反應,他們用情緒來振奮自己,但是不會受到情緒控制。」
或者,就像華倫‧巴菲特所說:「你若擁有一般的智力,你需要的是能控制衝動的性情,以免像其他投資人那樣陷入困境。」
當然,大部分交易員不會像柯維耶如此踰越道德界限,柯維耶甚至假造電子郵件訊息,隱匿未受批准的交易紀錄。不過,脫韁的野心加上賺錢的快感,本身就是一種危險組合。
人們寧願認為邏輯判斷在金融市場是主流,交易員與投資人總是憑理性行事。北卡羅來納州「摩根溪資本管理公司」總裁馬克‧育斯柯說:「顯然,法人寧可相信金融市場都是科學掛帥。」
不過,華爾街也可能興奮過度。隨網路業榮景泡沫化而來的,是規模更大的房屋抵押貸款市場的暴起暴落。抵押貸款投資使華爾街承受超過一千億美元的虧損,美國經濟也可能陷入衰退。資產管理公司「普雷芬尼集團」負責人埃佩希‧帕特爾說,交易員情緒太激動的時候,就會開始進行金額更大,更頻繁的交易。
帕爾特寫過11本討論交易心理學與風險管理的書,他說:「你曉得你在傷害自己,財務方面更是毫無收穫,但是贏錢的快感刺激你去冒更大的風險。」
華爾街傳奇交易員史帝文‧柯恩與朱利安‧羅伯森都很留意觀察人類的情緒。公司內部人士說,經營150億美元避險基金公司「SAC資本顧問」的柯恩,常請精神科醫師艾里‧基輔在公司協助大批營業員(基輔醫師拒絕說明他是否效力於柯恩的公司)。1998年全盛時期一度管理220億美元基金的「老虎管理」公司創辦人羅伯森,曾請心理分析師愛倫‧史坦測試與評估公司營業員的表現。
即將出版的《克服交易壓力:績效強化策略》一書作者基輔說,許多交易員、專業人士與普通投資人不會管理他們的風險。
基輔說:「人們通常不肯認賠殺出,最後眼看著投資化為烏有,或者放任資金缺口擴大,他們比較不會去採取完善的風險管理措施,及時出場。」
【2008-02-19 聯合報】
- Feb 20 Wed 2008 09:59
交易員見錢上癮 欲罷不能【王先棠譯】
- Feb 20 Wed 2008 09:55
惡毒貼文充斥Juicy-Campus網站 引起反彈【世界日報╱美聯社紐約十八日電】
去年秋天在杜克、洛杉磯加州大學等七所大學廣為流傳的Juicy-Campus網站,因裡面無數匿名的含沙射影八卦極受歡迎。這個網站最近又擴展到另外50所大學,可是由於惡毒貼文充斥,結果引起反彈。
在對網路自由進行的校園辯論中,學生通常主張公開和自由開放。但是這次學生領袖、報紙社論和網站上的言論卻紛紛反擊,甚至要求校方禁止這個網站。
這有如要求挽救學生,至少是挽救學生的名譽,避免他們蹧蹋自己。Pepperdine大學學生會經過冗長的激烈辯論後,最近以23票對5票要求禁止這個網站,並宣稱「學生團體藉此表明我們不希望我們社區存在這種垃圾」。
大學主管對這個網站也不敢領教,可是無法加以控制。他們只能敦促學生不要張貼或傳播惡毒八卦,並希望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學會彼此相處。
這種策略可能已發揮效用。在一些JuicyCampus幾周前還是熱門話題的校園,這個網站的使用和有關投訴都已銳減,批評網站的言論也愈來愈多,像是「我們不要毀掉彼此的生活」,以及「如果你無法切身想像你在這裡看到或描寫的事物,只要想像這種事情發生在你的姊妹或你最好的朋友身上你會怎樣」。
Facebook社交網站也出現「禁止Juicycampus!!!」團體,而且已有大約850名會員。由廣告支持並讓用戶免費使用的JuicyCam- pus,鼓勵用戶匿名張貼八卦。典型的題目包括「10大新生蕩婦」,以及「猶太人毀了這所學校」。仇恨文章司空見慣。許多貼文結合中學遊戲場的殘酷、大學校園緊密的社交活力,以及網路無遠弗屆的可怕力量。
創辦這個網站的Matt Ivester拒絕關閉網站。他說:「我們相信作為娛樂和自由表達場所,這個網站能對大學校園產生正面衝擊。坦白說,我們很驚訝居然有任何大學會反對自由表達意見。」
【2008/02/19 世界日報】
- Feb 19 Tue 2008 19:59
一百元 真得很好用
豆干八個10元 小白菜三把20元
絞肉30元 香姑10元 白麵30元
可以做成八碗炸醬麵 吃八餐 所以 100元 真的很好用
這是過去衣食無缺的我 不曾想像的
- Feb 19 Tue 2008 19:54
美食家葉怡蘭的私房義大利餐廳【文/朱芷君;攝影/陳怡安】
向美食作家葉怡蘭請教台灣的義大利料理,她遲疑了一下才說,打動她的義大利麵並非出自任何知名餐廳,而是她家附近、十分不起眼的小店...
向美食作家葉怡蘭請教台灣的義大利料理,她遲疑了一下才說,打動她的義大利麵並非出自任何知名餐廳,而是她家附近、十分不起眼的小店,「很像美而美早餐店,」她形容。即使遷移到現址,店面擴大仍談不上高檔,但材料、技巧和口味都在水準之上,「絕對物超所值,」葉怡蘭肯定。
這家被定位成「B級美食」的加貝爾廚藝工作坊,乍看之下的確平凡,菜單也很普通,歐式餐點以義大利麵為主,居然還有賣中式炒飯,不禁令人懷疑,這個主廚做得好義大利麵嗎?
據說第一次來這裡不知道點什麼,就選今日特餐,我便從善如流,點了黑板上寫的原味海瓜子義大利麵。
一試之下,果然破除之前的成見:新鮮海瓜子汁多味美,軟硬適中的麵條就如葉怡蘭所言彈牙、爽口,麵條充分吸附醬汁,不會太濕或太乾,加上例湯或飲料才165元,在寸土寸金的台北大直簡直不可思議。
和笑瞇瞇的主廚陳天爵交換名片後,才發現他是台北市餐飲職業公會西餐分會顧問,也是職業訓練中心講師,從國小畢業當學徒以來,廚師生涯長達40年,不僅擔任過數家飯店主廚,還曾兩度旅法學藝,是不折不扣的料理達人,他的廚師生涯,如同一頁台灣近代西餐發展史。
便宜又好吃的祕密
不像現在資訊發達,早年台灣連中文的法國料理書都沒有,起初陳天爵把握機會取得日文的料理書,邊自學日文邊研究,還到東京赤?的西餐廳見習。隨著手藝進步,在精益求精的動力下,他開始學法文,並藉由法文老師協助,拿到法國官方邀請函,順利到法國展開一年多的廚藝之旅。
當時他周遊法國,每個地區大概待一兩個月,在不同餐廳學會十八般武藝:點心、外燴、鄉村菜,還到葡萄酒莊參與採收、發酵釀造的過程,掌握酒如何和料理相得益彰,「真的是上山下海,學到他們的文化和優點。」
有了扎實的基礎,自然能觸類旁通,何況「法國菜的根就是義大利,」陳天爵說,差別在義大利料理更家庭化。加上曾和在台灣的義大利籍廚師切磋,即使一盤一百多元的麵,背後卻是多年深厚的功力。
擁有一身好手藝,為何不選擇待在高檔的正式西餐廳,而開一家不起眼的小店?
「經營豪華餐廳需要資本,壓力很大,」陳天爵坦言,經歷帶領飯店業績衝上高峰的成就,也遭遇過經營者視資深為包袱的現實,他發現與其為了向股東交代疲於奔命,不如量力而為,把心思花在料理上。
「其實歐洲許多餐館也是招牌小小的,靠地址才找得到,卻很好吃,」陳天爵表示,他只求乾淨整齊,「錢都省下來投資在食材和廚房設備,」他希望客人是花錢吃東西,「不是眼睛看裝潢。」陳天爵每天早上都去濱江市場選購新鮮食材,親手熬煮高湯和各種醬汁,特餐兩天就換一次。除了簡餐,他也接受訂製歐洲鄉村料理,同樣講究食材、物超所值,非常適合聚餐。
和太太一起守著小店,雖少了以往飯店大廚的榮光,陳天爵卻甘之如飴,「想多賺錢就得靠別人,萬一對方短視近利,就等於浪費時間,」他強調,現在能自己掌握菜色、採購,提供最新鮮的美味,「客人快樂,我也快樂。」
加貝爾廚藝工作坊
地址:台北市北安路837號(美麗華百樂園對面)
電話:02-85098552
營業時間:
中午11:30~14:30,
晚上18:00~21:30,週一公休
義大利麵130~185元,附每日燉湯或飲料(不能刷卡,不收服務費)
私房建議:每日特餐是陳天爵根據當令食材變化,常有驚喜。想嚐嚐融合法義特色的,葉怡蘭推薦少見的亞歷山大鮮蝦雞肉麵,粉紅醬汁是用蝦頭、蝦膏加高湯熬煮4小時而成。鄉村料理均附自製的手工麵包(飯類除外),甜點也可訂做——總之,盡量善用陳天爵的好手藝吧。
- Feb 19 Tue 2008 19:44
《大廚在我家》李崗上菜 新年快樂【王瑞瑤/台北報導】
什麼料理可以國泰民安、滋陰補陽、早生貴子、軍民一家……,請看李崗上菜!
台灣什麼最紅?星光幫最紅!國際名導李安的弟弟李崗,製作《星光傳奇》,趕在過年前殺青,將於4月18日上映,興致特好的李崗,捲起袖子、動刀弄鏟、洗手做羹湯,提前秀出親朋好友垂涎三尺的李家年夜飯。
■做菜認真 講究細節
在座嘉賓除了這陣子一起打拚的工作人員以外,還有韓良露、陳浩、陳鳳馨等一干好友。請教李崗的菜譜?在旁的韓良露搶著回答:今天叫「沒譜」,因為李崗做菜從來沒有譜。
沒錯,李崗上的菜有:媽媽傳授的北京醬鴨、家廚老楊遺留的四川泡菜、愛台灣的醬油鮭魚炒飯、三瓶紹興酒滷出來的蹄膀、又摔又捏的紅燒獅子頭、翻到手痠肩頸發硬的蒜苗臘肉、一定要配紅酒兼啃大蒜的台塑牛小排、看不出所以然但非常好吃的檸檬魚、純正私釀米酒一路火燒出來的燒酒雞,以及李家獨有的乾式滷味等等。
從台南北上跟兒子過年的李媽媽表示,自己從不下廚,也不會做飯,唯一傳授給兒子的北京醬鴨,是40年前在花蓮跟當地的老太太所學的,她覺得李崗很會做菜、學菜也很認真,因為有興趣,所以深入研究、講究細節,每一道菜都精采。
■醬油炒飯愛台灣
至於李安在李媽媽的眼裡也是一個會做菜的好男人,印象最深的是義大利麵,「他會按照媽媽的口味加以調整。」做媽媽很了解兒子的貼心。
李崗上菜高潮不斷,架勢足、嗓門大,當燒酒雞冒出熊熊藍火時,他跟大家玩成語接龍,什麼國泰民安、滋陰補陽、壽比南山、早山貴子、軍民一家等好話全都出籠;當他端出干絲時,嘴裡吼著:「不會煮干絲說會煮江浙菜,我不信!」一邊炒飯,一邊嘟嚷:「不會炒飯就不會做菜,因為最簡單的最困難!」
酒過三巡,看李安滿臉通紅、腦袋可能昏花時,想偷學幾招他的好手藝,沒想到這老兄一問到紅燒獅子頭、北京醬鴨、香滷蹄膀等李家經典好菜時,嘴裡吐出的話都是:「我不告訴你。」
「做人有哲理,做菜有菜理。」李崗連做菜都能表現愛台灣,炒飯時拿起醬油猛澆,他說大陸炒飯放鹽巴,台灣炒飯淋醬油,多放,就是愛台灣啦!
插科打諢之餘,李崗說起菜理頭頭是道,例如用醬油愛台灣的炒飯,堅持使用隔夜飯,而且一定得是泰國米飯,不管是鮭魚、雞蛋還是肉絲,都要分開過油炒散,另外炒飯要讓米粒分散,手是用切的,不是壓扁……,炒個飯規矩一大堆,誰能說李家的家
宴沒譜兒呢?
■李崗做菜的祕訣:
一、黃金高湯:老母雞、金華火腿、香菇、蛤蜊等熬煮2小時以上,煉出金黃色的高湯,煮干絲、獅子頭,連炒米粉都得靠它。
二、嚴選食材:台中朋友送的蒸餾米酒、花蓮朋友寄來的純釀原液醬油、濱江市場中藥店抓出大把參鬚的燒酒雞配方,還有剛從北海道空運來台的醃鮭魚等,難以細數。
三、不怕麻煩:請客,花3天時間準備,李崗的菜不好吃,才怪!
私房美味》李家醬鴨 照著做
【王瑞瑤】
讓陳浩想到抓狂、韓良露口水直流的李家醬鴨到底是怎麼做的?記者旁敲側擊,仍攻不破李崗的心防,不過李媽媽卻露了口風,讀者可在家試做看看:
光鴨洗乾淨,用醬油、酒與花椒粒塗抹裡外,醃上3、4個小時;然後用整鍋油慢慢炸到裡外金黃,火千萬不能急,否則外焦內生;把泡過鴨的醬油與大料加入水與冰糖,放進鴨子煮開,轉小火慢煮,期間要不斷翻動鴨子,直到醬汁收乾變成麥芽糖狀即可。
- Feb 19 Tue 2008 12:11
事件之後--我對張文政老師的一些看法 BY砂山
張文政老師被收押了!當老爸淡淡地告訴我這個消息時,第一反應是:「真的是他?『張文政』這是個菜市場名,一大堆人有喔!」馬上至Google新聞查證:看到照片,那『土型敦厚背如龜』的,不就是張師嗎!還真的咧!真是令人啞然!空氣霎時凍結了。
回憶和張師的因緣,是開始於大二翻譯課,最後一堂課拉到草地上玩氣功(?),只覺有趣。
大四通識課修「易經文化與研究」:營養又好玩,一整學期,對這各式算命如:手面相、姓名學、風水、水晶、梅花心易...等有了粗淺的認識,砂山個人認為,這些課也沒不好的:(一)自娛娛人(二)以後嘛,也不太會被路上的算命先生或賣水晶的騙(也許...XD)。
之後,還加入了一陣子--張師為指導教授的『易經文化研究社』,只見一群愛好中國傳統文化的青年,勤勤懇墾地聽張師在台上傳道,兼之作筆記、討論,蠻正當的,沒有奇奇怪怪的事兒,像報紙說的...。不過,以我兩天打魚,三天曬網的個性,與社團也漸行漸遠。
有一次張師與社團大家,同遊九份,眾人走上蜿蜒階梯,登高望遠,至一平台,張師停步,學子們一同仰望,看張師指點著青翠優美的山勢,氣完神足,滔滔不絕地說這是XX格、XX勢,大家用力聽、用力點頭...此一畫面,深深地印在我心中。
又畢業前,閒暇甚多,張師一日突然來電,說:「要不要學氣功?」反正好玩,又有被重視的感覺,開心,沒想到有人會記得我...,就去了。在他重慶南路的易經研究中心,花了兩天,連同一同學(女),和兩名社會人士(一男一女),學了呼吸吐吶、觀想、持咒,還有自發動功,大家比劃來比劃去,真的好好玩,第一天在室內,第二天拉到大庭廣眾的植物園...很起勁呢,大家真的是在認真學東西,蠻正當的,沒有奇奇怪怪的事兒,像報紙說的...。
結果是:我沒帶錢包,居然只給了200元的紅包...這真是一生的恥辱,哈哈哈(泣),但張師也笑笑收下,未有微詞...大人大量。
之後又有介紹老弟去算命,不過他覺得不很準(無言),我那時又留下來,做了一下心理諮商,跟尊敬的老師吐一下苦水,如對前途的不滿...等等,張師也扮演著好傾聽者,也以言語開導了一番...就這樣,也是七年前的事兒了。
最後一次見到張文政老師,是在之前工作的書店,老師自己要找一些書,也談到他的女兒要看的,我也只盡我職責,未多談修習五術或氣功之事,因為小生我根本就荒廢了嘛!慚愧!當時倒是,只稍稍覺得:老師眼神,看似『疲倦』,氣色、氣勢未如當年,是否練功太過,太常跟靈界人物溝通,以致過於勞心勞神...,『走火入魔』這不祥的四個字,一下子浮上心頭,事後自我安慰:別想太多,張師這種厲害的人,不可能嘛...。
現在說什麼都是後見之明了,以個人淺見,張文政老師今天的事端,其來有自,要怪,極大部分就要歸於:他的人格特質和他的專長(也就是易經研究?)上了:
(一)超人自信(幾乎自封為仙、神算兼通靈,無所不能,歡迎挑戰,迷倒多少男女學子,老師,你的過剩自信也分我一點吧)
(二)那種口才(涉獵極廣、出口成章、滔滔不絕、風趣熱誠,兼之又是個為人『解惑』的老師兼半仙,口才焉能不佳...)
(三)對於「陰陽調和」的執念(在上課時,是有聽他提到過密宗有『雙修』OR『躺著練』,但也只限於笑談、小常識,男女同學大家聽一聽,長長見識就算了,別當真,真的若要砂山奉陪...嚇死人,老子不幹!絕不!)
想想女學生並非是暴力脅迫,而可能是懾於張師的過人口才和風采和奇怪的執念--『陰陽調和』,簡而言之,就是,被騙了。
不過看報導記載,直到警察上門,張師還「...顯然不知事態嚴重,一直不認為自己的行為是「性侵」...」,可見他真的認為自己「沒錯」,嗯,『陰陽調和』啊!自己都騙倒了,不會吧,這不是神棍的常用藉口嘛?真正相信這種事,可能真的會被社會大眾看成是嚴重起肖吧。
又多想了一下,今後張師可能失去其「教授英文」此一「正當職業」的支柱,恐怕今後一心於宗教...,危險,我們不要再一個宋七力或妙天了,之前張師什麼好康都擁有了,家庭、子女、教職、副業(五術)、名聲、崇拜他的徒子徒孫...太多了,怎麼還這樣??真是練壞了。(汗)
只是,不能因人廢言,也不要過早亂下斷語,期望張師能於此最嚴峻的時分,能有所反省。因為我們都是凡人,而且屬於凡人的,最基本的社會規範,決不能破壞。『恃強欺弱』,自己做了什麼,騙得了自己嗎。
砂山你的結論是...
當年我有學到東西,現在我也學了東西...
- Feb 18 Mon 2008 20:54
拳擊有氧》拳打腳踢 為自己打氣【經濟日報/何佩儒】
「嘿、厚、喝!」健身房中,傳來陣陣嘶吼與吶喊,舞台上的教練與台下的會員揮汗如雨,在拳打腳踢中,不僅消耗掉一整天的熱量,也讓累積了一天的壓力紓發殆盡。
康貝特 戰鬥有氧愛好者
康貝特(combat),不是提神飲料,是喜愛拳擊有氧,或稱戰鬥有氧的愛好者,對combat的暱稱。這項由Les Mills所開發出來的運動,結合拳擊與武術,在激烈的運動中,達到心肺功能及肌力的訓練,引進台灣近八年,吸引了許多上班族在下班後快速收拾桌上的文件,趕著去上combat。
GoGym健身俱樂部行銷企劃部主任高瑾蓉表示,在主要健身房中,拳擊有氧在最受歡迎的有氧課程中數一數二,尤其25歲到45歲的上班族,不分男女,只要開始接觸,大多難以抗拒combat的魅力。
尤其對許多男性上班族來說,下班到健身房除了上跑步機,或做重力訓練,團體教室中的拉丁、街舞這些要扭腰擺臀的課程,看了就覺得彆扭,但揮拳、踢腿的combat,看起來就man,吸引了許多男性上班族走進團體教室。
拳擊有氧教練林元中指出,combat吸引人的地方,主要是在課程的設計屬於配套式,也就是一小時的課程,從熱身到上肢的訓練、腿部的訓練等,都有固定的排法,只要熟悉指令,搭配音樂,進入的門檻不高,每個人依照自己的體能,調整運動的強度,就可以達到很好的運動效果。
一小時 消耗800卡熱量
再者,一堂combat課程下來,認真跟著老師打拳,約可消耗600到800大卡的熱量,搭配飲食控制,會有不錯的減重效果,也讓坐辦公桌坐到「中廣」的上班族,在看到體重降低後,超有信心的更用力打拳。放眼望去打拳的男女老少,來自各行各業,從公務員、老師、醫生、檢察官、律師、科技新貴、開店的老闆、藝人等,幾乎沒有職業限制,只要走進健身房,試過 combat,就像一句廣告詞「累,不是停下來的理由」。
日本趨勢大師大前研一在「Off學」一書中,提到上班族要讓自己的生活豐富,擺脫上班的束縛,應該試試結交工作以外的朋友,尤其是有共同興趣的朋友,因為沒有工作及利益上的衝突,是你想要在生活中暫時休息(Off)時的最佳夥伴,例如大前研一就有一群一起騎重型機車的夥伴。
在combat課程中,除了一起揮汗如雨,很多人也從點頭之交,開始閒聊起來,討論那位老師的懂動作比較標準,或是今天有那一首歌特別 High,久而久之就變成了朋友,上課前親切問候,下課後有些朋友也會小聚一番,形成自己生活圈的另一環。在網路時代,有許多combat老師或學生,在部落格中形成新的社交圈,不管何時、何地,都可分享打combat 的心情,甚至生活中的新體驗。
很多上班族都是大前研一說的「三無運動家」無時間、無金錢、無心情,其實在汗水淋漓、泥濘滿身的休閒活動之中,釋放平時工作所累積的身心疲累,懂得Off,才能On在生活中。
【2008/02/15 經濟日報】
- Feb 18 Mon 2008 20:28
洗腎不如換腎 帶頭推器捐吧【聯合報╱李伯璋】
李伯璋/成大醫學院外科教授、台灣移植醫學會常務理事(台南市)
十七日聯合報專題探討尿毒症病人的治療商機。相信很多人都無法體會尿毒症病人的治療模式該何去何從?
尿毒症,簡單說,當一個人的腎臟完全失去功能時,就無法適當排泄水分及排除尿毒,必須靠洗腎(血液透析)來進行這些功能;尿毒症的病人無法靠報紙的偏方廣告治療,他們一星期必須洗腎三次,一次四小時左右,而且要活多久,就必須洗多久。大多數病人及家屬所承受身為生命邊緣人的壓力真的活得很累,可是又不得不這樣做。
對於尿毒症病人的治療,除了洗腎、腹膜透析、還有換腎(腎臟移植),這些治療本身是相輔相成。腎臟移植的手術技巧並不是很困難,目前的醫療水準,手術的成功率有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當植入的腎臟發揮功能而開始產生尿時,病人很可能因此脫離洗腎機而展開另一個新生命。所以病人常常有兩個生日,一個是出生之日,一個是腎臟移植手術的再生日。
有些洗腎中心喜歡強調洗腎可以洗很久,好像不會死,真的嗎?根據一九九九年新格蘭醫學雜誌分析美國廿二萬八千多位病人的資料指出,腎臟移植病人手術後的相對危險,在術後一○六天前是較高於洗腎病人,術後一○六天至二四四天,兩者有同等的相對危險,而等到超過二四四天,洗腎病人的相對危險就高過換腎病人了。研究也指出,洗腎病人一年的死亡率百分之十六點一,換腎病人則為百分之三點八;洗腎病人的預期生命平均約為十年,而換腎病人的預期生命則為廿年。這些實證醫學的科學數據在國內一直被忽略,相對的,洗腎病人被告知的是換腎的危險性與死亡率。大家必須思考,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不願意主動告訴病人腎臟移植是一個很有意義、價值與治療尿毒症病人的醫療技術?
新聞報導中的商機與利益是掩飾多少醫療良心換取的?醫界同仁必須以病人福祉為中心,提供尿毒症病人最適宜的治療模式,現實環境中推動腎臟移植遇到的困難,大家一起來面對、克服與溝通。制度無法完全無私的設計下,國內腎移植外科醫師人才培養的明顯斷層將是很重大的危機。
更重要的是大多數洗腎病人因為身體狀況不易找到工作機會,這些都是社會人力的損失,這也是開發中國家的政府會全力推動腎臟移植,它是唯一能為健保節省大筆醫療費用、紓解健保支出成長壓力、同時可為尿毒症病人帶來真正健康的方式。
很多病人都明白腎臟移植手術是治療尿毒症根本的方法,然而他們對這種機會卻是不敢夢想。根據資料,一九九五年美國約有五分之一尿毒症病人登記換腎,其中的三分之一得到腎臟移植機會,平均等待換腎的時間為兩年。國內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的資料有六三七一人在各大醫學中心登記換腎。然而,一年不到兩百人有機會等到腎臟移植,假如依照排隊的原則,要等卅年,所以很多病人相當灰心。有些人不甘心,轉到大陸接受腎臟移植手術,費用大約八十萬到一百萬元。而且,在當地的醫療品質也無法得到保障,只能聽天由命,那種心情的複雜只有與他們相處過才能體會。
最近總統選情炒得非常熱,醫界也捲入其中,然而各組參選人器官移植政策如何?今天,藉由聯合報的民意論壇,呼籲總統參選人一起來推動器官捐贈,希望他們多少能務實明白一些台灣器官移植現況,共同來支持器官移植的成長。這不僅可大幅減輕國家健保財政的負擔,對等待器官移植的病患、家屬,也是功德一件。
【2008/02/18 聯合報】
- Feb 18 Mon 2008 20:06
誆治病改運 教授姦大學女 3年6次「跟神棍沒兩樣」
張文政(左)性侵女學生,昨被捕後遭警方移送,羞愧拿文件遮臉。呂仁欽攝
【張芳榮、楊勝裕╱連線報導】在四所大學擔任英文副教授、指導易經研究社的名師張文政,竟趁女學生訴苦時,以治病改運為由誘騙到校外辦公室,逼迫為其口交,還用手指強插下體,女學生擔心影響成績隱忍至畢業後,才向家人吐露,三年內共被性侵六次。張昨被警方逮捕,遭檢方聲押,目前掌握至少兩名女學生遭狼爪,是否有其他受害者,仍在追查中。
張文政在北市重慶南路三段上的公寓二樓,設立管輅易經研究中心。簡銘柱攝
杏壇敗類
台灣女人連線秘書長蔡宛芬表示:「這種行為簡直跟神棍沒兩樣!」她提醒,女學生如發現老師有怪異的行為,可相互提醒或向校方申訴。人本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指出:「該名副教授的行為顯然有病。」她強調,校方應盡速做出處分,以確保學生權益,各校也都不該聘用。
憂被當隱忍至畢業
警方調查,嫌犯張文政(五十二歲,南投人)在元培科技大學擔任應用英語系專任副教授,因鑽研易經、紫微斗數和八字等,也在淡江、萬能科技大學和華梵大學分別成立易經研究社,並在北市重慶南路開設管輅易經研究中心。警方昨依妨害性自主罪嫌移送法辦。
四年多前,張嫌在淡大擔任易經研究社指導老師、並教授英文,受害大一女學生因感情問題求助,張嫌宣稱須進行治療改運,要女學生到他開設的中心進房換浴袍,張嫌卻突然抱住女學生,伸手撫摸胸、臀,並強迫女學生為他口交,接著指插下體。
警方指出,女學生因擔心學分被當,畢業後才告訴家長,三年內被性侵六次,其家長去年兩度向教育部投訴,教育部發文要求校方禁止聘用,但元培科大未處置,女學生遂於月前報案,警方才發現還有另名女學生受害。
校方暫停課程追查
警方昨前往張嫌的易經中心逮人,他坦承犯行,還以「女學生很開放」、「因為和老婆久沒行房,才會找女學生幫忙補氣」等說詞卸責。
元培科大秘書室主任匡思聖表示,將暫停張在校所有課程,並組成性別平等委員會調查,交由教評會開會評議,依涉案情節進行解聘或停聘。
淡江大學主任秘書徐碇基表示,對張沒有印象,其指導的易學社已於上學期停社,張也未在校任教。華梵大學學務長呂健吉指出,張過去曾在校內的易經研究社擔任指導老師,並非專任或兼任的教授,校方已解聘。
姦女學生示意圖
1 張文政騙女學生到易經研究中心,要她在神明前發誓,不得說出治療過程。
2 張要女學生到房間換浴袍,接著從後方抱住女學生,將手伸入浴袍裡摸胸。
張文政小檔案
年齡:52歲
婚姻狀況:已婚
學歷:淡江大學英國文學碩士
現職:元培科技大學應用英語系專任副教授、管輅易經研究中心負責人
曾任職學校:
.淡江大學英文學系、易學社指導老師
.萬能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易經研究社講師
.華梵大學易經研究社指導老師
資料來源:台北市刑警大隊
教師性侵學生事件簿
.2007/07/06:一所知名佛教大學的已婚研究所所長,趁調查研究時載女研究生到汽車旅館性侵,事後辯稱女研究生為求論文過關自願獻身
.2007/01/17: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助理教授尤本立,以幫忙推薦出國留學、找工作為由,迫多名女學生與他做愛,被起訴求刑5年
.2006/12/23:真理大學水域運動休閒學系主任黃坤得在研討活動後,強押性侵女學生,檢方裁定交保
.2006/06/20:苗栗縣某技術學院韓籍教授,在研究室涉嫌強暴一名女學生,受害者精神崩潰拿刀自殘,教授交保並限制出境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延伸閱讀】
事件之後--我對張文政老師的一些看法 BY砂山
- Feb 18 Mon 2008 19:52
假借陰陽調和性侵女學生 大學副教授送辦 記者黃貞茹、李孟唐/台北報導
假陰陽調和,副教「獸」性侵女學生。
2008/02/16 00:04
一名52歲、任職於元培等五所知名大學的張姓副教授,開班授課易經,涉嫌對面貌清秀的女學生,假借「陰陽調和」之名大膽性侵,據了解,至少兩名女學生受害。
「教授,你為什麼要性侵女學生,這是修行嗎?你是為人師表,怎麼可以性侵女學生?」記者追問著張姓副教授。
個頭矮小的張文政,表面上是文質彬彬的副教授,實際上卻是隻披著羊皮的狼。「教授你要不要說一下,怎麼會發生這種事,你是用什麼方式?」記者又問。
52歲的張文政任職於元培等五所知名大學,應用英文是他的強項,不過他另外開班授課研究易經,卻也成了他犯罪的工具。
張文政專挑面貌清秀的女學生,假藉對方體質虛弱,需要陰陽調和,大膽性侵,初步了解至少兩名女學生受害,至於地點就在他校外的易經研究中心。鄰居表示,確實常看到女學生出入。
鄰居指出,「學生啊!好像給他看相算命,他們讀書會也不可能一個人,都是一個團體,(記者:所以他怎麼會有單獨時間性侵女學生?)對啊!」
教授變成狼,鄰居也很訝異,張文政知道自己犯下惡行,還跑到寺廟發願,願意吃全素來彌補過錯,但一錯再錯,終究還是逃不過法律的制裁。
【延伸閱讀】
事件之後--我對張文政老師的一些看法 BY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