惦惦看你去 著愛多少勇氣
你咁知影心欲橫
目屎吞落去 感覺有多空虛
你咁知影阮歸暗
怔怔睏袂去 心內卡想也是你
你咁知影這世人 我~~尚愛的就是你
明明知影放你去 就會永遠失去你
還是將阮的命運 交乎天來決定
但是咱兩人 有約束
一定要好好保重
一定要幸福 嘛要快樂
雖然分開是這艱苦
但是咱兩人 有約束
無論按怎的結局
我會用真心 甲你祝福
我的未來你免煩惱
我的心情家己來照顧 我的未來你免煩惱
標題那句話,是上次跟台灣朋友的日本朋友寒暄時,他聽到我們要來定居的反應。
最近FB流傳兩篇文章,〈去日本找朋友玩卻鬧到不愉快?〉以及〈日本這個國家教我的事〉 。第一篇講的與其是文化問題,不如說是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體貼。跟以前流傳過的一篇旅伴文比較相近。老實說,一個朋友能不能跟同睡一床,值不值得放下工作學業陪他玩,跟有沒有出國一點關係也沒有。而硬是要讓經濟狀況較吃緊的人請客或陪花錢,這種朋友也不應該交往。
很多人會強調「日本東西很貴」,其實扯到匯率問題就複雜了。領日幣花日幣的人,當然就不應該考慮什麼匯率。但總是要注意一下人家是拿什麼階級的薪水 養幾個人吧?咱們這年紀,「在日本的朋友」多半不是拿多餘的台幣去玩的吧?那都是人家的生活費啊!而用台幣換日幣的人,不管是留學或長居,總是有個額度, 提早花完剩的日子就要吃土了。就算在國內應該也不至於要求失業的朋友陪著四處吃喝玩樂吧?
這邊主要想談的是關於〈日本這個國家教我的事〉這篇,作者好像覺得自己去了很多次很了解,不過說真的,很多事情只要多跑幾趟書店,看看翻譯書看看漫畫連續劇,就可以看到更深層的面向。以下就照對方的行文順序,一一說明我所看到的日本:
「一踏上日本的土地,心裡總會浮現一種奇特的自卑感。」(以下引號斜體均為引言)
▲很多台灣人都頗自卑,連帶的也認為其他台灣人應該跟自己一樣自卑。之前流傳一篇新聞(?)說他的外國朋友(好像是義大利?)知道台灣兩黨,知道台灣總統是誰,台灣人都覺得他好厲害不可思議,而這位外國人反而覺得不可思議,他們的新聞都有報台灣選舉,知道有什麼了不起。藉此故事呼籲台灣人不用自卑,我們在世界上能見度並不低。
但,台灣人以為義大利人不會知道台灣宗痛是馬英九,豈是因為自卑?是因為我們不知道義大利總統是誰,所以才以為人家也一定不知道。我們會驚訝,只是因為台灣不報國際新聞而已。
每個國家、每個地方,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民族性。如果能夠知道歷史脈落、能夠理解為什麼這麼做的原因,就可以平等的當作「特色」,而不只是「優 點」或「缺點」。就像台北關東口味偏鹹,台南關西口味偏甜,各自有其環境脈落,根本不需要分高下。理解以後,你就可以心平氣和的把「台灣人喜歡省小錢花大 錢」當作「特色」,而不是「白痴」。
「即使生為醜男醜女也要認真打扮, 不管是不是認真上班每天都會穿得很體面才能出門的國家」
▲東京人特愛打扮,但其他地方就還好。以前也有聽說過「出門要化妝才是禮貌」,不過進到校園還是有素著一張臉上學的大學生,買東西也會看到沒化妝的店員。所以其實也不是每個人都這麼拘謹。
而且東京人的打扮是源自於焦慮,不是源自於審美觀,所以他們還是會做很多很流行但是很醜的打扮。比如黑褲襪配短褲平底鞋,因為腳踝沒遮掩,讓腳踝跟小腿肚的寬度差異更加明顯。長期窩地板的蘿蔔腿實在不適合這種打扮。還有最近又流行回來的皮鞋加小短襪也是。
日本女生是有素臉焦慮沒錯,但不表示每個人的化妝技巧都很高明。說真的,日本外表好看的女生都在電視上雜誌上了,光看長相的話,AKB也沒有比黑澀會漂亮。一般在路上看到的女生,就算化了完整的妝,還是可以看出她本來長得不漂亮。要我來說,還是省下時間多睡一點好。
「是的!這個國家的國民所得一定有三萬美元。只要是明眼人都能觀察得出來。」
▲很瞎。全世界都在通貨膨脹,只有日本在通貨緊縮,(已經膨了,而且因為安倍效應更膨了)速食店蓋飯店吃一頓飯不到半張鈔票,而且流行起「一個月一萬圓節約生活」的節目,主婦雜誌也流行起節約菜單的單元,百元商店跟便宜成衣大肆展店,這都是日本日漸貧窮的證明。
「天氣預報準確到嚇人的地步(例如下午三點雨就會停)」
▲精確不等於準確。幹氣象說週六變冷週日下雨,結果我昨天下午出門到晚上回來都撐傘啊!今天窩在家卻沒聽到雨聲。或是連續下雨我看了一週預報之後選了氣溫最高的陰天洗衣服,隔日卻更晴這種事情也不只一次。總之日本氣象跟台灣一樣時準時不準(那就是不大準啊),連形容一個人講話不可完全相信都會比喻作「跟天氣預報一樣」(大概是電視或小說看到的台詞吧)不同的是,台灣對於報不準很認份,日本人會罵氣象局。像上次二月中說會下積雪,害大家紛紛購買除雪用具,公司行號把需要交通往來的事務排開,結果只有半雪半雨飄一天,新聞還有報導這次預測失誤造成相當於多少金額的損失(事實上天災沒來,哪有什麼損失)
「電車幾乎班班準時、公車司機會等你坐穩才開車、過馬路不會擔心被車撞、柏油路平坦無奇、」
▲幾乎?如果包含有通知的停駛的確是啦。我覺得硬要跟台灣比的話,JR相當於台鐵、地下鐵相當於捷運、新幹線相當於高鐵。所以比較對象如果僅限於台 鐵有點說不過去,要把高捷北捷都拿來比。台鐵脫班的原因八卦版有人寫過了請移駕,北捷搭這麼久除了剛通車的路線造成幾次事故以外,平常沒聽過意外造成誤點 延遲或停駛。但日本電車一天到晚有事故造成停駛,多半是平交道出狀況或輾到人。你有常常在台鐵或捷運月台聽到看到車子輾到人所以請轉車或被困在車廂裡兩小 時嗎?東京中央線天天在人身事故,我不懂月台為什麼不肯裝閘門。
日本的公車司機不但等你坐穩才開車,也不準你在下車前提早站起來。但,日本人在交通移動上的態度跟台灣人差很多,日本人並不搶快。所以他們才可以慢慢的等乘客就坐。日本人不管搭車或開車都不搶快,也許是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交通是很花時間的事。對首都圈(東京以及週邊相鄰縣)來說,搭兩個小時車跨縣市上班很普通很OK,每天來回花四個小時搭車沒什麼。要是高雄人的話上班騎車超過20分鐘就會想搬家或換工作了吧?要是台灣司機這樣等全車坐穩才離站,恐怕該站沒有上下車的乘客全客訴了。
日本習慣過馬路是車要讓人,台灣習慣是人要閃車。老實說我到現在還沒習慣,因為我走路很悠哉。我不是住都內,沒有紅綠燈的路口比較多,誰先走全憑默契(?)。因為車子都會停下來讓我,即使我揮手示意請他先走也不要,害我每次走到路口都要加速以免耽誤車子XD
跟柏油路比起來,我覺得人行道平整更為難得。推菜籃車很明顯啊~
「租房子時房東會先請清掃公司整理和消毒完再交給你、每個房間都有陽台可以曬衣服、衣服晾完隔天一定乾。」
▲日本也是有梅雨季好嗎?不過晴天真的很乾,他們衣服都不會晾過夜,顯然是因為主婦們都在早上洗衣服的關係(我在台灣家裡都是吃完晚飯洗澡前後晾衣服啊)但我們隔壁公寓就沒有陽台,雖然有落地窗有裝晾衣竿的架子,但是衣服要是掉下去就會直接躺在馬路上。
說到租房子喔,就算是一般的單身公寓,一般也會收管理費。而且租房子的時候還會收押金跟禮金。台灣的押金通常都是預繳前半年房租,是怕你簽了約又烙 跑,收不到租又不能租給其他人。日本的押金是怕你破壞房子,退租時屋況如果有髒有破有缺角,就會扣押金。我是還沒退租過,不過聽說大部分都拿不回來。畢竟 房子天天住哪有不折舊的呢?而禮金是「感謝房東讓你有得住」,當然不能抵房租也不會退。而且日本沒有自己聯絡房東的都要靠仲介公司,所以仲介費也要另收。
也就是說,在日本租屋,要比台灣多出仲介費、押金、禮金,約3~5個月的房租,以及每個月的管理費。這就是他們為什麼會有錢請清潔公司打掃消毒,而我在台灣租的學生套房是由房東每週來打掃一次走廊。
「公司幫員工付交通費和加班費是理所當然、一年有四個月年終也是理所當然。」
▲這就是為什麼日本一家公司一家店,有70~90%都是打工仔。因為非正式契約僱用就可以避掉不少福利。連迪士尼這種有獨特世界觀的工作都有90%的工作人員並非正式社員,你就可以知道在這個國家找工作多辛苦。
「廣告和出版不會出現醜東西、也不會有醜陋或懶惰的商品包裝、」
▲但是也沒有漂亮的令人驚艷的。日本的平面設計都長一樣啊!!!!!不管誰來做,不管哪家設計公司做,就是把大字整齊的放在圖或照片旁邊。電影、連續劇的海報就那幾種構圖。因為他們都是照設計準則做的,去書店翻幾本翻譯自日本的設計書就知道我在講什麼。醜東西還是有啊比如這個我就覺得是醜東西啊,雖然台版也沒有很好看至少很切題很有味道啊。還有《白夜行》小說的日版封面那個可以叫設計嗎?台版至少是人家看完書之後照標題做的啊。
「電車和百貨公司不會到了冬天還狂開冷氣」
▲但是會狂開暖氣啊幹!開到26度是怎樣,要大家一進門就換短袖嗎?出門就一直冷暖交替冷暖交替,一直脫圍巾穿外套。衣服拿在手上很煩多帶一個大包包裝衣服更煩。冷暖交替對皮膚很不好會缺水,化了妝之後沒辦法補保溼啊幹!!
「不管買什麼東西店員都會給你無敵燦爛的微笑。」
▲一問三不知的時候也笑得很燦爛。暫且不提我的購物經驗,日本人因為要求工作上要對客戶陪笑,所以大家下班回家臉都是垮的。對陌生人都很親切,對最親近的家人卻很疏遠,你覺得這樣的社會比較美妙嗎?
「東京這個城市不管住哪裡, 幾乎再偏遠的車站出來,都是一個具體而微的小世界:」
▲相對的,離車站遠一點的地方就什麼都沒有。所有的飲食店都在站前,不像台灣只要住宅區方圓一公里內一定有數家麵攤便當店自助餐或鍋貼。在日本要是 住在車站跟車站中間,會忍不住感嘆我到底在什麼偏僻的鄉下。或是你可以依賴7-11的真空包菜餚啦,四菜一湯買下來大概日幣一兩千吧?我家是教我盡量不要 吃工廠做的加工食品,為了耐運送保存你不知道他加了什麼東西。但我家附近超商超市的便當跟蓋飯店一樣主菜之外都沒有配菜的只有炸物跟一兩口醬菜,害我現在 除了自己查食譜煮之外不知道要上哪吃。
「我們始終沒有「大人的」(オトナの)文化。……我們甚至沒有「男人的」(オトコの)文化。」
「連手機面板都能幫全世界代工了,最簡單的東西(例如好吃的優格或找零時可以吐出鈔票的售票機)卻永遠做不出來。」
▲怎麼會沒有大人的消費文化,辦公室團購就是啊。怎麼會沒有男人的消費文化,相機手機線上遊戲就是啊,台灣不看雜誌,但是我們有01。台啤也比惠比壽好喝,不管日本每年推出多少啤酒口味,我覺得都沒有贏金牌。台啤跟龍泉出的水果啤酒系列也比朝日三多利的調酒系列好喝。
為什麼日本人會做很多新奇方便的研發?為什麼有很多興趣雜誌?因為他們有錢有閒有市場。日本的1%是多少人台灣的10%是多少人?日本書籍首刷是二 三十萬本台灣是一千五兩千本。人家領一本版稅可以讓全家過兩年,我們只能讓自己多活半個月。所以台灣才會一直強調「國際化」,我們的東西可以外銷但不能滿 足內需,因為新東西光靠台灣市場是不可能養家活口的。
日本就不用國際化了,他們超封閉的,手機帶出國都不能用,還好我唉奉在台灣買的。
「日本人的薪水明明是台灣人的3倍,卻到處都充滿和收入不成比例的便宜東西」
▲這個我第二段就講了,不要算匯率。如果你認為一個月20萬日圓的新鮮人薪水是22k台幣的三倍,你應該會覺得一個便當120台票(400日圓)、一罐咖啡40台票(130日圓而且超小罐)天殺的超貴啊!!!依照一般物價水準,我認為一般說除以十,才是正確的物價計算方式。不可否認百元店大多生活雜貨都很超值(大陸製),但低價物其實去超市買更便宜,文具則完全贏不了光南大批發。
至於一碗280的牛肉蓋飯,100圓的炸雞跟漢堡是真的很便宜(但麥當勞下個月要漲價了漲到120,幹!)但 他們打工的薪水也很便宜。台灣正式員工的新鮮人起薪這兩年大約是22~26K,打工族領最低工資約18k(這邊都以一個月工作176小時計算)。日本新鮮 人起薪約20~25萬,但打工族的最低薪資只有15萬,難怪租不起房子要睡網咖。上面也說了,日本靠打工過日子的人很多,所以日本有極低價的東西是因為他 們窮的人真的很窮啊!
而且日本上班族的年收入三四五百萬,是要養一個家的不是養一個人而已。對他們來說年收四百萬可以養兩個小孩還付補習費了,你你正在上臉書看我 blog的你,月薪三萬七你敢叫伴侶辭職還生兩個小孩來養嗎?連結婚都不敢的人多著呢!不信你上逼機板(笑)我只能說日本人很習慣過窮苦日子了。
「也許是日本太乾淨了,回到台灣忽然覺得房間好髒」
▲我懂,我老家的房間也很髒但是日本的家很乾淨。不過我相信只是因為太久沒住剛回國的關係。還有乾淨的新環境總是比住久的老家容易維持整潔,我大學在外租的房間也很乾淨,每週都拖地。
-
結尾補的註解,就是典型只看售價不看成本。看到日本很多方便的商品,卻沒想到這是多少人加班到末班電車甚至首班電車,犧牲多少肝才做出來的。看到日 本店員笑容可掬,卻沒想到這是犧牲多少家庭和樂換來的。台灣小孩不想上課是因為老師很無聊,頂多出了門再蹺課;日本小孩卻是因為同學很可怕,連房門都不敢 出叫媽媽打電話裝病。台灣連臥軌都不會被輾(因為那班火車誤點了),日本卻天天有人跳軌。而且大家聽到之後的反應也只是低頭按手機(通知自己會晚點到),一點討論都沒有。
也許日本是很好的國家,但是當日本人很痛苦。也許來玩的人不能理解,老話一句多看書吧!
另外推薦一段動畫︰《日本-奇怪的國家》,因為我不會嵌入只好貼連結。這是日本某位學生的畢業製作,旁白有日文跟英文兩種版本,目前沒看到中文字幕。
去年年底,國內一位市長夫人車禍重傷。據媒體的轉述,在經過一番醫療搶救之後,她的情況總算穩定下來。她清醒後開口的一些話就是「Go Home」、「Pain」等英文單字。雖然這則當時社會相當關注的新聞,十分具有震憾性,但 TG 卻在這一系列報導中,發現一位醫師公開「藉題發揮」;他的大致意思(如果記者沒有刻意扭曲的話)是說,因為「英文比中文簡單」,所以當事人在嚴重受創之 後,英語能力將會比中文恢復得較快。雖然這位醫生搬出許多腦神經的術語,但在基本上,TG 認為這位醫生的話是沒有根據的胡說八道。
由於外國(特別是使用英語的國家)似乎都有一種根深柢固的概念︰中文是很難的。連帶地,我們這群中文母語的使用者,也不明究理地跟著他們瞎 起鬨,居然自己也常常抱持著這種觀點。當然,過去 TG 也是這樣認為;因為我們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除了不斷地背誦單字之外,更是花費了十年以上的時光,研讀與參照各種深淺程度不同的片語大全、文法書,大家都按 照裡頭的「邏輯指示」來認識與書寫英文。與此相較之下,我們就講不出什麼中文文法。這樣看來,中文似乎真是毫無章法,好像都要人們「看多了就會了」,比不 上英文的「簡單」、「明瞭」與「邏輯化」。
直到自己在寫碩士論文時,由於正文之前都需附上一篇英文的「摘要(Abstract)」,於是 TG 也自信滿滿地寫了一頁的英文摘要。然而,指導教授在看過之後,從頭到尾將 TG 所寫的內容整個翻修了一遍;教授微笑地告訴我,雖然我的文法都沒有錯,但老美卻沒有人這樣講的。畢業之後,TG 由於工作的關係,偶爾也要讀些業界相關的論文或手冊;雖然大家都使用著共同的英文,但讀多了之後也會發現,非以英語為母語背景的人(比如日本、韓國),他 們寫出來的文句雖然不致於讓人「看不懂」,但的的確確會讓人感到「怪里怪氣的」,比不上英語母語背景者所寫下來的「好看」。因此,TG 後來對於語言(尤其是活著的語言)的觀念便轉於「謙虛」了︰沒有哪一種語言文字是「勝過」另一種的。外國人嘲笑我們寫出不漂亮的英文,而我們也同樣在嘲笑 外國人所用的中文不夠「道地」;更不用說在同一文化圈裡,不同的方音腔調可以鬧出各式趣聞與笑話了。因此在語言學習中,其實還有更深一層的「心理因素」是 難以解析的。
我們在許多外國談語言文字的書籍中,都會提到英文(或其它拼音文字)只要學會二三十個字母就足夠了,但中文卻需花上「一輩子的時間」來通曉 上萬個漢字;這些書籍的內容,都藉此來尊崇拼音系統、貶低方塊字,使得許多漢字文化圈內,不時就有人要提倡中文拼音化、廢漢字的運動了。然而,上面這種說 法只是一種粗糙的論述,若再進一步深究,會發現它是「站不住腳」的。學過英文的人都知道,單是學了廿六個字母,還是看不懂任何一遍英文文章;因為真正表達 語言概念基礎的不是字母,而是詞(word、或稱為單字)。換句話說,如果不老老實實地學會正確的兩千個英文單字,就無法看懂一篇初級英文;若想閱讀中階 英文,認識八千個英文單字是免不了的。相對之下,今天中文普通話只有一千四百個音素,而且只要學會三千個常用漢字,就足夠日常生活使用了(在 TG 上網玩 BBS 的那個年代,三千常用字就足以讓許多網友沈迷於線上聊天……);認識五千個漢字,對於不讀古籍、不用罕見典故的使用者,絕對是綽綽有餘。當然,這些數字多 寡不是絕對重點,重點是語言學習沒有任何捷徑,為了足以運用到真實的生活上,人們總得需要用到上千個語言基礎元素,再配合上各種詞序組合規則,以及「沒什 麼道理的」習慣,才能算是一種語言。基本上,只要是活著的語言,學習起來所下的工夫是絕對少不了的。要用籠籠統統的「難易」、「合理」、「邏輯」等一句話 來比較與說明各種語言的高下,TG 認為那根本就是一種無知的狂妄。
不過,語言裡頭的各項優缺點是可以來作比較的;但我們必須小心不要加上「價值高低」的判斷。英文備受人們詬病的一點(包括以英語為母語背景的學 者),就是它的拼字和發音是「不能吻合」的,以致於我們認識一個字時,除了記憶它拼字之外,還得順便將它的讀音「硬背」下來。過去,TG 也十分討厭這種毫無效率的字音系統。但自從認識了「歷史演進」之後,卻開始懂得欣賞它的這項「缺點」了。說到頭來,活著的語言文字似乎都免不了這種宿命︰ 語言文字一定都會隨著時間而改變,但在另一方面,卻也永遠擺脫不了歷史累積的包袱。到頭來,便是呈現出來的語言文字,都出現許許多多無法解釋的「為什 麼?」。在瀏覽過歐洲各類印歐語族的語言之後,大家都願意承認「英語詞格規則是比較少的」(名詞少了性別,形容詞沒有變化,動詞最多只有四格),但大家也 都承認「英語的字音之間脫節程度是較大的」。
比如像「Mother」與「Moth」有共同的拼字起首,但元音發音不同。「領導」和「鉛」的英文都拼成「Lead」,但這兩者的發音卻不相同。「Two、To、Too」三字拼法和代表意義不同,發音卻完全相同。若從「One」 的現代標準拼法,人們永遠無法從任何規則類比,猜測出它的發音竟然會是 [wan](普通話中的「萬」)。大學時代,曾以為「法語」也是字音脫節的惡例,但後來才曉得法語大部分字彙的發音原並不難,還比英語簡單太多了;德語和 義大利語更不用說,「見字發音」、不需音標輔助,很少例外。至於英語的字音,雖然一定可以歸納出許多「所謂的」規則(比如 ee 讀成長音 [i:],o 在重音節發開口音 [a]……),但這些規則的「例外」太多了。所以老師在教學時,這些所謂的「規則」只不過具有「參考」作用,大家還是乾脆一字一音直接背起來便是了。
這時候,我們當然會提出疑問︰為什麼使用英語的人會這麼「無聊」且「沒事找事忙」,弄出這麼多「不合理」的讀寫系統?過去 TG 在電子報《英語不規則動詞的規則起源》中曾經提到,從歷史著手,我們發現今天一堆英語的不規則動詞,就是一種擺脫不掉的「歷史包袱」所造成的。而在現代英語的字音問題,若從歷史觀點來著手,我們居然就可以更新一步地瞭解,英文拼字與讀音脫節的問題是如何產生的。以前 TG 曾在《從不發音的字母談起》與其它電子報裡,零零碎碎地聊過輔音字母的各種現象。而在這篇文章中,TG 想要聊聊發生在中古英語時期的「元音大轉移(Great Vowel Shift)」。今天英語所呈現的各種稀奇古怪的發音,有許多都跟這件元音變化的事件有關。
TG 曾在《由「A」的發音到「我」的名字》中, 觸及到了元音轉變的情況。原來書寫下來的字母 A,在過去應曾渡過代表音值 [a](啊)的階段;但在人們長時間的口說當中,或許會有一群人在發音時開口變小(舌位升高),於是有朝 [e](欸)的方向,或者再朝向前方的 [æ] 移動。同樣地,原本書寫成 E 字母原音值的 [ɛ],有些地區的人們會由於開口變小(舌位升高)而成了 [i](衣)。猶如一場「大風吹」的遊戲,原本已代表最高音位的字母 I 無法再加以升高,但為了和從 E「擠」過來的發音作區別,於是 I 的音值就在前方補上另一音素而成了 [ai](埃)。
比如現代英語中的 Bake,它的第一音節不讀 [ba](巴)而是次一音位的 [be](貝)。現代英語中的 He 不讀 [he](黑)而讀 [hi]。現代英語中的 Hi 不照字母設計讀 [hi],而是被「逼迫」成了 [hai](嗨)。
以上是「前元音」的部分。至於「後元音」(圓唇)部分,它們的「轉移方向」比較複雜。原來字母 O 不再讀成 [o](歐)而成了開口增大的 [ɑ](後方的「啊」)。原來字母 U 不再讀成 [u](烏),而是增大開口成為後元音 [ʌ]。當然,O 和 U 這兩個字母也有反方向的移動情形,即字母 O 提高成為 [u],字母 U 則在前方補上一個半元音而成 [yu]。
因此,現代英語中的 Not 不讀 [not] 而讀成 [nɑt](該字的英國音與美國音有明顯差別);現代英語中的 But 不讀 [but] 而讀成 [bʌt];以上是舌位降低的例子。但相反方向的轉移,則為現代英語中 Who 讀成 [hwu:],Dual 第一音節讀而成 [dyu]。
然而以上所說的「元音大轉移」並不是一種「完全成功」的轉移。它只是從單一地區(大概就在英格蘭南方的倫敦到海邊地區)的「方言」,擴大影響而造成 的整體現象。這種轉移與原本古老的傳統習慣,長時間地互相交融在一起。如此一來,便造成有的字元音發生轉移,有的字卻沒有轉移。比如對同一個元音字母而 言,「Not 與 No」、「Me 和 Men」、「Cut 和 Put」就是「前者轉,後者不轉」的對比。在同樣的輔音字母構成的 Last 與 Lost 中,前者元音「a」是要轉移的,但後者的元音「o」卻不轉移而保有古音。
另外,也有所謂「元音 + 輔音 + e」的拼字中,元音要讀成「字母發音」的規則,比如像 Make、Face、Even、Like、Mine、Node、Joke、Duke、……等等。主要因為最後結尾的 e 的發音弱化並消失之後,容易造成的前方元音有的位移趨向。這條規則一般而言最具普遍性,不過還是有許多常見的例外,如 Have、Here、Seven、One、Come。
前面所說的是單一一個元音字母的現象,至於兩個以上的元音字母組的情況,我們就要先回溯一下英語史了。因為原本英文字會出現元音字母組(如 ee、ae、ea、oo、ou)有兩種可能,一是代表它過去就是貨真價實、見字發音的「雙元音」,另一則表示它是某個單元音的「長音」。在「上古英語(約 十二世紀前)」轉為「中古英語(約十二至十六世紀)」的過程中,英語在這方面的拼讀上發生了一些變革。首先,就是引進一種代表「長元音」的拼字法,以及 「雙元音」的逐漸消失。
原本在古英語時期,同一個元音有著長短兩套發音的。中古英語在繼承上古英語時,人們在抄寫時逐漸將長元音的「變音符號」取消,而改以元音組合來代表其音值的長短。比如像 Feet、Tooth、Hous(中 古的 House),在中古是為了分別表示當中的元音「e」、「o」與「u」要讀成長音的意義,也就是以上三個字分別要讀成 [fe:t]、[to:th] 和 [hu:s]。但在「元音大轉移」的過程中,人們按上述的規則並加以拉長,把 ee 讀成 [i:]、把 oo 讀成 [u:]、並將最高舌位的 ou(以及 ow)補上新的開口元音而改讀成雙元音 [au]。
至於現代英語中的字母組 ae 出現得很少,它的來源有兩種︰一是上古英語用來代表 [æ] 的發音,另一則是從拉丁文中借來的詞彙。在中古英語時期,絕大部分都已被改寫簡化成了 a 或 e(比如像「蘋果」從「Æppel 改成 Apple」、「時代」從「Æra」改成「Era」)。保存最多的,或許就是在古羅馬人名之中。而今日 ae 的讀音,同樣了因為元音轉移的原則,被提升且轉成了 [i:],比如「凱撒 Caesar」在現代英語中讀成了 [si:-ser]。
另一方面,原本在上古是「雙元音」的字母組,到了中古英語逐漸簡化成「長的單元音」。比如像「耳朵」一字,上古是雙元音「eare」(讀成 [ea-re]),到了中古則將第一音節改成「拉長的單元音」,而書寫形態為「eere」或「eare」;緊接著,在元音大轉移之後,舌位提升,原本的 「ea」照字母「e」的方言習慣,讀成了長音的 [i:];當最後拼字固定書寫成「ar」時,讀音也成了 [i:r]。這是我們常見的一項規則︰ee、ea 全都被歸併成 [i:],即使它們的中古來源不盡相同。
但雙元音字母的情況也與單元音字母相同,由於地區方言無法完全取代原來流傳下來的長久習慣,在經過一番混雜之後,使得上面的「元音轉移」並 不完全。於是我們仍可以找到,許多雙元音字母組仍保有中古音,比如像前面所說的字母組「ea」,雖然「照規則」該發成長音的 [i:],但卻在許多字裡留下了中古音,比如「steak」、「break」留下了中古的長音 [e:],甚至於「head」竟然變成了短音。
相當有趣的一點,則是某些字反其道而行,出現「讀音遵古,但拼字改寫」的情況。比如像「石頭」在中古英語寫作「Stoon」,當時是讀成 [sto:n] 的;如果照「元音大轉移」的規則,今天我們應該將它改讀成 [stu:n]。不過現代英語最後所呈現出來的規範,這個字便「保留中古音、但改成符合現代規則的音值」,最後寫成的「Stone」,完全保留住中古的元音 [o:]。與此相對的則是「湯匙」,中古作「Spoone」(元音是 [o:]),但現代英語則是照轉移規則,改變了它原先的讀法了,而拼寫卻照舊延續成了「Spoon」。
而現代英語中,即使是「ou」字組也可以找到不完全轉成 [au] 而保留中古的 [u:],比如像「Through」(它的中古來源是「thurgh」,元音是長音的 [u:])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而「ou」字組除了轉成 [au] 和維持 [u:] 之外,還有轉成 [o:] 的情況,如「Court」、「Though」等字,則是直接取自上古英語的雙元音 [ou] 的簡化。至於像「ou」字組發成 [ʌ] 的字,如「Enough」(中古字源為 Enouch、Inoh、Ynow),TG 相信這是「極端混雜」的字,使得字音在發展過程完全脫節了︰它在讀音上,元音被視作 U 而轉移成 [ʌ];但在書寫上,則將歷史發展中的某個中間的階段,拿來作成規範了。
從歷史上來看,很多稀奇古怪的英語單字發音,都可以找到它的解答。比如像「女人」的複數形「Women」, 當中的 o 發 [i] 的音,其實是保留了「上古英語」中的發音。上古英語對於一般的「人」(無論男女)都使用「Man」這個字,若要特別指明女人,則是使用了複合字 「Wifman」(或「Wyfman」,代表「當成妻子的人」)。而上古英語許多名詞的單複數,則是用「原始印歐語」的變音方式表示。所以「Man」的複 數為「Men」,「Wifman」的複數成「Wifmen」。後來在中古轉現代的過程中,「Wifman」中第一音節的「i」,被前面的「w」給「同化」 成了圓唇音,且中間的「-f-」音脫落,因此中古的「女人」一字在讀音上就成了「wu-man」,最後在現代英語就給「標準化」寫成了「woman」與 「women」。但有趣的是,複數形態的「women」,無視於拼音與其單數形的影響,硬是將上千年之久的 [i] 給保存了下來。
至於像「Buy」與「Build」 這兩個字,則是混雜了法語的拼法。法語是以字組「ui」來代表 [y](淤)的發音。「購買」在上古英語作「Byc-」,而「建築」的動詞字根在中古英語作「Build-」、上古英語作「Byld-」,都是為了表達它 的元音為 [y]。但在中古英語的方言中,原來 Y 的發音元素 [y] 消失,今天則被等同於字母 I 在「字尾」的作用(像「紅寶石」的發音為 Ru-Bi,但我們從來不寫成 Rubi 而作 Ruby)。因此 Build 的拼寫形態,是遵照中古借法語的拼法,但 [y] 音被轉成了 [i],最後就讀成了 [bild]。然而 Buy 的情況則按照「元音大轉移」中 I 轉成 [ai] 的規則,變成今天的令人難以從字面想像得到的發音 [bai]。
現代英語字音之間的混亂與複雜性,若從歷史進程看來,絕對都有它的源由可循。我們綜觀英語發源的不列顛島歷史,或許可以得到一種合理的時代背景搭 配。不列顛島的「上古英語」,基本上是「日耳曼語」的西支,在盎格魯與撒克遜人將他們的日耳曼語帶到島上時,羅馬帝國在此地的影響勢力已經逐漸衰退中,因 此「上古英語」在此地能夠得到比較好的發展(當然,這是在壓迫其它「原住民語」的情況下……)。光看今人所編輯出來的「上古英語」教材,我們必然會驚訝地 發現,上古英語的詞格變化,居然和今天德語有這麼高的相似性!
而進入所謂的「中古英語」時期,也就是說古法語的諾曼人,在十一世紀進入並統治了不列顛島之後。這時島上的英語除了吸收法語或拉丁語詞彙之 外,最重要的仍是這時期英語的「非官方地位」。既然此時的統治階層,全都使用當時的官方語言——古法語(所以這時的英國國王貴族都是講接近於古法語的「諾 曼語」的……),使得中古英語只能在民間使用。如此一來,各式的方音異讀、拼字寫法全都沒有一個具權威的公認準則,大家都恣意地「我手寫我口、我口改我 手」,使得「中古英語」相較於「上古英語」,反而顯得十分混亂的。今天我們研究中古英語,其實是比研究上古英語還要困難的。
「元音轉移」並不是什麼獨特的情況,過去 TG 就曾在電子報中提過上古漢語有相同的情況(如上古「嗚呼」的發音)。但令人好奇的,是英語方言的元音轉移時間,最多不過五百年;以語言流轉的常見例子,這 是一種非常激烈的改變。而在中古英語南腔北調的「百家爭鳴」之下,產生「元音大轉移」的英語方言這一支,最後造就出了「現代英語」。
「現代英語」的時期,則是配合了不列顛統治者與歐陸政權分離,讓英語重新抬頭,回到官方語言的地位;這時是以英格蘭首都倫敦附近的方言,當 成現代英語的基本依據。十六世紀起,逐漸在不列顛島上普及的印刷術,造成了英語拼字的「規範化」作用。然而在經過中古英語的混雜之後,回過頭來看,此時倫 敦地區方言的英語拼字,與發音之間的關係早已經「積重難返」了。這也是我們今天學習英語時都一定會遇到的問題。
總而言之,莘莘學子們最好的方法,仍然只能直接照著硬背下來。如此悠長的歷史典故,基本上絕不可能在學習中用「同類互比」的方式「推理」出 規則出來;當規則繁多到一定程度之後,那就不算是有意義的規則了。坊間一堆所謂新的「英語發音學習法」,TG 認為那是商業宣傳有餘,實用性不足。因為英語發展過程中,不斷地有各式各樣的融合與混雜;每一個英語單字在它的字音之間,經驗過各自不同的歷史,並留下不 同時代的「滯古」成分。人類語言發展的通則,只要不是「設計出來」的活語言,當它時間夠久,那它的規則一定是五花八門,差別只在於程度的問題罷了。希望英 語能能夠以一套方法推得出正確發音,除非是研究英語史的學者,否則對一般學生而言根本是無稽之談,倒不如老老實實地一字一音背起來罷了。
【附註】
1. 原本 TG 只想寫寫「元音大轉移」。但在本文開頭的楔子,不小心「藉題發揮」,愈寫愈多,成了長長一段的關於語言比較的批判論述。關於這種所謂「語言難易比較」的話題,待 TG 以後再找機會從音素、語序、詞格等方面來聊聊。
2. 在本文中,TG
用「元音」一詞來取代常見的「母音」(Vowel),「輔音」取代常見的「子音」(Consonant)。因為某些語言書籍上提出,聲音沒有所謂的「母
子」之別,許多「子音」音素的不一定需要「母音」就能獨立發出,如 [s] 就是。故 TG 採用「元音」、「輔音」這種比較中性的詞彙。
http://www.tglin.idv.tw/essay/essay_lang22.htm
創業270年の「圓八のあんころ餅」
未だに竹皮の包装に包まれたあんころ餅が大好きである。圓八さんは、元文2年(1732年)創業ですから江戸の中期。華やかな元禄時代から吉宗の緊縮政治、享保の大飢饉と厳しい時代に差しかかっていた頃である。
加賀の千代女は1703年、松任の表具師福増屋六兵衛と村井屋つるの長女として生まれた。千代女の居宅と圓八のあんころ餅はいわば隣町のような位置にある。(現在の地図で見ると)
創業まもない圓八に千代女は30歳代ですから、あんころ餅を食べに寄ったり、買い求めたりしたのではないか想像する。想像することは実に楽しいことであります。
圓八さんに電話を入れて、「加賀の千代女があんころ餅を買い求めたとの記録はありませんか」と尋ねました。「そうした記録、記述はございません」との返答でした。歴史の中に埋没した結びつきが創造の世界で楽しませてくれま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