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一胎化」實施二十六年,以政策強行規範生育率的「後遺症」逐漸浮上面,人口老化、性別失衡、階級差距等問題為國家競爭力投下結構性的變數。

以往關注「小皇帝」、「小公主」的話題,總是放在教育與人格養成上;但隨著獨生子女進入婚育期,「獨苗」撼動下的特殊人口結構已隱然成形,最明顯的問題是社會「未富先老」。

獨生子女在成長期間揣著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六個口袋」,備受寵愛,但也意味著長成後必須撫養六位老人;若結婚成家,則老人負擔人數就要乘以二,變成十二人。

若從整體社會結構來看,老人贍養負擔、勞動人口比率降低,對於經濟發展的影響更不容小覷。根據中共官方公布數字顯示,目前大陸社會養老經費缺口高達二點五兆人民幣,幾乎是政府一年財政收入。未來大陸養老資源需求只會不斷增加,背著老人的年輕人要怎麼往前衝,也衝不了太快,經濟發展的後續能量將大打折扣。

人口老化還只是時間變數,「一胎化」的效應卻有直接激化社會原有階級與性別結構的趨勢。

中產階級集中資源養育獨生子女,將階級更往上推擠,而勞力需求量大的農村地區卻「超標生產」,人口成長減緩比率遠低於都市;生養資源分散的結果,藍領階層農工流動人口劇增,「金字塔」貧富差距上下的兩端越拉越遠。

「一胎化」除了將人口「金字塔」上下拉長,也出現左右失衡,往男性一端傾斜;在「只有一次中獎」的客觀情勢下,重男輕女的觀念加重,農村甚至出現溺殺女嬰,墮胎率提高等現象。

已開發國家的「一胎化」,是因為年輕人想要維持生活品質,選擇不生小孩,生育率自然降低;「一胎化」政策讓大陸尚未邁入已開發國家,就提早背起人口老化的包袱,在階級與性別差距上更激化出色彩分明的樣貌。

人口是國力的直接展現,「一胎化」不只提供一個奇異的人口結構觀察樣本,極端人口政策會將這個國家帶到什麼的境地,也值得持續觀察。

【2006/01/08 聯合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砂山 的頭像
    砂山

    砂之椅子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