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10-09 * 中國時報 * 瑞典學院八日宣布,在羅馬尼亞出生的德國女詩人、小說家以及評論家荷塔.慕勒(Herta Muller),以其「濃郁的詩歌,誠摰的散文,描繪出無依無靠者的內心視野」,獲得二○○九年諾貝爾文學獎。慕勒現年五十六歲,是有史以來第十二位榮獲諾貝爾文學桂冠的女性。
近年獲頒諾貝爾文學獎的女作家有:二○○四年奧地利的艾芙烈.葉利尼克及二○○七年英國的多麗斯.萊辛。慕勒是今年諾貝爾獎第四位女性得主,使二○○九年成為歷屆諾貝爾獎女性獲獎人最多的一屆。
描繪極權壓迫 今年得獎別具意義
慕勒將於十二月十日前往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領取一千萬瑞典克朗(約台幣四六二○萬元)獎金。她得知自己獲獎後,透過德國卡爾.翰澤爾出版社發表聲明:「我很驚訝,到現在仍無法相信。現在我無法多說什麼。」
荷塔.慕勒出生在獨裁者希奧塞古鐵腕統治下的羅馬尼亞,且身為德裔少數族群,對極權壓迫有切身體驗,這一特點也反映在其作品對鐵幕生活的描述。今年正逢東歐共黨政權垮台廿周年,慕勒獲頒諾貝爾文學獎可謂別具意義。
寫作風格獨特 具不可思議的力量
瑞典學院常任秘書恩隆德說:「慕勒寫的東西有一種不可思議的力量,她的風格非常非常獨特。只要讀上半頁,你就立刻知道這是荷塔.慕勒的作品。」
「她總想訴說一些事,部分原因是她身為羅馬尼亞受迫害異議人士的背景,但也因為她與自己的國家,與那個政權,與多數人使用的語言乃至與她的家人,形同陌路。」
慕勒主要是用德文寫作,多部作品已被翻譯成英文、法文、西班牙文等其它文字,較著名者有《風中綠李》(The Land of Green Plums,中譯本由時報出版公司出版),《護照》(The Passport),《單腿旅行》(Traveling on One Leg)、《約會》(The Appointment)等。
彌補美國傷口?得主國籍受矚目
今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國籍格外受矚目,這是因為去年瑞典學院前常任秘書恩格道爾曾公開批評美國作家只關注自己的文化,未曾真正參與世界範圍的文學對話。有些人揣測,這番話太傷美國人感情,因此委員會今年可能選出一位美國作家以茲彌補,不過得主揭曉後,美國作家只能繼續等待。
放逐 勞改 不屈人生 反希奧塞古獨裁 提筆作武器
* 2009-10-09
* 中國時報
* 【楊明暐/綜合報導】
荷塔.慕勒於一九五三年八月十七日出生在羅馬尼亞西部小城尼茲基朵夫,雙親都是德裔。二次大戰期間,她的父親曾加入納粹武裝黨衛隊(Waffen SS),戰後許多德裔羅馬尼亞人被送到蘇聯勞改,包括穆勒的母親,她在烏克蘭勞改營待了五年才返回羅馬尼亞。
慕勒在今年出版的《呼吸鐘擺》(Atemschaukel)一書中,對德裔羅馬尼亞人在蘇聯的放逐生活有深刻的描寫。
一九七三年至七六年間,慕勒在蒂米索拉一所大學修習德國和羅馬尼亞文學,與一個追求言論自由、反對希奧塞古獨裁專政的德裔作家團體「巴納特行動隊」(Aktionsgruppe Banat)往來密切。
畢業後,慕勒到一家機械工廠擔任翻譯,後來因為拒絕充當秘密警察的線民,遭到廠方革職。此後秘密警察便不斷找她的麻煩。
一九八二年她的首部作品《低地》(Niederungen)短篇故事集問世。該書和兩年後出版的《暴虐的探戈》(Drueckender Tango)描述羅馬尼亞一個德裔小村的艱苦生活,以及官吏貪污腐敗、欺壓弱勢的惡行。
兩部作品立刻遭到共黨政府查禁,由於慕勒不時批評希奧塞古獨裁政權及其秘密警察,無法在羅馬尼亞出版自己的作品。但在德國(西德),她的小說、詩集和散文卻大受歡迎。
一九八七年,慕勒和夫婿作家理查.華格納移居西德。兩年後東歐爆發反共浪潮,羅馬尼亞獨裁者希奧塞古被推翻,那一年耶誕節,希奧塞古和妻子艾蓮娜因罄竹難書的罪行,慘遭新政權槍決。
時報出版 《風中綠李》 唯一中譯本
* 2009-10-09
* 中國時報
* 【林欣誼/台北報導】
放大
新科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慕勒著作包括詩、小說、散文,獲獎消息傳出後,各國媒體出現「實至名歸」或「出乎意料」等不同的評價。對台灣讀者來說,慕勒是一個陌生的名字,熟悉她的學者也不多,台灣至今僅在一九九九年出版過一部她的小說《風中綠李》中文本時報出版公司出版)(見圖,鄭履中攝),這也是華文世界唯一的慕勒作品中譯本。
新科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慕勒著作包括詩、小說、散文,獲獎消息傳出後,各國媒體出現「實至名歸」或「出乎意料」等不同的評價。對台灣讀者來說,慕勒是一個陌生的名字,熟悉她的學者也不多,台灣至今僅在一九九九年出版過一部她的小說《風中綠李》中文本時報出版公司出版)(見圖,鄭履中攝),這也是華文世界唯一的慕勒作品中譯本。
新科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慕勒著作包括詩、小說、散文,獲獎消息傳出後,各國媒體出現「實至名歸」或「出乎意料」等不同的評價。對台灣讀者來說,慕勒是一個陌生的名字,熟悉她的學者也不多,台灣至今僅在一九九九年出版過一部她的小說《風中綠李》中文本時報出版公司出版),這也是華文世界唯一的慕勒作品中譯本。
「若我們沉默不語,我們的心裡會覺得不舒服,若我們說話,我們會變得可笑…我們用口裡的話語就像用草叢裡的雙腳一樣會蹂躪許多東西。」
《風中綠李》以一句句警鐘似的短語開頭,全書用第一人稱敘事,描寫一個個死去的朋友的故事。詩意的語言、簡潔的文句直指黑暗核心,刻畫羅馬尼亞獨裁政權底下,人們反抗、無力、自殺及被謀殺的絕望狀態,彷彿一則則灰暗的寓言。
在這部小說中,慕勒筆下的死亡充滿了冷靜的荒謬感。例如她描寫一位朋友「在出境後的六個禮拜,在一天清晨躺在法蘭克福的柏油路上。在臨時收容所的五樓有個窗戶是開著的。」祖母的死狀則是「她嘴裡含著一塊蘋果,死去了躺在地上…第二天警察在整間屋子裡都找不到有缺一口的蘋果。」
身為遠離祖國的流亡者,慕勒以如此冷銳利的文字,劃開痛處,傳達了她對家鄉哀淒的回憶與控訴。
「被放逐者的景觀」─ 談2009年諾貝爾文學獎
* 2009-10-09
* 中國時報
* 【傅正明(旅居瑞典中國作家)】
十月八日中午十二點起,斯德哥爾摩老城瑞典學院大廳裏的記者招待會上,來自各地記者、作家、評論家和文學愛好者濟濟一堂,當人們和一台台攝影機注目的一扇大門在下午一點準時打開時,出場亮相的不再是大家熟悉的前常務秘書恩格道爾(Horace Engdahl)的面孔,而是新任常務秘書恩隆德(Peter Englund)憨厚樸實的新面孔。他先後以瑞典語、英語和德語宣布:「今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發給德國作家慕勒,她以詩歌的凝練和散文的直率描繪了被放逐者的景觀。」
恩隆德的話音剛落就是一片掌聲。一位記者立即亮出了一張報紙,頭版就是該報預測慕勒獲獎的新聞。後來,一位記者還把這張報紙塞到恩隆德的手中,要他拿著報紙以便拍攝一張照片。
恩隆德時而以瑞典文,時而以英文回答記者的問題。他談到,慕勒曾經生活在羅馬尼亞的專制政體下,一家人在羅馬尼亞屬於講德語的「少數民族」,她自己曾經在一個青年小組中反抗希奧塞古的專制,追求言論自由。恩隆德並且強調慕勒後來作為一個「難民」的身分。
在瑞典電視臺,主持人邀請了多位評論家評論本屆桂冠。多位評論家強調她的作品不是控訴,而是生動地描寫人的日常生活如何受到專制政治的影響和控制。有人談到,在羅馬尼亞,慕勒曾經是安全員警眼中的「國家的敵人」,因為她勇敢地揭露羅馬尼亞人在「社會主義制度」下的「幸福」,只不過是「荒謬的謊言」。
瑞典最大報紙《每日新聞》十月四日文化版預測的三位作家,依次為慕勒、奧茲(Amos Oz )和德耶巴(Assia Djebar)。慕勒的作品早就在瑞典有廣泛的影響。她是瑞典批評家多年來始終看好的熱門人選,作品描繪羅馬尼亞專制政體對人性的摧殘,以及知識分子的流亡。
在瑞典的《我們雜誌》(Tidningen vi)二○○九年十月號發表的恩隆德訪談中,恩隆德對得獎者自然守口如瓶,記者卻提了一個巧妙的問題:「前任常務秘書恩格道爾能操多種語言,你準備用什麼語言來公布諾獎?」
恩隆德回答:「我還沒有想好,我考慮多種可能性,用瑞典語、英語和獲獎者的母語。」這個回答已經不知不覺透露了一點訊息,也就是排除了經常被競猜的瑞典詩人和英語作家。如果再排除恩隆德不會的東方語言,以及上屆獎者的勒.克萊喬的法語,那麼,獲獎者的母語便可能是恩隆德懂得的某種重要的西方語言,例如德語和西班牙語。
值得注意的是,恩隆德在上任不久,就在多次訪談中談到,過去的諾獎評選過於歐洲化的問題,因為評委都是歐洲人,傾向於以歐洲的觀點看文學。他承認這點並提出批評,表明他是有意要扭轉「歐洲中心主義」的。
但是,為什麼這次的得主又選擇了一位歐洲作家?
在我看來來,二○○五年接替諾獎評委主席職位的維斯特伯(Per Wastberg),政治上傾向左翼,看重第三世界的文學,被瑞典媒體譽為一個「進步作家有道德威望的人」。自從他出任評委主席以來,近幾屆的獲獎者,包括土耳其的帕穆克、英國的萊辛、法國的勒.克萊喬,都是較少引發非議的作家。
而恩隆德現年五十二歲,是歷史學家和作家,他的歷史小說曾多次獲獎,包括一九九三年獲得以瑞典國寶級戲劇家暨作家史特林堡為名的奧古斯特獎(Augustpriset),和二○○二年獲得拉傑洛芙文學獎(Lagerlofs litteraturpris),這是以《騎鵝旅遊記》著稱的瑞典女作家、諾獎得主拉傑洛芙的名字命名的文學獎。
因此,我相信恩隆德是有歷史眼光和審美眼光的。評委們可能在今年的評選中就「歐洲化」的問題有所爭議,而慕勒自然成為爭議雙方都能接受甚至都賞識的一位人選。
但願今年改組的瑞典學院內部諾貝爾委員會(今年起是一個六人小組),未來能真正扭轉「歐洲中心主義」,並大力弘揚仍然具有現代意義的諾貝爾精神。
近年獲頒諾貝爾文學獎的女作家有:二○○四年奧地利的艾芙烈.葉利尼克及二○○七年英國的多麗斯.萊辛。慕勒是今年諾貝爾獎第四位女性得主,使二○○九年成為歷屆諾貝爾獎女性獲獎人最多的一屆。
描繪極權壓迫 今年得獎別具意義
慕勒將於十二月十日前往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領取一千萬瑞典克朗(約台幣四六二○萬元)獎金。她得知自己獲獎後,透過德國卡爾.翰澤爾出版社發表聲明:「我很驚訝,到現在仍無法相信。現在我無法多說什麼。」
荷塔.慕勒出生在獨裁者希奧塞古鐵腕統治下的羅馬尼亞,且身為德裔少數族群,對極權壓迫有切身體驗,這一特點也反映在其作品對鐵幕生活的描述。今年正逢東歐共黨政權垮台廿周年,慕勒獲頒諾貝爾文學獎可謂別具意義。
寫作風格獨特 具不可思議的力量
瑞典學院常任秘書恩隆德說:「慕勒寫的東西有一種不可思議的力量,她的風格非常非常獨特。只要讀上半頁,你就立刻知道這是荷塔.慕勒的作品。」
「她總想訴說一些事,部分原因是她身為羅馬尼亞受迫害異議人士的背景,但也因為她與自己的國家,與那個政權,與多數人使用的語言乃至與她的家人,形同陌路。」
慕勒主要是用德文寫作,多部作品已被翻譯成英文、法文、西班牙文等其它文字,較著名者有《風中綠李》(The Land of Green Plums,中譯本由時報出版公司出版),《護照》(The Passport),《單腿旅行》(Traveling on One Leg)、《約會》(The Appointment)等。
彌補美國傷口?得主國籍受矚目
今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國籍格外受矚目,這是因為去年瑞典學院前常任秘書恩格道爾曾公開批評美國作家只關注自己的文化,未曾真正參與世界範圍的文學對話。有些人揣測,這番話太傷美國人感情,因此委員會今年可能選出一位美國作家以茲彌補,不過得主揭曉後,美國作家只能繼續等待。
放逐 勞改 不屈人生 反希奧塞古獨裁 提筆作武器
* 2009-10-09
* 中國時報
* 【楊明暐/綜合報導】
荷塔.慕勒於一九五三年八月十七日出生在羅馬尼亞西部小城尼茲基朵夫,雙親都是德裔。二次大戰期間,她的父親曾加入納粹武裝黨衛隊(Waffen SS),戰後許多德裔羅馬尼亞人被送到蘇聯勞改,包括穆勒的母親,她在烏克蘭勞改營待了五年才返回羅馬尼亞。
慕勒在今年出版的《呼吸鐘擺》(Atemschaukel)一書中,對德裔羅馬尼亞人在蘇聯的放逐生活有深刻的描寫。
一九七三年至七六年間,慕勒在蒂米索拉一所大學修習德國和羅馬尼亞文學,與一個追求言論自由、反對希奧塞古獨裁專政的德裔作家團體「巴納特行動隊」(Aktionsgruppe Banat)往來密切。
畢業後,慕勒到一家機械工廠擔任翻譯,後來因為拒絕充當秘密警察的線民,遭到廠方革職。此後秘密警察便不斷找她的麻煩。
一九八二年她的首部作品《低地》(Niederungen)短篇故事集問世。該書和兩年後出版的《暴虐的探戈》(Drueckender Tango)描述羅馬尼亞一個德裔小村的艱苦生活,以及官吏貪污腐敗、欺壓弱勢的惡行。
兩部作品立刻遭到共黨政府查禁,由於慕勒不時批評希奧塞古獨裁政權及其秘密警察,無法在羅馬尼亞出版自己的作品。但在德國(西德),她的小說、詩集和散文卻大受歡迎。
一九八七年,慕勒和夫婿作家理查.華格納移居西德。兩年後東歐爆發反共浪潮,羅馬尼亞獨裁者希奧塞古被推翻,那一年耶誕節,希奧塞古和妻子艾蓮娜因罄竹難書的罪行,慘遭新政權槍決。
時報出版 《風中綠李》 唯一中譯本
* 2009-10-09
* 中國時報
* 【林欣誼/台北報導】
放大
新科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慕勒著作包括詩、小說、散文,獲獎消息傳出後,各國媒體出現「實至名歸」或「出乎意料」等不同的評價。對台灣讀者來說,慕勒是一個陌生的名字,熟悉她的學者也不多,台灣至今僅在一九九九年出版過一部她的小說《風中綠李》中文本時報出版公司出版)(見圖,鄭履中攝),這也是華文世界唯一的慕勒作品中譯本。
新科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慕勒著作包括詩、小說、散文,獲獎消息傳出後,各國媒體出現「實至名歸」或「出乎意料」等不同的評價。對台灣讀者來說,慕勒是一個陌生的名字,熟悉她的學者也不多,台灣至今僅在一九九九年出版過一部她的小說《風中綠李》中文本時報出版公司出版)(見圖,鄭履中攝),這也是華文世界唯一的慕勒作品中譯本。
新科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慕勒著作包括詩、小說、散文,獲獎消息傳出後,各國媒體出現「實至名歸」或「出乎意料」等不同的評價。對台灣讀者來說,慕勒是一個陌生的名字,熟悉她的學者也不多,台灣至今僅在一九九九年出版過一部她的小說《風中綠李》中文本時報出版公司出版),這也是華文世界唯一的慕勒作品中譯本。
「若我們沉默不語,我們的心裡會覺得不舒服,若我們說話,我們會變得可笑…我們用口裡的話語就像用草叢裡的雙腳一樣會蹂躪許多東西。」
《風中綠李》以一句句警鐘似的短語開頭,全書用第一人稱敘事,描寫一個個死去的朋友的故事。詩意的語言、簡潔的文句直指黑暗核心,刻畫羅馬尼亞獨裁政權底下,人們反抗、無力、自殺及被謀殺的絕望狀態,彷彿一則則灰暗的寓言。
在這部小說中,慕勒筆下的死亡充滿了冷靜的荒謬感。例如她描寫一位朋友「在出境後的六個禮拜,在一天清晨躺在法蘭克福的柏油路上。在臨時收容所的五樓有個窗戶是開著的。」祖母的死狀則是「她嘴裡含著一塊蘋果,死去了躺在地上…第二天警察在整間屋子裡都找不到有缺一口的蘋果。」
身為遠離祖國的流亡者,慕勒以如此冷銳利的文字,劃開痛處,傳達了她對家鄉哀淒的回憶與控訴。
「被放逐者的景觀」─ 談2009年諾貝爾文學獎
* 2009-10-09
* 中國時報
* 【傅正明(旅居瑞典中國作家)】
十月八日中午十二點起,斯德哥爾摩老城瑞典學院大廳裏的記者招待會上,來自各地記者、作家、評論家和文學愛好者濟濟一堂,當人們和一台台攝影機注目的一扇大門在下午一點準時打開時,出場亮相的不再是大家熟悉的前常務秘書恩格道爾(Horace Engdahl)的面孔,而是新任常務秘書恩隆德(Peter Englund)憨厚樸實的新面孔。他先後以瑞典語、英語和德語宣布:「今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發給德國作家慕勒,她以詩歌的凝練和散文的直率描繪了被放逐者的景觀。」
恩隆德的話音剛落就是一片掌聲。一位記者立即亮出了一張報紙,頭版就是該報預測慕勒獲獎的新聞。後來,一位記者還把這張報紙塞到恩隆德的手中,要他拿著報紙以便拍攝一張照片。
恩隆德時而以瑞典文,時而以英文回答記者的問題。他談到,慕勒曾經生活在羅馬尼亞的專制政體下,一家人在羅馬尼亞屬於講德語的「少數民族」,她自己曾經在一個青年小組中反抗希奧塞古的專制,追求言論自由。恩隆德並且強調慕勒後來作為一個「難民」的身分。
在瑞典電視臺,主持人邀請了多位評論家評論本屆桂冠。多位評論家強調她的作品不是控訴,而是生動地描寫人的日常生活如何受到專制政治的影響和控制。有人談到,在羅馬尼亞,慕勒曾經是安全員警眼中的「國家的敵人」,因為她勇敢地揭露羅馬尼亞人在「社會主義制度」下的「幸福」,只不過是「荒謬的謊言」。
瑞典最大報紙《每日新聞》十月四日文化版預測的三位作家,依次為慕勒、奧茲(Amos Oz )和德耶巴(Assia Djebar)。慕勒的作品早就在瑞典有廣泛的影響。她是瑞典批評家多年來始終看好的熱門人選,作品描繪羅馬尼亞專制政體對人性的摧殘,以及知識分子的流亡。
在瑞典的《我們雜誌》(Tidningen vi)二○○九年十月號發表的恩隆德訪談中,恩隆德對得獎者自然守口如瓶,記者卻提了一個巧妙的問題:「前任常務秘書恩格道爾能操多種語言,你準備用什麼語言來公布諾獎?」
恩隆德回答:「我還沒有想好,我考慮多種可能性,用瑞典語、英語和獲獎者的母語。」這個回答已經不知不覺透露了一點訊息,也就是排除了經常被競猜的瑞典詩人和英語作家。如果再排除恩隆德不會的東方語言,以及上屆獎者的勒.克萊喬的法語,那麼,獲獎者的母語便可能是恩隆德懂得的某種重要的西方語言,例如德語和西班牙語。
值得注意的是,恩隆德在上任不久,就在多次訪談中談到,過去的諾獎評選過於歐洲化的問題,因為評委都是歐洲人,傾向於以歐洲的觀點看文學。他承認這點並提出批評,表明他是有意要扭轉「歐洲中心主義」的。
但是,為什麼這次的得主又選擇了一位歐洲作家?
在我看來來,二○○五年接替諾獎評委主席職位的維斯特伯(Per Wastberg),政治上傾向左翼,看重第三世界的文學,被瑞典媒體譽為一個「進步作家有道德威望的人」。自從他出任評委主席以來,近幾屆的獲獎者,包括土耳其的帕穆克、英國的萊辛、法國的勒.克萊喬,都是較少引發非議的作家。
而恩隆德現年五十二歲,是歷史學家和作家,他的歷史小說曾多次獲獎,包括一九九三年獲得以瑞典國寶級戲劇家暨作家史特林堡為名的奧古斯特獎(Augustpriset),和二○○二年獲得拉傑洛芙文學獎(Lagerlofs litteraturpris),這是以《騎鵝旅遊記》著稱的瑞典女作家、諾獎得主拉傑洛芙的名字命名的文學獎。
因此,我相信恩隆德是有歷史眼光和審美眼光的。評委們可能在今年的評選中就「歐洲化」的問題有所爭議,而慕勒自然成為爭議雙方都能接受甚至都賞識的一位人選。
但願今年改組的瑞典學院內部諾貝爾委員會(今年起是一個六人小組),未來能真正扭轉「歐洲中心主義」,並大力弘揚仍然具有現代意義的諾貝爾精神。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