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聿銘和博物館非常有緣,在現代主義第二代建築師這一輩,可說最以博物館揚名立萬的建築師。

當然,貝聿銘代表作濟濟如天星,早期的台中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美國科羅拉多州國家大氣研究中心、1970年代的波士頓漢考克大廈、1980年代北京香山飯店、香港中國銀行大廈,乃至21世紀的華府中國駐美大使館,都是貝聿銘膾炙人口的作品,但在他的作品年表,已繁衍出一支龐大的博物館建築家族。

從1968年在紐約州雪城的第一座博物館建築「伊弗森美術館」(Everson Museum of Art),貝聿銘還陸續設計愛荷華州狄莫伊藝術中心增建(1968)、康乃爾大學的強生藝術館(1973)、華府國家畫廊「東廂」(1978)、波士頓甘迺迪紀念圖書館(1979)、印地安納大學美術館(1982)、麻省理工學院藝術與媒體科技館(1984)、達拉斯麥耶斯交響樂中心(1989)、羅浮宮擴建工程(1993)、盧森堡當代美術館(1994)、俄亥俄州克利夫蘭搖滾音樂名人堂(1995)、日本美秀博物館(Miho Museum,1997)、柏林德國歷史博物館新翼(2003)、以及蘇州博物館等。

其實,貝聿銘生平第一件博物館設計案,是他的碩士畢業製作《上海美術館》,而且是為了和他的老師,包浩斯現代主義大師葛羅培斯抗衡之作。

當時葛羅培斯主張亞非國家遲早都得接受歐美建築,貝聿銘並不認同,堅持地域性的限制和民族精神特質不能抹煞,為了證明他的見解,葛羅培斯要他找一個題目設計;貝聿銘想起出國那年上海市中心曾蓋了一座完全抄自美國國家畫廊的博物館,而他認為歐美博物館高大的空間和中國小巧精緻的文物未必相合,於是他根據民族文化特色著手設計,但並沒有加上中國屋頂,因為從那時候他就不認為,戴上中國帽子就能稱為中國建築,而應從空間的紋理和周圍的環境氣氛著手,才是正確的思考方向。

現實中的第一座博物館建築,則是伊弗森美術館,面積雖不大,但運用幾何立方體的結構,將整座美術館塑造成彷如一座巨型雕塑,從那時已見貝聿銘將幾何切面運用於博物館建築。

華府國家畫廊「東廂」更是切割俐落的幾何塊面,貝聿銘以三角形構圖,處理基地呈斜角梯形的問題,並打破空間的單調感,當時卡特總統剪綵曾稱讚是:「世界上最好的美術館」;無獨有偶,法國前總統密特朗曾對貝聿銘說:「你所創造的美將永誌於法國的歷史。」

羅浮宮玻璃金字塔將貝聿銘的聲望推向高峰。當時飽受攻擊的創新設計,成了羅浮宮新表徵,十多年之後的今天,羅浮宮發現觀光客暴增已超過負荷,為應付預估2010年人潮可能高達一年900萬人,羅浮宮兩個月前把貝聿銘找回去商議對策,可能會花新台幣30億元改建並改良動線。

其實,1990年貝聿銘就宣布「退休」了。但從貝聿銘事務所退休後,他仍退而不休接了不少設計案,90年代至今的貝聿銘活躍依然,不論是像另類劇場的搖滾樂名人堂、日本的山中桃源美秀博物館、或擁有璀璨玻璃屋的柏林德國歷史博物館,都顯現寶刀未老。

雖然蘇州博物館強打「貝聿銘的封刀之作」為訴求,但是在這個「小女兒」之後還有「妹妹」:遠在中東的卡達,貝聿銘設計的伊斯蘭藝術博物館預計今年年底完工,明年開幕;澳門科學館委託貝聿銘設計,目前則在填海造地中。

【2006/10/06 民生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砂山 的頭像
    砂山

    砂之椅子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