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9月29日 

一碗滷肉飯價錢高漲到68元,得知新聞後,我生氣了好幾天。同樣是庶民的國民美食,台鐵賣的火車排骨便當不過60元,堅持了10來年,還在繼續隱忍凍漲。滷肉飯只是以滷汁和碎肉澆在白飯,竟比它還貴,實在不盡人情。

許多學生搭乘火車往返,難免需要便當果腹,因而物價如何飛漲,台鐵考量學生荷包,不敢隨便拉高價錢,轉而推出新便當款式,意外受到更多歡迎。 

後來,排骨便當雖被批評米粒少了些,但我都願意看在60元的堅持,努力幫其緩頰。鬍鬚張卻把滷肉飯價錢拉高到如此天價,讓人想要發動一場抵制運動。 

那幾日,我積極在雙連捷運站,跑了好幾家滷肉飯。這裡從日治時代便是北淡線的重要轉運站,以往小吃攤沿街巷林立,勞動階層最愛在此填飽肚腹,滷肉飯家數也特別多。有時從滷肉飯攤位設立的多寡和年代,大抵也可判斷,一個地方的發展歷史及人口居住的結構。滷肉飯攤位多,各家亦有所好。強調瘦肉者比比,以肥肉為主者亦不乏。有的會點綴小塊醃漬醬瓜,也有置放黃蘿蔔片,或撒以碎芫荽,這些都有增色添味之功,更有其巧妙之食趣。 

這其間,我還去了一趟台南,特別食用肉燥飯比較。肉燥飯乃滷肉飯之南部稱呼。遇到好店,諸如阿和、永記,小小一碗20元,稻米之上乘和肉燥之講究,更有一種南方情境,足以和北部輝映。 

50年前,鬍鬚張便在雙連發跡,那時只是其中一小攤。印象中,鬍鬚張大部分都是肥肉,悉心滷煮很久,因而燉出了膠質,還有滷香,搭配白飯頗得宜。只是我常有黏膩,永遠吃不飽的感覺。原來,鬍鬚張雖精緻,素來卻以分量少、價格貴出名。小碗比別人多5元到10元,大碗如今更是人家的兩倍。一般小吃店大碗滷肉飯只要35元,鬍鬚張價錢竟多了33元,若在其他小吃店,幾乎可以吃到2碗大的滷肉飯。 

忘了來自勞動階層

至於,鬍鬚張好不好吃,真的見仁見智。但它能成為台灣滷肉飯的重要品牌,絕對有其特色。畢竟是台灣最早讓滷肉飯走上檯面,而且經營出特色的品牌。而店家估算成本,硬是要走高價位的路線,我們也只能尊重。

雙連過去不到半里路,就是寧夏夜市,我還未走到那兒,遠遠即看到鬍鬚張亮麗時尚的店面。此地過去也是勞動階層集聚的大本營。鬍鬚張在雙連發跡,10年後便轉移到此擺設小攤。

此時,它受到很多好評和口碑,遂由攤轉店,再擴增分店,進而以現代化經營,帶出滷肉飯的連鎖企業。它也不忘本,就在寧夏夜市開設總店。因為對滷肉飯有一段深層感情,還在隔壁開設了美食文化館,介紹自家滷肉飯的歷史和特色。前些年,甚至打開日本市場,把台灣的國民美食,順勢推銷到國外去。

但我總覺得它忘了一件事。這款食物係來自勞動階層,來自那最卑微只求溫飽的地方。滷肉飯是貧窮人家用最少錢,還可吃得到最飽足的食物。

在這個經濟低迷的年代,此一簡單之物,更是意義非凡。鬍鬚張或許該考慮到此一企業責任,以養天下為己任,不要只是做為帶動滷肉飯漲價的火車頭。 

作者為作家



劉克襄:吃果子要拜樹頭
2012-10-04 中國時報 吳垠慧/台北報導 


因為作家劉克襄的一篇〈我想吃便宜的滷肉飯〉,引發外界響應,鬍鬚張大碗滷肉飯昨日終於從六十八元調回原價六十四元。劉克襄說,「才不過兩天,他們做了迅速而正確的回應,這是不容易的決定,是很好的企業示範,我必須向鬍鬚張致敬。」

 劉克襄表示,鬍鬚張從台北雙連車站發跡,提供勞動階級用餐,搬到寧夏夜市後逐漸發展成連鎖企業。「鬍鬚張開設文物館介紹滷肉飯文化,我很感謝。但是『吃果子要拜樹頭』,這麼貴的價錢卻沒有別人廿、卅元滷肉飯帶來的美味和飽足感,而且在不景氣的年代漲價,時機也不對。」

 他說,撰文原本只是抒發自己感受,卻意外引起民意呼應。對於鬍鬚張的明快處理,他予以肯定。他並建議,不只是鬍鬚張,還有其他美食與節慶活動,應該要挑戰在合理價格內,做出「令人感動的美食」才有意義,「我是平民百姓,獲得冠軍的四百元牛肉麵離我太遙遠。」

 作家焦桐認為,即使是庶民美食,一樣可以透過行銷、食材的講究,成為高級美食。「台北市有一萬元的牛肉麵,還是有生意,我相信滷肉飯也有一樣的空間。我若是鬍鬚張老闆,我不會凍漲,而是更追求品質。」

 作家舒國治則表示,「庶民文化」與「便宜」是兩個不一樣的概念,「庶民不一定意味便宜。」他說自己在消費的時候,價格漲不漲不是考慮重點,「食物不好吃,我就不去吃,與價錢無關,而是我有其他更好的選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