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倫敦西南部,舉世聞名、歷史悠久的皇家植物園—邱園(Kew Gardens)有了一樁新喜事:這裏活體植物種類之多,創造了吉尼斯世界紀錄。

根據吉尼斯世界紀錄(GWR),截至2019年5月的清點結果,邱園內養殖的植物物種達到16900個,創下了單一地點活體植物收藏的最高紀錄。

吉尼斯世界紀錄稱,這一清點結果使邱園成為在一個地點養殖活體植物最多樣化的植物園。

邱園的園藝總監理查德·巴利(Richard Barley)表示,「我們能創下這樣的紀錄,真是激動人心。這也再次凸顯世界各地植物園的重要性。植物園不僅僅是欣賞植物的美麗場所,也是靈感和教育的重要紐帶。」


邱園內養殖的植物仍在清點過程中。邱園預計,所有收藏養殖的活體植物最後完成清點時,物種數量還將大幅上升,還將創出新的紀錄。

邱園歷史
早在16世紀,邱園所在地就有很多私人擁有的花園。1731年,英王喬治二世的兒子——威爾士親王弗雷德里克· 路易斯(Frederick Louis, prince of Wales)和王妃奧古斯塔購得該地,並於1759年建立了一個植物園,收集奇花異草珍稀植物。

到1769年,短短十年間,邱園收藏養殖了3400多個植物品種。

其後1772至1819年,邱園在約瑟夫·班克斯爵士的管理下蜚聲海內外,收藏的植物來自世界各地。

19世紀40年代到80年代近半個世紀中,邱園曾有一對父子掌門人:威廉·胡克爵士和約瑟夫·胡克。在此期間,邱園成為科學研究和國際植物標本交流的中心。


1840年,邱園被交給國家。到20世紀初,邱園被擴大到現在的約1.2平方公里的規模。

地標建築
邱園中有許多很具特色的溫室,其中最有地標意義的是溫帶植物溫室(Temerate House)。

這一玻璃結構的溫室,在維多利亞女王時代的1863年5月開始啟用,費時36年才最後完工,也是至今仍在使用的維多利亞時代留下的最大溫室。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邱園共遭到了127個炸彈的襲擊,溫帶植物溫室的結構受到破壞。

2013年開始,溫室開始了長達五年時間的修繕,在2018年5月重新對外開放。這個面積4880平方米的巨型溫室,由15000塊玻璃板搭建而成,其中養殖了1萬株植物。

珍稀物種
在溫帶植物溫室中的植物都必須在攝氏10度以上的溫暖環境下才能生長存活,而最為有名的包括原來生長在南非、據信已經在野外滅絶的一種鐵樹伍德蘇鐵(Encephalartos woodii)。

邱園的這棵伍德蘇鐵1899年來到邱園安家,又被稱為「世界上最孤獨」的樹,因為過去100多年,為這棵雄樹尋找雌樹配偶的努力至今沒有成果。植物學家們擔心,如果找不到雌樹,伍德蘇鐵將永遠不能再自然繁殖。

不過,植物學家們仍然沒有最後放棄,希望在這棵樹原生地點附近的森林中能為它找到「另一半」。

英國史上「第一採花高手」的中國百合奇緣
2018年植物界的十大新發現:抗癌、捕蟲與美容
園藝愛好可能助你長命百歲
邱園中的另一株著名的植物是來自印度尼西亞的巨花魔芋(Titan Arum)。它高達3米,開花時節散發出的腐肉臭味,在800米以外的地方都能聞到。

邱園在其官網首頁上寫道,植物和真菌對未來的食物、清潔空氣和藥品至關重要。正是因此,邱園正在竭力保護生物多樣性。

邱園旗下還管理世界上最大的種子庫——千年種子庫(the Millennium Seed Bank) 。

這個位於倫敦以南西薩塞克斯郡的種子庫裏收藏了出自近4萬個物種的超過24億顆種子。

文章標籤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據說本週寒流就要來了,上課時說了,要把三陽和三陰感冒的簡易辨證以及處理方法寫一寫,提供大家迎戰寒流的參考,先把之前寫過的三陽感冒辨證整理了一下,三陰感冒的部份,容我再欠一、兩天吧!

以下內容僅供魔教同學學術討論,內容極端危險,閒雜人等請勿輕易嚐試
=======================

每次感冒流行起來的時候,好像真的有一種流行性,大家感冒的狀況都很相近。病毒果然是有其類型的,但絕不是笨蛋西醫分的普通感冒、流感、A型、B型、畸型......,好吧,就算是像西醫分的類型的好了,他們不會治就是不會治,你逼死他們也沒用。那我們會不會治?這個問題你不用問我,問一下一些素人媽媽,有一些辨證對了,或是不小心猜對了,那科中幾克下去,早上生病下午就好了啊,久一點的,第二天也好了,你說他們會不會治?他們比醫生厲害1萬倍啊,因為西醫是零,任何數跟零比都是無限大。

不過有很多素人媽媽,不知道如何辨證,可是他們已經拋棄西醫,卻苦無處找到可信賴的中醫,所以經常會來找我諮詢。我其實是極不願意透過網路幫小朋友處理問題的,因為,感冒沒看到人,要能夠確定是何種「證」,是有一定的難度的,一個不小心出錯方,那可是會害人進醫院的。而且各位小朋友又是媽媽的心肝寶貝,一看到小朋友發燒,就心急如焚,萬一一帖藥下去沒好,或發生其它變化,沒經驗的媽媽可能承受不了心裡壓力,帶著小孩回到西醫懷抱去掛急診,那也是大有人在。不只媽媽壓力很大,我的心裡壓力也是很大啊,深怕一個沒辨準,把人家的小朋友搞出問題來了,那可是罪過啊,誰賠得起,又有誰能賠啊!

網路上會流傳著一些感冒良方,其實都是醫者的好心,希望大家能夠自己處理一些感冒,因為醫術精良的醫生或是我們這些中醫控都知道,只要辨證辨的準,藥下去是可以在幾個小時內就把感冒治好的,可是這些「方便法門」有時候寫的又不夠精準,用錯藥的人還是大有人在。所以一直以來,也不想隨分享「感冒方」,曾經分享的感冒醫案,大部份都是大略帶過,又加註警語,請大家不要亂用,因為深怕你感冒的時候,亂用方沒吃好就算了,如果把自己吃壞吃到要叫救護車,那真的非我所願。

感冒的種類實在是在太多種了,所以要一次把所有的感冒都講完實在是不容易。不過,最近在幫助一些媽媽處理小朋友感冒的時候,突然有感,反正小朋友的感冒幾乎都是發會燒的三陽病,那不如就專注在三陽病上,把一些常見的感冒辨證方法列出來,也可以讓一些已經放棄西醫,又找不到信賴中醫的素人媽媽,想要自己處理小朋友感冒的媽媽,有一些可依循的方法。寫這種文章的風險很大,因為,永遠寫不詳細,光是一個太陽篇,就不知道幾十種方,寫十天十夜也寫不完,我只能用最粗略的方式,來告訴訴大家如何辨出大範圍的感冒,那如果有在自學傷寒論的素人,不妨當個參考,但如果要當作用藥醫據,就請各位自行斟酌,小朋是各位的寶貝,如果沒把握,請千萬不要自己隨便用藥。

首先我要說感冒的基本原則。如果你發現自己或小朋友感冒了,第一件事就是「吃簡單」,吃的愈清淡愈好,我的建議就是吃稀飯,其它東西都別吃了,別怕小朋友餓著,餓個兩三天不會出人命的。當然,如果小朋友有食慾,可以多給一些東西,不過原則就是清淡、簡單,如果沒食慾,不吃也沒關係。再來就是嚴禁水果、果汁、飲料,冰的不能碰是常識,我想這不用我多說了。再一個,不要因為喉嚨不舒服或是會咳嗽就灌水,喝水的原則是不渴不喝,喝了解渴就好,不要多喝。有人即使是口乾舌燥,你問他想不想喝水,他搞不好也說不想喝,那如果口異常乾渴,就跟底下我們要說到的感冒種類有關,那就另外處理,可以多給一些水,但也不要猛灌。

那麼,第一個我們要學會把脈。「什麼,把脈?我怎麼可能學得會」。大家別緊張,傷寒論裡要求的把脈其實相當的粗,很多時候,我們只要把一個浮、中、沈就可以了,因為我要講的是三陽病,所以,脈像多半是偏浮。太陽病基本上就是把一個浮脈,手輕輕搭到皮膚就感覺得到跳動。大家平常要熟悉自己的脈象,因為現在很多人身體是比較虛寒的,平常的脈就很沈,即使得了太陽病,脈也浮的不是很明顯。太陽病的兩大證型,一個是「中風」(不是爆血管的中風),一個是「傷寒」,名稱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分出這兩種證型。這兩種證型最主要的分別是「汗孔的開與不開」,一般書裡面不會以這個當作最主要的判斷標準,不過,這兩種證型的各種症狀及效應,都跟這個脫不了干係。無論中風或傷寒,感冒都在人體的淺表,我們用稍微學術一點的講法,就是「風傷衛、寒傷營」,「中風」是「風邪」在衛氣層(人體淺表大氣層)亂鑽,「傷寒」則是比中風更深一點,「寒邪」直接刺入經絡血管。風邪好像比較軟,身體沒什麼警覺的就讓風邪跑到衛氣層來攪動原來保護人體的大氣層,這時候衛氣調節汗孔的開關就失去了作用,所以會「自汗」。所謂的自汗有可能是身體自己會流汗,也有可能是汗孔關不緊,雖然沒有自汗,但是多蓋一件被子可能覺得熱就會流汗,身體摸起來潮潮的也算是汗孔沒有緊閉,因為「汗孔關不緊」,汗可以「流得出來」,因為衛氣層遭到侵擾,體表調節體溫的功能喪失,會有怕冷的感覺,可能會覺得很討厭被風吹到。相反的,寒邪好像就比較尖銳,直接往血脈刺,身體一警覺受到寒邪侵襲,立刻發警報把汗孔緊閉,避免更多的寒邪鑽入,所以,汗孔打不開的情況下,寒氣出不去,身體惡寒的程度,比中風來的明顯,即使多穿衣服多蓋被,依然冷個半死,而且因為汗孔緊閉的關係,汗流不出來,身體摸起來乾乾的沒有潮濕的感覺。

無論是中風或是傷寒,人體都會調動氣血抵抗病邪,在抵抗病邪的時候,會產生熱能,或許是想用高熱高壓把病邪排除,又或是跟病邪鬥爭產生高熱,不管是那一種,不重要,重要的就是人會發熱,自覺的發熱或是溫度計量到的發燒都算。中風的時候,汗孔是開的,所以即使發熱,熱度可能也不是太高,但也有例子是可以燒到很高的,不過,高熱的比例比傷寒來得少,因為傷寒汗孔不開,人體與病邪鬥爭的熱無法藉由汗孔排出,所以傷寒經常伴隨高燒高熱,當然也有不是燒的很高的。這個高燒的程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在「有汗」(汗孔打開)還是「無汗」(汗孔緊閉)的證型下,所以,傷寒比較容易出現高熱,中風的熱度可能就稍低,可以拿來協助判斷對比是中風(汗孔打開)或是傷寒(汗孔緊閉)。

因為氣血向外抗邪,所以脈會往外「浮」,所以太陽病要把一個浮脈。又因為中風是汗孔打開的,氣機都還有往外的機會,所以中風的浮脈是浮,比平常快一點,但感覺不是非常的強烈,比平常的脈不會強非常多;反之,傷寒的汗孔是緊閉的,寒邪在血脈裡,人體抗邪的機制強烈,所以脈會非常的「緊張」,跳動的比中風的脈更強烈,所以中風脈稱為「浮緩」,傷寒脈稱為「浮緊」,兩個形成明顯的對比。如果大家無法體會,可以試著去操場快走幾圈,那種脈跳得比平常快一點,但又不是跳得很激烈,就很像是中風的「浮緩脈」,而稍快一點的慢跑步,相對於快走的脈,就像是傷寒的「浮緊脈」。

中風是「發熱、汗出、惡風、脈浮緩」;傷寒是「發熱、無汗、惡寒、脈浮緊」。另外,太陽病的總綱,提到「頭項強痛」,就是太陽病經常會頭痛,尤其是後腦杓的部份,但實際上,中風或傷寒時,頭不痛的也是大有人在,或是整顆頭都在痛的也有。那麼,「中風」就用「桂枝湯」,「傷寒」就用「麻黃湯」。桂枝湯因為發汗力弱,所以使用桂枝湯後,要喝熱稀粥、蓋被、發汗,這是一個連續的動作,整個完成了才叫做一個完整的桂枝湯,吃了桂枝湯不發汗,或是發了太多的汗,病都不會好或不容易好,或甚至會轉成其它證型的感冒。發汗的原則是持續微微發汗,最好能在一個小時以上,有時候吃了藥,可能睡個覺流個汗起來就好了,人變舒服,也不用去算什麼時間了。至於麻黃湯,發汗力比較強,吃了藥不用吃粥、蓋被可能就會發汗,但是,也有人怎麼樣汗都發不出來的,還是要稍微幫他發一下汗,但是因為麻黃湯發汗力比較強,如果要幫他發汗的時候,就要稍微注意一下,一樣是要持續微汗而不要大汗淋漓。

如果大家可以分得出中風和傷寒的證型的話,那麼,在各自的證型上(有汗、無汗;汗孔不閉、汗孔不開),如果加上了後頸(後脖子)僵硬,轉動不利,甚至會痛,那中風的證型就用「桂枝加葛根湯」,傷寒的證型就用「葛根湯」。

感冒病邪不會一直待在原地,有時候他會隨病程往身體裡推進,如果向裡走,可能發生一種太陽與陽明合病的狀況,這個狀況,太陽病的症狀可能都還在,而陽明經開始也跟著發生問題,在太陽與陽明合病的時候(兩經一起病),腸胃機能經常會當掉,所以有可能會拉肚子,這種時候,我們用的是葛根湯。不過,有的時候,病人不拉反吐,我們就用葛根加半夏湯。聽完了還是不會用對吧!葛根湯證除了前面提到「傷寒證型加上後頸僵硬」之外(把這個分為一類),我們經常會看這個人是不是「額頭痛」,而且葛根湯的發作,往往是這個人的津液先乾掉了,所以會發作成一種比較熱比較沒有怕冷的證型,像是在外面曬大太陽流了一堆汗或坐飛機濕度低被抽乾了,然後再吹個冷氣受了寒,就中了葛根湯證。我們經常會用以下的方法來判斷是不是葛根湯證:

「葛根浮長表陽明,緣緣面赤額頭痛,發熱惡寒身無汗,目痛鼻乾臥不寧。」

脈不太會把,沒關係,只要他是偏浮,那長脈大家自己找書體會。重點是,這種葛根湯證,比較像是陽明胃經上發生問題,陽明經脈分佈於面部,所以會覺得整個臉好像「烘熱熱」的,臉看起來因為有熱也比較紅一點,頭痛集中在額頭,或是額頭痛的特別的明顯,那因為是人體津液比較乾一點,又熱,所以眼睛痛、鼻子乾都是有可能的,但是「少陽病」也可能眼睛痛(目赤),所以這一個項目當作輔助辨證點。總體歸納起來,得到葛根湯證的人,「頭面症狀」似乎會比較明顯,因為比較偏熱偏乾,所以也可能有卒嘔吐(沒防備的就突然吐出來)的現象,就會用到前面說的葛根加半夏湯。這些情況在小朋友身上經常可見。

小朋友另一個經常發生的感冒,就是少陽病的小柴胡湯證了。小柴胡湯證的特點,「往來寒熱、胸脇滿悶」我個人覺得是比較重要的辨證點,「往來寒熱」,有可能是一陣冷,一陣熱,或是熱一陣停一停,又熱一陣,有時候是覺得冷,蓋了被子又覺得熱。而「胸脇滿悶」,是胸口到腋下兩側有悶痛不舒服的感覺,可以是自覺的悶痛,或是手往裡面摳或壓痛都可以算是。有些中醫強調胸脇滿悶是必要的辨證點,我個人經驗到的倒是「往來寒熱」跟小柴胡湯關係很大,往來寒熱而且頭還暴痛,小柴胡湯的可能性就很高,但是這個所謂的頭爆痛,要看看是不是因為有熱而造成。因為小柴胡湯證的特點還有,「口苦(嘴巴不是滋味;口氣不好)、咽乾、目眩(眼睛被熱燒的昏脹)、耳聾(耳朵聽聲音好像隔一層膜)目赤(外眼角向內放射性紅絲)」,可能都是「膽火鬱熱」造成的,因此,當你有往來寒熱、頭爆痛,又有「火熱上炎」的現象,很有可能是小柴胡湯證。口苦很可以是少陽病的一個辨證點,但最好是有其它的往來寒熱、胸脇滿悶配合比較能夠構成強有力的辨證點。至於咽乾、目眩,最好是和口苦一組,不然,只能當作輔助的辨證點。

少陽病還有另外一個特點,就是心煩喜嘔,這個心煩喜嘔最好是一起發生,因為,剛才的葛根湯證,在兩陽合病的時候也會吐,所以如果只有吐,倒不一定是小柴胡湯證,心煩喜嘔,可能是因為所謂的膽火犯胃,火熱上炎,因為有火,所以心煩,因為胃熱,所以會想嘔吐,而且嘔吐的傾向很明顯。至於如何不和葛根湯證混在一起,就是配合其它主證來一起看。生病的時候胃口多半會不好,但是少陽病的胃口會不好,是有一種覺得生悶氣不想吃飯的感覺,小朋友可能也會本能性的感到心情不好想發脾氣。雖然胃有熱就容易口臭,陽明病也會口臭,但是,感冒的時候,我個人覺得少陽病更有一種口氣不好的傾向,比較不像是陽明病的口臭噴人,三公尺以外都聞得到臭味。

所以小柴胡湯,要看的重點就是「往來寒熱、胸脇滿悶、心煩喜嘔、默默不欲飲食」,當然其它的口苦、咽乾、目眩、目赤、耳聾都可以當作參考點。小柴胡湯證的脈像,是所謂的弦脈,好像被壓在夾縫之中,細細直直的一條。脈把不好也沒關係,可以把太陽病的浮脈排除,比浮脈稍微往下一點,然後直直細細的,可能因為有熱而跳得也比平常快一點點。只要不比平常的脈還要沈,不需要按壓很大力,比浮脈施的力再大一些就可以了。

桂枝湯、葛根湯、葛根加半夏湯、小柴胡湯經常用在小朋友的感冒上,因為小朋友稚陽之體,感冒時多半呈現三陽病,反而是大人感冒都不發燒,呈現比較虛寒的三陰病體質。雖然小朋友的身體比較有能力抗邪,但是現在人的感冒,要發展成「大便乾硬」的「陽明實證」,比較沒有那麼容易,所以,大便乾硬在肚子裡拉不出來的承氣湯證就不多說。但是,如果感冒變成脈非常的浮又跳得很兇猛,同時又大熱、大汗、大渴,就有可能是陽明經的白虎湯證或白虎加人參湯證。這個湯證要怎麼分辨?我覺得對一般人來說有些難度,如果可以給什麼建議的話,我認為,就是把前面幾種證型的感冒認清楚,然後把這些可能的湯證都排除掉後,又剩下白虎湯大汗大熱的特點,就比較能夠判別。我們也可以把感冒排比一下,前面說過,葛根湯有一種情況是處理感冒在太陽與陽明之間的感冒,偏乾肩偏熱,頭面症狀明顯,因為陽明經走在人體的正面,而脾胃主肌肉四肢,所以當感冒從太陽發展到太陽與陽明之間,再發展到陽明區塊的時候,身體用陽明「多血多氣」的區塊抗邪,產生高熱而大汗,比起葛根湯的頭面症狀明顯,更是全身性的大汗大熱,幾乎沒有怕冷的感覺,反而怕熱,舌頭可能比較乾燥無津液,尿也開始偏黃。

小朋友在太陽病還有一種常見的狀況,就是「脈浮,發熱,口渴一直想喝水,喝了又不解渴,但是小便量又明顯的偏少」,那就極有可能是五苓散證(用生藥打粉),那進一步的演變,可能形成「喝水即吐」的水逆,一樣是用五苓散。這個部份可能要注意跟陽明白虎加人參湯證的「大煩渴」區分一下,白虎加人參湯證的口渴是又乾又熱,因為有熱而心煩,而且白虎湯的脈是又洪又大,跟太陽病的脈是有差別的。

大家去看中醫,可能也會經常看到醫生開出小青龍湯或麻杏甘石湯。小青龍湯是肺又濕又冷,麻杏甘石湯是肺又乾又熱。醫生會開出這些藥,很可能是看到病人在咳嗽,的確,小青龍湯我們經常用「咳逆倚息不得卧」來作為主要的辨證點。其實,一般三陽病都可以發生咳嗽,但是,在很多時候,咳嗽只是一個副證,若是桂枝湯證、小柴胡湯證發生咳嗽,可能你用桂枝湯或小柴胡湯治好感冒的時候,咳嗽也就跟著好了。所以,一般輕微的咳嗽,我們是不拿來當主證來用的。不過,小青龍湯證,這個咳嗽因為相當的明顯,所以,咳嗽是判斷小青龍湯的主要依據,小青龍湯的咳嗽,咳的很嚴重,咳嗽聲幾乎是沒什麼休息的時間的,因為是肺的區塊一兜冷水濕痰,所以咳嗽的時候,痰濁聲非常明顯,躺下的時候因為痰飲壓到肺,所以咳的更兇,幾乎無法躺著睡覺,形成了「咳逆倚息不得卧」的現象,經常是要坐著睡的。小青龍湯雖然是在所謂的傷寒證型下,但是已經沒有需要那麼嚴格到完全符合傷寒證型了,只要你不是明顯的汗孔打開,不是汗流不停,差不多差不多就可以了。

麻杏甘石湯因為肺又乾又熱,所以咳嗽和「熱喘」都是有的,也有可能汗出。那有很多醫生看到小朋友發燒咳嗽就開麻杏甘石湯,不知道是不是電腦開方的緣故,很多時候發燒又咳嗽,並不表示肺一定熱的,發燒又咳嗽,經常也是寒咳的,小青龍湯也可以發燒。我通常第一時間都不會想到麻杏甘石湯,甚至,我根本沒使用過幾次這個方。不是說沒有人一感冒就是麻杏甘石湯的,而是,感冒的時候,還有許多其它的感冒證型,都牽涉到咳嗽、喘、汗出,而且都不是麻杏甘石湯的主治。這個方怎麼辨證?首先,這個湯如果有咳嗽,聲音應該是比較清亮的,你可以想像一下吉娃的叫聲。再來,如果有喘,一定是熱喘,麻杏甘石湯的脈象,寸口的部份一定比較浮,遇到氣管發炎的時候,會把到尖尖的脈,據說如果是支氣管發炎,還會把到像支氣管一樣分叉的東西。那熱喘的時候,你應該會覺得這個人呼的氣比較熱。這個方劑的條文,在傷寒論裡是用過桂枝湯或用過下法後用的,雖然,仲景的方可能是用情境來描述一個方證的寒熱向度,不過,我還蠻覺得這個湯的使用時機就像仲景說的那個情境,所以,感冒的時候,我不會把他當作最早會使用的方劑。不過,這只是我個人的感覺,不能當作準則。

再來講講也是常常會被討論的「大青龍湯」。我不是要講這個湯的使用時機,我是要講,這個湯怎麼會那麼常被提到,甚至被濫用。大青龍湯的病機,是所謂的寒包火,當「傷寒日久」,身體裡產生的熱,因為外面寒氣的包圍,汗孔又不開,無法宣洩,所以開始形成裡熱,外面還是麻黃湯證,可是裡面卻開始悶燒起來,因此形成一種煩燥不安的現象。又或許,人體受到極大的寒邪侵入,人體壯實,所以突然產生高熱又被寒氣包住。郝萬山《傷寒論上課講稿》案例就是有人在冬天跳進河裡救人,結果當晚發生寒顫,但是整個人煩躁不安,把自己的衣服都扯破,這種就是外有寒邪、內有裡熱的「寒包火」大青龍湯證。誒,這個寒包火有這麼常見嗎?大青龍湯要有傷寒證型然後又煩燥不安耶,這怎麼常常看到有人在用大青龍湯啊?況且,大青龍湯證是發汗力強的方劑,一面發寒邪,一面清裡熱,仲景爺爺說脈弱、汗出(中風證型、虛人)的不可用,喝了一碗汗出,後面就不能再用了,怎麼還有人隨隨便便就用起大青龍湯來啊。當然,有是證用是藥,只要你是大青龍湯證,用就對了,但如果不是大青龍湯證,你就別亂用啊。還好大家用的是科中,藥力可能比較弱,要不然,可能每天都有吃大青龍湯吃到掛掉的案例吧。

「虛人傷寒建其中,實人傷寒發其汗」,這個是一般的原則,就是說當一個人平素身體就比較虛,需要發汗的時候,可能要先「打底」,根底夠了再發汗才不會傷了元氣(發汗會把陽氣和津液帶走),因此如果是有些(大人)人身體比較虛,脈平常把起來就是比較虛比較弱的,明明是太陽或少陽病(陽明病先不列入考慮),用了藥就是好不完全,或是這邊好了,那邊其它症狀又跑了出來,又或是有些人一感冒就會胃痛,或者胃的上方,或者胃,又或者胃下方的腹部,感冒很難吃一個藥就好完全的,就可以考慮用小建中湯先打底,然後再吃其它該吃的感冒方劑。這個用小建中湯打底的方法,僅提供給比較熟悉傷寒論的同學使用,其它不熟的人直接忽略這一段就好,即使是傷寒論讀了很多年的老同學,要能夠辨出這種「打底方同用」的感冒症狀,那沒有點功力是不行的。

以上,拉拉雜雜說了一堆,提供大家做參考,這不是一個準則,請大家用藥時千萬要小心辨證,如果沒把握,就不要亂用藥,尤其不要亂用在小朋友身上。

文章標籤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必須在電腦中安裝兩個軟體

1. 至 https://github.com/Kutinging/EpubConv_Python/releases
下載 Epubconv.ver.1.0.4.1.zip 安裝  用途為簡轉繁
2. 至 https://www.amazon.com/gp/feature.html?ie=UTF8&docId=1000765261
下載 Kindle Previewer 3.25  安裝  用途為epub轉mobi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禮拜五,豬朋狗的聚會時間又到了,為了證明自己比較年輕,所以特別學了新歌,因為怕破音,這次特別帶了生脈飲去「增加肺活量」,果然,唱高音的時候,比以前輕鬆多了,用比較小的力量就可以唱出以往吃力才能唱出的音階,所以親身實證,生脈飲也可以算是唱KTV的秘密武器。

從前上課老師也說過,歌唱、老師一類需要用嗓子的行業,一般人會想到用膨大海之類的來「潤喉」,但是,無論是弦樂、管樂,琴弦、共鳴箱、孔竅一定不能濕潤,反而要又乾又緊的時候才能發出清脆響亮的聲音,如果太濕了,聲音反而出不來。這就讓我想到以前參加管樂隊(很短期,因為自己音樂細胞太爛就自動退出淘汰了),每當吹奏到一半,就要把樂器口拿掉,把裡面的口水甩出來,看到一堆人在甩口水,那景象還蠻令人莞薾的。

所以咧,像楊梅某前輩會叫人使用破笛響聲丸,這個藥裡面有一味藥叫做「訶子」,是一個又燥又澀的藥,吃了之後會令人喉嚨乾燥,就像一根沒有口水的管樂器,吹奏出來的聲音大概是能夠響徹雲霄的。不過,這個藥我沒有用過,如果大家有興趣,再請大家以身試法囉!(可以另外加潤肺的藥;破笛響聲+生脈飲?)

另外,很多人去唱歌都不是去唱歌的,一堆人在一起就會想喝酒助興,我的豬朋狗友們也不例外。因為上課的時候有提到,葛根可以從脾胃抓水往太陽經輸佈掉,所以葛根有把脾胃濕熱的酒起抓起來往外散掉的機會,也有同學曾經分享,喝酒前用一點葛根芩連湯,會比較不容易醉,不過呢,這是一種魔道,心臟不夠大的人不要亂試,出了事要自己負責。

這次也不知道那根筋不對,因為有個豬朋狗友比較容易醉,醉了之後就喜歡「亂掏東西」,所以想說拿個葛根芩連這個「魔道」給他試試,結果這位同學沒試,反到是另一個位高權重的同學試了,好死不死,這個同學感冒兩個多禮拜都還沒完全好,平常又勞心勞力,葛根芩連湯加一堆黃湯下肚後,結果發心悸、心臟無力倒在旁邊大喊心臟不舒服,本來身上有帶生脈飲可以急救的,但也恰恰被我用完了,無計可施。啊!真是嚇死寶寶了,第一次使用魔道就出事,這是祖師爺在警告不要亂用他的寶貝嗎!好在後來吐一吐,把東西吐乾淨,人也就好多了,第二天趕緊送上真武湯、生脈飲,把感冒的虛弱補一補,以寥表歉意。

葛根芩連,在平常的時候也還好,黃芩、黃連也不知道多少醫生每天都在開,可是呢,苦寒藥就是這樣,平常沒事不打緊,如果你今天身體剛好是很虛弱的狀況下,用一點都可能讓你躺著進醫院,我就遇過兩個例子,感冒時吃了葛根芩連湯後被送急診的,所以用苦寒藥真的不能不慎,這次祖師爺給教訓了,大概是要提醒我不能太隨便,仗著自己「猜獎率高」而染上了「青菜辨證就給藥」的惡習啦!

還好是豬朋狗友啦,不然大概就要惡名遠播了,可是,好像就是豬朋狗友才會幫你散播惡名吼!不過,有誰會來承認自己喝醉了喜歡亂掏東西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目前有在用的國家品牌 ;不外乎是 美國品牌 歐洲品牌以及台灣本身的 
如果單單就好喝但是組成是化學香料的原料以及防腐劑 
我想那我就不建議使用; 
美國品牌大都不是以天然為主 
(當然他們現在也有出天然的配方,但是價格就蠻貴了點) 

因此我是比較建議歐系品牌 
歐系的就如你所說的 有monin 1883 吉發 teisseire 
剛好我都有用過 
就他門的歷史以及在法國的市佔率 
teisseire(300年)>1883(1百多)>monin(1百出)>吉發(幾年而已) 

如果單單就你說調味上的部份 
調製 咖啡 奶茶風味的 我推 (1)1883 (2)monin & teisseire (3)吉發 
如果是水果風味類的 我推 (1)teisseire (2)monin (3)1883 (4)吉發 

因為每種品牌都有它比較特別會讓人喜歡的風味 
所以我都是選品牌之中較好的來用.............. 


對你有所幫助

文章標籤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追龙的影评 (1026)
  
打四五星的朋友,你們可能不了解那時候的香港歷史!
打四五星的朋友,你們可能不了解那時候的香港歷史!別動不動就扯民族主義,這真不是什麼好事!                                              

先談電影:                                                

近十年最好的港產片?!個人觀點:先說電影的本身,節奏較爲散乱、劇本故事邏輯性較差,想一部電影同時講述两个''傳奇''人物的传記,但卻始終找不到平衡點,結果两頭不到岸,想表達的東西太多,但又控制不好節奏!除了當中的美術和幾場動作槍戰戲還算較為出色之外,恕在下見識淺薄,我實在發現不了太多的亮點了!                                                  

接下來談香港歷史:                                  

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香港確有段時間很黑暗!尤其是警察部門,貪污腐敗、放縱黑幫包娼庇賭!其中呂樂(雷洛)總華探長就是當中的佼佼者和實際大boss!別扯什麼英國警官才是幕後黑手!尼瑪,就連當時英國佬高級警官'葛柏'都要忌呂樂三分!!!因為整個''收片''(警察向黑幫收保護費,然後警方就給予他們犯罪的保護!)的制度就是呂樂發明的!但後來社會風氣越來越不良,老百姓苦不堪言,走上街頭遊行示威!這才引起了英國政府的注意,其後英國政府下定決心要終結這個黑暗時代!於是下達命令給港英政府,時任港督麥理浩,就提出了要成立廉政公署這一政府部門(不屬任何政府部門管轄,直接向港督匯報!說句不好聽,就是不管你是什麼政府高官、英國貴族!只要懷疑你貪污腐敗,就可以無條件請你去老廉飲咖啡!)在立法局商討下,全數通過並實施!於是1974年港英政府就成立了赫赫有名的【廉政公署】!不得不說,這絕對是香港歷史上一個偉大的政績!至今香港老百姓都有一個共識:「廉署是香港發展的基礎!」因為廉政公署在成立後短短幾年內,就將香港貪污腐敗的風氣,洗滌一新!就如良醫诊病,精準地捏住各個政府机构的痼疾所在,從此香港才真正迎來了廉潔的黃金時代,成功地實現由亂到治的歷史性轉變,并成為全世界公認的最廉潔的地區之一!廉署破案入神,并能屢屢扳倒高官,令腐敗分子聞風喪膽,其反貪經驗更引起了全球關注,反貪模式更为全球反貪機構所效仿。                                                       


首先聲明,我不是漢奸,我是香港人!說這麼多不是想為港英政府洗白,而殖民地歷史就更不是什麼光榮的往事了!但有些東西要理智一點,港英政府並沒有這麼無能!他們對香港的貢獻還是很大的,他們讓原本只是廣東寶安縣的一個小漁村(強行殖民沒得洗),變成了後來的亞洲國際之都!更讓其成為一個奉公守法、廉潔法治的城市!當然,當中是存在過一段黑暗的時期,但其後能撥亂反正,帶領香港更上一層樓!這些貢獻是不能抹滅的!  但這些在電影裡卻從不提及,聽到的只是港英政府如何如何的殘暴無能,各種暴政,搞到民不聊生,混亂不堪!而雷洛卻被塑造成一個身不由己,因為被英國高官強逼,才幹上了這一系列貪污腐敗、包娼庇賭之事!尼瑪⋯跛豪更被隱喻地塑造成了一個 敢於對抗英國殖民地暴政的民族英雄!(不少的朋友在評論區裡一再強調,跛豪殺英國佬,僅僅是為了私仇而已!嗯,那麽請告訴我,為什麼要在報私仇的時候,強行地加上這樣的一句 帶有強烈民族主義色彩的台詞【這是我們中國人的地方,滾回你們英國去!】這⋯明明是私仇啊!為什麼要無厘頭地上升到國仇呢?!上升到民族情仇呢?!)唉…我是真想寫個服字給王晶!這還不止,更離譜的是,戲中還有一個叫顏童的角色(原型是四大探長之一的顏雄)由湯鎮業飾演!其角色在戲中是英國高官的馬仔!好了,最狗血的事是,當廉政公署成立之後,這貨竟然能沒事,老廉把他放了,尼瑪雷洛都要準備跑路了,老顏他竟然還可以大搖大擺?!而且警察部還準備下個月讓他頂替雷洛的位置榮升總華探長!(戲裡面最後還帶著大批警察助那個英國佬高官殺入九龍城寨幹跛豪!)原因是什麼?!因為他是英國人的忠實馬仔,站英國佬那邊!所以英國佬就罩著他,連廉政公署都不能動他?!扯淡!這不是對港英政府的諷刺、無腦黑是什麼?!廉政公署成立後,港英政府第一批通緝的人除了大老虎呂樂之外就是顏雄和英國佬高級警官葛柏!(他們就是一夥的,而呂樂就是幕後大腦)最後,呂樂和顏雄都成功潛逃了!而英國佬葛柏雖然成功地跑回了英國祖家!但其後因為有污點證人指證,葛柏於1975年在英國被捕後,再引渡回香港判刑!這才是歷史!!!                                                               


再來談談王晶:                                            

而王晶導演,閣下的為人和做生意的手段,在下是太了解了!我想大部分的香港人都很了解!這次為了票房,黑幫片都可以大玩民族主義了!真是6啊!雷洛和跛豪可以說是香港歷史上兩個最大奸大惡、十惡不赦之人!他居然可以篡改歷史,把他們塑造成民族英雄!敢於對抗英國殖民地暴政,最後起義將英國奸官擊斃的英雄事蹟!呵呵,真會戳國人的G點啊!!!                                                            

不過,真是不得不佩服王晶導演的商業頭腦!你看繼【無厘頭】【屎尿屁】之後,他又發明了一種新片種【民族主義黑幫片】嗯,很好!政治思想正確!                                

''真係抵你條茂利發達嘅!''                                                                

最後結言:                                                

這部電影的攝影和美術,其實還是挺不錯的,這讓不少喜愛港產片的國民,都找到了昔日的港片情懷!但我作為一個香港人看來,這一部連香港歷史都不尊重的傳記式電影,我實在找不到有什麼情懷!(客觀來說,這部電影本身的製作水準,是不止一顆星的!打一顆星僅僅代表個人的立場!)。                     PS:對呂樂(雷洛)和吳錫豪(跛豪)有興趣的朋友,不妨上網好好查查這兩個人的資料!                                                        

當然,可能會有不少的朋友說,這又不是紀錄片,何需100%按歷史來!是的,雖然傳記式電影的確不是歷史紀錄片,視覺是可以更換,而人物角色 當然也可作適當的改動(可令角色更顯生動)!但如果把整個歷史篡改到顛倒黑白、是非不分,就過份了!  PS :也有不少的朋友認為,這部電影連傳記式電影都算不上,所以可以胡編亂造,只要好看就行!嗯,那如果不是傳記式電影的話,就最好把片頭那行鮮明的字【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去掉吧!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颱風還沒來,菜價漲三成,我葛格保師傅說青菜變貴嘍!可是我一點也不擔心,因為冰箱裡有紅蘿蔔,一年365天價格和供應量最穏定的蔬菜,也是農業單位用來平抑菜價的重要冷凍蔬菜。

「我不吃紅蘿蔔。」「我不喜歡紅蘿蔔。」哈,我知道有很多人一定會這樣說,而且理由是「討厭紅蘿蔔的腥味。」

打從娘胎出世,我就有輕度近視,所以從小長輩喜歡給我吃紅蘿蔔,很多很多的紅蘿蔔。

紅蘿蔔高麗菜排骨糙米粥,紅蘿蔔馬鈴薯咖哩雞,紅蘿蔔玉米炒肉丁,紅蘿蔔絲煎餅等等等,我都愛吃,但是從小到大最愛的是炒紅蘿蔔絲,定要燜得爛爛的,絕對不能加炒蛋的那一種。

你說紅蘿蔔有腥味,是因為你沒吃過最單純最簡單最原味的紅蘿蔔料理,直接了當說,就是你不認識紅蘿蔔的好。

紅蘿蔔切絲,用菜刀也好,用刨絲器也好,隨便你,但尺寸是絲不是條,以火柴棒為標準。

鍋子是炒鍋,不沾鍋或湯鍋都好,只要有個密合的鍋蓋。鍋熱鍋冷也不講究,但記得要加油,不是幾滴而已,是足夠讓紅蘿蔔絲都吃到,因為紅蘿蔔的營養是脂溶性,不加油不能吸收,最重要是不~好~吃。

油入鍋,開大火,有蔥就爆香一下,沒有就算了,倒進紅蘿蔔絲翻炒一下,加清水約紅蘿蔔兩,三成高,見滾沸,上鍋蓋,轉小火,一路燜,至少半小時。

中途可掀蓋上下翻動,見湯汁乾可酌量加水,繼續燜,直到紅蘿蔔絲自己斷成一截一截的,完全變軟為止。

開大火收汁,最後落一丁點鹽巴調味,切記,紅蘿蔔未軟化前不能放鹽,否則之後很難煮到入口即化。

用這樣燜爛爛的紅蘿蔔絲拌飯,是一種另類的素滷肉飯,紅蘿蔔散發甜甜的蜜香,顏色油亮誘人,其他菜都不必上,只要一盤紅蘿蔔即可。

或許你嗤之以鼻,說自助餐廳也有類似紅蘿蔔料理。錯!坊間餐廳因為多加了蛋炒,所以吸走了紅蘿蔔的甜,再加上紅蘿蔔燜得不夠軟,腥氣猶存,入口有渣,滋味截然不同。

颱風過後,菜價一時半刻也不會回跌,試著做燜炒紅蘿蔔絲,保證你也會愛上他!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Roger Li
2017年2月4日 ·
魯肉飯、肉燥飯、控肉飯、油飯、米糕、肉粽……,台南觀點。

先略談一下米的種類:
米的品種分為粳(ㄍㄥ)、秈(ㄒㄧㄢ),就是俗稱的蓬萊、在來。粳米是水稻,外型圓短,煮熟後軟Q濕;秈米為細長旱稻,口感爽脆乾。兩種米依照直鏈澱粉含量又可分為白、糯,含量越低的越黏、越接近糯米;從生米的透明度可以輕易分辨白、糯,越透明的越白,直鏈澱粉含量只有 0-2% 的糯米就完全不透明了。

市面上可以買到四種米:白粳(一般食用米、蓬萊米)、白秈(在來米)、粳糯(圓糯米)、秈糯(長糯米),可以依照喜歡的口感和產品,來選擇適用的米。

一般來說,四種米適合的料理如下:
圓糯:紅龜粿、湯圓、鹼粽、各種細點,口感軟爛。
長糯:肉粽、菜粽、油飯、筒仔米糕,口感黏但不爛。
蓬萊:米飯、壽司,Q軟但不太黏。
在來:台南米糕、蘿蔔糕、芋頭糕、碗粿、米苔目、板條,口感爽鬆。

再來談肉,俗諺有云:「吃肉吃三層,聽歌聽亂彈。」三層肉指的是包含皮、肥、瘦三種層次的肉,就是一般說的五花肉。依照選取部位和烹飪方法,可分為:
魯肉:[皮、肥]為主,僅少許[瘦],手工切丁,滷好後酥而不爛是上選。
肉燥:絞肉,去皮絞肉為上選。
控肉:大片三層,皮、肥、瘦皆有。

所以,你大概猜得到各種飯的組合是啥了:
魯肉飯:魯肉 + 蓬萊。
肉燥飯:肉燥 + 蓬萊;某些特殊口味店家會用 肉燥 + 在來。
控肉飯:控肉 + 蓬萊 + 配菜。
台南米糕:魯肉 + 魚鬆 + 醃黃瓜 + 在來;很多店用長糯取代在來,但台南人會覺得味道稍差。米飯和配料分開處理。
筒仔米糕:長糯 + 魯肉,放入筒中一起蒸熟。(身為台南人完全無法接受)
油飯:長糯蒸熟後,和材料一起炒,也就是過油,所以稱為油飯。對台南人來說,北部粽就只是包了葉子的油飯。
肉粽(含菜粽):長糯和材料一起蒸熟。

由於在來米用途很廣但黏度較低,所以很多人烹飪時會加入地瓜粉,開山路上的七十年老店 友誠蝦仁肉圓 的外皮就是在來米漿加上地瓜粉做的,配比當然是機密。

在來米口感以陳放一年的最佳,某些客家庄的米苔目、板條特別好吃,就是用陳放在來米做的。不過,千萬不要把超商買來的在來米陳放,會壞掉;只有帶殼米才可以陳放,要吃的時候再拿去碾米廠,才能吃到最佳口感。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豆芽擔擔鍋

(2~3人分)
・豆芽 1袋(200g)
・木綿豆腐 1塊
・豬絞肉 100g
・金針菇 1袋
・韭菜 1ワ
・大蒜 1かけ
・無糖豆漿 カップ1
・顆粒(かりゅう)チキンスープの素(もと) (中国風) 小匙2
・豆板醤(トーバンジャン) 小匙1+1/2
・蠔油 大匙1
・芝麻粒 (白) 大匙3~4
・辣油 適宜
・麻油 大匙1/2

エネルギー:310kcal
 *エネルギーは1人分

 

もやしはサッと洗い、水けをきる。豆腐は一口大に切る。えのきだけは根元を切り落として長さを半分に切り、上のほうと下のほうとに分け、下のほうはほぐす。にらは3cm長さ、にんにくはみじん切りにする。
2.
土鍋にえのきの下のほうを敷き、上に豆腐をのせる。周りににらとえのきの上のほうを入れ、スープの素をふりかけ、もやしを中央にのせる
〈★メモ〉鍋底にえのきを敷くと、焦げつきにくい。シャキッとさせたいもやしは最後にのせる。
3.
フライパンにごま油大匙1/2と豆板醤、にんにくを入れて炒め、香りが出たらひき肉、オイスターソースを加えてさらに炒め、すりごまを加え、水カップ1/2を注いで煮立てる。
〈★メモ〉水を注いで、肉のうまみを汁に溶け出させる。
4.
2の鍋に3を汁ごと注ぎ、豆乳を加え、ふたをして火にかける。煮立ったら取り分け、好みでラーユをかけて食べる。
〈★メモ〉豆乳を加えることでコクが出る。

1.豆芽洗淨瀝乾。把豆腐切成小塊。金針菇從根部切掉,切成兩半,分成上部和下部,鬆開下部。韭菜切3厘米段,大蒜切碎。
2.把金針菇的下半部分放在鍋裡,把豆腐放在上面。把金針菇的頂部放在上面,撒上湯素,把豆芽放在中間
<★備忘>在鍋底金針菇時,很難燒焦。你想要酥脆的豆芽可以最後在放。
3.炒鍋放麻油1/2湯匙豆瓣醬,爆香蒜頭,肉末炒香,進一步加入蠔油,芝麻,倒一1/2杯水煮滾
<★備忘錄>倒入水將肉的鮮味溶解。
4.鍋加入肉末和豆漿,蓋上鍋蓋煮沸,取走浮沫,如果你喜歡的話,可以加上辣油食用。
<★備忘>添加豆漿時,增加食感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準備:

一,水發香菇擠水取60克切碎,金勾蝦50克泡水回軟切碎,紅蔥頭酥60克切碎,欣葉XO醬200克(帶點油無妨),炸油蔥酥的油半碗多。
二,鹽巴10克,砂糖36克,味精12克,白胡椒粉不少。
三,去皮芋頭需要三種狀態,a切粗條生的約1100克(芋頭上半部不鬆的拿來炸),b切丁生的600克,c切丁蒸熟600克。
四,粗條芋條入鍋油炸變酥,熟芋頭丁加1200克清水用果汁機打成汁。
五,取大鋼盆混合糯米粉450克,在來米粉337克,樹薯粉300克,加水1200克,打勻成漿。

做法:
一,蔥油加熱,炒香香菇,金勾蝦,倒入粉漿裡,同時亦放入紅蔥頭酥與XO醬,以及芋條,芋丁一起拌勻。
二,芋汁邊加熱邊攪動,加入準備二的所有調味料,直至滾沸。
三,將沸騰的芋汁沖入粉漿並迅速攪拌成糊。
(若覺粉漿水水的,可移至爐火,以中火加熱,繼續攪出黏糊狀,這樣蒸出來的糕才不會口感不佳)
四,糕模裡面先噴水,覆蓋耐熱保鮮膜貼實,再將粉糊倒入至九分滿,摔動模子讓糊緊實,再上面蓋上另一張保鮮膜,讓糊與膜貼合。
五,入蒸籠,以大火蒸1.5至2小時即可。

吃法:
一,新鮮熱熱挖來吃。
二,切片油煎酥酥吃。
三,很想切塊加蒜苗肉絲煮湯吃,但保師傅說不行,因為是鹹鹹甜甜的鹹甜粿。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