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類

‧《奇妙的塵埃》/漢娜‧霍姆茲著/陳芝儀譯/先覺出版
‧《猿行畢露》/法蘭斯‧德瓦爾著/陳信宏譯/麥田出版
‧《地球寫了四十億年的日記》/貝鳶業如著/若到瓜譯/貓頭鷹出版
‧《石油用完了怎麼辦?》/葉李華等著/貓頭鷹出版
‧《可畏的對稱》/徐一鴻著/張禮譯/五南出版

《奇妙的塵埃》漢娜‧霍姆茲著
除了玫瑰花,那時我也曾經想過用科學來打動我太太的芳心。計畫是,就著微風,在銀色的月光下,討論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我來解釋如何由一個簡單的對稱原則,透過邏輯的推理,我們可以一同揭開時間的真面目。此時月影一定會更純淨,夜色一定會更遼闊。

科學如何吸引一般讀者的興趣?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由日常熟悉的題材出發,消除讀者對科學的陌生與畏懼。《奇妙的塵埃》就緊抓著瀰漫各處的塵埃為主題,挖掘出相關的各種奇妙知識。讀完了,才知道細微的星塵如何在宇宙早期,緩緩地孕育出巨大的星球;多虧了地球大氣中數量驚人、種類繁多的微粒,雨滴才能形成,大地才得滋潤,當然也免不了偶爾造成氣候災難式的變遷;而且你將有
《可畏的對稱》徐一鴻著
機會第一次認識周圍空氣中,不斷進出你身體的小顆粒。把這麼廣泛的題材,放在同一個鍋子中烹煮,或許會混淆不同專業思考問題的態度,然而打破藩籬的寫法,其實更接近一般人認識世界的方式,讀起來反而親切。

科普作家有時會找一個辛辣刺激聳動的大問題,來引發學術冷靜的研究。究竟人的暴力行為是否根源於自然的無法抑制的「獸性」呢?這個問題貫串了《猿行畢露》整本書。作者多年對演化上與人類最接近的兩種猿類,進行社群行為的觀察研究,細膩生動的描述,處處充滿意外與驚奇。黑猩猩社會的政治運作,充斥著駭人的機巧謀畫,但叢林中的巴諾布猿,卻展現了動人又複雜的同理心。那流在我們血液中原始的悸動,恐怕比一般想像要複雜得多。

科學的探討常給人生硬冰冷的感覺,成功的科普書寫必須給它的對象注入一些人性的溫暖與幽默,經緯萬端的現象也必須經過抽餾,提煉出簡單卻可以理解的原則與因果關係。《地球寫了四十億年的日記》把這個「軟化」的過程,處理得極為自制又有品味。透過岩石的觀察解讀地球的演化,以及現在還一直不斷進行的循環再生,地球四十億年驚天動地、錯綜複雜的拉扯糾纏,竟如此清晰自然,好像一本青澀又跳動的青年成長手記。

《石油用完了怎麼辦?》是交通大學科學推廣計畫的結集。這個計畫集合了國內懷抱科普溝通熱忱的學者,對各地的高中生演講,這些演講將上述的方法都發揮極致,可說是使出渾身解數與大眾溝通。所選擇的題材,從美食的化學到選舉的數學,都是挑動心弦、大家想知道的問題。觸及的深度也大致恰到好處,點到為止。文字無比輕鬆,再一次顯示了:非經翻譯的原創書寫,實在具有無可取代的魅力。

科學最迷人的地方,就是這個宇宙竟然是講道理的。幾乎任何現象,我們都預期可以講出來是甚麼原因造成這樣的結果。日常熟悉的東西,因為牽涉的變因眾多,說起來有時不見得好懂。倒是在玄而又玄的基本粒子的世界,邏輯反而清晰簡單。更驚人的是,這些基本粒子的定律,竟可以由少數幾個簡單的對稱原則推論得到,這種平衡與簡約,如同藝術一般,給人恰到好處的審美感受。《可畏的對稱》將這種物理之美,介紹得既有力又優雅。徐一鴻先生不只在這個基本物理的探索中有決定性的貢獻,而且各方面都才華橫溢,藝術文化的比喻信手拈來,使全書妙趣橫生。尤其令人感動的,是作者對著你滔滔論證自然界看似艱深的基本原則的熱情與勇氣,畢竟這些原則是根據理性,而理性是所有人天生擁有,但有時並不自知的。

因此,科學與大眾會有這麼大的隔閡,恐怕是因為科學本身對讀者也有要求。科學的討論,先天就預設一個來回對談的情境與模式,在這模式中,參與的每個人,隨時都必須準備為自己的陳述接受質問、提出理由。關鍵是,這理由必須以理性思考下個人可以接受的論辯為基礎,而不能訴諸宗教、美感、情意。這好像一個儀式,參與者必須遵守一定的儀節;如進入法庭必須脫下西裝,換上法袍,進入科學的討論就必須隨時準備擱下感官與情緒,回到理性的冷靜與嚴謹。如此推移出來的距離感,就像大鵬鳥怒而飛,乘旋風而上九萬里,向下看,如天之蒼蒼,遠而無所至極。遠,因此我們不能期望科學為錯亂的人間指引方向,但那騰越清明的感覺,若能如一杯清泉,使我們的生命忘卻一些絕望,得到少許從容、少許閒逸,那已是無上至福了。

【2007/12/30 聯合報】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文類

‧《認得幾個字》/張大春著/印刻出版
‧《越讀者》/郝明義著/網路與書出版
‧《江湖在哪裡?》/吳音寧著/印刻出版
‧《甲骨文》/彼得‧海勒斯著/盧秋瑩譯/久周出版
‧《居酒屋閒話》/李長聲著/遠流出版

《認得幾個字》/張大春著
大約從2000年起,台灣讀者所擔心的事,便不是沒書讀,而是怎麼也讀不完書。尤其非小說類,每年總有新的類型書寫出現,讓人眼亮心動,舊雨新知層積累進,豐饒多元於是形成。出版觀察可以客觀,書籍閱讀則非常主觀。2007年台灣人文類書籍迭出不窮,一人雙眼所見,殆如偃鼠飲河,不過滿腹。且書籍之入目,又多半與個人閱讀脾性、與書相遇之因緣有關,很難說具有代表性。追根究柢以下所述諸書,不過是「2007年一名北台灣中年男子在所能接觸的範圍內自認為很值得一讀的人文類書籍」而已。

2007年是個焦慮年。焦慮來自漫天蓋地的政治喧囂,以及幾乎所有人都搖頭的教育改革。下一代的教養,一下子成了四年級同學會的共同焦慮:簡媜寫《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印
《越讀者》/郝明義著
刻)、李豔秋寫《走一條快樂學習的路》(天下遠見)、夏瑞紅寫《醬子就可愛》(時報文化),還有,別忘了龍應台的《親愛的安德烈》(天下雜誌)。但最有趣的一本,私意偏好,還是寫完《聆聽父親》,接著用父親身分發言讓人聆聽的張大春《認得幾個字》。此時此地,多半父母總把希望(責任?)歸諸於學校,還願以「家教」為己任者實在不多。大頭春豪興不減,別人不會教,那我自己來,不逃避不推託。「知否興風狂嘯者,回眸時看小於兔」,只此一點柔情,遂讓此書更有可觀!

經過多年努力,「與書相關的書」(book about books)這一類型閱讀已在台灣生根,年年有佳構。今年的《布朗修哪裡去了?》(漫遊者)、《最糟也是最棒的書店》(布克文化)、《如果你愛上一家書店》(網路與
《甲骨文》/彼得‧海勒斯著
書)都是讓人印象深刻的。但假如說,作者書寫有策略,閱讀似乎也不可一成不變,入乎其中也得出乎其外,好讀得更有趣一些。那麼,郝明義高揭「沒有越界,不成閱讀」的《越讀者》,應該是面對資訊爆炸,不知如何「超鏈結」的嗜書癮君子們的葵花寶典,人人都可一讀的二十一世紀本土版《如何閱讀一本書》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農業。台灣農業「媳婦仔命」,不分藍綠,眾人欺眾人騎沒人疼。積五十年忍氣吞聲之農怨,最後終於逼出了一名所謂的「白米炸彈客」楊儒門,以及吳音寧這本讓人邊翻邊羞愧,深深覺得對不起這塊土地每一位農民的《江湖在哪裡?》。此書與前些年的《女農討山誌》(張老師文化)、今年的《青松e種田筆記》(心靈工坊)可併讀,讓我們對於這塊土地的農業有了一絲期盼。「吟到恩仇心事湧,江湖俠骨恐無多」,事情最後也許不是這麼絕望吧。

中國崛起後,人人都想搞清楚這條巨龍的真面目。關於中國的書每年總有幾本,所可嘆的,多半偏於「利」,今年撞衫對殺的《龍與象》跟《中國龍與印度象》就是一例。反之,類如二十多年前包德甫《苦海餘生》那樣具有人文關懷的好書卻被掩蓋在一片錢流之中。《甲骨文》就是這樣一本書,作者彼得‧海勒斯1996年踏上中國土地起,教英文、當記者,為了撰稿,經常自帶帳棚,上山下鄉採訪。2006年他以「隱喻拼圖」方式書寫當代中國變化的《甲骨文》一出,各方好評不斷。原因無他,論到底,在他筆下,中國的土地會呼吸,中國人有血有肉會思考,而不僅是一筆又一筆的數據、一個又一個的案例而已。

日本離台灣很近,文化交流卻很矛盾。以出版而言,若非一面倒連聲叫好的「哈日書」,就是相對菁英取向的「文學書」。新世紀以來,風向漸轉,茂呂美耶、新井一二三兩位以中文寫作的日本作家功不可沒,日本庶民文化之趣,逐漸為讀者所知所愛。今年兩位女生的《傳說日本》(遠流)、《我這一代東京人》(大田),乃至北正史、澤田重隆《東京下町職人生活》同樣可讀。但論風頭之健,尤屬李長聲。從木馬所出的「時代小說」系列起,他所寫的導讀便為讀者所喜。《居酒屋閒話》更看出其「知日」功力所在,談論異國文化而不失主體性,不卑不亢,轉而自嘲,這在今日的中國人,尤其是面對日本的中國人,可說絕無僅有,無怪乎其受歡迎,從北京、上海、廣州到台灣,沿途掌聲不絕。

【2007/12/30 聯合報】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80年代起,由於環保意識抬頭,自行車開始在歐洲風行,許多國家紛紛仿效過去荷蘭政府的做法,在各大城市馬路上規畫自行車專用道,騎自行車代步大為便利安全,這股潮流至今不衰,而且愈來愈熱門。

自行車 德國人發明的

自行車是德國人發明的,德國也是目前歐洲最大的鐵馬樂園。

德國人喜歡騎自行車,就算雨天或下雪的日子不騎,在家也會踩健身腳踏車。德國人愛自行車,根據早年德國大作家褚格麥雅的看法,和民族性有關,因為德國人習於低頭彎腰(聽令)及踐踏別人。但褚格麥雅在大戰後點出這傳神但嘲弄德國人的譬喻,霎時把騎自行車打入冷宮。加上大戰前後,因為摩托車和汽車問世,自行車變成窮苦的象徵,只有窮人和外勞才會騎自行車,這點,在義大利當時的寫實主義大導演狄西嘉名片「單車失竊記」(Ladri di biciclette)中可一窺端倪。

但隨著環保意識抬頭,自行車逐漸洗刷悲苦的形象,成為歐洲人時尚的健身和代步工具,尤其油價不斷上漲,很多綠色環保和反全球化人士開始主張回到從前,大家騎自行車,既環保又健身,這是政治正確的交通工具。

環法賽 帶動騎鐵馬熱潮

由於每年環法自行車賽熱鬧轟動,歐洲人也開始重視自行車運動,德、義、法幾位歐洲選手也相對受歡迎,他們的頭盔、手套及印有名字的衣褲裝備也成為該國喜歡越野騎車者的最愛。雖然這些年來,美國人阿姆斯壯已連續7年獲得冠軍,但大部分美國人對環法自行車賽毫不熱中,美國地廣人稀,很多城市也不適合騎自行車,因此自行車文化尚不普及,熱潮自不如歐洲。

目前德國自行車人口約6,500萬,平均每年共騎280億公里以上,這個趨勢仍方興未艾,為人父母的自行車騎士不再把孩子放在後座兒童椅架,而是加裝有帳篷的小車;而愛狗人士則騎自行車遛狗,順便讓狗狗跑步健身。

過去10年,德國每年平均賣100萬輛自行車,全國約7,000萬輛自行車,4,000家自行車行。車行除了賣車,也像早年台灣修自行車的地方為人修理和保養自行車。

新一代德國人喜歡騎鐵馬,都帶著那麼一點印地安牛仔的精神,也有族群意識和道義責任,他們在轉彎繞道時會打手勢,讓後面的人知道他們要往左或往右行駛,夜晚有人忘了開燈,也有人會大聲提醒。他們自我感覺良好,認為自己對地球做了功德。

穆斯特 推動騎車的模範城

德國是自行車騎士樂園,小鎮尤其是其中佼佼者。穆斯特的右派市長豪瑟上任以來,全力推動綠色交通政策,他要市民老老少少都騎自行車,官員全部以身作則,市政府只有兩輛公務車,用來接送外賓或運貨,他自己則騎單車上下班。

不僅如此,豪瑟在火車總站旁蓋了一棟大型停車場,當然是自行車停車場,有3,300個位置,還有私人車位出租(一些昂貴的自行車甚至要價台幣幾百萬,當然擔心被偷);不但如此,停車場還附設洗車設備及維修站。豪瑟並規定所有大樓和公寓都得設單車停車場,他在穆斯特這樣的小城闢建了4,000公里的自行車道,未來3年還要加築255公里。

每個人 平均日騎15分鐘

現在穆斯特自行車道四通八達,單車人口比汽車人口多,平均每人每天騎自行車15分鐘,35%的人平日都以自行車代步。

在歐洲一些大城如維也納,只有5%,巴黎更低,豪瑟的做法使穆斯特立刻登上德國自行車城市第一名,目前有很多城市起而效法,像維也納也開始大舉規畫自行車道,及鼓勵民眾騎自行車。豪瑟因為政治正確,也使他贏得不少中產階級的選票。

德國鐵路局幾年前起提供手機租單車的call a bike服務。早期,德國多數火車站都有自行車出租服務,現在自行車散置各火車站及地鐵站,任何人使用前只要以手機打通電話,便可自動開鎖,租金也直接記在手機帳單上。

一些旅行社看到德國人喜歡騎鐵馬,相繼推出外地鐵馬遊,最熱門的團是到紐西蘭、義大利或法國,飛抵當地後,主要行程以自行車為主,既能健身又走遍天下。

德產品 最輕只有3公斤

八○年代起,台灣自行車廠商如捷安特等曾在歐洲締造銷售佳績,但這些年來,歐洲品牌又奪回市場,以德國最著名的品牌Hercules為例,共生產八百種以上自行車種,每年光是這家公司便在德國境內賣出20萬輛。

在歐洲,自行車騎士相當注重個人品味,尤其很多人騎車上班,常要搬運自行車到捷運或辦公室,就斤斤計較起自行車的重量,目前最輕的自行車只有3公斤。

慕尼黑由於湖濱田園離市區不遠,且夏季各處啤酒園盛行,加上早在80年代便開始規畫自行車道,目前市區已有700公里自行車道,有22,000處自行車停車站,自行車也可上地鐵和捷運,因此慕尼黑的自行車人口眾多,一般在5公里內的行程,多數人都以自行車代步。

尤其南德人酷愛啤酒莊,許多啤酒莊位於城郊,適合騎自行車前往,因此在啤酒莊最熱賣的啤酒叫鐵馬仔(Radler),專門賣給單車騎士,因在啤酒中加了檸檬蘇打,降低酒精成分,就算一杯1公升,單車騎士一杯下肚,還是可以安全騎回家。

【2005-08-07 聯合報】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參翅鮑肚是中國料理的四大極品,除了魚翅、鮑魚等專賣店外,日前台北街頭悄悄冒出一家魚肚(花膠)專賣店,賣起三杯花膠、花膠拉麵、花膠凍等高檔又新奇的料理。

 如果你以為魚肚是虱目魚等活魚的肚襠,等於把人參果當大麥看。魚肚又名花膠、廣肚,身價直追北海道刺參,計價方式向鮑魚看齊,膠質又是魚翅的兩倍,例如來自巴基斯坦的三頭公鮸魚肚(三頭即為三片加起來重一斤),每斤上看兩萬元之譜。
 ■吃花膠比吃魚翅補

 花膠很貴,小小一片好幾千元,水發的花膠比油發的更貴,白白一片吃起來比鮑魚柔軟,又比刺參硬朗,嚼起來像粉圓,有點兒Q,有點兒滑、有點兒黏。

 我對花膠沒有特別的興趣,反倒想知道是誰敢在景氣不佳、台商外移、荷包縮水的節骨眼上開魚肚專賣店?

 「吃魚翅不如吃花膠來得補,而且我掌握紐西蘭鱈 肚的貨源,品質遠勝過同等價位的貨色。」長得秀氣雅致的牡丹樓總經理陳宥樺口氣可不小,曾開過日本料理店的她,不但對各種等級的花膠研究再三,連料理也推陳出新,所以才敢向魚翅嗆聲。

 ■花膠等級差異大

 為讓顧客了解花膠好壞的差異,店裡櫥窗一字擺開來自不同海域的花膠,陳宥樺說,等級最差的是每斤1800元的泰國花膠,只能油發,不能水發,吃起來像軟趴趴的蹦皮(台語,油炸豬皮);薄如蟬翼,散發腥氣的越南鰻魚肚,發起來有臭肉味;有的花膠雪白如衛生紙,浸水則水濁,這是漂白過的花膠,千萬碰不得,還有的花膠號稱水發只要3小時(正常為3天),或是發漲後變3倍大,這都是不當添加物的效果。

 紐西蘭的鱈鰵肚,在台灣較為少見,水發之後的厚度並不驚人,還不到1公分,除了高湯煨、醬汁燴等傳統吃法外,陳宥樺與廚師一起研發花膠手羽先餃、花膠蟹黃凍、花膠拉麵、天麻花膠,以及半油發的三杯花膠、花膠蝦仁酸辣炒等料理。

 半油發的花膠同時擁有水發與油發的口感,表面是油炸的細小泡泡,中間夾著水發的Q黏質地,做成重口味的料理,對花膠有了全新的認識。

 ■台北頂級美食相關資訊:

 ★牡丹樓/台北市林森北路260號2樓(台北晶華酒店旁)/02-25425566/11:00?14:30和17:30?22:00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投魚池鄉原本就是日治時期台灣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紅茶茶鄉,種的是日本人引進的印度阿薩姆紅茶品種。

 不久前那個秋日清和的黃昏,我和徐璐約在「冶堂」的何健那試喝一款名叫「紅玉」的魚池鄉紅茶,我雖然早知道紅玉出自日月潭茶葉改良場實驗的新品種台茶十八號,但因為過去幾年我也常在不同的地方喝過台茶十八號的紅茶,自以為對此款紅茶滋味早已了然,卻沒想到當冶堂茶室的主人細心的泡出紅玉後,我們細細品嚐後,都不約而同地讚嘆起那般獨特的薄荷清香味。
 後來我才知道,頂級的台茶十八號就應該有這種薄荷香氣(就像頂級的大吉嶺會有葡萄香),由台灣野山茶和緬甸大葉種交配而成的台茶十八號,兼有野山茶的薄荷清香的飄逸之美和大葉種深厚的底蘊,是前韻後韻兼美的茶種。

 但茶種的品性雖屬基因造化,還需人工後天培育教養才能現出原形,我雖然喝過不少台茶十八號的茶,卻直等到遇上了紅玉,才識得台茶十八號的水沙連真面目。

 原來紅玉有個曲折的身世,南投魚池鄉原本就是日治時期台灣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紅茶茶鄉,種的是日本人引進的印度阿薩姆紅茶品種,因魚池紅茶的品質十分優良,還被選為天皇的御用茶,也一直是台灣賺取外匯的重要農產。

 但從民國七○年代起,因台灣的人力成本高揚,加上不敵國際廉價紅茶的競爭,魚池鄉逐漸廢棄了大部份的茶園,改種起當時可日進斗金的檳榔樹。

 還記得在九二一大地震前,我曾和來自義大利的朋友在南投魚池鄉一帶旅行,當時這位外國朋友就十分不解為什麼原本應當種在海邊沙地上的檳榔樹,怎麼會跑到幾百公尺的山坡地上。

 檳榔樹是沒有抓地力的,根本無法維持水土保育,而當時我也不知道魚池鄉種植檳榔樹的密度竟然是全台灣最高。

 然後九二一的悲劇發生,人們開始檢討農業經濟和生態環保之間的關係,於是,有心人開始企圖找回新的土地倫理。

 於是,在魚池鄉有個叫仙楂腳村落的地方,有一些都已六七十歲的老人,砍除了村子裡的檳榔園,開始用自然農法種起阿薩姆種的森林紅茶和台茶十八號的新茶,以人工採摘一心二葉並且用最講究的自然萎凋與揉捻、發酵、焙茶的過程,終於在二OO六年種出了茶葉改良場評定的台茶十八號的紅玉冠軍茶。

 紅玉的薄荷清香已經成了我鼻頭的懸念,讓我立即起心動念要探訪種出紅玉的茶鄉風土與人物,於是我立即邀約了一些愛台灣茶的好友來個島內小旅行,先去拜訪位於日月潭的茶改場,聽著台茶十八號誕生的故事,看著日月潭水天一色的清美和貓?山的雲霧幽美,果然是好茗出自好山水。接著去魚池鄉的仙楂腳,在村頭吃自由取用的青脆山蕉,看村民用殘甕破瓦拼貼說出的仙楂腳生活史壁畫,再和負責教導村民種茶焙茶的茶改場退休的邱瑞騰課長以及充滿生命力的茶農產銷班的葉班長(葉金龍)、葉大嫂(劉鳴升)等人碰面,聽他們說起種好茶的秘訣就是要懂得聽茶葉說話,絕沒有什麼固定的時間流程,做茶葉是不能靠打卡鐘上下班的,茶農不能替茶做決定,要傾聽茶的想法。

 於是,絕美的紅玉就因人的初心、土地的初心而誕生出來了。

 (「森林紅茶小小市集&點.台灣」十二月二十八日下午二時起,在台北市師大路80巷10號「南村落」舉行)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像中國人的春節一樣,所有的法國人會在耶誕夜前趕回家,這個一年一度的佳節團聚了一家人,在餐桌上大快朵頤聯絡感情。而法國南部的普羅旺斯從中世紀保存下來的耶誕夜傳統是,晚上從七點開始吃「小晚餐」,一直吃到午夜,接著才是「大晚餐」。

 「小晚餐」的菜色非常豐盛,前菜是加了鋸齒麵條的雞湯,陸續上桌的主菜有洋蔥、橄欖炒鱈魚,鹹香厚重的味覺大大開啟食慾,以迎接肚子塞滿松露、栗子或李子,混合絞肉及香料,從烤箱香味四溢出爐的肥鵝或火雞。

 此外,還配上撒滿乳酪絲焗烤的菾菜,一大盤冬季沙拉,加上小塊油煎大蒜麵包,淋上新榨的橄欖油,清香爽口,一掃大塊魚肉的沉膩,承啟顏色鮮豔欲滴的南瓜塔,餘香留口,直到做子夜彌撒的路上。

 這個「小晚餐」足足要耗時五個小時,在上菜品嘗之間,以往傳統習俗是每個人講故事或是唱歌,現今則是家庭成員一年的經歷報告。

 酒足飯飽後,眾人就準備要去望子夜彌撒了。在出發之前,桌上最年長的人會點燃耶誕柴,用酒或橄欖油灑三次在櫻桃木或橄欖木的柴薪上,並念著祝禱家人歲歲平安的傳統祝詞。然後家裡的主人將南瓜放進湯裡慢火細燉,全家再一起出門去教堂。

 望彌撒回來之後,真正的耶誕大餐才正式豋場,但通常只有大魚卻沒有大肉。為了紀念耶穌誕生以及與十二門徒最後的一餐,耶誕大晚餐包括了許多象徵意義。

 耶誕餐的桌上鋪著三層白色桌布,象徵聖父、聖子、聖靈,並點上三支白色蠟燭。桌上則裝飾著耶誕才會開紅色珠花的冬青葉,還有玫瑰花,以及十二月十四日前灑完籽的聖巴爾布麥子,最重要的是不能有寄生在冬青樹旁的槲,以免帶來厄運,也千萬要避免十三個人圍在同一張桌子,否則大家都會倒楣。

 大晚餐7道菜 有魚沒有肉

 「耶誕大晚餐」共有七道菜,象徵聖母所經歷的七種痛苦。出發望彌撒之前燉的南瓜湯這時溫暖上桌,眾人以湯取暖之後,就熄掉一支蠟燭,並撤下一層桌布。

 接著吞下淋著番茄醬汁的蝸牛,但亞爾地區的習俗並不吞蝸牛,而是將蝸牛從殼裡取出,沾南部著名的蒜泥蛋黃醬吃。然後是吃去掉醃漬重鹹味並以奶油酪成特殊風味的鱈魚,接著是炸洋蔥和橄欖味十足的錙魚,淋上橄欖油的傳統蔬菜─即花椰菜、朝鮮薊、西洋芹以及刺菜薊,配以鯷魚做成的醬汁,和捲葉沙拉配用大蒜摩擦生味烤過的硬麵包丁,兩道蔬菜極度的清心寡欲。

 接著再熄掉第二支蠟燭,撤掉第二層桌布。13道甜點組成的第七道菜盛大登場,象徵耶穌與十二門徒最後的晚餐。13道甜點各村落互異,在普羅旺斯省的艾克斯,1998年還制定了13道甜點的標準,但無論如何都會有一道乾果四拼盤,象徵四個托缽修會,即無花果乾象徵方濟會,杏仁是加爾默羅會,葡萄乾是多明我會,核桃代表奧古斯丁教派。

 13道甜點 各有代表意義

 13道甜點有的是與大自然的連接,有秋天採摘時的味道,蜂蜜黑乳加代表罪惡的力量,松子開心果和胡桃製成的白乳加代表純潔,椰棗象徵基督從東方來,新鮮水果可有橘子、梨子、蘋果、葡萄以及哈密瓜等各式各樣的水果盤,還有白色乳酪或是杏仁蛋糕、牛奶烘餅等。甜點通常搭配櫻桃果子酒。

 吃完之後,將第三層桌布的四角打結,形成一個包袱,將所有的食物打包給窮人。如此豐盛美味的耶誕大餐,才有了最圓滿的收尾。

 25日中午的耶誕餐也是一個傳統,喝核桃泡的開胃酒,橘子或是水蜜桃釀成的醇酒,以火雞為主食加上傳統的麵包。不過,從聖誕夜就不停的吃,到這一餐已經疲憊不堪,食不知味,只有小孩子高興地期待教父教母的禮物,25日晚上,連傳統習俗都知道,一般人只喝得下大蒜湯了。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或拜電影《戀愛沒有假期》免費宣傳之賜,愈來愈多人加入「交換房屋」一族,美國《洛杉磯時報》記者雷卡德在5年內就換過6次房子,到世界不同地方度假。歲末年終,他又開起家庭會議,討論明年是要住倫敦豪宅、蒙特婁公寓、或墨西哥老莊園?

《戀愛沒有假期》劇情描述,住在洛杉磯馬里布豪宅的電影預告片導演卡麥隆黛絲,與居住在英國鄉間小屋的報社員工凱特溫斯蕾,在耶誕假期前夕於網路上互換房屋,希望藉此轉換一下生活環境,撫平愛情創傷,結果卻意外尋獲真命天子。
電影推波助瀾 領略不同文化

住在洛杉磯南拉古納的雷卡德,沒有愛情創傷,只想透過交換房屋,「免費」玩遍全世界。過去幾年,他先後帶全家人住過法國南部農莊、英格蘭湖區、丹麥小島別墅以及華盛頓州的野生動物保護區旁的高爾夫球度假別墅,享受各地度假風情,完全不需要花費任何住宿費用。

雷卡德說,「換屋度假」適合較有冒險精神的人,它最大的好處,就是可省下大筆住宿費,尤其,近來倫敦飯店房間動輒400美元以上,房間大小卻如同鳥籠,相反的,透過精心挑選的異國房舍,居住品質不僅好多了,且可充分領略各國不同的在地家居文化,交換房屋當然划算多了。

加入網站會員 方便搜尋連絡

他建議,想要交換房屋,最方便的方式就是加入交換房屋網站會員,以目前世界三大中介網站:比利時的HomeLink(「嘉聯國際換房度假」,www.homelink.org)、美國的HomeExchange(www.homeexchange.com)以及瑞典的Intervac Internal(www.intervac.com)為例,雖需繳交年會100美元,但可提供合約諮詢,以及當地汽車保險等方面的服務,可說相當好用。

想交換房屋者,多會自己在網路上搜尋並直接進行聯繫溝通,但若不想花時間找,只要多繳60美元,便可得到HomeLink提供的即時房屋型錄。雷卡德表示,他以前也訂閱過這類產品,但上面的房屋資訊,多是一些最新加入的,網路上也搜尋得到,自己花時間在網路上搜尋例如「希臘小島屋子」,其實也挺有趣的。

不過,這種房屋型錄對計畫在暑假出國換屋度假者,還是滿有幫助的,因為,大部分人都在年初時便已敲定,年底時就相對冷清多了。這些型錄與網站,都附有房屋內外的照片和相關資料,而雷卡德坦承,房屋狀況與大小,以及附近有無文化觀光景點,多少會影響交換房子的意願。此外,房屋所有人的職業、電話號碼、子女年齡、以及如何前往等交通生活資訊,也多會公布。如果拒絕吸菸人士或攜帶寵物,最好事先註明。

雷卡德說,溝通聯繫時,總會有些遺憾,例如,你喜歡一棟歐洲房子,但歐洲人總希望在暑假交換房屋,而且一次長達4周甚至更久,這對忙碌的美國上班族而言,顯然是個難題。

在簽約前,有些細節需留意,例如你若要把汽車留在機場給對方,人家該如何拿到鑰匙?各自電話費又該怎樣算?

此外,你若先住過對方的房子,對方什麼時候要來住你家?如果對方沒空時,可否讓親戚朋友去你家住?為避免紛爭,最好在簽合約前要溝通清楚。

不厭其煩溝通 降低糾紛產生

雷卡德說,一般人最擔心的,就是房屋會遭汙損、破壞,但根據他過去經驗,他每次返家時,房子都整理得非常乾淨,一點也沒被破壞。HomeLink美國主管柯斯塔貝爾說:「太在意自己家的人,我認為不適宜加入這一族,因為,一天到晚擔心,根本無法好好享受度假。」

HomeExchange董事長卡辛斯強調,溝通過程雖然冗長沉悶,但卻非常重要,透過坦率的不斷溝通,雙方會逐漸熟悉,簽約時才可安心的把房子交給對方。他說,偶而會有人因生病或緊急事件臨時取消交換房屋,但機率並不高,「最大的問題,也是人們最常碰到的,其實是各人有不同的衛生標準。」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伊丹十三,日本著名編導及演員。1997年12月20日晚間於東京麻布台事務所跳樓自殺,享年64歲。

 他在1960年步入影壇,以性格的演技和流暢的評論隨筆聞名,然而直到1983年才以市川崑的「細雪」和森田芳光的「家族遊戲」獲得電影旬報及各大電影獎的最佳男配角肯定。並隨即在1984年推出自編自導的「葬禮」,一舉囊括三十幾項電影獎,將電影生涯推上風光也飽受爭議的最後13年。
 電影導演確實是伊丹十三最好的「角色」。他的「葬禮」把儀式與人性的衝突做了極其黑色的幽默處理;「蒲公英」則將飲食奇觀和類型電影巧妙融為一體;豐沛的喜感和高度的諷刺性,讓他的作品在深獲好評同時,也廣受觀眾愛戴。然而就在同樣叫好叫座的「女稅務員」裡,可以察覺他從扯破偽善的嬉笑怒罵到痛批日本惡勢力氾濫的轉變。之後他以「民暴之女」正面對抗黑社會,結果引來殺身之禍,卻也讓他在住院期間有了「大病人」的構思,直觸個人生死命題。

 當伊丹被刺時,日本影壇與媒體咸以為這是他「個人行事風格」所致而非電影界該面對的公共事務,問題就已經產生了。而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這位在被黑道刺殺後還能在鏡頭前比出V字手勢的鬼才一躍而下結束生命?當真如媒體所言是為了抗議幾天後要出刊的八卦雜誌揭露他與一名年輕女子的緋聞?還是與黑道暴力有關?抑或是長期對抗畸形社會終於徹底鬆垮後的厭世呢?

 他的妹婿、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江健三郎以兩人關係作為基礎的小說「換取的孩子」寫來感人,卻不見得(也沒必要)回覆了上述疑惑。事過十年,除了懷念並惋惜台灣竟然沒上映過他任何電影,也驚覺他以暴烈手段逼現出的日本媒體噬血怪象,今天看來竟有種近在眼前的恐怖。當知的權利無限上綱,也可能淪為魔鬼的鞭具。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他是叱吒風雲的明星版權經紀人,他的出現,使得版權這門生意注入了人的因素,注入了文學的熱情。」

 「他以一人之力,改變了版權交易的生態,這個改變所引起的震盪廣及出版上下游。」
 「他成功的祕訣是:眼光、認真、才華、熱情,還有超優的英語力和寫作力。」

 「什麼?他才28歲?」

 以上,最後一條不算的話,聽起來像是十大風雲人物推薦辭。其實也差不多了,這裡的「他」,指的是譚光磊──新生代版權代理人、「灰鷹巢城」格主。

 一般讀者或許沒聽過他的名字,不過,一個不小心,你就會讀到他賣的書(只要你讀書的話),譬如,《風之影》。再來一例,《追風箏的孩子》,這更嚇人,都快要變成國民小說了。其他還有《時間迴旋》、《不存在的女兒》、《失竊的孩子》、《法蘭德斯棋盤》、《雅子妃》、《神鬼認證》三部曲、《大象的眼淚》、《阿基米德寶典》、《失物之書》…。

 看著從公車上走下來的譚光磊,就像個大學生,頂多研究生,爽朗的笑容中摻夾一絲與電腦糾纏太久的蒼白,但沒有太重的「宅男」味。遞出的名片雖然印著「家西書社」,但他和家西之間屬於一種「靠行」關係,沒有底薪,版權費用對半拆,書賣越多口袋越豐厚。2005年,譚光磊為他所代理的英美西班牙書籍賣出130本中文版權,2006年200本,2007年140多本,但平均版權費高過前一年。

 這一切得從奇幻小說開始講起。電腦遊戲挑起譚光磊對英美奇幻小說的瘋迷,國中時期他就把敦煌書店的奇幻小說區當作自家廚房,來一本啃一本。台中一中畢業後,譚光磊以英語資優生保送台大外文系,此時他開始翻譯喬治?馬汀的《冰與火之歌》系列(高寶),為了磨練中文,他還研究了二月河、高陽、張愛玲和朱天心,以及讀遍任何只要沾上一滴點「奇幻」元素的主流文學。大學畢業時,他持續追蹤的英美奇幻文學作家及其經紀人,名單已經累積到500筆。

 念外文所第一年時,譚光磊把自己搞得四分五裂,當時他是禮筑外文書店奇幻專櫃負責人,為電腦遊戲寫劇本,翻譯《石中劍》(繆思),還要上課當學生,「沒有一件事能專心做」。雖然擔任國文老師的媽媽一心希望兒子念完研究所,但最後譚媽媽還是收到了一張傷心的台大退學通知單。

 譚媽媽是白傷心了。退學通知單以及身為九二一地震受災戶而免服兵役的特權,這兩件事意外為台灣出版界帶來閃電雷鳴,迎接一場版權代理革命。時報出版公司副總編輯葉美瑤記得,當時她希望小學弟譚光磊到時報來開奇幻線,但譚光磊說:「我不懂編輯技術,而且編輯一年頂多出版幾十本書,翻譯的話更是三個月半年只能面對一本書。」什麼工作可以痛快地讀書和賣書,又不必負擔庫存壓力呢?最後他逐漸明白自己可以做什麼了:版權代理人,把喜歡的書大量大量引進台灣,獻給讀者,這其中當然一定要夾帶他愛到海枯石爛的奇幻。

 這是譚光磊進入版權代理的開始,但因為進入得晚,大客戶、大出版社的版權早被兩大版權商大蘋果和博達抓在手上,他只好轉戰獨立出版社和新人作家,雖然連番受挫,但譚光磊砥礪自己做好兩件事:第一,天羅地網蒐尋資訊,主動爭取版權代理;第二,以爭取到的書為食材做成美味料理給國內出版社「聞香」。

 過去版權代理做的是把國外提供的書訊發給各出版社,不翻譯,讀起來沒任何感動。而讓譚光磊「叱吒風雲」的,卻是他革命性的資訊服務:他匯整所有資訊,把幕前幕後的故事串成一篇又一篇動人的文章,「看起來每一本書都會大賣。」木馬文化公司總編輯汪若蘭笑說。一位網友的反應更直接:「口水都快流下來了」,可見他說書功力爐火純青。但譚光磊的才華不只在閱讀、整合和寫作,他還有像雷達一樣的追蹤力,「你是我知道的,唯一會去注意美國出版業界異動的經紀人。」這是《追風箏的孩子》版權代理人Chandler對譚光磊的稱許。

 當所代理的書一本接一本大賣,出版社編輯最喜歡跟譚光磊說的話變成了「給我一本像×××的大書吧」。過去乏人問津的外國暢銷小說,如今競標者眾,這意味著出版社必須付出更多的版權費用,賭它一把,卻沒有人能夠保證書一定大賣,於是這逼出了出版社的潛力,更認真地搞行銷創意。

 譚光磊用熱情和專業改變了版權交易生態,賦予書新的命運,得到掌聲,壓力亦隨之而至。他極想抽出時間閱讀代理以外的書,但很困難;他期望回到一個專業讀者身份,享受最單純的閱讀樂趣,也不容易。「這是必須付出的代價吧。」譚光磊翻開《我的孤兒寶貝》試讀本,希望這又是一本能夠大賣的書。

 快問快答

 Q:作為版權代理人,你想要對台灣小說家說什麼?

 A:好好的說故事,不要顧慮市場太小,我會負責把你賣到全世界。

 這就是在版權代理這個行業裡,單打獨鬥出一片天的譚光磊。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橄欖」一書的作者蒙特羅森朗曾指出,對許多橄欖油的鑑賞家而言,法國的油是全世界最好的產品,而在法國,只要一提到橄欖油,法國人都會立即聯想到尼昂斯(Nyons),因為當地所產的曇奇橄欖榨出的橄欖油有第一特級品之美譽,也是第一個獲得原產地品種法(A.O.C) 保護的高質量品牌橄欖油。

 尼昂斯居民驕傲他們橄欖油的獨特地位,隨著橄欖的季節成長,以橄欖為名,從年初到年尾陸續創造與橄欖有關的節慶。一月分慶祝榨新油,二月的第一個周末是尼昂斯橄欖節,七月有二十四小時的黑橄欖節。九月分世界遺產日時,橄欖樹和莊園以及磨坊都順理成章的成為參觀對象。而在十二月分,新一季的橄欖剛從枝頭打下來,尼昂斯人用特殊的刺札工具,將橄欖刺得遍體鱗傷,再灑上細鹽放在陰涼處醃八至十天,便成為聖誕節的特殊食物,刺橄欖節也因此應運而生。

 聖誕節前夕抵達尼昂斯,整個城鎮都因新鮮上市的橄欖而興奮不已。尼昂斯位居法國地中海沿岸種植橄欖的最高界線,單一的橄欖品種為曇奇橄欖,黝黑粗大,在初霜時分出現皺皮。它刺札醃製後呈現特殊強烈略苦的味道,是歷經四到六個月鹽鹵醃製的橄欖所不能相比的。而壓榨出的橄欖油清淡爽口,飽含新鮮綠草、青蘋果、乾果如核桃、杏仁,甚至入口即化的奶油香味,較法國其他各地的品種更清香。

 尼昂斯因為氣候較其他橄欖種植區寒冷,所以在十二月初收橄欖,較沿地中海地區從九月就開始陸續收成橄欖的城市晚了許多。但也因為趨近聖誕節,首批採摘的橄欖及時製成應景的傳統聖誕食品,使得刺橄欖節的節慶氣氛因聖誕大餐的準備顯得熱鬧非凡。

 開幕儀式的台上,有身披綠絨披風、手持橄欖枝的橄欖騎士協會的騎士們。1956年法國橄欖樹種植者遭遇結冰大災難,1963年仿照葡萄酒騎士協會構想,成立橄欖騎士協會。捍衛橄欖樹精神及物質的騎士們,多的是農業專家、人類學家或是旅遊業者、記者等。

 台下的當地居民則排隊購買剛上市的刺橄欖,作為傳統聖誕餐的序幕。以往的傳統是用它來過濾橄欖油,現在礙於歐盟衛生規定而棄置不用,轉而成為家庭裝飾品。此外還有用橄欖油做成的巧克力,尼昂斯醋廠製作的當地香醋,鄰近城市的松露開胃酒等。

 幾個歷史悠久的橄欖油磨坊也是人滿為患,在最古老的磨坊中,奧潼先生介紹他家的十八世紀磨坊,當年是用人力或動物運轉石磨壓榨橄欖,因此也有血磨坊之稱。到了十九世紀,兩座機器將石磨壓成的橄欖渣籽用來自印度的椰子製成的思科丹草墊過濾出橄欖油水,待四五個小時的沉澱分離成水在下油在上,再將相對於「天堂之油」的「地獄之水」倒掉,將橄欖油存放在塗上釉料以防老鼠的瓦罐中,運載橄欖油的工具則因負重被稱為「魔鬼」。

 接續家族事業的娜黛麗透露選擇好橄欖油的訣竅,一是酸度不超過0.8,太酸則表示橄欖樹生病,二是即使是好的油也要放對地方陰涼儲存,否則會有氧化味道。橄欖油不像酒越陳越香,而是要新鮮裝瓶後在有效期間立即食用。此外,尼昂斯橄欖油是法國第一個獲得原產地品種法(A.O.C) 保護的非酒類食品,選擇標有A.O.C的油就不會有買到混油的懊悔。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