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專或投資理財顧問其實與醫生相同,它不只是個可以賺錢的工作而已,更容易因為利益衝突,進一步造成投資人虧損或受害...
長久以來,由於醫生與病人間的資訊不對稱,所衍生的醫療糾紛從來不曾間斷過。理財專員雖然不像醫生一樣,能夠影響一個人的生死,卻也能一定程度地掌握投資人的財務盈虧權力。

這也是筆者常常喜歡,拿醫生與理財專員(理財顧問或業務員)相比的理由。因為理專或投資理財顧問其實與醫生相同,它不只是個可以賺錢的工作而已,更容易因為利益衝突,進一步造成投資人虧損或受害。

前一陣子國內某家雜誌,針對國內十多家醫學中心,做了一份「聰明人完全就醫指南」的專題。筆者不想替這份醫學中心評鑑結果的正確性做任何背書,倒是贊同文中所列的「就醫前、中、後應注意事項」。

事實上,如果能擬出一份「選醫生的十不原則」,同樣的內容也適用在「選擇理專十大禁忌」上,而且分毫不差。

一、不要選「名不符實」的醫生。醫界人士都知道,有些所謂的「名醫」,只是被病人拱出來的光環而已,不見得具有真才實學。一般大眾如果不信的話,可以去問問不同的分科醫生:那一科中的哪一位醫生,醫德與醫術俱佳?

只要你跟這位醫生很熟,對方做人也都誠實無欺,應該都可以明白地告訴你:檯面上經常被病患「點名」的各個「名醫」,哪些是「名符其實」?哪些則又是「言過其實」?

事實上在金融界裡,這種知名「專家」、「名嘴」也是不曾少見過。但是如果一般大眾分不清誰是真正能幫投資人解決問題的專家,而不是「專門騙人家」,就很難在投資理財之路走得順遂。

二、不要找「不對等」的醫生。真正的名醫當然能解決各種疑難雜症,只是中國人有句名言—殺雞焉用牛刀。如果自己身體上的毛病,沒有大到足以要找「專門解決疑難雜症」的名醫來診治,說實話,不管是對醫生或自己,都是時間與金錢上的浪費(至少大醫院的掛號費與指定醫師費都比較貴)。

反觀投資理財活動當中,一般大眾真正要找的理財顧問,應該是肯花時間傾聽投資人心聲與需求的人。這位顧問如果具有真才實學更好,但是在此同時,投資人也要衡量自己的狀況而定。

也就是說,如果自己的資產不多,又不是那麼在意頻繁進出,一般大眾最好仔細思考一下:是不是非得花大錢,找一位媲美巴菲特的投資大師,來幫自己的小財打點?

三、不要找錯專科醫生。如果是頭痛,找了一個專長不在醫頭痛的醫生,那不是把自己的身體健康當兒戲?當然現在醫院分科分得很細,不具有醫學專業知識的一般大眾,根本很難自行研判該看哪一科。此時,看家醫科恐怕是重要的第一步。

因為有的醫生只是開刀的技術一流,並不強於治病;有的則是檢驗做得多,精於得病與否的判斷,卻也不見得能真正能讓病患痊癒。如果找不對醫生,病患輕則無法恢復健康,重則可能延誤病情。

家醫科醫生雖然「樣樣通,卻樣樣不精」,至少能提供病人進一步就診或檢驗的正確方向。這絕對不是專精一科,無法整體了解病人全身狀況的醫生所能完全取代的。

對一般大眾來說,在還不知道自己的財務狀況是否健康之前,首先要看的是類似家庭醫師的理財規劃師,之後再根據個別的需要,去找各個投資領域中的專家。

四、不找他人捉刀醫治的醫生。筆者一些朋友就曾經深受其害:有些名醫並不是自己做檢查,更可能是由他人動刀。如果是這樣,不但無法得到正確的治療,更是拿自己的生命健康開玩笑。

雖然投資理財界比較少見到真正「他人代操」的情況發生,但是卻常發生:明明應該是代操機構或基金公司,盡到善良管理人責任,以投資人的最大利益為優先,但是投資人反而變成這些金融機構「刀下魚肉」的情況。

五、不要找無法維護個人隱私的醫院與醫生。特別是在教學醫院裡,醫生常因為見怪不怪的心理,習慣性地把人當實驗品,而不是一個需要被人性化對待的病人。

這是因為教學醫院負有「訓練醫師」的重責大任。所以當病人在看診時,總是有一大堆的實習醫師在旁圍觀;或是不管病人的隱私,在其他病人眾目睽睽之下,就直接進行檢查或講述病情。

對理專來說,客戶就是個人最重要的資產,不會有以上的情況發生。但是沒有人希望自己的名字,成為理專向他人四處推銷時的活廣告,也沒人願意變成旗下各個金控公司,不同業務人員輪番電話攻勢的對象。


六、不要找把自己當實驗品的醫院與醫生。當然,經驗要從實習中累積。只是,如果醫生與實習者都沒有尊重病人的隱私權,隨意的品評與看診,不把病人當人看,未來就不可能成為好醫生,病人也就不可能藥到病除。

熟悉醫院生態的人都了解,到大型教學醫院就醫還有另一個疑慮,那就是「動不動就會對病人做各種的檢驗」。適當的檢驗當然是必要的,但是教學醫院的目的並非全是快速有效且讓病人無痛苦地痊癒,而是以累積實務經驗為主。

事實上,有些檢驗需要病人自費付擔,有的則會造成病人的痛苦或不適,同時又不見得真正有其需要。而投資理財也是一樣,如果理專不時慫恿投資人投資這,購買那,結果不但多花了冤枉錢,也可能無法達到原先的目的,徒然是肥了理專的荷包而已。

七、不要選病人太多,根本沒太多時間理你的醫生。許多名氣大的醫生,總是有川流不息的求診病患。就算他願意不眠不休地看診,一人一天也都只有24小時的時間。病患一多,自然就會擠壓到每一位病換就診的時間。如果每位病患只有一分鐘左右的時間,與醫生對話或互動,又怎麼能期望有高醫療品質?

因為經驗不足,是可以由其他方式來補足,而對病患的同理心,卻是成為良醫的首要標準。所以投資大眾不論是找理財專員,或金融投資的專家,都要極力避開那些「只想單方面收你的大錢,卻不肯多付出一點時間,仔細傾聽你說話與需求」的人身上。

八、不要選沒時間進修的醫生。前面曾經提到,醫生的醫術由生澀到爐火純青,勢必要經過一段時間與經驗的累積。但是在知識管理時代,經驗可以靠自行摸索,也可以靠其他方法來達到。其中「多多進修」與「博覽病歷」,則是醫術可以不斷精進的唯二法門。

雖然古人曾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但是也有「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說法。因此,就算是剛入行的醫生,如果能多多進修,也一樣能累積多人的智慧;資歷深的醫生一旦不知進修,醫術恐怕也很難「日行千里」。

特別是瞬息千變萬化的投資世界當中,一旦理財專員們無法緊扣大環境脈動,如何能夠做到「幫助投資人看守好資產」,甚至是「幫助投資人完成各項投資理財目標」的境界?

九、不要選「把賺錢看得比什麼都重要」的醫生。雖然醫生也是365行中的一項,賺錢糊口也是天經地義。但是,這職業畢竟需要一些人道關懷與犧牲奉獻,要不然也不能做好這一行的工作,更不要說做到善盡「照顧病人身體健康」的責任了。

所以一般大眾在找合適理專之前,最好不要直接就把錢交給理專,馬上就進行大筆的資金進出。可以試著與理專聊天,從對話與交往觀察中,慢慢了解這個人的個性與企圖心。

十、找個性與自己合的醫生。醫生也是人,也有一定的個性與人格特質。有的醫生因為專業背景的差異,對於同一種疾病在醫治上的輕重緩急,也都有顯著的差異。

例如外科背景出身的醫生,診治大約都不會脫離「可以一勞永逸的動刀切除」方式;至於內科醫生,則是萬不得已,不會隨便主張病人採用「侵入性的各項手術」。

在投資理財領域當中,每一位理專也都具有不同的個性。有的可能積極,有些可能較為保守。這些都無所謂是非對錯,因為最重要的是:投資人應該選擇適合自己個性的理專往來,未來失望的機率也會比較低些。

筆者以上的「十不原則」無意對醫界人士有任何不敬,只是希望從一般大眾常常接觸,同時印象深刻的醫療過程為例,讓投資人迅速掌握選擇理財專員的大原則。謹以上述論點提供給理財大眾參考,並期望每位投資人都能在稱職的理專或顧問帶領下,順利達成自己的各項理財目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