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星期前,美國國務卿萊斯女士飛抵中亞吉爾吉斯共和國首都比斯凱克時,在停機坪迎接她的是一位馴鷹師。他讓老鷹棲在萊斯的手臂上,萊斯則顯得有些提心吊膽。
今年初,萊斯飛抵日本東京訪問時,在機門階梯下迎接她的是已退休的夏威夷裔日本相撲選手小錦。體重兩百七十公斤、身穿和服的小錦趨前擁抱萊斯時,萊斯神情有些錯愕,一付喘不過氣來模樣。隔天,全日本報紙都刊登了這張巨無霸擁抱弱女子的合照。
接機儀式別出心裁
一般而言,外交部長赴海外訪問在機場接受的歡迎儀式都千篇一律。不過,對萊斯來說,上述的別出心裁歡迎儀式不但更受新聞媒體青睞,也讓她在這個由外交官、政治家及新聞記者組成的場合中成了一顆耀眼明星。
資深助理精心策畫
萊斯資深助理威金森表示,這些迎接場合其實是經過精心策畫的。他說:「我們認為,有必要讓國務卿跟她所拜訪國家的一般民眾做更密切接觸。」
三十五歲的威金森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安排這種能替萊斯打造形象的場合。兩人一天要晤談數次,而威金森也無時不刻注意著可以提高她形象的機會。
安排特殊人物到機場迎接,就是策略的關鍵所在。威金森指出,對大多數民眾而言,國務卿的海外訪問都相當枯燥乏味。因此「她總是儘量跟民眾接觸,並安排一些平常百姓也能認同的場合。」
今年春天,曾為花式溜冰選手的萊斯到中國大陸訪問時,也「順便」參觀了一些中國年輕選手的練習場合,並親自指導旋轉、跳躍等動作。此時,在旁盯著的是十幾部電視攝影機。
有利競逐總統大位
而萊斯本月六日飛抵羅馬尼亞訪問時,在機場歡迎她的將是羅國一九七六年奧運體操天后柯曼妮希。萊斯助理預料,羅國人民看到萊、柯兩人會晤肯定會「為之瘋狂」。
這些海外造勢場合,也相對提高了萊斯在美國國內的聲望,以至於這幾個月來不斷傳出她可能有意競選更高職位。
今秋美國一本暢銷書甚至指出,萊斯可能會出馬競選總統,而對手就是前總統柯林頓的夫人希拉蕊參議員。
儘管萊斯已表示無意競選總統,不過她本人及助理對這些傳言並未感到不悅。
目前分類:新聞 (218)
- Dec 06 Tue 2005 09:02
營造明星相 萊斯背後有高人 黃建育/紐約時報特稿
- Nov 23 Wed 2005 22:08
民主政治只能選出庸才政客嗎? 林博文
不只是布希和阿扁做得有夠爛,環顧世界,也沒有幾個像樣的國家領導人和政府首長,英相布萊爾尤令人失望,只會「吻山姆大叔的屁股」(Kiss Uncle Sam’s ass),自動跳進布希製造的伊戰火坑,自取其辱,為舉世所不齒。二戰結束後,自由世界很少出現傑出的領導人,目前的情況更糟,三流和不入流腳色充斥政壇,這種現象到底是潮流使然還是選舉制度有問題?羅斯福和邱吉爾的時代一去不復返,難道像法國戴高樂和西德艾德諾這樣的一流政治家也成絕響嗎?
由於布希的表現實在太糟糕,美國學界和媒體最近都在討論領導人才和領導能力的問題,大家都懷念偉人在世的日子,尤其是羅、邱當自由世界舵手的時代。十九世紀的蘇格蘭作家湯瑪斯.卡萊爾說過,世界史其實是一部偉人傳記史,但也有史家認為普通人民才是創造歷史的動力。「時勢造英雄」或「英雄造時勢」的辯論,永遠沒有定論;但可以斬釘截鐵地說,所謂「偉大領袖」和「曠世英雄」的時代,不會再來了,世界政治舞台不可能再出現令人民頂禮膜拜的偉大人物,這是歷史之必然。
著述甚豐的英國軍事史家約翰.基根認為二十世紀的世界政治史即是由列寧、史大林、希特勒、羅斯福、邱吉爾和毛澤東等六個人的傳記所組成。這項說法似有其道理,至少老毛是最後走下神壇的世紀大人物。不僅是偉人當道的時代結束了,即連強人時代亦陸續瓦解,如台灣的二蔣、印尼蘇卡諾和蘇哈托,南韓的李承晚和朴正熙皆未獲善終。目前只有利比亞的格達費、埃及的穆巴拉克和古巴的卡斯楚仍在苦撐,他們的強人時代很快就要被歷史浪潮所吞沒。
當全世界每一個角落逐步走向開放選舉、議會政治以及新聞與言論自由的境地,也就是偉人和強人向歷史告別的時候。民主政治是所有的政治制度中最好的一種制度,但也是庸才和蠢才最容易出頭的制度。人民的眼睛不一定是雪亮的,任何一個野心勃勃的政客,只要籌一筆巨資、找幾個有組織和文宣能力的幕僚、拉攏幾個有影響力的智庫、看準整個社會流行的是什麼思潮,就高舉那個思潮的旗幟,匯集這些因素,平庸的野心家也能飛上天,但選民卻要承受選錯人的慘痛後果。布希去年只比凱瑞多百分之三的票數,但拒選布希的選民卻要忍受布希秕政的代價,這也是民主政治極不公平的一面,有什麼辦法呢!
美國社會一直有「第一流人才不搞政治」的說法,那些第一流人才都跑去企業界了。其實這種說法並不全對,美國政界還是有不少人才,但這批人才很難在當今和未來的政界施展所長。在金錢第一、意識形態掛帥、保守和宗教勢力雄厚以及右翼媒體操控的政治氣候下,真正的人才和有理想的政治新手都不可能擴大地盤、發揮影響力,他們一出頭馬上就會被右翼媒體、教會和智庫圍剿而難以拓展雄圖。布希常稱贊他的軍師卡爾.羅夫是「政治天才」,又說他能夠連任完全是羅夫所「締造」。布希並沒有誇大其詞,羅夫從尼克森那裡學會搞選舉,他在投票前兩、三個月就能完全記住全美每一個選區(全美有千餘選區)的敵我態勢。羅夫是選舉奇才,他把政治庸才推進了白宮。
羅夫當然不是靠他一個人的力量,而是他把右翼整合起來,團結一致對抗自由派與溫和派。美國右翼勢力的排他性太強了,一個有理想、有遠見、有能力的人才如何能跳出右翼的魔掌?
做過四任總統顧問的大衛.葛根最近寫了一篇有關領導才能的文章,他說領導才能太重要了,各行各業皆有一流領導人才,唯獨政界獨缺,而今天的美國最急需的就是傑出的政治領導人才,但哪裡去找呢?選舉政治玩過火,有時真會毀掉一個國家和社會,美國的布希,台灣的阿扁,他們都已經做第二任了,看看他們的言論,他們好像還在競選。嗚呼!
友善列印
- Nov 14 Mon 2005 09:45
法國郊區青年的怒火 林麗雲
或許台灣讀者會很驚訝這個號稱世界文明大國的法國,怎麼也會發生像非洲、海地等第三世界國家的「野蠻」行徑。
生活在巴黎快七年,每次看著台灣對於巴黎的報導時,我就覺得這是一個被台灣人或是第三世界國家「誤讀」的城市。就如同美國之於全世界。這個「誤讀」語彙裡最嚴重的就是對「文明」的認知。
當年我也是慕名法國的文明而來的,那時我還沾沾自喜於自己棄美國而就法國,因為研究所期間,當我戰戰兢兢苦讀完一篇又一篇的外文報告(老師強調要讀原典)後,赫然發現搞了老半天,這些原典竟然有許多是法文時,就覺得應該讀法文才真的是原典!我就這麼一路追到了法國,心裡想著那應該就是「知識文明知識」的源頭罷!
到法國後,我選擇台灣原住民族運動與文化認同為研究課題,希望進一步瞭解現代化與文化認同的關係,這個研究議題引導我重新思考「西方文明」或者說「現代文明」的發展歷史。從此我對「文明-野蠻」、「進步-落後」這種二元對立的觀念有了不同的看法。
首先,當我行走在羅浮宮各大宏偉廳堂時,我看到的不僅是不同族群、不同文化的偉大遺產,同時我也看到了這些「遺物」背後的斑斑殖民血跡。這些人類生活、智慧與美感的不同結晶,不都是殖民者以「野蠻」行徑,經由搶、騙、奪過程而陳列於此。難道這就是所謂的「西方文明」嗎?
還有,日本人、台灣人最愛的路易威登(LV)皮包,總店設在被台灣媒體形容為「經典」的香榭里舍大道上,先不談買個皮包還要登記等待的窘境,總店入口處的一張大海報,看得我混身不自在:一名衣著光鮮的法國女人坐在舢舨上,懷中小心翼翼地護著路易威登皮包,船兩側站著一群面容黝黑、使勁划槳的亞洲船民,唉啊,分明只是個小皮包而已,怎麼想得出這樣一個海報來踐踏(亞洲)(男)人呢?難道這也是所謂的「西方文明」嗎?
在我看來法國人的「野蠻」行徑,充其量只是從人家的地方換到自家的後院罷了!一百年前,法國人殖民非洲、亞洲,不正是以「文明」之名到處燒殺劫掠的嗎?法國社會需要蔗糖、橡膠,就把他人的土地全部轉種成甘蔗園、橡膠園;法國人不願進工廠、下礦區,就從殖民區拉來一批批的勞動力;戰爭期間,從非洲招募來的「外籍兵團」總是被送往戰區的第一線。如今這些曾經被他們叫做「奴隸」的後代,百年後就成了內政部 長口中的「人渣」(racaille)了。這就是法國人所謂的「文明」。
這場發生在巴黎郊區,如今延燒到法國各地及巴黎市中心的縱火及攻擊事件,並不是兩個青少年觸電致死的偶發事件,也不是青少年叛逆期問題,依我看,這是對法國殖民積累後果所進行的間歇性發作罷了。它混雜了階級、族群、宗教、文化等對立關係,歷經百年發酵終至爆發。
因此,我們要問的是為甚麼這些人會住在貧窮而破舊的郊區喔?為甚麼住在這些郊區的絕大多數都是阿拉伯人或黑人呢?他們從哪裡來?為甚麼來這裡呢?起火的郊區搭地鐵到花都巴黎不用半小時,但他們的生活情境卻如同兩個世界。相較於一百年前遠在地球另一端由奴隸點燃的怒火,如今卻燒到自家後院了。但有沒有人認真想過這很可能是西方大國所謂的「文明」後果呢?
我想,如果法國內政部長若仍繼續以「人渣」字眼或心態來指稱這些郊區的移民後代,那這場與殖民歷史密切相關的火苗即使可以用強大警力予以撲滅,但全法國人就等著這把火苗隨時隨地點燃竄燒罷!就如同美國人必須無時不刻地生活在伊斯蘭聖戰教徒的詛咒之中。
(作者為法國巴黎高等社會科學院人類學博士候選人)
- Nov 14 Mon 2005 08:18
鳳凰就要變麻雀… 清子公主Don't Mind 黃菁菁/東京
日皇明仁的獨生女紀宮公主與東京都廳公務員黑田慶樹的婚禮,將於十一月十五日在東京帝國飯店舉行,婚禮之後,紀宮將卸下皇族身分,成為一介平民,從封閉的皇室走入民間,買菜、洗衣、開車等都要一手包辦,新婚生活對紀宮而言,可說是充滿挑戰。
今年三十六歲的紀宮清子公主,是日皇明仁和美智子皇后的么女,她上有皇太子德仁(東宮)和二皇子文仁(秋篠宮)兩個皇兄,從小就得到父母和哥哥的寵愛,但是卻沒有沾染一點嬌氣,反而相當善解人意,成為維持家庭和諧的中心人物。
善解人意 二老心靈依靠
紀宮從小就喜歡動物,還學習日本傳統舞蹈,受到皇后的薰陶,對文學特別感興趣,學習院大學文學系畢業後,進入山階鳥類研究所擔任研究助理,喜歡賞鳥,也熱中於培養導盲犬、照顧殘障者。
從民間嫁入皇室的美智子皇后,早就預想到紀宮可能下嫁民間,所以紀宮從小就被培養適應民間生活的能力。紀宮的中學同學透露,紀宮雖然有貼身保鑣跟前跟後,但是與同學間的相處卻很庶民,她的便當菜也沒有特別豪華,紀宮還習得皇后的一手好廚藝,最拿手的是中華料理。
日本皇室近來風雨不斷,日皇患攝護腺癌、皇后因積勞一度患「失語症」、雅子妃身體欠安、德仁和文仁起口角等,紀宮總是靜靜地置身其中,貼心地看護父母,調解皇兄的爭執,成為日皇、皇后的心靈依靠。美智子七十一歲生日時,提起紀宮時表示,「每當我遇到不如意的事,清子總是會到我身邊來說『Don’t mind(別在意)』,直到現在日皇說到清子還會說『我們家的don’t mind小姐』呢!」,足可看出紀宮在兩老心中不可取代的地位。
近水樓台「黑」馬先得月
紀宮公主大學畢業後,便開始傳出多位駙馬人選,家世背景最弱的黑田慶樹出線,讓人跌破眼鏡。
黑田生於一九六五年四月十七日,比紀宮大四歲,兩人生日只差一天(紀宮為四月十八日)。黑田在就讀學習院中學部時,是紀宮的二哥秋篠宮的同學,其後畢業於學習院大學法律系,曾在三井銀行任職,目前在東京都廳工作。
黑田二十歲就讀大三時,在豐田汽車工作的父親因癌症去世,他便與母親二人相依為命,他於三十一歲辭去銀行的工作,也是因為銀行需調到外地工作,不放心母親,黑田選擇到東京都廳上班,原本在東京都廳都市整備局的職位是主任,與紀宮訂婚約後,已被擢升為股長。
黑田在學生時代,便與秋篠宮文仁走得很近,因此和紀宮公主可說是青梅竹馬,他於前年在秋篠宮安排的家庭聚會中,與紀宮公主重逢,兩人開始靠電話和電子郵件往來,去年年初黑田便在秋篠宮邸正式向紀宮求婚。
外柔內剛 洗手做羹湯
紀宮外表看起來柔弱,卻是個堅韌、有主見的人,她決定嫁入民間後,便主張自己的婚禮要儘量平凡,這對新人選在帝國飯店行禮,從日本皇室的歷史上看來算是個特例,日皇、皇后也將首次出席民間的喜宴。
紀宮在婚禮時將穿白色長禮服,喜宴上則準備借穿媽媽的和服,喜宴預定招待約一百三十名賓客,黑田的上司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也將出席致詞。
十一月十五日的婚禮過後,紀宮將到黑田居住的澀谷區公所辦理結婚登記,之後的生活起居都要自己動手,還要負責照顧婆婆的起居,不過紀宮早就做好準備,她於今年六月先辭去山階鳥類研究所的工作,利用空檔學開車、考駕照、學烹飪等等。
少了俸祿 贈金仍豐厚
日本皇室雖然想盡辦法來保護紀宮公主的隱私,但是畢竟皇女走入民間,一舉一動仍讓人好奇,日本八卦雜誌早已揭露紀宮和黑田的新居所在,讓皇室宮內廳十分震怒,由此也可看出,紀宮婚後短時間內,想維持平靜的生活有點困難。
依日本「皇室典範」的規定,女性皇族若嫁給平民便失去皇族身分,無法再領皇族俸祿,靠黑田公務員的薪水如何度日,將考驗紀宮的智慧。為了讓紀宮維持一定的生活水準,日本皇室已決定贈予紀宮一筆高達一億五千二百五十萬日圓(約四千三百四十六萬新台幣)的安家津貼。美智子皇后則準備許多生活必需品,連裁縫箱和急救箱都有了,還有雜誌報導,美智子已傳授紀宮一套家庭管帳秘訣,希望她能做個稱職的平凡家庭主婦
- Jul 12 Tue 2005 10:19
王建民該不該待在洋基隊? 江世芳
黃哲斌一邊說自己是「大聯盟菜鳥級球迷」,一邊用Sports Illustrated專欄專家球評筆法,拉出一堆統計數字,寫出王建民,「真的有料嗎」?這篇精采文章,讓人看了興奮又感慨。統計數據是理性之母。不只談體育,談公共政策尤其應該如此。但奇特的,台灣有許多數據「不公開」(比如說,你知道北港媽祖鎮瀾宮的香油錢到底有多少,或是慈濟的財務運用狀況如何嗎),而報章雜誌或電視上的辯論,也大都流於「印象派」,最後就訴諸立場、感情、或暴力。
總之,讀了哲斌這篇有趣的文章,再加上MLB即將邁入下半球季,各隊交易謠言紛飛,也興起想跟王建民的粉絲們討論一個話題:王建民到底該不該待在洋基隊?
蕭美琴發動國人一人一email,要洋基隊不要交易王建民,這,是不是可以算是「台灣(政客)觀點」?我想了半天,浪費了半天,永遠不懂為什麼台灣政客要要求洋基隊不要賣掉王建民?賣掉或不賣掉王建民,對台灣政客,或對台灣,有什麼好處嗎?如果沒有好處為什麼要要求別人不要賣?這是不是很像顧客對服飾店老闆說:「這件衣服太美了,妳千萬不要賣,妳要自己買下來穿」?這種邏輯不是很奇怪?還是台灣政客已經陷入某種瘋狂境界,只要一聽到「賣」這個字就立刻歇斯底里?只要「愛」不要「賣」。
王建民從洋基農場升上大聯盟救火,表現優異─除了哲斌兄提到的那些數據外,特別是他臨場危機處理的膽識這種「隱性因素」─洋基老闆Steinbrenner (他竟然是七月四日美國國慶生日!難怪叫Boss)和教頭Torre感到非常滿意,說穿了,就是「便宜又好用」。這是「洋基觀點」。從王建民最近的表現,雖然心臟給他有點小跳動,而且王建民也還沒歷經季後賽的洗禮,但是以他這種「福星」姿態,我猜洋基隊應該不會把他交易出去。
那麼「王建民觀點」呢?粉絲們,如果你是王建民,或是王建民的家人,或是王建民的經紀人,你會作何考慮?
我是這樣考慮的。
王建民越早離開洋基越好。
在說出我的理由之前,我想先跟讀者玩一個遊戲:以下的統計數據,將全部空白,請功力高強的讀者補充,熱心補充的讀者,將得到本電子報最聰明最謙虛最有才華年度帥哥黃哲斌親筆簽名照一張:呃,什麼,索取隊伍已經排到一萬號以後了?那麼飛吻可以嗎?
第一個理由:收入。職業棒球或任何職業運動都是為了收入。不要說你是為了國家民族興趣犧牲奉獻愛。就是錢。王建民升上洋基一軍以前,他的年收入是__美金。現在呢?也許老闆會包給他大紅包,可是年薪契約應該還來不及改。如果他被交易出去,以現在的成績,極可能價碼是三十級跳。
在職業運動,身價等於實力。假設王建民留在洋基,進季後賽,剛好Wright和Brown手又好了,這時候Torre會派成績較好但是身價超低的王建民,還是會派身價超高但成績較差的Wright或Brown上場?只要設想一個後果:萬一王建民上場被打爆,媒體一定會說Torre怎麼會派一個小聯盟級的投手上場。但是Brown被打爆,雖然大家也罵,但是那本來就是他該上場,因為他領的是王牌的錢。
所以王建民如果被交易,事實上是在培養他王牌投手的身價。那也許粉絲會問,如果王建民真的實力好,留在洋基,那可以重新簽約,簽王牌投手的錢,這樣不是更好?這就是一個大問題:洋基隊儘管號稱「超級豪華」,錢再多也有花完的一天。洋基這一天不遠了。以洋基隊今年200萬美金的薪資,Boss的B再怎麼大寫,也很難再花大把銀子簽下球員。去年投得很好的投手Jon Leiber會離開洋基隊就是一個例子。而且,請注意,就算洋基隊想要「清倉」,想把Brown或是Giambi(他最近突然大復活,一直敲全壘打)轉出去,增加薪資空間,也沒有用,因為沒有其他隊會想要。既然沒有錢的空間,王建民為什麼要留在洋基隊?
第二個理由:球場。王建民活生生被Giambi失誤連累的鏡頭出現在全國國人眼前。其實更大的風險是洋基球場。去年美聯冠軍戰,洋基隊在主場被紅襪隊打爆,竟然被前所未有的三連勝後四連敗,原因之一就是它的球場,洋基球場應該跟費城人隊的球場差不多,都是「打擊者球場」,不是「投手的球場」(batter’s park, not pitcher’s park)。洋基球場今年一共被打出__支全壘打,在所有球場中排名__,洋基隊投手在主場的自責分率為__。別忘了,Mike Mussina、Randy Johnson甚至Kevin Brown都曾經是自責分率非常低的大投手,為什麼來到洋基隊就被打得一直掉?也許年紀增大,但是球場的「好打」也有很大關係。
王建民應該要考慮轉到「投手球場」去,不然像Leiber到費城人隊,突然被打得像餵球機,高飛接殺球通通變全壘打,那可是會信心全失。而且最好是到投手也要上場打擊的國家聯盟(National League),畢竟,少一棒就是一棒。控球精準、不以強力三振而以讓打者擊出滾地球的大投手Maddux,Glavine都是長年待在國聯。國聯另一個特色是防守較好。我看前幾天美聯的金鶯隊對洋基隊,以控球討生活的投手Lopez一開始投得不算差,結果隊友因為一個雙殺球失誤,他胸口氣一岔, breaking ball也不breaking,slider 也不sliding,轉眼就掉了十分。王建民雖然是坐在洋基隊的休息區,可能也會看得驚魂戰慄。
第三個理由:總冠軍。許多人還是看好洋基隊今年奪冠,但是洋基隊目前的戰績是令人失望的43勝39負。如果洋基今年不能奪冠,那麼,未來的重整勢必會變得非常漫長。洋基隊球員平均年齡是__歳,老病者多,再加上薪資已無空間,一旦陷入重整,就會非常麻煩。從今年的戰績就可以嗅出,洋基王朝應該已經可以使用「搖搖欲墜」這個等級的成語。王建民的職業投手生涯能有幾年?能陪洋基隊這樣玩嗎?當年鈴木一郎加入水手隊、松井秀喜加入洋基隊,不都是希望獲得總冠軍?當時兩隊都還是當年的熱門奪冠,結果現在一錯過,松井還有希望,一郎的水手隊卻早就墊底。女不怕嫁錯郎,男一定怕選錯隊。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看見冠軍戒指在手指上,但是那根手指卻是別人的。
王建民,趕快轉隊到國聯吧!
- Jul 12 Tue 2005 10:03
王建民,「真的有料」嗎? 黃哲斌
前夜沒睡,一面看著王建民再戰老虎,看他七局裡遭逢六局危機、看他在五度有人攻上得點圈時(兩度在三壘),努力阻止跑者衝回本壘,最後拿下首度無失分勝投;在此同時,我一面瀏覽著美國洋基球迷在網站裡吵翻天,他們的爭論議題是:「王是貨真價實的嗎?Is Wang for REAL?」
開欄者的論點很簡單:王建民的「三振/四壞比例(K/BB)只有1.28,每九局三振次數(K/9)只有3.30」,低到讓人不敢置信,完全不像是大聯盟的一線投手。他質疑,王建民自力救濟以三振解決對手的比例超低,只能不斷靠對手擊出球,靠守備造成出局數,而洋基的守備又爛,王建民的「運氣」會不會遲早用完?他會不會遲早被打爆?
嗯,看老外吵架有點意思,趁著休假寫下來參考一下;也讓關心老虎王的網友脫出台灣媒體的報導觀點及洋基網站的官方角度,且看號稱「全大聯盟最挑剔」的洋基球迷,如何對阿民挑精揀肥。
(我查了一下:老虎隊一役後,王建民的三振/四壞比例微升為1.33,每九局三振次數則降為3.29。洋基巨投藍迪強森本季三振/四壞比例4.20,每九局三振次數7.93;終結者里維拉的三振/四壞比例3.20,每九局三振次數則是嚇人的9.64,平均每三個出局數,就有一個被他K掉。)
此欄一出,吸引了一百多篇回應,近半附和開欄者的悲觀論調,認為王若不增強三振能力,下半球季將會「很難過」;甚至有十幾名網友主張:「趁著王建民『市場價值』最高之際,趕快把他交易出去。」
另一派反駁:王建民本來就不是三振型的投手,除了傳統的「自責分率」很低(3.87,目前為洋基先發投手群之冠),他的成功是靠著超高的「滾地球/高飛球出局比例GO/AO」(2.35)、頗低的「每局讓對手上壘率WHIP」(1.19)、超低的「每九局讓對手擊出全壘打比例HR/9」(0.70),才能力守不失,拿下五勝三敗,並在十一場先發中,投出八場「優質先發」(先發超過六局,失分三分(含)以下)。
多位網友更舉出近年頗受重視的BABIP(Batting Average on balls put into play) 為阿民辯護,簡單說,BABIP就是「打者將球擊至場內形成安打的比例」,亦即扣除全壘打、三振、四壞…與防守無關的數值,由於王建民讓打者的BABIP 只有0.246,比藍迪強森還低(0.286),佐證王建民的球路及球質,較不容易讓打者擊出安打。
質疑王建民的網友則宣稱,投手對於BABIP根本無能為力,球被擊出後,出局與否完全倚賴隊友的守備,只能證明王建民的運氣比較好,然後兩邊又吵成一團。
除了「王是不是真材實料?」「該不該交易王建民?」是另一個爭執重點(最近有一波球員季中交易);有趣的是,一位網友面對「賣掉王建民」的聲浪,聲稱:如果賣掉洋基現役第二號先發投手王建民(他認為王僅次於穆斯納),換來其他隊上的第二號投手,而這名投手的年紀又是王建民的兩倍大,絕對是場不划算的買賣,尖刻諷刺洋基投手群「太老又太貴」的毛病。
身為一名業餘球迷,我翻找了一下洋基季初五巨投的資料(不含王建民),發現穆西納(219勝124負)及賽揚獎常客藍迪強森(253勝134負)的確都有耀眼的生涯戰績。
除此之外,最近兩年簽下的帕瓦諾(61勝64負)、萊特(54勝47負)、凱文布朗(211勝143負)生涯勝率並不算太突出,但他們被洋基挖角的前一年,在原球隊的勝率又特別好:帕瓦諾2004馬林魚,18勝8敗;萊特2004勇士,15勝8負;布朗2003道奇,14勝9敗,證諸他們今年的表現,似乎道盡洋基球團「炒短線、迷信大牌、卻往往逢高買進」的愚蠢癖習。
這樣的癖習,也反映在部分洋基球迷身上。王建民能不能站穩整個球季、證明他是「真材實料」的大聯盟投手,還有賴他奮力演出,收伏洋基迷的心;至少此刻,洋基豪華艦隊最值得信任的三名投手,除了待了五年的穆西納,就是在洋基自家奮鬥多年,終於掙得一片天的王建民與里維拉了。
【後記】
謝謝網友提醒,前文把布朗與帕瓦諾、萊特放在一起比較,的確不太妥當,一是年資與年齡不同,二是布朗的生涯勝率比後兩者好得多,反而比較接近穆斯納與強森。一位Levi網友對他們三人的形容極有趣,容我引用如下:
「Kevin Brown的生涯如果不算耀眼,那要什麼樣的投手才夠資格稱為耀眼呢..?而且Brown的career year並非是2003年,如果從他老兄1992年以後的表現開始看,他的確有資格領這個錢,他手上有足夠的證據證明他是個明星投手,而非只搶一年的短線。至於Carl Pavano只是另一個NL轉AL被打得血肉模糊的教訓,Jaret Wright則是千萬不要碰Braves投手的教訓 :P」
身為「大聯盟菜鳥級」的球迷,很感謝網友在我留言版提出的珍貴看法;實因清和、世芳、智銘幾位太久沒寫棒球了(啊,還有榮幸),因此上來代打一下,也藉此為奮鬥中的陳金鋒打個氣,這幾位台灣男兒,的確靠著自己的血汗與青春,辛苦打拼著。
- Jul 06 Wed 2005 10:02
自由,自由 李敏勇
四月七日,鄭南榕殉道十六週年紀念時際,我翻閱《自由十講》—收錄不同領域主講人有關自由主題的論述。這是鄭南榕殉道十五週年,在誠品書店台北敦南店連續十個月的講座。鄭南榕基金會主辦,自由時報協辦,台北建成扶輪社贊助,專書已經由玉山社出版。
〈自由的信物,引領自由之路〉是我的書序,翻閱這本書,回憶十六年前鄭南榕引火自焚,堅拒當時的國民黨統治權力以鄭南榕在《自由時代》系列雜誌刊載許世楷《台灣共和國新憲法草案》涉嫌叛亂欲加其罪的拘提。自焚的火焰成為自由的信物,這無疑是黨國獨裁專制在台灣歷史的印記。因此,鄭南榕被視為聖者而非只是烈士,是殉道而非只是殉難。
十六年來,台灣改變了國民黨一黨統治的形勢。自由之路的追尋和開啟,在台灣社會提供了空間和情境,但自由的崇高和神聖卻未充分形成,許多藉著自由的負面、邪惡、利己效應成為陰影。被糾葛在族群政治的統獨,模糊了政治改革的視野,國家的重建被政客們消耗在權力競奪的演藝形式裡。
《自由十講》的第一講:張錫模〈自由人的共同體〉,引述孟德斯鳩「一個國家並不是由於土地肥沃,而是由於自由,才被認為是文明的。」他闡述自由的歷史、意義,探討承認和認同,申論他者的自由,提出「命運共同體」、「生命共同體」之外的「自由人的共同體」用來做為建立台灣這個國家的憧憬。從鄭南榕的標準來看,「我們這些存活下來並開始享受到民主社會自由呼吸的人們,尚不能宣稱我們已經將台灣這個國家建立成一個『自由人的共同體』」。
許多心靈上或政治認識中的「不自由人」存在著,張錫模說族群政治現象就是。有些人,習於用出身的盾牌保護自己,惡化的情勢不停地上演。在國會,在其他場域,沒有台灣的主體,沒有自由的關切。父親從福建移民來台,以及出生於二二八事件發生的一九四七年,雙重背景的課題讓鄭南榕經由護守自由的意義,追尋台灣的民主化和獨立。而台灣當前的景況是,已獲得民主社會自由情境的國度對一個自由與民主是為何物尚未形成的中國,懷有迷惘性、迷障性的認同—忽視其統治下人民應有的民主和自由。
在被簡化的「統獨之爭」,其實是政客們錯誤的族群政治造成的。如果建立一個「自由人的共同體」新國家是自由價值的追尋與實踐,是一種文明方式的實現,所謂「統派」,所謂「獨派」,難道不應該有更積極的建構思維和論述嗎?追尋台灣獨立,以張錫模「自由人的共同體」概念,獨派應該不只主張「免於中國的束縛」,要有台灣「成為什麼樣的國度」的進步性綱領。在這樣的標準下,台灣也沒有嚴格意義的「統派」。「那些主張台灣被專制中國併吞或要求台灣不應該反抗專制中國以免遭受戰爭的人們,不論他們使用的是『一中屋頂』、『一國兩制』,或是『聯邦制』與『一中各表』,都是在漠視與踐踏當前十三億中國人民擁有自由的天賦人權與兩千三百萬台灣人民享有的自由與民主。這種人不配稱為『統派』,他們只是逃避自由的人群。」張錫模大哉斯言。
《自由十講》是一本台灣的政治人物應該看的書。要走出族群政治,要正視統獨課題,從省思「自由人」的共同體開始。系列的篇章還包括:
自由的兩種近代史╱傅大為
自由、平等與基本人權╱許慶雄
台灣的教育和社會自由嗎?╱顧忠華
有烏青才敢大聲╱謝志偉
他們的新聞自由,我們的傳播權利╱馮建三
雨天談詩說自由╱李敏勇
在帝國夾縫中的台灣╱廖炳惠
生命自由的理論與實踐╱釋昭慧
言論自由、誹謗與言論免責權╱劉幸義
不只政治人物,所有追尋建立一個「自由人的共同體」的人們,都應該看這樣的書,深切地體認自由的意義。在鄭南榕殉道十六週年的時際,看到台灣的總統陳水扁飛往悼祭世紀的教宗,而中國顯示的是悍然的惡劣態度,比較台灣與中國在自由與民主條件的差別,所有生活在台灣的人們應該站在台灣的主體,積極地追尋自由的價值,並且唾棄那些無視自由的意義與價值的政客們。(作者李敏勇,詩人)
- Jul 06 Wed 2005 09:58
釣魚,釣魚台,釣魚橋
「釣魚」,成為近年中國對台灣統戰策略的指標,包括北京的釣魚台國賓館、釣魚台群島主權之爭等,最近,台北市大直橋的釣魚竿造型,也被認為是中國對台的軍事指標,因為釣竿造型前端指向軍事重地,可能成為中國巡弋飛彈定位的參考點之一。
中國正對台灣進行「釣魚」策略,國民黨主席連戰、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等,都迫不及待地吃下中國的「餌」,吞下中國的釣鉤,去中國朝聖;釣上兩尾大魚之後,中國食髓知味,農漁業相關團體、立委、地方議會等,紛紛上鉤。
北京的「釣魚台國賓館」,本就是中國對台統戰的所在,台灣的政客、紅頂商人,一上鉤,被中國安排住進釣魚台國賓館,常常暈頭轉向,完全忘記中國對台灣的敵意,台灣更被拋到九霄雲外!
又如,釣魚台群島最近風雲再起,中國藉台灣內部少數政客興風作浪,搧風點火,把台、日間的漁權之爭,擴大為主權之爭,挑起台灣反日情緒,再藉機介入利用,打擊扁政府,拉攏台灣親中投降派,遂其統戰陰謀。
再看,大直橋釣竿造型可能在中國巡弋飛彈如對台第一擊時,成為定位參考點之一問題,這項消息並非要指責誰,而是凸顯台灣面對中國嚴重威脅,卻幾乎沒有危機意識,這正是當前台灣極大的危機!
- Jul 06 Wed 2005 09:52
關於靖國神社的一些基本知識 /林思雲
關於靖國神社的一些基本知識/靖國神社在日本並沒有多少人氣。不過最近由於電視新聞中連日報道靖國神社的問題,靖國神社開始成為人們的關注熱點,人氣度有所上升。
【靖國神社是怎麼回事】
日本的靖國神社是明治維新後誕生的。明治2年(1869年)為了紀念在維新運動中死難的烈士,在東京建立了“招魂社”,因為在日本獨有的宗教“神道”中,相信人死後靈魂依然存在,神社就是死人靈魂的住所。明治12年正式命名為“靖國神社”,從此靖國神社成為日本為國家犧牲殉難者,即所謂“護國英靈”的靈魂聚集地,每年接受以天皇為首的政府官員的祭拜。
1945年日本戰敗後,盟軍發布了禁止政教合一的政令,靖國神社脫離了與國家的關系,成為一個獨立的私營法人宗教團體。但靖國神社和一般純宗教的神道廟宇(神社)不同,仍與國家和政治有非常緊密的聯系。
【靖國神社在哪裡】
靖國神社位於東京千代田區九段,緊靠天皇的皇居,靖國神社前有一條名叫“靖國路”的大路。靖國在日語中是“國家平安”的意思,靖國神社就是“祝願國家平安之神社”的意思。
【靖國神社裡有些什麼建築物】
靖國神社總面積約9萬9千平方米,不算很大。靖國神社的主要建築物是“三座牌樓,三座大殿”。日本神社的大門叫“鳥居”,有點類似於中國的牌樓。靖國神社進口處是第一牌樓,高約25米,鋼材建造,建於1974年。第一牌樓前有兩對石獅子,其中一對是日軍在甲午戰爭中從朝鮮搶來的戰利品。進入第一牌樓後,左邊是國旗塔(懸掛日本國旗),右邊是慰靈泉,正面是日本陸軍創立者大村益次郎銅像,該銅像建於1893年,是日本最早的西洋式銅像。
通過大村銅像後是第二牌樓,青銅鑄造,高15米,建於1887年。第二牌樓後是神門,檜木建造,建於1934年。每天早上6點拜殿的大鼓敲21響後,神門打開。神門之後是第三牌樓,用樹齡2000年以上的檜木建造,建於1975年。第三牌樓旁邊有“書信揭示板”,展示奔赴戰場將士的遺書等,內容每月一換。第三牌樓之後是拜殿,建於1901年,是參拜本殿前的預拜場所。拜殿之後的本殿,建於1872年,是靖國神社最主要的建築物。本殿內奉有明治維新以來為國獻身的240余萬“烈士”的牌位。本殿之後是靈璽簿奉安殿,放置有祭神(烈士)姓名的靈璽簿2000余冊。
在“三牌三殿”的主建築群右側,建有靖國會館,裡面陳列戰史軍事資料,靖國會館旁建有母子像、特攻勇士像、軍馬慰靈像、軍犬慰靈像等塑像,還安置有日軍曾經用過的大炮、炮彈等各種兵器的實物。靖國會館旁邊是遊就館,即軍事博物館,裡面陳列有各戰役的紀念品、武器、烈士的遺物等。
【靖國神社裡祭有什麼人物】
靖國神社祭有明治維新以來為國獻身的240余萬“烈士”的牌位。其中明治維新7751人,西南戰爭6971人,日清戰爭(甲午戰爭)13619人,台灣征討1130人,北清事變(義和團八國聯軍)1256人,日俄戰爭88429人,第一次世界大戰4850人,濟南事變185人,滿洲事變(九一八事變) 17175人,支那事變(中日戰爭)191218人,大東亞戰爭(太平洋戰爭)2133760人。
靖國神社祭神的入選標準是:戰死、戰傷死、戰病死等公務死之人(因公殉職)。以前入選靖國神社的祭神(烈士)由陸軍省、海軍省選定,戰後由日本厚生省制定公務死之人的名簿,然後通知靖國神社,由靖國神社自己設烈士神位。A級戰犯東條英機等人就是首先由日本厚生省確定公務死(公國殉職),然後靖國神社為東條等14個A級戰犯設立了祭神牌位。靖國神社除了另外14個A級戰犯,還有1000余名B、C級戰犯的牌位。
靖國神社裡除了戰死的將士外,還有57000多女性祭神,她們生前是戰地護士、電話交換員等。另外被美軍擊沉的兒童疏散船“對馬丸”裡的遇難兒童,也在靖國神社裡設有牌位。此外還有朝鮮出生者21181人,台灣出生者27863人。據靖國神社方面稱,他們設立祭神牌位時,不論其生前地位、男女兒童,一律平等對待。
【A級戰犯牌位是什麼時候進入靖國神社的】
戰後的遠東國際法庭以及其它同盟國國內法庭,對5000多名舊日本軍人和政府關系者進行了起訴,分為A、B、C三級戰犯。遠東國際法庭審判發動戰爭的A級戰犯28人,其中7名死刑,21名有期無期徒刑,其余則是在戰爭中虐待戰俘屠殺平民的B、C級戰犯。到1951年舊金山條約生效時,在日本國內有1503 名戰犯,在菲律賓和澳大利亞有557名戰犯在獄中服刑,其余戰犯在共產圈的中國和蘇聯服刑。
1951年日本和諸戰勝盟國(中國未參加)簽署了《舊金山講和條約》,作為獨立國家重返國際社會。在《舊金山講和條約》中,第11條規定日本政府不得自行釋放戰犯,但1955年日本眾議院以壓倒多數票通過了《戰犯釋放問題》決議案,日本政府於1956年3月開始釋放服刑的戰犯,到1958年5月,所有在日本服刑中的A、B、C級戰犯全部釋放。日本的戰犯釋放後,多數又回到政府機關擔任要職。比如1957年到1959年擔任日本首相的岸信介,就是被釋放的戰犯。
另外盟軍佔領日本後,禁止日本政府向二戰中的戰死戰傷者發放撫恤金。日本恢復主權後,通過了《戰傷病者戰沒者異族護援法》,開始向戰死戰傷者的遺族家屬發放撫恤金。同時把東條英機等被處死的戰犯也確定為“公務死亡”,向他們的遺族發放撫恤金。
1959年靖國神社給B、C級戰犯設立了牌位,但對A級戰犯有所顧慮,直到1978年才給A級戰犯設立了牌位。
【日本有無名烈士紀念碑嗎】
進入靖國神社必須是有名有姓的烈士,無名烈士無法進入靖國神社。日本處理戰死將士遺體的方法,是將遺體送交家屬自行埋葬。但二戰後從海外戰場運回很多日本兵遺骨,無法辨認姓名,也無法交付家屬。因此日本政府在靖國神社附近的千鳥淵修建了“千鳥淵戰沒者墓苑”,也就是無名烈士墓,但沒有無名烈士紀念碑。“千鳥淵戰沒者墓苑”於1959年完工,埋有348406位無名戰死的遺骨。每年5月,在“千鳥淵戰沒者墓苑”舉辦一次由日本厚生省主持的追悼紀念儀式。
【戰後日本有多少首相曾去靖國神社參拜】
1946年到1954年任首相的吉田茂參拜過5次。1957年到1959年任首相的岸信介參拜過2次。1960年到1963年任首相的池田勇人參拜過5 次。1964年到1972年任首相的佐田榮作參拜過11次。1972年到1974年任首相的田中角榮參拜過6次。1974年到1976年任首相的三木武夫參拜過3次。1976年到1978年任首相的福田赳夫參拜過4次。1978年到1980年任首相的大平正芳參拜過3次。1980年到1982年任首相的鈴木善幸參拜過8次。1982年到1987年任首相的中曾根康弘參拜過10次。1996年到1998年任首相的橋本龍太郎參拜過1次。
【在日本靖國神社有人氣嗎】
日本人提起東京,一般聯想到的是皇居、國會議事堂、東京電視塔、東京體育場、東京迪斯尼樂園、上野公園等,聯想到靖國神社的人並不多。到靖國神社參拜的人每年約600萬人次,和東京1000多萬多人口相比,並不算多。可以說靖國神社在日本並沒有多少人氣。不過最近由於電視新聞中連日報道靖國神社的問題,靖國神社開始成為人們的關注熱點,人氣度有所上升。
- Jul 06 Wed 2005 09:51
舊軍國主義與新軍霸主義 / 胡文輝
軍國主義以軍事強權,侵略併吞鄰國,威脅區域安全及世界和平,違反人類文明普世價值,因此,歷史上的日本軍國主義,當然應該反對。
中國近年來軍事力量崛起,以武力威脅併吞台灣,嚴重影響亞太穩定及世界和平,雖無軍國主義之名,實質上卻是威脅更大、更直接的「軍霸主義」,當然更應反對!
台聯黨主席蘇進強訪日時,參拜高度政治象徵的靖國神社,引發軒然大波,參拜靖國神社中的兩萬八千多位台灣英靈,本是天經地義之事,但言談中卻無端沾惹到歷史上的軍國主義,殊為不智!
台聯沾惹「歷史上」的軍國主義,事後雖已修正說法,仍該受責,但國親兩黨去與「現代的」、更赤裸裸、更直接威脅台灣的「中國軍霸主義」,握手和談把酒言歡,難道不該譴責唾棄嗎?
以歷史帳來論,泛藍在大算日本軍國主義的歷史舊帳之時,卻對中共政權當年殘殺其更多「先輩同志」的舊帳,卻好像全遺忘了,只要看中國所編國共戰史,頁頁都是「全殲」國民黨軍數十萬、數百萬人,如要記恨,豈能忘記?
以現代帳來論,台灣是個新興民族,無論日、中或是他國,只要與台灣和平共處、平等相待,就不必仇誰恨誰,這才是最優先的判準。
現代的日本,對台灣沒有併吞的威脅,且同是民主社會一員,同樣面對中國軍霸主義威脅,台日應相互合作、共存共榮。
中國軍霸主義動輒武嚇台灣,更制定反分裂法,嚴重威脅台灣生存,泛藍無視於中國軍霸主義威脅,無視於中國武力併吞野心,卻死咬著台聯參拜靖國神社事件,根本就是藉此煽動仇日,以遂崇中反台之謀。
說穿了,泛藍政學媒各界,對日本的「選擇性仇恨」,與對中國的「選擇性遺忘」,都是為政治意識形態服務而已,台灣人民怎能任其操弄? (作者胡文輝,資深新聞工作者)
- Jun 20 Mon 2005 22:05
南韓新書「南北韓合則亡」 為統一潑冷水 中央社首爾二十日專電
正當南韓舉國陶醉在-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日在平壤對南韓盧武鉉總統之特使鄭東泳充滿善意的對話,而洋溢著統一幻想之際,南韓國立首爾大學行政大學院統一政策研究小組著作的新書「南北韓合則亡」,當即潑下了冷水。
由南韓國立首爾大學行政大學院(研究所)客座教授朴成祚(譯音)等合著的新書「南北韓合則亡」中指出,「將南北韓視為同一民族,實在有眾多相異之處,除了長相與語言外,說是同一民族,但,在價值、文化及思想等方面卻是截然不同,在當前這種情況下,南北韓合則亡。」
新書「南北韓合則亡」中指出,必須從德國的統一經驗記取教訓。即,東西德統一後,歷經十五年來刻骨的內部統合努力,以及各種「猛藥處方」,統一德國的經濟卻仍不見起色,這充分凸顯了打著民族旗幟的統一政策,是一項多麼鹵莽(reckless)的思維。
書中分析道,世界經濟大國的西德,於吸收統一了東德後,傾注了天文數字的金額,企圖復興東德的經濟,但,其結果卻是慘澹無光,迫使德國的國家競爭力遽降。尤為嚴重的是,統一之前擁有單一民族之情感的東德與西德,現在卻以「奧希」(稱東德人之俚語)與「拜希」(稱西德人之俚語)互揭瘡疤,因此,德國人向來自嘲地表示「德國的統一是失敗的統一」。
新書「南北韓合則亡」指出,現在正是心平氣和地、真摯地思考-南韓與北韓於朝鮮半島分裂以來,所走過來的道路是截然不同的事實之時刻,兩韓人民所共有的價值與文化倒底有幾樣?對於過去從未置疑過的南韓與北韓是同一民族的問題,必須重新思考一下,同時,也應該改變對北韓的觀點。
書中強調,為了推展朝鮮半島的統一,在民主主義和市場經濟的價值基礎上,營造南北韓面向未來的共識,乃當務之急。對此,北韓的變化是不可或缺的。
新書「南北韓合則亡」並呼籲道,南韓必須協助北韓以自我變革的方式,成功地落實目前正在進行的市場改革工作。
同時,書中強調,南韓政府必須致力避免為求對外宣示效果的「撈一票主義」的對北韓支援,以及多元重覆性援助,這只會被北韓政府所利用,且對北韓的變化,也毫無助益。
書中並強調,目前最需要的,並不是盲目的、無條件的交流與合作,而是要喚醒北韓-必須自力求變,走出目前所面臨的世界化等迫切的外部環境所造成的危機感。同時,並協助北韓成為立足於資本主義世界中的一個成員。
【2005/06/20 中央社】
- Jun 18 Sat 2005 23:37
台灣,第一昏禮 郭至楨
「結婚」的確是人生一大要事,對於全天下的新人們的確應該不分種族、不論身分地位的給予相同的祝福,至於台灣第一家庭的公子陳致中與準媳婦黃睿靚的這一場豪門婚禮,同樣的我們要對這一對準新人給予相同的衷心祝福,但除此之外卻也要對第一家庭的這一場豪門婚禮稍加關切。
誠如陳水扁在這一期出版的阿扁電子報中以「兒女的變與不變」為題,以他為人父的種種感想,大談他對陳致中與陳幸妤分別長大成人,結婚組織家庭後的心情,另外陳水扁也提到由於第一家庭的頭銜甚為沉重,以至於讓他的子女們經常會被外界用放大鏡來嚴加檢視。因此不管習不習慣或者心裡覺得公不公平,都只能用更平常、更謙卑與更寬容的態度來面對外界的評論。
然而如今在面對陳致中的結婚,這一對新人或許年輕不懂事,但是身為其父母者,同時也身為國家元首者,怎也不知應該適切、低調來行事呢?
如今台灣社會仍然有因為整體經濟環境不佳,導致長期失業因而輕生者;亦有低收入戶學生因為家庭經濟的拮据,而必須被迫捨第一志願,而選擇選擇免學雜費的護專就讀,再則當阿扁總統您如此輕易的拋出「調高營業稅」時,您的著眼點到底是在於賦稅的平衡性呢?還是真正的目的是在於為了籌措對美六千億軍購費用所做的一種「劫貧濟富」的手法呢?
如今陳致中的喜事,內從總統府不斷的放出各式的消息,搞的如此沸沸揚揚,從名牌訂婚手錶到獨一無二的婚紗禮服,無不是以名貴奢華為訴求,甚至連 Jaguar頂級名車都要積極爭取成為當天的禮車車隊,而外部則連辭官下鄉準備參選台中市長的林佳龍也「撩落去」,變成了陳致中的訂婚宴主持人兼發言人,看樣子是當阿扁總統的政治化妝師當習慣了,索興這一次也當當陳致中的婚禮化妝師吧。殊不知林前局長您的時間已經不多了,還是多花點時間在台中市民與未來可能面對的市政問題上,如此對你年底的選情可能較有實質的幫助。
台灣畢竟不是英國,有其像英國皇室般的特殊歷史意義與結構,尤其在當年以台灣三級貧戶自詡,打著平民總統名號的台灣之子,怎麼竟然就在一轉眼間「麻雀變鳳凰」後,所有往日所堅持與自傲的清貧與平民化,突然間都已不在了。
唉!庇蔭子孫雖說自古皆然,但也請適可而止,可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啊!」
- Jun 18 Sat 2005 23:33
美4000萬張信用卡資料被盜 編譯倪婉君/綜合報導
信用卡資料被盜的問題日益嚴重,「萬事達卡國際組織」17日表示,美國高達4000萬張信用卡的持有人資料被盜。一名電腦隱私權分析師甚至直言,「這是史上最大的隱私侵害案件」,可以列入金氏世界紀錄。
身為信用卡發卡龍頭的「萬事達卡國際組織」17日開記者會表示,該公司的安全部門查出多起信用卡詐騙案,追查原因後發現負責處理刷卡資料的第三方處理機構「CardSystems Solutions Inc.」遭到侵入,被偷走大量信用卡持有人的付款資料。
「萬事達卡國際組織」表示,在四千萬張持卡人資料被盜的信用卡中,1390萬張是萬事達卡。這是一連串美國主要金融機構的信用卡資料被盜事件中,最新也是最大的一起侵犯隱私權案件。
該公司發言人表示,這次所竊取的資料包括持卡人姓名以及銀行帳號,至於持卡人的社會保險號碼及出生日期等資料則沒有曝光。該公司立即通知持卡人要小心銀行帳號被盜用,希望能保護客戶不要受騙。
「CardSystems」公司已有15年歷史,負責處理超過11萬5000家中小企業的信用卡業務,每年經手的業務金額超過150億美元 (約台幣4696億元)。
「萬事達卡」已經要求「-CardSystems」限期改善,希望能夠儘快符合「萬事達卡」公司的安全標準。至於「萬事達卡」最大的競爭對手Visa US-A則尚未對此事做出回應。
美國今年已有許多知名公司的客戶資料遭到竊取或盜用,像是美國銀行、資料檔案公司「ChoicePoint Inc.」及全球知名出版集團「Reed Elsevier」都是苦主。
【2005/06/18 聯合晚報】
- Jun 16 Thu 2005 12:21
國際瞭望》中國何曾侵略過韓國數百次【時報】
南韓總統盧武鉉告美國總統布希說:「中國是在歷史上侵略韓國多達數百次的國家,我們豈能忘記如此刻骨般痛苦的往事呢?」如果這是為了讓布希放心不懷疑韓國將離美親中,特地編一套布希絕對不了解的史實來搪塞倒也罷了。如果盧武鉉真的連這點歷史常識都搞不清楚,那就不配做一個政治家了。中國與韓國的交往史確實久長,但中國沒有侵略過韓國。更不能將日本侵略韓國的歷史對看。
且不說朝鮮之立國者是中國人箕子,韓國自己的史書《三國遺事》便記載:「周虎王即位己卯,封箕子於朝鮮。」韓國學者為了民族主義現在不住地辯解此事,但提不出真正合理的說法推翻箕子建國之事。
就以後代來說,盧綰叛漢,兵敗後部下衛滿率千餘人逃亡朝鮮,衛滿後來(紀元前一九三年)稱王。其第三代右渠王與漢為敵,不但收留漢之流亡民,且與匈奴結盟,對漢構成威脅,這使漢武帝無可忍,派使臣前往勸阻,但使臣涉河被殺,這使漢武帝不得東征滅衛氏朝鮮,在朝鮮舊土建立四郡,漢衰,公元三一三年被崛起之高句麗將四郡佔領,中國勢力即退出朝鮮半島。
再以後,朝鮮半島分為三國:高句麗、百濟、新羅,相互攻伐,或聯此攻彼,中國就成被一方勢力拉攏對象,新羅即請求與隋朝結盟與高句麗對抗。而戰端是由高句麗挑起,與女真族聯手攻打中國遼西,隋文帝發兵應戰,結果因隋軍糧絕而高句麗心虛,隋軍未戰而退,高句麗則遣使謝罪,這場仗未打成,隋煬帝即位後,因高句麗與突厥勾結,再征高句麗又因兵疲糧絕而敗,遂而二次和議。
唐太宗時,高句麗攻打新羅,新羅求救於唐朝,太宗派玄奘與蔣儼赴高句麗勸阻戰爭,遭拒且將唐使囚禁,唐太宗不能忍受,親征問罪,又是天寒地凍糧缺而撤軍,兩年後再打算親征卻因病去世。遺詔取消遠征。
唐高宗時,百濟犯新羅,新羅求助於唐,唐助新羅滅百濟,唐羅聯軍再攻高句麗,李世勣、薛仁貴大軍與新羅的廿七萬軍將高句麗滅亡。新羅國因此統一了朝鮮,唐勢力在此亦大張,新羅要翻臉驅逐唐勢力,雙方衝突遂起,公元六七六年,薛仁貴的水師在枝伐浦敗績,唐朝勢力即退出朝鮮半島。
從此之後,中國即無軍隊往征朝鮮,以上戰端從任何角度看都不成為侵略戰爭,大多是朝鮮的國家借助於中國軍隊入境,而中國軍隊除了唐高宗時順利控制局勢外,其他幾次都是半途而廢。
宋朝時,正是高麗太祖建國之初,宋高兩國外交關係很平穩,當然也不會有戰爭,雙方貿易很興旺。
蒙古人在中國崛起建立元朝,與高麗關係變壞,曾與高麗有多次衝突,結局總是講和。只不過高麗統治漸不穩。曾與元軍聯合攻打日本,兩次都因海上風暴而失敗。
李成桂伐高麗朝而成立朝鮮國,其時中國已進入明朝,朝鮮奉明為宗主國,戰爭不可能發生。
清朝入主中原後,對朝鮮仍是宗主國,朝鮮因日本之虎視眈眈,不能不借重清廷,王室力量轉弱亦需清朝支持,後來產生親日派及親中派,甲午中日戰爭,中國失敗,馬關條約承認朝鮮為獨立自主國,但日俄戰爭後,日本在朝鮮半島勢力更增,終於併吞了朝鮮。
以現代史看看,日本倒是從未正式派兵攻打朝鮮,但最終卻併吞了朝鮮,由此可見韓國的真正痛苦往事只此一件。與中國的衝突實在難說是刻骨般的痛苦。美國總統布希哪能懂得這些,無怪乎聽了盧的話後要說:「原來如此」,但他如果看了本文後,也許又要說原來如此了。
自盧武鉉發表東北亞平衡作用的論調後,在韓國及國際間便有兩種判讀,其一是:南韓要脫美親中,擺脫美國同盟或韓美日三邊合作體制的束縛,加強與中俄的接觸。二是:將繼續以韓美同盟關係為外交軸心,但將關係趨於平等。
美國政府似乎有點相信第一種說法,因此官員們說狠話,當然使盧武鉉不能不在布希面前有所表白,但卻並不得體。
- Jun 12 Sun 2005 19:00
歷史創傷的省思 金素梅
靖國神社告示牌公布的入祀人數統計表顯示,十一場戰爭合計陣亡將士2,466,532人。其中只有「明治維新」是內戰,其餘十場戰爭是日軍遠赴國境外的戰役。十場境外戰爭時間達五十餘年,陣亡將士總計2,458,781人。這是驚人的數字,「五十餘年、二百多萬人」!
靖國神社告示牌上的台灣征討戰役共陣亡日軍將士1,130人,但是,日軍攻打台灣並占據51年期間,以殺光、搶光、燒光的「三光政策」對原住民族部落發動160餘次戰爭,51年間,包括原住民族在內的台灣人民總共犧牲了60餘萬人的生命。1,130侵台日軍的陣亡引致60餘萬台灣人民的死亡,該哭的是台灣人還是日本人?
五十餘年間,日軍陣亡將士二百多萬人,但受到戰爭荼毒的周邊國家,軍民死亡人數超過5,000萬人。這是何等人間浩劫!
1946年東京「遠東國際法庭」展開三年的調查與審判,對5000多名舊日本軍人和政府關係者進行了起訴,分為A、B、C三級戰犯。 1959年靖國神社給B、C級戰犯設立了牌位,1978年給A級戰犯設立了牌位。至此,日本政府對於戰爭的反省完全流於空話。而日本歷任首相都曾參拜靖國神社。現任首相小泉則參拜了4次。
日本頭號戰犯東條英機幾乎每三天就參拜一次靖國神社,靖國在日語中是「國家平安」,靖國神社就是「祝願國家平安之神社」。東條英機每三天一次「祝願國家平安」,但卻使5,000萬亞洲人民生靈塗炭!
靖國神社告示牌,讓我們有了無限的反思空間;一群政治人物的態度,影響千百萬人民的生死。當今日本政治人物能不慎重嗎?
- Jun 12 Sun 2005 07:50
沒了蠻牛要靠什麼拚氣力﹖ 李宇宙 2005-05-26
蠻牛飲料毒死消費者的事件和佳姿健康集團的財務風暴衝擊到的正好是清楚畫分的男女族群。兩者的共同之處是,販售的都是以健康為訴求的商品
消除疲勞 勞工依賴提神飲料
蠻牛和保力達B提神飲料被千面人下毒事件發生後,偶然在下班的捷運車內聽到兩位上班族女性的對話,說到怎麼會有人喝那種東西等等。但是話題不久就轉到某某美白新產品,試用者臉部皮膚中毒的報導。
新聞意義的性別差異如此可見,蠻牛飲料毒死消費者的事件和佳姿健康集團的財務風暴衝擊到的正好是清楚畫分的男女族群。兩者的共同之處是,販售的都是以健康為訴求的商品。
消除疲勞 勞工依賴提神飲料
這些健康消費的新聞除了讓人不安、義憤填膺外,也夾雜著幾許感慨,教人聯想到偶爾路過的某個零亂錯落的工地,日曬雨淋下那些保力達或維士比的空瓶子。無論是意識或下意識,你不可能不被勾勒起這些產品長年帶給你的廣告意象。也不禁想像,在產品下架後,那些「咱的兄弟」們,明天是不是還有氣力打拚。接下來又有什麼品牌會趁機進入市場。
勞動節的隔日,報載有一名工人,因經常飲用提神口服液,多次於下工回家時被判酒後駕車。醫院的診間裡,偶爾也會遇上這樣的勞動兄弟,每天沒有兩瓶保力達B或三洋維士比便過不下去。你很難說那是不是上癮,但能夠確定那是一種依賴,不祇是醫學上、藥理學上講的依賴,還有心理的、社會的、文化的依賴。當你為他的肝功能擔心,必須勸阻他停用時,反而讓他困惑不解。原來不就是為了消除疲勞,愛肝保肝而服用的嗎?而且,停工午休的時候不喝幾口也沒事幹,何況夥伴們的好意總是令人難以拒絕。
雖然衛生主管單位三令五申,有些提神飲料是藥品。但在消費者的意識中,它們卻是生活必需品。小醫學生們和那些上班族女性一樣也有著類似的困惑,不能理解平常喝感冒液、口服液和提神飲料有什麼用。西文的醫學教科書裡,物質依賴的章節從來沒有包含這些項目,醫學院老師們上課也不知道何從教起。你祇能解嘲地說,因為你不是他的兄弟,當然也不是這種飲料的「客群」。
身分認同 廣告所傳達的訊息
你並不清楚保力達或維士比有多少種喝法:譬如,工作特別疲倦,想要小醉時,你得用紅標米酒加保力達B;天氣太熱的話應該多調點養樂多;上工必須專心不能分神時,最好還是加咖啡,而且要指定某種牌子的罐裝咖啡。口服液在台灣的普及似乎比其他各種食物更能夠反映族群生活的文化特性,這些帶有極濃社會階層色彩的消費,其實已經超出了單純的營養和補充體力的問題。
查詢那些口服液的成分,多少都含有維他命B群,再加上糖、酒精、咖啡因及中藥材等成分,這些生化元素提供了使用者除了營養以外的心理需求。維生素B1、B2、菸鹼酸和熱量代謝有關,當然帶有點抗壓作用;酒精和鬆弛身心、緩解壓抑有關;咖啡因、中藥材等則有中樞神經興奮作用,暗示著有提精補元的功效。這些局部微量的抗壓與消除疲勞療效做為心理需求的物質基礎,在勞動兄弟們沒暝沒日的工作型態和超體力負荷的過度勞動下,提供了一介象徵性很強的滋補物質替代物,養成今天特定族群的健康消費文化行為。
無論是東方或西方,從古老的液體論開始,液體似乎總是表徵一種可以挹注補充身體匱乏狀態的物質。加上食物性質一向被做寒熱二分的文化制約,含有酒精的黑色液體,便成為濃郁豐富的滋養補品了。與其說是勞動兄弟們選擇了口服液,毋寧說是口服液商品選擇了他們。因為廣告詞裡說,伊是咱的兄弟,不是勞動兄弟也不至於去喝這款提神口服液了。在選購使用的過程裡所實現的,不祇是為了精力充沛,其實也是在重新確認自己的身分認同和某種社會聯繫。你當然沒有辦法和那些討論葡萄酒產地和年分的階層人士相比,但是透過廣告影音所傳達的訊息和消費,你被肯定是打拚的台灣人中,列為第一名的勞動兄弟。
釋放憤慲 給一個廉價的激勵
商品的行銷部門和廣告商對於消費族群社會認同和身分區辨的操作,一向頗為純熟:如同在工地看到的一定是寬瓶底的保力達維士比,在小辦事員抽屜裡瞥見的便是小瓶的活力旺,或在某推銷員的小車前座發現的是一小罐蠻牛空瓶。他們有的穿著結領帶的光鮮襯衫,腦海中還縈繞著早上聲嘶力竭喊過的「我是超級營業員」的口號。但勞心終究和勞力無異,他仍然祇是一個疲憊不堪,無能帶給老婆幸福的人罷了。買一罐蠻牛,也算是給自己一個廉價的小激勵。就像明知中不了樂透,每期還是非簽不可的一點儀式化的小希望。小瓶有小瓶的優雅,大瓶有大瓶裝的粗豪有力。
回顧台灣的口服液文明,一路走來,經歷了硫克肝、克勞酸華蒙、解酒益的歲月,還有康貝特、雞精、蠻牛、活力旺的年代,不管經濟是成長抑或停滯,許多人會在藥房或便利超商的架子上選擇他們的口服液。除了不想讓今天的疲勞成為明天的負擔以外,還希望打拚成為第一名。不祇有勞動兄弟,還有城市街頭匆匆趕路的業務員,店裡頭的店員,甚至中小企業主,一直到專業菁英。他們在焦躁中需要釋放打拚的憤慲,疲倦過勞時需要某種物質來填補自己,偶爾可以喊一聲福氣啦!
草根哲學 愛拚才會贏被讚許
不同的族群階級和社會文化屬性,決定的其實祇是這些商品的類別和包裝形式。譬如,你也許曾經碰過一種人,喝得起人蔘液,或者會計較葡萄酒的產地和年分,討論家中的酒窖,葡萄酒便成為他們的口服液和明天打拚的氣力泉源。西方醫藥的歷史中,葡萄酒原本就是一種口服液,一向被視為能夠治療疲倦、沮喪的強身提神藥物,希波克拉底就是用它來治療頭痛、失眠、消化不良。到了十九世紀,它一直都還是西方庶民家庭生活裡日常愛用的神奇口服液呢。
在一個典型A式性格的社會裡,愛拚才會贏被讚許為正向的草根哲學,超越自己、追求卓越則成為都會白領階級的自我理想。然而貪婪、剝削、互相傷害、欺凌也接踵而至,標籤上寫著怵目驚心的「我有毒」,受害者看了仍然繼續喝下去,其實就是最大的反諷表徵。如果明天的氣力所為的都是這個,台灣有再多樣的口服液也不夠。
經濟奇蹟幕後的無名英雄和勞工兄弟們,經濟要靠他們,建設要靠他們,家庭也要靠他們。廣告如雷貫耳,其實沒有那麼好,但也沒什麼不好,偶爾飲之自有其個人品味。反正畢竟就是商品,別有來路不明的毒藥就好。但問題是,除了蠻牛、保力達B以外,我們還可以靠什麼來顧身體、拚氣力?
- Jun 08 Wed 2005 19:43
一個女巫的誕生與馴化 /張君玫
這齣戲,可以借用德國哲學家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的自傳標題來形容:「瞧!這個人」(Ecce Homo;"Look! The fellow!")。
這個人,並不是那個在死去之後忽然冒出很多好朋友追封他為「台灣喜劇泰斗」的倪敏然,而是他在最後這段憂鬱、狂躁、寂寞與茫然的日子裡的情感依靠,她的名字叫夏禕。
這個人,一個不稱職的受審者。在被公審了兩個星期之後,被逼到身心崩潰的牆角之後,居然還不知道認錯,居然還敢辯白,居然還不懂得表現出一個被告,尤其是一個「第三者」,所應該表現出來的卑微與歉意,居然還沒有聲淚俱下請求原諒,居然還可以出言反諷「原配」,居然還可以理性出示各式清單文件,居然還敢避重就輕不承認我愛錯了人,居然還敢奢望保留一絲身為「人」的最起碼尊嚴。更致命的錯誤是,她居然以為,只要忍住悲傷,當一個像樣的「女巫」,台灣這個偽善的社會就會放過她。
一個上海姑娘,意外演出了台灣有史以來最大一場獵殺女巫的媒體公審中的女主角。在5月18日(2005)晚上那場所謂「大和解說明會」之前,她儼然已經成為台灣「演藝圈」的公敵,封殺之說四起。媒體記者跨海尋訪,只要能多找到一個人來說說她這個傢伙有何性格上的缺陷,就可以多做一條新聞,多列出一條罪證。每一則新聞的標題都可以寫上「瞧!禕這個人」。
甚至,她也成為一個虛擬的、文化人類學化的「台灣女人」的公敵。這一陣子,這個社會忽然冒出了很多關於「台灣女性」的專家─對比於嗓門特大、行為特蠻橫、眼神特犀利、特不懂得公開示弱的大陸女人,「台灣女人」成為溫柔、婉約、識大體與堅強的代名詞。於是,在她返台記者會過後,某台灣女藝人堵在她家門口,意圖送上台灣查某VCD,要這位上海姑娘好好學習台灣女人犧牲奉獻的美德。看到一個一個義憤填膺到流眼淚的台灣女藝人,有一位說夏禕不但沒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反而拿起更多把屠刀」,另一位則為她冠上「史上態度最囂張的第三者」的頭銜。突然間,我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有資格身為所謂的「台灣女人」。
她從一開始就已經被定罪了,毫無疑問。她錯了,錯在她以為這可以是一場公平的審判,錯在她以為被告應該擁有辯白的機會,錯在她以為自己有權利擁有「憤怒」這項情緒。她不知道,根據這個社會對「女性受審人」的不成文要求,她唯一的生路就是認罪,就算不認罪也要示弱,就算不示弱也要流淚,而且最好是把你的心都哭到吐出來,最好是哭到跪倒在地,最好哭到整個人昏過去。
許多年前慘被女性友人出賣的璩美鳳,或許因為畢竟曾是媒體人,或許也因為她是道地的「台灣女性」,因此她深知在這個社會身為一個女性受審人的應有態度,於是,她幾乎像出自本能般地,非常努力要做一個稱職的受審人,不管是扶著牆壁或彎著腰胃痛,一步一步照著這個戲碼走,卻因為她內心缺乏真實的悲傷,終究落得矯柔造作的風評。反之,失去伙伴而受萬夫所指的夏禕,她的內心應該有著深刻的悲痛,但是,很可能是她真的完全不曉得大家究竟想看那一齣戲,也可能是悲傷太深太痛無法言喻,更可能是她已經被罵到只想維持身為「人」的最後尊嚴。她演錯了戲碼。於是,有人憤怒,有人惋惜,有人說她悍,有人說她笨。她成為所謂「情緒管理」的最佳反面教材。在眾多談話節目中,許多的人忽然都站上了某個道德或知識的至高點,去批評或建議夏禕「應該」如何舉措,包括她如何錯估了形勢,EQ太低,不清楚「台灣人」的習慣,說她其實只要把姿態「放低」就沒事了。兩性專家或其他專家紛紛好心地提出教戰守則,甚至具體到,她應該先說哪一句話再哪一句話,然後「就沒事了嘛!」
在最後這一天的「大和解」說明會中,只見夏禕坐在影藝圈大哥和大嫂的中間,唸著事先寫好的聲明稿,道歉,道歉,再道歉。當她泣不成聲的時候,大嫂拍拍她的肩膀要她堅強,要她好好唸完就沒事了,說到道歉處,大嫂不忘提醒她站起來一鞠躬。我們的女巫,處於一種近乎夢遊的悲情中,乖乖站起身來,乖乖地一鞠躬。會後,前兩天原本氣到流淚義正辭嚴說要徹底調查小倪子死因,並宣告「第三者」就應該道歉的大嫂,忽然變得非常地優雅大度,說我們從來就沒有去追究,男女之間的私情原本就沒有對錯,自古皆然。她散發著一種神聖的慈母光輝,像極了一位剛剛度化了一個亂世妖女的觀音菩薩。
大和解?應該改名為「道歉會」─「瞧!這個人終於道歉了」,「瞧!這個人終於法力盡失了」,「瞧!這個人以後還敢不敢」,「瞧!這個人最後的尊嚴終於被我們燒死了。」
第一項道歉,對那些從不認為她或任何人有權利拒絕接受採訪的台灣媒體記者。
第二項道歉,對她死去的男人的母親,為了她沒有接電話的那兩個小時,為了她長久的努力沒有堅持到最後。至於那些付出的努力更少,或根本沒有付出的「好朋友」呢?算他們好運,因為他們並不是倪敏感最後的感情依靠。
第三項道歉,對這個凌遲她的社會。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女巫,如果真的有法力,為什麼會讓自己活活被燒死?─很簡單,她害怕,她害怕,她害怕。就像擅長描繪巫術的英國小說家,同時也是電影「霍爾的移動城堡」原作者戴安娜.韋恩.瓊斯(Diana Wynne Jones)所說的,巫術無法在恐懼中施展。在人類真實的歷史上,沒有「佛地魔」,只有歐洲中世紀成千上萬被燒死的女巫。
演藝圈眾哥姐關鍵句:「你只要態度軟一點就沒事了嘛!」。媒體主播關鍵句:「我們為您列出了幾大疑點,希望釐清公眾最關心的真相。」第一句的潛台詞是:「女人,你要懂得當弱者的藝術。」第二句的潛台詞:「各位觀眾請放心,我們不會輕易放過這個人。」
我不知道我是不是女巫,但這齣戲卻也看得我膽戰心驚。因為,我看到了台灣社會的偽善,這麼明明白白,這麼確確實實,在所有的新聞台上演。因為,我看到了一個女人,在失去了一個在情緒上病態地依靠她的男人之後,如何一點一點被剝削、被追殺、被逼迫,一直到她的精神完全破產,至死方休。我們的社會,成功地把一個「女人」妖魔化,把她塑造出一個「女巫」,然後,更精采的是,還能成功地把她重新馴化成一個「女人」。
這個女巫,她的名字叫夏禕,她,已經死過一次。我會記得她。
(本文另一個版本曾刊登於中國時報民意論壇,作者為社會學博士,目前為中央研究院近史所博士後研究)
- May 02 Mon 2005 19:32
看!洋基球場的王建民 /方祖涵
投完前三局,球評開始稱讚這個台灣來的小伙子:「他應該在想,原來大聯盟也不過是這樣而已嘛。」對手多倫多藍鳥隊有著整個聯盟當中最貧窮的打線之一,不過卻跟奧克蘭運動家隊一樣是Moneyball──統計棒球的看板球隊。球員以高上壘率為優先,很少使用積極的跑壘戰術。藍鳥隊雖然在這些年的戰績並不十分理想,卻一直被期待著隨時會有重大突破的一年,絕對不是一個容易對付的對手。
然而王建民竟然做到了,前三局投出無安打無保送的完全比賽。要不是後來的一場雨把他的控球搞亂,這個以往在小聯盟三振與四壞球比例是三點五比一,控球十分精準的二十五歲年輕人,或許不會在五局上半出現不需要的保送而失分;要不是八局上,三十七歲的中繼投手戈登讓藍鳥隊唯一的加拿大籍選手,三壘手科斯基擊出追平比數的全壘打,今天王建民就會在生涯成績上寫下第一場大聯盟的勝投。
可是就算如此,總教練托雷對於王建民初出場七局的評價還是認為,這是他從一九九六年接任總教練以來,新人投手首度先發最好的一次。「我們球隊裡並沒有太多的球員能夠從小聯盟一路爬上來,然後有好的表現。事實上在過去十年裡只有一個。」他指的是在九六年登上大聯盟的梅朵薩。
所以今天王建民做到的事情──在大聯盟最具代表性的球隊裡,成為終止三連敗的救星──絕對是一個歷史性的表現。洋基隊以幾乎毫無上限的預算著稱,農場裡的年輕好手只是季中或是季末交易的籌碼。事實上,如果不是王建民在去年球季的交易終止日之前,被當時擁有蘭迪.強森的響尾蛇隊嫌棄,今天就不會有青天白日旗出現在矗立已八十二年的洋基球場。
美國的四大職業運動裡,職業籃球在王治郅敲開大門之後,已經有姚明、河昇鎮以及田臥勇太作為代表性的亞裔人物;美式足球也有數名越南、韓國跟日裔的選手,今年雖然備受注目的球員提米.張並沒有成為第一個在選秀當中入選的華裔四分衛,他還是在選秀結束之後跟亞歷桑那紅雀隊簽約;而棒球就更不用說了,從野茂英雄踏上大聯盟的投手板以來,越來越多的亞裔球員進入這個夢想的殿堂。這樣的現象可以證明亞裔的新生代,在飲食習慣的改變以及成長環境的進步之後,身體的對抗性越來越接近其他的人種。在奧運會當中,中國的大幅進步也是相同的證明。
除了外在條件的改變之外,亞裔運動員在心理上的建設也越來越成熟,越來越有追逐夢想的勇氣。這些新生代,不管是已經登上大聯盟或是還在農場裡奮鬥的球員,多半有其在國內獨當一面的資質,他們卻做出了不一樣的選擇。雖然高額的簽約金是其中不少球員的誘因,可是不管怎麼說,在小聯盟的舟車勞頓跟割喉競爭,仍然是選擇這條路之後,所有球員必經的過程。如果說能夠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堅持與成長,是這些新生代運動員的特質,那前景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法蘭克.辛納屈唱著:「If I can make itthere, I’ll make it anywhere」,王建民已經從哥倫布市踏進了紐約市,不管他最後能不能立足紐約,還是會有愈來愈多的亞裔球員踏進相同的球場。這一切都將會是十分美好的,畢竟地球是一個越來越小的地方。就像今天在轉播當中,紐約的電視台打出台灣的當地時間,是凌晨三點半──對於在電視前面或是網路前面的球迷來說,不管身在何處,跟星條球衣迎風飄颯的洋基球場唯一具體的距離,只剩下時差而已。
(作者為美國市場分析總監)
- May 02 Mon 2005 10:41
越戰結束30年 胡志明市幾乎沒變【編譯董更生/綜合三十日外電報導】
越南舊稱西貢的胡志明市廿九日慶祝越戰結束卅周年,璀璨的焰火在夜空中大放異彩,相當熱鬧。越南官方卅日舉行正式慶祝儀式。
一九七五年親眼目睹越共佔領西貢的英國獨立報記者巴戎,在現已改名為胡志明市的西貢淪陷卅周年舊地重遊。他說,想在胡志明市可以聞到一點能代表過去和現在的片段,但他發現,除了渴望擁抱外面世界的務實青年,這個城市幾乎沒有任何改變。
老牌明星米高肯恩到訪,使當地人很興奮。米高肯恩和製作團隊是到西貢重拍格雷安葛林的「沈靜的美國人」。一名旅館經理說:「在拍攝前他們重新油漆附近幾棟建築。這也是這個地方數十年來頭一次改頭換面。」
巴戎說,今天的胡志明市跟一九七五年四月的西貢市幾乎一模一樣。市區裡有幾棟銀行大樓,舊的卡拉維爾大飯店顯得很小。除此之外這個城市肯定是遠東變化最少的城市。本田摩托車滿街穿梭,西貢的人口增至九千萬,市區內有四百多萬輛摩托車。
當年阮文紹總統辦公的鋼筋水泥大樓現在叫統一宮,是拍結婚照的好地點。半哩外的美國大使館不見了,於柯林頓政府時代被拆除,改建成中等規模的領事館。舊蹟只剩一堵蒼白的粉牆,見證著那個動盪怯弱的最後關頭。
現在的東凱街,以前是酒吧街,如今生意依然興隆,但小販已經改叫賣中南半島的廉價小說。
這裡的氣氛令人想起一九八○年代中期到末期的中國大陸,鄧小平開始推動市場改革的時代。今天的越南也是既想跟外界接觸,又怕外國人。
卅年是一段不短的日子,越南錯誤的經濟政策造成無謂的浪費。現在老一輩逝去,年輕務實的新世代亟於接棒。他們的子弟開始研究整個世界,當然也會帶來變化。現在的越南人似乎對現狀沒什麼怨懟,也許他們認為聽天由命是最好的政策吧!
【2005/05/01 聯合報】 @ http://udn.com
越戰結束30周年 「雙城記」各彈各調 編譯張佑生/法新社特稿
越戰結束屆滿30年,南越和北越在政治上完成百分之百的統合,但是民間隔閡仍然非常深刻。首度造訪越南的人,無論是從北部南下,或是由南部北上,搞不好會萌生是否穿梭在兩個不同國度的錯覺。
昔日的南越首府西貢,在赤化後被改名為胡志明市。招牌換了,但骨子裡仍舊是西方資本主義掛帥,大量生產、大量消費,私人企業林立,夜生活燈紅酒綠,無愧越南第一經濟大城的令譽。
至於北越的首府河內,自1953年以來就受到共黨鐵腕統治,至今仍舊是中規中矩的政治首都。高度尊崇長幼尊卑有序,河內是各方政治勢力鬥爭的場域,是維護意識形態純正的堡壘,讓共產黨人緊握統治大權。
胡志明市與河內的地理位置相距2000公里,心理距離卻難以道里計,標誌出迥然不同的「雙城記」。巴黎高等實踐研究院的越南史專家派平分析:「統一不光是政治問題,也是文化面的統合。」派平表示,直到1975年,北越人才算真正進入南越,但是看甚麼都不順眼,覺得資本主義體制有潛在的顛覆破壞力,需要整肅。
【2005/05/01 民生報】 @ http://udn.com
- May 02 Mon 2005 10:40
看越戰 學英文字眼 譯林滄陳/報導
越戰中常用的英文名詞中,最常聽到的應是許多越戰電影出現的名字:「查理」。
在電影「阿甘正傳」中,有點智障的男主角阿甘常常很納悶,長官為什麼一再叫他們去找「查理」。其實查理(Charlie)是指越共。
另一個常聽到的越戰名詞是「河內希爾頓」(Hanoi Hilton)。這是越共關美軍戰俘的地方,並非真正的飯店。
「河內希爾頓」戒備森嚴,行刑無數。有一家美國電影公司就以「河內希爾頓」拍了一部電影,使該戰俘營更出名。另外,越共刻意拍了一些越共與美軍戰俘對飲、共享美食,及一起玩牌,打球的照片,製造出美軍關在這個戰俘營猶如住大飯店的假像,當這些照片傳回美國後,「河內希爾頓」的名號不脛而走。
還有一詞是「道德/良心反對者」(Conscientious Ob-jectors)。只要是戰爭,有人開火,就會有人反戰。不論是居於宗教、道德倫理或政治信仰等理由,反對戰爭者,通常稱為Conscientious Objectors。
越戰期間一位「重量級」反戰者是前世界重量級拳王阿里。他堅稱自己是Conscientious Objector,寧可面對司法審判也拒絕入伍。他的拳王頭銜也因此被取消。
另外,KIA/MIA/POW也是戰爭時常用的術語。KIA是英文「Killed In Action」(陣亡)的縮寫。MIA是「Missing In Action」(在戰爭中失聯)的縮寫。POW是「Prisoner Of War」(戰俘)的縮寫。
【2005/05/01 民生報】 @ http://udn.com
廣角鏡》越戰紀念碑【文/編譯楊慧娟】
美國華府越戰紀念碑是20世紀建築史上的偉大作品,華裔建築師林櫻交出這項設計圖時,還是一個21歲的學生。越戰紀念碑在1982年11月落成,是一道長長的弧形黑色大理石石牆,光滑的黑色大理石石牆上,密密麻麻地刻著5萬 8227名在越戰陣亡及失蹤的美軍名字。紀念碑前,不時有親友悼念亡魂,場面哀淒。圖為一名女子把紀念碑上的名字拓下。
【2005/05/01 民生報】 @ http://udn.com
廣角鏡》珍芳達反戰【朱錦華】
越戰是史上第一場「電視轉播」的戰爭。戰火熊熊燃燒之際,不少美國藝人亦被波及。老一輩藝人如約翰韋恩、鮑勃霍伯,都支持政府的越戰政策。但較年輕一輩,則傾向反戰,其中最令人側目的,是珍芳達。
珍芳達當時的丈夫是學生領袖湯姆海登,兩人皆以實際行動反戰。湯姆海登領導反戰示威,珍芳達則於1972年訪問河內,留下一張坐在高射砲上的照片,因此獲得「河內阿珍」的稱號。珍芳達最近出版回憶錄,為拍下這張照片道歉,但拒絕為她的反戰立場道歉。鮑勃狄倫以歌聲反戰,但極少參加反戰活動。相對的,他的歌壇好友瓊拜雅,則十分活躍,曾赴河內為美國戰俘演唱。
【2005/05/01 民生報】 @ http://u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