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erger syndrome: what it means to us
什麼是輕孤獨癖?
你可曾看過「全國孤獨癖協會」的單張 ’什麼是輕孤獨癖?’ (What is Asperger syndrome?)。我們在倫敦的Contact社交小組認為在某方面此單張並不能夠反影我們這組成人的真正經歷,因此我們利用此小頁來描述一下輕孤獨癖對我們的影響和曾經用什麼方法來幫助我們。
我們描述大家的經驗,但當然每一個輕孤獨癖患者都有他本身的不同程度的技能及困難。
輕孤獨癖是孤獨癖群狀其中的一種殘疾。醫生診症時把這些病患者列入此徵狀群的’高’層(即徵狀沒有那麼嚴重)。
其他診症包括狐獨癖和高度功能孤獨癖。輕孤獨癖通常可以互相交替。輕狐獨癖被視作一種富滲透性,逐漸蔓延的疾病﹕即是說我們生活的每一刻都會受它的影響。
約翰的故事
當別人首次認識約翰的時候,可能不知道他有缺陷。約翰非常希望能夠融入學校的生活裡面,卻因為不能參與而感到沮喪。他從沒有被挑選參加校隊,在操場上也不懂得怎樣去加入其它人群中。但在數學和電腦方面他卻是十分之出色,和他對笑話的一流記憶令同窗得到不少娛樂。十八歲那年他被診斷證實有輕孤獨癖。後來更證實有運用障礙(dyspraxia)和情緒抑鬱。
成年後雖然他考中學會考(GCSE)及大學預科試都成績優異,但讀大學時功課開始出現困難,直至得到特別的幫助。找工作時也出現困難,直至面試技巧和安排一天工作程序方面他得到特別的支援;他發覺這給他開闢很多新的機會。僱主都覺得他非常勤奮和能幹,特別是他不會錯過細微的事物。
載恩的故事
載恩在學校沒有很多朋友。操埸內的幻想式遊戲令她感到莫明奇妙。同學有時說她沒有禮貌,因為別人所想但不會講出來的東西都被她說穿了。成年後她不能夠隨意交朋友;但她喜愛國際象棋,丈夫也是在象棋會所那裡認識的。丈夫和子女都知道她喜歡有一個常規,如果突然有變動便會令她非常不悅,所以在家裡大家都會盡量遷就她。
她找到一份會計工作,做得很滿意,直至公司重組及大量人事變動。這情況令載恩越來越緊張於是便去看醫生。醫生將她轉介給一名精神病專家,最後證實她有輕孤獨癖。.
輕孤獨癖患者有什麼困難?
輕孤獨癖狀況是很細微 — 它是一種’看不到’的病,所以往往被別人誤解。因為難於捉模,所以醫生診症十分困難,通常它被稱為’三合一的缺陷’ — 它有三種困難﹕
社交困難
溝通困難
想像力困難。
輕孤獨癖很多時包括病患者有特殊的興趣,和日常的秩序被擾亂時便會情緒不安。
以下我們描述一下這三種經歷。
社交困難
“我很想開一次派對,但不曉得怎樣籌備。”
“我認為自己比別人較難交上朋友。”
“社交技巧不是與生俱來的 – 我們必須學習。”
“有時我們會誤解四周環境及訊號。”
“就好像生活在毋人見到的圍牆後面。”
“就像黃蜂被困在果醬瓶內一樣。”
“從電影中我認識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我知道這種看法是不設實際的。”
“我常常忽視社交時別人的暗示,和做錯時不知道怎樣處理。”
“我因為不能參與而感到沮喪。”
“我們發覺只憑眼睛很困難去估計別人的年紀或社會地位。”
“有時我們發覺很困難地與別人對答如流。”
“有時我們覺得與外國人打交道比較容易一些。”
溝通困難
“有時我們需用較長的時間去了解別人的說話。”
“我們很難明白一些述語,例如’不知道2加2等於什麼’的意思。”
“別人說什麼我們便信以為真。”
“有時我們不停說話,沒有留意到別人根本沒有興趣。”
“我們沒耐性去等候才輪到自己。”
“很困難令別人去明白我們。”
“假如你有孤獨癖,去明白別人的說話,就像嘗試去了解外語一樣。”
“有時我們覺得很困難,甚至乎覺得受罪要與別人眼睛接觸。別人便會誤解我們是靠不住和不誠實的。”
想像力困難
“我們之中有大部份人發覺最困難的地方是察覺別人的感受。”
“小孩時我們有時不能夠加遊戲埸上的幻想故事遊戲,或者說笑話。當逐漸成長時才發覺我們原來是這樣的。”
“別人明白的東西我們很難才會明白。更難估計別人的想法。”
“很難明白戲劇和故事說些什麼。”
“有時不能認同別人的感受。”
“很難明白細微的情感和面部表情 — 如果別人張大口笑訊息便十分明確,但不太明顯的情緒便不容易察覺得到。”
“人們應該記住不單止是孤獨癖人士才會在溝通及社交方面出現困難。這方面每一個人都會在某些情況下遇到某種程度的困難。只是孤獨癖人士加倍感覺困難,正如他們的人生旅程一樣。”
特別興趣
“我們較容易有支配整個生命的特殊興趣。”
“當有需要的時候,我覺得很難把特殊興趣撒下不理。”
“有時可以發展特殊興趣,使我們能夠培養或學習最喜歡的興趣。”
“別人往往不像我一樣對棋杆產生興趣。”
“我愛花時間觀賞高壓電纜塔,和它們的構造。”
慣例
“我們對更改慣例比普羅大眾較難適應。這可令出外旅行或準時履行新職更加困難。”
“如果有警告在先,我絶不戒意改變。但必須預計週詳,不能夠突然發生。”
起因
對輕孤獨癖的起因,人們有很多套理論,例如環境因素、腦部受損、難產或者嬰兒時期患病。目前還沒有人真正明白它的起因。研究此病的工作沒有停頓下來,但有人認為遺傳因子會是一個很大的因素。
流行程度
任何種族或不同語言的人士都可能有輕孤獨癖。受影響程度男士較多於女士。人們較難看到患輕孤獨癖婦女在社會上的問題。
“輕孤獨癖人士比普羅大眾較易有其他問題,例如失讀症dyslexia (對書寫符號的鑑別和理解發生困難),運用障礙dyspraxia (組織動作能力喪失),消化障礙和精神病。”
我們精於什麼?
有輕孤獨癖會令人十分憂慮和擔心,但是普羅大眾覺得困難的事我們卻輕易做到。我們這一群人大多數是聰明和智商高人一等。以下是我們精於處理的事。
“我對事實和數字的記憶一流— 例如車牌號碼和時間表。我從來不須要記低電話號碼。我對笑話,趣聞及甚至乎整個電影片段都記得一清二楚。”
“十年前的對話我都記得很清楚。(當對方已忘記曾說過的話時,這樣便會產生不同意見。)”
“我十分公正。.”
“我精於電腦方程式。.”
“我精於外國方言。”
什麼可以幫到我們?
“我們需花多些時間去了解有輕孤獨癖的人士。”
“學習時我們需要別人支持 — 例如讀大學時一名外展工作人員教我做某些事。”
“學習上我們必須加緊練習。”
“我們需要別人幫助學習打理家務,和怎樣去處理情感和與朋友之間的關係。”
“別的人若然是談吐清楚會對我們有幫助 — 解釋清楚要做的事和在某些事上給我們實際支持。”
“一般人都需要協助去找尋工作要找到工作便須要別人的支持。找工作和在職時得到別人的支持,足以擴闊我的生命。”
“自僱人士也需要別人支持。”
“別人需要將事情解釋清楚和避免諷刺。亦希望他們行動一貫和記住曾說過的話。”
“假如別人能夠接受和容忍我們的情況和時不時的古怪行為,這樣會幫助我們。”
“假如別人知道我們不會主動與人交往,但得到援助和在我們認為是合適情況之下便會「加入」,這樣對我們會有幫助。”
“我們需要明確的條例,在社交埸合需要別人告訴我們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
“如果你用熱誠的態度,很清楚和直接的說,這樣會幫助我們。”
“把注意力集中在我們優秀的條件及天資上。”
介紹以下閱讀材料
Tony Attwood Asperger’s Syndrome a guide for parents and professionals 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 1998*
“輕孤獨癖 — 家長和專業人士指南”
作者﹕Tony Attwood 印刷﹕Jessica Kingsley 1998年*
Gunilla Gerland A Real Person: life on the outside Souvenir Press 2003*
“真人真事﹕牆外的生活”
作者﹕Gunilla Gerland 印刷﹕Souvenir Press 2003年*
Temple Grandin Thinking in Pictures Vintage Books 1996*
“利用圖畫去思想”
作者﹕Temple Grandin 印刷﹕Vintage Books 1996年*
Temple Grandin and Margaret Scariano Emergence Labelled Autistic Warner Books 1986*
“新興的名稱﹕孤獨癖”
作者﹕Temple Grandin 和 Margaret Scariano 印刷﹕Warner Books 1986年*
Martine Ives What is Asperger Syndrome and how will it affect me? The National Autistic Society 2001*
“什麼是輕孤獨癖和它怎樣影響我?”
作者﹕Martine Ives 印刷﹕The National Autistic Society 2001年*
Luke Jackson Freaks, Geeks and Asperger Syndrome 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 2002*
“希臘人與輕孤獨癖”
作者﹕Luke Jackson Freaks 印刷﹕Jessica Kingsley 2002年*
Wendy Lawson Life Behind Glass Jessica Kingsley 2000*
“玻璃幕後的生活”
作者﹕Wendy Lawson 印刷﹕Jessica Kingsley 2000年*
Clare Sainsbury Martian in the Playground Lucky Duck Publishing Ltd 2000*
“遊戲場內的火星人”
作者﹕Clare Sainsbury 印刷﹕Lucky Duck 2000年*
Gisela and Christopher Slater-Walker An Asperger Marriage 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 2002*
“孤獨癖的婚姻”
作者﹕Gisela 和 Christopher Slater-Walker 印刷﹕Jessica Kingsley 2002年*
Digby Tantam and Sue Prestwood A Mind of One’s Own The National Autistic Society 1999*
“自己的套想法”
作者﹕Digby Tantam 和 Sue Prestwood 印刷﹕The National Autistic Society 1999年*
Donna Williams Nobody Nowhere 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 1992*
“何處都被輕視的人”
作者﹕Donna Williams 印刷﹕Jessica Kingsley 1992年*
* 電腦上實用的參考資料 — 劍僑大學出產的CD或DVD軟件﹕“Mind Reading: the interactive guide to emotions Human Emotions 2002*”(“看透別人心思﹕人類情感的交互式指南2002年”)
* NAS Publications 出售。訂購請查詢﹕
電話﹕ 020 7903 3595
電郵﹕ publications@nas.org.uk
要得到一系列的印刷資料和上網訂購請參閱NAS網站﹕www.autism.org.uk。
- May 10 Sun 2009 10:24
【轉貼】輕孤獨癖(阿斯伯特徵狀群)﹕對我們有何影響
- May 07 Thu 2009 22:15
孤島般的雨人天才 撰文╱崔佛特(Darold A. Treffert)、華萊士(Gregory L. Wallace)
這些「學者」的心智有所缺失,卻擁有驚人能力及才華!
令人驚訝、迷惑的奇才
翻譯/潘震澤
萊姆克是位盲人,他從未學過鋼琴。雖然他患有腦性麻痺,也有發育上的障礙,但他能作曲,還能演奏幾千首曲子,絲毫不出錯,就算他只聽過一回的曲子亦然。
萊姆克(Leslie Lemke)是位音樂演奏名家。14歲那年,他在電視上播放的電影裡首次聽到了柴可夫斯基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過了幾個小時,他就把這首曲子如行雲流水般毫無錯誤地彈了出來。萊姆克從來沒有學過鋼琴,到目前為止也沒上過一堂課;他眼睛失明,發育失常,並且患有腦性麻痺。目前,萊姆克在美國及世界各地的音樂會中演奏及演唱多達數千首的曲子;他也會即席演奏及創作新曲。
瓦洛(Richard Wawro)的藝術作品舉世知名,柴契爾夫人及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等人都收藏了他的作品。倫敦的一位藝術教授看了他童年的油蠟筆畫作時,不禁被「電」到;他形容那些畫作為「了不起的珍品,同時具有機械工人的準確,以及詩人的眼光」。瓦洛住在蘇格蘭,是位自閉症患者。
皮克(Kim Peek)是個行動百科全書,腦子裡記著超過7600本書的內容。他可說出經過美國每個都市、城鎮或是郡縣的高速公路編號,還包括電話及郵政的區域號碼、電視台的代號,以及當地的電話網路公司名稱。如果你跟他說你的出生年月日,他會告訴你那一天是星期幾,以及你滿65歲「可以退休」的那天是星期幾。皮克幾乎能辨認所有的古典音樂作品,也知道某首作品的出版或首演日期,以及作曲家的出生地及出生、過世的日期。他也是在發育過程出了問題,日常生活所需大都仰賴他的父親。1988年電影「雨人」裡由達斯汀霍夫曼主演的角色「雷蒙」,就是由皮克的特殊能力所得出的靈感。
皮克有發育障礙,腦中卻熟記超過7600本書,以及美國所有的長途電話區域碼、高速公路編號、郵遞區號以及電視台代號。電影「雨人」雷蒙的角色,就是從皮克得來的靈感。
萊姆克、瓦洛及皮克都具有「學者症候群」(savant syndrome),這是種不尋常的情況,出現在各式各樣發育過程失常的人身上,包括自閉症在內;他們整體的心智有所缺失,卻不相稱地具有孤立的驚人能力及才華。10個自閉症患者,以及2000個腦部損傷或智能障礙者當中,可能有一位出現學者症候群。在已知的這類「學者」中,至少一半患有自閉症,其餘的則有他種的發育失常。
關於學者症候群的種種,大部分都還是個謎。不過,腦部顯影技術的進展,使我們對這種情況有更完整的認識,而長久以來左腦半球受損的理論,也由腦部顯影研究得出了支持的證據。此外,一些新的報告指出,在某種失智症患者身上會突然表現出學者症候群。這樣的發現帶來的可能性不免讓人深思︰在我們所有人之間,可能有某種層面的這類天才潛伏著。
學者症候群的定義
早在1789年,科學文獻中就出現有關學者症候群的描述。有「美國精神醫學之父」稱呼的拉許(Benjamin Rush),描述了一位具有閃電般快速計算能力的富勒先生,但除了計算之外,富勒對複雜的數學並沒有什麼了解。當問他活了70年17天又12個小時的人總共活了多少秒鐘,富勒花了一分半鐘就得出正確的答案:2210500800秒;他把其中17個閏年都考慮進去了。
但是一直要到1887年,這種「缺陷與傑出並存」的特殊現象,才有了更完整的陳述。該年,以鑑定出唐氏症而知名的唐恩(J. Langdon Down)描述了10位具有學者症候群的人士。他在倫敦主持俄爾斯伍德精神病院的30年間,遇見了這些引人注目的人物。目前已不再使用的「白痴學者」一詞,就是唐恩最早創造的。以當時的定義,智商在25以下的人就叫作白痴;至於「學者」(savant)一詞則是從法文的savoir轉化而來,意思是「知道」。
從唐恩的原始描述至今,已經過了一個多世紀。如今,我們從科學文獻裡100個左右的個案記載,對於這些令人困惑的能力,已有更多了解。出現學者症候群的人智商通常在40~70之間,不過也可能發生在智商高達114的人身上。男性出現這種現象的比例特別高,每4~6位男性學者才有一位女性。這種現象可以是天生的,或是後天因為生病(像腦炎)或腦傷而導致。
多數來說,學者症候群所顯露的本事有其限度,通常是以右腦半球為主的一些功能;也就是說,主要屬於非符號、藝術、視覺以及動作方面的才能,包括音樂、藝術、數學、計算方式及其他各式各樣的能力,好比機械或空間方面的性向與才能。反之,左腦半球擅長的是比較連續性、合乎邏輯以及符號式的能力,像是專門負責語言及說話的才能。
從左腦半球找答案
克雷蒙對於看過一眼的動物,不管時間多短暫,都能創造出完美的蠟像。他的銅雕在美國科羅拉多州阿斯本市的一家藝廊展售,也給他帶來全國的知名度。克雷蒙具有發育上的障礙。
1980年,布林克發表了一項戲劇性的報告,對於左腦半球的變化可能引發學者症候群的重要性,提供了更多可信的證據。布林克是美國加州克拉夫頓丘學院的心理學家,他描述了一位正常的九歲男孩,在一顆子彈破壞了他的左腦半球,造成聾、啞及右半身麻痺的意外之後,出現了不尋常的「學者」技能。他能夠修理多段變速的腳踏車,以及設計新玩意兒,例如可以像真人一樣閃躲及快速移動的拳擊用沙包。
美國加州聖地牙哥「自閉症研究院」的林姆藍,也得出支持這種說法的證據。林姆藍手頭擁有全世界最大的自閉症資料庫,其中有超過3萬4000人的資料。他觀察到,自閉症患者最常出現的學者技能,與右腦半球的功能有關;而缺失最嚴重的能力,則與左腦半球的功能有關。
1980年代末期,哈佛大學的蓋許文及蓋勒柏達給左腦受損以及有較多男性「學者」的原因,提供了一項解釋。這兩位神經科醫師在他們的著作《大腦側化》中指出,大腦左半球的發育一般要比右半球來得慢,因此在懷孕期間遭受影響的時期較長,其中有些影響可能是有害的。對男性胎兒來說,血液循環中的睪固酮可以是有害的影響之一,會使神經生長減緩,並造成功能的傷害,尤其在受損機會較大的左腦半球。由此導致的結果是男性的右腦半球產生補償,變得更大也更占優勢。這種男多於女的比例不單在學者症候群出現,同時也見於其他形式的中樞神經系統失常,像是閱讀障礙、較晚開始說話、口吃、過動及自閉等。
新冒出的「學者」
出現學者才能的解釋理論之一,是由於左腦受傷,導致具有藝術傾向的右腦進行補償所致。在FTD病人的SPECT影像顯示,局部右腦半球的血流量有所增加(紅色部分)。
近年來,出現了更多支持左腦半球假說的資料。1998年,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米勒檢視了五位患有額顳葉失智(FTD)的老年病人,這是一種早衰性的失智毛病。這些病人在出現失智及逐漸惡化的過程中,發展出藝術的才能來:他們能夠製作精細的藝術品、繪出優美的畫作。與「學者」相同的是,這五位的創造力都屬於視覺方面,而非語言。以「單光子放射斷層造影」(SPECT)檢查,顯示這些人的腦部傷害主要在左側。米勒還檢驗了另外七位病人,他們出現FTD後,也發展出音樂或藝術才能;結果,他們的腦部傷害也都在左腦。
米勒及密蘇里州華盛頓大學的侯毅遠(現於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等人,將這些人的腦部斷層顯影圖與一位名叫DB的自閉症學者作比較;DB只有九歲,具有藝術才能。DB的SPECT影像顯示,其部分新大腦皮質有比正常更高的血流量,但顳葉皮質的血流卻下降。(新大腦皮質與高階層認知功能有關,顳葉則負責某種記憶與情緒。)米勒希望繼續研究其他的藝術型學者,以確定這樣的發現是否放諸四海皆準。但單就DB與新獲學者才能的年長FTD患者具有相同的病理這一點,已經相當引人注目;那代表不久之後,研究人員將可能準確找出與學者症候群有關的神經學特徵。
孤島般的雨人天才
這些「學者」的心智有所缺失,卻擁有驚人能力及才華!
撰文╱崔佛特(Darold A. Treffert)、華萊士(Gregory L. Wallace)
翻譯/潘震澤
學者擁有似乎無止盡的記憶力這一點,在生理學上可能是最難界定的。美國國家精神衛生研究院的密許金,提出記憶具有不同神經通路的說法,包括較高層次的皮質邊緣通路,負責一般稱為語意或認知方面的記憶,以及較低層次的皮質紋狀體通路,負責比較原始、習慣性的記憶,也稱為程序記憶。學者所具有的記憶,似乎屬於非認知的習慣形式。
造成左腦半球損傷的同一批因素,對於高階記憶的損傷可能舉足輕重。因此,學者可能就被迫依賴更原始、未受傷害的習慣記憶通路。無論腦部傷害是來自於激素、疾病,或產前產後的傷害,在某些例子中,就造成了一些與習慣記憶功能相關的右腦技能。在這些情況下,學者症候群就可能出現。
了解大腦的一扇窗
對大腦功能的模型建構,必須連罕見的情況也要能解釋,否則該模型就不算完整。如今我們已有檢驗大腦構造及功能的工具,以此所做的研究,將能夠與「學者」身上所進行的詳盡神經心理測驗作相關分析。上個世紀針對這個主題的文獻中,都以軼事型的個案報告為主,我們希望很快就能以實際數據取代。這些數據是將正常人及有缺陷的人加以比較及對照而得出,其中包括了神童、天才以及「學者」。
對於一般才智與多重形式才智之間的比較,學者症候群提供了一扇窺視大腦的獨特窗口;同時,對於大腦的可塑性,以及中樞神經系統的補償、增添及修補等方面,也可能會有更多的了解。這些研究領域,對於像是中風、麻痺以及阿茲海默症等多種不同情況的了解及治療,都非常重要。
蘇格蘭提利島的渡船︰這幅畫是瓦洛於1978年所繪。瓦洛由父親照顧,他的繪畫也受到父親的極力支持。大多數研究人員相信,「學者」的這種藝術才能可能有助於他們發展更好的社交技能。
就算在科學的領域之外,學者症候群仍然有其意義。從這些了不起的人物,以及與他們同樣傑出的家人、照護者、治療師及教師身上,我們可以學到許多的知識。其中最寶貴的一課是,他們不只是由神經通路所塑造,這些學者之所以能夠成長、茁壯,是由於關心他們的人付出無私的愛、信心及決心所成就的。在了解大腦及人類潛能的路途上,學者症候群註定要帶領我們走向之前未能到達的境界。【本文摘自2002年8月號「孤島般的雨人天才」一文。】
- May 07 Thu 2009 10:40
超過2200字 史上最大量 周公廟出土甲骨文 改寫歷史密碼【潘杏惠、李宗祐/綜合報導】
2009-05-07 中國時報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副教授雷興山六日透露,今年年初,在陜西岐山縣周公廟遺址出土的甲骨文中所發現的文字已超過兩千兩百個,是迄今發現字數最多的周代甲骨文。且其中出現《史記》人物名稱,有別於過去的占卜文字,預料將帶動西夏研究。
北京大學十一名師生組成的「北京大學兩岸文化交流協會」參訪團,六日造訪北縣南山中學。率隊的雷興山還透露,北大與中研院史語所正商議合作前往山西考古,若成行,將是兩岸開放以來,首次考古合作計畫,可望開啟兩岸考古交流的大門。中研院史語所也對未來的合作樂觀其成。
雷興山指出,考古專家最近對岐山周公廟遺址出土的甲骨文進行解讀分析,破譯出新的歷史密碼,首度發現周文王父親「季歷」的名字。另外,甲骨文上也記載有「周公貞」的卜辭。
專家認為,過去河北、北京、陜西等八處遺址總計才發現一千一百個甲骨文字,周公廟大量甲骨文的揭祕,為明確周公廟遺址的性質和甲骨文研究奠定重要基礎,尤其是首次發現周文王的父親「季歷」名字,對進一步完善西周諸王年表有重要意義。此外,其反映的月相定點、數字占卜系統等問題都值得關注,這是甲骨文研究又一次重大發現。
史語所相關學者表示,過去出土的甲骨文都與占卜有關,周公廟出土的有些文字以敘事為主,出現王紀和召公等《史記》人物的名字,前所未見,是很重要的考古成果。
中研院相關學者表示,目前全世界單一研究機構收藏甲骨文數量最多的就是中研院史語所,總數超過好幾萬片,都是史語所在政府遷台前,在大陸考古挖掘出土的甲骨文。但「過去挖到的都是與占卜有關的文字,周公廟過去幾年出土的甲骨文雖然沒有我們多,但很多甲骨文都與敘事有關,周公的名字就出現在甲骨文上,其他還有王紀、召公和畢公等《史記》記載的人名。」
這名學者指出,經研究推估,周公廟出土的甲骨文年代約在商周之交或西周早期,最晚到西周晚期。有些是故意被打碎後,再倒進坑裡;甲骨文表面也有被燒過的痕跡。由於周公廟後方就是宮殿,歷史學者研判,當地可能發生過火災。「這些文物出土後,有關西夏的研究會再掀起熱潮!」
- May 07 Thu 2009 09:00
明書畫家真跡 竟在圓山飯店男廁【陳筑君/台北報導】
2009-05-07 中國時報
「真沒想到,只為了上個廁所,竟在圓山飯店地下一樓的男廁,發現明代書畫家王寵的真跡。」大陸藝術家薛翔,昨日在圓山飯店參加一場書畫藝術交流活動時語出驚人道。他並以學術聲譽評鑑,該書畫不但為真品,市價約為二萬美元;薛翔建議,圓山應立即請專家鑑定,讓作品能獲完善保存。
受中華文化教育學會、宇軒藏品邀請,「中國漢唐詩畫研究院」院長董晴野、藝術美學評論家楊成寅、花鳥工筆大師劉菊清、山水畫家白志強、水墨藝術家褚涵、南京藝術學院美術考古學副教授薛翔等八位藝術家來台參訪,昨日出席在圓山飯店福全廳舉行的「海峽兩岸中華書畫藝術文化交流」活動。
今年已高齡八十四歲的大陸美術理論家、雕塑家楊成寅表示,這趟來台是圓了自己一個夢想,能實際看到報導中的台灣山水、城市建設,讓他十分興奮。他還說,兩岸分離後,自己一位國立藝專的同學來到台灣,歷史因素使兩人半世紀分隔兩地,這次能在台會見故友,雙方在藝術上皆有所成就,令他格外開心。
大陸藝術家來台交流 意外發現
出生於六○年代的薛翔稱,此次來台是「夢想實踐之行」,在他成長的年代,台灣在眾人心目中,無論是經濟或文化地位,都非常崇高。
薛翔透露,「剛為了上廁所,我在地下一樓的男廁驚訝發現,那裡竟然有一件傳家之寶,那是明代蘇州書畫家王寵的真跡。」他以自己對大陸古玩市場的了解推估,該作品價值約一萬美金。
「男廁中一共有四幅扇面書畫作品,包括王寵、文嘉、張世達、祝允明等四位,其他三幅我都不看好,唯獨王寵這幅,我可用學術聲譽擔保,一定是真跡。」薛翔還打趣說,「我相信主人不是故意把它放在洗手間,他肯定以為那只是一件普通的工藝品,也許是從上海福佑路購得,但現在他應該要擔心被人搶先摘走了。」
- May 05 Tue 2009 08:18
賤民聚落入圖 Google Earth犯日本眾怒【聯合報╱編譯莊蕙嘉/美聯社東京4日電】
網路搜尋巨擘Google日前將一批古日本地圖納入Google Earth資料庫,其中「賤民聚落」標示引起日本反階級歧視組織的嚴厲抨擊。不料Google靜悄悄移除賤民標示,使該組織更火大。
美國地圖收藏家藍西將擁有的1,000多分古日本地圖電子檔,提供給Google Earth資料庫。使用該服務瀏覽地圖時,程式會隨著使用者查詢的區塊,標示「賤民居住區」,只要按一下滑鼠,還能與日本現今地圖作一對照。
日本地圖出版業者或網站對於這類古地圖非常地謹慎,定加註歷史背景說明,Google之所以犯日本眾怒,就是因沒有附加任何說明。
賤民現稱「部落民」,日本最大的部落民運動組織「部落解放同盟」上月發現Google使用具歧視意味的地圖後,立即告知法務省。
兩周後使用者發現,同批古地圖的賤民字樣均被消除,但這種作法使日本民眾更憤怒。面對日本的不滿,Google僅表示使用地圖為合法行為。
Google發表一篇正式聲明,表示「我們深切關心人權,並無侵犯意圖」。發言人亦指出,Google並非地圖擁有者,該網站只是把資訊提供給使用者。
賤民為日本古代種姓制度中最下層階級,分為「非人」及「穢多」,主要為從事與死亡有關或被視為不潔工作的人,例如皮革工人、屠夫或挖墳者,另外乞丐、麻瘋或罪犯亦被歸類為賤民。
【2009/05/05 聯合報】
- May 03 Sun 2009 06:57
周恩來談格瓦拉
(節選自 周恩來《在外事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1971年5月31日)
現在日本學生的思潮還是複雜的,有托派思想,有格瓦拉派的“游擊焦點”或“游擊中心”的思想。
所謂格瓦拉的“游擊中心”,就是跑到那裡放一把火就走。就象我們的盲動主義似的,脫離群衆,沒有党的領導。這種思想,在世界上相當一部分群衆中有影響,我們過去沒有注意。這一年各方面來的人多一點,談一談,才發現了。格瓦拉跟卡斯特羅在某些問題上有點不同意見,但基本上他們是一致的。古巴的武裝鬥爭成功是帶有偶然性的。當然有群衆,沒有群衆,他也不能成功。由于當時反動獨裁統治很厲害,群衆非常反對,而且美帝沒有意料到那個地方會被武裝的小隊伍奪取政權,所以,是個偶然性的勝利。他們不是依靠長期堅持武裝鬥爭,建立農村根據地,以農村包圍城市,來逐步取得勝利的。那個地方小,不可能時間搞得那麽長,美國在那裡還有關塔那摩軍事基地。但是,自從這個偶然性勝利以後,他們又想在拉丁美洲到處用這種方式推翻親美政權。格瓦拉就跑到國外去搞這一套。首先跑到非洲的大剛果,過去叫做剛果(利奧波德維爾),現在叫剛果(金薩沙)。那個地方有武裝鬥爭。在盧蒙巴犧牲以後,基贊加又不行,剩下的一些游擊隊,有的在北部,有的在東部。東部靠近坦桑尼亞那裡有一個指揮的人,到過中國,見過毛主席,名字叫米都迪迪,是很堅强的一個人,一直在東部搞游擊戰爭。結果格瓦拉跑進去了,經過坦桑尼亞,搞了一百多個人都是正規化的。跟他的日記上寫的差不多,到一個地方,過的還是西方生活,吃牛奶,吃罐頭。人家是農業國,不是吃罐頭的,所以吃完了就成問題了。《格瓦拉日記》我們國內有沒有翻成中文?(耿飈:有,印了一些),很值得大家看一看。你們做外事工作的,當人家給你扯起格瓦拉的“游擊中心”時,你不懂得不好,看一看那本書就懂得了。那上面有卡斯特羅的序言。格瓦拉在剛果(金)東部的時候,帶了一百多人,他不是幫助人家打游擊。而是把游擊隊集中起來,對抗剛果的雇傭軍,打陣地戰。雇傭軍有美帝、比利時等幾個帝國主義國家的支持。本來剛果的游擊打了兩年多,很有成績。格瓦拉一去,就把人家的軍隊集中起來,脫離群衆,打陣地戰。他曾通過我們駐坦桑使館,送了一封信給我,上頭有格瓦拉的簽名,我不大清楚,格瓦拉怎麽從坦桑尼亞到了剛果。他在信中,提出要什麽東西。很奇怪,要一個很大的廣播電臺,要使整個非洲,連美洲都可以聽到。游擊戰爭怎麽能用這樣大的電臺?想法不對頭,我沒理他。後來,我們駐坦桑尼亞使館證明,他們從那裡撤退了。怎麽撤的呢?因爲陣地守不住了,要分散,背靠著湖,米都迪迪想從湖裡繞路撤走,結果落水淹死了,犧牲了很好的一個游擊英雄。而格瓦拉坐船回到了坦桑尼亞,走掉了,給人家惹了一場禍,使人家遭到了失敗。格瓦拉離開剛果,回到古巴,後又轉到玻利維亞山地,從阿根廷那邊帶來了一批古巴人、阿根廷人,也有一些玻利維亞人。完全是搞盲動主義,不找群衆,甚至把群衆抓起來做俘虜,怕人家走漏消息。武器沒地方存,存在山洞裡。這樣怎麽能發動游擊戰爭?
雖然格瓦拉會西班牙文,到處可以用,但畢竟在本地沒有群衆基礎。他每天都有日記,寫得一清二楚,就是采取大燒、大殺,脫離群衆最後被俘,反動派把他殺了,因此,全世界都聞名了。後來,卡斯特羅得到他留下的日記,還給他寫了一個序言。“游擊中心”,外國字叫“游擊焦點”,主張到處點火。我們說“星星之火”是可以燎原的,但必須那個地方有了燎原之勢,才能燎原。他們認爲不管有無條件,只要放一把火就可以燒起來,這完全是冒險主義和拼命主義。其結果是游擊隊員一個個犧牲了,最後他自己被殺。我國革命過去有盲動主義血的教訓,有戰爭的失敗經驗教育我們。拉丁美洲人民沒有這個經驗,他們覺得格瓦拉是個英雄。我見到智利的一位朋友,他跟我說,他沒想到在他兒子的房子裡挂了兩個像,一個是毛主席的像,一個是格瓦拉的像,進去一看,使他大吃一驚,後來他發現,智利農村這樣的情况很多。現在我們知道,不止拉丁美洲,甚至非洲、日本都有這種情况,不但挂毛主席的像,也挂格瓦拉的像。青年就是崇拜英雄嘛。知識分子開始辨別不清,尤其在初期找出路的時候,各種想法都有。我們搞了二十二年的武裝鬥爭,艱苦奮鬥,經過萬里長征才取得了勝利。他們想點把火就一舉成功。所以,他們就看不到格瓦拉失敗的教訓,而覺得他是一個“英雄”。
- May 03 Sun 2009 06:57
九十論百里【聯合報╱余光中】
五四迄今,忽已九十周年,思之堪驚。當日的讀書人,為挽救中國之積弱不振,有心引進西方文化,呼聲最高的兩大理念,是德先生與賽先生。賽先生最受歡迎,求知求真的科學精神未必深入人心,但科技帶來的方便舒適,卻無人拒絕。另一方面,科技後遺症的環保危機,也賦「杞人憂天」以新的意義。
德先生表面上也普受歡迎,其實往往口是心非,陽奉陰違,仍是一位不受尊敬,甚至常遭虐待的客人。這位不速之客,若無自由相助,就有口難言,若無法治支持,就有足難行。所以他的招牌雖然到處高掛,其實店裡的貨卻當不得真。
五四90周年 冷落孔先生
而這麼多年來,孔先生卻被冷落了。西學為用,往往變成西化為體。所以「打倒孔家店」發難於先,「批孔揚秦」高潮隨後,令夫子無所容於天地,錢穆、唐君毅、牟宗三果然「乘桴浮于海」。到了今天,北京卻回過頭來,廣在海外設立孔子學院。台灣也不能免,教育部這些年來一直在「去中國化」,包括「去儒」,「去故宮」,如今杜部長雖已「去冠」,其勢仍未止。另一方式之「去」,則是國科會。科學之於人生當然非常重要,但是不能取代一切學問。獨尊科學而輕人文,將使民族之心靈「六神無主」。我一直認為「國家科學發展委員會」早應正名為「國家學術發展委員會」。馬總統關懷中華文化,一直主張「繁體字」應改稱「正體字」,令人欽佩。但是「國科會」應否考慮正名,也望他能關心。
白話含文言 文字有力量
五四另一變革,便是棄文言,行白話,乃有新文學、白話文學。如果有人認為,文言已成冥鈔,白話才是現款,就錯了。文言其實是以成語的身分傳了下來:受過教育的人,每天口頭無可避免地要說許多成語,而一篇白話文更需要一些簡潔、鏗鏘,甚至對仗的成語來滋潤、變化,或加強。無論口頭或書面,如果禁用成語,勢必鬆散而累贅,費力又耗時。何況許多成語都含有生動的比喻,例如「釜底抽薪」、「破釜沈舟」、「心血來潮」、「目光如豆」、「孤掌難鳴」、「眾志成城」。
有些場合,簡鍊的文言才有力量,所以「毋忘在莒」之後有「莊敬自強」,「莊敬自強」之後有「戒急用忍」。就連五四的愛國運動,也不免動用岳飛的壯語「還我河山」。經典之作若不保留原文,也會失去權威,破壞氣氛。論語莊孟,能用白話代替嗎?金剛經、心經,不用鳩摩羅什、玄奘的文言體而改成白話,佛教徒肯念嗎?牧師講道,不還是在用十七世紀的《欽定本》嗎?
慈母手中線 動人又白話
文言與白話並非截然可分。六百年前的《水滸傳》已經用白話寫了,至於宋人話本,就更早了。在文言與白話之間,舊小說的章回體極兼善的過渡。今日的青年未曾經歷此一邊疆,只迷於當前暢銷的翻譯小說,對中文的認識乃停留於平面,而不知有文白對照甚至文白相濟的立體感。
其實古詩之深入淺出者,多非文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不能再白了。「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生年不滿百,長懷千歲憂」;也和文言無關。如果把唐詩宋詞都算在文言的比例裡,是不合理的。老實說,今日報刊上發表的現代詩,有許多比古人深入淺出的詩詞難懂多了。
讀古典文學 涵養好作家
至於古文本身,也大有艱深與平易之分。國文課本選文,艱深古僻的可以避免,平易動人的不妨容納,其間的取捨天地仍大。我的專業是英國文學,應該不算學究中遺老。讀了六十多年英詩,教了五十年英詩,也做了半世紀的翻譯,我的結論是:古典文學與古文,對於現代作家的修養與氣度,教益至鉅。我自己及身而驗,相信對於王鼎鈞、張曉風等,也是如此。
(本文作者為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理事長)
【2009/05/03 聯合報】
- Apr 28 Tue 2009 12:01
德國『奧斯卡』揭曉 《拉貝日記》獲得4項大獎
《拉貝日記》在德國電影最高獎『勞拉獎』上獲得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4項大獎
新浪娛樂訊 中德合拍片《拉貝日記》(John Rabe)在本周五(24日)晚揭曉的德國電影最高獎『勞拉獎』(Lola awards)上一舉擊敗其他熱門影片,獲得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4項大獎。
電影《拉貝日記》講述了1937年日軍南京大屠殺期間,德國商人約翰‧拉貝幫助救助了20萬中國人的故事,他也因此被稱為中國的『奧斯卡‧辛德勒』。該片由德國豪夫曼和佛格斯娛樂有限公司與中國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資製作,此前就曾以7項提名成為勞拉獎的大熱門,最終該片獲得了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服裝設計四項大獎。
當晚最大的輸家是影片《巴德爾和邁因霍夫》(Der Baader-Meinhof Komplex/The Baader Meinhof Complex),該片反映的是上世紀70年代聯邦德國著名的左翼暴力恐怖組織『赤軍團』(Red Army Faction)的興衰歷程,今年初曾獲得奧斯卡外語片的提名。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巴德爾和邁因霍夫》的票房很好,而《拉貝日記》在德國票房不是很理想。
有德國的『奧斯卡』之稱的『勞拉獎』誕生于1951年,由德國電影學院主辦,超過1100名學院成員通過投票來決定15個獎項的歸屬。『勞拉獎』最特別的一點是獲得提名的影片將分享由德國政府設立的280萬歐元獎金(約合370萬美元),該舉旨在鼓勵電影人、促進德國電影的發展。
- Apr 26 Sun 2009 05:39
問花笑誰
昆明曇華寺的院子裏,兩殿門上,各有一塊匾,前匾是:聽鳥說甚。後匾是:問花笑誰。兩匾相對,正好組成一副絕妙的對聯:
聽鳥說甚
問花笑誰
站在花木扶疏的院子裏,把這副聯輕輕吟誦了幾遍,富有詩趣的佛家情懷便油然而生了。
花與鳥,這是春天的一對伴侶。江南三月,鶯飛草長,那是多麼蓬勃的生氣。古代的詩人們,多以鳥與花對舉,來歌咏明媚的春天。我十七歲時,也曾寫過這樣的詩句:“山高花上樹,天窄鳥扶雲。”我想,熱愛生活的人,大概沒有不喜歡花與鳥的吧。“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這絕妙的一聯,為我們營造了一幅多麼好的美人懷歸圖。其實,它又何嘗不是蘊含著深深的禪意呢?
關於花與鳥,《五燈會元》中記載了兩則典故: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世尊曰:“吾有正眼法藏,涅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 ”師(百丈懷海)侍馬祖行次,見一群野鴨飛過。祖曰:“是什麼?”師曰:“野鴨子。”祖曰:“什麼去也?”師曰:“飛過去也。”祖遂把師鼻扭,負痛失聲。祖曰:“又道飛過去也。”師于言下有省。
摩訶迦葉,被公認為禪宗初祖。釋迦牟尼拈花示眾,眾皆默然,唯有迦葉破顏微笑,釋迦牟尼便認為他開悟了,於是把禪宗大法傳給了迦葉。
百丈懷海是中國禪宗史上一位光輝的人物。得到禪宗五祖慧能衣缽真傳的馬祖道是他的師傅。當他如實地回答師傅的提問,說野鴨子飛過了頭頂時,卻被師傅使勁地扭住鼻子,以致痛得嗷嗷大叫。但是,當師傅怒斥他:“又道飛過去也。”他的心中頓時劃過了一道明熾的閃電,他開悟了。拈花一笑,迦葉明白了佛法的妙諦,被扭痛了鼻子的百丈懷海,竟然獲得了禪的奧義。這在常人看來,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這只能說明,常人與禪師之間,的確存在著思維上的鴻溝。我們常人,從小就受到嚴格的邏輯思維的訓練。冷了就要穿棉衣,病了就要吃藥。這看來很平常的生活上的道理,其實也會引起我們邏輯上的判斷。由冷想到棉衣,由病想到藥,這就是邏輯的推理過程。而得道的禪師,首先要走出的,便是這邏輯的藩籬。將人心從二元思維的陷阱中拯救出來,回到“一心”,回到空,回到如如不動的佛陀境界。我之所以說回到而不是找到,乃是因為每一個嬰兒本來就是在佛陀境界中,自從他呱呱墜地,隨著意識與語言的產生,他便離開了佛陀境界。人為為偽,人弗為佛。偽與佛,用《心經》來解釋,偽是色,佛是空。“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即是化二元為一心,棄經驗而入禪的關鍵所在。
禪的暗示是普遍存在的。鳥飛鳥唱,花開花落,這些自然界常見的現象,往往也隱藏著巨大的禪機。所謂禪機,即是把複雜的客觀世界化為自體的單純的感覺。用鈴木大拙的話說,禪“除自體以外沒有其他任何目的”。釋迦牟尼拈花,迦葉微笑。花成為迦葉入禪的契機。百丈懷海因為局限于野鴨子飛過頭頂的真實性(也就是邏輯性)而被馬祖道一扭鼻子。這只野鴨子,終於把百丈懷海引進了許多人終生尋覓不到的禪關。在這兩則故事中,花與鳥不再是邏輯語言所給定的那兩個呆板的概念,而是在漫漫長夜中突然亮起的兩盞明燈,給苦苦追求的跋涉者帶來了新生的曙光。
前面說過,花開花落,鳥飛鳥唱,它們都那麼無拘無束。它們也絕不因為人們的好惡來改變自身的存在。這一點,正是迦葉微笑的理由:禪是生命本來的自由。所以,當我置身在曇華寺的院子裏,看到“聽鳥說甚,問花笑誰”這兩個問句時,我好像突然捕捉到了對生命的最細微處的知覺。我更看到偉大的佛陀說出的那四個字:“無情說法。”
按禪的知解,無情即是有情。既然禪宗大師們演釋過“法無定法”,“非法非非法”的公案,我們也可以說“情無定情”,“無情無無情”。我們可以無情說法,但絕不可以用“無情”來對待鳥的歌聲和花的微笑。玫瑰花紅得那麼鮮艷,可是,它絕不會因為自己的嬌媚而去譏笑路邊雜草叢中的矢車菊,而矢車菊也絕不會對玫瑰花生出嫉妒之心。闐無人跡的深山,枝柯交復的樹林,是鳥的快樂的家園。有一棵樹鳥就滿足了,它不會像人類那樣貪得無厭,為了滿足一己私利而不惜互相屠戮。在惡欲橫流的人的世界裏,鳥說什麼,花笑什麼,似乎並不能引起蕓蕓眾生的注意。
但是,花與鳥,都是生活在大慈大悲的佛陀的世界裏。我們愛花,我們愛鳥,即使不能獲得禪的啟示,也可以獲得一種愛憫的精神,促使慈悲在我們的心靈深處萌發。
關於花與鳥,歷代的禪僧與參禪的詩人們留下不少詩作,以傳遞他們的開悟,試舉幾例:
慈受深禪師的詩:
煙籠檻外差差綠,
風撼池中柄柄香。
多謝浣紗人不折,
雨中留得蓋鴛鴦。
張無盡的詩:
蓮花荷葉共池中,
花葉年年綠間紅。
春水漣漪清澈底,
一聲啼鳥五更風。
寶峰照禪師的詩:
一口吸盡西江水,
鷓鴣啼在深花裏。
自有知音笑點頭,
由來不入聾人耳。
王安石的詩:
午鳩鳴春陰,
獨臥林壑靜。
微雲一過雨,
淅瀝生晚聽。
紅綠紛在眼,
流芳與時竟。
有懷無與言,
佇立鍾山暝。
戴咼的詩:
幽棲頗喜隔囂喧,
無客柴門盡日關。
汲水灌花私雨露,
臨池疊石幻溪山。
四時有景常能好,
一世無人放得閒。
清坐小亭觀眾妙,
數聲黃鳥綠蔭間。
即使不懂禪的人,讀這些詩,也會獲得花鳥娛人的至美感受。若要細細地解讀這些詩,恐怕又要佔去更多的篇幅。但我相信,細心的讀者閱讀這些詩時,一定會走出煩惱的陰影,甚至赤腳走向花開鳥鳴的深山。
不過,關於花與鳥的詩,我認為字字滲透了禪機,應該是王維的《鳥鳴澗》:
人閒桂花落,
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
時鳴春澗中。
在這春月空的晚上,人、山、花融為了一體,讓人進入到“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的菩提境界。這時,忽然有山鳥驚起,三聲兩聲,在春澗中幽鳴。這山鳥,其實就是詩人躍動的禪心。由此可見,禪並不是枯寂的,而是活潑的,新鮮的,是流佈于天地間的一股精氣。
於是,我明白了鳥在說什麼,花兒為什麼笑了。
(責任編輯:雷志龍)
- Apr 25 Sat 2009 22:58
培根語錄
只知哲學一些皮毛的人,思想會導向無神論。但是,深入了解哲學,會把人帶回宗教。類別:人生
一個機敏謹慎的人,一定會交一個好運。 類別:人生
一切真正偉大的人物(無論是古人、今人,只要是其英名永銘於人類記憶中的),沒有一個因愛情而發狂的人:因為偉大的事業抑制了這種軟弱的感情。 類別:事業
禮節要舉動自然才顯得高貴。假如表面上過於做作,那就丟失了應有的價值。 類別:修養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類別:科學
內容豐富的言辭就像閃閃發光的珠子。真正聰明睿智的卻是言辭簡短的。 類別:道德
美的至高無上的部分,無法以彩筆描出來。 類別:人生
一般來說,青年人富於「直覺」,而老年人則長於「深思」。 類別:青年
因結婚而產生的愛,造齣兒女;因友情而產生的愛,造就一個人。 類別:友情
機會先把前額的頭髮給你捉而你不捉之後,就要把禿頭給你捉了;或者至少它先把瓶子的把兒給你拿,如果你不拿,它就要把瓶子滾圓的身子給你,而那是很難捉住的。
在開端起始時善用時機,再沒有比這種智慧更大的了。 類別:智慧
時間是衡量事業的標準 類別:時間
炫耀于外表的才幹陡然令人贊羡,而深藏未露的才幹則能帶來幸運。 類別:人生
書籍是在時代的波濤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貴的貨物運送給一代又一代 類別:思想
在一切大事業上,人在開始做事前要像千眼神那樣察看時機,而在進行時要像千手神那樣抓住時機。 類別:事業
美貌倘若生於一個品德高尚的人身上,當然是很光彩的;品行不端的人在它面前,便要自慚形穢,遠自遁避了。 類別:人生
青年人比較適合發明,而不適合判斷;適合執行,而不適合磋商;適合新的計劃,而不適合固定的職業。 類別:人生
由智慧所養成的習慣能成為第二本性。 類別:智慧
除了知識和學問之外,世上沒有任何其他力量能在人的精神和心靈中,在人的思想想象見解和信仰中建立起統治和權威。 類別:思想
殘疾人的成功通常不易招致嫉妒。因為他們有缺陷,使人樂於寬忍他們的成功。也常使潛在的對手忽視了他們的競爭和挑戰 類別:成功
合理的安排時間,就等於節約時間。 類別:節約
當你遭遇挫折而感到憤悶抑鬱的時候,向知心摯友的一度傾訴可以使你得到疏導。否則這種積鬱使人致病。俗語說:人總是樂於把最大的奉承留給自己」,而友人的*逆耳忠言卻可以治療這個毛病。朋友之間可以從兩個方面提出忠告:一是關於品行的,二是關於事業的。 類別:事業
合理安排時間,就等於節約時間。 類別:時間
既然習慣是人生的主宰,人們就應當努力求得好的習慣。習慣如果是在幼年就起始的,那就是最完美的習慣,這是一定的,這個我們叫做教育。教育其實是一種從早*年就起始的習慣。 類別:教育
我認為善的定義就是有利於人類。 類別:人生
真正迅速的人,並非事情僅僅做得快,而是做得成功而有效的人 類別:成功
實踐中的失敗主要由於不知道原因而發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人的兩種企望:對知識和力量的企望真正相和在一起了。 類別:失敗
金錢是品德的行李,是走向美德的一大障礙;因財富之於品德,正如軍隊與輜重一樣,沒有它不行,有了它又妨礙前進,有時甚至因為照顧它反而喪失了勝利。 類別:人生
幸運的時機好比市場上的交易,只要你稍有延誤,它就將掉價了。 類別:人生
最好的辦法是把青年的特點與老年的特點在事業上結合在一起。從現在的角度說,青年可以從老年身上學到他們所不具有的優點,而從社會影響角度來說,有經驗的*老人執事令人放心,而年青人的幹勁則鼓舞人心,如果說,老人的經驗是可貴的,那麼青年人的純真是崇高的。 類別:事業
集體的習慣,其力量更大於個人的習慣。因此如果有一個有良好道德風氣的社會環境,是最有利於培訓好的社會公民的。 類別:修養
狀貌之美勝於顏色之美,而適宜並優雅的行為之美又勝於狀貌之美。美中之最上者就是圖畫所不能表現,初睹所不能見及者。 類別:人生
使人們寧願相信謬誤,而不願熱愛真理的原因,不僅由於探索真理是艱苦的,而且是由於謬誤更能迎合人類某些惡劣的天性。 類別:真理
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從幼年起就應該通過教育培養一種良好的習慣。 類別:教育
由智慧養成的習慣成為第二天性。 類別:道德
人們的舉止應當象他們的衣服,不可太緊或過於講究,應當寬舒一點,以便於工作和運動 類別:工作
當你遭遇挫折而感到憤悶抑鬱的時候,向知心摯友的一度傾訴可以使你得到疏導。否則這種積鬱使人致病。俗語說:人總是樂於把最大的奉承留給自己」,而友人的*逆耳忠言卻可以治療這個毛病。朋友之間可以從兩個方面提出忠告:一是關於品行的,二是關於事業的。 類別:友誼
合理的安排時間,就等於節約時間。 類別:時間
美德有如名香,經燃燒或壓抑而其香愈烈:蓋幸運最難顯露惡德而厄運最能顯露美德也。 類別:道德
只有美貌而缺乏修養的人是不值得讚美的。 類別:修養
人的天性雖然是隱而不露的,但卻很難被壓抑,更很少能完全根絕。即使勉強施壓抑,只會使它在壓力消除後更加猛烈。只有長期養成的習慣才能多少改變人的天生氣質和性格。 類別:人生
人們大半是依據他的意向而思想,依據他的學問與見識而談話,而其行為卻是依據他們的習慣。 類別:人生
缺乏真正的朋友乃是最純粹最可憐的孤獨;沒有友誼則斯世不過是一片荒野;我們還可以用這個意義來論「孤獨」說,凡是天性不配交友的人其性情可說是來自禽獸*而不是來自人類。 類別:友誼
歷史使人賢明,詩造成氣質高雅的人,數學使人高尚,自然哲學使人深沉,道德使人穩重,而倫理學和修辭學則使人善於爭論。 類別:人生
凡過於把幸運之事歸功於自己的聰明和智慧的人多半結局是不幸的。 類別:智慧
人們說得好,真理是時間的女兒,不是權威的女兒。 類別:真理
讀書給人以樂趣,給人以光彩,給人以才幹。 類別:讀書
人們大半是依據他的意向而思想,依據他的學問與見識而談話,而其行為卻是依據他們的習慣。 類別:思想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嚴密,物理學家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學、修辭學使人善辨;凡有學者,皆成性格。 類別:讀書
只有美貌而缺乏修養的人是不值得讚美的。 類別:人生
青年人比較適合發明,而不適合判斷;適合執行,而不適合磋商;適合新的計劃,而不適合固定的職業。 類別:青年
金錢像肥田料,如不散布是沒有多大用處的。 類別:人生
愛情就像銀行里存一筆錢,能欣賞對方的優點,就像補充收入;容忍對方缺點,這是節制支出。所謂永恆的愛,是從紅顏愛到白髮,從花開愛到花殘。 類別:愛情
由智慧養成的習慣成為第二天性。 類別:修養
同情是一切道德中最高的美德。 類別:人生
要追求真理,認識真理,更要依賴真理,這是人性中的最高品德。 類別:真理
相貌的美高於色澤的美,而秀雅合適的動作的美,又高於相貌的美,這是美的精華。 類別:人生
好的運氣令人羡慕,而戰勝厄運則更令人驚嘆。 類別:人生
沒有可傾心相談的知交的人們,是個吃自己和自己心的食人鬼。 類別:友誼
時間乃是最大的革新家 類別:時間
真理之川從它的錯誤之溝渠中流過;像萌芽一般,在一個真理之下又生一個疑問,真理疑問互為滋養。 類別:真理
天賦如同自然花木,要用學習來修剪 類別:學習
當命運微笑時,我也笑著在想,她很快又要蹙眉了。 類別:人生
友誼的一大奇特作用是: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吐,你將;被分掉一半憂愁。秘以友誼對於人世間生,真像*鍊金術所要找的那種「點金石」。它能使黃金加倍,又能使黑鐵成金。 類別:人生
求知的目的不是為了吹噓炫耀,而應該是為了尋找真理,啟迪智慧。 類別:科學
要追求真理,認識真理,更要依賴真理,這是人性中的最高品德。 類別:人生
愛情和智慧,二者不可兼得 類別:智慧
諺語可以體現一個民族的創造力,智慧和精神 類別:智慧
時間是衡量事業的標準。 類別:時間
嚴厲生畏,但是粗暴生恨,即使公事上的譴責,也應當莊重而不應當侮辱嘲弄。 類別:人生
使人們寧願相信謬誤,而不願熱愛真理的原因,不僅由於探索真理是艱苦的,而且是由於謬誤更能迎合人類某些惡劣的天性。 類別:科學
就是神,在愛情中也難保持聰明。 類別:愛情
由智慧養成的習慣成為第二天性。 類別:智慧
美德好比寶石,它在樸素背景的襯托下反而更華麗。同樣,一個打扮並不華貴,卻端莊嚴肅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肅然起敬的。 類別:人生
由智慧所養成的習慣能成為第二本性。 類別:人生
誓言是否有效,必須視發誓的目的而定;不是任何的目的都可以使誓言發生力量。 類別:人生
閱讀使人充實,會談使人敏捷,寫作與筆記使人精確。......史鑒使人明智:詩歌使人巧慧:數學使人精細:博物使人深沉;論理之學使人莊重:邏輯與修辭使人善辯 類別:人生
命運如同市場。如果老待在那裡,價格多半是會下跌的。 類別:人生
順境的美德是節制,逆境的美德是堅忍,這後一種是較為偉大的德行。 類別:道德
時間是衡量事業的標準。 類別:事業
同情是一切道德中最高的美德。 類別:道德
一個人從另一個人的諍言中所得來的光明,比從他自己的理解力、判斷力所得出的光明更是乾淨純粹。 類別:友誼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有修養,邏輯修辭使人善辯。 類別:修養
一切真正偉大的人物(無論是古人、今人,只要是其英名永銘於人類記憶中的),沒有一個因愛情而發狂的人:因為偉大的事業抑制了這種軟弱的感情。 類別:愛情
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真理因為像黃金一樣重,總是沉于河底而很難被人發現,相反地,那些牛糞一樣輕的謬誤倒漂浮在上面到處泛濫。 類別:真理
幸運並非沒有許多的恐懼與煩惱,厄運也並非沒有許多的安慰與希望。 類別:人生
讀書不是為了雄辯和駁斥,也不是為了輕信和盲從,而是為了思考和權衡。 類別:讀書
科學的真正的與合理的目的在於造福於人類生活,用新的發明和財富豐富人類生活。 類別:科學
在富人的想像里,財富是一座堅強的堡壘。 類別:人生
讀書補天然之不足,經驗又補讀書之不足。 類別:讀書
時間是衡量事業的標準 類別:事業
人生如同道路。最近的捷徑通常是最壞的路。 類別:人生
金錢好比肥料,如不撒入田中,本身並無用處。 類別:人生
美德有如名香,經燃燒或壓抑而其香愈烈:蓋幸運最難顯露惡德而厄運最能顯露美德也。 類別:修養
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就應該通過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種好的習慣。 類別:教育 既然習慣是人生的主宰,人們就應當努力求得好的習慣。習慣如果是在幼年就起始的,那就是最完美的習慣,這是一定的,這個我們叫做教育。教育其實是一種從早年就起始的習慣。 類別:修養
如果你考慮兩遍以後再說,那你說得一定比原來好一倍。 類別:人生
與智慧相伴的是真理,智慧只存在於真理中。 類別:真理
如果問在人生中最重要的才能是什麼?那麼回答則是:第一,無所畏懼;第二,無所畏懼;第三,還是無所畏懼。 類別:人生
世上友誼本罕見,平等友情更難求 類別:友情
書籍是橫渡時間大海的航船 類別:時間
只要你想想一個人一生中有多少事務是不能僅靠自己去做的,就可以知道友誼有多少益處了。 類別:友情
友誼使歡樂倍增,悲痛銳減。 類別:友誼
對一個人的評價,不可視其財富出身,更不可視其學問的高下,而是要看他真實的品德。 類別:人生
合理安排時間,就等於節約時間。 類別:節約
友誼的一大奇特作用是: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吐,你將;被分掉一半憂愁。秘以友誼對於人世間生,真像類別:友情
我們的語言,不妨直爽,但不可粗暴驕傲;有時也應當說幾句婉轉的話,但切忌虛偽輕浮與油滑。 類別:人生
友誼使歡樂倍增,使痛苦減半 類別:友誼
友誼的主要效用之一就在於使人心中的憤懣抑鬱得以宣洩、弛放。……對一個真正的朋友,你可以傳達你的憂愁、歡悅、恐懼、希望、疑忌、諫諍,以及任何壓在你身上的事情。 類別:友誼
從錯誤中比從混亂中易於發現真理。 類別:真理
除了一個知心摯友以外,沒有任何一種藥物可以治療心病。 類別:友誼
美德有如名香,經燃燒或壓榨而其香愈烈,蓋幸運最能顯露惡德而厄運最能顯露美德。 類別:人生
有些老人顯得很可愛,因為他們的作風優雅而美。……而儘管有的年輕人具有美貌,卻由於缺乏優美的修養而不配得到讚美。 類別:修養
求知的目的不是為了吹噓炫耀,而應該是為了尋找真理,啟迪智慧。 類別:智慧
時間是不可佔有的公有財產,隨著時間的推移,真理會愈益顯露 類別:時間
友誼使歡樂倍增,悲痛銳減。 類別:友情
只有對於朋友,你才可以盡情傾訴你的憂愁與歡樂,恐懼與希望,猜疑與歡慰。 類別:友誼
最快樂的事莫過於無拘無束。 類別:人生
用書之智不在書中,而在書外。類別:智慧
一次不公正的審判,比十次犯罪所造成的危害還要尤烈,因為犯罪不過弄髒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審判則敗壞了水的源頭。類別: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