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家不行,她批評不手軟;店家很行,她讚美不吝惜;深信良廚必有良心,最好的餐廳,就是全心全意、始終如一的餐廳。
胡天蘭是最有俠骨仁心的美食家,她和很多美食家的背景類似,從小跟著愛吃的父親到處吃喝,品嘗過不少好東西,20幾年前開始在報章雜誌上撰寫美食專欄,多年積累下來的飲食修為自然不同凡響。說她「俠骨」,是因為她是少數敢站在消費者立場、批評店家的作者。說她「仁心」,是因為心腸柔軟的她,碰到令人敬佩的好店、好廚師一定不遺餘力地讚美!而且為了讓年輕人懂得飲食文化,還在部落格上組織「好吃鬼俱樂部」,定期帶大家考察,希望能把「小饕」變成「老饕」!
刁嘴造就俠骨 店家不好挑明了寫
中國人講情面,寫文章通常溫良恭儉讓,只有胡天蘭敢在專欄上說在某名店吃飯像逃難、某家雞湯裡無腿翅、某五星級飯店味精蠔油加太多…。請她評比冷凍年菜,她最後只推薦「甜湯」和「熏雞」,因為其他菜不是不新鮮,就是太粗糙,難怪在江湖上贏得「辣嘴毒舌美食家」之名。
「我一直認為良廚和佐國的良相、濟人的良醫一樣重要,廚師要有良心,美食作家筆下也要有公信力。這幾年媒體太多,常常一家店介紹完,廚師沒多久就走了!還有一些店,媒體介紹後生意大好,但不願增加人手,食物品質一定打折扣!」
「最好的餐廳是從廚師到外場都本著『平常心』做事,全心全意做好吃的東西,而且非常虛心,不管誰來吃,都是一樣的品質與服務!我寧願得罪人,也不願鄉愿,總要有人來提醒這些店家!」
好吃鬼俱樂部 培養小饕成老饕
「味覺是天份,但可以後天訓練,重點是一定要讓舌頭有包容力!而且吃東西要嘗到真滋味,絕對要能夠欣賞重口味之外的東西!」談到她的「好吃鬼俱樂部」,她說:「不同家庭培養出不同的飲食口味,你很難去滿足每張嘴,而且年輕人比較主觀,和他們溝通,需要很多耐性,但能夠培養出一群會吃會喝的年輕人,是很有成就感的事,我最大的報酬就是他們都變成吃的行家!」因為懂的人愈多,餐廳愈不敢掉以輕心,台灣的優質飲食文化也愈得以延續。
- Mar 10 Fri 2006 15:58
毒舌胡天蘭 美食監督家 【記者錢欽青/專題報導】
- Mar 10 Fri 2006 15:45
美最新實境電視節目 兩家人黑白變色 體驗換膚衝擊 閻紀宇/綜合九日外電報導
種族問題最近又成為好萊塢的新寵,繼電影「衝擊效應」(Crash)勇奪今年奧斯卡獎最佳影片之後,美國福斯(Fox)電視網旗下的FX頻道昨天推出最新的實境節目(realityTV):「黑.白」(Black. White.),運用先進的化妝技術,讓一黑一白兩家人「交換膚色」,實際體驗美國社會中的種族情結,透過隨身隱藏式攝影機的拍攝,呈現在螢光幕前。
這兩個家庭各有三位成員。白人是伍格爾一家的卡門、她的男友布魯諾、女兒蘿斯;黑人則是史帕克斯一家的布萊恩、他的妻子蕾妮、兒子尼克。他們被安排住在加州大城洛杉磯,每天要花五個小時化妝,在日常生活中體驗自己「變色」之後的遭遇,晚上回家後再花一個小時卸妝,然後兩家人交換心得;如此持續進行六星期。
歧視經驗 一大衝擊
變色後的蕾妮有一回來到一家酒吧,遇見一名白人男子對她大談自己從小就被爸媽教導:「跟黑人握過手之後一定要洗手。」布萊恩的經驗更讓他驚愕:化身為白人的他到一家鄉村俱樂部買鞋子,一名店員蹲下來幫他套上新鞋。布萊恩說:「我當黑人當了四十年,從來沒享受過這種待遇。」
伍格爾一家的際遇也同樣多彩多姿。卡門不僅改變膚色,還想好好學習黑人說話的腔調與措詞,有一回她在一堂黑人語文課上親熱地稱一位女同學「喲,潑婦」(Yo, bitch),招呼一位訪客時說她是:「漂亮的黑寶貝」,結果兩次都招來對方的白眼。
卡門與蘿斯變身後到洛杉磯西區的高級服飾店應徵工作,但店家的回答不是「經理不在」,就是「已經找到人」,讓這對假黑人母女點滴在心頭。蘿斯和黑人同學談起最喜歡的創作歌手時,人家舉出麥可傑克森、王子與瑪麗布萊姬,清一色黑人歌手,她卻說她喜歡愛爾蘭白人樂團「小紅莓」。
「黑.白」由曾獲奧斯卡獎提名的記錄片製作人卡特勒擔綱,著名黑人饒舌歌手「冰塊酷巴」也參與製作。節目靈感上溯近半個世紀前的一九五九年,一位白人記者葛瑞芬將自己膚色染黑,遊走當時仍實行種族隔離的南方諸州,親身體驗黑人遭受的歧視。後來他將記錄集結成書《像我一樣黑》(Black Like Me),震驚許多白人讀者。
大題小作 引發批評
今日美國社會的種族問題當然不像半世紀前那麼嚴重而明顯,因此「黑.白」的製作人有時必須費心挖掘一些微妙的現象,凸顯種族情結的點點滴滴,甚至刻意引發摩擦衝突以製造戲劇效果。然而黑人製片家尼爾森.喬治認為,「黑.白」這種作法形同將一個嚴肅的社會現象「大題小作」,並不可取。
不過「黑.白」昨天首播之後,各方反應倒還不錯,美國最重要的黑人組織「全國有色人種權益促進會」(NAACP)先前已看過試映,顯然樂觀其成。談話節目天后主持人歐普拉溫弗瑞也對「黑.白」讚賞有加,將邀請交換膚色的兩家人上節目暢談心得。
- Mar 10 Fri 2006 15:42
網路業挖角風起 競業禁止條款又祭出 何英煒/專題報導
網路產業近兩年春去春又回,從業人員歷經景氣大起大落,不但變得更加成熟,腳步也更穩健和踏實。多年來經驗和歷練,的確也讓這些曾經紙上富貴者,蛻變成為名實相符網路新貴。拜網路產業競爭加劇,許多後進業者開始高薪挖角,而網路公司則是紛紛祭出「競業禁止條款」,防堵人才流失。
時序進入淡淡三月天,但目前排名前兩大的電子商務網站「PChome Online網路家庭」與「興奇科技」(Yahoo!奇摩電子商務委託經營業者),卻以週年慶為名,各自展開凌厲的行銷活動,讓台灣電子商務的市場並不寂寞,大有淡季不淡的狀況。檯面上的行銷戰雖然煙硝味十足,但是兩家業者檯面之下的角力競爭,才真正精彩。
PChome與興奇互告
PChome Online網路家庭為鞏固市佔率第一的地位,在兩年前祭出「競業禁止條款」,明令規定網路家庭員工離職後一年之內,不得轉赴電子商務相關公司任職。該公司員工都心知肚明,這個條款最主要就是用來防堵興奇科技的大手筆挖角。
這個「競業禁止條款」的制定,要回溯到二年多前,那時興奇科技才剛與雅虎奇摩簽約成為B2C電子商務合作廠商,並且以倍數薪水為誘因,大手筆向台灣電子商務龍頭業者PChomeOnline網路家庭挖角。
當時在網路家庭負責女性購物頻道的副總經理林文欽跳槽到興奇科技,不但帶走了電子商務的know-how,旗下多位產品經理也跟著跳槽,也令網路家庭一時元氣大傷。
為了杜絕後患及避免類似事件發生,PChomeOnline網路家庭只好要求員工簽下「競業禁止條款」。但這樣的規範,仍無法阻止同業的高薪挖角,後來陸續有不少員工仍不顧一切跳槽到競爭對手陣營。
條款擋不住跳槽風
根據員工所簽署的條款,網路家庭對跳槽到興奇科技的多位員工提起訴訟,目前兩造都還在官司當中。興奇科技表示,PChome Online網路家庭要求簽競業禁止條款,但並沒有給予適當的補償,該條款對員工來說並不公平。但網路家庭則不願意朝和解之途發展,目的乃是要「殺雞儆猴」,告誡員工不要再因為利誘因素輕易被挖角。
從去年底開始,台灣網路界又掀起了一陣挖角風潮。因為全球市值最高(市值超越印尼股市)的網路搜尋業者Google確定要進軍台灣市場,透過各種管道尋找合適的業務及研發主管。
包括雅虎奇摩的業務副總張憶芬、搜尋暨分類事業部門總監黃蕙雯等人,都是第一批被鎖定的挖角對象,但她們兩人跟著雅虎奇摩一起成長,雅虎奇摩在台灣網路廣告市場的市佔率達五成,她們兩人可說立下不少汗馬功勞。一起創業的成就感與責任感,讓她們不能接受Google的邀約。
Google來台獵人頭
據了解,Google在台灣的業務主管,已經徵詢過非常多人的意見,除了向雅虎奇摩挖人,也爭取過台灣微軟MSN事業處副總經理林燕,另外,網路家庭及中時網科的網路廣告業務高階主管都是被挖角的對象。
Google挖角的觸角雖然廣泛,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辦法敲定人選,像是部份外商的商階主管就是受限於競業禁止條款,即使Google祭出優惠條件向其招手也沒有辦法跳槽。雖然Google已經來台灣正式登記成立公司,但業務方面還未能開展,就是與業務主管仍懸缺有關。
- Mar 02 Thu 2006 09:32
上班摸魚 來上「辦公室海盜」網站 黃建育/法新社紐約二月二十八日電
雜誌發行量高居全球第一的「時代公司」三月一日正式推出新網路雜誌《辦公室海盜》(Office Pirates,網址為www.officepirates.com ),瞄準的是一個大家料想不到的客戶群:那些在辦公室裡無所事是、無聊到一直上網打發時間的白領階級。
市場調查顯示,這種摸魚員工有數以千百萬計,而該網站就是為他們量身訂做。當然,這也是一處相對來說未經開發的市場區塊,廣告收益可能相當可觀。
對「時代公司」而言,這也是一種新嘗試。除了網路性質之外,網站內容跟該集團旗下大多數主流刊物也有天淵之別。例如,上周五的《財星》雜誌網站主打題材是美國「最受景仰的公司」,而「辦公室海盜」主打的卻是一捲錄影帶:「內衣女郎」。
新網站負責人戈林相當抓得住這種調調像大學同濟會成員的年輕人胃口。他之前曾主編過美國版男性雜誌《Maxim 》。眾所皆知,這份刊物強調的是衣不蔽體的模特兒照片及一些不堪入耳的笑話。
該網站也會向顧客徵求題材,例如笑話、顧客午餐內容的照片等。另外,網站也有一個固定區塊叫「大渾球」,顧客可將他們討厭的同事之照片傳上去貼。
- Mar 02 Thu 2006 09:29
南方朔觀點 撕開毛髮的語言學 南方朔
在英文裡,有個字「撕開毛髮」(Hair splitting)。毛髮只有用顯微鏡才看得清楚,無法用肉眼肉手將它撕開。一個人厲害到可以撕開毛髮,當然意味著他有「吹毛求疵」、「強詞奪理」、「鬼扯硬拗」的本領,因而這個字指的是上述本領。
而毫無疑問的,當今全世界最擅於「撕開毛髮」的就是台灣。我們的統治階級別的不會,幾本《同義詞詞典》和《異義詞詞典》,倒是背得滾瓜爛熟,因而總是能在語言的縫隙裡鑽進鑽出,快活似神仙。我們當記得以前的「一邊一國」鬧得煙霧四起,怎麼解決呢?趕快查字典,原來英文裡的「國」字可以用 Country或State來表示,而State好像很有彈性,於是就解套了;我們的「國」指的是State啦,不是Country。反正外國人也搞不清楚,利用中英文語言差距的縫隙,兩三下就唬弄了過去。
因此,當今台灣最主流的,其實絕非甚麼經濟學、財政學或者治安社會學,而是語言學。我有次參加一個香港的學術會議,就指出如果任何人不懂語言學,就不夠資格談台灣的政治,有幾個學者不服氣,等我舉出一些例子後,他們也不得不服氣的說: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而台灣式的語言學,這次在「廢統論」上果然又再次證明果然厲害無比。「終止運作」(Cease to Function)這個字被找了出來,真是太聰明了。你說我「廢」統了嗎?你要說有也可以,說沒有也可以。我只是把「國統」的「功能」(Function)「去掉」(Cease)而已,因為我「去掉」的只是「功能」,而不是別的其他甚麼東西,因而它可以變得很有彈性,更可以去做選擇性的解釋。獨派可以認為當沒有「功能」,當然是「廢」了啦,而美國人心裡想去掉的反正只是「功能」,就讓它高興一次吧。
而這種台灣式的語言學,「一邊一國」和「廢統論」只是兩個特例,它還有更多舉之不盡的例子。語言存在之目的乃是要做為理性溝通的媒介,可是我們每個人也都知道語言的「說」和「被說的事」之間不可能扣合得那麼精準,因而語言裡總是有太多曖昧含混的縫隙甚至破洞。務實的人為了解決問題,會努力的避開這些縫隙,而務虛的人則努力的要去鑽這種縫隙。坦白的說,如果真的要去鑽,再去鑽幾百年恐怕也鑽不完。
只是詩人或文學家去鑽語言縫隙,其實是好事,因為他們可以因此而鑽出許多有矇矓之美的詩情畫意。但若一整代搞政治的,別的事一項都不會,卻在語言學上出類拔萃,看在百姓眼裡,卻難免汗毛直立。搞政治的可以靠語言學獲得權力,老百姓卻不能把語言學當飯吃。而且天天玩「撕裂毛髮」的遊戲,每個人頭上的毛髮畢竟有被自己拔成禿頭的一天。當無毛可撕又將如何?
- Mar 02 Thu 2006 09:24
布希訪印巴 台灣鮮少人知 陸以正
台灣今日最大的問題是只會關起門來做皇帝,對國際事務不聞不問。民進黨政府為阻止國人一窩風去大陸,提倡「南進政策」,要大家到所謂「金磚四國」之一的印度去投資,但不論企業家或老百姓都興趣缺缺。政府不知提供資訊,只會喊口號不做事,難怪效果等於零。
最現成的例子就是明天─二月廿八日─晚間,布希總統夫婦搭乘空軍一號專機將抵達新德里,初次官式訪問這個人口十一億,面積三百廿九萬平方公里的大國。印度報紙拿他此行與尼克森一九七二年大陸的破冰之旅相提並論;而上星期裏,台灣媒體報導的非常之少,又一次證明政府真是「置身『世』外」,說的是一套,做的卻是另一套。
美印雙方都把布希訪問看作大新聞。上周三(廿二日),民間組織的亞洲協會(Asia Society)在華府慶祝五十周年,由會長前美國無任所大使郝爾布魯克(Richard Halbrooke)主持,布希親臨致詞。白宮網站馬上貼出演詞全文,字裏行間多有耐人尋味之處。他一開頭便承認:美國與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由於冷戰與地區性緊張的原因」,過去邦交並非十分親密。
但他接著說,印度人口比美國大三倍也不止,其中且包括一億五千萬穆斯林。單就這點而言,印度已是全球第三大的伊斯蘭教國家,僅次於巴基斯坦與印尼。印度總統卡藍姆(A.P.J. Abdul Kalam)就是穆斯林教徒。美國人以前從未注意,聽了未免小吃一驚。
這番話其實只是美國今天要與印度加強關係的藉口。布希避而不言的是,過去美印修好有兩大障礙:第一是一九七一年的印巴戰爭,印度大勝後,巴基斯坦向大陸靠攏,印度則向前蘇聯傾斜,因而與美國疏遠。第二是印度自行發展核武,一九七四年成功試爆了第一顆原子彈,逼得美國必須對它執行經濟抵制,並限售敏感科學研究設備。
為準備布希訪印,美國和印度已經談判了快一年時間。去年七月十八日,美國主管政治事務的副國務卿柏恩斯(Nicholas Burns)終於在新德里與印度外長薩然(Shyam Saram)簽訂了名為「戰略夥伴的後續步驟(Next Stepsin Strategic Partnership)」的協議。這份文件主要在促使雙方開始談判,詳細制定印度運用核能的範圍,將發電的和平用途與核武的軍事用途嚴格分離。這樣做才能給美國一個下台階,從而准許印度向美購買僅供民間和平用途的核能與太空航行設備,與其它高科技儀器等。美國原希望談判能順利完成,讓布希訪問時可以和印度總理辛格(Dr. Manmohan Singh)簽訂美印科技合作條約,炒熱一下氣氛。
兩國討價還價的細節,對外自然不會透露,但看來進行很不順利。新德里官方一再發言強調,印度堪稱「標準學生」,所有核試計畫並無不可告人之處;他們越這麼說,困難肯定越大。
布希在亞洲協會演說裏,提出五項「戰略夥伴」的合作領域:一、情治合作,共同反恐;二、透過美印去年簽署的「全球民主計畫(Global Democracy Initiative),支持世界各國民主運動,印度已承諾將提供五億六千五百萬美元援助阿富汗,另捐出五千萬美元修建喀布爾的國會大廈;三、共同為貿易自由努力;他說印航剛和波音簽約購買六十八架客機,總價一百十億美元,他也舉德州儀器公司廿年前就在印度設廠為例,呼籲印度取消外國人投資的限制,使經貿法令透明化,對美國農產品與服務業開放市場;四、在衛生與環保方面透過「亞太環保與氣象計畫(Asia-Pacific Partnership on Clean Development and Climate)」與包括中、日、韓各國合作。
畫龍點睛,第五項領域才是美國最在意的重點。布希很客氣地說「美國願以實際並負責的態度,幫助印度解決其能源需求」,包括石油、電力、和使「印度的核能計畫符合國際保護標準」。說穿了就是要印度加入國際原子能總署,接受國際監控,這肯定就是談判擱淺的原因。
不管布希親自出馬,能否使談判起死回生,這場美印重修舊好的大戲,總要有聲有色地唱完它。布希夫婦將訪問三個地方,除新德里外,還有號稱印度矽谷的海德拉巴(Hyderabad)與印度穀倉的本遮普省(Punjab)。印度左派人士自然不會缺席,毛共游擊隊早已宣布將在海德拉巴舉行反美大遊行。布希則將從十六世紀蒙兀兒帝國(Mogul Empire)故宮廢墟裏,向全印人民發表電視演說,作為此行高潮。
三月三日晚,布希夫婦將轉往印度死對頭的巴基斯坦,同樣訪問三天,以表示美國在印巴爭執中不偏不倚的立場。巴國境內多的是支持蓋達與海珊的激烈份子,最近丹麥漫畫侮辱先聖穆罕默德事件更使這些人怒氣沖天,暴亂中已死五人。所以布希的詳細行程至今秘而不宣,只知道他將與穆沙拉夫總統簽署一項投資條約,還將在警衛森嚴的國會裏發表演說。
這一個星期裏,最緊張辛苦的應該是美國特勤人員了。
(本欄每周一刊出)
- Mar 02 Thu 2006 09:18
AV女優「夢幻」釀酒 專家迷醉 楊明暐/紐約時報廿六日報導
上個月甫榮獲美國「色情奧斯卡」AVNA(Adult Video News Award)最佳女主角獎的女星莎瓦娜.珊森,在A片觀眾群裡擁有一票粉絲。如今莎瓦娜已跨足釀酒業,她推出的紅酒連品酒專家都給予極高的評價。
本名娜塔莉.奧利維洛斯的莎瓦娜,是美國A片大廠「活力影業」(Vivid Video)的當紅花旦。她曾在廿五部A片裡裸裎與觀眾見面,並兩度獲頒有色情奧斯卡AVNA(「成人影業新聞獎」)最佳女主角獎。
不過,莎瓦娜對釀酒也有相當抱負。她的第一個產品,義大利釀造的紅酒「夢幻一號」(Sogno Uno)本周將在曼哈頓的葡萄酒舖和餐館上市。莎瓦娜承認以AV女星釀酒為號召確實是一種噱頭。然而她這款酒與那些用瑪丹娜或滾石合唱團名義上市的酒最大的不同在於:「夢幻一號」真的是好酒。
品酒家羅伯特.帕克去年秋曾在巴黎一家小酒館試喝一瓶「夢幻一號」,當即給了九○至九一的「特優」分數,這事迅速成為酒業界的話題。帕克說:「這是非常好的酒,好的不得了。」他表示,這種酒口感十足,甘美無比,擁有個性。
莎瓦娜日前在紐約市「農莊」義大利餐館品嘗「夢幻一號」時說,儘管她預期業界會看不起她的酒,但她是用和拍A片一樣的熱情來投入釀酒事業。她說:「人們聽到這種講法會覺得好笑,但我可不是在開玩笑。」莎瓦娜甚至認為帕克應該給她的酒九三分。「農莊」老闆魯雷打算「夢幻一號」每瓶要賣約七○至八○美元。魯雷說他也是莎瓦娜「其它作品」的粉絲,她的電影棒得令人「難以置信」。
莎瓦娜堅稱當初投入釀酒業,純粹為了好玩。莎瓦娜當AV女星的時間不算長,她從二○○○年開始拍A片,儘管她不願透露自己年齡,但她認為她的從影生涯來日不多,在見過許多同行「墮落沈淪」後,她可不想步上她們的後塵。
在紐約州北部長大的莎瓦娜,十七歲時來到紐約市,因緣際會,成為AV女星。莎瓦娜說,她最大的長處是她對工作的熱情,而且她真的「很喜歡跟陌生人交歡」。她說:「我和某個人『工作』的那幾分鐘時間裡,我愛著那個人,因此我有很好的表現。」
莎瓦娜在脫衣舞俱樂部工作時,認識了她的丈夫丹尼爾.奧利維洛斯。丹尼爾是酒商,莎瓦娜的釀酒知識,都是丈夫傳授的。
去年莎瓦娜前往義大利塔斯卡尼度假,突然興起釀酒的念頭。她在當地釀酒專家西普瑞索協助下,嘗試混合各種葡萄釀酒,以找出她認為最理想的味道,最後釀造出帶有胡椒、土地和棉花糖風味的「夢幻一號」。
莎瓦娜對前景相當樂觀,她最近又前往義大利為新酒展開嘗試工作,這是一款白酒,名稱當然就叫「夢幻二號」。莎瓦娜建議大家用她在A片中嘗試「新姿勢」的態度,來品嘗她的酒。她說:「在還沒嘗試以前,別急著鳴金收兵。」
- Mar 02 Thu 2006 09:13
和魂洋裝 村上春樹魅力襲全球 陳希林╱專題報導 (20060226)
去年新書《東京奇譚集》剛問世,《紐約客》雜誌立即選取其中一篇短篇英譯刊載;再早一點點,新作《海邊的卡夫卡》以翻譯書之姿,罕見地獲選為《紐約時報》年度十大好書。
歡迎光臨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國際知名度世界。從熱得半死的南台灣到極地北國瑞典,到處都有人低頭翻閱村上春樹那種略帶冷冽、疏離,又緊扣人間情感的獨特文體。9萬個法國人出錢購買《東京奇譚集》,近20年前的《挪威的森林》已在各地創下400萬冊天量。
作品被譯成近20種語文,日本文壇估計村上春樹的國際曝光率,若以書籍的發行量來看,可能已超過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等日本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難怪,中國大陸有人搔著頭腦,大惑不解地問道:「村上春樹,到底是什麼樣的樹…」
在日本經驗豐富的國際經紀、行銷經驗,以及嚴謹的行銷計畫之外,到底是什麼因素造成全球各地高度重視這位57歲的日本作家?譯有多本村上春樹作品的譯作家賴明珠認為,答案必須回到村上春樹這個人的身上尋找。
村上春樹的養成教育,造就他成為一個國際人。自幼在港埠神戶長大,村上從小就流連舊書店,翻閱著外國水手留下來的原文書,高中時期就已經可以閱讀英文書了。國中時期他的父母為他訂閱《世界歷史》、《世界文學》等刊物,建立了他的世界觀。
其次,村上春樹有豐富的外國居住經驗。或者是在美國擔任駐校作家,或者躲在地中海畔撰寫《挪威的森林》,村上都盡量學習外國語文。在台還未出版的村上春樹著作《終究悲哀的外國語》當中,也提到了他自己學習外語的狀況。
這些因素綜合起來,賴明珠說,這位「和魂洋裝」的日本作家在作品中自然流露世界觀,能受到各國讀者的歡迎。而且他的文句簡潔又出充滿想像力,使用的象徵或比喻打破了文字拘束,讓讀者驚喜連連。
主編多部村上春樹中文作品的時報出版副總編輯葉美瑤說,村上春樹作品講述的個人掙扎,在個人主義盛行的西方或許並非新鮮事,卻因反應日本社會變化而廣受日本讀者歡迎。另一方面,西方讀者能在他的作品中看見豐富、異於傳統的日本意象,產生「日本已經不一樣了」的新鮮感。
西方讀者透過村上春樹,看見日本的流行社會真貌,也體會到日本社會發展至今,對個人形成的巨大壓力。因此,透過村上春樹看日本,也成了各國讀者所喜愛的經驗。日本文壇最近傳出趣談說,村上春樹為何不敢訪韓國,就是韓國總統一直吵著要見他,令他很不自在。
- Mar 02 Thu 2006 09:06
中華民國國花由來 白德華
- Mar 02 Thu 2006 09:04
天安門脈動 消失中的北京老胡同風情 徐尚禮
北京「天安門」廣場南面「前門大街」的小胡同裏,百年老店「陳記鹵煮」門外顧客大排長龍,沒座位的食客顧不得室外接近零下溫度,端著碗猛吃。這情景已經持續一周了,因為當地媒体報導,這條胡同內的其他幾家百年小吃店即將拆遷,為了二 ○○八年北京奧運,老胡同要改建成成步行街。
為了辦奧運 百年小吃店被迫拆遷
實際上,前門大街旁的不少胡同已經拆遷,如今許多民宅成為一片廢墟,這一動牽涉前門兩萬多居民。上周,北京報章及電視製作了「別了前門胡同」、「消失的百年老店」等報導,讓一些懷舊市民以為前門廊坊二條胡同也要拆了,胡同裏的「陳記鹵煮」、「爆肚馮」、「馬記月盛齋」就要和市民再見。其後,小胡同內天天擠進懷舊市民,大家都唸唸有詞進行「告別之旅」。
鹵煮就是鹵煮火燒,是北京的一道傳統小吃,由於主要食材有豬肺,有些人不愛吃。「陳記鹵煮」店面不到三坪,餐桌二、三張,百年老鍋這幾天從早到晚沒斷過火。看到記者排除人群照相,正忙著給人切豬腸、豬肺和油豆腐、火燒的夥計說,「這麼忙還來添亂」。忙著收錢的老闆以為記者屬於北京媒体,特別囑咐說,「你要在報上澄清,我們暫時不拆遷,叫大夥不必急著趕來吃」。
話雖這麼說,一位三十出頭的北京男士帶著妻子邊吃邊說,中午吃完「陳記鹵煮」,出門到胡同看看老房子後,晚上再吃「爆肚馮」。他說,「多可惜啊,全都要拆了」。
小吃店旁另一條胡同是珠寶巷,由於當年主人從事珠寶業,巷內至今還有不少二層樓中西結合洋房。入門口刻的「金店」石刻至今清晰可見,陽台欄杆雕刻非常精細,多是蝙蝠、仙鶴、蘭草、寶瓶等吉祥圖案。雖然房子早已易主,改做他用。但這些老建築一推倒就見不到了,不少聞風而至的北京人拿著相機留影。
一位經營玉器的攤主說,「幾條胡同全都要拆了,共產黨愛面子,才不管你到那去。」
由於拆遷工作逐步進行,前門大街不少老字號人去樓空。一般來說,規模較大商號,以後重新開店比較容易,但類似「陳記鹵煮」、「爆肚馮」的小吃店,離開原地想再開業可說困難重重。
前門胡同小吃走的平民化路線,一碗鹵煮火燒六塊錢人民幣,驢肉拉麵十塊打發。胡同內的小吃不僅是附近居民生活一部分,也是城市的觀光資源。面臨北京前門百年「吃巷」逐一消失之際,文化界人士在報章撰文說,「特色小吃也是城市標誌」,達官貴人都愛特小吃,當年國家体委主任廖承志就常在小胡同吃小食攤的餛飩。
改造步行街 歷史文化毀滅於無形
綜觀大陸改革開放以來,為了城市發展及改造,許多城市標誌無聲無息消失,就以前門來說,網上就有人質疑是誰在毀滅北京前門歷史文化保護區。
前門步行街將於二○○八年建成,屆時八十幾家老字號即使重新設立,也是盡失原有風味。看看與廊坊二條胡一步之隔的前門觀光街─「大柵欄」就知道結果。
「大柵欄」有老北京熟識的「馬聚源」帽子,「內聯升」布鞋,「瑞蚨祥」綢緞。這些老字號不復當年光景,百年老店不是易址重設就是櫃台承包他人或是被合併。即使百年老藥店「同仁堂」外觀搞得古色古香,也不是電視劇「大宅門」中當年樂家前店後廠的經營情景。要說大陸各城市的步行街,無論上海南京路或是成都春熙路都是一個模樣─不中不西毫無地方特色。難怪連日來這麼多北京人要頂著寒風來碗「陳記鹵煮」,他們憐惜的是逐一消失的北京胡同特有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