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今日最大的問題是只會關起門來做皇帝,對國際事務不聞不問。民進黨政府為阻止國人一窩風去大陸,提倡「南進政策」,要大家到所謂「金磚四國」之一的印度去投資,但不論企業家或老百姓都興趣缺缺。政府不知提供資訊,只會喊口號不做事,難怪效果等於零。

最現成的例子就是明天─二月廿八日─晚間,布希總統夫婦搭乘空軍一號專機將抵達新德里,初次官式訪問這個人口十一億,面積三百廿九萬平方公里的大國。印度報紙拿他此行與尼克森一九七二年大陸的破冰之旅相提並論;而上星期裏,台灣媒體報導的非常之少,又一次證明政府真是「置身『世』外」,說的是一套,做的卻是另一套。
美印雙方都把布希訪問看作大新聞。上周三(廿二日),民間組織的亞洲協會(Asia Society)在華府慶祝五十周年,由會長前美國無任所大使郝爾布魯克(Richard Halbrooke)主持,布希親臨致詞。白宮網站馬上貼出演詞全文,字裏行間多有耐人尋味之處。他一開頭便承認:美國與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由於冷戰與地區性緊張的原因」,過去邦交並非十分親密。

但他接著說,印度人口比美國大三倍也不止,其中且包括一億五千萬穆斯林。單就這點而言,印度已是全球第三大的伊斯蘭教國家,僅次於巴基斯坦與印尼。印度總統卡藍姆(A.P.J. Abdul Kalam)就是穆斯林教徒。美國人以前從未注意,聽了未免小吃一驚。

這番話其實只是美國今天要與印度加強關係的藉口。布希避而不言的是,過去美印修好有兩大障礙:第一是一九七一年的印巴戰爭,印度大勝後,巴基斯坦向大陸靠攏,印度則向前蘇聯傾斜,因而與美國疏遠。第二是印度自行發展核武,一九七四年成功試爆了第一顆原子彈,逼得美國必須對它執行經濟抵制,並限售敏感科學研究設備。

為準備布希訪印,美國和印度已經談判了快一年時間。去年七月十八日,美國主管政治事務的副國務卿柏恩斯(Nicholas Burns)終於在新德里與印度外長薩然(Shyam Saram)簽訂了名為「戰略夥伴的後續步驟(Next Stepsin Strategic Partnership)」的協議。這份文件主要在促使雙方開始談判,詳細制定印度運用核能的範圍,將發電的和平用途與核武的軍事用途嚴格分離。這樣做才能給美國一個下台階,從而准許印度向美購買僅供民間和平用途的核能與太空航行設備,與其它高科技儀器等。美國原希望談判能順利完成,讓布希訪問時可以和印度總理辛格(Dr. Manmohan Singh)簽訂美印科技合作條約,炒熱一下氣氛。

兩國討價還價的細節,對外自然不會透露,但看來進行很不順利。新德里官方一再發言強調,印度堪稱「標準學生」,所有核試計畫並無不可告人之處;他們越這麼說,困難肯定越大。

布希在亞洲協會演說裏,提出五項「戰略夥伴」的合作領域:一、情治合作,共同反恐;二、透過美印去年簽署的「全球民主計畫(Global Democracy Initiative),支持世界各國民主運動,印度已承諾將提供五億六千五百萬美元援助阿富汗,另捐出五千萬美元修建喀布爾的國會大廈;三、共同為貿易自由努力;他說印航剛和波音簽約購買六十八架客機,總價一百十億美元,他也舉德州儀器公司廿年前就在印度設廠為例,呼籲印度取消外國人投資的限制,使經貿法令透明化,對美國農產品與服務業開放市場;四、在衛生與環保方面透過「亞太環保與氣象計畫(Asia-Pacific Partnership on Clean Development and Climate)」與包括中、日、韓各國合作。

畫龍點睛,第五項領域才是美國最在意的重點。布希很客氣地說「美國願以實際並負責的態度,幫助印度解決其能源需求」,包括石油、電力、和使「印度的核能計畫符合國際保護標準」。說穿了就是要印度加入國際原子能總署,接受國際監控,這肯定就是談判擱淺的原因。

不管布希親自出馬,能否使談判起死回生,這場美印重修舊好的大戲,總要有聲有色地唱完它。布希夫婦將訪問三個地方,除新德里外,還有號稱印度矽谷的海德拉巴(Hyderabad)與印度穀倉的本遮普省(Punjab)。印度左派人士自然不會缺席,毛共游擊隊早已宣布將在海德拉巴舉行反美大遊行。布希則將從十六世紀蒙兀兒帝國(Mogul Empire)故宮廢墟裏,向全印人民發表電視演說,作為此行高潮。

三月三日晚,布希夫婦將轉往印度死對頭的巴基斯坦,同樣訪問三天,以表示美國在印巴爭執中不偏不倚的立場。巴國境內多的是支持蓋達與海珊的激烈份子,最近丹麥漫畫侮辱先聖穆罕默德事件更使這些人怒氣沖天,暴亂中已死五人。所以布希的詳細行程至今秘而不宣,只知道他將與穆沙拉夫總統簽署一項投資條約,還將在警衛森嚴的國會裏發表演說。

這一個星期裏,最緊張辛苦的應該是美國特勤人員了。

(本欄每周一刊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砂山 的頭像
    砂山

    砂之椅子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