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篇就又要挖我的舊文出來,
以前在八卦板貼過,不過被洗掉了,還好我有備份XD
不過哪道客家菜最強真的是見仁見智,
因為每個地區的客家菜都略有不同,都有各自特色,也會有各自的擁護者;
就像義大利菜,北意的人說自己的家鄉菜才是最強,
多斯尼加的人說自己的家鄉菜最強,西西里人說自己的家鄉菜最美味,
對我來說每個都很好吃,所以比較這個沒有什麼意義...



四汶四炒:

酸菜炆豬肚
酸菜+豬肚+大骨湯下去燉煮,極品


炆爌肉
其實就是現在的滷肉/爌肉,沒甚麼特別的


排骨炆菜頭
北部的客家人好像不怎麼吃這道菜了,
至少我老家的新埔、關西地區幾乎沒見過這道菜,
後來忘記在哪吃到,其實就是排骨菜頭湯,只是料比較多


肥湯炆筍乾
極品!
整隻全雞下去燉湯(連皮),
然後雞煮熟了剁成白斬雞再沾上客家人獨有的橘子醬/桔醬(後者才是正確稱呼)
酸酸甜甜辣辣完全襯托出雞肉的美味;
雞撈出來之後,
剩下的湯再加上客家人常做的筍乾(什麼品種的筍都可以,我家是這樣)下去悶煮,
煮出一大鍋,就是絕佳美味,又油又香又爽脆,讚!


客家炒肉
就是客家小炒,材料不外乎豬肉、豆干、魷魚乾,
這道菜在早期是只有逢年過節才吃得到的,
(因為豬肉豆乾魷魚乾只有在這種時候才會準備出來拜拜)


豬腸炒薑絲
就是薑絲炒大腸啦,很多老客家人愛吃,但是年輕人越來越不喜歡,
而且有些無良店家會加一些很恐怖的東西下去炒..


鴨血炒韭菜
老家不做這道菜,韭菜通常拿來炒豬肚豬肺比較多,也是絕品


豬肺黃梨炒木耳
我第一次聽到黃梨還想說這是啥...後來才知道原來就是小時候常吃的鳳梨木耳...
這道菜要炒得好吃也是難,
但是好吃的話,爽脆酸甜的口感可以讓我吃下三大碗的飯



其實客家菜還有很多:

鹹湯圓
燉出來的雞湯+爆香的蝦米、香菇、肉末+傳統客家小湯圓(沒包餡,小小顆,紅色白色)
下去煮,起鍋前再加入大量的茼蒿和韭菜末,
噢...媽我餓了...
但是這不適合隔餐吃就是了,小湯圓煮太久會軟軟糊糊看起來很噁,
雖然還是一樣美味


炒酸菜
我不知道其他地方客家人會不會吃,
這就只是單純的酸菜+薑絲辣椒下去炒,有些人會加碎肉末,
酸酸辣辣根本超好吃,但是吃多對胃不好


客家粄條
可以炒可以煮湯,都很好吃。
板條有分美濃粄條跟新埔粄條兩種,
美濃的特色是Q、有嚼勁,
新埔的特色是軟、香;
市面上買得到的現成品或是生粄條9成都是美濃粄條,
因為機器做做就出來了,好做好存放又好煮;

新埔粄條大概只剩下當地兩三家在做..
因為只能用手工,加上不好煮,
(易爛易糊,但能夠煮出不爛的新埔粄條一定比美濃粄條美味)
所以越來越少店家在做...


客家菜包,長這樣 http://imgur.com/lTsyEEu


不是一般外面賣的那種麵粉菜包,
客家菜包的皮是蓬萊米搭糯米做的,
裡面包上大量的蘿蔔絲、豬肉、蝦米、香菇,
做好拿去蒸,
蒸出來後又軟又黏又Q又香,人間美味!
以前我阿婆(就是閩南人叫的阿罵)都會自己做,
但是現在老了沒體力,她的媳婦們又沒人學得會她的手藝,
這幾年都是買外面店家做的來吃,但是味道始終輸一截..
說到菜包,關西市場內鐘錶店的菜包在我吃過外面賣的菜包可以排名第一
另外另一種菜包的變型是艾草粄,
客家話叫ㄋㄧㄝˇ粄(第一個音取相似,客語拼音我不會)
材料跟菜包一樣,但是皮有加入艾草,所以會呈現綠色,而且很香,
但是皮比較Q(就是比較硬),我比較沒那麼喜歡


發粄
就是閩南人說的發粿,
過年才吃得到,熱熱吃又香又甜,早餐都要吃個兩塊


九層粄
算是客家特色小點心,長這樣 http://imgur.com/5V4ViPV


很像娘惹糕,但是味道跟口感有差,
因為QQ軟軟甜甜的,小孩子都很愛


水粄,長這樣 http://imgur.com/lEdcbDT

,左邊鹹的右邊甜的
在來米漿煮稠後,
想吃鹹的就加鹽,想吃甜的就加黑糖,最後填入碗中再蒸熟就大功告成。
鹹的話通常會在上面鋪上蝦米、肉末、菜脯再蒸,蒸熟後淋點醬油就可以吃了;
甜的就直接蒸熟吃就好。
跟閩南人的碗粿吃起來不太一樣,
碗粿的口感是綿密細緻,
水粄的口感則是Q彈,我個人是比較喜歡水粄啦


三角粄
應該算是關西的特色小吃了,
關西最有名的ㄤ咕麵就是靠這個紅起來的,可是自從這間店搬家之後就沒再賣了
又Q又軟的三角粄,裡面包爆香後的豆乾、絞肉、蝦米,
好不好吃見仁見智,但是挺有特色的就是了


酸桔葉粉腸湯
有的用金桔葉,有的用橘子葉,
用葉子熬湯後再加入粉腸、米酒、胡椒粉燉煮,
號稱可以潤喉止咳,我自己吃了是沒啥感覺啦,
但是湯鮮味美非常好喝,愛吃粉腸的人可以嘗試看看。


酸菜鴨
這邊有分湯的與乾的兩種做法;
湯:就是鴨肉加客家酸菜燉湯,客家酸菜特有的鹹香跟鴨肉特別對味
乾:鴨肉燉到軟爛後炸酥,上面鋪上一層以薑、辣椒爆炒過的客家酸菜,
兩個搭配起來超級下飯!


豆乾排骨湯
也有人叫豆仔乾湯,不過隨便啦哪個名字不重要,
這邊的豆乾不是豆製品的那個豆乾,
而是長豇豆/豆角/菜豆直接用太陽曬成乾。
這玩意現在外面幾乎買不到了,只有客家庄的菜市場會看到,
吃的時候只要先用水燙洗過,再跟排骨一起燉,
只要豆乾跟排骨一起燉到爛就是一鍋甘甜可口的豆乾排骨湯了。
因為不是醃漬品,所以吃起來沒有醃漬品的重鹹味,
曬成乾的菜豆美味完全被濃縮在豆乾裡,再藉由燉湯一口氣釋放出來
雖然看起來會黑黑的賣向不佳,
但是滋味鮮甜,真的是絕品。

另外還有瓠瓜直接曬乾的瓠瓜乾,跟高麗菜曬乾的高麗菜乾,
也是拿來煮排骨湯比較多,
風味沒有豆乾那麼濃厚,
但是清爽順口也是它的特色。


客家麻糬
客家話叫做"起拔",就是把糯米搗爛蒸熟後直接沾花生粉吃,
才不是裡面包餡的那種邪門歪道,
正統客家麻糬就是糯米香+花生香!
這也是逢年過節才吃得到的東西


醃冬瓜
這也是典型的客家菜,
客家人有個特色,
就是只要能吃的東西都回拿來醃看看或曬看看,
當然是為了能夠放久一點吃久一點,
畢竟客家人早年的土地大都是在山間,種東西很難,
這樣也造就許多客家美味。
醃冬瓜的特色就是鹹,有的會加破布子下去醃,
所以很多時候是拿來煮湯,或是拿來蒸肉,
很下飯,但是缺點就是太鹹了


米苔目
也是客家傳統食物,
跟一般的粗米粉不同,
米苔目更粗、長度更長、口感更Q、
你如果在賣米苔目的店看著那一大鍋跟老闆說你要米粉湯,
老闆會很生氣的糾正你XD
米苔目的煮法也是有鹹有甜,
甜的外面很少賣,其實也就是煮好之後丟到糖水裡面而已,
在家裡比較常吃;
鹹的話就是跟排骨湯加乾蝦仁一起煮,灑上一點芹菜或韭菜就是一碗美味!
另外就是米苔目冰了,這個就到處都有,
有的人會把粉條當成米苔目,
其實這些米製品差別都很微妙,
就是Q度的分別,
粗米粉比較細,米苔目比較香而且好咬斷,粉條超Q...


仙草
這個非常常見,也是台灣最具知名度的客家美食代表,
他的功用我就不說了,
仙草煮水加一點鹼水、薯粉或地瓜粉冷卻後會成膠成凍,就變成仙草凍。
但是他會有點綿綿的感覺,
如果你吃到很Q的仙草凍那一定有加洋菜粉。
熱熱喝就是仙草茶,放冰箱冷卻就變成仙草凍,
跟雞湯一起熬煮就變成仙草雞湯,
最近客家鄉鎮農會還有仙草拉麵之類的產品..
很泛用的一個食材



--

雖然客家菜一直以來是以又油又鹹出名,
不過那個年代的客家人都在山上開墾或田裡做工,
吃鹹是為了要補充鹽分、電解質什麼的,
吃油的話,
一種說法是因為那個年代除了逢年過節外很難得吃得到肉,
所以只能用大量的油脂來補充體力,
比較困苦的甚至豬油拌飯或菜籽油拌飯也要當一餐吃,
我們家老一輩的人是這樣跟我說的;
另一種說法是因為客家地區很缺食用油,
所以菜餚追求油香是一種自然產生的社會心理需求...

不過時代在變,
我爸媽那一代的客家人/客家媳婦,隨著年紀越大,
已經漸漸捨棄這種重油重鹹的烹調了,
一樣是客家菜,但是吃起來就是不油、鹹度適中。

缺點就是每次過年煮菜都會被長輩嫌不夠鹹....
 

arrow
arrow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